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检测

大肠杆菌检测

大肠杆菌检测
大肠杆菌检测

大肠杆菌的检测:大肠菌群测定的操作细则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该菌主要来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

1 设备和材料

1.1 温箱:36±1℃。1.2 冰箱:0~4℃。1.3 恒温水浴:44.5±0.5℃。1.4 天平。1.5 显微镜。1.6 均质器或乳钵。1.7 平皿:直径为90mm。1.8 试管。1.9 吸管。1.10 广口瓶或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2 载玻片。1.13 酒精灯。1.14 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 乳糖胆盐发酵管:按GB 4789.28中4.9规定。

2.2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规定。

2.3 乳糖发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规定。

2.4 EC 肉汤:按GB 4789.28中4.11规定。

2.5 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 4789.28中

3.22规定。

2.6 生理盐水。

2.7 革兰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规定。

3.1 检样稀释

3.1.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g)放于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3.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3.1.4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3.2 乳糖发酵试验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

36±1℃温箱内,培养24±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3 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

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3.4 证实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3.5 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4 粪大肠菌群(faecal coliform)

4.1 用接种环将所有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培养物(见3.2条)转种于EC肉汤管内,置44.5±0.2℃水浴箱内(水浴箱内的水面应高于EC肉汤液面),培养24±2h,经培养后,如所有EC肉汤管均不产气,则可报告为阴性;如有产气者,则将所有产气的EC肉汤管分别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培养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则证实为粪大肠菌群阳性。

4.2 结果报告

根据证实为粪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粪大肠菌群的MPN值

乳酸菌的检测:

一概述

乳酸菌是指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需氧和兼性厌氧,多数无动力,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无芽胞杆菌和球菌。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栖居在人和各种动物的口腔、肠道等器官内,在土壤、食品、饲料、水及一些临床标本中都有乳酸菌的存在。乳酸菌在工业、农业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应用价值很高,相当多的乳酸菌对人、畜的健康起着有益的作用,但个别菌种能对人畜致病,乳酸菌主要包括23个属的细菌。

二样本采集

检样主要为含乳酸菌活菌的饮料和微生态制剂,样本应放入冰箱保存,心快检验。

三检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GB/T 16347-1996)

乳酸菌菌总数的测定:乳酸菌菌落总数是指标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 检样中所含乳酸菌菌落的总数。

(一)检验程序

乳酸菌菌落总数检验程序如下:

(二)培养基和试剂

改良TJA培养基(改良番茄汁琼脂培养基);改良MC培养基(modified Chalmers培养基);0.1%亚甲蓝牛乳培养基;6.5%氯化钠肉汤参照;pH9.6葡萄糖肉汤;40%胆汁肉汤;淀粉水解培养基;精氨酸水解培养基;乳酸杆菌糖发酵管;七叶苷培养基;革兰氏染色液;3%过氧化氢溶液;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明胶培养基;硝酸盐培养基、硝酸盐试剂;生理盐水:定量分装于三角瓶和试管内灭菌。

(三)操作步骤

1.以无菌操作将经过充分摇匀的检样25ml(或25g)放入含有225ml 灭菌生理盐水的来菌广口瓶内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

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作10倍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选择2~3个以上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冷至50℃的乳酸菌计数培养基(改良TJA或改良MC)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乳酸菌计

数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检样用的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以上整个操作自培养物加入培养皿开始至接种结束须在20min内完成。

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72h±3h取出,观察乳酸菌菌特征,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后,随机挑取5个菌落数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并做过氧氢酶试验。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无芽胞的球菌或杆菌可定为乳酸菌。根据证实为乳酸菌菌落计算出皿内的乳酸菌数,然后乘其稀释倍数即得每亳升样品中乳酸菌数。例如,检样10-4的稀释液在改良TJA琼脂平板上,生成的可疑菌落为35个,取5个鉴定,证实的乳酸菌的4个,则1ml检样中乳酸菌数为:

