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化复习题答案剖析

高化复习题答案剖析

高化复习题答案剖析
高化复习题答案剖析

三、填空题

(1)按阴离子聚合反应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下述单体为(ACDB);

A α-氰基丙烯酸乙酯;

B 乙烯;

C 甲基丙烯酸甲酯;

D 苯乙烯

(2)从化学交联角度,PE、乙丙二元胶、聚硅氧烷等不含双键的聚合物可用(过氧化物)进行交联;不饱和聚酯树脂宜用(在引发剂存在下加入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烯类单体)交联;天然橡胶等一般用(硫或含硫有机化合物)交联;

(3)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阻聚剂(苯醌、硝基化合物、氧、硫等)是按照加成型阻聚机理影响聚合反应的;

(4)缩聚反应初期用惰性气体加压,是为了(防止产物高温氧化变质和避免单体挥发造成原料配比变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减压,是为了(使小分子排出);

(5)典型的乳液聚合的主要组分有(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和乳化剂);聚合场所在(胶束和乳胶粒内)。

(6)配位聚合双金属机理的要点为(在钛上引发,在铝上增长;每一个过程插入一个单体);(7)按聚合物热稳定性从大到小排列下列聚合物为(ABDC);

A 聚四氟乙烯;

B 聚苯乙烯;

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D 聚α-甲基苯乙烯;

(8)引发剂LiR、RMgX、ROLi、NR3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按从小到大排列为(NR3,ROLi,RMgX,LiR);

(9)聚酰胺-610的英文符号为(PA-610),商品名(尼龙-610或锦纶-610),按照聚酰胺-610中的数字表示的顺序其单体分别为(己二胺和癸二醇);

(10)按照对甲基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活性顺序由小到大排列下述引发剂为(DABC);

A RMgX;

B ROK;

C 吡啶;

D NaR

(11)在推导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时作了三个假定,分别是(增长链不管长短均等活性)(相对分子质量足够大,引发反应消耗的单体可以忽略,聚合速率由链增长速率表示)(稳态假定,引发速度等于终止速度);

(12)虽然1,2-二甲氧基乙烷的介电常数比四氢呋喃小,但反应速率常数却大得多,这是由于前者的(电子给予指数或溶剂化能力)高于后者的缘故;

(13)阳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是(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14)r1=r2=0,说明两种单体只能共聚而不能自聚,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严格交替而连,形成交替共聚物);

(15)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程度P=0.95时的数均聚合度为(20)。

(16)Flory统计凝胶点总是比实验值(偏小),原因是由于(存在分子内环化付反应)及(官能团不等活性)的因素;

(17)按对α-氰基丙烯酸乙酯阴离子聚合引发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下述引发剂为(A>D>C>B);

A 钠+萘;

B H2O;

C CH3OK;

D BuMgBr

(18)乙酸乙烯酯聚合体系中加入少量苯乙烯,将会出现(聚合速度下降)现象,这是由于这两种单体与自由基的(活性)不同所致;

(19)阳离子聚合主要通过(链转移或单基)终止;阴离子聚合,尤其是非极性共轭烯烃链转移都不容易,成为无终止聚合,结果形成(活的)聚合物;

(20)自由基聚合机理的特点是(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2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英文符号为(PMMA),商品名(有机玻璃),制造板材常用的

聚合方法是(本体聚合);

(2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阻聚剂(氯化铁、氯化铜等)是按照电荷转移型阻聚机理影响聚合反应的;

(23)链转移反应的结果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24)单金属机理的要点为(每增长一步都是烷基R或增长链接在单体的β-碳上,R-Ti 键与单体为顺式加成反应)。

(25)苯酚(过量)+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溶液缩聚,得到线型缩聚物,该反应为(2-2)官能度体系。若在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加热,则得到体型缩聚物,其中苯酚的官能度为(3)。

2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英文符号为(PET),商品名(涤纶),常用的聚合方法是(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环氧乙烷法);

27)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阻聚剂(DPPH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芳胺、酚类)是按照链转移型阻聚机理影响聚合反应的;

(28)界面缩聚所用的单体必须是(高活性的含活泼反应基团的双官能化合物);

(29)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若单体是聚合物的良溶剂,则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在(较高)转化率处;

(30)PMMA热降解的主要产物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31)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阻聚剂按照阻聚机理不同可分为(加成型、链转移型及电荷转移型)三种;

(32)聚酰胺-6的英文符号为(PA-6),商品名(尼龙-6或锦纶-6),工业上多采用(己内酰胺)为单体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制得;

(33)典型的悬浮聚合的主要组分为(单体、水、引发剂和悬浮剂),聚合的场所在(单体液滴内);

(34)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35)聚合物与其单体不互溶的聚合体系中,长链自由基或聚合物可不断沉淀出来,构成一个非均相体系的聚合方式,称为(沉淀聚合);

(36)聚乙烯的主要类型有(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三种;(37)在提出的α-烯烃的配位聚合机理中,较为有名的有Natta的(双金属活性中心)机理和Cossee-Arlman的(单金属活性中心)机理;

(38)在以己内酰胺为单体合成尼龙-6的生产中,可采用不同引发剂聚合反应。用水作引发剂属于(逐步聚合)机理,用(强碱性阴离子引发剂)则按连锁聚合机理进行。

在以己内酰胺为单体合成尼龙-6的生产中,可采用不同引发剂聚合反应。用水作引发剂属于(逐步聚合)机理。用(强碱性阴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由于产物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所以反应仍按逐步聚合反应机理进行,同时兼具(链式聚合反应的特点。(39)r1=r2=1,说明两种单体均聚和共聚速率(完全相同),属理想共聚,共聚曲线为共聚物组成-单体组成图上的(对角线);

(40) 自由基聚合链终止的形式为(双基终止);沉淀聚合一开始就处于非稳态,一般只能(单

基终止);

(41) 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为(2-3)官能度体系,得到体型缩聚物;甲醛(过量)+苯酚在

碱性条件下进行溶液缩聚得到(体型)缩聚物,该反应为(2-3)官能度体系;(42) 阴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是(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

四、选择题

(1)引发剂ROR能引发单体(A)聚合反应;

A 甲叉丙二酸二乙酯;

B 丁二烯;

C 甲基丙烯酸甲酯;D甲基丙烯腈

(2)下列只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是(b);

ACH2=CHC(CH3)=CH2;BCH2=C-(NO2)2;

CCF2=CF2;DCH2=CHCH3

(3)下列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的烯类单体是(a);

ACH3CH=CHCOOCH3;BCH2=C(CH3)COOCH3;

CCH2=C(Cl)2;DCH2=CH-CH=CH2

(4)在下列三种自由基中,最活泼的为(b);

A烯丙基自由基;B甲基自由基;C丁二烯自由基;D苯乙烯基自由基

(5)丙烯在进行(D)反应时,才能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

A 自由基聚合;

B 正离子聚合;

C 负离子聚合;

D 配位聚合

(6)聚氨酯通常是由两种单体反应获得,它们是(A);

A 己二醇-二异氰酸酯;

B 己二胺-二异氰酸酯;

C 己二胺-己二酸甲酯;

D 三聚氰胺-甲醛

(7)乙基烯丙基醚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时只能得到聚合度为4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这是由于(C)的影响;

A空间位阻效应;B吸电子效应;

C自动阻聚作用;D活化能高

(8)两种单体的Q值和e值越相近,就越(C);

A 难以共聚;

B 倾向于交替共聚;

C 倾向于理想共聚;

D 倾向于嵌段共聚

(9)下列属于逐步聚合机理的为(A);

A 己内酰胺以水或酸作催化剂合成尼龙-6;

B 苯乙烯在萘-钠作用下合成PS;

C 苯乙烯热聚合合成PS;

