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素和形态学

语素和形态学

语素和形态学
语素和形态学

3.2.1语素和形态学

在前面一节中,我们已经看到有些词可以分出更小的成分。chairman是由chair和 man构成的,townhall是由 town和 hall构成的。boys、checking

和disappointment也可以作进一步分析。boys由boy和-s组成,checking由check和-ing组成,disappointment由dis-、appoint和-ment组成。这些更小的成分叫做语素。但是语素本身不能再作进一步分析。chair不能再分析成ch 和air。ch和air这两部分跟整体chair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就表达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看,语素(morpheme)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单位而不破坏或彻底改变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直接涉及语素研究的语言学分支叫做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词的内部结构以及词的构造规则。例如,英语动词purify由两个部分组成:pur(e)和-ify,由此可以概括出一条规则:形容词加上-ify可以造出一个新的动词。这条形态学规则可以用来解释一组以-ify结尾的动词的存在或形成,如amplify (放大,增强)、simplify(简单化)、electrify(使充电)、falsify(伪造)。这些动词的各个构成部分都是语素。

3.2.2 语素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语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根据能否单独出现,可以将语素分为两类。能单独出现也就是能独自成词的,是自由语素(free morpheme)。例如dog(狗)、nation(国家、民族)、close(关闭)是自由语素。换句话说,所有的单语素词都是自由语素。组成成分都是自由语素的多语素词叫做复合词(compound),例如 paymaster(发薪人员)、moonwalk((作)月球行走)、babysit(照顾幼儿)、godfather(教父)、sunflower(向日葵)。

与此相反,dogs中的-s、national中的-al、disclose(揭露)中的dis-不能单独出现,它们必须跟至少一个其他语素共现,这样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bound morpheme)。因此,distempered(不健全的,紊乱的)这个词有三个语素,就是dis-、temper、-ed。其中temper是个自由语素, dis-、-ed是粘着语素。

(2)词根、词缀和词干

除了复合词之外的多语素词,可以分出词根和词缀。

词根(root)是词的基本形式,不能再作进一步的分析而完全不损失同一性。也就是说,去掉所有的词缀后,词所剩下来的部分就是词根。internationalism(国际主义)这个词中,去掉inter-、-al、-ism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词根nation(国家)

所有的词都包含一个词根语素。

词缀(affix)是一个构词成分的集合,它们只能附加于另一个语素(词根或词干)上。

语言中词缀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根据它们跟词根或词干的相对位置,一般可以把词缀分为三小类,就是前缀、后缀和中缀。例如:

例3-12

前缀 para-, mini-,un-

后缀 -ise, -tion

中缀 f(oo)t/ f(ee)t/, g(oo)se/ g(ee)se

这一分类跟前面的分类是有交叉的。词根可能是自由语素也可能是粘着语素,但词缀都是粘着语素。自由词根语素能独自出现,是词的基础形式,如 black (黑色)、blackbird(山鸟类)、blackboard(黑板)、blacksmith(铁匠)中的black。语言中的这类语素在数量上的潜力是无限的。

可是英语中的粘着词根语素,相对来说数量很少,如receive(收到)、perceive(察觉)、 conceive(构思)中的-ceive,remit(宽恕)、 permit (许可)、commit(犯(错误))、submit(使服从)中的-mit,retain(保持)、contain(包含)、maintain(维持)中的-tain,incur(招致)、recur(重现)、occur(发生)中的-cur等。

英语中有些词根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粘着的。例如,sleep(/sli:p/)和 child(/t∫aIld/)都是自由词根语素,然而sleep的过去分词形式slept 中的slep-和child的复数形式children中的child-都不能独自存在,因此是粘着的。

词干(stem)是指能加上屈折词缀的语素或语素的组合。friends中的friend-、friendships中的friendship-都是词干。friend-表明词干可能相当于词根,而friendship-表明词干可以包含词根和派生词缀。

(3)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

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的区别有时叫做屈折语素和派生语素的区别。可是,这一分类只能应用到词缀上。词根不能再分成屈折词根和派生词根。

一般来说,屈折词缀的多产性表现在一个完整的范畴而不只是其中的一组成员中。相反,根据我们一般熟悉的词项的多少以及怎样用它们来产生,根据它们是否能用来生成新的形式以及它们生成新形式有多自由,派生语素的多产性是很广的。这点可以通过例3-13来说明,那些加星号的形式都是在英语词库之外的。

例3-13

recite recitation recital

cite citation * cital

revive * revivation revival

conserve conservation * conserval

deserve * deservation * deserval

虽然在当代英语词典中,我们找不到那些加星号的形式,但是某一天其中一些形式是有可能为人们所使用的。

屈折词缀常常在词干后面添加一个微小的或微妙的语法意义。例如,toys、

walks、John's等中的屈折词缀。相反,派生词缀常常改变词汇意义,如 cite (引用)、citation(条文);generate(产生)、generation(一代人)。

屈折词缀不改变原词的词类,如 flower、flowers,而派生词缀可能改变原词的词类,如 small(形容词,小的)、smallness(名词,小,小气),当然也可能不改变,如 brother(名词,兄弟)、brotherhood(名词,手足情谊,兄弟关系)。

通常,屈折词缀受到的限制是非语义性的语言因素,这一因素在它们所依附的词之外,但是在短语或句子之内。例如,the boy likes to navigate on the internet(这个男孩喜欢在因特网上航行)中选择用likes,是由句子中的主语the boy决定的。而派生词缀更多的是根据简单的意义区别。例如,clever和cleverness之间的选择依赖于我们是要谈论性质"聪明"(clever)还是要谈论处于聪明的状态(clever-ness)。

英语中的屈折词缀绝大部分是后缀,总是在单词的末尾(如drums,walks,Mary's)。但是派生词缀可以是前缀(如comparable, depart, online),也可以是后缀(如slaver, teacher, workable)。

3.2.3 屈折变化和词的形成

更准确地说,形态学(morphology)涉及了两个领域:(1)研究屈折变化(inflection),如"bark"+"-s",(2)研究词的形成(word-formation),常借词汇形态学(lexical morphology)或派生形态学(derivational morphology),如"purify"由"pur(e)"+"ify"构成。

(1)屈折变化。屈折变化(inflection)是通过附加屈折词缀的语法关系的表现,如数、人称、有定性、体和格,屈折词缀不会改变所附加词语的语法类。例如:

例 3-14

(a)数:table/tables

apple/apples

car/cars

(b)人称,有定性和体:

talk/talks/talking/talked

open/opens/opening/opened

shout/shouts/shouting/shouted

(C)格:boy/boy's

John/John's

university/university's

例3-14中的每组词都构成一个单独的聚合,也就是说,每组语法条件形式都从一个词根或词干派生而来。

(2)词的形成

词的形成(word-formation),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指词形变化的过程,这些词形变化是标志词项之间的关系的。这可以进一步分为复合类(复合词)和