35×4/5×104=2.8×105

7.乳酸菌在改良TJA和改良MC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形态特征。

(四)乳酸菌的鉴定

对上述分离到的乳酸菌需进行菌种鉴定时,则作以下试验。

1.菌种制备自平板上挑取菌落,接种于改良TJA或改良MC琼脂斜面,于36℃±1℃,24~48h培养,刮取菌苔,分别进行下列试验。

2.乳酸杆菌鉴定试验极少见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

3.常见乳杆菌属内种的碳水化合物反应。

4.产酸乳的链球菌的鉴别试验。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培养基名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 英文名称:Chromogenic Coliform&E.coli Agar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用途:用于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和计数。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使用原理: 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混合显色底物分别与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所对应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在淡黄色平板上大肠菌群产生橙红色的菌落,大肠杆菌产生蓝绿色的菌落。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配方(每升): 蛋白胨15.0g 酵母膏粉3.0g 氯化钠5.0g 十二烷基硫酸钠0.1g 琼脂12.0g 混合显色底物6.77g 最终pH7.0±0.2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使用方法: 1、称取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41.9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15℃高压灭菌10min。 2、以无菌手续取样品25.0g或25.0mL,加入含225.0m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三角瓶内,充分振摇或用均质器均质1min成1:10稀释液,然后以1:10继续稀释,选择三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倾注加热溶解并冷至45℃左右的培养基。 3、观察结果。 质量控制: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倾注平皿后呈淡黄色,下列菌株接种后于36±1℃培养18~24h生长情况如下表。

菌名菌号生长状况培养特征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良好菌落蓝绿色 柠檬酸杆菌ATCC8090良好菌落橙红色 鼠伤寒沙门氏菌CMCC50115良好菌落无色 粪肠球菌ATCC29212受抑制----- 贮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贮存期二年。规格:可配置1L的培养基干粉。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方法概要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1 ℃、48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一)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二)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一)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二)吸管:有 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三)试管:大小约150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四)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9 mm 之玻璃管。(五)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七)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八)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2℃者。(九)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

时,须能精秤至0、001 g。()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1℃者。 (一)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 或1、 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二)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三)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四)p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一)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二)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胰化蛋白胨(Tryptose) 20、0g乳糖(Lactose) 5、0g氯化钠(NaCl) 5、0g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g硫酸月桂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 0、1g试剂水 1L 配成2倍浓度(取 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

5.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多管发酵法)

水中大肠杆菌群书的监测(发酵法)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和学习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意义。 2.学习和掌握水中大肠杆菌的监测方法。 二、试验原理: 水的微生物学的检验,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检验,在保证饮水安全和控制传染病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国家饮用水的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群书每升中不超过3个,细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常用多管发酵发和滤膜法。多管发酵发可运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作繁琐,需要时间长。滤膜法仅用于自来水和深井水。操作简洁快速,但不适用于杂质较多,易于阻塞滤孔的水样。 三、试验材料: 1.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 2.器材:灭菌三角瓶、无菌平皿、无菌吸管、无菌试管等。 四、试验内容 第一天: 1.水样的采集

自来水洗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在开放水龙头取水流5mh,以灭菌山角瓶接水取样以备分析。 2.用发酵法检查大肠杆菌 (1)生活饮用水的检验 ①初步发酵试验:在2个各装有50mh的3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以无菌操作各自加水样10mh。摇匀后,37℃培养24h 第二天: ②平板分离:经24h培养后。特产酸产气及只产酸的发酵管,分别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EMD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大肠杆菌群在EMD平板上,菌落呈紫黑色,具有或略带或不带有金属光泽,或者呈淡紫红色,仅中心颜色较深,挑取符合上述特征的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第三天: ③复发酵试验:将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的剩余部分接于单倍乳糖发酵管中,为防止遗漏,每管可接种来自同一初发酵管的平板上同一类型菌群1~3个,37℃培养24h,如果产酸又产气者,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第四天: ④报告: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复发酵管的阳性管,查附录1或2,报告每升水样品中大肠菌群数(MPN)

水中大肠杆菌地检测方法

附件 水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 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固体样品) 药品: 1、平板计数琼脂 2、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 3、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4、氯化钠 设备材料: 烧杯、三角瓶、广口瓶、培养皿、刻度吸管、倒气管、玻璃 棒、试管、硅胶塞、洗耳球、棉花、布或报纸等。 一、准备工作 (指导书是按一个样品所需物品准备的,实验室可按样品量增加) 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准备----用于菌落总数测定 将三角瓶放在电子称上,去皮,按平板计数琼脂使用说明称量,加 200ml蒸馏水搅拌,放电炉上煮沸加热煮沸,充分溶解,盖上硅胶塞,用报纸或布包好,再用橡皮筋扎紧。 2、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用于大肠菌群测定 (a)将烧杯放在电子称上,去皮,按使用说明称量,加100ml蒸馏水搅拌,放电炉上煮沸,充分溶解。 (b)用10ml(毫升)的吸管分装到9支(18*180规格)试管中,每支试管加10ml的月桂基溶液LST (合计90毫升)。 (c)9支试管分别放入倒气管(开口向下),排气,盖上硅胶塞。