D PMMA在AIBN引发下制备有机玻璃(10)下列环状单体中,能开环聚合的为(B, d);

A二氧六环;B四氢呋喃;

Cγ-丁内酯;D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11)自动加速现象是自由基聚合特有的现象,它通常会导致(C);

A相对分子质量下降;B聚合速度下降;

C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D三者都存在

(12)下列那条不是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特点(A);

A 链终止方式为双基终止;

B 聚合反应温度较低;

C 溶剂类型对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结构有很大影响;

D 引发剂通常为亲核试剂

(13)关于PA-6的结构式,正确的写法是(C);

A HO[-OC(CH2)5NHOC(CH2)5NH-]n H;

B H[-NHOC(CH2)5-]n NH2;

C HO[-OC(CH2)5NH-]n H;

D H[-OOC(CH2)5NH-]n H

(14) 下列能发生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引发剂体系为(A);

A 丙烯腈-RMgX;

B 丙烯腈-AIBN;

C 丙烯腈-BPO-N,N-二甲基苯胺;

D 丙烯腈-Et3N

(15) 下面(D)不能用来表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多分散性;

A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

B 分散指数;

C Flory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函数;

D 聚合度

(16) 在低温下进行丙烯的配位聚合反应,一般会得到(A)结构的聚合物;

A 间同立构;

B 全同立构;

C 无规立构;

D 旋光性聚合物

(17) n-C4H9Li作为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配位阴离子聚合反应,在(A)溶剂中可得高顺1,4

含量的立构规整聚合物;

A 己烷;B四氢呋喃;C 硝基苯;D 液氨

(18)某一单体在某一引发体系存在下聚合,发现:1) 聚合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2) 溶剂对聚合度有影响;3) 聚合度与单体浓度一次方成正比;4) 聚合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则这一聚合反应按(A)机理进行;

A 自由基;

B 阳离子;

C 阴离子;

D 配位

(19)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提高(A);

A 转化率;

B 反应速度;

C 分子量;

D 分子量分布

(20)以n-C4H9Li为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其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速度大于在硝基甲烷中的反应速度,这是由于前者的(B, D)大于后者;

A 介电常数;

B 电子给予指数;

C 极性;

D 溶剂化能力

(21) 已知对一单体在进行共聚合反应时获得了恒比共聚物,其必要条件必定是(C);

A r1=1.5, r2=1.5;B. r1=0.1, r2=1.0;C. r1=0.5, r2=0.5;D. r1=1.5, r2=0.7

(22)在乳液聚合反应中,聚合的主要场所为(D)。

A 水相;

B 单体液滴;

C 水相与油相界面;

D 增溶胶束和单体/聚合物乳胶粒内

(23)下列关于自由基沉淀聚合的叙述,那一项是合适的描述(A, c);

A聚合一开始即处于非稳态;B一般不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C一般不发生双基终止;D产生链转移反应

(24)一个聚合反应中将反应程度从97%提高到98%需要0-97%同样多的时间,它应是(b);

A 链式聚合反应;

B 逐步聚合反应;

C 开环聚合反应;

D 界面聚合反应

(25)下列单体对中,易共聚生成嵌段共聚物的为(A);

A 苯乙烯(r1=1.91)-异戊二烯(r2=2.05);

B 甲基丙烯酸甲酯(r1=1.07)-丙烯酸甲酯(r2=0.5);

C 四氟乙烯(r1=1.0)-三氟氯乙烯(r2=1.0);

D 苯乙烯(r1=0.01)-马来酸酐(r2=0)

(26)线性缩聚反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可以通过(D)方法来控制;

A严格控制原料配比达到等物质的量;B加入少量单功能基物质;

C控制反应程度或时间;D提高单体反应活性

(27)在烯类单体进行的阳离子聚合反应中,能生成高分子量线性聚合物的为(C);

A丙烯;B丁烯;C异丁烯;D2,4,4-三甲基-1-戊烯

(28)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还是阳离子反应的阻聚剂是(B);

ADPPH;B苯醌;C醇类;D水

(29)下列不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引发剂组合体系为(b);

A Na-苯乙烯;

B ROLi-苯乙烯;

C RMgX-(甲基)丙烯酸甲酯;

D NR3-α-氰基丙烯酸乙酯

(30)下列那类反应聚合度不发生变化(C);

A HDPE的辐射交联;

B 聚异丁烯的解聚反应;

C 由PS为原料,通过结构改造制备功能高分子;

D 扩链反应

(31)在线性缩聚反应中,延长聚合时间,可以(A, b);

A提高反应程度;B提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C使平衡向生成产物方向移动;D使平衡常数增大

(32)下列关于单体的官能度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单体的官能度是指单体在聚合反应中能形成新键的数目;

B单体的官能度等于单体的功能基数;

C单体的官能度是影响缩聚物结构的内在因素;

D双官能度单体间缩聚,能形成线性结构的缩聚物。

(33) 交联聚合物的合成要用少量二烯烃,下列聚合反应中初期就会发生凝胶化的体系是

(A);

A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B 苯乙烯-丁二烯;

C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烯丙基酯;

D 丙烯酸甲酯-己二酸二乙烯酯

(34)Q值相当,e值差别大的单体(如一个为正,一个为负),容易进行(C)

A难以共聚;B接近于理想共聚;

C交替共聚;D嵌段共聚

(35)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都是将单体分散于水相中,但聚合机理却不同,这是因为(A);

A 聚合场所不同所致;

B 聚合温度不同所致;

C 搅拌速度不同所致;

D 分散剂不同所致

(36)合成聚乙烯醇的单体为(C);

A乙烯醇;B乙醛;C醋酸乙烯酯;D三者均可以

(37)偏二氯乙烯可以进行下列那种聚合反应(C);

A自由基;B阳离子;

C阴离子和自由基;D阴离子

(38)丙烯用α-TiCl3 –AlEt3配位聚合中,通入H2时不产生那种情况(D);

A相对分子质量下降;B聚合速度下降;

C反应活化能高;D得到不饱和的聚合物

(39)下列属于连锁式聚合机理的反应有(a, b);

A正丁基乙烯基醚用BF3-H2O引发聚合;

B偏二腈基乙烯用萘钠引发的聚合反应;

C对苯二甲酰氯与对苯二胺低温缩聚生成全芳聚酰胺液晶高分子的反应;

D双酚A与光气生成聚碳酸酯的反应

(40)合成橡胶通常采用乳液聚合反应,主要是因为乳液聚合(C);

A 不易发生凝胶效应;

B 散热容易;

C 易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

D 以水作介质价廉无污染

(41)当下列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时,最不容易发生交联反应的是(B);

A丙烯酸甲酯-双丙烯酸乙二醇酯;B苯乙烯-丁二烯;

C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D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42)在开放体系中进行线性缩聚反应,为了得到最大聚合度的产品,应(C)。

A选择平衡常熟大的有机反应;B尽可能延长反应时间;

C选择适当高的温度和极高的真空,尽可能除去小分子副产物;

D尽可能提高反应温度

(43)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时,会出现凝胶效应,而离子聚合反应则不会,原因在于(D);

A 链增长方式不同;

B 引发反应方式不同;

C 聚合温度不同;

D 终止反应方式不同

(44)下列那类反应是高分子化合物特有的反应(A);

A. 降解反应;B 水解反应;C 配位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

(45)聚丙烯形成全同立构还是间同立构结构,其比例受(R飞回速度/单体配位插入速度)之比的支配,若单体的配位和链的增长始终在空位(5)上进行,由于(a)的原因,得到全同立构PP;

A R或增长链在空位(5)上受到较多Cl-的排斥;

B 丙烯分子始终在空位(1)上配位,在空位(5)上增长;

C 丙烯分子始终在空位(1)上受到较多Cl-的排斥不稳定;

