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粪肥营养元素含量

常用粪肥营养元素含量

常用粪肥营养元素含量

WORD格式

常用粪肥养分含量

牛粪:牛粪中含水量为83.3%,有机质是14.5%,氮素为 0.32%,磷

为0.25%,钾是 0.16%。由于牛粪水分含量高,氮素低,分解缓慢,发酵温度低,肥效迟缓,属“冷性肥” 。为提高牛粪质量,可将鲜牛粪稍加晒干,再加入马粪混合堆积,最好加入

磷矿粉,可获优质的有机肥。

马粪:马粪中水分含量为 75.8%,有机质是 21.0%,氮素为 0.58%,

磷为 0.30%,钾是 0.24%。马粪质地粗,疏松多孔,水分少,有机质分解快,发酵温度高,常

称谓“热性肥” ,马粪常作为温床的酿热材料,用以提高苗床的温度,促使幼苗生长发育。

鸡粪:鸡粪的养分含量很丰富,既有大量的有机质,又有含量较高的

三要素养分,有机质含量为 25.5%,氮素为 1.63%, 磷素 1.54%,钾素为 0.85%, 鸡粪含量相当

于牛粪三要素含量的 4.5 ~7.7 倍,所以说数量

较少的鸡粪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

羊粪尿:羊粪尿有机质含量 24%-27%,氮素为 0.95%,磷为 0.35%,钾为 1.00%;尿碱性,养分含量高,分解快,热性肥。①圈内积存,不能露晒,随出随施随盖土。②与猪、牛粪混合堆肥、肥效长、平稳。猪粪尿:猪粪尿有机质含量 15%,氮素为 0.50%,磷为 0.35%,钾为0.40%;

尿碱性,肥分含量较高,均衡、性柔、肥效劲大而长,暖性肥。①腐熟后施入冷

凉的土壤及沙质土、粘质田以改良土壤。

专业资料整理

营养调查表

-营养调查表

————————————————————————————————作者:————————————————————————————————日期: ?

宁宁的调查报告 宁宁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常常对身边发生的事和一些社会现象展开小调查,利用电脑相关软件制作精美的调查报告。 一、确定调查主题 任务1:从以下主题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的调查报告的主题。 主题名称选择 常用食物营养成份的调查 旅游景点的卫生状况调查 小学生身高、体重的调查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 关于毕业班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 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 关于小学生进网吧的调查 关于生活社区变化的调查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1)调查问卷;(2)上网搜集资料;(3)制作统计图表。 学习目标 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搜集、获取相关资料。 初步学会分析数据,了解撰写调查报告的相关知识。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软件制作统计图表。

二、制作统计表 收集来的数据通过整理成统计图表,可以更加清楚地说明事实。 任务2:以“常用食物营养成份的调查报告”为例,选择一种或多种合适的软件工具制作统计图表。 方案一:使用Word 2000制作如下统计图表。 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调查表 (每100克可食部分食品中营养成份的含量) 食 物 营养元素 粳米 黄豆 韭菜 瘦猪肉 苹果 蛋白质(克) 6.7 36.3 2.4 16.7 0.2 钙(克) 7 367 56 11 11 维生素C(毫 克) 0.05 19 5 注:上表为食物的部分营养对比。 50100150200250300350400粳米黄豆韭菜瘦猪肉苹果 蛋白质(克)钙(克) 维生素C(毫克) 第1步 打开“Wor d 2000”程序窗口。 第2步 打开“文件”菜单,单击“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选择A4纸,页边距采用默认值。 第3步 输入标题“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调查表”及注释,并插入4行6列的表格。

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一、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是可以满足群体中半数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另外半数个体的需要。 EAR是RNI的基础。如果个体摄入量呈常态分布,一个人群的RNI=EAR+2SD。针对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 二、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 它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是健康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标准,个体摄入量低于RNI时,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营养状态。如果个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或超过了RNI,可以认为该个体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三、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s)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AI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AI的主要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过多摄入的标准。当健康个体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如长期摄入超过AI,则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四、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会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UL包括膳食、强化食物或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添加剂之和。