3、0.85%的生理盐水----用于样品稀释 将广口瓶去皮,称取氯化钠1.91g加225ml蒸馏水,摇匀,用报纸 或布包好,再用橡皮筋扎紧;同样配制第二瓶。 4、准备2个空试管,盖上硅胶塞----用于样品稀释。 5、准备8个培养皿,用布包扎好。 6、准备至少3支5ml和1支10ml带有刻度的吸管,用布包扎好(顶部可用棉球塞住,防止吸液时,液体不慎吸入洗耳球)。 7、准备操作的工具:剪刀1把、镊子1个、勺子等打开产品包装所需工具,用布包扎好。 二、使用灭菌锅灭菌 1、检查灭菌锅底部加热管水位是否正常,水位要高过加热丝。 2、将上面准备好的7步骤物品逐一放入锅内,注意:滴定管吸口向下,有棉球的向上。 3、盖上火菌锅盖子时,将排气管插到排气口内,注意从对角线开始拧紧螺丝,将排气阀打开(安全阀始终关闭),通电后,待排气阀放气3分钟后(锅内冷空气已经排完),关闭排气阀。 4、查看灭菌锅的压力表,当温度升到121°,压力升到0.1MP(兆帕)时,灭菌维持15分钟后(温度和压力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断电自然冷却到接近“ 0”度后,慢慢打开排气阀,再对角拧开灭菌锅。 三、无菌操作 进无菌室前的准备:放好工具(酒精灯,记号笔,消毒用75%酒精棉球,洗耳球,电子称),打开紫外线杀菌灯,杀菌30分钟后关闭,再等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办法

附件水中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 二、 三、 (一) (二) 四、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十二) 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 (十三) 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 (十四) p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 (一) 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 (二) 5.0g 2.75g 2.75g 配成2倍浓度(取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冷却后备用,灭菌后培养基之pH值应在 6.8 ± 0.2。灭菌后培养基若未当日使用,应保存在4 ± 2℃,保存期限为14天。可根据检验需求量,依配方配制培养基。 2、煌绿乳糖胆汁培养基(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 broth,简称BGLB) 1公升的BGLB 培养基中含有下列成份: 蛋白胨(Peptone)10.0g

colitag大肠菌群和埃氏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

Colitag大肠菌群和埃氏大肠杆 菌快速检测方法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 Colitag方法特点 ?基本介绍 ?检测过程 |?第三方认可

基本介绍 ?总大肠茵群醉底物法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产生半乳辖并酶的细菌群落,请细茵群落能分解色廉底物释放色廉体使培养基呈现颜色査化,以此技术来检测水中总大肠茁影的方法称为总大肠茵群髓底场法 ?埃氏大肠杆茵酶底物法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产生半乳罄昔酶,分解色孫底物,释放出色原体,从而使培菲基颜色发生变化.同时,酸酶分解产生荧光物质,便苗落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特征桂荧光,以此技术检测埃氏大肠杆苗的方法称为埃氏大肠杆繭酶底物法. Coli tag方法特点 ?可以检测到受损大肠苗群和埃氏大肠杆菌。其它方法检测这些受损酋时常会遗漏. ?操作过趕简单.检测准确度高,假阳柱和假阴性是目前最低的. ?检测时间短于传统方法.

