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看法

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看法

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看法
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看法

我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一些看法

“在相互支持的一万个家庭中,或许有一百个家庭根本就不劳动,不为共同的生存做任何事。其他人除了自己之外还要养活他们,而且比这些根本不劳动的人得到的舒适、方便和丰盛更少。富裕奢侈的商人除了指手画脚什么也不做,却过着比做事的手下更安稳,阔绰,自在的生活。这些手下人除了受限制外,也生活的安逸,富足,并远远超过为生产这些商品付出辛勤劳动的手艺人的生活。手艺人的劳动也是完全可以忍受的,他在遮风挡雨的房间之内创作,如果和可怜的劳工相比,他的生活还是舒适的。这些劳工要和恶劣天气的淫威下从事艰辛的工作。这些为整个社会提供支持、为社会其他人提供舒适和方便的人,所得到的份额却越少,并且一辈子默默无闻。这个人类社会的重担压在他们的肩上,因为不堪重负而被压趴下,落入社会最底层。”

————亚当·斯密斯密所描述的分配不平等现象从最直观的理解上应该是人们占有的生产要素的不同导致了收入的不同:商人占有资本和流通渠道因而获得高收入,手工艺人占有技术获得的收入稍微低一些,而劳工只占有劳动力要素获得的收入最低。

资本和流通渠道比手工技术,比劳动力能获取更高的收入,是因为资本和流通渠道的要素价格高于技术的要素价格,高于劳动的要素价格。

不同要素的价格应该由要素的供求均衡来决定。以工资率为例,一方面,由对产品的需求可以得到一条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在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和劳动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联合作用。另一方面,训练劳动者并维持其有效率的劳动需要付出若干代价,以及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负效用,由此可以得到一条向上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明,要想让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必须给予更高的工资率。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劳动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对应的工资率就是均衡劳动供给时的工资率。

不难发现,某一要素的价格并不是始终如一的,要素价格随着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整。很清晰的例子就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由于生活成本的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农民工数量的减少已经让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频繁出现用工荒,企业只有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才能维持正常生产。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下农民工工资高于新就业大学生工资已成普遍,而这一结果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要解决贫困问题,关键是要缩小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差距,而缩小不同要素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市场化。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中,当持有某一要素的收益提高时,市场参与者会迫不及待地增加这一要素持有量;相反,当持有某一要素的收益降低时,人们又会想方设法地减少这一要素持有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20年前大学生非常吃香,于是大家拼了命地考大学,而这几年大学生的工资待遇普遍没有以前那么高了,查阅近年来的高考报名人数,可以发现是在逐年递减的。

总之,只要在一个要素能够自由转换的充分竞争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能够自发地调整不同要素的供求均衡点以实现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收入差距的最小化。因此,我不认为市场本身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恰恰相反,市场调节能够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并不是自由市场,而是扭曲的市场,即存

在垄断的市场。

这在我国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国有垄断企业的非正常的工资福利水平。石油业、银行业、铁路、电力等等民营资本无法进入的垄断领域,这些领域的要素价格由于行政垄断遏制了市场调节而保持了过高的水平。如果对这些所谓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将会很明显地发现行业平均营业成本由于竞争的出现而大幅下降,并不符合自然垄断行业只有通过规模效应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的论断。

我的观点是,市场化是解决第一次收入分配不平等最根本的途径,除此之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倡社会责任、改善医疗、文化、教育条件等等政客们所谓的解决办法不是遥遥无期就是隔靴搔痒。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但美国照样有很多乞丐和流浪汉。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要素收入的平等问题,而不是社会平均。乞丐和流浪汉贫穷是因为他们不占有生产要素,自然不能获得收入,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收容所和慈善机构,收入分配体制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的贫困问题只有通过社会救济来解决,但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如果没有进行生产性要素投入就不应该放进收入分配当中来考虑。