D R或增长链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回到空位(1)

(46)合成线形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A)。

A 草酸;

B 氢氧化钙;

C 过氧化氢;

D 正丁基锂

(47) 下列那条不是ε-己内酰胺开环聚合形成尼龙-6的反应特点(C);

A 活性中心为N-酰化了的环酰胺键;

B 酰化二聚体为聚合必需的引发活性中心;

C 反应是通过单体加到活性链上进行的;

D 单体经酰化剂处理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48)苯乙烯自由基溶液聚合市的溶剂不宜选择(A);

A 四氯化碳;

B 苯;

C 乙苯;

D 甲苯

(49)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苯乙烯时,会发生(B, d);

A 聚合反应加速;

B 聚合反应减速;

C 聚和速率不变;

D 乙酸乙烯酯难以聚合

(50)欲在25℃下进行苯乙烯的本体聚合反应,引发剂应选择(B);

A BPO;

B FeSO4 + 过氧化物;

C AIBN;

D BPO + 二甲基苯胺

(51)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中,竞聚率为(A)时可获得交替共聚物;

A r1=r2=0;

B r1=r2=1;

C r1>1,r2>1;

D r1<1,r2<1

(52)高聚物受热分解时发生侧链环化的聚合物是(C)。

A PE;

B PVC;

C PAN;

D PMMA

(53)聚甲醛通常是由三聚甲醛开环聚合制备的,最常用的引发剂是(D);

A 甲醇钠;

B 盐酸;

C 过氧化苯甲酰;

D 三氟化硼-H2O

(54) 下列烯类单体和引发剂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时,(C)一对的匹配为最佳组合;

A Na-硝基乙烯;

B RMgX-苯乙烯;

C t-ROLi-甲基丙烯酸甲酯;

D LiR-偏二腈基乙烯

(55)按聚合物热降解中单体的收率从大到小排列下列聚合物为(bdca);

A 聚乙烯;

B 聚α-甲基苯乙烯;

C 聚异丁烯;

D 聚苯乙烯

(56) 对于双官能团单体的成环反应与线性缩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 成环反应多是单分子反应,因此,增加反应物浓度,有利于提高成环反应速率;

B 线性缩聚是双分子反应,因此,增加反应物浓度,有利于提高缩聚反应速率,

降低或排除成环的可能性;

C ω-羟基庚酸或ω-氨基庚酸在线性缩聚反应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聚合反应;

D 成环能力与环的稳定性无关

(57)下列那条是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特点(c);

A链终止方式为双基终止;B聚合须在高温下进行;

C溶剂类型对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结构有很大影响;

D引发剂通常为亲电试剂

(58)用强碱引发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反应时存在诱导期,消除的方法是(c );

A加入过量引发剂;B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C加入少量乙酸酐;D适当加压

(59)在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其平均聚合度主要决定于向(D)转移的速率常数;

A溶剂;B聚合物;C引发剂;D单体

(60)对缩聚反应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B);

A无特定活性中心;B转化率随时间明显提高;

C不存在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D反应过程中,聚合度逐步上升。

五、简答题

(1)已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丙烯腈等单体与丁二烯共聚时的竞聚率分别为0.25,0.05,0.58,5.74×10-5,0.013,0.02,相对应的丁二烯的竞聚率分别为0.75,0.76,1.35,0.325,38.45,0.3,试以交替倾向的次序排列上述单体,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根据r1r2乘积的大小可以判断两种单体交替共聚的倾向。即r1r2→0,两单体发生交替共聚;r1r2越趋近于0,交替倾向越大(2分)。

分)。

由表中可见,交替共聚的次序为:马来酸酐>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苯乙烯(3分)。

(2)分别叙述阴、阳离子聚合时,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方法?参考答案:离子聚合时,一般多采用改变聚合反应温度或溶剂极性的方法来控制聚合反应速度。

阴离子聚合一般为无终止聚合,通过引发剂的用量可调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

阳离子聚合极易发生链转移反应。链转移反应是影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因素,

所以一般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温度老控制聚合物相对

3)什么叫热塑性?什么叫热固性?试举例说明。

答案:热塑性一般是指线性或支链聚合物具有可反复加热软化或熔化而成型的性质(2),如聚乙烯、聚氯乙烯、PMMA、PS(2分);

2分)。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天然橡胶等(2分)。

4)在离子聚合反应中能否出现自动加速效应?为什么?

: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不会出现加速(效应)现象(2分)。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中

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的黏度不断增大,当体系的黏度增大到

k t,明显变小,链终止速度下降;但单体扩散速度几乎k p下降很小,链增长速度变化不大,因此相对提高了聚合反应速度,出现了自加6分)。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由于相同电荷相互排斥不存在双基终止,因此不会出4分)。

已知在苯乙烯单体中加入少量乙醇进行聚合时, 所得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般本. 但当乙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所得到的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应条件下, 试解释原因.

答:加少量乙醇时,聚合体系仍为均相,但是由于乙醇的链转移作用会使其相对分子质量;当乙醇量增加到一定比例后,聚合体系变为非均相沉淀聚合此时由于增长自由基被包埋

,从而造成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反比本体聚合的高.

6)在离子聚合反应中,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间的结合有几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受哪些因素影响?不同存在形式和单体的反应能力如何?

A—B ?A+B-?A+//B-?A+ + B-

共价键紧密粒子对溶剂分开的离子对自由离子

以上各种形式之间处于平衡状态(4分)。结合形式和活性种的数量受溶剂性质、温度

溶剂的溶剂化能力愈大,越有利于形成松弛的离子对(松对)甚至2分);温度降低,离解平衡常数变大,越有利于形成松对甚至自由离子(2分);

越不易被溶剂化。所以在具有溶剂化能力的溶剂中,形成松对和自由离(2分)

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的不同结合形式和单体的反应能力顺序如下:

A+B-

A—B为共价键连接,无引发能力(2分)。

7)丙烯用VCl3或VCl4-AlEt3聚合,为什么在低温下才能获得间同立构PP?

R(烷基或增长/单体配位插入速度)之比的支配。(3分)

由于单金属活性中心的空位⑤和①的空间阻碍不等同,R在空位⑤上受到较多的Cl-1

的排斥不稳定,因而在下一个丙烯分子占据空位①之前R 又飞回到空位①上来。这样,单体的配位和链的增长始终在空位⑤上进行,并由于其立体化学的原因,得到全同立构PP (3分);但由于R 飞回需要能量,而单体与Ti +3的σ-π配位络合是放出能量。因而降低温度有利于降低R 飞回速度,提高单体配位速度(3分);当温度低至一定值时,则单体配位和插入速度远大于R 飞回速度,所以丙烯在低温下才能获得间同立构PP (3分)。

(8)自由基共聚合时,为什么只能产生无规共聚物,而不能产生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

请列举出获得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各3种。

答案:按照Q-e 概念,两种单体自由基共聚合时,只可能是r 1r 2 ≤1(1分);这不满足嵌段共聚条件:r 1>1,r 2 >1(1分)。而无规共聚条件为r 1<1,r 2<1(1分),与Q-e 概念r 1r 2≤1一致,所以自由基聚合只能产生无规共聚物,而不能产生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 (1分)。

下述方法可获得嵌段共聚物:活的高分子逐步加成法;链端接枝法,即设法在链端形成活性中心,然后用接枝共聚的方法进行扩链;力化学法或偶联法等(3分)。

下述方法可获得接枝共聚物:链转移法,即利用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向高分子链转移形成链自由基,引发单体接枝聚合;聚合物引发法;功能基反应法(3分)。

(9)以苯乙烯为例,写出烯类单体CH 2=CHR 在聚合过程中可能有的序列结构类型;并指

出这些序列结构中以那种方式为主。分析其原因。

答案:烯类单体苯乙烯在聚合过程中可能有的序列结构类型有3种:

a 首—尾结构连接

(1分)

b 首—首结构连接

(1分)

c 无规结构连接

(1分)

其中以首—尾结构连接为主。 这是由于①从电子效应看,以首—尾方式连接时,聚苯乙烯(链)自由基上的独电子可与取代苯基构成共轭效应(1分),并由于相邻次甲基的超共轭效应(1分),使生成的自由基稳定。而以首—首(尾—尾)连接时,取代苯基与自由基上的独电子不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无共轭效应,生成的自由基不稳定;(1分)

②从位阻效应观点分析,当以首—尾方式结合时,其空间位阻效应比以首—首(尾—尾)连接时小,这也有利于首—尾结合。(2分)

由于以上两点,生成的聚苯乙烯等烯类高分子的序列结构主要以首—尾方式结合。

(10)何谓活性聚合物?为什么阴离子聚合可以实现活性聚合?什么情况下负离子聚合可以

终止?