基本介绍 ?检测时何:24小时 *羹国国家环保蜀等权嵐机构测试站匙:佩阴柱lb假朋性小于 ?检测At生勒种矣:可同时栓测大厢荀祥和埃氏大麟轩罠感同时隆测龔丸騰杆36和疑氏丸肠打歲 ] <楼测结杲更迟方式;可绘测有#无,也可检剧瑕可能鈿苗数(MPN〕 ?检测所需配舍谊备:可调恒涅培拓箱(蛋少可必控制.禎口拓振氏度 ^44.5+0.2 )T专刑玖管(鈕果只检测山有喷T则不宵要此 确)* M6nm UV灯(用366 nm匸¥灯照射观蔡灵龙}? ?方法权威性:其吗国事环保局认可的标准快速检测方法:中圍国曩标准中規定的*<屣*T法;日本、韩国*法国和名西等国家的国素折准* 拥有Fi:j(l refiusviuidim^if 41 - 檢测下喂;MFI /10(hnl.液俸 检测过程1.取一包检测试剂,与100 mL被测液体混合;2.摇匀混合,充分溶解,若要定量则转移溶液至定量盘,在35摄氏度的环境下培养22-26小时。培养后的水样进行以下认定: A :如果水样呈黄色,说明有大肠菌群存在;B:如果用366 nm UV灯照射呈现明显蓝色荧光,说明埃氏大肠杆菌存在。3.如果检测粪大肠菌,则先在35度环境下培养4小时后,改成44.5度培养20小时,进行以上第3项观测。A:如果水样呈黄色,说明有粪大肠菌存在;B:如果用366 nm UV 灯照射呈现明显蓝色荧光,说明埃氏大肠杆菌存在 第三方认可(1)美国EPA认可:美国EPA目前已经认可10种用于检测大肠菌群和埃氏大肠杆菌的方法,其中Co litag是美国EPA认可的检测数据最好的 一种。Colitag通过美国国家环保局严格的检测程序,结果表明:colitag检测大肠 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假阴性为0%,假阳性小于5%。这个结果首先是由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生物学家以正式信函的形式通知CPI公司。后来这一结果在2002年3月的 《联邦登记》(Federal Registe)上发表,具体请见67卷45期第10538页(Page 10538, Vol. 67 N O. 45)。同时,美国国家环保局对另一方法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法检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张花 学号: 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 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 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及检验 一、大肠菌群介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

作中。 二、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由于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因此大肠菌群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它的定义进行。 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两个标准方法在检测程序上略有不同。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 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 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大肠杆菌检测

大肠杆菌的检测:大肠菌群测定的操作细则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该菌主要来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 1 设备和材料 1.1 温箱:36±1℃。1.2 冰箱:0~4℃。1.3 恒温水浴:44.5±0.5℃。1.4 天平。1.5 显微镜。1.6 均质器或乳钵。1.7 平皿:直径为90mm。1.8 试管。1.9 吸管。1.10 广口瓶或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2 载玻片。1.13 酒精灯。1.14 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 乳糖胆盐发酵管:按GB 4789.28中4.9规定。 2.2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规定。 2.3 乳糖发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规定。 2.4 EC 肉汤:按GB 4789.28中4.11规定。 2.5 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 4789.28中 3.22规定。 2.6 生理盐水。 2.7 革兰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规定。 3.1 检样稀释 3.1.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g)放于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3.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3.1.4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3.2 乳糖发酵试验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 36±1℃温箱内,培养24±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3 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 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3.4 证实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3.5 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食品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中,通常将其作为指示菌来评价食品粪源性污染的程度。本文简述了大肠杆菌的传统检测方法-滤膜法、多管发酵法、平板计数法等技术,以及一些快速方法-酶底物法、聚合酶技术,这些方法应用缩短了检测流程和时间,为在大工业生产中微生物控制提供了具有时效性的检测技术。 标签:大肠杆菌检测技术食品安全 0 引言 大肠杆菌又称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在1885年由德国细菌学家Theodor Escherich分离出来的,其属于细菌域、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能够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正常寄居,随着人和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其中五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与人类疾病相关:肠毒素性、致病性、出血性、侵袭性和粘附性大肠杆菌。乳品中大肠杆菌一旦被检测出,就意味着其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因此,该菌很早就已经被用作食品粪源性污染的卫生学指标,并相应的出现了大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介绍以往采用的传统方法,及目前所使用的新检测技术。 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1.1 生物学特性 大肠杆菌体积约为0.6-0.7μm3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有时会近似球状菌。有些菌株有荚膜或微荚膜,无芽孢,含有4-6根鞭毛,会游动,长有菌毛。该类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属于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特点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细胞壁的内测是细胞膜,细胞壁主要由肤聚糖和外部膜结构组成,具有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及蛋白质组成;细胞质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含有蛋白质、脂类、水、核酸等物质成份。 1.2 致病性 大肠杆菌一般没有致病性,但当大肠杆菌的菌落数超过人体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产生疾病隐患。婴儿感染大肠杆菌可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会引起败血症等疾患;肠道感染时会出现如水泻、带血腹泻、腹绞痛、发烧、呕吐等,严重时,可并发急性肾炎;如果肠道以外的器官被大肠杆菌感染,则可能引起人体肠胃炎、尿道炎、膀胱炎、阑尾炎等。 2 测定方法 传统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比浊法、稀释平板计数法等;其特点:不具时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附件 水中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 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 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十二) 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 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 (十三) 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 (十四) p H计:精确度达 pH单位。 五、试剂 (一) 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 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 (二) 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 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