结合中国反贫困政策,具体到所谓的党政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划定重点扶持地区、减免贫困地区赋税、设立贫困信贷资金、财政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等等政策措施,都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而并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到最根本的收入分配问题上。不可否认这些政策或许可以解决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但没有办法解决全局性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最终仍然绕不开市场化。

当然我们知道,市场化就像一辆推土机,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铲掉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受到阻力是必然的事情。问题在于前进的力量和阻碍的力量哪一个更大,如果阻碍的力量更大,如何通过富有智慧的利益协商或者政治谈判将市场化进行下去。我想这才是我们现在最关注的问题。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doc 10页)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 见(doc 10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岳西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讨论稿)挂网,请各单位组织讨论,并于元月11前将修改意见书面报送到局人事股。 岳西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讨论稿)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安

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66号)文件精神,现就岳西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按岗取酬、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考核分配机制,使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坚持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大、工作负荷强、管理责任重”的一线岗位倾斜的原则。 (三)坚持“绩效考核挂钩”的原则。 (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考核的原则。 三、绩效工资实施对象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含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在编工作人员。 四、绩效工资构成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工资称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原工资构成中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护士10%津贴为基本工资;原工资构成中的津补贴部分、年终一次性奖金、新增绩效工资部分归并为绩效工资。实施绩效考核后,将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自2011年1月份起,我县将绩效工资的30%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7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

论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一)

论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一) 摘要:分配过程不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不公平和再分配过程不公平两个方面,前者表现在初次分配领域,由于分配政策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和企业间收入差距悬殊并存、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不合理不合法收入滋生蔓延等;后者表现在再分配领域,由于税制不完善、社会保障存在“逆调节”等原因,反而使收入差距拉大。只有解决了这些不公平问题,才能实现分配公平。 关键词:分配过程;初次分配过程;再分配过程;分配公平 居民收入分配公平,从静态来看,以分配结果公平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动态来看,则是分配起点公平、分配过程公平和分配结果公平的统一。其中,分配过程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公平和再分配过程公平两个方面。初次分配过程公平核心是在生产领域,贯彻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用同一分配尺度来衡量相同要素提供者,使收入与投资在形式和数量上相适应1]27。初次分配注重的是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原则,经过初次分配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必须经过再分配来调节。再分配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再分配领域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政策的公平,使社会成员尽可能平等地享受发展的成果。只有初次分配过程和再分配过程都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分配公平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即使实现了分配起点公平,若没有分配过程公平,不可能达到分配结果公平,分配过程公平是分配公平的关键环节。 从实践运行看,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对分配结果进行调节,并没达到预期目的,收入差距仍呈持续扩大之势,原因在于分配过程不公平制约了分配公平。 一、初次分配过程的不公平问题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机会不均等,市场监管不得力,法制建设滞后,非市场因素干扰严重,市场的基础性分配功能受到严重制约,由此导致的初次分配过程不公平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分配政策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和企业间收入差距悬殊并存的局面。现行企业分配政策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间缺乏统一的工资收入宏观调控政策,造成:其一,国有企业内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严重,尤其是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没拉开。因其劳动报酬尚未工资化、货币化,而是“一分为二”,一块以货币工资的方式分配,一块则以福利保障的方式由单位配给,导致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多重错位;其二,非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缺乏硬约束,随意性大,三资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快,工资高,私营企业“重资轻劳”现象严重存在,工资远低于劳动力市场价格,造成企业内部的苦乐不均;其三,不同企业间同工不同酬,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二是市场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甚至严重背离。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分配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虽已确立,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要素价格的形成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缺乏法律政策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如有些有形的生产要素(资本、土地等)的贡献大小可以由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但无形的生产要素(技术、管理等)的贡献大小很难量化,导致实践中的分配无序,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甚至严重背离。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部分管理和技术等关键岗位职工的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一般岗位职工的收入又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违背了制度经济学的稀缺规律(资本、技术、管理等稀缺要素的收益就要高于过剩的劳动力要素的收益);非国有企业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三是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不合理不合法收入滋生蔓延。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中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中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的发展和杜会的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指出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建立能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每个劳动者和社会成员都能公平享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的分配制度。 一、新中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变迁。 1、从建国到5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1952年后,党在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按劳分配制度,对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八级工资制”。1956年进行了第二次工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 2、1957年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带有平均主义倾向的单一的“按劳分配”。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结构。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按劳分配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唯一分配方式。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开始从根本上打破了农村的带有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方式。 4、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召开前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5、党的十五大至十六大,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国家通过医改、房改、教育体制改革,退出三大保障系统,国家财政负担减轻了,但个人在收入没有增加的前提下,支出突然增加了。 6、新世纪新阶段,党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出发,着力建立体现社会公平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公 摘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都偏低,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权力在要素市场的支配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几率等。 关键词:国民收入;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这种状况不仅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也将严重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一、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居民收入差距两极分化 资料显示,过去二三十年,我国正经历着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发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1988-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有专家断言,目前占全国20%的人占有全部财富的80%虽无从考究,但众多迹象表明,这种断言实不为过。 (二)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整个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前者由1990年的53.4%下降到2007年的41.4%,后者由1995年的67.3%降低到2007年的57.5%。1996-2007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其中有4.6个百分点是劳动者报酬下降造成的。数据显示,1997-2007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1996-2007年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 (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对称增长 被中央领导再三强调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例关系),在2009年形成了史上最紧张的局面。1992-2007年,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9.83倍、19.35倍和7.52倍。政府和企业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企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本世纪以来比较快,超过了平均增长速度;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始终是最慢的,且低于平均增长速度,这是一种并不对称的增长。结果,在高速经济

