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泻下药

3泻下药

3泻下药
3泻下药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内。

1.可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是()

A芒硝B番泻叶C郁李仁D京大戟E大黄

2.甘遂作内服使用,其炮制要求主要是()

A炒用B蜜制用C酒制用D醋制用E蒸制用

3.既能泻下,又能泻火、解毒的最常用药物是()

A番泻叶B芦荟C郁李仁D芒硝E大黄

4.可用于热毒疮疡、烧烫伤的药物是()

A大黄B郁李仁C火麻仁D芫花E牵牛子

5.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滋养补虚的药物是()

A火麻仁B瓜蒌仁C柏子仁D郁李仁E桃仁

6.下列哪味药不是泻下药中之攻下药()

A大黄B芒硝C甘遂D番泻叶E芦荟

7.治火邪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大黄B芒硝C牛蒡子D蝉蜕E巴豆

8.大黄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取其作用是()

A凉血止血B清热泻火、止血C收敛止血D泻火E化瘀止血

9.下列哪味药没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A火麻仁B郁李仁C大黄D生地E玄参

10.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为()

A皮硝B朴硝C玄明粉D西瓜霜E寒水石

11.火麻仁的功效是()

A泻下攻积B清热泻火C润肠通便D利水消肿E泻水逐饮12.既能泻水逐饮,又能祛痰止咳的药物是()

A京大戟B甘遂C商陆D巴豆E芫花

13.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是()

A生地B玄参C大黄D芒硝E芦荟

14.下列哪项不是牵牛子的功效()

A泻下B逐水C去积D杀虫E止痛

15.为了减低甘遂的毒性,宜()

A酒制B蜜制C醋制D炒炭E姜汁制

16.大黄用于治疗出血证,宜用()

A蜜炙大黄B醋炙大黄C生大黄D酒制大黄E大黄炭

17.不宜与巴豆同用的药物是()

A大黄B芒硝C火麻仁D郁李仁E牵牛子

18.配伍清利湿热药,用于黄疸、淋证等湿热病证,宜用()

A大黄B芒硝C黄芩D番泻叶E芦根

19.不宜与京大戟同用的药物是()

A甘草B大枣C乌头D玄参E细辛

20.火麻仁与郁李仁的共同功效是()

A泻下攻积B峻下逐水C润肠通便D利水消肿E消肿散结21.巴豆去油制霜用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B减低毒性C便于贮藏D便于服用E缓和药性

22.大黄、芒硝共有的功效是()

A活血化瘀B凉血解毒C泻下通便D软坚散结E清肝杀虫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内。

1.大黄的功效是()

A泻下软坚B泻下攻积C清热解毒D清热泻火E活血祛瘀

2.芒硝的功效是哪些()

A泻下B解毒C软坚D化痰E清热

3.能峻下逐水的药物是哪些()

A大黄B番泻叶C大戟D甘遂E芫花

4.大黄可用于()

A热结便秘B热毒疮疡C瘀血证D湿热黄疸E烧烫伤

5.甘遂与京大戟的共同功效是()

A泻水逐饮B攻积导滞C消肿散结D祛痰止咳E杀虫疗疮

6.芒硝善治大便燥结,是因为有以下功效()

A行气滞B软坚C润肠D泻下E养阴生津

三、填空题:请在()内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火麻仁与郁李仁的共同功效是()。

2.芒硝的用法宜()。

3.甘遂与京大戟的共同功效是()、()。

4.芦荟的功效是()、()、()。

5.治气分实热,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应首选();治热结便秘,痞满燥实,宜首选()。

6.关于大黄的用法:欲攻下者宜()用,入汤剂应(),欲增强活血作用,宜(),用于出血证,宜()。

四、名词解释

泻下药峻下逐水釜底抽薪

五、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大黄的功效是:泻下逐水,清热利尿,止血,解毒,活血化瘀。()

2.泻下作用峻猛者,易伤正气,久病体虚、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应慎用或忌用。()3大黄可用于瘀血证。()

