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完整版)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完整版)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完整版)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附录

电动汽车的术语和英文缩写

一、电动汽车术语

1.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EV

2.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够至少从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下述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4.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

车辆的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车辆的驱动力由电动机及发动机同时或单独供给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混联式合动力(电动)汽车combine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同时具有串联式、并联式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汽车。

8.辅助系统 auxiliary system

驱动系统以外的其它用电或采用电能操纵的车载系统。例如灯具、风窗玻璃刮水电机、音响等。

9.车载能源 on-board energy soure

变换器和储能装置的组合。

10.驱动系统 propulsion system

车载能源和动力系的组合。

11.动力系 powertrain

动力单元与传动系的组合。

12.前后方向控制器drive direction control

通过驾驶员操作,用来选择汽车行驶方向(前进或后退)的专用装置。例如操纵杆或按钮开关。

13.电池承载装置 battery carrier

为承放动力蓄电池而设置的装置。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之分。

14.电平台 electrical chassis

一组电气相联的可导电部分,其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15.动力电缆 power cable

构成驱动用电动机动力电路的电线。

16.充电插孔 charging inlet

在车身上安装充电用插座(传导式充电)或充电口(感应式充电)的装置。

17.断路器 circuit breaker

当电路异常时,切断电路的装置。

18.储能装置 energy storage

电动汽车上安装的能够储存电能的装置,包括所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电池等或其

组合。

19.带电部分 live part

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电部分。

20.可导电部分 conductive part

能够使电流通过的部分。

注尽管它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不带电,但当基本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带电部分。21.外露可导电部分 exposed conductive part

按照GB4208规定,可以通过IPXXB(防护等级代码)试指触及的可导电部件。注本概念是针对特定的电路而言,一个电路中的带电部分也许是另一个电路中的外露导体。例如乘用车车身可能是辅助电路的带电部分,但对于动力电路来说它是外露的导体。

22.主开关 main switch

用于开关动力蓄电池和控制其主电路的开关。

23.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度insulation resistance monitoring system

对动力蓄电池和车辆底盘之间的绝缘电阻进行定期(或持续)监测的系统。

24.维护插接器 service plug

当维护和更换动力蓄电池时断开电路的装置。

25.电池过热报警装置 battery overheat warning device

当动力蓄电池的温度超出限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26.电池液位报警装置 battery level warning device

当动力蓄电池的电解液液位过低,需要补充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27.剩余电量示器 residual capacity gauge

显示动力蓄电池剩余电量的仪器。

28.电机超速报警装置 motor overrevolution warning device

当电机的转速超过限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29.电机过热报警装置 motor overheat wanring device

当电机的温度超出限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30.电机过流报替装置 motor overcurrent warning device

当电机的电流超过限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31.控制器过热报普装置 controller overheat warning device

当控制器的温度超出限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32.漏电报警装置 insulation failure warning

当主电路出现漏电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33.可运行指示器standby indicator

显示可以正常运行的装置。

34.制动能 f回收指示器electricr etarderi ndicator

显示电制动系统能量回收强弱的装置。

35.放电能量 (整车) discharged energy

电动汽车行驶中,由储能装置释放的电能,单位为Wh,

36.再生能量 regenerated energy

行驶中的电动汽车用再生制动回收的电能,单位为Wh,

37.续驶里程range

电动汽车在动力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以一定的行驶工况,能连续行驶的最大距离,单位为km,

38.能量消耗率energy consumption

电动汽车经过规定的试验循环后对动力蓄电池重新充电至试验前的容量,从电网上得到的电能除以行驶里程所得的值,单位为Wh/km,

39.最高车速(1k m) maximum speed(1k m)

电动汽车能够往返各持续行驶1km以上距离的最高平均车速。

40.30 min 最高车速 maximum thirty-minutes speed

电动汽车能够持续行驶30 min以上的最高平均车速。

41.加速能力 V1至V2 acceleration ability( V1 to V2)

电动汽车从速度V1加速到速度V2所需的最短时间。

42.坡道起步能力 hill starting ability

电动汽车在坡道上能够起动且1min内向上行驶至少10m的最大坡度。

43.驱动力系效率 powertrain efficiency

在纯电动情况下,从动力系输出的机械能除以输入动力系的电能所得的值。

44.爬坡车速 speed uphill

电动汽车在给定坡度的坡道上能够持续行驶1km以上的最高平均车速。

45.再生制动 regeneration braking

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储能装置内的制动过程。

46.误起步 unintended starting out

车辆在不期望的情况下发生的起步移动。

47.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在两个可导电部分之间沿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48.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接触。

49.间接接触 in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基本绝缘失效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触。

50.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

带电部分上对触电(在没有故障的状态下)起基本防护作用的绝缘。

注基本绝缘不必包括功能性绝缘。

51.附加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为了在基本绝缘失效情况下防止触电而在基本绝缘之外使用的独立绝缘。

52.双绝缘 double insulation

同时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53.加强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为防止直接接触所提供的相当于双重绝缘防护等级的带电部分上的绝缘结构。

注“绝缘结构”一词并不意味着绝缘必须是同类材料,它可以由几种不同于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那样能够单独测试的绝缘层组成。

54.防护等级 protection degree

按照 G B 4208定义,对带电部分的试指(IPXXB)、试棒(IPXXC)或试线(IPXXD)接触所提供的防护程度。

55.电动汽车整车整备质 complete electric vehicle kerb mass

包括车载储能装置在内的整车整备质量。

56.电动汽车试验质 test mas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电动汽车整车整备质量与一试验所需附加质量的和。

57.电机 electrical machine

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具有能作相对运动的部件,是一种依

靠电磁感应而运行的电气装置。

58.发电机 generator

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电机。

59.电动机 motor

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机。

60.驱动电动机 drive motor

为车辆行驶提供驱动力的电动机。

61.辅助电动机 auxiliary motor

驱动电动机以外的电动机。

62.电机控制器 electrical machine controller

控制动力电源与电机之间能量传输的装置,它是由控制信号接口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的。