效益工资分配方案

效益工资分配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企业分配靠效益;职工收入凭贡献”的精神,为进一步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接轨,合理拉开分配差距,激发员 工的工作热情,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经总经理办公会决定,按照集团公司《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工资结构中的固 定部分(岗位基础工资、工龄工资、积累贡献工资)全额发放;效益贡献工资按量化方式与产量及相关指标挂钩进行分配。 一、原则 1、深化工资制度改革,量化工资分配方法,逐步建立适应市 场经济要求的工资分配机制。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逐步扭转脑体倒挂的分配机制。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政策的合理性和连续性。 4、坚持总量控制、分级管理,扩大二级单位工资分配的自主权, 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搞活内部工资分配。 二、实施范围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三、效益贡献工资分配办法 (一)基本生产车间 1、把基本生产车间的效益贡献工资分为计件工资、质量考核

工资、经济指标工资、生产管理考核工资、综合考核工资五部分,公司制定出相应分配、考核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分配、考核体 系。 2、公司帮助、指导车间建立起适合本车间实际情况的内部二次分配方案,使方案细化到每个岗位,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量化 明了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其中,车间主任的效益贡献工资70%与本车间效益贡献工资基数挂钩,30%与公司效益贡献工资基数挂钩。 (二)辅助生产部门(装备部) 1、把辅助生产部门的效益贡献工资分为效益贡献基础工资、质量考核工资、经济指标考核工资、生产管理考核工资、综合考核工资三部分,公司制定出相应分配、考核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分配、考核体系。 2、由于电、钳工和模修钳工已归属各生产车间,因此,装备部现有人员的效益工资与公司的效益工资基数挂钩。 (三)营销部 执行单独的分配方案,详见营销承包方案。 (四)其它部门 1、把各部门的效益贡献工资分为效益贡献基础工资、职能工作考核工资、综合考核工资三部分,公司制定出相应分配、考核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经典篇) 1、抱怨是一种心态,抱怨生活的不堪,只能说自己内心有多不堪,抱怨别人残忍,只能证明自己不懂感恩,也许,他抱怨不是目的,只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 2、人要抱着希望才能活得好。希望是指愿意主动实现其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有活力。希望不是消极地期待,而是主动地创造。希望即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而不是野心和贪婪。因此抱着希望的人,总是心怀具体的目标和理想,而非虚幻的空想。他们不断孕育新的生活,心智不断成长,因此生命也是蓬勃地发展。 3、我们谁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离不开生活,谁都不能鄙视和逃避生活,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如人意的,生活中,十之有八九也都是如此。如果每天都在抱怨,那么,自己的世界里怎么会有美好存在呢?