4.大黄可用于黄疸、淋证。()

5.芒硝的功效是泻下、软坚、清热。()

六、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大黄的用法。

2.简述大黄的功效与主治。

3.简述泻下药的功效及适应证。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三章 泻下药

常用单味中药——第三章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有些药物兼治癥瘕、虫积等。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主治病证】 (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 (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芒硝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主治病证】 (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2)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 最佳选择题 芒硝的功效是 A.泻下软坚,清热回乳 B.泻热通便,清肝杀虫 C.泻下通便,活血化瘀 D.泻下通便,消积利水

E.泻下通便,散结消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芒硝【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芦荟 【功效】泻下,清肝,杀虫。 【主治病证】 (1)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肝热惊风。 (2)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3)癣疮(外用)。 最佳选择题 芦荟的功效是 A.泻下软坚,活血化瘀 B.泻热通便,利水消肿 C.泻下通便,清热回乳 D.泻下通便,凉血解毒 E.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芦荟【功效】泻下,清肝,杀虫。 番泻叶 【功效】泻热通便,消积健胃。 【主治病证】 (1)热结便秘。 (2)食积胀满。 (3)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开水泡服。

最佳选择题 通便宜用开水泡服的药物是 A.火麻仁 B.柏子仁 C.番泻叶 D.款冬花 E.甘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番泻叶【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开水泡服。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 【功效】润肠通便。 郁李仁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遂 【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巴豆 【功效】 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最佳选择题 性寒,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药物是 A.大黄 B.千金子 C.甘遂 D.巴豆 E.芫花 『正确答案』C

中药二单味药口诀泻下药、祛风湿药章节内容

中药二单味药口诀泻下药、祛风湿药章节内容 泻下药 大黄 大公鸡截肢青鱼 注解:大公鸡(泻下供积)截肢(解毒止血)青(清热泻火)鱼(活血祛瘀) 芒硝 德清的回族人忙着销售软件 注解:德清(清热)的回(回乳)族人忙着销售(忙、销,芒硝)软件(软坚),还有一个泻下的基础功效 甘遂、京大戟、红大戟 总结会在北京开,喝的干红 注解:总结(消肿散结)会在北京(京大戟)开,喝的干(甘遂)红(红大戟) 牵牛子 牵牛下水去杀虫 注解:牵牛(牵牛子)下(泻下)水(逐水)去(去积)杀虫(杀虫) 千金子 一诺千金 注解:这是一个关于毒性中药的剂量口诀,千金子入丸散0.5-1g,一(1g)诺千金(千金子) 祛风湿药 秦艽 秦始皇虚惊一场 注解:秦(秦艽)始皇(利湿退黄)虚(清虚热)惊(舒经络)一场。再加上一个基础功效祛风湿。 徐长卿 风清扬捅蛇窝 注解:风(祛风止痛)清扬(止痒)捅(活血通络)蛇(解蛇毒)窝 祛风湿强筋骨药

生炒五香千张 注解:生(桑寄生)炒五(五加皮)香(香加皮)千(千年健)张 基础功效加上利水功效就是香加皮,再加上补肝肾就是五加皮,五加皮的利水改成安胎就是桑寄生。 雷公藤 总统去除活童身上的毒虫 注解:总统(消肿止痛)去除(祛风除湿)活童(活血通络)身上的毒虫(杀虫解毒)。 丝瓜络 坦洛新 注解:坦(化痰解毒)洛(祛风通络)新。坦洛新是一个西药。 鹿衔草 千年健咳经血 注解: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前文已提)咳(补肺止咳)经血(调经止血)。 路路通 洛水乳养洛阳人 注解:洛(祛风活络)水(利水)乳(痛经下乳)养(止痒)洛阳人。 穿山龙 坦克穿通凤凰山 注解:坦克(化痰止咳)穿(穿山龙)通(活血通络)凤(祛风除湿)凰山。

