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市场调查、政策制定还是商业决策等方面,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都是基础。然而,大量的数据如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有用的结论和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资料整理的方法与技巧。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所需的数据类型,例如数量数据、分类数据、定量数据等。然后,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收集数据,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

在收集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首先,要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排除错误或缺失的数据。其次,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对数据进行建档和整理,确保数据的结构与格式一致。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二、数据的描述与总结

在整理完数据后,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集中趋势指标,以及计算方差、标准差等离散趋势指标。此外,还可以绘制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图表,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三、数据的分析与解释

在数据描述与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解释。首先,可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R等)对数据进行更复

杂的统计分析,如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其次,我们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在解释数据时,要注

意客观、准确地表达结果,避免主观性或武断性的评价。同时,要注

意将结果与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

四、数据的展示与报告

最后,我们可以将整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和报告。有效的数据

展示可以提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在展示数据时,可以选择合适

的图表类型,并注意图表的布局和配色,使其简洁明了。同时,要给

每个图表或表格加上标题和标签,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识别。

在进行数据报告时,要注意组织结构和逻辑清晰。可以根据数据的

分析结果对报告进行分节,以便读者逐步了解问题和分析过程。此外,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结果和结论,并给出适当的推理和解释。

总结起来,统计资料的整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通过数据的

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统计资料的整理方

法与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以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应用效果。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测试题 1、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是,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2、统计整理包括、、和四方面内容。 3、在分布数列中,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称为。 4、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 5、统计汇总技术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6、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和四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由和两部分构成。 7、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是;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和组合形式不同,统计分组有和两种。 8、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个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的若干组;二是将性质的单位合并在一起 9、数量标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 10、在组距数列中,用来代表各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定各组内变量值是分布的。 11、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有、。 1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和。 13、统计调查按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4、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式有、和。 15、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和。 16、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调查期限是指。 17、调查表是用来表现的,按其形式不同一般有和。 18、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和。 19、统计中专门调查包括、、和。 2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以为标准选取的。 21、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的单位。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正确计算各组组距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我校的校训:校园家园乐园,成长成才成功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企业欢迎,家

第二章第二节 统计整理

第二节统计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 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经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的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通过统计调查或实验,我们取得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但这些原始资料一般是分散的、不系统的个体资料。它们只能说明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不能说明总体特征,难以反映总体的全貌情况。用这样的资料,无法从总体上认识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无法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必须对这些分散的、不系统的个体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的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并以此计算各种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指标,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和全貌,认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 可见,统计整理不是单纯的数据汇总,而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和综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个体量的认识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量的认识的连接点,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显示与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数据整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成果。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统计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如果发现被调查单位的资料不齐全或有差错,要及时查询订正。 (2)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并按调查和分析目的的要求进行各种分组,汇总出各组单位数和各项指标的总数。 (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统计图,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与步骤 (一)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注意三点: (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 (2)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 (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选择分组标志,是确定将统计总体区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划分各组界限,是根据分组标志,划定各相邻组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 将统计资料按其分组标志进行分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统计分布数列形成的过程,如图2-4所示。

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市场调查、政策制定还是商业决策等方面,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都是基础。然而,大量的数据如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有用的结论和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资料整理的方法与技巧。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所需的数据类型,例如数量数据、分类数据、定量数据等。然后,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收集数据,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 在收集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首先,要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排除错误或缺失的数据。其次,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对数据进行建档和整理,确保数据的结构与格式一致。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二、数据的描述与总结 在整理完数据后,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集中趋势指标,以及计算方差、标准差等离散趋势指标。此外,还可以绘制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图表,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三、数据的分析与解释 在数据描述与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解释。首先,可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R等)对数据进行更复 杂的统计分析,如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其次,我们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在解释数据时,要注 意客观、准确地表达结果,避免主观性或武断性的评价。同时,要注 意将结果与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 四、数据的展示与报告 最后,我们可以将整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和报告。有效的数据 展示可以提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在展示数据时,可以选择合适 的图表类型,并注意图表的布局和配色,使其简洁明了。同时,要给 每个图表或表格加上标题和标签,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识别。 在进行数据报告时,要注意组织结构和逻辑清晰。可以根据数据的 分析结果对报告进行分节,以便读者逐步了解问题和分析过程。此外,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结果和结论,并给出适当的推理和解释。 总结起来,统计资料的整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通过数据的 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统计资料的整理方 法与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以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应用效果。