4、抱怨是一种心态,抱怨生活的不堪,只能说自己内心有多不堪,抱怨别人残忍,只能证明自己不懂感恩,也许,他抱怨不是目的,只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 5、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从这一刻开始,我依旧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不论今后的路如何,我都会在心底默默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 6、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象刀剑愈见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7、千万不要相信他们,因为这些话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没有完!而且,我们必须记住,我们永远不会有完的时候!不论是大火、龙卷风、交通事故、瘟疫,还是任何可能发生的其他灾变,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敢于接受挑战,我们的心就会得到冶炼,我们的

收入分配不平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 ——一个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实证研究 钞小静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9) 摘要: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 一、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Lewis,1954;Kuznets,1955;Kaldor,1957)。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经济学对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又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水平,2006年GDP的增长率高达10.7%,而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广大人民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总体来看,这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算高。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不断上升通过资本市场、政治体制、社会环境、市场规模等各种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已成为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分享时,它才能够成为一种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若忽视了收入不平等问题将会影响到长期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我国经济改革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进一步凸显,能否处理好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能否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问题。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将利用来自中国的数据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什么?第二,在长期和短期内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如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综述有关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文献,第三部分建立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第四部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 *本文受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类的资助(项目编号:07YYB09)。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精)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集团公司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国办发[2000]64号)以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第一章指导思想 一是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总体目标,深化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接受监督指导”的新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二是树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能充分调动职工能动性的分配机制。

企业应根据其自身发展战略和规划,设计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发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形成有效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工资能增能减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的薪酬制度对外要有竞争力,对内要具公平性。 第二章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企业是分配工作的责任主体。企业应在集团公司监督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分配。 二、遵循严格定岗定编,科学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测评的原则。企业薪酬标准要在科学定岗、定量测评的基础上确定。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原则。 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工资标准要向关键管理岗位、高技术岗位、高技能岗位、高级科技人才、企业营销人员倾斜,拉开他们与一般人员的工资差距。岗位工资要以突出岗位因素为特征,职工工资要易岗易薪,岗变薪变。 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途径和方式。 四、效益决定工资原则 职工工资是由企业的效益来保证的,并且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上下浮动。要形成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情况能上能下的分配机制,使得企业职工人人关心企业效益。

遇到不公平的心情说说

遇到不公平的心情说说 【篇一:遇到不公平的心情说说】 60、人生应当看清,看透,不看破。看清需要智慧,看透需要阅历,不看破则需要一种胸襟。 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第四篇1、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第一 眼喜欢上了那就是喜欢上了,第一眼喜欢不上,看一百眼也喜欢不上。但是有些人要试着爱一爱才知道可不可以爱,有些人要试着去 不爱才能知道是不是可以不去爱。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眼 前的幸福。 2、因为不平,泰山才有了它的巍峨;因为不平,黄河才有了它的奔腾;因为不平,大海才有了它的波澜,因为不平,生命才更显得不 平凡。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3、上帝的不公平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虽然项 羽不能称霸天下,但是他的英雄气概永远留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4、不幸,是信徒的洗礼水, 5、上帝的不公平,成就了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数风流人物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呢?当我们看到历史名人的光辉聚集在他们身上时,我们可否还再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 着做一些反抗。我身边有那么多不幸的人,面对不幸,很多人像我 一样表现的异常坚强,却又不知道究竟偷偷哭了多少回。祝愿所有 不幸或者备受折磨的人平安、健康、幸福。 7、面对上天的不公平待遇,我们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带着 一颗满怀壮志不甘落后的心去改变现状。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8、我们每个人都是肩负使命而来。有的人可能含着金钥匙出生,而 有的可能一生下来就天天和泥土、垃圾为伴。我们虽然不能选择自 己的出生环境,但我们可以去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得好不是 说我们要有多少多少钱,要有车有房,只要你在你生活的环境里能 做愉快的事即可。 9、我们只有在不公平的环境中奋斗,在与不公平的斗争中完善,才 能升华我们的人生价值,成就不平凡的生命。 10、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公平所言。这就好比世界上的花,为什么有的开得绚烂夺目,而有的却瘦小枯黄。原因在于她们所处