63.串励直流电机DC series electrical machine

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串联的直流电机。

64.并励直流电机 DC shuntel ectrical machine

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并联的直流电机。

65.无刷直流电机DC brushless electrical machine

用电子电路取代电刷和机械换向器的直流电机,它通常由永磁转子电机本体、转子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换向电路三部分组成。

66.交流感应电机 AC induction electrical machine

定子及转子为独立绕组,双方通过电磁感应来传递力矩,其转子以低于/高于气隙旋转磁场转速旋转的交流电机。

67.交流同步电机 AC synchronous electrical machine

转子与气隙旋转磁场同步旋转的交流电机。

68.永磁同步电机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electrical machine

转子采用永磁材料励磁的同步电机。

69.电励同步电机 electrical wound-field synchronous electrical machine

转子上的励磁绕组通过集电环接至转子外部励磁电源的同步电机。

70.开关磁阻电机 switched reluctance electrical machine

采用定转子凸极且极数相接近的大步距磁阻式步进电机的结构,利用转子位置传感器通过电子功率开关控制各相绕组导通使之运行的电机。

71.变换器 convertor(converter)

使电气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电压、电流、波形、相数、频率)发生变化的装置。72.逆变器 inverter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变换器。

73.整流器 rectifier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变换器。

74.斩波器 chopper

将输入的直流电压以一定的频率通断,从而改变输出的平均电压的变换器。

75.DC /D C变换器DC/DC convertor(converter)

将某一直流电源电压转换成任意直流电压的变换器。

76.冷却装置 cooling equipment

用于冷却电机及控制器的装置。

77.额定功率 rated power

在额定条件下的输出功率。

78.峰值功率 peak power

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电机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

79.额定转速 rated speed

额定功率下电机的最低转速。

80.最高工作转速 maximum work speed

相应于电动汽车最高设计车速的电机转速。

81.额定转矩 rated torque

电机在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下的输出转矩。

81.峰值转矩 peak torque

电机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允许输出的最大转矩。

82.堵转转矩 locked-rotor torque

转子在所有角位堵住时所产生的转矩最小测得值。

83.电压控制方式 voltage control method

通过改变电机端电压而实现转速控制的控制方式。

84.电流控制方式 current control method

通过改变电机绕组电流而实现转速控制的控制方式。

85.频率控制方式 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通过改变电机的电源频率而实现转速控制的控制方式。

86.矢量控制 vector control

将交流电机的定子电流作为矢量,经坐标变换分解成与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相对应的独立控制电流分量,以实现电机转速/转矩控制的方式。

87.直接转矩控制 direct torque control

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并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产生PWM信号,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的控制方式。

88.再生制动控制 regenerative braking control

通过驱动电动机由电动状态转换为发电状态,将行驶中车辆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回充至车载储能装置而实现对车速控制的控制方式。

89.弱磁控制 field weakening control

通过减弱气隙磁场控制电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90.输出特性 output characteristic

电机的转矩、输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

91.连续输出特性 continuous output characteristic

在规定的条件下,电机和控制器非限时连续运行的最大输出特性。

93.短时输出特性 short time output characteristic

在规定的条件下,电机和控制器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运行的最大输出特性。

94.电机及控制器整体效率combination efficiency of electrical machine and controller 电机转轴输出功率除以控制器输入功率乘以100%。

96.蓄电池 battery

能将所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并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它可以重复充电和放电。

97.动力蓄电池 traction battery

为电动汽车动力系提供能量的蓄电池。

98.辅助蓄电池 auxiliary battery

为电动汽车辅助系统供电的蓄电池。

99.铅酸蓄电池lead-acid 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使用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使用海棉状铅,并以硫酸溶液为电解液的蓄电池。100.金属氮化物镍蓄电池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正极使用镍氧化物,负极使用可吸收释放氢的贮氢合金,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的蓄电池。101.锂离子蓄电池 lithiumion battery

用钴酸锂、锰酸锂或镍酸锂等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用可嵌入锂离子的碳材料作负极,使用有机电解质的蓄电池。

102.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 polymer lithium battery

正极、负极、电解质三者中至少有一种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锂离子蓄电池,其凝胶状电解质一般由聚合物膜与有机电解质构成。

103.单体蓄电池 cell

构成蓄电池的最小单元,一般由正极、负极及电解质等组成,其标称电压为电化学偶的标称电压。

104.蓄电池模块 battery module

一组相联的单体蓄电池的组合。

105.蓄电池组(蓄电池包) battery pack

由一个或多个蓄电池模块组成的单一机械总成。

106.蓄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可以控制蓄电池输入和输出功率,监视蓄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电流、荷电状态)。107.蓄电池辅助装置battery auxiliaries

蓄电池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蓄电池托架、冷却系统、温控系统等部件。

108.蓄电池系统 battery system

所有的蓄电池组(包)及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组合。

109.活性物质 active materials

蓄电池中参与电化学充/放电反应的物质。

110.电解质 electrolyte

蓄电池进行化学反应时,为离子提供在正负电极间移动的介质,它可直接参与充/放电反应。111.蓄电池壳 container

容纳极板、电解质的容器。

112.液孔塞 vent plug

装在蓄电池盖上的有孔塞,它具有排气、防沫结构和防爆功能。

113.安全阀 safety valve(vent valve)

防止蓄电池内部压力过高导致蓄电池破裂,并能防止外面的空气进人蓄电池的部件。

114.端子 terminal

极柱与外部回路电连接的部分。

115.排气装置 ventilation device

将充电时因电解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并将其排出蓄电池外的装置。

116.端子盖 terminal cover

为防止端子(极柱)间发生短路的盖。

117.放电 discharge

将蓄电池里贮存的化学能以电能的方式释放出来的过程。

118.工况放电 load profile discharge

模拟实际运行时的负荷,用相应的负载进行放电的过程。

119.恒流放电 constant current discharge

蓄电池以一个受控的恒定电流进行的放电。

120.恒功率放电 constant power discharge

蓄电池以一个受控的恒定功率进行的放电。

121.倍率放电 rated discharge

蓄电池以额定电流倍数值进行的放电。

122.连续放电时间 discharge duration

蓄电池不间断放电至终止电压时,从开始放电至终止放电的时间。

123.放电深度 depth of discharge=DOD

表示蓄电池放电状态的参数,等于实际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124.深度放电 deep discharge