答案:活性聚合物是指在链增长反应中,活性链直到单体全部耗尽仍保持活性的聚合物,再加入单体还可继续引发聚合,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继续增加(3分)。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带相同电荷的活性链离子由于静电排斥而不能发生双基终止(2分);从活性链上脱除氢负离子H -

的活化能高而难以发生链终止(2分);反离子为金属离子,一般不能夺取链中的某个原子或H +,也不可能与碳负离子形成共价键而造成活性链终止(2分);所以,当体系中无引起链转移或链终止的杂质时一般都可以实现活性聚合。

当体系中存在少量H 2O 、CO 2、O 2、等杂质以及ROH 、RCOOH 等含活泼氢的化合物时,则由于链转移或异构化反应而易引起链终止(3分)。

CH 2-CH-CH 2-CH-CH 2-CH-CH 2-CH Ph Ph Ph Ph CH 2-CH-CH-CH 2-CH 2-CH-CH-CH 2Ph Ph Ph Ph CH 2-CH-CH-CH 2-CH-CH 2-CH-CH 2Ph Ph Ph Ph

(11)什么叫全同指数或等规度?丙烯进行本体气相聚合的PP 98 g,产物经沸腾庚烷处理后的不溶物90 g。试求该聚丙烯的全同指数,并说明此法测定的依据。

答案: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百分数叫全同指数或等规度(3分)。

聚丙烯的全同指数IIP=(90/98)×100=91.8(3分)。

其测定的依据为:由于聚合物分子的规整性和结晶性不同,其溶解度有差异。利用立构规整聚合物(如全同和间同PP)与无规聚合物溶解度的差异可以进行不同结构的聚合物的萃取分离,从而可以测定聚丙烯的全同指数或等规度(3分)。

(12)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因为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一般为碳阳离子。阳离子很活泼,极易发生重排和链转移反应。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C M=10-2~-4)比自由基聚合(C M=10-4~-5)大得多。温度提高,链转移反应更易发生;为了减少链转移反应的发生,提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阳离子反应一般需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

(13)为什么在线性缩聚反应中不用转化率而用反应程度描述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案:转化率表示反应生成物与起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2分)。而线性缩聚反应本质上是官能团之间的反应而不是整个单体分子,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才能生成大分子(2分),故通常采用已经参加了反应的官能团与起始官能团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反应程度来表征反应进行的程度(2分)。

(14)试分析α-烯烃进行正离子聚合的可能性。能否通过异丁烯的聚合特性进行引发机理的鉴别?

答案:乙烯无侧基,双键上电子云密度低,且不易极化,对质子亲和力小,因此难以进行阳离子聚合(2分)。

丙烯、丁烯上的甲基、乙基是推电子基,双键电子云密度有所增加,但一个烷基供电不强,生成的二级碳阳离子比较活泼,容易重排等负反应生成更稳定的三级碳阳离子,或丁烯二聚体瘦单体阳离子进攻生成三级碳阳离子,导致支链结构,得到低分子油状物(3分)。

异丁烯有两个α‐甲基供电,使双键电子云密度增加很多,易受质子进攻,引发阳离子聚合。因生成的是三级碳阳离子,较为稳定,且不易发生重排、支化等副反应,故可生成分子量很高的线性聚合物。(3分)。

更高级的α-烯烃,因空间位阻只能聚合成二聚体(2分)。

因此,异丁烯成为α-烯烃中唯一能阳离子聚合的单体,而且异丁烯由只有通过阳离子聚合才能制得聚合物。异丁烯的这一特性常用来鉴别引发机理(2分)。

(15)简述你对活性聚合的理解。

答案:①基本特征:无终止和链转移,活性中心长寿命;数均聚合度与单体转化率

成正比,相对分子质量可以通过单体量和引发剂量定量控制,分布是单分散的(4分)。

②用途:聚合物端基功能团化,制备嵌段共聚物,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单分散聚合物作

为相对分子质量表征的标准,制备其它结构规整的聚合物(4分)。

③种类: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基团转移聚合,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4分)。(16)甲基丙烯酸甲酯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而异丁烯则不能,为什么?

答案:异丁烯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因为它存在烯丙基结构,而烯丙基结构会发生自动阻聚作用(2分)。甲基丙烯酸甲酯虽然也存在烯丙基结构,但是,由于双键与羰

基相连,有共轭作用,使单体具有较高的活性,而生成的自由基较为稳定,有利于链增长,不利于链转移反应(2分);相反异丁烯的单体活性低,生成的自由基活性高,容易链转移,而不利于链增长反应,因此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2分)。

六、计算题

1. 要求制备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的聚酰胺,若转化率为99.5%时,

①己二酸和己二胺的配比是多少?产物的端基是什么?

②如果是等摩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进行聚合反应,当反应程度为99.5%时,聚合物的

数均聚合度是多少?

答案:

① -NH(CH2)6NHCO(CH2)4CO-重复单元的分子量是226,

那么结构单元的平均分子量M0=226/2=113

X=M n/M0=15000/113=132.7(2分)

X n=(1+r)/(1+r-2rP) (2分)

当P=99.5%时,X n=132.7

(1+r)/(1+r-2rP)= (1+r)/(1+r-2r×99.5%)=132.7

解得:r=0.995 (2分)

当-COOH/-NH2=0.995时,聚合物的端基均为NH2;(2分)

当NH2/COOH=0.995时,聚合物的端基均为COOH。(2分)

②对于等摩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

X n =1/(1-99.5%)=200 (2分)

2. 1 mol 己二酸与1.01 mol己二胺进行聚合反应,试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反应程度为0.99

和1时所得聚酰胺的理论聚合度。

答案:官能团摩尔系数:r=1/1.01

单体分子平均官能度:f=(2×2)/(1+1.01)=2/1.01

P=0.99时,根据Xn=(1+r)/(1+r-2rp),得:

Xn=(1+r)/(1+r-2rp)=(1+1/1.01)/(1+1/1.01-2×0.99×1/1.01)=67(3分)

根据p=(2/f)-[2/(f*Xn)],得:

Xn=2/(2-fp)=2/[2-(2/1.01)×0.99]=67(3分)

P=1时,同上法得:

Xn=(1+r)/(1+r-2rp)=(1+1/1.01)/(1+1/1.01-2×1×1/1.01)=201(3分)

Xn=2/(2-fp)=2/[2-(2/1.01)×1]=201(3分)

3. 尼龙-66和涤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2600和9600,分别计算两种聚合物结构单元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度。

答案:两种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为

-[-OC(CH2)4CONH(CH2)6NH-]-;-[-OCC6H4COO(CH2)2O-]-

尼龙-66的结构单元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0=(112+114)/2=113 (2分〕

涤纶的结构单元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0=(132+60)/2=96(2分〕

两种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

尼龙-66:Xn=M n/M0=22600/113=200(2分〕

涤纶:Xn= M n/M0=9600/96=100(2分〕

4. 以二特丁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在60℃下研究苯乙烯在苯中的聚合反应,苯乙烯浓度为

1.0mol?dm-3。①求引发速率为4×10-11mol?dm-3?s-1,聚合初速为1.5×10-7mol?dm-3?s-1

时的初期动力学链长和初期聚合度(假设全部为偶合终止,链转移反应可以忽略)。②要使获得的聚苯乙烯的数均分子量为8.5×104,需加入多少链转移剂正丁硫醇(C s=21)?