3泻下药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内。 1.可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是() A芒硝B番泻叶C郁李仁D京大戟E大黄 2.甘遂作内服使用,其炮制要求主要是() A炒用B蜜制用C酒制用D醋制用E蒸制用 3.既能泻下,又能泻火、解毒的最常用药物是() A番泻叶B芦荟C郁李仁D芒硝E大黄 4.可用于热毒疮疡、烧烫伤的药物是() A大黄B郁李仁C火麻仁D芫花E牵牛子 5.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滋养补虚的药物是() A火麻仁B瓜蒌仁C柏子仁D郁李仁E桃仁 6.下列哪味药不是泻下药中之攻下药() A大黄B芒硝C甘遂D番泻叶E芦荟 7.治火邪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大黄B芒硝C牛蒡子D蝉蜕E巴豆 8.大黄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取其作用是() A凉血止血B清热泻火、止血C收敛止血D泻火E化瘀止血 9.下列哪味药没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A火麻仁B郁李仁C大黄D生地E玄参 10.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为() A皮硝B朴硝C玄明粉D西瓜霜E寒水石 11.火麻仁的功效是() A泻下攻积B清热泻火C润肠通便D利水消肿E泻水逐饮12.既能泻水逐饮,又能祛痰止咳的药物是() A京大戟B甘遂C商陆D巴豆E芫花 13.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是() A生地B玄参C大黄D芒硝E芦荟 14.下列哪项不是牵牛子的功效() A泻下B逐水C去积D杀虫E止痛 15.为了减低甘遂的毒性,宜() A酒制B蜜制C醋制D炒炭E姜汁制 16.大黄用于治疗出血证,宜用() A蜜炙大黄B醋炙大黄C生大黄D酒制大黄E大黄炭 17.不宜与巴豆同用的药物是() A大黄B芒硝C火麻仁D郁李仁E牵牛子 18.配伍清利湿热药,用于黄疸、淋证等湿热病证,宜用() A大黄B芒硝C黄芩D番泻叶E芦根 19.不宜与京大戟同用的药物是() A甘草B大枣C乌头D玄参E细辛 20.火麻仁与郁李仁的共同功效是() A泻下攻积B峻下逐水C润肠通便D利水消肿E消肿散结21.巴豆去油制霜用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B减低毒性C便于贮藏D便于服用E缓和药性

10.2 润下药(10. 泻下药)

第二节润下药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入脾、大肠经,能润滑大肠,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使用本类药物还应根据不同病情,配伍其他药物。若热盛律伤而便秘者,配清热养阴药;由于血虚者,配补血药,若兼气滞者,可与行气药同用。 具有润下作用的药物,除本节收载的以外,常用的还有瓜蒌仁、柏子仁、杏仁、桃仁、决明子、蜂蜜、当归、肉苁蓉、(生)何首乌等,均散见于其他章节,学习时应加以联系对照。 火麻仁《本经》 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打碎。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大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 [应用] 用于肠燥便秘。本品甘平,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且又兼有滋养补虚作用。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律血不足的肠燥便秘证。通常多与其他润肠通便药同用,或与大黄、厚朴等配伍,以加强通便作用,如麻子仁丸。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打碎入煎。 备述 1.《本经》:“补中益气,久服肥健。” 《药品化义》:“麻仁,能润肠,体润能去燥,专利大肠气结便秘。凡年老血液枯燥,产后气血不顾,病后元气末复,或禀弱不能运行者皆治。” 2.本品主要含脂肪油。有润滑肠道的作用,同时在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强;对麻醉猫、正常大鼠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郁李仁《本经》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欧李、郁李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去壳取仁,晒干。生用,去皮捣碎用。 [性味归经] 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应用] 1.用于肠燥便秘。本品味多辛苦,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作用类似火麻仁而较强,且润中兼可行大肠之气滞,多用于大肠气滞,肠燥便秘之证。常与柏子仁、杏仁、桃仁等同用,如五仁丸。 2.用于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本品能利水消肿,可与桑白皮、赤小豆等利水消肿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备述 1.《本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用药法象》:“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 《本草纲目》:“郁李甘苦而润,其性降,故能下气利水。” 2.本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挥发性有机酸、粗蛋白质、纤维素、淀粉、油酸、皂甙、