表示蓄电池50%或更大的容量被释放的程度。

125.充电(蓄电池) charge

从外部电源供给蓄电池直流电,将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贮存起来的过程。

126.浮充电 floating charge

随时对蓄电池用恒压充电,使其保持一定的荷电状态。

127.涓流充电 trickle charge

为补充自放电,使蓄电池保持在近似完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

128.充电特性 charge characteristics

充电时蓄电池的电流、电压等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129.完全充电 full charge

蓄电池内所有可利用的活性物质都已转变成完全荷电的状态。

130.荷电状态 state-of-charge=SOC

蓄电池放电后剩余容量与全荷电容量的百分比。

131.n小率 n hour rate

表示蓄电池放电电流大小的参数,如果以电流I放电,蓄电池在n小时内放出的电量为额定容量的话,这个放电率称为n小时放电率。

132.温度特性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表示蓄电池性能因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能。

133.温度换算 temperature correction

将不同温度下的蓄电池容量、电解质比重等参数换算成标准温度下的值的过程。

134.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由于蓄电池温度的改变,可用的容量相对于标准温度下的可用容量的比值。

135.容量Ah capacity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规定条件下所释放的总的电量,单位为Ah

136.额定容量rated capacity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由制造商给定的蓄电池容量。

137.n小时率容f nh ourr ate capacity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以n小时率放电电流放电,达到规定终止电压时所释放的电量。

138.可用容量 available capacity

在规定条件下,从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中释放的电量。

139.理论容量 theoretical capacity

假设活性物质完全被利用,蓄电池可释放的容量。

140.贮存性能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表示蓄电池长期搁置后容量变化的特性。

141.总能量 total energy

蓄电池在其寿命周期内电能输出的总和,单位为Who

142.充电能量(蓄电池) charge energy

通过充电器输入蓄电池的电能,单位为Wh,这里指蓄电池充电能量。

143.放电能量(蓄电池) discharge energy

蓄电池放电时输出的电能,单位为Wh。

144.能量密度 energy density

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获取的电能,用Wh/kg,W h/L来表示。

145. 质量能量密度specific energy

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所获取的电能,用Wh/kg表示。

146.体积能量密度volumetric energy density

从蓄电池的单位体积所获取的电能,用Wh/L表示。

147.功率密度 power density

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获取的输出功率,用W/kg,W/L表示。

148.质量功率密度specific power

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所获取的输出功率,用W/kg表示。

149.体积功率密度 volumetric power density

从蓄电池的单位体积所获取的输出功率,用W/L表示。

150.标称电压 nominal voltage

用于鉴别蓄电池类型的适当的电压近似值。

151.开路电压 open circuit voltage(off-load voltage)

蓄电池在开路条件下的端电压。

152.单体蓄电池电压 cell voltage

单体蓄电池的开路电压。

153.平均电压 average(mean) voltage

在规定的充放电过程中,用瓦时数除以安时数所得到的值,它不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电压(除了在定电流情况下)。

154.负载电压 on-load voltage

蓄电池接上负载后处于放电状态下的端电压。

155.电压—电流特性 voltage-current characteristics(V-A特性)

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特性。

156.充电终止电压 end-of-charge voltage

在规定的恒流充电期间,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时的电压。

157.放电终止电压 end-of-discharge voltage

蓄电池停止放电时的电压。

158.放电电流 discharge current

放电时蓄电池里输出的电流。

159.额定放电电流rated discharge current

额定容量除以规定时间所得到的电流。

160.充电电流(蓄电池) charge current

充电时蓄电池里流过的电流。

161.最大允许电流maximum allowable current

蓄电池在放电或充电时,所允许的电流最大值。

162.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

蓄电池端子与蓄电池箱或车体之间的电阻。

163.内阻 internal resistance

蓄电池中电解质、正负极群、隔板等电阻的总和。

164.充电效率 charge efficiency

库仑效率与能量效率的总称。

165.库仑效率 coulombic efficiency(安时效率)

放电时从蓄电池中释放的电量除以恢复到初始容量所需的电量的百分比。

166.能量效率 energy efficiency(瓦时效率)

放电能量与充电能量之比。

167.自放电 self discharge

蓄电池内部自发的或不期望的化学反应造成可用容量自动减少的现象。

168.内部短路 internal short circuit

蓄电池内部正极与负极间发生短路的现象。

169.析气 ssing

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产生气体的现象。

170.热失控 thermal runaway

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及温度发生一种累积的互相增强的作用而导致蓄电池损坏的现象。

171.反极 reversal

蓄电池正常极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172.漏液 leakage

电解液泄漏到蓄电池外部的现象。

173.记忆效应 memory effect

蓄电池经过长期浅充放电循环后,进行深放电时,表现出明显的容量损失和放电电压下降,经数次全充/放电循环后,电池特性即可恢复的现象。

174.过充电 overcharge

蓄电池完全充电后仍延续充电的现象。

175.过放电 overdischarge

蓄电池放电至低于放电终止电压的放电现象。

176.充电(充电器) charge

以受控的方式将电能传输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或其他车载储能装置中的过程。

177.充电能量(充电器) charge energy

用于充电的电能。有交流充电能量和蓄电池充电能量两种。

178.交流充电能 AC charging energy

通过交流电源输入充电器的电能,单位为Wh,

179.蓄电池充电能量 battery charging energy

通过充电器输入蓄电池的电能,单位为Wh,

180.充电电流(充电器)charging current

充电器充电时的输出电流。

190.充电电压 charging voltage

充电器充电时的输出端电压。

191.充电器 charger

控制和调整蓄电池充电的电能转换装置。

192.车载充电器on-board charger

固定地安装在车上的充电器。

193.非车载充电器off-board charger

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固定的安装在车上的充电器。

194.部分车载充电器 partially on-board charger

一些元件安装在车上,另一些元件不安装在车上的充电器。

195.均衡充电 equalizing charge

为确保蓄电池中所有单体蓄电池荷电状态均匀的一种延续充电。

196.恒流充电 constant current charge

以一个受控的恒定电流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197.恒压充电 constant voltage charge