统计整理内容及统计分组作用

统计整理概述、统计分组作用 一、统计调查课后习题解析 二、新授 1、什么是统计整理? 2、统计整理步骤?(4条) 1)汇总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是逐级汇总,自下而上逐级整理汇总本系统或本地区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采用这种汇总形式。 其优点是1、能够满足本地区或本系统对统计资料的需要;2、在汇总过程中,如果原始资料有问题能够及时检查、核对。 不足,一般情况下因经过环节多,时间长;中间环节多,很容易产生汇总误差。 二是集中汇总,将全部资料集中到组织统计调查的最高一级机关进行汇总,比如人口普查资料。 其优点是,1、在较短时间内得出汇总结果;减少汇总过程中误差。 不足是,1、汇总过程中不易发现存在的误差;2、资料集中在最高一级机关,不能满足各地区、各部门的需要。 2)计算指标有两种 一是计算各组及总体单位总数(含有计算各组单位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各项其它指标。

3、统计分组含义、作用 1)什么是统计分组 指根据事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遵循两大原则: 一是穷尽原则 二是互斥原则 穷尽原则:指分组后,总体内的每一个单位都要有组可归,不能漏掉一个。按民族分组,有回族,但组中没有列出,少了单位,资料不完整。 按成绩分组,60-69,70-79…,但有一个学生69.5分,就不完整。 互斥原则:指在一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组,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 如,服装分:男、女、童。不科学。 2)统计分组作用 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 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部结构

统计学复习资料整理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也称全距,用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R=max (xi)-min(xi) 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V=S/X。离散系数是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三大统计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 卡方分布(χ2) 定理:设n个相互独立并且都服从正态N(0,1)分布的随机变量X1、X2,……Xn,记则随机变量χ2服从自由度为n的χ2分布。 统计变量服从卡方分布,其含义是:在给定概率α的条件下,满足 或者说表达式的概率为α。 T分布 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N(0,1),Y~χ2(n)记。则随机变量T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 设T~t(n),0<α<1,对于满足下列等式的数t a(n),称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 对于较大的n(>45)可以同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u a作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F分布 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χ2(n1),Y~χ2(n2)记,则随机变量F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1,第二自由度为n2的F分布,记作:F~F(n1,n2) 若F~F(n1,n2),易知:,若 则 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完全由样本决定的量,叫做统计量;或者说不含有其他未知量的样本的函数称为统计量。统计量可以看做是对样本的一种加工,它吧样本中所包含的关于总体的其一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S2。 自由度:随机变量所包含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称为估计量,用符号θ表示。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都可以是一个估计量。而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点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θ的某个取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θ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区间范围,该区间通常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误差得到。与点估计不同,进行区间估计时,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可以对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 样本量: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为样本,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为样本量。样本量的大小是选择检验统计量得一个要素。 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置信水平: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很多次,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称为置信水平。表示为(1-α)%,α为是总体参数未在区间内的比例。也称置信度或置信系数。 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对提出的命题进行检验的一套程序和方法.事先对总体参数或分布形式作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有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采用逻辑上的反证法,依据统计上的小概率原理。 单侧检验:拒绝域在右侧或者在左侧的假设检验,左单侧检验右单侧检验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统计整理 (一)定义:就是对搜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的工作过程。对已整理过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也属于统计整理。(二)意义: 1、通过统计调查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但这种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是分散、零碎、表面的。要说明总体情况,揭示出总体的内在特征,还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以便通过综合指标对总体作出概括性的说明。 2、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只有通过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等整理工作,才能使统计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由个别到全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事物的数量特征。否则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再丰富、再完备,其作用也发挥不出来,统计调查就将徒劳无益,统计分析也将无法进行。 3、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统计研究中经常要用动态分析,这就需要有长期累积的历史资料,而根据积累资料的要求,对已有的统计资料进行筛选,以及按历史的口径对现有的统计资料重新调整、分类和汇总等,都必须通过统计整理工作来完成。 (三)程序: 1、设计整理方案: 分组和分组体系; 统计指标 2、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是统计整理的第一步,包括以下内容: (1)完整性和及时性 完整性,就是看调查单位或填报单位是否齐全;规定的项目是否都有答案,应报资料的份数是否符合规定。 及时性,是看填报单位是否按时报送了有关资料。对不报、漏报或迟报的现象都要及时查清。(2)审核资料的正确性: 审核资料的正确性,是检查所填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常用的审核方法有两种: ①逻辑检查: 首先,从理论上或常识上检查资料是否有悖常理、有无不切实际或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例:一张调查表中,年龄是9岁,职业是教师,其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若在某行业的报表中,企业规模为大型,而职工人数则是100人,这其中也必有一错。 其次,是检查各项目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地方。 例:企业的净产值大于同期总产值就是明显的逻辑错误。 ②计算检查: 即检查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并通过各种计算方法来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字是否相互衔接。 例:各分项之和 = 总计 各比例之和 = 100%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阐述了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统计分组的作用和分组方法;统计汇总的组织与技术;手工汇总与计算机汇总技术。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统计整理意义 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搜索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一)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整理方案 (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三)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 (四)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所研究事物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某一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一)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二)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三)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一)类型分组: 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二) 结构分组: 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 分析分组: 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一)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进行分组。 3.选择分组标志时,要考虑到现象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