派生类(派生词)两种。

ⅰ. 复合词

复合词(compound)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词汇词之间不同的关系。整体上说,指那些由一个以上的词汇语素构成的词,或者由两个独立的词连接起来构成新的形式,如icecream(冰淇淋)、sunrise(日出)、paperbag(纸袋)、cloakroom(衣帽间)、 cupboard(碗碟橱)、 drug-store(药房)、railway (铁路)、jackknife(折叠刀)、laptop(膝上型电脑)等等。

复合词中,这两个词汇语素可能是不同的词类。例如:

例 3-15

(a)名词复合词

day +break → daybreak(N+V)

play +boy → playboy(V+N)

hair +cut → haircut(N+V)

call +girl → callgirl(V+N)

wind +mill → windmill(N+V)

(b)动词复合词

brain +wash → brainwash(N+V)

lip +read → lipread(N+V)

baby +sit → babysit(N+V)

(c)形容词复合词

man +eating → maneating(N+V-ing)

heart +felt → heartfelt(N+V-ed)

duty +free → dutyfree(N+Adj)

(d)介词复合词

in +to → into

through + out → throughout

复合词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向心复合词和离心复合词。

名词性向心复合词和形容词性向心复合词的中心成分是从动词派生出来的,因此也叫做动词性复合词或综合复合词、第一个成员通常是动词过程的参与者。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3-16

名词形容词

self-control(自制) eye-entertaining(非常悦目的)

pain-killer(镇痛剂) bullet-resistant(防弹的)

core-meaning(核心意义) virus-sensitive (对病毒敏感的)

foot-warmer(脚炉) machine washable(能机洗的)

sun-tanned(被太阳晒黑的) disease inhibitory(抑制病毒的)

离心的名词性复合词由V+N、V+A和V+P构成,而离心的形容词性复合词由V+N和V+A构成。

例3-17

名词形容词

scarecrow(稻草人) takehome(实得的,可以带回家的)

playboy(花花公子) lackluster(无光泽的)

cutthroat(凶手) breakneck(非常危险的)

get-together(联欢会) come-hither(吸引人的)

sit-down(静坐抗议) beat-up(破旧的)

breakthrough(突破) runaway(逃亡的)

run-up(抬高) walk-in(未经预约而来的)

复合词可以有不同的书写方式。有些可以写成单词的形式,如wardrobe(衣柜)、birdseed(鸟饵)、bodyguard(保镖)、seashore(海岸)、cardboard (纸板)、daylight(日光,白天)、countersign(口令);有些可以用连字号连接,如 wedding-ring(结婚戒指)、wave-length(波长)、vantage-point (优势)、traffic-light(交通灯)、spring-clean(大扫除)、simple-mined (率直的,不世故的,低能的)、rest-room(公用盥洗室,衣帽间)、black-head (黑头粉刺)等;有些复合词的两个部分之间可以有空格,如 washing room(盥洗室)、wedding breakfast(喜宴)、 treasure trove(无主珍宝)、traffic island(交通岛)、 clothes moth(蠹虫,衣蛾)、counter revolutionary (反革命的)。

一般来说,位于右边的成员不仅决定了整个复合词的类,而且决定了复合词的主要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右边的成员可以看作是中心成分。

ⅱ. 派生词

跟复合词不同,派生词(derivation)则能表明词根和词缀之间的关系。如:例3-18

un +conscious → unconscious(未发觉的,无意识的)

nation +al → national(国家的,民族的)

national +ize → nationalize(国有化)

跟屈折词缀不同,派生词可能改变原始词的词类,也可能不改变的词类。例如:

例3-19

(a)词类改变了

N → V length +en → lengthen(延长)

hospital +ize → hospitalize(送入医院)

un +horse → unhorse(使摔下马来,推翻)

dis +card → discard(丢弃,抛弃)

N → Adj fool +ish → foolish(愚蠢的)

beast +ly → beastly(残忍的,今人不快的)

delight +ful → delightful(令人愉快的,可喜的)

speech +less → speechless(不能说话的,酩酊大醉的)

virtue +ous → virtuous(善良的,有道德的)

N → Adj/Adv clock +wise → clockwise(顺时针方向的)

earth +ward → earthward(向地球,向地面)

V→N work +er → worker(工人)

pay +ee → payee(收款人,领款人)

inhabit+ant → inhabitant(居民,居住者)

V→Adj accept + abl e → acceptable(可接受的,合意的)

adore +able → adorable(可崇拜的,可爱的)

Adj→N mean +ness → meanness(卑鄙,吝啬)

rapid +ity → rapidity(速度,迅速,急速)

Adj → V deaf +en → deafen(使聋,变聋)

sweet+en → sweeten((使)变甜,加糖)

Adj→Adv exact +ly → exactly(准确地,严密地)

quick +ly → quickly(很快地)

(b)词类不改变

N → N non +smoker → nonsmoker(不抽烟的人,禁止吸烟列车车厢) ex +president → expresident(前总统)

profit +eer → profiteer(奸商)

book +let → booklet(小册子)

V → N dis +obey → disobey(违反,不服从)

un +do → undo(解开,松开,取消)

Adj → Adj tall +ish → tallish(稍高的,身材较高的,有点夸张的) il +logical → illogical(不合逻辑的,不合理的)

通过派生方式生成的形式,其数量是相当多的,而且其潜力是开放的。以前缀pre-为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任何一部词典中列出上百个单词,如preamble(导言)、 pre-arrange(事前安排)、precaution(预防,警惕)、precede(在……之前,先于)、 precept(规则)、precinct(区域,范围)、precognition(预知)、precondition(前提)、precursor(先驱)等。以同一个词缀结尾的单词也是这样,如以-able结尾的read-able(易读的)、valuable (贵重的,有价值的)、 acceptable(可接受的,合意的)、distinguishable (可区别的,可辨识的)、malleable(有延展性的,可锻的)、justifiable (有理由的)、salable(适于销售的)、teachable(可教的,驯良的)、unanswerable (无法回答的,没有责任的)等等。

英语中,每个单词一般只有一个生成性的屈折词缀,但是允许有多个派生词缀。如 monumental(纪念碑的,不朽的)、transcendental(光验的,超越的)、capability(能力,性能)、musicality(音感,音乐性)、accountancy (会计师之职,会计学)、dependency(依靠,从属)、characterization(描

述,人物之创造)、joyfulness(快乐)、silliness(愚蠢,糊涂)、effectively (有效地,有力地)、 beautifully(美好地,漂亮地)、 delightfully(令人愉快地)、Americanism(美国风,美国精神)、egalitarianism(平等主义)。当然有些单词可以同时含有前缀和后缀,如abbreviation(缩写,缩写词)、abominable(讨厌的,令人憎恶的)、bipartisan(骑墙的)、bigamist(重婚者)、continuously(不断地,连续地)、contradiction(反驳,矛盾)。