营养元素名词解释

小儿按摩推拿基础手法 解读中国古代九大毒药 各种营养元素名词解释 2009-09-24 17:16:11| 分类:营养学与日常保健|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谷胱甘肽(glutathione):是一种小分子斯米塔等3个氨基酸组成,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属于含有巯基的、小分子肽类物质,具有两种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和整合解毒作用。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三肽,半胱氨酸上的巯基为其活性基团(故谷胱甘肽常简写为G-SH),易于碘乙酸、芥子气(一种毒气)、铅、汞、砷等重金属盐络合,而具有了整合解毒作用。谷胱甘肽(尤其是肝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就是整合解毒作用,能与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毒素(如自由基、重金属)等结合,参与生物转化作用,从而把机体内有害的毒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谷胱甘肽的另一主要生理作用是做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它能够清除掉人体内的自由基,清洁和净化人体内环境污染,从而增进了人的身心健康。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本身易受某些物质氧化,所以它在体内能够保护许多蛋白质和酶等分子中的巯基不被如自由基等有害物质氧化,从而让蛋白质和酶等分子发挥其生理功能。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很多,这对保护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防止溶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续正常在发挥运输氧的能力。 2、叶黄素(lutein):又名“植物黄体素”,在自然界中与玉米黄素共同存在,是构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含于叶子的叶绿体中,可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推测对光氧化、光破坏具有保护作用。也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叶黄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等植物中的天然物质,居于“类胡萝卜类”族物质。医学实验证明植物中所含的天然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在食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叶黄素可预防细胞衰老和机体器官衰老,同时还可预防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斑退化引起的视力下降与失明,通过一系列的医学研究,类胡萝卜素已被建议用作癌症预防剂,生命延长剂,溃疡抵制剂,心脏病发作与冠状动脉疾病的抵制剂,有助于预防机体衰老引发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肿瘤疾病。 3、玉米黄质(β-carotene-3 ):脂溶性粉末或油状物,为β胡萝卜素的衍生物,溶于乙醚、石油醚、丙酮、酯类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体内不能转化为Va,没有Va活性,对光、热稳定性差,尤其光照对玉米黄质影响最大。主要功效:1. 预防老化性黄斑退化症(老年人失明的主要病因);2. 预防白内障、内膜中层增厚、心脏病;3. 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病症;4. 降低色相差,使视力更精准;保护视网膜在吸收光线时免受氧化伤害;5. 抗癌作用,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4、原花青素(OPC):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味涩,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一般为葡萄籽提取物或法国海岸松树皮提取物。实验证明,OPC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并吸收迅速完全,口服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达7小时之久。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

幼儿膳食与营养分析.docx

幼儿膳食与营养分析 一、幼儿膳食原则 1.膳食首先必须合乎营养的需要,以满足迅速生长发育时期 所必须的一切物质。 2.食物中应有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各种营养素之间要有正确的比例,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值接近于 1: 1: 4- 5。 3.每日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热量各占总热 量的 10 - 15 %、25 - 35 %、50 - 60 %,动物脂肪占总脂肪的 50 %, 动物蛋白加豆类蛋白占总蛋白的 50 %。 4.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就餐时间、次数和每餐热量的分配,要求早餐 20- 25 %(其中早点 5%),午餐 35 %,午点 10 %,晚餐 25 - 30 %。 5.食物的选择、配合要恰当,食物的品种、数量、烹调制备的方法均应 适合幼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6.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兴奋食物中枢,引起食欲。 7.要求绝对做好饮食卫生。 表六带量食谱 记录每餐饭菜名称、食物品种,并记录每个人所吃的量,单位以克计 算,每周制定一次,托幼分开,注意季节性变化,食物品种多样化。 食谱中要反映自制点心次数,一类园以上每周 4 次, 2 类园 3 次。 如:早点豆浆 150g饼干10g糖5g 午餐白菜千张炒肉丝,西红柿蛋汤,米饭 白菜 75g,千张 15g,猪瘦肉 50 克,西红柿 40g,鸡蛋 10g,大米75g, 午点菜肉包子(自制) 面粉 30g,猪肥瘦肉 15g,青菜 30g。 因多数幼儿园提供一餐两点,带量食谱的制定,要求每人每天谷类 100g,动物性食品 60-80g ,牛奶或豆浆 100-150g,豆制品 10-25g ,蔬菜 100-150g。对于损耗大和带骨头的可以适当加量,对于损耗小的可以适当减 量,通过营养分析动态调整。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修订版