(二)按品质标志或按数量标志分组 1.按品质标志分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1.简单分组。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2.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四、统计分组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组数 是指将全体变量值分成多少组。 (二)单项分组与组距分组 1、单项分组:在按数量标志分组时,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2、组距分组:将所有的变量值依次划分为几个区间,一个区间内的所有变量值归为一组。区间的距离称为组距,这样的分组称为组距分组。 (三)组距:指分组条件下每组变量值的变化范围,即每组变量区间的距离。 (四)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 等距式分组,指各组组距相同。凡是在变量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等距分组。例如、身高、体重、零件尺寸的误差分组等,都是常见的等距分组。 不等距分组,指各组组距不相等的分组。当变量值变动很不均匀时,常采用不等距分组。不等距分组中,多数情况是根据事物性质变化的数量界限来确定组距,如对少年儿童年龄的分组,必须注意到不同年龄生理变化的特点,可分为1岁以下,1-2岁,3-6岁,7-15岁等组。五)组限:组限是指各组变量值变动的两端界限,是每组的起点和终点。每组的起点称为下限,每组的终端为上限。凡遇到某总体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到作为下限的那一组,这称谓“上限不在内”原则。 (六)开口式分组与闭口式分组 a、开口式分组:在组距式分组中,凡具有“以上”(上开口组)或“以下”(下开口组)的分组。 b、闭口式分组:没有“以上”和“以下”的分组。 (七)组中值:指各组上限和下限的中点数值。其计算公式为:组中值=(上限+下限)/2 开口组的组中值计算公式如下: a、下开口组组中值=上限-相邻组组距的一半 b、上开口组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组距的一半 三、注意: 1、对于连续变量分组,相邻组的上限与下限必须重叠。 对于正指标,采用“上限不在内”原则(一般) 对于逆指标,采用“下限不在内”原则 2、对于离散变量分组,相邻组的上限与下限必须间断。 次数分布

统计资料的整理的主要内容

统计资料的整理的主要内容: 1.统计资料的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他是统计资料调查的继续和深化;是统计分析的基础;是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连接点; 2.统计资料整理的目的是使收集的初级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便对总体内部规律性、相互联系、结构关系能够做出概括说明; 3.统计整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统计资料整理方案设计、统计资料审核、统计资料分组与分析、编制统计表与绘制统计图; 4.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核心,它是依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能够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5.统计分组主要有四个作用:发现统计资料的特点与规律性、分析总体众不同现象的类型、分析总体内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的特征、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各组限的划分; 7.统计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一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二是根据能够反映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选择、三是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选择; 8.分组按标志性质的不同分类(划分各组组限的方法):一是按品质标志分组,二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 9.统计分组体系: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

10.分布数列:分布数列的次数或频数、比率或频率;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上下限与组距、组中值,组距与组数的确定(上开下闭原则)(经验公式:组距=1+3.322lgN); 11.统计表的构成:主要由横向构造与纵向构造组成,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一般情况还要有资料来源、填表说明、填报单位、填表人、填表日期等); 12.统计表的分类: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 13.编制统计表的要求(编制规则) 14.统计图:条形图、饼示图、曲线图等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数据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整理的相关信息,通常用于分析 和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情况。收集和整理统计数据的过程是一项重要 的工作,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 决策。本文将探讨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统计数据的收集 1. 定义数据需求:在开始收集统计数据之前,需要明确自己所需要 的数据类型和范围。这可以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和相关问题来实现。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某一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我们需要收集的数据 可能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数据等。 2. 选择数据收集方法:根据数据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 数据收集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访谈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设计数据收集工具:根据所选择的数据收集方法,需要设计相应 的数据收集工具。问卷调查可以设计问卷表,实地观察可以设计观察表,访谈可以设计访谈提纲等。这些工具应该清晰明了,便于被被调 查对象理解和回答。 4. 数据收集: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需要注意保持中立性和客观性, 确保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情况。同时,需要注意保护被 调查对象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