参考答案: 由R i=2fk d[I]可求得:

fk d= R i/2[I]=4×10-11/2×0.01=2.0×10-910-11 S-1 (2分)

动力学链长为

ν= R p/R i=1.5×10-7/4×10-11=3750 (2分)

因为υ=k p2[M]2/2k t R p[S]=(1-104/887)×839/78=9.5 mol L-1

所以1/X n=1/2ν+C M+ C I[I]/ [M]+ C S[S]/ [M]

=1/3750×2+8.0×10-5+3.2×10-4×0.01/1.0+2.3×10-6×9.5/1.0

=2.43×10-4 (2分)

平均聚合度Xn≈4195

5. 已知在某一聚合条件下由羟基戊酸经缩聚形成的聚羟基戊酸酯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8400 g.mol-1,试计算:①已酯化的羧基百分数;②该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③该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

答案:①根据X w=M w/M0和X w=(1+P)/(1-P)

可得:M w/M0=(1+P)/(1-P)(4分),18400/100=(1+P)/(1-P),P=0.989,

故已酯化的羧基百分数为98.9%(2分)

②根据M w/M n=1+P,M n=9251(2分)

③根据X n=M w/M n,X n=92.51(2分)

6. 以OH(CH2)6COOH为原料合成聚酯树脂,若反应过程中羧基的离解度一定,反应开始时

系统的PH为2。反应至某一时间后PH变为4。问此时反应程度P是多少?产物的Xn 是多少?

答案:羧酸的离解度α=[H+]/[-COOH] (1分)

PH=2时,[H+]=10-2,[-COOH]=[H+]/α=10-2/α(1分);

PH=4时,[H+]=10-4,[-COOH]=[H+]/α=10-4/α(1分);

PH=4时,P=([-COOH]0 - [-COOH]PH=4)/[-COOH]0=(10-2-10-4)/10-2=0.99

(2分)

Xn=1/(1-P)=1/(1-0.99)=100(2分)

7. 将2.0×10-3 mol的萘纳溶于四氢呋喃中, 然后迅速加入4.0 mol的苯乙烯, 溶液的总体积为2 L. 假如单体立即均匀混合, 发现2000 s内已有一半单体聚合. 计算在聚合2000 s和4000 s 时的聚合度.

参考答案:此反应为双阴离子引发的活性聚合, 每一大分子的活性中心数n=2 (1分) [M]0=2.0 mol L-1 [I]=1.0×10-3 mol L-1 (1分)

2000 时, C%=50%

Xn=(n[M]0 C%)/[I]=(2×2×50%)/1.0×10-3=2000 (2分)

4000 时, C%=1-50%×50%=75% (2分)

Xn=(n[M]0 C%)/[I]=(2×2×75%)/1.0×10-3=3000 (2分)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液的多少 03.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重量 B、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A、折光仪 B、奥氏仪 C、电导仪 D、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分别为15.0mL和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B 160mg/L;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A、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银; B、瓷; C、铂; D、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 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CO2,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吸收,吸收,吸收,吸收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 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04.试述燃烧-碘量法测定硫的测定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最新初级药士考试试题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初级药士考试试题药士专业知识模拟 试题及答案

2011初级药士考试试题_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A1型单选题,题干以论述题形式出现,或为叙述式,或为否定式。答题时,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肯定或否定1项,作为正确答案。 1、氯苯那敏常与下列哪种酸成盐后供药用 A.盐酸 B.枸橼酸 C.马来酸 D.硫酸 E.醋酸 答案:C 2、肾上腺素的氧化变色是因为含有 A.酚羟基 B.巯基 C.芳香伯氨基 D.醛基 E.羧基 答案:A 3、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是为了防止 A.水解 B.氧化 C.差向异构化 D.聚合

E.吸收二氧化碳 答案:B 4、氯贝丁酯为 A.抗高血压药 B.抗心绞痛药 C.降血脂药 D.抗心律失常药 E.强心药 答案:C 5、遇高温或撞击有爆炸性的药物是 A.硝苯地平 B.硝酸异山梨酯 C.盐酸普萘洛尔 D.氯贝丁酯 E.卡托普利 答案:B 6、复方新诺明中含有的磺胺类药物是 A.磺胺嘧啶银 B.磺胺嘧啶 C.磺胺嘧啶钠 D.磺胺甲噁唑 E.磺胺醋酰钠

答案:D 7、磺胺类药物遇光易氧化的功能基是 A.芳香伯氨基 B.苯环 C.磺酰胺基 D.嘧啶环 E.异噁唑环 答案:A 8、诺氟沙星属于下列哪类抗菌药 A.异喹啉类 B.季铵盐类 C.喹诺酮类 D.重金属类 E.磺胺类 答案:C 9、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 A.95%(ml/ml) B.85%(ml/ml) C.75%(ml/ml) D.100%(ml/ml) E.50%(ml/ml) 答案:A

10、异烟肼为 A.镇痛药 B.抗真菌药 C.抗结核药 D.抗高血压药 E.抗酸药 答案:C 11、可用于药物制剂或食品防腐剂的是 A.水杨酸 B.苯甲酸 C.氧化锌 D.苯扎溴铵 E.高锰酸钾 答案:B 12、属耐酶青霉素的是 A.青霉素V钾 B.氨苄西林钠 C.苯唑西林钠 D.阿莫西林 E.磺苄西林钠 答案:C 13、下列哪类抗生素具有如下基本结构

数值分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数值分析试题 一、 填空题(2 0×2′) 1. ?? ????-=? ?????-=32,1223X A 设x =是精确值x *=的近似值,则x 有 2 位 有效数字。 2. 若f (x )=x 7-x 3+1,则f [20,21,22,23,24,25,26,27]= 1 , f [20,21,22,23,24,25,26,27,28]= 0 。 3. 设,‖A ‖∞=___5 ____,‖X ‖∞=__ 3_____, ‖AX ‖∞≤_15_ __。 4. 非线性方程f (x )=0的迭代函数x =?(x )在有解区间满足 |?’(x )| <1 ,则使用该迭代 函数的迭代解法一定是局部收敛的。 5. 区间[a ,b ]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S (x )在[a ,b ]上具有直到 2 阶的连续导数。 6. 当插值节点为等距分布时,若所求节点靠近首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 公式的 前插公式 ,若所求节点靠近尾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公式的 后插公式 ;如果要估计结果的舍入误差,应该选用插值公式中的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 。 7.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中f (x i )的系数a i (x )的特点是:=∑=n i i x a 0)( 1 ;所以当 系数a i (x )满足 a i (x )>1 ,计算时不会放大f (x i )的误差。 8. 要使 20的近似值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要取 4 位有效数字。 9. 对任意初始向量X (0)及任意向量g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x (k +1)=Bx (k )+g (k =0,1,…)收 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1 。 10. 由下列数据所确定的插值多项式的次数最高是 5 。 11. 牛顿下山法的下山条件为 |f(xn+1)|<|f(xn)| 。 12. 线性方程组的松弛迭代法是通过逐渐减少残差r i (i =0,1,…,n )来实现的,其中的残差 r i = (b i -a i1x 1-a i2x 2-…-a in x n )/a ii ,(i =0,1,…,n )。 13. 在非线性方程f (x )=0使用各种切线法迭代求解时,若在迭代区间存在唯一解,且f (x )