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看法

我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一些看法 “在相互支持的一万个家庭中,或许有一百个家庭根本就不劳动,不为共同的生存做任何事。其他人除了自己之外还要养活他们,而且比这些根本不劳动的人得到的舒适、方便和丰盛更少。富裕奢侈的商人除了指手画脚什么也不做,却过着比做事的手下更安稳,阔绰,自在的生活。这些手下人除了受限制外,也生活的安逸,富足,并远远超过为生产这些商品付出辛勤劳动的手艺人的生活。手艺人的劳动也是完全可以忍受的,他在遮风挡雨的房间之内创作,如果和可怜的劳工相比,他的生活还是舒适的。这些劳工要和恶劣天气的淫威下从事艰辛的工作。这些为整个社会提供支持、为社会其他人提供舒适和方便的人,所得到的份额却越少,并且一辈子默默无闻。这个人类社会的重担压在他们的肩上,因为不堪重负而被压趴下,落入社会最底层。” ————亚当·斯密斯密所描述的分配不平等现象从最直观的理解上应该是人们占有的生产要素的不同导致了收入的不同:商人占有资本和流通渠道因而获得高收入,手工艺人占有技术获得的收入稍微低一些,而劳工只占有劳动力要素获得的收入最低。 资本和流通渠道比手工技术,比劳动力能获取更高的收入,是因为资本和流通渠道的要素价格高于技术的要素价格,高于劳动的要素价格。 不同要素的价格应该由要素的供求均衡来决定。以工资率为例,一方面,由对产品的需求可以得到一条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在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和劳动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联合作用。另一方面,训练劳动者并维持其有效率的劳动需要付出若干代价,以及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负效用,由此可以得到一条向上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明,要想让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必须给予更高的工资率。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劳动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对应的工资率就是均衡劳动供给时的工资率。 不难发现,某一要素的价格并不是始终如一的,要素价格随着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整。很清晰的例子就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由于生活成本的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农民工数量的减少已经让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频繁出现用工荒,企业只有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才能维持正常生产。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下农民工工资高于新就业大学生工资已成普遍,而这一结果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要解决贫困问题,关键是要缩小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差距,而缩小不同要素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市场化。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中,当持有某一要素的收益提高时,市场参与者会迫不及待地增加这一要素持有量;相反,当持有某一要素的收益降低时,人们又会想方设法地减少这一要素持有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20年前大学生非常吃香,于是大家拼了命地考大学,而这几年大学生的工资待遇普遍没有以前那么高了,查阅近年来的高考报名人数,可以发现是在逐年递减的。 总之,只要在一个要素能够自由转换的充分竞争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能够自发地调整不同要素的供求均衡点以实现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收入差距的最小化。因此,我不认为市场本身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恰恰相反,市场调节能够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并不是自由市场,而是扭曲的市场,即存

题关于印发进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标题】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内容分类】劳动报酬与福利【颁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颁布日期】2000110 6 【实施日期】2000110 6 【主题词】劳动工资意见通知【发文号】劳社部发〔2000〕21号 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0〕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 为了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工资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地区加强这项工作的指导,坚持改革方向,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 二○○○年十 一月六日 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五中全会《建议》的精神,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现就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企业结合推进劳动用人制度等项配套改革,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自主建立科学、规范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拉开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改革形成有效的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工资能增能减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1.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时间是最公平又不公平的