大肠杆菌、菌落总数检测步骤

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为了对鸡精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微生物的检测就显的十分重要。 下面是鸡精产品的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实验检测方法。一、大肠杆菌: 1)培养基准备(以3.5g乳糖胆盐发酵琼脂为例) 双料试管配制 A、用量杯量取加热的100ML蒸馏水(实验前需对蒸馏水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处理方法详见注一)。 B、用0.1g称量天平秤取7g乳糖。 C、将A、B混合均匀,并用10ml吸管各取10ml混合液分别注入三根装有小导管的试管中(此三根为双料试管,即双倍原料)。 单料试管配制 A、用量杯量取加热的100ML蒸馏水(实验前需对蒸馏水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处理方法详见注一)。 B、用0.1g称量天平秤取3.5g乳糖。 C、将A、B混合均匀,并用10ml吸管各取10ml混合液分别注入六根装有小导管的试管中(此六根为单料试管,即单倍原料)。 2)将配制好的试管放入灭菌锅进行115℃进行灭菌10min。

3)将灭菌过后的试管放置在无菌室,常温保存一周。 4)若要对生产的样品检测其大肠杆菌,其步骤如下: A、量取灭菌后的蒸馏水225ml加温后与25g样品混合均匀。(样品需要在无菌室中,有封盖的塑料杯中进行混合) B、取三个玻璃培养皿,分别标上-1、-2、-3标记。 C、取两根新试管取9ml蒸馏水分别标为a、b。 D、用吸管吸取1ml样品液体,注入-1培养皿中,并盖上盖子。 E、用吸管吸取1ml样品液体,注入a试管中,记为-2培养基液。 F、用吸管吸取1ml a试管中的液体,注入到b试管中,记为-3培养基液。 G、用1ml吸管取样品液体分别注入3根单料试管中,用10ml 吸管取样品液体分别注入双料试管中 H、用1ml吸管取-2培养试管液体,分别注入到单料试管中。 I、装好液体的试管,用试管塞封好,放到36℃±1℃的恒温培养箱中24小时培养。 J、24小时培养后,取出并用肉眼观察试管的颜色及冒气泡情况,若有其中的任意状况,说明有大肠杆菌,需要通过美兰做进一步的检测。 二、菌落总数的测定 1、取平板计数琼脂23.5g与100ml灭菌后的蒸馏水混合均

colitag大肠菌群和埃氏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

检测过程 1. 取一包检测试剂,与 100 mL 被测液体混合; 2. 摇匀混合,充分溶解,若要定量则转移溶液至定量盘,在 35 摄氏度的环境下培养 22-26 小时。培养后的水样进行以下认定: A:如果水样呈黄色,说明有大肠菌群存在; B:如果用 366 nm UV灯照射呈现明显蓝色荧光,说明埃氏大肠杆菌存在。 3. 如果检测粪大肠菌,则先在 35 度环境下培养 4 小时后,改成 44.5 度培养 20小时,进行以上第 3项观测。 A:如果水样呈黄色,说明有粪大肠菌存在; B:如果用 366 nm UV 灯照射呈现明显蓝色荧光,说明埃氏大肠杆菌存在 第三方认可(1)美国 EPA认可:美国 EPA目前已经认可10种用于检测大肠菌群和埃氏大肠杆菌的方法,其中 Co litag 是美国 EPA 认可的检测数据最好的一种。 Colitag通过美国国家环保局严格的检测程序,结果表明:colitag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假阴性为0%,假阳性小于5%。这个结果首先是由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生物学家以正式信函的形式通知CPI 公司。后来这一结果在2002年3月的《联邦登记》(Federal Register)上发表,具体请见67卷45期第10538页(Page 10538, Vol. 67 N O. 45)。同时,美国国家环保局对另一方法的检测报告显示,该