营 养 学 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 程义勇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中国居民DRIs》修订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营养科学得到很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营养学术团体先后在制定和修订“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制订了《中国居民DRI》,并于2010年将修订工作列为第七届理事会重点任务。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顾问组和秘书组,讨论确定了修订的原则和方法,组织了80余位营养学专家参与修订。为了保证修订稿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在筹备阶段确定了“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期间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交流国内外DRIs 进展及修订经验;在审定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对文稿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重要数据都通过集体论证后确认。历时三年有余,经文献检索、科学论证、编写、审校、复核等工作于2013年圆满完成。 《中国居民DRIs》2013修订版的内容分为三篇:概论、能量和营养素、水和其他膳食成分。第一篇说明DRIs 的概念、修订原则、方法及其应用,并简述国内外DRIs 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篇分别介绍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DRIs;第三篇对水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本次修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一)更多应用循证营养学的研究资料。(二)纳入近十年来营养学研究新成果,增加了10种营养素的EAR/RNI 数值,并尽可能采用了以中国居民为对象的研究资料。(三)基于非传染性慢性病(NCD)一级预防的研究资料,提出了宏量营养素的可接受范围(AMDR),以及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PI-NCD)。(四)增加“某些膳食成分”的结构、性质、生物学作用等内容,对科学依据充分的,提出了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或/和特定建议值(SPL)。(五)说明DRIs 应用程序和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DRIs 的基本概念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 内容逐渐增加。2000年第一版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13年修订版增加与NCD 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特定建议值。 (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EAR 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按照EAR 水平摄入营养素,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水平,但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 是制订RNI 的基础,由于某些营养素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人体需要量资料,因此并非所有营养素都能制定出其EAR。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 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以保障机体健康。RNI 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RDA。RNI 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 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中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需要量而设定的。对个别身高、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可能需要按每公斤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能量需要量(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EER)是指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以及理想活动水平的个体或群体,达到能量平衡时所需要的膳食能量摄入量(WHO,1985)。 群体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直接等同于该群体的能量EAR,而不是像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那样等于EAR DOI:10.13325/https://www.doczj.com/doc/3817165134.html,ki.acta.nutr.sin.2014.04.00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

前言 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 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是针对基层营养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食品、农业、教育等相关学科读者的需要编写的。它简明扼要,便于使用。但欲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还应以原书为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葛可佑 2001年1月 概要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四年级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教案背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因此,本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材中关于营养成分的作用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这需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样,本节课内学到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课分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对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丰富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 2、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3、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2)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六大营养成分 2、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重点】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利用网络搜索视频,制作课件。 (2)演示实验材料: 蛋白质的辨别实验器材:毛发、酒精灯、火柴、盒装牛奶 (3)分组实验材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材料: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材料: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面包、米饭等)。 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食物营养成分速查表修订稿