高化复习题答案

三、填空题 (1)按阴离子聚合反应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下述单体为(ACDB ); A a—氰基丙烯酸乙酯;B乙烯;C甲基丙烯酸甲酯;D苯乙烯 (2)从化学交联角度,PE、乙丙二元胶、聚硅氧烷等不含双键的聚合物可用(过氧化物)进行交联;不饱和聚酯树脂宜用(在引发剂存在下加入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烯类单体)交联;天然橡胶等一般用(硫或含硫有机化合物)交联; (3)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阻聚剂(苯醌、硝基化合物、氧、硫等)是按照加成型阻聚机理影响聚合反应的; (4)缩聚反应初期用惰性气体加压,是为了(防止产物高温氧化变质和避免单体挥发造成原料配比变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减压,是为了(使小分子排出); (5)典型的乳液聚合的主要组分有(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和乳化剂);聚合场所在(胶束和乳胶粒内)。 (6)配位聚合双金属机理的要点为(在钛上引发,在铝上增长;每一个过程插入一个单体); (7)按聚合物热稳定性从大到小排列下列聚合物为(ABDC ); A聚四氟乙烯;B聚苯乙烯;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聚a—甲基苯乙烯; (8)引发剂LiR、RMgX、ROLi、NR3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按从小到大排列为(NR3,ROLi ,RMgX,LiR); (9)聚酰胺-610的英文符号为(PA-610),商品名(尼龙-610或锦纶-610),按照聚酰胺-610 中的数字表示的顺序其单体分别为(己二胺和癸二醇); 10)按照对甲基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活性顺序由小到大排列下述引发剂为( DABC); A RMgX ; B ROK ; C 吡啶; D NaR (11)在推导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时作了三个假定,分别是(增长链不管长短均等活性)(相对分子质量足够大,引发反应消耗的单体可以忽略,聚合速率由链增长速率表示)(稳态假定,引发速度等于终止速度); (12)虽然1,2- 二甲氧基乙烷的介电常数比四氢呋喃小,但反应速率常数却大得多,这是由于前者的(电子给予指数或溶剂化能力)高于后者的缘故; (13)阳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是(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14)r1=r 2=0,说明两种单体只能共聚而不能自聚,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严格交替而连,形成交替共聚物); (15)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程度P=0.95 时的数均聚合度为(20)。 (16 )Flory 统计凝胶点总是比实验值(偏小),原因是由于(存在分子内环化付反应)及(官 能团不等活性)的因素; (17)按对a氰基丙烯酸乙酯阴离子聚合引发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下述引发剂为 (A>D>C>B ); A 钠+萘; B H2O; C CH3OK ; D BuMgBr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试题答案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深圳市2019年小升初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深圳市 2019年小升初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语文——————————— 2 数学——————————— 8 英语———————————15 科学———————————22 品德与社会—————————27

2019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小朋友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勾勒.(1ēilè)目的.(dì de)漫.卷(juǎn juàn) 束.缚(sùshù)碣.石(jié xiē)氧.气(rǎng yǎng) 2. 看拼音写词语。(6分) zāo gāo() dǎo méi () tǎn tè bù'ān()xīmiè() qī zi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3. 查字典。(3分) 益: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 )画。 “益”的字义有:①增加;②利,有好处的;③更。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应选哪种解释? 延年益.寿( ) 良师益.友( ) 4. 选词填空。(4分) 挺立屹立耸立矗立 (1)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 (2)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3)发射塔架高高地( )在航天发射场上。 (4)他虽然年老体弱,但依然( )在抗击手足口病的第一线上。 5. 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意。(4分) (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10下, 11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

数值分析试卷及其答案

1、(本题5分)试确定7 22 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几位有效数字,并确定其相对误差限。 解 因为 7 22 =3.142857…=1103142857 .0-? π=3.141592… 所以 312102 11021005.0001264.0722--?=?=<=- π (2分) 这里,3,21,0=-=+-=n n m m 由有效数字的定义可知7 22 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3位有效数字。 (1分) 而相对误差限 3102 1 0005.00004138.0001264.07 22-?= <≈= -= π π πε r (2分) 2、(本题6分)用改进平方根法解方程组:??? ?? ??=????? ??????? ??--654131*********x x x ; 解 设???? ? ??????? ? ?????? ??===????? ??--11111 1 131321112323121 32 132 31 21 l l l d d d l l l LDL A T 由矩阵乘法得: 5 7,21,215 27 ,25,2323121321- ==-== -==l l l d d d (3分) 由y D x L b Ly T 1 ,-==解得 T T x y )9 23 ,97,910(,)563, 7,4(== (3分) 3、(本题6分)给定线性方程组???????=++-=+-+=-+-=-+17 7222382311387 510432143213 2143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写出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 2)考查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的敛散性; 解 1)Jacoib 迭代格式为

(完整版)(含答案)高分子化学练习题.doc

高分子化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复单元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 2、结构单元高分子中多次重复的且可以表明合成所用单体种类的化学结构。 3、线型缩聚 2 官能度单体或 2-2 体系的单体进行缩聚反应,聚合过程中,分子 链线形增长,最终获得线型聚合物的缩聚反应。 4、体型缩聚有官能度大于 2 的单体参与的缩聚反应,聚合过程中,先产生支链,再交联成体型结构,这类聚合过程称为体型缩聚。 5、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6、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7、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r 1 =k11/ k12,r 2 = k 22/ k21, 竞聚 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8、悬浮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9、乳液聚合是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而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水、水溶 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10、接枝共聚物聚合物主链只由某一种结构单元组成,而支链则由其它单元组 成。 二、选择题 1、聚酰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中最终能够达到的反应程度为 ( B ) A. 0 .94 B. 0.95 C. 0.96 D. 0.97 2、在线型缩聚反应中,成环反应是副反应,其中最易形成的环状化合物是( B ) A. 3, 4 元环 B. 5,6 元环 C. 7 元环 D. 8-11 元环 3、所有缩聚反应所共的是(A) A. 逐步特性 B. 通过活性中心实现链增长 C. 引发率很快 C. 快终止 4、关于线型缩聚,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B)

工业分析总复习题答案

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B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 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Na2CO3 B.NaOH C.EDTA D.HCl 15.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苯甲酸B.NaOH C.EDTA D.HCl 16.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 B )的含量。 A.Mg2+ B.Ca2+、Mg2+ C.Al3+、Fe3+ D.Ca2+、Mg2+、Al3+、Fe3+ 17.欲测定SiO2的正确含量,需将灼烧称重后的SiO2以HF处理,宜用下列何种坩埚( B )。A.瓷坩埚B.铂坩埚C.镍坩埚D.刚玉坩埚 18.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瓶签颜色依次为( A )。 A.绿、红、蓝B.红、绿、蓝C.蓝、绿、红D.绿、蓝、红 19.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代号依次为(A )。

人力资源考试模拟题及其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考试模拟题 1-5题 A人才资源 B培训 C评价中心技术 D失业保险 E劳动合同 F是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在这种程序中主试针到特定的目的与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评价被试的各种能力。 G使那些不是自愿失去工作的员工在没有工作期间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 H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I是帮助员工获取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开的的重要工作。 J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1、A AF ( ) B AG ( ) C AH ( ) D AI ( ) E AJ (√ ) 2 A BF ( ) B BG ( ) C BH ( ) D BI (√ ) E BJ ( ) 3 A CF (√ ) B CG ( ) C CH ( ) D CI ( ) E CJ ( ) 4 A DF ( ) B DG (√ ) C DH ( ) D DI ( ) E DJ ( ) 5 A EF ( ) B EG ( )

