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4中国的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4中国的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4中国的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4中国的自然资源

课时作业(二十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图甲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解析:从图甲中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曲线变化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先减小后趋于平缓,各年减少幅度不同,其耕地总量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2002年~2003年曲线的坡度最陡,说明减少最快。

答案:BC

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地增加

解析:从图乙可以看出各类土地的变化状况,林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等呈增加趋势,且林地增加较为显著;耕地、未利用地减少较快,说明耕地减少的原因,一是建设用地增加,二是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答案:AC

(2017·唐山高二检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3~4题。

3.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源

C.交通D.城市

解析: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图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

5.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6.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明显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则是南少北多,水土资源明显不匹配,为此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

答案:5.B 6.C

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能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读我国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简图,回答7~8题。

7.图中输送的电能是()

①水电②火电③核电④风电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解析:西电东送南线主要是将西南部的水电和坑口火电送往广东。

答案:A

8.图中输送的电能主要来自()

A.内蒙古、山西、贵州B.四川、湖北、安徽

C.云南、贵州、广西D.贵州、广西、重庆

解析:水电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和广西,火电主要来自云南和贵州。

答案:C

读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9~10题。

9.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3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A.煤炭B.石油

C.天然气D.水电

解析:读图可知,比重增幅最大的是天然气。

答案:C

10.下列关于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解析:天然气所占的比重虽然上升很快,但短期内无法取代煤炭的能源地位;核电所占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2013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肯定比2005年大得多,所以核电的消费总量应该是增加的。

答案:C

11.上海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以供应优质水。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最主要的措施是()

A.推广节水技术B.防治水污染

C.大力开采地下水D.寻找新的水源地

解析:上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水污染严重,使其成为水质性缺水城市,故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应该防治水污染。

答案:B

2017年5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读下列漫画,完成12~13题。

12.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

B.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C.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丰北缺;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降水多,水资源较为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相对不足。我国南方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城市人口多,工农业发达,且存在很多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所以水资源供应也比较紧张。

答案:B

13.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A.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B.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

C.减少社会用水需求D.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施阶梯水价,是为了增

强全民节水意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答案:D

二、综合题

14.“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读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内蒙古近期发展目标之一是打造以“中国电都”为核心的国家特大型绿色能源基地。请你为内蒙古提出一种绿色能源开发的方法,并说明其可行性。

解析:(1)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高端制造对技术、资金条件要求较高,应布局在经济发达、人才优势明显的区域。(2)内蒙古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可以选择其一进行分析。

答案:(1)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理由:人才集聚,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研发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

(2)方法一:开发风能资源。理由:内蒙古靠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形平坦开阔,植被较为稀疏,摩擦力较小,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方法二:开发太阳能资源。理由:全区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日数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15.(2017·石家庄高二检测)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最大海洋渔场和当前重点开发区的名称:

A________渔场,B________重点开发区,C________重点开发区,D________重点开发区。

(2)图中A处形成我国最大海洋渔场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D重点开发区的气候、海洋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确定当前及今后开发的重点,应在本区建成哪些农业产业基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部沿海的相关资源分布状况,可由图中信息确定字母所在位置及其名称,渔场成因应从洋流、大陆架位置、饵料来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1)舟山京津唐沪宁杭海南岛

(2)位于暖流与沿岸寒流交汇处;沿岸有长江、钱塘江汇入;位于浅海大陆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3)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海洋渔业基地;热带珍稀动物饲养基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全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材料2:“嫦娥二号”奔月模拟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B.图中包含两级由自然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 2.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奔月途中工作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在地月转移轨道段未飞出地月系 C.在其飞出地球大气层的奔月途中属于天体 D.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解析:第1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第2题,“嫦娥二号”卫星在奔月途中,满足天体的条件;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能量来完成其工作;“嫦娥二号”在奔月过程中都未脱离地月系;从目前情况看,月球上还没有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1.C 2.D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童谣,据此回答3~5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宇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答案:3.A 4.D 5.B 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 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解析:选B。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具有庞大的体积、质量,吸引着众多天体在一定轨道上围绕其旋转。据此回答7~8题。 7.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第7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第8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因白天气温过高,而使表面无液态水存在,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合成。大气的存在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有关。 答案:7.B8.B (2012·枣庄高一检测)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于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材料回答9~10题。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10.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其主要表现是()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相同 ②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的温度比较适宜 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④ 解析:第9题,行星表面的温度与距日距离有关,火星距日较远,温度较低。第10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接近且较适中;由于火星和地球赤道面与轨道面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4:4.1.1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