食物营养成分速查表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表1-1高能量食物含量表(以100g可食部分) 食物名称含量(kcal)食物名称含量(kcal)棕榈油、辣椒油、混合油 900 腊肠 584 (菜子油+棕榈油)、胡麻油 900 猪肉(脖) 577 橄榄油、椰子油、棉子油、麦芽油 899 炸素虾(豆制品) 576 葵花子油、花生油、红花油 899 抄南瓜籽 574 豆油、大麻油、茶油、菜籽油 899 西瓜籽(抄) 573 芝麻油、色拉油、玉米油 898~895 巧克力(维夫) 572 牛油(炼)、猪油(炼) 898~895 腰果 552 鸭油(炼)羊油(炼) 898~895 牛肉干 550 黄油 888 曲奇饼 546 奶油 879 全蛋粉 545 酥油 860 木榧 539 牛油 835 芝麻南糖 538 猪油 827 鸭皮 538 羊油 824 芝麻(黑) 531 猪肉(肥) 807 焦圈 530 白脱(牛油) 744 维夫饼干 528 松子仁 698 麻花 524 蛋黄粉 644 白芝麻 517 松子(生) 640 开口笑 512 核桃(干) 627 凤尾酥 511 芝麻酱 618 香肠 508 葵花子(抄) 616 奶油 504 油炸土豆片 612 起酥(点心) 499 炸杏仁 607 猪头皮 499 山核桃(干) 601 全脂羊乳粉 498 杏仁(抄) 600 腊肉(生) 498 黄油渣 599 油面筋 490 葵花子 597 全脂加糖奶粉 490 花生酱 594 桃酥 481 榛子(抄) 594 核桃脆饼 480 花生(抄) 594 全脂奶粉 478 羊肉干 588 方便面 472 巧克力 586 奶片 472 表1-2 低能量食物含量表(以100g可食部计) 食物名称含量(kcal)食物名称含量(kcal)灵蜜瓜 3 西葫芦 18 籽瓜 4 小水箩卜 18 黄河蜜瓜 5 苦瓜、红箩卜 19 玉米笋罐头 6 香菇 19 水浸地衣 6 芦笋、芥蓝、茄子 19 白醋 6 姜 19 芥菜(茎) 7 丝瓜、油菜苔 20

学生饮食与健康情况调查统计调查表修订稿

学生饮食与健康情况调查统计调查表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为了了解同学们平时的饮食情况,我们正在进行关于“小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调查。本问卷不记名,答案无所谓对错,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和担心。请你按要求如实地填写问卷。谢谢你的合作!————饮食与健康调查小组 小学生“饮食与健康”调查问卷: 一. 选择题: 1、你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2、 □一日三餐□一日四餐□一日五餐 3、你有过因不正常饮食而得病的吗? 4、 □有□没有□不知道 5、你有挑食习惯吗? □有□没有 6、你是否会经常吃水果或蔬菜 7、 □经常吃水果□从不吃水果□爱吃蔬菜 二. 问答题: 你觉得好的饮食习惯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坏的饮食习惯呢? 六年级学生饮食与健康情况调查统计表

小学生每天都是怎样对待早餐的: 小学生“饮食与健康”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目的是让同学们明白怎样的饮食习惯才是对身体有利的;挑食,偏食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2.调查方法: 自己组成一个小组,在组员中调查。并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 3.调查过程: 以问卷形式调查,得到一些数据后再比对网上的资料,得到了下面的结论。 4.调查结果: 大部份同学的饮食习惯还是非常好的,因为一日三餐对人的身体一般来说是非常有利,而一日四五餐表现为吃多,这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没有多少好处的,所以我们要适量饮食,充分的饮食,这样对自身的健康才有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正常饮食会给我们带来疾病。而且有25%的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25%的同学表示自己不知道,这也说明了同学们对饮食会带来的危害并不了解。此外,有50%的同学说自己没有因不正常饮食而得病,在问他们时,我们发现他们饮食习惯是非常科学的,这也说明了好的饮食习惯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在调查的同学中全都有挑食的习惯,有挑食习惯的同学是因为口感不好。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已成为了危害中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75%的同学常吃水果,25%的同学从不吃水果。爱吃蔬菜的同学只占50%。要多食含氨基酸的食物,以保证精力充沛。这些资料,总体可以反映出同学们对饮食和健康关系的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同学们对自己的饮食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没有很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我们也建议同学们要多学习关于饮食和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多助于自己对健康饮食的了解,此外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5得出结论: 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飞跃阶段。而良好的营养影响着身心的发展。那么,小学生对饮食营养有何特殊需要?生长期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因此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热量主要来自主食米、面和脂肪、蛋白