第三章 泻 下 药

第三章泻下药 【概说】 【含义】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用以治疗里实积滞证的药物。【功效】泻下通便——排除: ①胃肠积滞——泻下攻积 ②体内积水——逐水退肿 ③有害物质。 ④使实热之邪通过泻下而清除——泻火热。(釜底抽薪,上病下治,以泻代清)【主治】 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2.体内积水——水肿停饮,如臌胀。 3.实热壅滞诸证. 【配伍】 1.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 2.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为妥,或先攻后补,务必使攻邪而不伤正。 3.同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消除胀满。与利水药配伍泻下作用弱。 【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2.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 3. 应用作用较强的攻下药时,以及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1 攻下药 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以通便、泻火为主要作用。 主要用于: 1.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证。 2.火热病证:①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②火热上炎之头痛、目赤、咽痛、牙痛;③血热之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均可应用。④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黄泻清化瘀兼止血 为中医治疗急﹑重症的必备良药之一。是一味功效显著,内服外用皆可的良药。【功效主治】 1.泻下攻积〔攻积导滞、泻热通便、苦寒攻下〕——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对热便秘尤为适宜。如大承气汤(《伤寒论》)。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三章 泻下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三章泻下药 概述 【性能特点】药性沉降,主归大肠经。 【含义】主要具有泻下通便作用;或有清热泻火,或有逐水退肿等作用。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适应证】 1.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2.部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配伍】里实兼有表邪者,当先解表而后攻里,必要时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虚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下而不伤正。 【使用注意】泻下作用峻猛的药物,易伤正气及脾胃,故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慎用或忌用;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中病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第一节攻下药 【性能特点】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适应证】实热积滞证。部分药物可用于温热病、脏腑火热证等。 大黄 【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性能特点】苦寒泄降,作用强烈,素有将军之称。入脾胃大肠,既善通肠泄热、攻积导滞,又能导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促进黄疸消退。入心肝血分,既善泄血中实热火毒而凉血止血解毒,又能 通利血脉而活血化瘀。 1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应用】 (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 (2)火热上攻之曰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积聚,跌打损伤。 (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配伍】大黄配芒硝: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屎,还善清热泻火,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大黄配巴豆、千姜:大黄苦寒,功善泻热通便、攻积导滞;巴豆辛热,功善峻下冷积;干姜辛热,功善温中散寒。三药合用,巴豆得大黄,其泻下之力变缓和而持久,大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三章 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主能泻下通便,以排除胃肠积滞、燥屎及其他有害物质(毒物、寄生虫等);或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清解;或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从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之目的。有些药物兼能逐瘀、消癥、杀虫。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有些药物兼治癥瘕、虫积等。 按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常将本类药物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三类。 辨证信息 攻下药--大多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且通便力较强,主治实热积滞、大便秘结或燥屎坚结等。还可用于外感热病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或火热上炎之头痛、目赤、咽痛、牙龈肿痛、吐血、衄血等。此即上病下治,“釜底抽薪”之法。 润下药--大多为植物的种子或种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药力最缓,多用于年老、体弱、久病、妇女胎前产后,以及月经期便秘者。 峻下逐水药—味多苦,性寒(或温)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除,部分还兼利尿。主治水肿、鼓胀、胸胁停饮及痰饮喘满等。部分药物兼治风痰癫痫、疮毒及虫积等。 临床应用时,里实兼有表邪者,当先解表而后攻里,必要时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虚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下而不伤正。泻下作用峻猛的药物,易伤正气及脾胃,故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慎用或忌用;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中病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主治: (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 (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瘕瘕积聚,跌打损伤。 (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般用5-10g,热结重症用15-20g,散剂减半。外用:适量,研末敷。生大黄泻下作用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久煎则泻下力减弱;亦可用开水泡服,或研末吞服。 酒大黄--取酒上行之性,多用于上部火热之证。 制大黄--泻下力减弱,活血作用较好,多用于瘀血证或不宜峻下者。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善攻下泻热、活血逐瘀。故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应慎服或忌服。又易伤胃气与气血,故脾胃虚寒、气血亏虚、无瘀血、无积滞、阴疽或痈肿溃后脓清者不可妄用。 芒硝 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主治: (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常用单味中药第三章 泻下药【讲义+配套练习含答案】