3.2.4 音系学和形态学的对立

(1)语素和音位

音位是语音中的最小单位,语素是语法中的最小单位,语言中的这两个层面之间有一致性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看着这两个层面的"合资",也就是形态音系学(morphonology)或形态音位学(morphophonemics)。

单个的音位可以代表一个语素,但他们并不总是一致的。/gavz/中的/z/音位代表了表示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的语素-es,但是/z/出现的时候经常跟这一特殊语素无关。看下面的例子:

例3-20

(a)boy(s)/boI(z)/

(b)boy'(s)/boI(z)/

(c)raise/reI(z)/

(a)中的/z/音位是代表复数的语素,(b)中的/z/音位是代表属格意义的语素。但是(c)中的/z/音位根本不单独代表什么。

(2)语素结构和音位结构

语素也可以不用单个音位表示,而用音位结构表示。下面的例子表明它们可以是单音位的,也可以是单音节的或多音节的。

例3-21

单音位的 dog(s)/dog(z)/

单音节的 (love) + (ly)/'(lΛv)+ (li)/

多音节的(tobacco)/ta + 'bae + kau/

因此,一个词的音节(音位)结构和语素结构不一定是一致的。例如,

例3-22

tell + er /'te + la/

big(g)+ er /'bI + ga/

(3)语素变体

有些语素在任何语境中都只有一个形式,如"dog"、"back"、"cat"等。另

外一些语素可能有相当多的变化形式,也就是说,一个语素有可选择的形式或语音形式。让我们来看一下英语中表达复数的语素。

例3-23

map - map(s)/maep(s)/

dog - dog(s)/dog(z)/

watch - watch(es)/wot∫Iz/

mouse - m(i)ce/m(aI)s/

ox - ox(en)/'oks(n)/

tooth - t(ee)th / ti:θ/

sheep - sheep/∫i:p/

从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英语中的复数意义可以用清音/s/、浊音/z/、元音-辅音结构/Iz/、不规则形式如/maIs/中的双元音/aI/、/'oksn/中的鼻音/n/、/ ti:θ/中的长元音/i:/、/∫i:p/中的零形式/φ/等来表示。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复数语素的语素变体(allomorph)。

因此,正如美国结构主义所认为的,语素跟音位一样,都是抽象的单位,但是它处于一个更高的抽象层面上。语素由一串不同类的音位组成,有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书写语素时,表示抽象概念的语素要放在大括弧﹛﹜之内。以复数语素为例,可以用这样的形式表达:﹛-s ~ -z ~ -Iz ~ -aI ~ -i:~ -n ~-φ﹜。

要注意的是,有些语素形式能表示不同的语素,因此有不同的意义。正如在例3-14中所指出的,语素形式"-s"可以表示复数(如tables、apples、cars),可以表示人称/定式(如 talks、opens、shouts),也可以表示格(如boy's、John's、university's)。

(4) 形态音系学(morphophonology),又叫形态音位学(morphophonemics)

形态音系学(morphophonology)或形态音位学(morphophonemics),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指对影响语素形式的音位要素的分析和分类,以及对影响音位形式的语法要素的分析和分类。总之,它是研究音系学和形态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ⅰ. 音位的限制

语素的形式可能会受到音位要素的限制。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两组词。

例3-24

(in)justice(不公平,不讲道义)

(im)perfect(有缺点的,未完成的)

(in)efficient(效率低的)

(im)penetrable(难以渗透的)

(in)firm(不坚固的,柔弱的)

(im)possible(不可能的)

否定语素在这两组词中分别实现为"in"和"im"。原因很简单,是因为齿龈鼻音/n/变成了双唇塞音/m/。所以说/n/受到/p/的影响发生了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跟同化作用相对的是异化作用(dissimilation),指一个音段影响了另一

个音段的清晰度,以致语音变得不太相似或不同。例如:

例3-25

g(r)ammar(古英语)→ glamor(中古英语)

pe(r)egrinus(拉丁语)→ pi(l)grim

marb(r)e(法语)→ marb(l)e

这些例子中,音位/r/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化成为/l/,这导致了有关语素的变化。

ⅱ. 形态的限制

语素也会受到形态因素的限制。但这一限制的实施必须满足下面三点要求:

(a)所有的语素变体都应该有共同的意义,例如,﹛-z ~ -s ~Iz ~

aI ~ -φ~ -n﹜都表示复数。

(b)所有语素变体的分布应该是互补的。例如,算数语素﹛-n﹜只在数量有限的单词中出现,如 ox,brother等。

(c)具有共同意义的语素变体应该出现在平行的队列中。例如:

例 3-26

单数形式复数形式

(ox)/ o(ks)/ (ox)en/'o(ks)n/

(cow)/(kau)/ (cow)s/(kau)z/

这说明/n/跟/z/在英语的语法结构中具有相同的功能地位。

教学研究有以下内容:

英语学习笔记

外语教育理论

外语教学方法

英语语言学

网上教研杂志

英语比萨园

学术论文

颜色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献综述

颜色词的发展演变文献综述 2011级对外汉语 学号:201105121068 王海湾

摘要: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颜色词的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古今中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对人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词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目前,关于颜色研究方向很多,涉及很多方面。现将近日查阅的各类研究性论文和学术期刊稍作梳理,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颜色词文化 国内外都不乏对于颜色词的探讨,最具影响力的当数美国民族学家Berlin 和Kay, 他们曾在1969年发表《基本色彩词语: 普遍性与进化论研究》, 在这部巨著中就近百种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了深入有趣的研究。国内也有不少语言学家对颜色词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如伍铁平先生“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伍铁平, 1986)对颜色词的模糊语义展开了研究; 张旺熹“色彩词联想初论”(张旺熹, 1988)就颜色词的联想义进行了研究, 较为全面地揭示出颜色词意义复杂性的深层原因。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周一农《词汇的文汇内涵》等书都对部分颜色词进行了研究。章银泉《色彩描写词典》(银川人民出版社,1988)就收有古今汉语颜色词1200个。尹泳龙《中国颜色名称》(地质出版社,1997)共搜集古今流传的颜色名称2500个,同色异名归并后为1867个。颜色词在语言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内涵丰富,色彩鲜明,使众多的研究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人类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 对于颜色词认知和使用也随着发生着变化, 对英汉颜色词