1. 数据录入: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录入工作。这一过程 可以通过电子表格或统计软件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数据录入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初步的数据清洗,排除不符合条件 和无效的数据。 2. 数据清洗和验证:进行数据清洗的目的是排除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保证数据集的准确性。数据清洗的过程包括查找和修改错误记录、填补缺失数据等。同时,还需要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数 据的可靠性。 3. 数据分析:在数据整理完成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的工作。根据 研究目的和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以 发现数据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 4. 数据报告:最后一步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数据报告。报告 应该清晰明了,包含必要的图表和描述,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使用数据。此外,还应该提供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过程的详细说明,以 便他人能够复制和验证研究结果。 结论: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准 确的信息并做出明智的决策。在进行统计数据的收集时,我们需要明 确数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并设计相应的数据收集工具。在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时,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录入、清洗和验证,最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在各个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收集 和整理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各种现象、趋势和规律,为决策提供 依据。本文将探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和 技巧。 一、统计数据的收集 统计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归纳,获取有关个体、群体或事件的数据。以下是常见的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 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我们可以收集到被调查者的意见、看法和行为 数据。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我们需要确定目标群体,编制问题,并注 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 访谈调研:访谈调研是通过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其观点、经验和行为。访谈调研通常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度,以确 保获得准确和详细的数据。 3. 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活动。通过在实地进行观察,我们可以获取到一些实时和客观的数据,进一 步了解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4.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已有的书籍、论文、报告等来收 集数据。这种方法适用于已有大量相关资料的研究领域,可以迅速获 取到丰富的数据。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以便 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趋势。以下是常用的统计数据整理的方法和 技巧: 1. 数据分类: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和目的,进行分类整理。可 以根据时间、地区、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 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2. 数据归纳: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可以用表格、图表、统 计指标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对数据的归纳,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数 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相关性。 3. 数据分析: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应用统计学 和数据分析方法,挖掘数据中的深层次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 出结论、提出问题,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4. 数据可视化:使用图表、地图、折线图等工具将数据以可视化的 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数据。数据可视化不仅能够增加 表达的直观性,还能够提高数据传递的效果。 在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护数据的隐私和 安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各个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科学地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象和问题,并为