法检测大肠杆菌出现9%的假阴性,检测大肠菌群出现13%的假阳性,此结果发表于 1989 年 7 月 17 日的《联邦登记》(第 29998页,第二段,B部分第三行)和1992年6月10日的《联邦登记》(第 27475 页,第一列的第一整段)。(2)美国 Wisconsin 州卫生实验室验证:美国 Wisconsin 州卫生实验室通过大量不同实际样品对美国EPA认可的10种该类方法进行了检验,发现只有两种方法分析采样结果完全正确。Colitag是其中一种。

大肠杆菌的检测(最新知识点)

大肠杆菌的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 述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 张花 学号: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

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感谢聆听... 关键词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2.81mol/L 盐酸(HCI ) :移取浓盐酸9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3检验程序 4.样品稀释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约0.5-0.8μm*1.0-3.0 μm,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排列。约50%的菌株有周生鞭毛,但多数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有菌毛,有的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孢,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培养特性: 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铵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 ℃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6 ℃。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有3中菌落形态: 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 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易分散; 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 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黏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 三、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测定——MPN法检验流程(FDA BAM)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每管9mlLST肉汤并加有导管),每管接种1mL,如没有产气,则报告为阴性;如有产气,

则分别接种BGLB肉汤管(35 ±℃,48 ± 2h)和EC肉汤(44.5±0.5 ℃(水浴培养)24 ± 2h ~48 ± 2h ),对于接种BGLB肉汤管的查MPN表报告结果,验证是否为大肠菌群;对于接种EC肉汤的产气管接种EMB平板(35℃、18~24h)从EMB平板上挑取5个可疑菌转接到PCA斜面,进行革兰氏染色、IMVC生化鉴定、接种LST复检产气查MPN表报告结果验证是否为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样品制备: 以无菌操作取25 g样品,放入装有225 mL稀释剂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 r/min均质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也可用灭菌乳钵研磨的方法代替)。 稀释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用稀释剂将样品匀液制成一系列十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如10**-2、10**-3、10**-4……。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LST和EC初步筛选: 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示)(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将接种管置于36±1℃培养48±2h。 观察试管的产气情况:检查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将所有48±2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培养物移种于EC肉汤管中。将所有接种的EC肉汤管在30min内放入带盖44.5±0.5℃水浴箱内,培养48±2h。 EMB平板: 取其产气管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EMB)平板,36±1℃培养24±2h。 检查平板上有无具黑色中心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典型菌落。

如有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典型菌落;如无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可疑菌落。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中心部位,移种到营养琼脂斜面上,36±1℃培养18~24h。 生化试验: 将斜面培养物移种到下列培养基中进行生化试验。 1 色氨酸肉汤:在36±1℃培养24±2h后,加Kovacs氏试剂0.2~0.3mL,上层出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反应。 2 MR-VP培养基:在36±1℃培养48±2h。以无菌操作移取培养物1 mL至 13mm×100mm试管中,加5%α-萘酚乙醇溶液0.6mL,40%氢氧化钾溶液0.2mL和少许肌酸结晶,振摇试管后静置2h,如出现伊红色,为VP试验阳性。 将MR-VP培养物的剩余部分再培养48h滴加5 滴甲基红溶液。如培养物变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若变黄色则为阴性反应。 3 Koser氏枸椽酸盐肉汤:于36±1℃培养96h记录有无生长。 4 LST肉汤:于36±1℃培养48±2h,观察试管中是否产气。 5 革兰氏染色:取18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 大肠杆菌与非大肠杆菌生化鉴别如下:

食品微生物检验(大肠杆菌全部)