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无疑是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增进彼此合作与交流。 按照研究对象的大的范围,可以将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和英汉颜色词的对比研究。 一方面是对汉语颜色词进行研究。主要从颜色词的发展、语义和文化内涵角度分析,相关论文如:《说文糸部颜色词同源发展认知分析》《释白》《颜色字白及其文化阐释》《语素白的结合能力分析》《说文解字颜色词探究》《色彩文化地理透视》《颜色的文化内涵》《色彩词的文化内涵》《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超常组合》《汉语色彩词衍生法之探究》《论黑色词》《绿的文化内涵及构词》《色彩词及其分类》等等。 另一方面是英汉颜色词的对比研究。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扩大,中西文化交流影响着不同民族间人们的学习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学者开始对不同语言中的颜色词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的范围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探讨英汉颜色词的异同。 1、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比较英汉颜色词运用方式和意义的不同,相关论文如:《浅谈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运用》《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比较》《颜色与跨文化交际》《论颜色的跨文化差异及其传播》《中英颜色词跨文化对比研究》。 2、从翻译角度,比较英汉颜色词的差异和不对应性,探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如:《中英文中红白黑颜色习语的翻译》《红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翻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

现代汉语上册(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的含义:①狭义:只指共同语(普通话) ②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汉语特点:⑴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 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⑵功能上:①人与人的关系。 ②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③人与文化的关系。 现代汉语的形式:①口语(特点):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②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普通话的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P216(思练一) 三、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四、“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 五、(1)驼绒平绒呢绒鸭绒 六、(2)驼绒驼毛驼峰驼铃 七、(1)组说明“驼”被“平、呢、鸭”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2)组说明可以被“毛、峰、铃”替换;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骆”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骆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八、四、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和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 成词语素:狗羊学闪平狼 不成词语素:绩柿素眉鸭习虎 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蜻鹃 五、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语不划,单纯词不分析),是成词就注明它的构 成方式。 (联合)(附加)(偏正)(联)(偏)(偏)(联)(联)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 (附)(联)(动宾)(中补)(联)(偏)(联)(联)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 (附加)(联)(动)(联)(偏)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联)(动)(偏) 七、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联合:人民、解剖、开关、领袖、美好、丝毫、伟大、动静、衣服、功用。 动宾:革命、碰壁、司令、无论、用功、立春。 偏正:痛快、石林、雪白、工人、烧饼、粉饰、联想、奶牛、牛奶、民生、大寒。

现代汉语上问题和答复汇总

09现代汉语问题集 一、请运用同形替换法来检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 鉴定什么是语素,首先要掌握语素的特点: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同形替换法不是最有效的,分解法既简单有有效。具体做法是,对一个成分进行分解,分解后的部分如果仍有同整体相关的意义,那么这个成分是词,例如题中的“研究、荒原、精密”;如果分解后不再具有同整体相关的意义,那么这个成分是语素,例如题目中的“沙龙,汪洋,仿佛,荒唐,玻璃”。 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的士,琵琶,微,啊,走,阿,者,们,最,清,晰,言,从 如果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那么做这个题目就没有问题了。请同学们自己做吧。同学们应该问问题,不应该让老师做作业。 三、指出下列词的构词方式 轻松,对虾,烂漫,波动,改良,儒家,芙蓉,政变,色拉,飞快,起草,文字 笔谈,烧饼,刷新,花束,沙龙,钳子,旗手,火化,耐性,结晶,胆怯,学问 词的构词方式分为单纯式和合成式。一个语素构词是单纯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词是合成式。合成式又分为重叠式、派生式(也叫附加式)、复合式。重叠式是语素重叠构词,派生式是词缀和词根构词,复合式是词根和词根构词。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说明做题目吧。 四、若要回答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加举例,请问怎么回答? (一)对立原则和语境测试法 (二)互补原则和归纳法 (三)音感差异原则和内省法 (四)系统性原则和比较法 除了上述四个要点之外,答题内容还包括:对四个原则和四种方法的说明。例如,什么是对立原则,什么是语境测试法。然后再举出具体的例子。这个问题我是重点讲授的,恕不赘言。 五、举例说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是重点讲授的,有关答题内容我强调了三四遍,而且还板书了。提这个问题的同学恐怕没有听课吧? 六、请问怎样区分一个词是不是语素? 成词语素既是语素,也可以成为词。单纯词是一个语素构成的,所以所有的单纯词既是词,也是语素。所有的合成词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所以所有的合成词都不是语素。 七、述宾式是不是就是动宾式? 是的。 八、怎样判断—子—儿—头是词根还是词缀? “—子—儿—头”在定位后置的情况下,判断其是词根还是词缀,主要参考两个因素:一是看读音。读本音(“子”的本音是上声,“儿、头”的本音是阳平)时是词根,读轻声时是词缀。二是看意义。“子、儿、头”是词根时意义很实在,表示人和事物;“子、儿、头”是词根时意义很虚泛,很抽象。 这样下面的问题你们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现代汉语文字

第五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一、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科学地阐明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比如说汉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属性。正确地认识一种文字的性质,是正确解决有关这种文字种种问题的基础。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的性质。确定文字性质的标准,就是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下层是语音层,分为音素和音节两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层,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词组,第四级是句子。世界上的文字有几千种,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一种语言的音素数目是有限的,不过几十个,因此音素文字的基本单位——字母也是有限的,只有几十个。例如,英文字母有26 个,德文字母有27个,俄文字母有33个。字母所代表的音素就是这个字母的音值,每个字母都有确定的音值而没有意义。书写时按照字母的音值把词的发音记下来,语言里的词就变成了书面上的词;阅读时把字母的音值拼合起来就知道它记录的是哪个词。 语素文字的代表是汉字。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汉语的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例如“国、走、大、很、吗”就是现代汉语的语素。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它用不同的形体表示不同的语素。它能区分读音不同的语素,例如“买”和“卖”是不同的语素,要写成不同的汉字,而且还能区分读音相同的语素,例如“黄、簧、皇”虽然同音,但是是不同的语素,所用的字形也不同。我们用汉字来记录汉语里的语素,语素的音和义就成了相关汉字的音和义。汉字的形体和它所表示的语素的音和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有少数汉字单独不表示语素,如“徘、徊、琵、琶、葡、萄”等,只有形和音,没有义,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不过这样的字数量很少,不反映汉字的本质。这样一些字的存在,不妨碍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论断。 二、汉字的特点 文字的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文字的性质是根本,而特点是由性质派生出来的。汉