调查资料的整理步骤

调查资料的整理步骤 篇一:档案归档整理流程 档案归档整理流程 一、收集 收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的第一个步骤,由于涉及到最后档案的归档的齐全完整和有效利用,目前将其划分为两个步骤:文件判断和确定期限。 1、文件判断。文件判断主要是对于现有文件的归档范围进行确定,首先需要与各单位进行沟通和深入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合理的归档范围。 2、期限期限。根据文件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等划分对应的保管期限,根据不同的保管期限进行相应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年度鉴定和保管期限到期后的销毁工作上。二、分类归档文件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上对于各类档案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应对照表格对于收集文件进行类别的划分。三、编制页码 注意编制页码的时候不漏页、不重页,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不编页码,卷内文件在右上角开始标号,从“001”开始,遇有正反双面在反页左上角标出。四、装订 用不锈钢钉逐件装订或者组卷装订,避免生锈腐蚀文件。 五、排序 对于同一类别的文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六、档号标识 对于排列好的文件依次标出档号,做到不重复,不断号,保持档案编号的自然连续性。七、著录 著录是指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是为了满足检索查找提供利用的需要。八、装盒即同“组卷”,将具有相同联系的文件放置在同一盒子里,对于案卷(盒子)进行编号。 案卷除包含排列好的文件外还应包括案卷封面和备考表,案卷封面反映文件内容,备考表则对于案卷组卷情况进行说明,包括案卷包内容,日常使用、变更情况,组卷时间,组卷入和审核人等。案卷封面置于文件前面,备考表置于文件之后,二者不进行页码的标识。九、打印目录 包括卷内文件目录和案卷目录,注意按照文件的保管期限进行区分汇总。十、编制检索工具 对于准备好的各类目录进行整理,编制目录汇总表,提供日常利用。 档案归档整理流程图 篇二:资料整理方法 资料整理 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 理。 目录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是指将杂乱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利用和应用这些信息。在各类研究、调查、统计等工作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资料整 理与分析方法。 一、文件整理法 文件整理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文本资料整理。首先,要对收集到的文 本资料进行逐一浏览,将其中的关键信息摘录出来并分类,形成一个整体 的文件目录结构;然后,进一步对摘录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以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 二、图表整理法 图表整理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数字资料整理。首先,要对收集到的数 字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然后,可 以通过比较、排列、计算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和 趋势,并进一步对其进行解释和解读。 三、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数字资料分析。首先,要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统计,包括计数、计量、计算等操作,以获取数据的基本特征;然后,可以通过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进 一步的分析,以获取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四、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文本资料分析。通过对文本的关键词、 主题、情感等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揭示出文本的内在含义和特征。内容 分析法通常可以分为定性内容分析和定量内容分析两种方法,前者主要侧 重于理解和解释,后者主要侧重于测量和比较。 五、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主要用于多变量数据的降维和简化。通过对多个变量进 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和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压缩、模 型建立和预测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复杂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因子和维度。 六、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组织、企业或个人的战略规划和决策分析。通 过分析组织、企业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可以帮助制定相应 的发展战略和应对措施。SWOT分析法的核心是明确内外部环境中的关键 因素,并对其进行综合和评估。 七、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主要用于思维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通过逻辑判断、推理和 演绎等方法,可以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和关系,并 形成合理的结论。逻辑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复杂问题的思路和逻辑, 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分析工作,不 同的资料和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处理。通过运用适当的资 料整理与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发现和把握资料中的有价值信息,为进一 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资料整理方法

资料整理方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资料整理 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目录 1基本介绍 2整理分类 3怎么整理资料 1基本介绍 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资料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资料整理的原则是真实性、合格性、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简明性和新颖性。

2整理分类 社会研究所搜集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前者是通过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及访问表格得来的,它涉及大量调查对象,对此可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后者多为无结构的观察、访谈材料和文献资料,一般是少数典型或个案的材料。这两类资料的整理过程大致相同,但整理方法不同。 文字资料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由于文字资料在来源上存在差异,所以其整理方法也略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以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对于文字资料的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对于文字资料的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 对于通过观察、访问和文献搜集得来的文字材料的整理,步骤如下:①对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检查、核对,如观察记录是否带有个人偏见、被访者是否如实反映情况、文献来源是否可靠等等。②从原始材料中摘取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主要内容,对资料进行

档案统计的整理与分析

档案统计的整理与分析 档案统计整理 为使档案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的、个别单位的原始资料成为能反映整体现象的资料,有关部门必须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综合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档案统计整理的结果是各种统计表。档案统计整理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统计审核 审核档案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档案统计整理的首要环节。例如,档案统计项目和调查单位是否完整,统计报表中数字的计算是否平衡,其逻辑关系是否正常合理,等等。 (二)统计分组 分组(分类)是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基础。通过对档案统计资料进行分组,档案人员可以研究档案工作中诸现象的类型和特征、总体的构成以及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继而发现各种类型现象的质的特征及发展规律。 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准(也称分组标志)是保证实现分组任务的关键,是使统计研究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必须选择最能实现研究目的、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准。对同一现象,当研究目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时,须采用不同的分组标准。

档案统计分组,根据分组标准的多少又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简单分组是按一个标准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复合分组是按两个及以上标准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 (三)编制统计表 统计表应能简明精确地把观察结果反映出来,应该能显著地表现出研究现象的基本特征,表现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统计表的设计应该满足下列具体要求: (1)表格紧凑。统计表的横格可以较长些,纵栏则要短些,但横格纵栏的幅面都不宜过大。 (2)构成体系。在一系列的统计表之间、统计表内部的各项目之间,应当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制表时,各个统计表、各个项目的序列应被合理地安排。 (3)标题精确。统计表的总标题、标目(栏目名称)必须精确。表的总标题应该简要明确地反映统计表所有项目的基本内容,表现出表中数字资料的主要意思,并应标明资料的所属地区和时间,统计表中的指标名称。各个项目的概念,应该明确、具体。对某些不易被了解的概念,应做统一解释和说明。 (4)明确计量单位。统计表中应指明计量单位的名称并附以必要的说明。 (5)统计表应注明填报单位、时间及制表人。 档案统计分析