以一个受控的恒定电压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198.脉冲充电 pulse charge

以脉冲电流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199.感应式充电inductive charge

利用电磁感应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200.传导式充电conductive charge

利用电传导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201.直流电源 DC power supply

提供直流电能的装置。

202.充电电缆 outlet cable

给电动汽车充电用的连接线。

203.充电联接器charging connector

充电电缆与电动汽车的联接装置。

204.充电计时器timer for charge

设定充电时间的装置。

205.充电插头、插座 outlet plug of charge

电动汽车充电用的插头、插座。

206.锁止机构 lock actuator

机械锁止充电联接器的装置。

207.充电控制器charging controller

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的装置。

208.额定频率 rated frequency

交流电源输出频率的额定值。

209.额定(交流〕输入容量 ratedinput capacity

在规定条件下,充电器工作时的(交流)输入容量,一般用(VA)表示。210.输入频率 input frequency

交流输入电源的频率。

211.频率变动范围frequency fluctuation range

交流输入电源的频率允许变动范围。

212.效率 efficiency

输出与输入能量之比。

213.电压调节范围voltage adjustable range

充电器输出电压的可调整范围。

214.电压变动范围voltage alteration range

充电器的交流输人电源电压的允许变动范围;(恒压充电)直流输出电压的变动范围。215.电压脉动 voltage ripple

叠加在直流电压上的脉动电压。

216.电流脉动 current ripple

叠加在直流电流上的脉动电流。

217.谐波电流 harmonic current

与基本频率以外成整数倍的电流的总称。

218.冲击电流 rush current

充电器起动时在1至数个周期内产生的过大交流(输入)电流,一般用峰值表示。

219.高频噪声 high frequency noise

由充电器发出的传导性及辐射性噪声。

220.传导噪声 conduction noise

重叠或侵入充电器输入或输出端接线的高频噪声。

221.辐射噪声 radiation noise

充电器传播并发射到空间的高频噪声。

222.燃料电池(FUEL CELL)

将外部供应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它产物的发电装置。

22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

224.冷启动(COLD START)

在充分的浸车之后,在标准环境温度进行启动(一般为12至36小时)。

225.热启动(HOT START)

关机后启动,此时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还在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226.启动时间(START-UP TIME)

在启动程序初始化后,燃料电池达到规定输出功率的时间。

227.运行压力(OPERATING PRESSURE)

系统在工作时的压力。

228.减压(DEPRESSURIZE)

将高压压力容器或管路中的压力降到工作所需压力的过程。

229.燃料放空(DEFUEL)

将压力容器或其它管路内的燃料排空的过去时程。

230.吹扫(PURGE)

借助外部条件把燃料电池堆及管路进行排空的过程。

231.尾气(OFF GAS ;TAIL GAS)

燃料电池堆里排出的气体,包含未反应气体、生成的气体和惰性气体。

232.气体净化(GAS CLEANUP)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气体中的杂质的过程。

233.氢脆(HYDROGEN EMBRITTLEMENT)

氢原子进入金属后使晶格变大。因而降低韧性和延性,引起脆化的现象。

234.氢渗透(HYDROGEN PERMEATION)

氢气穿过结构材料,而导致氢的释放。

235.中毒(POISONING)

燃料电池部件,如燃料电池膜电极受到污染,导致催化剂性能衰减,而使燃料电池性降低。236.循环利用(RECYCLE)

经过采集、分离和处理等系列活动,将有效成分回收利用的过程。

237.燃料电池堆额定压力(STACK RATED PRESSURE)

额定功率时,燃料电池堆进气处的空气压力(绝对压力)。

238.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

燃料电池堆与外部电路断开时的电压。

239.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

在特定工况条件下,在额定功率时的电堆的端电压。

240.额定电压(RATED CURRENT)

在特定工况条件下,在额定功率时的电堆的电流。

241.输出特性(OUTPUT CHARACTERISTICS)

燃料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242.额定功率(RATED POWER)

在特定工况下能够持续工作的功率。

243.质量比功率(MASS SPECIFIC POWER)

单位质量的额定功率。

244.体积比功率(VOLUME SPECIFIC POWER)

单位体积的输出功率。

245.燃料电池堆(FUEL CELL STACK)

由多个单体的电池、隔板、冷却板、岐管等组成,把富氢气体和空气进行电化学反应生成直流电,并同时生成热、水等其它副产物的总成。

246.增湿器(HUMIDIFIER)

使反应气体湿度增加的装置。

247.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

以质子为导电电荷的膜,燃料电池内的一个独立层,它作为电解质是阻隔阳极侧富氢气体和阴极侧富氧气体的屏障。

248.气水分离器(GAS/ WATER SEPARATOR)

将燃料电池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凝,分离气体中水分的装置。

249.空气供应系统(AIR SUPPLY SYSTEM)

对进入燃料电池的空气进行过滤、增湿、压力调节等方面处理的系统。

250.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包含传感器、执行器、阀、开关、控制逻辑部件的总成,保证燃料电池无需人工干预,就可正常工作。

251.燃料处理系统(FUEL PROCESSING SYSTEM)

把输入的燃料进行增湿等相关处理,从而转变成适于在燃料电池堆内运行的富氢气体。252.热管理系统(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用以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热平衡,可以回收多余的热量,并在燃料电池系统启动时能够进行辅助加热的系统。

253.通风系统(VENTILATION SYSTEM)

燃料电池系统中借助机械方法将机壳内的气体排到外部的系统。

254.水处理系统(WATER TREATMENT SYSTEM)