“剩余语素”成因管窥

第31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1月 Vol. 31 No. 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9 ────────── 收稿日期:2009-03-19 作者简介:王万秋(1984-),女,江苏东海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45- “剩余语素”成因管窥 王万秋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剩余语素的产生受语言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即事物的变化发展以及汉语双音化的趋势,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东西交流的加剧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 关键词:剩余语素;定义;同形替代法 中图分类号: H 3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6-0045-02 An Approach to the Making of Residual Morpheme WANG Wan-qiu (College of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China) Abstract: The making of Residual Morpheme is open to a joint influence of factors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language, namely,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all things and the dual-pronunciation tendency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impacts of social customs and culture; the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against a multi-cultural collision background. Key words: residual morpheme; definition; substitution for synonyms 一、剩余语素 有关剩余语素的特点和原因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但仍有很多不足。这些研究大多只是举例说明哪些是剩余语素,并未对剩余语素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描写。 有关语素的定义,美国描写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认为:“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语音形式。”后来他又通过简单形式(simple form )和复合形式(complex form )的比较,进一步给语素下定义为:“跟任何一个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没有任何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简单形式(simple form )或叫做语素。”[1,p195] 根据布龙菲尔德的定义,语素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素: 1. 作为语素的形式必须能够以大致相同的意义出现在其他复合形式中; 2. 不能进一步切分为更小的语音—语义形式。[2,p38] 语素的识别主要是采用“同形替代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同形替代法”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修正。 杨锡彭[2]提出,诸如“豇豆、豌豆、蕹菜、荠菜、荞麦、 燕麦、鲣鱼、鳜鱼、蝮蛇、鹣鸟”等双音节词,只能进行单向替换,例如“豇豆、蕹菜”: 豇豆 豇豆 豇豆 蕹菜 蕹菜 蕹菜 青豆 豇? 油菜 蕹? 蚕豆 豇? 榨菜 蕹? 扁豆 豇? 花菜 蕹? 单向替换后剩余的前一成分“豇、蕹”,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出现在其他复合形式中的可能。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以下事实:因为“豇”的存在,豇豆与红豆、绿豆、豌豆等有着明显的不同。虽然从现代汉语共时层面,我们很难说出 豇的具体意义,但是它的确起到了“区别意义的作用” [2,p48] 。由此,我们将现代汉语中像“豇、蕹”之类的成分,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是起到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形式称为剩余语素。得出剩余语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剩余语素只能出现在一种组合中; 第二,剩余语素必须承载一定的区别意义。 我们必须将剩余语素与“剩余音节”区分开来。剩余音节是指尽管只能出现在一种组合之中但是并不承担区别意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句组)。从这个序列表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二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首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语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牛”等。“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几个语素构成的,像“语言”“鸡蛋”“书本”,“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几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这类语素活

动能力比较弱。 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也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比较固定。这类语素活动能力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又叫粘附语素。如“阿”“初”“子”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词缀不同于词根,它们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主要作用是构成新词,它们自己不能独立构成词,只能缀挂在词根上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这么总结:自由语素都是词根,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属于词缀。 现代汉语中根据语素构成词的方式,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类词语: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也是单纯词。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单纯词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引言语素化是指语言系统中非语素成分转变爲语素的过程。语素化可作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语素化,指各种非语素成分向语素的转化,所形成的语素既包括成词语素,也包括不成词语素;一种就是狭义的语素化,指从独立的成词语素变成了不成词语素。本文所説的语素化属後种情况,主要关注古代汉语单音词演变爲现代汉语中黏着性构词语素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研究受到了苏新春(2003)的启发。苏文曾就共时变异中的语素提出了两条主要的判断标准,一条是句法标准,即“独立使用”;另一条是词法标准,即“重复构词”。我们结合语素化历时研究的特点,归?{出历时视角下判定语素化是否实现的句法一词法标准:1)句法层面,不能自由出现在同类词可自由出现的句法位置(郭鋭,2002),也不具备同类词的典型句法功能;2)词法层面,能以同一音义结合体的身份反复参与构成不同的复音词,且构词数?量较大。单音词句法独立性的丧失或弱化不是语素化的充要条件,因爲有些虚词在由实词虚化爲一个形态标记之後(如“着、了、过”等),同样不能独立运用,但仍然不是构词语素,这种情况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同样,既具备构词力,又同时具备句法独立性的单音词也没有实现语素化。所以説,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我们才可以认爲该单音词实现了语素化,即具备了句法上的黏附性和词法上的复现性。本文的研究是在对8个个案(壁、衣、志、示、侵、至、丰和贫)研究的基础上(陈练军,2009a),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进而总结出古汉语单音词语素化的倾向性特徵。 1.单音词语素化的特徵 1.1 句法特徵单音词语素化最显着的句法特徵是:句法自由度降低,逐渐丧失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在语素化进程中,句法自由度的降低是一个连续统,最先弱化的通常是典型的独立性强的句法功能,最後消失的是黏附性强的句法功能。由此我们认爲,单音词的语素化程度和它的句法自由度成反相关关系:句法自由度越低,语素化程度越高;反之,语素化程度越低。现以单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素化爲例对此加以説明。

音节语素化后的语素义变化探析

音节语素化后的语素义变化探析 语素化是指由只表音的音节演变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的过程。音节固定为语素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语素义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变化。本文首先明确了语素化概念及其判定标准,然后基于词义变化理论,分析了单音节、多音节以及字母语素化后语素义变化的类型,探讨了词汇语素义及语法语素义的变化。 标签:语素化语素义变化类型词汇语素义语法语素义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素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使用而变化。连绵词音节及外来词音节在使用过程中某些音节会由原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增加了语素的数量,扩展了语素的组合、衍生能力,丰富了汉语词汇。 一、音节语素化概说 (一)音节语素化判定标准 音节语素化是指由只表音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音义兼表的语素并参与构词的现象。判定音节是否完成语素化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简缩化 简缩是音节成分语素化的前提。人们使用语言时都有求简心理,随着多音节语素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会自然缩减其音节以便能够更简便地运用并与其他词组合构成更多的新词,满足交流需要。如,外来音译词“的士”本义单指出租汽车,简缩为“的”这个语素后,出现了“打的、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词。 2.表义性 表义性是判定音节语素化最主要的标志。从无义的音节发展为有义的语素具有了语素义是语素化现象的核心内容。如“啤酒”音译自“beer”,表一种酒。其中“啤”语素化表“啤酒”义,有干啤、瓶啤、青啤、鲜啤、扎啤等。 3.稳定性 稳定性指离开特定的语境,语素义仍然明确。如“模特”中“模”已语素化。如:名模、超模、手模、车模等词中,“模”的语素义是稳定的,都表“模特”义。 (二)语素化 1.连绵词音节语素化

现代汉语语法第一讲

第一节概说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实际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虽说这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畴,但是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核心,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要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主要主要方面(这里只从高考的角度球入,实际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反义词”“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要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

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短语的概念 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 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 句子的概念 句子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 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流行“秀”语素分析