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解析

膳食中营养供给量标准详解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是作为保证正常人身体健康而提出的膳食质量指标,供计划膳食工作的参考。营养素供给量的含义,与营养素需要量不同。需要量指的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数量,低于这个数量将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供给量是在满足身体正常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按食物生产和饮食习惯的情况而规定的“适宜”数量; 一般地说,它比需要量充裕。随着食物生产的增加、加工方法的改变、人民体质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营养科学的发展,供给量是可以不断修订的。因此,各种类型人群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适中数值,在应用于个人时,则应考虑个体的差异而适当增减。 一、热能: 影响热能需要量的因素有: 体力劳动、年龄、气候和身体大小等,其中尤以体力劳动,即劳动强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一)劳动强度: 由于现代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和机械化程 度的日益提高,确切地划分劳动强度等级比较困难,因而下面只 是概括地举例说明某些工作大概属于何级劳动。实际操作时,应按具体情况进行分级。 极轻体力劳动:如办公室工作、组装和修理收音机与钟表等工作。 轻体力劳动: 如店员售货、一般化学实验操作、教员讲课等。

中等体力劳动:如学生的日常活动、机动车的驾驶、电工安装、金工切削等。 重体力劳动: 如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伐木、采矿、砸石等劳动。 在正常情况下,体力劳动者的热能需要量是与食欲相适应的。当正常食欲得到满足时,其热能需要量一般地也可以满足,体重得以维持不变,如热能供给量过多或不足,则体重将增加或减轻。 (二)年龄与气候: 年龄对于热能需要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生长发育和体力劳动的强度随年龄增大而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其身高、体重和活动量皆与日俱增,所以热能的供给量应随之增大才能满足其需要。壮年之后,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活动量逐年减小,因而热能供给量可以适当减小。 二、蛋白质: 蛋白质需要量是否受劳动强度的影响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虽然蛋白质摄入量可以随热能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合理的膳食调配应该考虑到各种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本表的蛋白质供给量按热能计算,占总热能的10%-14%;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为12%-14%,可以保证膳食中有充足的蛋白质供给,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年人的为10%-12%,可以确保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重体力劳动者和极重体力劳动者的热能补充,主要来自谷类食物,因而蛋白质所占的热能比重较低,但仍可达总热能的10%。

食品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计算

食品营养标签能量计算 国际统一单位,即焦耳(J),或卡(cal)。 l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1焦耳(J) 是指用1牛顿(N)力把lkg物体移动lm所需要的能量。“千焦耳”(kJ);“兆焦耳”(mega MJ)。 1kcal=4.184kJ 三大产热营养素卡价 碳水化合物:17.15kJ (4.0614kcal) 脂肪:39.54 kJ (9.3171 kcal) 蛋白质:16.7kJ (4.0613 kcal) 食品营养标签NRV%值计算: 对照GB28050-2011查出每种营养素对应的NRV值: 如能量8400KJ 蛋白质60g ; 脂肪≤60g ; 碳水化合物300g ; 钠离子2000mg 以统一阿萨姆奶茶为例: 其营养标签成分表为4+1 核心营养素加能量: 项目每100ml NRV% 能量222KJ 3%=(222÷8400)×100% 蛋白质0.6g 1%=(0.6÷60) ×100% 脂肪 1.5g 3%=(1.5÷60) ×100% 碳水化合物9.2g 3%=(9.2÷300) ×100% 钠40mg 2%=(40÷2000) ×100% 总能量=(0.6×4+9.2×4+1.5×9)×4.18≈220 KJ 注: 营养成分标示时需注意“0”界限值和修约间隔,营养成分含量低于“0”界限值时应标示为0;“0”界限值,参照GB28050-2011表1