用于燃料电池系统水处理及生成水的回收和净化的系统。

255.燃料电池动力系统(FUEL CELL POWER SYSTEM)

包括燃料电池系统、DC/DC变换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车载储能装置。

256.燃料电池系统或燃料电池发动机(FUEL CELL SYSTEM)

包括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辅助系统,在外接氢源的条件下可以正常工作。

257.燃料电池辅助系统(FUEL CELL AUXILIARY SYSTEM)

包括空气供应系统、氢气供应系统、水/热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258.车载供氢系统(ON-BOARD HYDROGEN SUPPLY SYSTEM)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上燃料经过的所有零件的集合,包括储氢容器、压力调节器、管路及附件等。

259.充电接口 charge coupler

用于连接活动电缆和电动汽车的充电部件,它由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两部分组成。260.充电插头 plug

在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插座的结构和电气进行耦合的充电部件,其与活动电缆装配连接或一体化集成组成充电电缆。

261.充电插座 socket

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用于耦合充电插头的部件。

262.传导式充电 conductive charge

利用电传导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方式。

二、英文缩写

1.BMS系统英文

Total voltage / V total : 总电压

Total current / I total : 总电流

W remain : 剩余能量

V max : 单体最高

V min : 单体最低

T max : 最高温度

Capacity : 容量

State Of Charge=SOC 荷电状态

State Of Health=SOH安全状态

State Of Electroformation=SOE电化学状态

2.充电机系缩写

A 安培

V 伏特

Hz 赫兹

AC 或“~”交流电

DC 直流电

L1、L2、L3 交流电源

N 中线或PE 保护接地

DC+ 直流电源正或电池正极

DC- 直流电源负或电池负极

CP 控制确认1

PP 控制确认2

S+ 充电通信CAN-H

S- 充电通信CAN-L

A+ 低压辅助电源正(如:12V+,24V+,36V+)

A- 低压辅助电源负(如:12V-,24V-,36V-)

3.玉柴天然气发动机专业术语缩写

CL 闭环

CNG 压缩天然气

DBW 线驱(如电子节气门)

ECM 发动机控制模块

EC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ETB 电子节气门

EPR 电控调压器

FPP 电子油门位置

IAT 进气空气温度

IVS 怠速确认开关

UEGO 宽域氧传感器(适用于稀燃发动机)

MAP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

PTP 节气门前进压力

MAT 进气歧管温度

EC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4.蓄电池缩写

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

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 铅酸电池(LA)

镍基电池(NB)

锂基电池(LB)

燃料电池(FC)

电容器、飞轮(CF)

新能源车专用名词

混合动力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纯电动汽车(EV)Pure electric vehicle (EV) 燃料电池汽车(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FCEV) ISG Intergrated starting/Generator 康明斯发动机型号:ISBe4+225B 其中,“IS”表示电控系统,“F\B\L\M\X”表示系列,“E”表示欧洲排放, “135\225\360”表示马力,“30”表示欧3排放,“B”表示适用于客车,“H”表示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 DOC-氧化催化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CEGR-冷却式废气再循环,DPF-颗粒物滤清器, 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系统Filtration

OBD-驾驶室内系统显示屏(车载诊断):In-Cab System Display (On Board Diagnostics) Feature benefit Interact SOC-电池容量,State of charge BMS 方案

Pack 组合 2、电池箱的结构原理 电池组包括2 个电池箱。第一个包括6 个模块,第二个包括5 个模块。每个模块是由10 串3 并电池电源组成,每一个模块提供32V 标称电压的。这些模块牢固安装在电池箱的底部。除了空气进口和出口,每个电池箱都按照IP66 标准设计防止水和灰尘。 3、电池箱的通风、散热、防尘、防雨及御寒方案等 为了延长电池组寿命,使电池组处于最加佳工作范围,冷却系统采取从车箱或空调管直接取风的方式。此外,电池箱具备内部加热机制,加热电池箱至最佳工作范围。当温度调节装置完全工作时,电池温度应能5 分钟内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冷却和加热系统设计: 4、电池箱与整车的接口: 电气接口:管理系统+24V,Key-On 信号,CAN 总线(连接器待定) 。 机械接口: 固定:车辆提供两个电池箱的顶部固定架。 进风口:车辆提供符合Atieva 尺寸要求的进风口。建议进风口布置在电池箱后部,如上图所 示。进风口应连接到空调车厢或直接连接到空调管道。出风口布置布置在电池箱前部。 顶盖:车辆应该提供绝热的顶盖,防止电池箱受阳光直射,减少电池箱外部温度变化5、其它: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QCT841—2010).(DOC)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2010-11-22发布,2011-03-01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多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春明、吴志新、贾俊国、孟祥峰、张建华、李庆、李磊、周光荣、王震坡、姜久春、尹家彤、辛明华、方运舟、刘桂彬、武斌、吴尚洁、左海清。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e coupler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充电接口,一种是为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能的接口,另一种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电能的接口。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的交流额定电压为220V和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750V 的充电电缆和电动汽车连接侧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充电电缆与非车载充电设备或交流供电设备之间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部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主要名词术语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主要名词术语 (1)充电站。由3台以上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和(或)交流充电桩组成(至少有一台非车载充电机),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并能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机、动力蓄电池进行状态监控的场所。 (2)充电系统。由充电站内的所有充电机、充电电缆及相关附件组成,实现电动汽车及蓄电池安全充电的系统。 (3)供电系统。为充电站的运行提供电源的电力设备及配电线路的总称。 (4)监控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是充电监控系统、供电监控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的总称。 (5)充电设备。指交流充电桩、充电机、电池更换设备等。 (6)非车载充电机。指采用传导方式将电网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直流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非车载充电机主要由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组成,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7)电池更换设备。指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设备总称,包括电池模块、充电架和电池模块装卸工具。 (8)交流充电桩。又称交流供电装置,指固定在地面,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交流充电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其功率一般不大于7kW。