课时1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 [基础过关]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1~2题。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C 2.C 解析第1题,水稻质量优,与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无关。第2题,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玉米、小麦产量要高于水稻;水稻主要在辽河平原、吉林东部种植,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分布。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 C.地形D.土壤 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 C.果园D.菜地花圃 答案 3.C 4.A 解析第3题,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不同农业类型可以判断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第4题,城市扩张后,市场扩大,产值更高、效益更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花卉、乳畜、蔬菜等面积将扩大,粮棉种植面积将缩小。 读某区域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较为干旱,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年温差变化趋势是从乙到甲逐步递减 7.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答案 5.D 6.C7.D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位于大兴安岭

(word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之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图最可能是( ) A.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B.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C.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D.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2.若图中ABC三地数值逐渐降低,则影 响三地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农业规划 C. 活动积温 D. 地貌地势 下图是我国某岛屿略图,据图回答下列各 题。 3.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 件是() A. 气温高 B. 附近海域盐度高 C. 降水少 D. 地势低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该岛屿河流成放射状分布 C. 该岛屿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D. 该岛屿不会受台风影响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省(区)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①34.3532.5 1 865.815.8 ②53.5 1 539.1727.915.0 ③51.9542.4404.40.4 ④31.1361.0184.6 2.0 5.上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6.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 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 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10 海水性质与运动

课时分层作业海水性质与运动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 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 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A[同一海区夏季太阳辐射强,所以水温高于冬季;同一暖流流经的海区由于纬度不同,其水温不尽相同;不同纬度由于表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不同,表层水温不同,所以相同深度不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同;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由于受暖寒流不同影响,水温可能不同。] 读下图,完成第2~3题。 甲乙丙丁 2.2月份时,图中a、b、c、d四海域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 ) A.c>d>a>b B.a>d>c>b C.c>b>a>d D.a>c>d>b 3.图中各海域盐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这里被称为是“冰山胡同”。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B.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C.西部水温温差大,东部水温温差小 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 5.影响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光照B.海拔、地形 C.纬度、洋流D.海陆位置、盛行风 6.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 ①出现时间滞后②出现时间提前③数量增多④数量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C 5.C 6.B[第4题,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可知西部较东部密集,因此温差大,东部温差小。第5题,影响大洋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洋流。第6题,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看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7~8题

高一地理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 [课前自主探究]:一.1.行星 2.太阳系河外星系二.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3.类地巨远日三.1.光照条件 2.(1)日地(2)体积、质量(3)水 [课后综合检测]:一.1.B 2.B 3.C 4.D 5.B 6.D 7.B 8.C 9. C 10.A 二.11.(1)水星海王星地球土星 (2)E、F B、D (3)B (4)用逆时针方向标出。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无水的存在,温度较低。 12.(1)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及适宜的温度条件。 (2)可能是温度不再适宜或液态水消失或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消失等。(只要答对一条即可) (3)不能。因为该行星温差太大,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课前自主探究]:一.1.气体球氢和氦 6000K 2.(1)电磁波 (2)高温、高压核聚变质量 (3)低纬度高纬度 3.(1)光、热生物 (2)地表温度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二.1.光球色球日冕 2.大规模黑子耀斑 11年3.(1)电离层无线电短波 (2)磁场磁暴 (3)两极极光 (4)地震水旱灾害[课后综合检测]:一.1. C 2. B 3. D 4.B 5.D 6.B 7.C 8.D 9.C 10.B 二.11.(1)光球层日冕层 (2)耀斑色球 (3)黑子光球色球 (4)降水量电离磁暴12.(1)赤道减少极点 (2)20°~25°极点和赤道极点(3)赤道纬度递减极点 (4)纬度增大 第三节 [课前自主探究]:一.1.(1)地轴北极星(2)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恒星角速度线速度两极角速度赤道两侧 2.(1)太阳(2)自西向东(3)恒星年(4)椭圆 1月初快 7月初慢二 .1.黄道平面赤道平面23°26′2.回归三.1.(1)球体性质昼夜 (2)交替 24小时 2.(1)早 1小时 4分钟 (2)15° 24 中央经线 120° 3.(2)右偏左偏不偏 四.1(1)大于长短相反 (2)小于短长相反 (3)最长最短极昼 (4)最短最长极夜 (5)昼夜等长 (6)昼夜等长 2.(1)直射纬线递减 (2)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3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作业