钠离子含量计算: 营养成分表中钠盐的含量以检测结果为准,因为钠离子的来源很广,各种原料及水质中都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般以配料中人为添加的钠盐为主。 钠离子含量计算公式为: (23×n÷钠盐分子量) ×钠盐的添加量 n------钠盐分子式中钠的原子数量 注: 柠檬酸钠分子量为(C6H5O7Na3·2H2O)294;原子数n=3 碳酸氢钠分子量为(NaHCO3)84;原子数n=1 三聚磷酸钠为(Na5P3O10)368;原子数n=5 氯化钠(NaCl)58;原子数n=1 六偏磷酸钠(NaPO3)6 612;原子数n=6 碳酸钠(NaCO3)106;原子数n=1 D-异抗坏血酸钠(C6H7O6Na·H2O)216;原子数n=1 焦磷酸钠(Na4P2O7)266;原子数n=4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358;原子数n=2 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156原子数n=1 如产品中所加钠盐为小苏打(碳酸氢钠)添加量为0.5%(一吨添加0.5kg,则100ml产品中: 小苏打的含量为0.05g(即50 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84 ) ×50=13.7≈14mg 若所加钠盐为柠檬酸钠,含量为0.05 g(即50 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3÷294 ) ×50=11.7≈12mg 若所加钠盐为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为0.05 g(即50 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5÷368 ) ×50=15.6≈16mg 若所加盐为氯化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58)×50=19.8≈20mg 若所加盐为六偏磷酸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6÷612)×50=11.3≈11mg 若所加盐为碳酸钠(纯碱)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2÷106)×50=21.7≈22mg 若所加盐为D-异抗坏血酸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216)×50=5.3≈5mg 若所加盐为焦磷酸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4÷266)×50=17.3≈17mg 若所加盐为磷酸二氢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156)×50=7.4≈7mg 若所加盐为磷酸氢二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2÷358)×50=6.4≈6mg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元素含量标准

土壤和叶片养分状况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生权 【摘要】:柑橘产业是三峡库区的支柱性产业,对库区农民,特别是移民的生产、生活中都起着不可缺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忠县具代表性的20个柑橘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调查分析方法,对果园土壤、叶片、果实产量和质量进行系统分析测定,研究了以忠县为代表的三峡库区柑橘园的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及其对柑橘产量与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柑橘的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柑橘园土壤营养状况土壤pH值范围为4.0~7.9,在此范围内,土壤有效N、Fe、Mn、Cu 与土壤pH值之间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有效Ca、Mg与土壤pH值之间的正相关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效N、P、Fe、Mn、Cu、Zn之间的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与有效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土壤有效N、K含量严重缺乏,有效P含量偏低,有效Ca、Mg、F e、Mn、Cu含量大部分偏高,有效Zn含量适宜。 2.柑橘叶片营养水平柑橘叶片N、P含量均处于适宜范围,叶片K含量缺乏,叶片Ca含量处于适宜范围,叶片Mg含量偏高,叶片Fe、Cu、Zn含量多处于适宜范围,叶片Mn含量稍微偏低。土壤pH值与叶片N、Mg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片Mn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Ca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叶片Ca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N、Fe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叶片Mg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3.土壤养分状况对柑橘叶片营养水平的影响柑橘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与土壤多种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显示土壤养分与叶片营养元素之间的复杂性。柑橘叶片N含量与土壤有效N和有效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Ca含量与土壤有效C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Fe、Cu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Mg含量与土壤有效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F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Fe含量与土壤有效P、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n含量与土壤有效Ca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土壤有效Mn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叶片Cu 含量与土壤有效Fe、Cu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 4.土壤养分状况对柑橘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柑橘果实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土壤大中量养分N、P、K、Ca对柑橘果实产量影响显著:微量养分对柑橘果实产量影响比较小。单果重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有效F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固形物(TTS)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有效N、Fe、Mn、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总酸含量与土壤pH值达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Mg、Cu、Zn达极显著正相关。果实Vc含量与土壤pH值、有效K呈正相关,但显著性均不显著;与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其中与土壤有效Mg含量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六大营养元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六大营养元素是什么 导语: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什么是营养元素吧,营养元素对于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的体内缺少了营养元素,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什么是营养元素吧,营养元素对于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的体内缺少了营养元素,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元素,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六大营养元素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新陈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营养是供给人类用于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合理食物。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营养素(英语:Nutrient,又称为养分)是人体所需的一些物质。主要分为人体需求量较大的宏量营养素和需求量较小的微量营养素。其中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蛋白质以及水。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又可细分为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则包括有维生素B1、B2、B6、B12以及烟酸、叶酸、维生素C。 宏量营养素,除纤维素和水之外,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以焦耳(jouls)或者卡路里(calories)来衡量。每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提供4千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