时间是最公平又不公平的。机会是最公平又不公平的。 偶然在网上看到信乐团又复出了,主唱换成了刘文杰,贵州省的。老是感到诧异,一个台湾很红的乐团,竟选择了大陆的一个不知名的男歌手。感觉文杰有种菜鸟变凤凰的运气。在百度贴吧上,也看到好多贵州的网友跟贴,都很诧异,有的还是刘文杰小时候的玩伴,有的是他的老乡。他们都在怀疑,这是真的吗?平时和他们一起玩的臭小子,一起调皮捣蛋的坏学生现在都成大明星了,同时也有另一种意思在里面“苟富贵,莫相忘”。 我们在惊艳他的成功时,在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他时,在祈求曾经的玩伴莫相忘时,我们可否在这之前的日子里了解他,在这之前的日子里知道他。其实,他那时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一样的在苦苦奋斗,苦苦追寻。一样的要面对生活中的繁琐,人生中的抉择~~ 我们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然而在我们这群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中终有不平凡的人。 时间在平凡的日子里,帮我们积淀。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过的每一分钟,看似平凡的生活,但都是在积淀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能力,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式。也就是慢慢地成了我们的习惯。 时间,其实是想做一件伟大的事的,就是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它最公平又最不公平了。 而机会是我们从平凡到不平凡的垫脚石,使我们站在肩膀上的巨人。没有它,我们只能继续平凡。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的”,小时候就听到老师在说。那时觉得老师老是搬些大道理,故弄玄虚。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是口头上说说,糊弄一下麻木的人们而已。而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似乎更深了。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的,确实机会只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最近的一些事,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机会的选择性了,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是最公平又最不公平的了。 有准备,什么叫有准备。有时,别人在做一件很平凡的事,我们可能觉得不屑,觉得很简单觉得没必要,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但别人做了,别人从这件事中学到东西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别人长期的坚持下来,长期的在做些平凡琐屑的小事。这就叫准备,这就叫积淀。 然后,别人成功蜕变,我们可能好像还埋在鼓里一样,还在做着自己的黄粱美梦。惊讶,诧异,羡慕。。。。。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成明星了,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时,不要诧异不要羡慕。因为别人有准备;因为别人在平凡中孕育这伟大;因为时间是公平又不公平的;因为机会是公平又不公平的;因为在这公平又不公平的时间里,你没有准备;因为在这公平又不公平的机会到来时,你没有果断地抓住。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方向。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学情分析】 面对本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差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一开始就要用用鲜活的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完全理解教材可能存在难度。把教材讲清楚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激发他们求知欲望,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怎样去具体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呢着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某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决定拿出ABCDE五套面积各异的住房分给甲乙丙丁戊五位工作积极且工作能力强的员工。ABCDE住房的面积分别是150㎡、120㎡、90㎡、80㎡、30㎡,甲乙丙丁戊五位员工的年龄分别为50岁、35岁、35岁、23

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摘要:权利、机会、条件、规则、过程、结果公平在内的系统公平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的体现,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之时应秉承出于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的政策目标,也应保有着对功利方面的诉求。分析了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对应有职能与实际效力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改变目前国家再分配情况不公的状况,体现和谐社会的所在。 关键词:收入再分配;公平;和谐;相关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有关部门也深化改革了原有的不利于分配制度发展的相关措施,为国民再分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在分配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我们应按照中央机构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路线进行发展,要对再分配问题进行高度重视,着眼于问题的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力求在经过分析原因、商榷对策、有效调节后化解再分配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再分配领域中所发生的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探讨,由浅入深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力求找到症结之所在,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矛盾突出 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意指将政府作为分配主体所进行的二次分配的一种手段,在社会收入的初次分配上进行经济方面的调节,在宏观角度来讲,这是最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手段。国民收入再