第二章第三节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据图分析回答1~2题。 1.据图示推断,影响此地的天气系统是( B ) A.暖锋 a a B.冷锋 C.气旋 a a D.准静止锋 2.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气温日较差一直在扩大 B.气温持续下降,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保温作用较强,气温升高 D.8、9日天气转晴,9日回暖 【解析】根据图示判断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明显下降,应为冷锋天气。由图示可知,6、7日冷锋控制该地区,天气多云转阴,8、9日该锋面移出该地,天气转晴,9日气温回升。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m地的风向是( A )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4.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D ) 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 【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这是北半球近地面的锋面气旋图,根据水平气压梯度

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推断出m地风向是西南风。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图示锋面是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根据暖锋降水区在锋前可以知道m地是晴天,n地有雨。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5~7题。 5.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状况是( A )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6.当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为( D )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 C.台风登陆D.寒冷天气 7.当该天气系统中心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吹( C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第5题,从气流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是高气压,位于北半球。第6题,当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应处于冬季,寒冷天气。第7题,当该高压系统位于上海的正东海面时,上海盛行东南风。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7日5时30分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表示台风“鲇鱼”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C ) 9.台风“鲇鱼”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9月27日7:00—11: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下列表示该时段台风中心与福州相对位置及进行方向正确的是( A ) 【解析】第8题,登陆我国的台风为北半球气旋。第9题,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2中亚

课时作业(十二)中亚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1~3题。 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①大高加索山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⑧里海⑩咸海 A.①③⑧B.①③⑥⑧ C.③⑧D.①⑧ 解析: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名称是:①乌拉尔山脉、③伏尔加河、④额尔齐斯河、⑥锡尔河、⑧里海、⑩巴尔喀什湖。 答案:C 2.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B.B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C.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水稻生产国 D.E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解析:A国地势南高北低,以丘陵为主;D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种植水稻。 答案:D 3.下列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解析:中亚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草原、荒漠面积广,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答案:D (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4~5题。 4.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图中显示了我国西北和中亚局部地区的城市、铁路、河湖等的分布及地形大势。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以能源资源为主,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合发展铁路运输,所以①正确;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修建成本并不低,灵活性不如公路,但铁路运输稳定性较强,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答案:C 5.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11附答案

课时作业11锋与天气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锋面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暖锋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导致的天气变化较剧烈 B.暖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冷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D.冷锋过境时,通常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解析:冷锋移动速度快;气温与气压呈负相关,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冷锋与之相反。 答案:D 如图是2019年1月6日12时和18时北美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 2.2019年1月6日12时,关于四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风速最大B.乙比丙气温高 C.丙比丁气压高D.甲比丁云量多 3.6日12时到18时,下列四地风向变化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3.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分析,甲处等压线较乙、丙地稀疏,风速不会是最大,A错。乙比丙纬度高,气温低,B错。根据图中的气压数值判断,丙比丁气压低,C错。根据等压线图分析,甲受低压槽影响,多阴雨天气,丁受高压中心影响,天气晴朗,所以甲比丁云量多,D对。第3题,风向主要由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等压线延伸方向变化大的地方风向变化越大。读图分析,12时,甲地吹东南风,18时甲地吹西南风,变化最大,A对。12时到18时,乙处吹西风,丙处吹西北风,丁处吹北风,基本不变,B、C、D错。 答案:2.D 3.A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4~5题。 4.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准静止锋B.冷锋 C.反气旋D.暖锋 5.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 4~5.解析:第4题,冷空气和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A正确。第5题,昆明位于暖气团控制之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B正确。 答案:4.A 5.B [2019·武汉外国语高一期末]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6.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第二章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只要他对人类有用的,都属于自然资源。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太阳能、风能、 A.按照是否再生或恢复:潮汐能。 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B.按照存在的空间分布:宇宙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问题 (1)总特点: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 (2)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总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3)时间分配不均 我国降水量在时间分配上,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更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4)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①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了水环境的承受能力。 ②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农业和城市缺水状况已备受关注。缺水已经成为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问题。 (5)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加速发展——基本因素 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客观因素 ③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 ——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6)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治理水污染 ③修建水利设施,实行跨流域调水 ④植树造林,提高含蓄水源能力 ⑤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2、土地资源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①耕地面积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②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A.我国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 B.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④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约占1/3 (2)我国耕地损失的主要原因 ①建设占用耕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7 山地的形成