(9)充电。蓄电池从充电设备中获得电能的过程叫做充电。充电容量(对蓄电池所充入的电量)以Ah计算。 (10)恒流充电。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在充电电压范围内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11)恒流限压充电。先以恒流方式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组电压上升到限压值时,充电装置自动转换为恒压充电,直至充电完毕。 (12)独立充电机。单台独立运行的充电机。 (13)主控充电机。控制与其并联工作的其他充电机协同运行的充电机。 (14)从属充电机。在与其并联工作的主控充电机控制下运行的充电机。 (15)单体蓄电池。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 (16)单箱蓄电池。由若干只单体蓄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的蓄电池组,内含蓄电池管理单元、通风散热部件。 (17)整箱蓄电池。由若干单箱蓄电池构成的为整车提供动力电源的蓄电池组,包含蓄电池管理系统。 (18)绝缘电阻。电池端子与蓄电池箱或车体之间的电阻。 (19)电池管理单元。对单箱蓄电池完成检测,包括电压、温度,同时可以将数据通信专输到其他设备,并可对通风散热部件进行控制。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放电设备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放电设备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2010年1月

目录 1.概述 (2) 2.许继的技术优势 (2) 3.充放电设备 (3) 4.监控系统设备 (20) 5.谐波治理设备 (22)

1.概述 电动汽车以电代油,能够实现“零排放”与“低噪音”,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和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已经接近甚至优于传统燃油汽车,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应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充电系统中,充电站的建设需要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结合电动汽车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目前,以电力公司主导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技术和建设规范已相继出台,并建成多个示范工程,为充电站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许继电源作为电力直流操作电源设备的主要供应商,掌握有蓄电池充放电的关键技术和制造能力,参与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技术标准的制订,是电动汽车充放电设备技术开发与产品制造的先导企业。 2.许继的技术优势 许继电源是专业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的厂商,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直流操作电源、电力专用UPS、有源逆变蓄电池放电装置、大功率电力电子STATCOM(SVG)和APF设备。其中直流操作电源、电力专用UPS、有源逆变蓄电池放电装置的销量居全国第一,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技术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许继电源从1988年开始研发、生产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充放电技术经历了从相控变换技术到高频变换技术两个时代,1998年以后完全进入高频变换时代。用于直流储能的蓄电池经历了固定式防酸电池、隔镍碱性电池、阀控式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积累了丰富的充放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和运行经验。到目前为止,已研发、制造、交付商业运行的充放电设备涵盖了交流侧电压380V/220V,直流侧电压12V~800V、电流5A~400A、最大功率300kW的范围,先后供货12万余台充放电设备。已熟练掌握了包括单向和双向AC/DC、DC/DC,单相和三相PFC 等多种拓扑结构的高频变换控制技术和IGBT、MOSFET功率变换器件的应用技术、

电动的汽车的专业术语

★正极(positive electrode),负极(negative electrode) 电位较高的电极为正极,电位较低的电极为负极;放电时,外电路电流从正极流经负载流入负极,在电池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入正极。 实际上只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才能流动,放电时电子从电位较低的电极(负极)流出经外部电路即负载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即正极)。放电时除称之为正极,由于发生还原反应,也可称之为阴极(cathode);而在充电时,则不能称之为阴极,因为此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应称之为阳极。 对一次电池而言,不存在充电问题,故正极即为阴极,负极即为阳极。 阳极(anode)发生氧化反应,即失掉电子的反应。 阴极(cathode)发生还原反应,即获得电子的反应。 ★活性物质(active material): 是指正负极中参加成流反应的物质,能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材料。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电池没有负电荷时,即未充放电时正负极两端的端电压,单位为V。开路电压值与电池体系及荷电状态有关,如: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后的开路电压一般为4.1V -4.2V;充半电后的开路电压一般为3.7V-3.8V。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电池0.2C放电时全过程的平均电压。 ★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电池在工作时(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端电压,也叫做闭路电压(closed circuit voltage):工作电压的具体值与电池体系、工作电流(即倍率)、工作温度、充电条件相关。 ★终止电压(end voltage):电池放电或充电时,所规定的最低放电时间或最高的充电电压。 ★工作电压范围:客户需求和电池能力相结合而确定。 ★额定容量(nominal capacity):电池一定倍率放电时的放电容量,容量单位为mAh 或Ah(1Ah=1000mAh)。电池组的额定容量值由厂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都低于电芯的额定容量值(不同于手机电池),都留有较大的保险系数(保护板及电芯的一致性,木桶效应)。 ★实际容量(pratical capacity):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放出的实际电量。 ★剩余容量(residual capacity):电池剩余的可再继续释放出来的容量。 ★荷电保持能力:电池充满电保存一段时间后,以一定倍率放电,放电容量与实际容量比值。 ★充电(charge):利用外部电源使电池的电压和容量上升的过程,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特性(charge characteristic):电池充电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例如充电曲线、充电容量、充电率、充电深度、充电时间等。 ★充电曲线(charge curve):电池充电时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过充电(over charge):超过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而继续充电的过程;此时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受到影响。 ★恒流充电(constant current charge):在恒定的电流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一般设置终止电压,当电压到达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恒压充电(constant voltage charge):在恒定的电压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一般而言,该恒定的电压为充电终止电压。一般设置终止电流,当电流小于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 2020)2015109

附件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2015-2020年)

目录 一、前言 (1) 二、发展基础 (1) 三、问题挑战 (3) 四、需求预测 (5) 五、指导思想与原则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6) 六、发展目标 (8) (一)总体目标 (8) (二)分区域建设目标 (11) (三)分场所建设目标 (12) 七、重点任务 (14) (一)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14) (二)加强配套电网保障能力 (16) (三)加快标准完善与技术创新 (17) (四)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18) (五)开展相关示范工作 (19) 八、保障措施 (20)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战略部署,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特制定本指南,期限为2015-2020年。 二、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有关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部分大型央企外,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为超过1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