第三章大肠菌群测定 一、大肠菌群检验 (一)检验方法 (二)培养基 (三)检验时应注意事 二、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及温血动物粪便,一般多用来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过去我国在大肠菌群的检验方面经验不多,对该菌群的认识也不够充分。1974年全国修订食品卫生细菌检验方法座谈会和1976年全国食品卫生标准会议建议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并提出进行有关大肠菌群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对犬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包括快速检验方法)及其卫生学意义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制订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这次修订l976年版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的过程中,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又于1983~1985年对大肠菌群检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作了对比观察,同时对国常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也进行了研讨,为这次修订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中的大肠菌群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提出来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有些科学工作者又用靛基质、甲基红、V~P、柠檬酸盐、硫化氢、明胶、动力和44.5℃乳糖分解等试验,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不论分法如何,对大肠菌群的判定,均应以上述定义为基础。 一、大肠茵群检验 (一)检验方法 1.乳糖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采取样品,采取量及稀释倍数,依据国家或当地卫生标准要求及样品污染情况而定。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在l m J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lm1及1mI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36±l℃温箱,培养24±2小时,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2.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l℃温箱,培养18~24小时,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3.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l~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

大肠杆菌及其检验

大肠杆菌及其检验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简介: 大肠埃希氏菌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杆菌株ATCC 11775是该属的模式菌种。 附:肠杆菌科各属 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80-87%。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形态与染色 大小0.4~0.7×1~3um,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兰氏阴性杆菌。 附:有动力是什么意思?请看动力试验。 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什么意思?请看革兰氏染色介绍。 大肠杆菌扫描电镜照片 大肠杆菌透射电镜照片 大肠杆菌分裂照片 最新: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照片 ?培养特性 由于此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 15-46℃。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

(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 (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粘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 此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6.8-8.0,所用培养基pH为7.0-7.5,若pH值低于6.0或高于8.0则生长缓慢。 附:菌落形态有什么用处?菌落形态学 生化反应 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发酵葡萄糖、麦芽胞、甘露醇、木胶糖、阿拉伯胶等产酸产气。 IMViC试验为“+、+、-、-”。即为典型大肠杆菌。 ?抗原构造 比较复杂,主要由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夹膜K抗原组成。 ?抵抗力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致泻性大肠杆菌简介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 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enterovirulent E. coli )。 一般包括四种: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计数方法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计数方法 Enumer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coliform 章节内容: ?传统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方法 ?LST-MUG法检测冷藏和冷冻食品中的大肠杆菌 (除双壳类软体动物制品外) ?瓶装水检测方法 ?贝类和贝类肉制品检测方法 ?柑桔类水果汁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计数的其他方法 ?参考文件 大肠埃希氏菌,以前常称大肠杆菌,于1885年由德国儿科医生Theodor Escherich 发现,广泛存在于人类和温血动物的肠道中,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需氧性共生菌的优势菌群,维持宿主健康部分生理功能必需的肠道菌。 大肠埃希氏菌属肠杆菌科,肠杆菌科包括许多种细菌,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耶尔森氏菌。虽然大多数的大肠埃希氏菌为非致病菌,但是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侵入肠道的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外感染。某些血清型可产生毒素,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可引起人类腹泻。 1892年,Shardinger建议把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中,而在其他地方少见。再者,大肠杆菌能发酵葡萄糖(以后改为为乳糖)产生气体。与已知的非产气致病菌容易区别开来。 因此,大肠杆菌的检测已成为水和食品的近期粪便污染指标,表明可能含有致病菌。肠道中柠檬酸盐菌,克雷伯氏菌和肠杆菌能发酵乳糖,与大肠杆菌的生物型非常相似,使得把大肠杆菌作为健康威胁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很复杂。于是,大肠菌群这个术语用来描述这类肠道菌,大肠菌群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定义,而是一个工作定义,指的是一群在35℃培养48h,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的芽孢杆菌。1914年,每国公共健康协会把大肠菌群作为一个重要的卫生标准。 虽然大肠菌群很容易检测到,但不一定与粪便污染有关系,因为在自然环境样品中也常存在。于是,粪大肠菌群就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首先由Eijkman提出,指的是在高温下发酵乳糖,是总大肠菌群的亚群,同时也称为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检测,除水、贝类、贝类养殖水在44.5℃进行,其他所有食品都在45.5℃进行。粪大肠菌群包含绝大部执蟪Ω司? 克雷伯氏菌也作为粪大肠菌群,但克雷伯氏菌的检出被认为与粪便污染并无关系。因此,大肠杆菌又被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快速鉴定大肠杆菌的新方法采用,使检测大肠杆菌相对容易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