C EH ( √ ) D EI ( ) E AJ ( ) 判断题 6、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其组织提供劳动,并从组织获得报酬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7、培训强调的是帮助培训对象获得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现在所承担的工作。(√) 8、职业生涯是指个体的职业工作经历。(√) 9、为了评估规划的有效性,规划人员有必须首先确定评估标准。(√) 10、员工考评只能由员工的主管对其进行考评。(×) 1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 12、我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不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 ( × ) 13、工作分作为一种活动,其主体是工作分析者,客体是工作环境。(×) 14、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机械设备的性能的行业适宜采用计件工资制。(×) 15、依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参加劳动,即便参加劳动也不属于真正的人力资源。(×) 16、要搞好员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就必须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要求。 ( √ ) 17、招聘程序的第一步是招募。(×) 单选题 18、从目标的角度看,你喜欢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原因之一是(C) A领导信任我 B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C 心理充实 D 工作灵活 19、某企业为招募新员工,派遣人力资源部的两名员工赴外地某高校进行招聘。其中,差旅费3000元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A) A获得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保障成本 20、员工离开组织之前由于工作效率地下而造成的损失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C) A保障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离职成本

数值分析整理版试题及答案

数值分析整理版试题及答案

例1、 已知函数表 x -1 1 2 ()f x -3 0 4 求()f x 的Lagrange 二次插值多项式和Newton 二次插值多项式。 解: (1)k x -1 1 2 k y -3 0 4 插值基函数分别为 ()()()()()()()()()() 1200102121()1211126 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 ==-------- ()()()()()()()() ()()021******* ()1211122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 ==-+---+- ()()()()()()()()()()0122021111 ()1121213 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 ==-+--+- 故所求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 () ()()()()()()()()()()2 20 2()11131201241162314 121123537623k k k L x y l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2)一阶均差、二阶均差分别为

[]()()[]()()[][][]010********* 011201202303 ,11204 ,412 3 4,,5 2,,126 f x f x f x x x x f x f x f x x x x f x x f x x f x x x x x ---===-----= = =----=== --- k x ()k f x 一阶 二阶 -1 -3 1 0 3/ 2 2 4 4 5/6 故所求Newton 二次插值多项式为 ()()[]()[]()() ()()()20010012012,,,35 311126537623P x f x f x x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例2、 设2 ()32f x x x =++,[0,1]x ∈,试求()f x 在[0, 1]上关于()1x ρ=,{} span 1,x Φ=的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 解: 若{}span 1,x Φ=,则0()1x ?=,1()x x ?=,且()1x ρ=,这样,有

生化考试复习题汇总及答案整理

核酸化学及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正向遗传学:通过研究突变表型确定突变基因的经典遗传学方法。 2.核小体组蛋白修饰:组成核小体组蛋白,其多肽链的N末端游离于核小体之外,常被化学基团修饰,修饰类型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之后会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活性。 3.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遗传重组的一类。这类重组依赖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只发生在同源短序列的范围之内,需要位点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参与催化。 4.转座机制:转座酶上两个不同亚基结合在转座子的特定序列上,两个亚基靠在一起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切下转座子,转座酶-转座子复合物结合到靶DNA上,通过转座酶的催化将转座子整合到新位点上。 5.基因敲除:利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外源同源DNA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靶基因发生重组,从而将外源DNA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产生精确的基因突变,完成基因敲除。 6.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引物、四种单脱氧碱基存在的条件下复制或转录时,如果在四管反应系统中分别按比例引入四种双脱氧碱基,若双脱氧碱基掺入链端,该链便停止延长,若单脱氧碱基掺入链端,该链便可继续延伸。如此每管反应体系中便合成了以共同引物为5’端,以双脱氧碱基为3’端的一系列长度不等的核酸片段。反应终止后,分四个泳道进行电泳,以分离长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长度相邻者仅差一个碱基),根据片段3’的双脱氧碱基,便可依次阅读合成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 7.荧光实时PCR技术原理 探针法:TaqMan探针是一小段可以与靶DNA序列中间部位结合的单链DNA,它的5’和3’端分别带有一个荧光基团,这两个荧光基团由于距离过近,相互发生淬灭,不产生绿色荧光。PCR反应开始后,靶DNA变性,产生单链DNA,TaqMan探针结合到与之配对的靶DNA序列上,之后被Taq DNA聚合酶切除降解,从而解除荧光淬灭,荧光基团在激发光下发出荧光,最后可根据荧光强度计算靶DNA的数量。染料法:荧光染料(如SYBR GreenⅠ)能与双链DNA发生非序列特异性结合,并激发出绿色荧光。PCR反应开始后,随着DNA的不断延伸,结合到DNA上的荧光染料也相应增加,被激发产生的荧光也相应增加,可根据荧光强度计算初始模板的数量。 8.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原理 将荧光蛋白在某些特定的位点切开,形成不发荧光的N片段和C片段。这2个片段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时,不能自发地组装成完整的荧光蛋白,不能产生荧光。但是,当这2个荧光蛋白的片段分别连接到一组有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上,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这两个目标蛋白时,由于目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荧光蛋白的2个片段在空间上互相靠近互补,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并在该荧光蛋白的激发光激发下,发射荧光。 简言之,如果目标蛋白质之间有相互作用,则在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该荧光蛋白的荧光。反之,若目标蛋白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不能被激发产生荧光。 二.问答题: 1.怎样将一个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上;原核表达后,怎样纯化该蛋白? 2.通过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得cDNA的全长?简述其原理。 (一)已知序列信息 1.同源序列法:根据基因家族各成员间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该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然后再利用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cDNA全长。 2.功能克隆法: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 (二)未知序列信息: 1.基于基因组DNA的克隆:是在鉴定已知基因的功能后,进而分离目标基因的一种方法。

工业分析 复习题

《工业分析》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分,2分/题) 1、当甲乙两方对分析结果有分歧,为了解决争议,可以使用的分析方法是( A ) A、验证分析 B、仲裁分析 C、例行分析 D、监测分析 2、( A )的结果是进行工艺核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 A、标准分析法 B、快速分析法 C、中控分析 D、例行分析 3、不属于工业分析的特点的是( D ) A、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 B、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C、分析任务广 D、对试样的全部杂质进行分析 4、硅酸盐烧失量一般主要指( A ) A、化合水和二氧化碳 B、水分 C、吸附水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 5、用碳酸盐熔融硅酸盐属于( B ) A、湿法分解 B、干法分解 C、以上两种都对 6、下列吸收剂能用于吸收CO2的是( A ) A、KOH溶液 B、H2SO4溶液 C、KMnO4 溶液 D、饱和溴水 7、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是( D ) A、QB/T 2234—1898 B、QB/T 2154—1990 C、QB/T 1562—2003 D、QB 724—1998 8、采取天然水时,应将取样瓶浸入水下面( C )处取样。 A、30cm B、40cm C、50cm D、50m 9、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是( C ) A、随机采样 B、非随机采样 C、分层采样 D、定期采样 10、萃取分离方法是基于各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 A )不同这一基本原理。 A、分配系数 B、分离系数 C、萃取百分率 D、溶解度 二、填空题(共20分,1分/空) 1、被称为工业生产的眼睛,在工业生产中起把关作用的是工业分析。 2、工业物料可以分为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3、硅酸盐可分为天然硅酸盐和人造硅酸盐。 4、工业分析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全面测定,称为全分析。 5、水分与岩石、矿石的结合状态不同分为结合水和吸附水。 6、当硅酸盐熔融后呈蓝绿色,在水中浸取时呈玫瑰色,则样品中有锰存在。 7、供全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5L ,供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0.3L 。 8、水样的预处理包括:浓缩、过滤、蒸馏、排除干扰离子和消解。 9、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样品量和样品数越少越好。