电动汽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什么是电动车辆?有哪些特征? 所谓电动车辆是指电能驱动电动机作为牵引或驱动行驶的车辆。 特征:电动车辆既有完整的动力装置,又有司机控制室等驾驶和控制设备,同时还能留出空间用于客运;电动车辆还具有编组的灵活性和电工设备分配的机动性。 2. 什么是电动汽车?目前分几类? 电动汽车是电动车的一种,也是汽车的一种,即使之全部或者部分用电能驱动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 分类: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3. 电动汽车主要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电源供给系统: 驱动系统:作用是在司机的控制下高效率地将蓄电池或者发动机能量转化为车轮的动能,或者将车轮上的动能反馈到蓄电池中。电动汽车管理系统: 4. 电动汽车能实现“少排放”、“零排放”吗?为什么? 以蓄电池、超级电容为动力的汽车没有排放物,可以实现零排放。以纯氢氧为燃料的汽车在运行中只生成水(H2O),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能够实现有害气体零排放。以富氢气体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在富氢气体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仅是内燃机排量的40%,燃料电池是以电化学原理发电,不经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热能——机械能转换过程,几乎没有产生氮、硫氧化物的条件,所以对大气造成的危害甚少。 作业题 一.填空题 1. 现代电动汽车发展主要有蓄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三种类型。 2. 电动汽车除具有汽车属性外,结构上形成了电源供给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 3. 电动汽车电源供给系统主要由储能装置、变换装置、电源馈电线路组成。 二.判断题 1. 电动汽车是指以电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对) 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为驱动能源,其中至少有一种能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组合形式应称为混合电动汽车。(错) 3. 用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不属于电动汽车。(错) 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对) 5. 电动汽车是以电为动力的,所以只要有电的地方都可以使用。(错) 三.选择题 1. 电动汽车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是(发电机) 2. 内燃机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前置、中置、后置,电动汽车电动机布置则(自由度较大) 3. 人们研发电动汽车时因为比内燃机汽车(对环境友好) 四.简答题 1. 电动汽车为什么可以实现零排放或少排放? 答案同复习思考题4 2. 为什么说研发电动汽车对节能具有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GBT 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分析

GBT 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气态氢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及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 20042.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19596和GB/T 20042.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通用术语 3.1.1 燃料电池fuel cell 将外部供应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装置。 3.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d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 3.1.3 冷启动cold start 在充分的浸车之后,在标准环境温度进行启动。 注:对于一个测试程序,一般推荐浸车时间应该是在12h到36 h之间,浸车期间车辆不应该启动,且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3.1.4 热启动hot start 关机后启动,此时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还在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3.1.5 启动时间start-up time 在启动程序初始化后,燃料电池系统达到规定输出功率的时间。 注:包括热启动时间和冷启动时间。 3.1.6 运行压力operating pressure 系统在工作时的压力。 3.1.7 减压depressurize 将高压压力容器或管路中的压力降低至工作所需压力的过程。 3.1.8 燃料放空defuel

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1)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中对交流充电装置技术指标的要求; (2)交流充电桩采用单桩单充式结构,每个充电接口提供AC220V/7kW的交流供电能力; (3)具备对充电桩运行状态的综合测控保护能力如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和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 (4)设置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器或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 (5)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需的操作接口; (6)预留交流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表位,进行交流充电计量; (7)设置刷卡机,支持IC卡付费方式,并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 (8)具备过/欠压报警、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等功能; (9)提供完善的通讯功能,采用GPRS及以太网接口,可根据需要上传交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参数,接受远程控制命令。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电动汽车技术标准: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电气技术标准: GB/T 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0.2S 级和 0.5S 级》 GB 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 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GJB 3855-19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标准: 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 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

T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G B T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气态氢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及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20042.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9596和GB/T20042.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通用术语 3.1.1 燃料电池fuelcell 将外部供应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装置。 3.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cellelectdc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 3.1.3 冷启动coldstart 在充分的浸车之后,在标准环境温度进行启动。 注:对于一个测试程序,一般推荐浸车时间应该是在12h到36h之间,浸车期间车辆不应该启动,且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3.1.4 热启动hotstart 关机后启动,此时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还在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3.1.5 启动时间start-uptime 在启动程序初始化后,燃料电池系统达到规定输出功率的时间。 注:包括热启动时间和冷启动时间。 3.1.6 运行压力operatingpressure 系统在工作时的压力。 3.1.7 减压depressurize 将高压压力容器或管路中的压力降低至工作所需压力的过程。 3.1.8 燃料放空defuel 将压力容器或其他管路内的燃料排空的过程。 3.1.9 吹扫purge 借助外部条件把燃料电池电堆及管路进行排空的过程。 尾气offgas;tailgas

完整版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电动汽车的术语和英文缩写 一、电动汽车术语 1.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 2.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够至少从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下述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4.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 车辆的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车辆的驱动力由电动机及发动机同时或单独供给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6.混联式合动力(电动)汽车combine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同时具有串联式、并联式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汽车。 8.辅助系统auxiliary system 驱动系统以外的其它用电或采用电能操纵的车载系统。例如灯具、风窗玻璃刮水电机、音响等。 9. 车载能源on-board energy soure 变换器和储能装置的组合。 10. 驱动系统propulsion system 车载能源和动力系的组合。 11. 动力系powertrain 动力单元与传动系的组合。 12. 前后方向控制器drive direction control 通过驾驶员操作,用来选择汽车行驶方向(前进或后退)的专用装置。例如操纵杆或按钮开关。 13. 电池承载装置battery carrier 为承放动力蓄电池而设置的装置。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之分。 14.电平台electrical chassis 一组电气相联的可导电部分,其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15.动力电缆power cable 构成驱动用电动机动力电路的电线。16.充电插孔charging inlet 在车身上安装充电用插座(传导式充电)或充电口(感应式充电)的装置。 17.断路器circuit breaker 当电路异常时,切断电路的装置。 18.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电动汽车上安装的能够储存电能的装置,包括所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电池等或其组合。19.带电部分live part 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电部分。 20.可导电部分conductive part 能够使电流通过的部分。 注尽管它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不带电,但当基本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带电部分。21.外露可导电部分exposed conductive part 按照GB4208规定,可以通过IPXXB (防护等级代码)试指触及的可导电部件。注本概念是针对特定的电路而言,一个电路中的带电部分也许是另一个电路中的外露导体。例如乘用车车身可能是辅助电路的带电部分,但对于动力电路来说它是外露的导体。 22.主开关main switch 用于开关动力蓄电池和控制其主电路的开关。 23.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度insulation resistance monitoring system 对动力蓄电池和车辆底盘之间的绝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方案-160kW分体式双充接口充电柜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标准化设计方案 160kW分体式双充接口充电柜