课时分层作业(七) 山地的形成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 A.华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安第斯山 2.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 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 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 3.图中⑥处山地的成因是( ) 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D.断层上升成山 1.A 2.D 3.B[①处是断块山,地质构造是断层中相对上升的一侧发育而成,选项中华山是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均为褶皱山。 ④处是断层形成时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的谷地或低地,长江三峡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⑥处山地的形成是向斜成山,由于向斜底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山岭。]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4~6题。 4.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变

质成为新岩石的是( ) A.甲——大理岩B.乙——板岩 C.丙——大理岩D.丁——石英岩 5.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D.向斜 6.乙、丙、丁、戊四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丙乙丁戊B.戊丙乙丁 C.丙乙戊丁D.丁乙丙戊 4.C 5.C 6.A[第4题,变质岩是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条件形成的。岩浆出入地区温度和压力都偏高,所以Ⅰ为页岩可在丁区域变质形成板岩;Ⅱ为石灰岩可以在丙区域变质形成大理岩。第5题,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可以判断为背斜,故C正确。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戊是侵入到丁、丙岩层中所以丁、丙先于戊形成。又由于丙、丁是沉积岩,按照沉积岩沉积规律可知丙先于丁沉积。]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贫困县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7.为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国家拟建一条连接甲村和乙村的高速公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8.选择该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原因为( ) A.减缓道路坡度B.提升行车速度 C.联系更多村落D.开发煤炭资源 7.C8.B[第7题,山区修公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高速公路速度快,应减少弯道、降低坡度;读图可知,方案①、④绕得太远;方案②线路与等高线垂直穿过,坡度陡;方案③弯道少,且坡度较缓,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新课课时作业含答案及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新课课时作业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材料2:“嫦娥二号”奔月模拟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B.图中包含两级由自然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 2.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奔月途中工作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在地月转移轨道段未飞出地月系 C.在其飞出地球大气层的奔月途中属于天体 D.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第2题,“嫦娥二号”卫星在奔月途中,满足天体的条件;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能量来完成其工作;“嫦娥二号”在奔月过程中都未脱离地月系;从目前情况看,月球上还没有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1.C 2.D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童谣,据此回答3~5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宇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答案:3.A 4.D 5.B 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 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解析:选B。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具有庞大的体积、质量,吸引着众多天体在一定轨道上围绕其旋转。据此回答7~8题。 7.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第7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第8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因白天气温过高,而使表面无液态水存在,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合成。大气的存在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有关。 答案:7.B8.B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于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10.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其主要表现是()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相同 ②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的温度比较适宜 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④ 解析:第9题,行星表面的温度与距日距离有关,火星距日较远,温度较低。第10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10附答案

课时作业10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2题。 1.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A.甲B.乙 C.丙D.丁 2.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东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2.解析:第1题,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的。 答案:1.A 2.D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4.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5.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 3~5.解析:第3题,从图中甲、乙所在的位置可知,甲是印度低压,乙是夏威夷高压,当夏威夷高压达到一年中最强盛时,是7月。第4题,7月,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第5题,①位于东亚,②位于南亚,7月,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③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7月该地是东南风。 答案:3.C 4.C 5.B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7.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高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例题1】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答案 1.C 2.A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在各海拔段中,<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由此可判断出A项错,C项正确。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由此可判断出B项错,D项错。第2题,仔细读图,结合上题可知此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850 m之间,坡度在5°~20°之间。A项中黄土高原两个条件都符合,A项正确。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势低平,两者皆不符合,B项错。塔里木盆地地势平坦,坡度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错。江南丘陵,海拔高度低于500米,海拔方面不符合,D项错。 【例题2】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4.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答案 3.A 4.C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的区域定位。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判断,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则7月份两地平均气温应相差不大。在纬度大致相当的前提下,由于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甲城市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城市。 【例题3】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是“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回答5~6题。