营养学报2014年第36卷第4期 313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 程义勇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中国居民DRIs》修订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营养科学得到很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营养学术团体先后在制定和修订“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制订了《中国居民DRI》,并于2010年将修订工作列为第七届理事会重点任务。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顾问组和秘书组,讨论确定了修订的原则和方法,组织了80余位营养学专家参与修订。为了保证修订稿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在筹备阶段确定了“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期间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交流国内外DRIs进展及修订经验;在审定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对文稿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重要数据都通过集体论证后确认。历时三年有余,经文献检索、科学论证、编写、审校、复核等工作于2013年圆满完成。 《中国居民DRIs》2013修订版的内容分为三篇:概论、能量和营养素、水和其他膳食成分。第一篇说明DRIs的概念、修订原则、方法及其应用,并简述国内外DRIs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篇分别介绍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DRIs;第三篇对水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本次修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一)更多应用循证营养学的研究资料。(二)纳入近十年来营养学研究新成果,增加了10种营养素的EAR/RNI数值,并尽可能采用了以中国居民为对象的研究资料。(三)基于非传染性慢性病(NCD)一级预防的研究资料,提出了宏量营养素的可接受范围(AMDR),以及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PI-NCD)。(四)增加“某些膳食成分”的结构、性质、生物学作用等内容,对科学依据充分的,提出了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或/和特定建议值(SPL)。(五)说明DRIs 应用程序和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DRIs的基本概念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内容逐渐增加。2000年第一版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13年修订版增加与NCD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特定建议值。 (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EAR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按照EAR水平摄入营养素,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水平,但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订RNI的基础,由于某些营养素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人体需要量资料,因此并非所有营养素都能制定出其EAR。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以保障机体健康。RNI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RDA。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中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需要量而设定的。对个别身高、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可能需要按每公斤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能量需要量(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EER)是指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以及理想活动水平的个体或群体,达到能量平衡时所需要的膳食能量摄入量(WHO,1985)。 群体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直接等同于该群体的能量EAR,而不是像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那样等于EAR

食物营养成分速查表

表1-1高能量食物含量表(以100g可食部分) 食物名称含量(kcal)食物名称含量(kcal)棕榈油、辣椒油、混合油 900 腊肠 584 (菜子油+棕榈油)、胡麻油 900 猪肉(脖) 577 橄榄油、椰子油、棉子油、麦芽油 899 炸素虾(豆制品) 576 葵花子油、花生油、红花油 899 抄南瓜籽 574 豆油、大麻油、茶油、菜籽油 899 西瓜籽(抄) 573 芝麻油、色拉油、玉米油 898~895 巧克力(维夫) 572 牛油(炼)、猪油(炼) 898~895 腰果 552 鸭油(炼)羊油(炼) 898~895 牛肉干 550 黄油 888 曲奇饼 546 奶油 879 全蛋粉 545 酥油 860 木榧 539 牛油 835 芝麻南糖 538 猪油 827 鸭皮 538 羊油 824 芝麻(黑) 531 猪肉(肥) 807 焦圈 530 白脱(牛油) 744 维夫饼干 528 松子仁 698 麻花 524 蛋黄粉 644 白芝麻 517 松子(生) 640 开口笑 512 核桃(干) 627 凤尾酥 511 芝麻酱 618 香肠 508 葵花子(抄) 616 奶油 504 油炸土豆片 612 起酥(点心) 499 炸杏仁 607 猪头皮 499 山核桃(干) 601 全脂羊乳粉 498 杏仁(抄) 600 腊肉(生) 498 黄油渣 599 油面筋 490 葵花子 597 全脂加糖奶粉 490 花生酱 594 桃酥 481 榛子(抄) 594 核桃脆饼 480 花生(抄) 594 全脂奶粉 478 羊肉干 588 方便面 472 巧克力 586 奶片 472 表1-2 低能量食物含量表(以100g可食部计) 食物名称含量(kcal)食物名称含量(kcal)灵蜜瓜 3 西葫芦 18 籽瓜 4 小水箩卜 18 黄河蜜瓜 5 苦瓜、红箩卜 19 玉米笋罐头 6 香菇 19 水浸地衣 6 芦笋、芥蓝、茄子 19 白醋 6 姜 19 芥菜(茎) 7 丝瓜、油菜苔 20 白瓜、西葫芦 10 木儿菜 20 冬瓜、油菜 11 芹菜(茎) 20 笋瓜、节瓜 12 空心菜 20 海带 12 茼蒿 21