分配的主要的工作职能在于能够将收入差距大大缩小,与此同时实现社会公平。在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之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在保证社会利益的同时,调节过大的差距,将我国的国民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之内,将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工作做好,在一定程度上,这样既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能够使社会保障有所依托。通过税收制度累计所得税制将收入过高这一现象进行调整、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人群进行经济上的保障,以求能够维持贫困家庭的生活、通过公共机构投入相关物资以服务于全体公民的生存,以上过程就是我国再分配制度的详细有关过程,以上过程能够帮助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一项目上减轻负重,有效地对人民群众做出贡献。目前看来,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矛盾较为突出,原因在于再分配政策制度所要实现的效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别,并不能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对社会收入的分配有所帮助。基于社会收入再分配制度的主要意义,公平并不能够在所有方面都有所保障,再实际分配之时,公平往往被最小化。而忽略公平通常的表现如下所示: (一)经济主体承担不同的改革成本 改革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对改革的内容进行周密的规划,计算出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费用,在支付这个费用的过程中,应秉承着公平的原则。社会全体公民在同等收益的情况下,需承担的成本也是要相同的,在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的。相关手段如对税收情况进行有效调节、转移支付,征收受益方更多的税款或者增加税率;对于利益受损方免去一定的税费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0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含解析

专题05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 模板1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答题要素】 社会主义本质+提高效率十刺激消费+共富目标十科学发展+发展方式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⑤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能够推动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⑥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典例探究】 典例 1.(2018?天津高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 ①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万 ③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 ④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 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④ C.③—②—① D.④—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发展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增速超过7%,这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③——②——①;④未体现其影响,排除。 【技巧点拨】对于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典例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社会

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学校2017年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定稿)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约束作用,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县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及县委政府的指导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根据教师不同工作岗位、任务和内容的特点和要求,特制定如下方案。 二、制定原则: 1、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同时要坚持思想领先,既要按劳分配,又要防止一切向钱看,大力倡导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主人翁精神。 2、优教优酬,公平竞争,在考核的基础上确定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待遇。 3、合理统筹,大体平衡,教师间既要体现优教优酬,适当拉开差距,又要兼顾部分教师的绝大部分利益。 三、实施对象与时间 编制在岗教师,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 德、能、勤、绩、廉五项 德(15分)(办公室考核) 一、理论业务(例会、各处室、教研组会议等)学习,积极参与。(5分) 1、无会议记录,学习笔记、学习心德(总结)每项扣1分。 2、开会缺席1次扣2分,请假1次扣1分,迟到早退1次扣0.5分。 3、开会期间改作业、试卷、写教案、打瞌睡一次扣1分。

4、开会讲与会议无关的话或议论与会议无关的事件,一次扣1分。 5、手机响或在会场接打手机一次扣1分。 6、中途私自离开会场扣1分,如离开时间超过10分钟,扣5分。 二、教育思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5分) 1、不服从或无故推卸学校工作安排扣2分(次)。 2、将学生赶出课堂扣2分(1人次)。 3、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殴打、谩骂等)扣1分(次)。 三、职业道德,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5分) 1、为人师表,在校内外引起较大的积极影响,加2分。 2、行为违反规范,打架、谩骂、污辱他人人格带来较大社会反响,经查实扣5分(次)。 3、酗酒闹事,受到处罚或相关组织告知学校扣5分(次)。 4、工作不当,引发家长告状,查实1次扣1分。 5、受到党政纪处理,治安处罚者1次扣5分,取消评选优模资格。 6、不注意自身形象教育学生,穿奇装异服、背心、拖鞋进课堂,在学生面前抽烟,在校园内吸游烟,因饮酒、抽烟等影响上课。违者1次扣2分。 7、上课时瞌睡、吸烟、坐桌椅查实1次扣5分。 8、上班期间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如用电脑玩游戏、淘宝、看股票等,查实一次扣5分。 9、在公众场合或者通过互联网散布影响安定团结的言论,且造成一定影响。查实一次扣10分。 能(40分)(教务处考核) 一、服从学校任课安排,按课表认真上课。