流行“秀”语素分析 摘要:随着中外文化的碰撞,大量的外来词进入汉语,有些以语素的形式和汉语的语素构成成词,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已经难以辨认其“外来身份”。本文以“秀”族词为代表,通过探讨外来语素的来源,“X秀”组成的词的构造及功能;“X秀”类后缀语素身份的探究以及“x秀”词语的语言机制和社会文化心理,使人们认识到“秀”这个流行语素的特殊性,同时也让大家看到汉语词汇系统的新变化。 关键词:秀语素,类后缀,语言机制,文化心理 正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把“秀”看作两个词,有5 个义项:秀1 :植物抽穗开花。秀2 : (1) 清秀;秀丽。(2) 聪明,灵巧。(3) 特别优异:优秀。(4) 特别优异的人才。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音译的show“秀”化为汉语中的一个语素,“秀”越来越多地替代“展览、表演”,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从互联网的信息中,脱口秀、时装秀、秀舞姿、秀激情随处可见,同时由秀派生出了许多“~秀”类的新词很快就被人们理解、接受,并反复地使用。 通过用百度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秀”这一主题词,找到相关网页约52 300 000 篇,去除包含了“秀”的人名、地名、单位团体等专有名称的句例,以及《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包含以“秀”作为词素的词语的句例,比如:秀丽、秀才、秀气等,最后剩下了431 个含“秀”新用法的句例,我们将其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对象。 一“秀”的组合及意义分类 (一)“秀”组合 1“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附在双音节“X”之后,形成“X秀”式的三音节组合。其中,“X”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但以名词居多。如下例句。 例1工作之余,周末的时候,看一场热热闹闹的歌舞表演的确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想着去哪里欣赏歌舞秀? 正在急急忙忙查看各剧院的节目表? 其实大可不必。难道你还没发现,就在我们的餐桌边,早已轮番上演起了一场场火爆热烈的歌舞秀———用歌舞佐餐,让眼睛嘴巴一同享受。(杭立《桌边上演歌舞秀》《新民晚报》2004. 03. 12) 例2除了不少媒体记者外,还有数百位读者簇拥在“唐老鸭”周围给他鼓劲,并纷纷拿过话筒当起了客串“记者”,签售会变成一场“记者秀”。(李瑛《唐师曾自述私人生活:家庭、婚姻与儿子》《安徽日报》2004. 08. 02) 2“秀”与单音节成分的组合,构成一个双音节的片段,能与“秀”组合的单音节成分不少,但以“做”“作”为最多,构成“做秀”“作秀”。 例3时尚生活中的皮雕工艺品,绝对是玲珑“皮秀”的精品。(金笛子《小巧玲珑玩“皮秀”》,《新民晚报》2004. 04. 16) 例4平常,为一点点小事,赵雅莉都会流泪满面,但这次赵雅莉自始自终没有流泪,只是说孙小建,你不要跑了,你以为是拍电视剧呀,镜头呢? 镜头在哪里? 既然没有准备好镜头,你就不要作秀了,起来,我们还是离婚吧。(王海玲《“四张”女人》《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2期) 3 “秀”还可以附在多音节的短语之后,如: 例5 昨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纱礼服秀在港汇广场举行。(陆梓华、廖雪明《电梯上秀

定位语素和词缀划分角度不同

定位语素和词缀划分角度不同,二者没有对应关系。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为词缀在构成词时,不瘦在词的前面就是在词的后面,例如“老师、老鹰、老鼠、老虎”中的老在前面,“桌子、肚子、凳子、棍子、班子”的子是在后面。但是定位语素不能反过来说就是词缀,因为定位语素中只有具有构词能力的语素才是词缀,不具有构词能力的不是词缀,例如“啊、吗、吧、在、从、向、于、和”这些定位语素,位置固定,但是不具有构词能力,不是词缀。 不少人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其实二者划分角度不同,是没有对应关系的。词缀是定位语素不错,但是定位语素不一定是词缀。在定位语素中,只有具有构词功能的那部分语素才是词缀,不具有构词功能的定位语素不是词缀。例如“阿、子、化、性、头”是词缀,它们具有构词功能,而语素中构成语气词、介词、连词的这部分语素,不具有构词功能,它们都是定位语素,不是词缀。所以,词缀是相对于词根而言的,附着在词根上构成词,是词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词缀都是定位语素,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定位语素就是词缀。 2.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根据与音节的联系又可以分为单音节单纯词与多音节词两类。单音节单纯词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杀、哭、田、吗、看。多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数量比单音节单纯词要少,主要有聫绵词、音译词、叠音词、象声词、感叹词五类。例如:聫绵词:忐忑、蝴蝶。音译词:卢布、吉他。叠音词:悄悄、渐渐。象声词:哗啦、咚咚。感叹词:哎呀、哈哈。 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构成的词。构成合成词的语素,至少有一个词根语素,词缀不能单独构词。例如:路线、电脑。 复合词: 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组合构成合成词的方式叫复合式,这样构成的词叫复合词。复合式合成词有分并列式例如:喜悦、江山。限定式例如:博文、火热。补充式例如:改正、花朵。支配式例如:叫好、革命。陈述式例如:自立脸红。 派生词:派生式是由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方式,这样构成的合成词叫派生词。根据词缀的位置,派生式合成词可以分为前附式与后附式两种。前附式例如:老师、非凡。后附式例如:读者、石头。 复合词与派生词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不同的是复合词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组合构成的合成词。现代汉语的合成词以复合构词为主,有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五种。派生词是由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构成的合成词。现代汉语中派生式构成的合成词的总量比较少。派生式合成词可以分为前附式与后附式两种。 3.词义理据不是词义。 词的理据就是语言中表示事物、现象、观念的词的构成依据,就是一个词用这样的语素而不是那样的语素来构造的道理和依据。选择能突出其特征的方面,作为命名的根据、理由,这就是词义的理据。词的理据性与词义之间不是对等的,它反映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同样的意义,用不同的词表示,词义的理据不同,例如“番茄、西红柿、火柿子”。理据反映词义的部分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更不是词义的本质特征,所以词的理据不同于词义。词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新的意义不断产生,而词的理据是永恒性的,一旦构成就永远伴随着这个词,只要这个词存在,那么理据就存在。例如:“天子”。 4:地名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名点所起的名字。他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外,还蕴含着命名时代的地理、社会、历史、政治、名族和语言的大量信息。汉语中的地名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语汉民族的文化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划分词类的标准是功能。功能与词义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意义不是划分此类的标准。而是词类的基础。例如:“打仗”和“战争”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可是功能并不相同。我们可以说“在前方打仗”,却不能说“在前方战争”。“打仗”归入动词,“战争”归入名词。又如“害怕”和“恐惧”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害怕”可带宾语,“害怕出事”,“恐惧”不能这么用,前者属于动词,后者属于形容词。