统计学: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

统计学: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 统计资料整理,是一项量大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需根据科学的组织形式和步骤进行。统计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如下。 1.设计整理方案 统计整理方案是进行资料整理之前对整个资料整理工作所作的科学支配,是统计整理的指导性文件。设计统计整理方案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确定对总体单位的处理方法即对总体单位是否分组,如何分组。科学的分组体系,直接关系到统计研究的结果。二是确定用什么指标说明各组和总体的特征即确定指标体系。这两部分内容通常用整理表或综合表来表示。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整理方案又是一系列汇总表式的总称。此外,统计整理方案中还包括整理工作的组织计划,如组织领导人员及其培训,汇总的形式和方法,整理工作完成的期限,汇总资料的报送等。 2.原始资料的审核 为了保证统计资料的精确性,必需在汇总整理之前进行严格审核。这是因为统计调查资料来自各个方面,经过许多环节,差错在所难免,汇总前如不进行严格审核,势必影响汇总结果的精确性。原始资料的审核,主要检查资料的完整性、精确性和准时性三方面。对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主要检查核对调查单位有无遗漏,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搜集齐全,

调查表中所列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清晰等。对资料精确性的审核主要包括规律检查和计算检查两方面。在规律检查中,主要检查资料内容是否合理;指标之间是否相互矛盾,如在人口调查中,某人年龄“8岁”而职业是“教师”,明显两者之间必有一个错误。计算检查主要是资料数字计算的检查。如各部分相加是否等于总计,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等等。发觉问题需要查询时,最好深入到基层单位,进行查证核实。 3.统计资料的汇总 统计资料汇总是一项较为繁重的工作,也是统计资料整理的中心环节,其详细做法是依据汇总表中的分组要求和统计指标,将各原始资料进行归类和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分组数值和总计数值。 统计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逐级汇总,对原始资料自下而上地汇总本单位、本系统或本地区的统计资料,如人口调查、耕地调查等多采用此种汇总整理的形式。这种资料汇总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在较小范围内对数字资料进行整理,整理的资料也可以满意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需要。缺点是汇总层次多,反复转录易出差错。另一种是集中汇总整理,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在统计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直接进行汇总整理。集中汇总整理适用于重要或时效性特别强的调查。集中汇总整理的优点是取得

统计资料管理制度(3篇)

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为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及连续性,加强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和有效利用,统计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 一、定期整理统计资料,加强统计资料管理。各种统计资料保存连续完整,及时按照归档要求整理、装订、编号、管理、移交;及时备份同期计算机统计资料、统计软件,并保证与纸介质资料一致,积极推行档案存储光盘化;能够将年度统计资料整理成册。 二、设立专门的档案橱,确保档案资料完好无损。 三、各种统计报表和分析资料、原始记录及有关统计工作的文件、材料做到及时整理,分类入楼,并对历史统计资料搞好搜集和整理。 四、统计人员调动或调整时,要分类别、按时间先后顺序搞好交接。交接的资料、材料要列出清单,并由交接双方签字。 五、各种统计资料要妥善保管,严格遵守《统计法》和《保密法》中有关统计资料保密工作的规定,不得乱翻阅,严格借阅手续,杜绝统计资料丢失现象的发生。 六、按照文书档案管理标准,及时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 统计资料管理制度(二) 一、统计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确保统计资料完整与安全。

二、统计人员要加强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做到定期清点和检查,每逢节假日要将统计资料集中保管,以防失泄密。 三、统计人员要严格执行统计资料借阅制度,不准把机密资料私自外借。 四、不准随便摘录统计资料内容,谈话不得与非有关人员涉及统计资料内容。 五、不准在统计室内会客,非统计人员严禁使用统计专用微机。 六、对需要销毁的统计资料,必须登记造册,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销毁要到指定地点,并有专人负责监督。 七、因玩忽职守造成统计资料丢失或泄密者,视情节轻重依纪、依法处理。 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管理制度 第一条,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统计台帐 第二条,统计资料台帐的设计应当遵循便于管理、便于汇总、满足统计调查需要的原则。 第三条,统计台帐包括乡镇(街道)社会和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内容在满足统计部门业务需求的同时,兼顾本地区社会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第四条,村(居)委会应当根据统计台帐的要求建立原始记录表,收集和填写各村民小组、外来生产经营单位的原始资料,并妥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