俞敏洪:这个世界本就不公平

俞敏洪:这个世界本就不公平 俞敏洪,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高考考了三年才上了大学。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成就了新东方。面对年轻人的困惑,他有话说。 不要看轻自己,不要看轻他人 我从同学们的眼光中,看到你们对未来的期待,看出对自己未来的希望,看出自己对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希望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信心,这个信心就像我讲座的标题所说的那样,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来判断你的未来。 人一辈子有时会犯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你会断定自己没什么出息,你会说我家庭出身不好,父母都是农民,或者说我上的大学不好,不如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或者说我长得太难看了,以至于根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由此来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我在北大的时候,基本上就这么断定自己的,断定到最后,差点儿把自己给弄死。因为自己断定自己没出息,变得非常得郁闷,最后得了一场肺结核。 第二个错误是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常常会判断别人失误,比如说你看到周围某个人,好像显得挺木讷的,这个人成绩也不怎么样,也没人喜欢,你就断定说,这个家伙这辈子没什么出息。 所以,这辈子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一是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 面向未来,通常会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所作为;还有一种是从心底里不相信自己会有所作为的人。同学们想一想,未来成功的会是哪一种人?一定是前面的一种人。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是这样的动物,就是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远。你要是想走遍世界的话,你的心必须要向世界走。我为什么今天还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讲话呢?就是因为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这个感觉就是越过地平线,走向远方的一种渴望,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穿越。就像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万科集团的王石一样,他想要不断爬到世界最高峰,爬了一次,还想爬第二次。他知道,每一次征服都给自己带来一次新的高度,就是这种感觉。 我知道在座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会没有梦想,没有一个会没有渴望,没有一个会说我这辈子就去种地算了,没有人会这么说。人总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总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事业家,或者伟大的企业家等等。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就是因为做到的人,他一定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这辈子一定能做成事情。尽管我在北大的时候比较自卑,但是在这个自卑的背后,我还是相信,既然自己能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奋斗成北大的学生,我就能够从北大奋斗到更高的一个台阶,我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我就做到了。当然,这个相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狂妄,不是说别人都觉得你不是人,你自己还觉得自己挺是人的那种样子,而是一种理性的自信,在自信背后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我刚才说的第二种错误你最好不要犯,犯第二个错误你会更加危险。为什么?你会失去一个可能是未来跟你合作的事业伙伴。比如说,你看到周围的同学,可能觉得班内最后几名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一、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农村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下降 2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先沿海、后内地层次推进的战略,东部沿海享受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客观上都起到了扩大东西部经济和收入差距的作用。 3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目前,前十位的高收入行业中,除计算机服务业外,都是垄断行业。垄断性质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5 倍。 4我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差距的基本指标。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 0.4 的警戒线。 二、收入差距的成因 1.政策性原因 (1)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政策,并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我国率先在基础较好且具有开放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东南沿海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从而加速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地区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2)“按要素分配”的原则。由于人们实际拥有生产要素数量的多少及其价格高低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收入分配状况的高低悬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2.制度性原因 (1)税收调节乏力。对个人收入最具有调节效力的是个人所得税,但从我国现行的税种结构来看,由于个人所得税不占主导地位,公民个人纳税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个人收入特别是无形收入难以查实,使得个人所得税在收入调节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时间短、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致使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保障力不从心,影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3)分配制度不规范。我们在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失控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 3.体制性原因 (1)竞争机会的不均等。由于我国历史和传统体制形成的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在竞争起点上就已经存在一定的差距 (2)行业的垄断性经营。我国直到现在,有些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仍未实行市场准入,处于垄断经营地位,也促使了不同行业之间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 (3)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地区封锁不仅与建立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不相容,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收入的差距。 4非法性原因:“灰色经济”“黑色经济”“腐败经济”,这些都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 三、调整收入差距的对策总的原则 “保障最低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 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3完善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我国要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作用,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所得税制,合理确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累进税率。二是完善存款实名制。三是增强公民个人的纳税意识。四是加强征管,以此来加大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的调节。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比较严重,需要国家把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