中量营养元素

中量营养元素 作者: 内容提要: 钙、镁、硫被称为中量营养元素,其对植物营养的作用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钙促进根和叶子发育,形成细胞壁的组分化合物,加固植物结构。钙有助于减少植物中的硝酸盐,中和植物中的有机酸,固氮细菌大量需要钙。缺钙植物根系生长差,严重时生长点坏死。缺钙根常常变黑腐烂,由于钙在植株内不能转移,缺素症状出现幼叶和其它幼嫩组织上,新组织需要果胶酸钙形成细胞壁,所以缺钙造成叶尖和生长点是胶冻状。刚排水的有机土含钙非常少,pH极低,粘质土壤通常含钙比砂质土壤多。钙与钾一样,以阳离子形态存在,受阳离子交换现象控制,通常钙是土壤中最多的阳离子。钙存在于土壤溶液中。也以可交换性钙离子被吸在带负电荷的土壤粘粒和有机质表面上。白云石、方解石、磷灰石和钙长石是钙的主要土壤来源。大多数缺钙土壤为酸性,良好的施石灰方法能最有效地施入钙。当土壤pH较高不需施石灰时,施石膏同样能供给钙。镁是植物叶绿素的矿质组分,它积极地参与光合作用。植物中的大多数镁存在于叶绿素中,镁在磷酸盐代谢、植物呼吸和几种酶系统的活化中也有辅助作用。 由于镁在植物体内迁移性好,所以一般缺镁症首先出现在低位老叶片上,症状为黄色、青铜色或红色,但叶脉仍呈绿色。土壤中钙和镁不平衡会加重缺镁,当钙镁比过高时,植物可能吸收镁较少。土壤镁来自会有黑之母、角闪石、白云石和绿泥石等矿物岩石的风化,由于镁比钙溶解性强,遭受淋失多,故通常土壤含镁比含钙少,镁也进行阳离子交换,它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和吸附在粘土和有机质表面上。 最常见的镁肥源是白云石质石灰石,既提供钙,又提供镁,并能中和土壤酸度,其它镁肥源还有硫酸镁、氧化镁、铜渣磷肥和硫酸钾镁。硫是一些氨基酸的组份,其为形成植物蛋白所必需,硫有助于酶和维生素的形成,硫促进豆科植物上的根瘤形成。硫是叶绿素形成所必需的,尽管它不是叶绿素的组分,一般说来硫在所有植物组织中分配相当均匀,硫以硫酸根阴离子形态被吸收,也可以二氧化硫气体形成从大气中进入植物叶片。缺硫植株呈淡绿色,一般先显现在幼嫩叶片上,随缺硫渐趋严重,叶片渐趋皱缩,植株茎杆纤细且木质化。无机土壤硫以硫酸盐形态存在,而有机质是大多数土壤中土壤硫的主要来源,因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解速率影响着对植物有效硫的数量。硫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土壤粘粒和有机质不吸引它,它存留于土壤溶液中并随水运动,易于淋失,这是表土层含硫低的原因。土壤硫主要通过降雨携带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得以补充,也通过含硫肥料和杀虫剂补充,因天然气和其它石油产品代替煤的使用,以及有关环境污染法规的限定,使大气中的含硫气体减少,另外高成分肥料基本上不含硫,因此一些从未出现过缺硫的地区也出现缺硫现象。用作硫肥的物质可分为溶于水和不溶于水化合物两大类,水溶态包括钙、镁、钾、铵、锌、铜、锰的硫酸盐。它们对植物是速效的,可溶态也包括硫酸氢盐、硫代硫酸盐和多硫化物。最重要和不溶态化合物为单质硫,在土壤温暖、土壤水分充足、土壤通气和施入的硫颗粒小时它易于氧化为硫酸盐形态。 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钙(Ca)、镁(Mg)和硫(S)被称为中量营养元素,其对植物营养的作用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虽然植物通常对它们的需要不象大量元素那么多。 许多作物含硫与磷一样多,有时还多些。中量元素缺乏会象大量元素缺乏同等程度地抑制植物生长。(表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