1常用单味中药——第三章 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有些药物兼治癥瘕、虫积等。 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主治病证】 (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 (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芒硝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主治病证】 (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2)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 芦荟 【功效】泻下,清肝,杀虫。 【主治病证】

2 (1)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肝热惊风。 (2)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3)癣疮(外用)。 番泻叶 【功效】泻热通便,消积健胃。 【主治病证】 (1)热结便秘。 (2)食积胀满。 (3)水肿胀满。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 【功效】润肠通便。 郁李仁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巴豆

旗开得胜 3 【功效】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京大戟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红大戟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 【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主治病证】 (1)水肿,鼓胀,痰饮喘满。 (2)大便秘结,食积停滞。 (3)虫积腹痛。 芫花 【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主治病证】 (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 (2)寒痰咳喘。 (3)头疮,白秃,顽癣,冻疮。 千金子 【功效】泻水逐饮,破血消癥。 【主治病证】 (1)水肿,鼓胀。 (2)癥瘕,经闭。 (3)顽癣、赘疣,毒蛇咬伤。

第三章 泻 下 药

-、概念: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使排便的药物,称泻下药。 泻下:既指“下法”,是“八法之一”,是运用具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利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 二、作用与适应证: 1.通利大便: (1)热结便秘: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而致大便秘结不通。症见:大便秘结不通,腹痛拒按,高热口渴,苔黄而干或高热神昏。 (2)寒积便秘:脾肾阳虚,阴寒凝集,温运无力而致大便秘结不通(临床较少见)。症见:大便艰涩,排除困难,腹中冷通,四肢不温、舌淡苔白。宜配温补脾肾药。 (3)肠燥便秘。 2.清热泻火:实热内结,症见高热不退,甚则神昏谵语。此时有无便秘,均可应用,通过泻下清除实热。 3.攻逐水饮:水饮停蓄、胸水、腹水。 三、分类:根据泻下药的药性特点及使用范围,分为三类,既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攻下药:作用较猛,易伤正气,用于便秘。 润下药:作用较缓和,用于便秘。 峻下逐水药:作用尤为峻猛,用于水饮内停。 四.配伍规律 1.兼表证:先表后里。若便秘严重,则表里同治。 2.体虚兼便秘:配补虚药。 五.使用注意. 1.攻下药、峻下药作用峻猛,易伤正气,故奏效即止,不可过服。 2.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忌用。 3.毒性较强的泻下药,一定要严格炮制,控制剂量,避免中毒。

一、药性特点 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 二、作用与适应证 1.泻下通便: (1)热结便秘大便秘结不通,腹痛拒按,高热口渴,苔黄而干或高热神昏。 (2)冷积便秘(寒积便秘) 大便艰涩,排除困难,腹中冷通,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2.清热泻火: (1)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或目赤肿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血热吐衄等。 此时无论有无便秘均可应用,以清除实热或导热下行,起到“上病治下”“釜底抽薪”的作用。 (2)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泻痢不爽)“通因通用”之法.配清热解毒止痢药。 (3)食积泻而不爽。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的理论指导,目前临床上常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泻下药均有明显的泻下作用,都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刺激胃肠道粘膜,使肠蠕动增强而致泻。此外,部分药物还有利尿作用,可使尿量明显增加;部分药物有抗感染作用,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中的多种细菌有效,且对某些病毒、真菌以及有些致病性原虫均有抑制作用;某些药物兼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