地理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2013·烟台模拟)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期间人口增长了3倍多 B.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类型属于传统型 C.每年净增人口有下降趋势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左右 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②劳动力充足,积累多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亿增长到2011年的12.1亿,增长了8.3亿,增长了2倍多,故A项错。根据题意“3年间人口增长了1亿”,故年增长率远远超过1%,应属于传统型,故D 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年净增人口有增加趋势,3年人口净增1亿,故C项错。印度处于“高低高”的传统型增长模式阶段。第2题,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3题,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故②错。 【答案】 1.B 2.A 3.C 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增长各要素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 4.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A.甲和丁B.乙和丁 C.丁和甲D.甲和丙 5.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第4题,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可以判断甲属于高高低型,乙、丙为高低高型,丁是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是传统型,发达国家多是现代型。第5题,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进入了农业或工业文明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4附答案

课时作业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玉溪一中期中]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②③④四点分别位于晨线、昏线、晨线、晨线上。第2题,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答案:1.B 2.D 下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3~4题。 3.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A.0°经线B.160°E经线 C.180°经线D.20°W经线 4.此刻,北京时间为() A.23日15时20分B.23日15时40分 C.21日15时40分D.22日15时20分 3~4.解析:第3题,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西

半球,则昏线所在的经线为160°E经线。第4题,此时太阳直射70°E,70°E与P点同处于22日,其时间为22日12时,则120°E为15时20分,北京时间为22日15时20分。 答案:3.B 4.D 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8月18日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回答5~6题。 5.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A.8月18日2时19分B.8月19日14时19分 C.8月18日23时19分D.8月19日3时19分 6.这架飞机起飞时纽约时间为8月18日14时19分,到达北京时为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则飞机的飞行时间为() A.15小时21分B.14小时21分 C.13小时21分D.12小时21分 5~6.解析:第5题,北京时间使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纽约使用的是西五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3个时区,故飞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为8月18日14时19分+13小时=8月19日3时19分。第6题,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8月19日3时19分,降落时北京时间为8月19日15时40分,故飞机的飞行时间为12小时21分。 答案:5.D 6.D 7.一般来说,在北京人们8点上班,在乌鲁木齐人们10点上班,这是因为() A.北京对工作时间的要求比乌鲁木齐长 B.北京比乌鲁木齐天亮晚 C.北京地方时比乌鲁木齐的地方时早2小时 D.北京在乌鲁木齐的西边 解析: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位置偏西,地方时比北京晚,故乌鲁木齐上班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10点,其地方时为8点左右。 答案:C 8.[2019·合肥重点中学期末]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过关]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 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被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被沉积 答案 1.B 2.A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套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3~4题。 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 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 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答案 3.C 4.B 解析第3题,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第4题,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C错误,D说法不全面。 读“海穹景观图”,完成5~6题。 5.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D.化学溶蚀作用 6.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 A.近海沙质海岸环境 B.近海淤泥质海岸环境 C.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D.近海红树林海岸环境 答案 5.B 6.C 解析第5题,海穹也就是“海蚀拱桥”,受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第6题,从图中可见该海域沿岸岩石裸露,则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为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 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 8.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砂岩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25份) 人教课标版4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昼夜现象使地球表面出现晨昏线(圈),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结合所学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回答1~4题。 1.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 2.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3.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圈)将纬线划分为昼弧和夜弧 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 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4.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解析:第1题,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产生昼夜现象,昼夜现象出现晨昏圈,晨昏圈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第2题,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只照亮地球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相互变化,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A项符合。第3题,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相对于地球则自东向西运动,因此C项错误,符合题意。第4题,结合晨昏线的判读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分析,A点、C 点和D点位于晨线,B点位于昏线,因此处于黄昏的是B点。 答案: 1.B 2.A 3.C 4.B 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

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6.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日12时B.7日12时 C.6日24时D.5日12时 解析:题目的解答要从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入手。从题干中可知,MO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日期为6日范围,非阴影部分不是6日范围。确定P、Q两点所在的经线一条为0时经线,一条为180°经线。P、Q两点所在的两条经线相比较,P点所在经线与晨昏线垂直。只有0时经线才与晨昏线垂直,确定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则Q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地球顺时针自转,阴影部分的经度跨度为120°。确定P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60°W。综合上述信息分析此时地球的昼夜状况,确定地球的公转位置,计算北京时间等问题。确定NO为晨线,MO为昏线,MON右侧为夜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北京时间为12时,顺地球自转方向,0时前为6日,0时后为7日。 答案: 5.D 6.B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7~9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