关于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兰宾汉 第一章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探索与分析方法的嬗变 第一节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论研究 一关于汉语语法特点的思考 二汉语语法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 申小龙认为,汉语的人文性是“重了悟不重形式论证”,具体表现为“重意会”、“重虚实”、“重具象”,以上三方面的特征集中到一点,就是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 三汉语语法的特点 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语序十分重要 3.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 4.量词十分丰富 5.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6.不同语法单位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 第二节汉语语法分析理论的探索 一中国语法意识的萌芽与西方语法的模仿 二文法理论的探索与革新 三语法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四更为深入和多元化的语法研究 第三节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 一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二转换生成语法 三变换分析法 四语义特征分析法 五其他分析方法 1.语义指向分析 2.语义结构关系分析 3.分布分析 4.配价分析 5.语用分析 第二章语素与词的认识与分析 第一节语素及其分类 一语素的识别 确定一个汉字是不是语素,应同时考虑两个方面:音和义,而且必须是最小的单位。 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语言单位包含几个语素,可以用“替换法”加以分析。二语素的分类 1.从语音构成看,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2.从语法功能看,分为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 3.从分布位置看,可以分为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第二节词 一词的划界问题 一般认为,“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判定词与非词,也可以用扩展法来检查。某一语言单位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的是词。 二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1.复合型合成词 (1)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实语素并列组合而成。 (2)偏正式由两个语素构成,后一个语素为中心语素,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语素。(3)补充式一般由两个语素构成,前一个语素表示事物,后一个语素表示前一语素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两个语素之间具有陈述关系。 (4)述宾式一般由两个语素构成,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支配关涉的对象。 (5)主谓式一般由两个语素构成,前一个语素表示事物,后一个语素表示前一语素的性质、行为或动作行为,两个语素之间具有陈述关系。 2.附加型合成词通常由实语素与虚语素结合而成,虚语素附加在实语素之上。 3.重叠式合成词由两个相同的实语素相叠而成。 第三章汉语的词类研究 第一节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的讨论 第二节词类的划分 一实词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名词的分类:名词可以分为五类:表示人的、表示事物的、表示时间的、表示处所的、表示方位的。 2.名词的语法特点 (1)常作主语、宾语。 (2)能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3)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4)能与介词组成介词短语。 (5)一般不重叠使用。 3、几种比较特殊的名词。 (1)时间名词 (2)方位名词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的词。 1.动词的分类 表示动作、行为的 表示存在、发展、变化的 表示状态的 表示心理活动的 表示使令的 表示能愿的 表示趋向的 表示判断的 2.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主要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2)能受副词修饰,但除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部分能愿动词以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

汉语义位组合和语文教学探讨论文

汉语义位组合和语文教学探讨论文 当前,中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存在很多疑惑,尤其是在词语的使用、词义的理解上,比如“胜利凯旋”、“凯旋而归”的表述是否可行?“骄傲”之类的词为什么有两个相反的意义?“七月流火”是指天气转凉还是天气炎热?等等,这些貌似无关的问题其实都与义位组合有关,具体涉及到义位组合的类型、义位组合后的变异、义位组合的理据重构等问题。 随着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及中学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机信息处理、辞书编纂等应用的驱动,义位组合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义位组合是现代语言学、词汇语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词语搭配为表层现象,深层为义位的组合。“语义组合的微观世界是义位组合。义位组合包括:A.义位内部组合,即素义之间的组合;B.义位外部组合,即义位之间的组合。”[1](P172)本文探讨的对象,既包括A类组合(表现为语素与语素组合成词),也包括B类组合(表现为词与词组合成词组)。围绕上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疑惑,我们简要探讨义位组合的类型、组合的变异和组合的理据重构问题。 (一)义位组合的类型 义位的组合,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组合单位共性义素的显隐,可分为必需组合(如:空心球)和非必需组合(如:圆

球);按照组合理据的有无,可分为有理据组合(如:喝水)和无理据组合(如:喝西北风);按照组合的频率,可分为中心类组合和边缘类组合;按照组合的自由度,可分为开放组合(或称为自由组合、非强制组合,如“往东走、去南面”)和封闭组合(或称为黏着组合、强制组合,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可更改为“福如北海,寿比南山”或“福如东海,寿比西山”);按照组合语义是否重复、叠加,可分为一般组合(如:凯旋)和羡余组合(如:胜利凯旋、凯旋而归);按照是否有超越现实的修辞方法的介入,可分为通常类型组合(如:特别忙、使劲钻)和超常类型组合(如:忙得脚打后脑勺、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按照组合单位数量的多寡,可分为简单的二项组合和复杂的多项组合等类型。有的中学语文教师指出,“凯”指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已经包含“胜利”的意思,因此“胜利凯旋”搭配属于冗余、重复;“旋”指返回和归来,“凯旋而归”也属于冗余、重复。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已有众多学者从语义、语法、语用、语音和协、语言规范化等多角度探讨过此问题,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以这样表述的。“必须将逻辑上的繁冗与必要的语义重复加以区别”,“出于语义上的强调、修辞表达或造成语音和谐的需要,语义上的重复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2]。“胜利凯旋”、“凯旋而归”是语言羡余性的一种体现,羡余在汉语的词语、成语、词组等单位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羡余性与模糊性、生成性被学界认为是语言的三大本质特征。例如,“然”有代词用法,表示“如此、这样”的意义,但“虽然这样、既然这样、既然如此”的表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奇异。另外,还有“伴侣、榜样、

第一模块 语言表达和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知识点1:实词辨析——区分不同语素和使用对象

第一模块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知识点1:实词辨析——区分不同语素和使用对象 【词语/词汇】“词语”,指词和词组,字眼。“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如鲁迅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 [2014.江西卷.T3.(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词语 ..莫过于“应试教育”。 网络词汇 ..是一种在互联网上使用的特殊语言或文字,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的。 【处置/处治】“处置”,动词,处理;发落,惩治。对象一般是物。“处治”,动词,处分;惩治。对象一般是人。 (2013.北京卷.T3.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 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处置 ..。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那些触犯法律、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恶意中伤他人的人将 受到处治 ..。 【传颂/传诵】“传颂”,动词,辗转传布颂扬,如“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传诵”,动词,有两个义项:一是辗转传布诵读,如“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二是辗转传布称道,如“他的名字在民间广为传诵”。 千百年来,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被我国人民广泛传颂 ..,艺术家曾以多种形式表现过他。 普希金的许多抒情诗感情真挚,给人以温暖和鼓舞,成为人人传诵 ..的名作。 【抵消/抵制/抵御/防御】“抵消”,动词,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如“两种药力相互抵消”。“抵制”,动词,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人或发生作用,如“抵制不正之风”。“抵御”,动词,抵挡,抵抗,如“抵御风沙侵袭”。“防御”,动词,抗击敌人的进攻,如“不能消极防御,要主动进攻”。 (2014.重庆卷.T2.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抵消 ..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2014.重庆卷.T2.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抵.制.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现代汉语专题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期未复习资料考试小抄 一、判断正误 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要”的汉语拼音是yao,这个音节的韵母中的韵头是i。√ 2.北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没有任何差别,高度一致。× 3.复韵母就是韵腹位于几个音素中间的韵母,例如ian、uang。×、4.“有时间来学习”和“有条件来学习”的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连动 式。√ 5.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能充当韵头的音素是i、u、y、w。× 6.从结构看,现代汉语词的发展趋势是由单纯词向合成词发展。√7.“得”字右下角的部件只能构成一个汉字,不是基础部件。× 8.现代汉字系统中,合体字数量要多于独体字。√ 9.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现实语言之外的一种语言。× 10.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11.北方话词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12.人口的流动将对语言和方言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13.根据音节拼写规则,在实际运用中,u行韵母中的u-律要换成w。×14.短语的结构类别和功能类别是对应的,例如定中短语就是名词性短语。× 15.普通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只有i和u两个。√ 16.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 17.成字部件就是合成部件,只不过划分的角度不同。× 18.汉字字数繁多的根本原因是汉字结构复杂。× 19.输入文字快捷简便的要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原因。√ 20. -些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会进入现实语言交际领域。√1534 21.韵母10U、uei、uen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22.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23.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而应该保留。√24.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都是舌尖后音。√25.定位语素全部都是词缀,非定位语素就是词根。× 26.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动词可以充当谓语。× 27.汉字和音节是对应的,普通话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2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法定文字,所以汉字中不能夹杂非汉字符号。×29.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30.网络语言会对现实语言产生一定影响。√ 31.北方话语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2.社会方言的主要特点是语汇比较特殊,但没有独特的语音语法系统。√3.韵母10U、uei、uen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也不会出现。√4.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具有表述性特点。× 5.普通话音节的突出特点是元音占优势。√ 6.“白菜”和“白纸”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词。× 7.字符也是部件,他们的区别是观察划分汉字的角度不同。×