泻下药试题

泻下药 习题 1. 大黄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取其作用是() A 凉血止血 B 清热泻火、止血 C 收敛止 血 D 泻火 E 化瘀止血 2. 既能泻下、又能泻火、解毒的最常用药物是() A 番泻叶 B 芦荟 C 郁李仁 D 芒硝 E 大黄 3. 清热泻火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是() A 番泻叶 B 大黄 C 甘遂 D 商陆 E 火麻仁 4. 既能泻下,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A 甘遂 B 牵牛子 C 大黄 D 郁李仁 E 芦荟 5. 治疗黄疸、淋证等湿热病证,应选用的药物是() A 郁李仁 B 大黄 C 芦荟 D 番泻叶 E 商陆 6. 可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是() A 芒硝 B 番泻叶 C 郁李仁 D 京大戟 E 大黄 7. 可用于热毒疮疡、烧伤烫伤的药物是() A 大黄 B 郁李仁 C 火麻仁 D 芫花 E 牵牛子 8. 最常用于热结便秘的药物是() A 郁李仁 B 大黄 C 火麻仁 D 芫花 E 京大戟 9. 泻下药物,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症及火邪上类所致病症的药物是() A 芒硝 B 芦荟 C 大黄 D 甘遂 E 芫花 10. 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是() A 京大戟 B 甘遂 C 大黄 D 商陆 E 火麻仁 11. 治疗瘀血证,宜用() A 蜜制大黄 B 醋制大黄 C 生大黄 D 大黄炭 E 酒制大黄 12. 大黄入汤剂以泻下通便,其用法宜() A 后下 B 先煎 C 久煎 D 另煎 E 与其它药同煎 13. 酒制大黄主治病证是() A 湿热泻痢 B 冷积便秘 C 瘀血证 D 肠痈腹痛 E 黄疸及淋证 14. 大黄以泻下通便,宜用() A 酒大黄 B 生大黄 C 大黄炭 D 炒大黄 E 熟大黄

第三章 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 一、最佳选择题 1、除泻水逐饮外,又具祛痰止咳作用的药物是 A、商陆 B、巴豆 C、甘遂 D、京大戟 E、芫花 2、不宜与牵牛子配伍使用的药物是 A、巴豆 B、郁金 C、芒硝 D、五灵脂 E、硫黄 3、下列为辛、热,有大毒的药物是 A、郁李仁 B、巴豆 C、甘遂 D、牵牛子 E、京大戟 4、番泻叶内服缓下时用量宜 A、1.5~3g B、5~9g C、1~5g D、0.5~1g E、O.5~3g 5、用开水泡服即能泻下导滞的药是 A、火麻仁

B、大青叶 C、番泻叶 D、款冬花 E、野菊花 6、治外感热病之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用攻下药取的是 A、釜底抽薪法 B、下病上治法 C、通因通用法 D、清热解毒法 E、外病内治法 7、火麻仁的功效是 A、泻火逐饮,消肿散结 B、清热解毒,软坚 C、祛风除湿 D、润肠通便 E、凉血止血 8、大黄不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化瘀 B、利尿通淋 C、泻下攻积 D、清热泻火 E、凉血解毒 二、配伍选择题 1、A.桑科 B.豆科 C.大戟科 D.茜草科 E.百合科 <1> 、京大戟来源于 A B C D E <2> 、红大戟来源于

A B C D E 2、A.煨熟用以止泻 B.醋炙止痛力增强 C.制霜以减毒性 D.醋制可减低毒性 E.炒炭以止血 <1> 、巴豆 A B C D E <2> 、木香 A B C D E <3> 、甘遂 A B C D E <4> 、香附 A B C D E 3、A.酒制 B.后下 C.醋制 D.制霜 E.炒炭 <1> 、甘遂为降低其的毒性,宜采取 A B C D E <2> 、大黄多用于上部火热之证,宜采取 A B C D E 4、A.补气 B.敛汗 C.养心安神 D.清热解毒 E.利水消肿 <1> 、郁李仁除润肠通便外,又能 A B C D E <2> 、柏子仁除润肠通便外,又能 A B C D E 5、A.郁李仁 B.火麻仁 C.决明子 D.红大戟 E.生地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