十套模拟试题详细答案及解析

第十一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算法的设计可以避开具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但算法的实现必须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支柱。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以后结束。 本题答案为C。 2. 所谓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父结点数为int(n/2),而叶子结点数等于总结点数减去父结点数。本题n=699,故父结点数等于int(699/2)=349,叶子结点数等于699-349=350。 本题答案是B。 3. 要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主要应注重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符号名的命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含义,以便于对程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程序;程序编写应优先考虑清晰性,除非对效率有特殊要求,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本题答案为A。 4.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本题答案为B。 5.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的确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本题答案为A。 6.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它们是: 1、自顶向下。这种方法是先从抽象级别高且普遍性强的对象开始逐步细化、具体化与特殊化。 2、由底向上。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具体的对象开始,逐步抽象,普遍化与一般化,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视图设计。 3、由内向外。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最基本与最明显的对象着手逐步扩充至非基本、不明显的其它对象。 本题答案为D。 7. 数据流相当于一条管道,并有一级数据(信息)流经它。在数据流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数据流可以从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向文件或从文件流向加工,并且可以从外部实体流向系统或从系统流向外部实体。 本题答案为C。 8.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本题答案为B。 9. 当数据表A中每个元素距其最终位置不远,说明数据表A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在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的情况下,采用插入排序所用时间最少。 本题答案为B。 10.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记录其内部结构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记录的集合,

数值分析试卷及其答案1

1. 已知325413.0,325413*2*1==X X 都有6位有效数字,求绝对误差限。(4分) 解: 由已知可知6 5.0102 1 ,0,6,10325413.0016*1=?= =-=?=ε绝对误差限n k k X 2分 620*2102 1 ,6,0,10325413.0-?= -=-=?=ε绝对误差限n k k X 2分 2. 已知?? ???=0 01 A 220- ?????440求21,,A A A ∞ (6分) 解: {}, 88,4,1max 1==A 1分 {}, 66,6,1max ==∞A 1分 () A A A T max 2λ= 1分 ?????=0 1 A A T 4 2 ???? ? -420?????0 01 2 20 - ???? ?440= ?????0 01 80 ???? ?3200 2分 {}32 32,8,1max )(max ==A A T λ

1分 24322==A 3. 设32)()(a x x f -= (6分) ① 写出f(x)=0解的迭代格式 ② 当a 为何值时,)(1k k x x ?=+ (0,1……)产生的序列{}k x 收敛于 2 解: ①迭代格式为: x a x x x a x a x x a x x x f x f x x k k k k k k k k k k 665)(665)(6)()(')(2 2 32 1 += +=---=-=+? 3 分 ②时迭代收敛即当222,112 10)2(',665)('2<<-<-=-= a a x a x ?? 3分 4. 给定线性方程组,其中:?? ?=13A ?? ?2 2,?? ? ???-=13b 用迭代公式 )()()()1(k k k Ax b x x -+=+α(0,1……)求解,问取什么实数α ,可使 迭代收敛 (8分) 解: 所给迭代公式的迭代矩阵为?? ? --???--=-=ααααα21231A I B 2分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资料

答案大部分都是在网上或者书上找到的,少数自己总结的,不能确保百分之百正确,仅供 参考,如发现错误和遗漏之处,请大家指出! 计算题第二题方法应该没错,答案有保留小数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人找到正确的解答欢迎 补充。 一、名词解释 1. 凝胶化现象: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的现象。 2. 多分散性:合成聚合物总是存在一定的分子量分布,常称作多分散性。 3. 玻璃化温度:非晶态热塑性聚合物在玻璃态下受热转变成高弹态时的转变温度。 4.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成为活性种,打开烯类的n键,弓I发聚合,成为自由基聚合。| 5. 胶束成核:难溶于水的单体其短链自由基只增长少数单元(<4),就被沉析出来,与初级自由基一起 被增溶胶束捕捉,引发其中的单体聚合而成核,即所谓胶束成核。 6. 力口聚:稀类单体n键断裂而后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 7. 缩聚反应:是官能团单体多次缩合成聚合物的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副产 物产生。 8. 接枝共聚物:主链由某一种单元组成,支链则由另一种单元组成。 9. 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链增长反应速率之比。 10. 均相成核:溶于水中的单体引发聚合形成短链自由基,多条这样亲水性较大、链较长的短链自由基 相互聚集在一起,絮凝成核的现象。 11. 定向聚合:定向聚合指单体经过定向配位、络合活化、插入增长等形成立构规整(或定向)聚合物 的过程 12. 开环聚合:环状单体b -键断裂而后开环、形成线性聚合物的反应,称作开环聚合。 13. 共聚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聚合,生成同一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反应。 14. 化学计量聚合 :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 量聚合。 15. 嵌段共聚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特殊聚合物,每 一锻炼可长达至几千结构单元。

工业分析 绪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答案 1. 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答: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分析的任务是研究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 工业分析起着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例如,通过工业分析能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常。从而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指导生产,并能量经济合理的使用原料、燃料,及时发现、消除生产的缺陷,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工业分析是国民经济的许多生产部门(如化学、化工,冶金、煤炭、石油、环保、建材等等)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检验手段。 2. 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工业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允许差? 答:工业分析的特点是: ○1工业生产中原料、产品等的量是很大的,往往以千、万吨计,而其组成又很不均匀,但在进行分析时却只能测定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正确采取能够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的少量样品,是工业分析中的重要环节,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先决条件。 ○2对所采取的样品,要处理成适合分析测定的试样。多数分析操作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在工业分析中,应根据测定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分解试样。 ○3工业物料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共存的物质对待测组份可能会产主干扰,因此,在研究和选择工业分析方法时,必须考虑共存组份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其干扰。 ○4工业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指导和控制主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符合生产所要求的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不一定要达到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 工业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完成分析的时间和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快速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 ○1快速分析法:主要用以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要求能迅速得到分析结果,而对准确度则允许在符合生产要求的限度内适当降低,此法多用于车间生产控制分析。 ○2标准分析法:标准分析法是用来测定生产原料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并以此作工艺计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所以此法必须准确度高,完成分析的时间可适当长些。此项工作通常在中心试验室进行。该类方法也可用于验证分析和仲裁分析。 允许差:即允许误差又称公差,允许误差是指某一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值间的绝对偏差。或者说,是指按此方法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一系列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允许界限即极差。 3. 什么是标准物质?工业分析中常用的标准物质指哪些?当基体效应显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所谓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充分证实了的特性,用来校正测量器具、评定测量方法或给材料定值的物质或材料。

最新跟单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0年跟单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跟单员是指为保证合约如期完成,经企业授权,具体执行订单的相关条款、跟踪并协调订单执行过程的专业人员。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叫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3、有形商品的贸易(Visible Trade):它是指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各种具体的商品贸易。 4、寄售(Consignment):寄售是寄售人(即卖方)先将货物运往国外,委托国外客户(亦即代售人)按照事先双方商定的条件在当地市场上代为销售。商品售出后所得货款由代售人扣除佣金和费用后汇付给寄售人。 5、来料加工(Processing with given materials)。这是指国外客户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包装物料,由我方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色样)、数量,加工成成品,交付对方以赚取加工费用。 6、包销(Exclusive Sales)指出口人(委托人)通过协议把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和规定期限内营权单独给予国外某个客户或公司的贸易做法。 7、CFR术语的全文是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destination),即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8、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客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核心是运用EDI技术使单证标准化、电子化。 9、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交换)技术是指企业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统一结构和标准信息的交换。 10、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过程,沟通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1、礼节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作法。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12、询盘(Inquiry)又称询价或洽商邀请,是指买方或卖方为了购买或销售货物而向对方提出关于交易条件的询问。 13、还盘(Counter Offer),又称还价,是受盘人对发盘条件不完全同意而提出变更的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