汉语“红”色词族“红”的构词语素分析

汉语“红”色词族“红”的构词语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28T11:41:13.0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作者:周梅[导读] 汉语“红”色词族的构词语素分析有助于理清汉语“红”色的构词规律,对于进一步研究汉语“红色”词族的句法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周梅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汉语“红”色词族的构词语素分析有助于理清汉语“红”色的构词规律,对于进一步研究汉语“红色”词族的句法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红色词族构词语素 对于汉语“红”色词族的语法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如同研究词汇时,必然要研究词的构成规律及其特点一样。这是承载颜色词涵义的外在形式。把这个形式分析清楚,有助于对其内涵的准确解读。要做语法分析,首先应该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刘云泉把汉语颜色词分为三类:单纯词、复合词和重叠式颜色词。又将复合式颜色词分为四种:组合式、形容式、指称式和借物式。叶军将汉语颜色词分为偏正式、联合式、补充式、动宾式、主谓式等五种。刘均杰把汉语颜色词分为四类:纯颜色词、物体颜色词、物纯颜色词、纯颜色词的生动形式。 本文从“红”的独用、叠用、叠音后缀以及事物与红的搭配来分析汉语“红”色词族的构词语素的特点。 一、“红”独用 即,在行文中只出现一个“红”字,表示粉红色、浅红色或者现在的红色。这是汉语“红”色词族最简单的一种构词形式。我们来看几个句子。例如:“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杜甫《远征》)“泪界莲腮两线红”(韦庄《天仙子》)以上两个句子都是“红”独用的例子,前一句是唐诗,后一句是宋词。 二、“红”叠用 两个“红”连在一起来使用,如:红红的,它一般不单独这样用,而是习惯在前面或在后面或在中间加上一些成分,组合起来用。加在前面的有如:绿绿红红、粉粉红红。后加的,比如:红红通通、红红白白。加在中间的有如,红盖白,白盖红、红没见红,黑没见黑。以上这些叠用都是从音节的重复上来增强表达效果,意在强调“红”的程度或者是状态。独用干净利落,简明干炼。叠用回环往复,强调突出。 三、红十叠音后辍 这类构词形式用得比较普遍,也借助叠音后辍来描写“红”的状态或者程度,生动、活泼而形象。如:红通通红乎乎红彤彤红艳艳红火火红绯绯红娘娘红卜卜红殷殷红扑扑红赤赤红涨涨红焰焰红哗哗红喷喷;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红十叠音后辍”中的“叠音后辍”可以是名词,如:火、卜、焰等。可以是形容词,如:艳、彤、绯、娘、殷、赤等。也可以是动词,如:通、扑、涨、喷等。还可以是助词,如:乎、哗等。这是表音的英语所无法比拟的丰富的构词形式。重叠后辍的词性可以从感官上帮助红色是动态还是静态的理解,使得“红”色词族的形象性更鲜明。 四、红十事物 “红十事物”这一类“红”色词族,发展到后来有一些变化,先看一些例子:红豆红楼红颜红妆红袖红日红房红杏红丝红烛红玉红带红藕红脸红蜡红窗红墙红泪红榜红牡丹红斑红茶红尘红利红军红柳红娘红旗;仔细分析上面的这些例子可以发现,像“红脸”、“红泪”、“红尘”、“红利”、“红军”、“红娘”等等这些“红”色词族,已经和平常意义的红色相去甚远了,但是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还是可以找到他们跟“红”色的联系。这是“红”色词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依然应该把它们归入到汉语“红”色词族的行列中去。 五、事物十红 首先,来看有关“事物+红”的例子:潮红水红洋红斑红品红口红夕阳红朱砂红玛瑙红樱桃红木棉红玫瑰红苹果红荔枝红草莓红。“事物+红”与“红+事物”都同属“红”色词族的范筹。但是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事物+红”是表示某一事物本身所带有的一种红色,是“红”色的一种,是以物呈色的典型。整个地表示一种颜色。与其不同的是,“红+事物”表示的是一种事物,而这个事物正好与“红”有关。试比较以下例子:桃红枣红杏红斑红桔红玫瑰红石榴红桃红红枣红杏红斑红桔红玫瑰红石。前一行都是表示带有该事物颜色的一种“红”色,而后一行表示的是带有红色的该“事物”。 有一个现象要注意一下,其实,也并不是全部的表示颜色的“事物+红”都可以转化成表示事物的“红+事物”。例如,可以说“猩红”、“品红”,但却不可以说“红猩”、“红品”,还有“火红”一词转化为“红火”后,其意思已不再是一种事物,而是一种状态了。 以上将汉语“红”色词族的构词语素分为5小类加以分析研究。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也作了探讨。总的来看,这些构成方式使客观事物的色彩形象日愈具体、生动、鲜明。“红”色词族的构成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使得所表示的“红”色具有可感性,也可以细致而具体地表述色彩的程度差异。一些构词方式直接彰显了颜色词以物呈色的特点。以物呈色的构词特点在汉语颜色词中始终占据着主导的、核心的地位。参考文献 [1]刘云泉语言的色彩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2]叶军关于建设现代汉语颜色词属性库的构想[J].语言文字应用,2000。 [3]刘均杰颜色词的构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