目录 1. 概述 (3) 2. 设计标准 (3) 3. 设计方案 (4) 3.1. 电气原理 (4) 3.2. 专用部件设计 (5) 3.3. 通用器件设计 (5) 3.4. 结构外形 (7) 3.5. 结构布局 (8) 3.6. 设备安装 (10)

1.概述 本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充电设施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规范直流充电设备电气原理、专用部件设计、通用器件选型、结构外形、结构布局、设备安装等,实现充电设备统一化设计和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充电设备的兼容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2.设计标准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8487.2-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2部分:非车载传导供电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 33708-2017静止式直流电能表 GB/T 34657.1-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 GB/T 34658-2017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JJG 1149-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JJG 842-2017电子式直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 1069-2011直流分流器检定规程 NB/T 33001-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NB/T 33008.1-2018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DL/T 698.45-2017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5部分:通信协议—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 Q/GDW 1233-2014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 Q/GDW 1591-2014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范 Q/GDW 11709.1-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1部分:技术条件 Q/GDW 11709.2-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2部分:与充电桩通信协议 Q/GDW 11709.3-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3部分:与车联网服务平台通信协议 Q/GDW 11709.4-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4部分:检验技术规范 Q/GDW 11850-2018 直流电能表外附分流器技术规范 3.设计方案 3.1.电气原理 160kW分体式双充接口充电柜电气主电路拓扑见图3-1,提供8个充电模块安装位置,根据充电功率需求可选配5~8个20kW充电模

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附录 电动汽车的术语和英文缩写 一、电动汽车术语 1.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EV 2.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够至少从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下述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4.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 车辆的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车辆的驱动力由电动机及发动机同时或单独供给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混联式合动力(电动)汽车combine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同时具有串联式、并联式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汽车。 8.辅助系统 auxiliary system 驱动系统以外的其它用电或采用电能操纵的车载系统。例如灯具、风窗玻璃刮水电机、音响等。 9.车载能源 on-board energy soure 变换器和储能装置的组合。 10.驱动系统 propulsion system 车载能源和动力系的组合。 11.动力系 powertrain 动力单元与传动系的组合。 12.前后方向控制器drive direction control 通过驾驶员操作,用来选择汽车行驶方向(前进或后退)的专用装置。例如操纵杆或按钮开关。 13.电池承载装置 battery carrier 为承放动力蓄电池而设置的装置。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之分。 14.电平台 electrical chassis 一组电气相联的可导电部分,其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15.动力电缆 power cable 构成驱动用电动机动力电路的电线。 16.充电插孔 charging inlet 在车身上安装充电用插座(传导式充电)或充电口(感应式充电)的装置。 17.断路器 circuit breaker 当电路异常时,切断电路的装置。 18.储能装置 energy storage 电动汽车上安装的能够储存电能的装置,包括所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电池等或其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设备方案

郑州85路公交电动汽车充电站 充电设备方案 河南龙源许继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0-04-02

1 一.项目背景 1.1车辆概况 郑州公交公司建设一条85路纯电动公交线路,起始站设在郑东新区新客站(商都路与东风路交叉口),终点站为郑州火车站。公交车型为宇通纯电动空调客车,车长11.6米,宽2.5米,转弯半径12米。公交线路往返里程为28公里,运营车辆共20辆,每辆车一天最大行驶里程为200公里。 1.2动力电池 宇通电动客车动力电池采用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电池额定容量为500Ah ,单只额定电压为3.2V ,最高充电电压为3.6V 。动力电池整组180只,额定功率为288kWh ,电池额定充电电流为0.3C ,循环充放电次数为1000次。动力电池总重3吨,采用分箱安装。 1.3运营概况 表1-1 运营线路 起始站 终点站 单程里程 双向发车 平均速度 运行时间 郑东新客站 火车站 14公里 是 15km/h 1小时 表1-1 运营计划 分类 时段 发车间隔 运营车辆 峰段 6:30-8:30 17:30-19:30 平均6分钟 20辆 谷段 其它时间 平均7~10分钟 12~18辆 二.充电系统建设方案 2.1充电模式选择 该充电站设有两个充电区:站区综合楼前充电区和公交停车场专用充电区,

在站区综合楼前充电区配置交流充电桩,满足带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加电需求,展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社会示范效应;在公交停车场专用充电区配置直流充电桩,利用综合楼内的非车载充电机在电动汽车夜间停运时间进行“整车集中充电”的模式,满足85路公交纯电动大巴的加电需求。 2.2充电设备布置 充电站站址在郑东新区商都路与站南路交叉口西南角,站区面积10611m 2,合15.917亩,站区布置如图2-1所示。 图2-1 充电站布置图 充电设备的布置由三部分组成: 1、在站区综合楼前充电区布置10台交流充电桩。 2、在公交停车场专用充电区布置14台直流充电桩。 3、在站区综合楼低压配电室布置13台充电机和1台充放电机。 2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科学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组织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年10月9日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战略部署,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 (国发〔2012〕22 号),特制定本指南,期限为 2015-2020 年。 二、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有关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部分大型央企外, 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截至 2014 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 780 座,交直流充电桩 3.1 万个,为超过 12 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 充电网络逐步形成。结合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在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已建成较大规模的城市充电服务网络,在苏沪杭地区已初步建成城际充电服务网络,在京沪、京港澳、青银等高速公路沿线已基本建成省际充电服务网络。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交直流充电桩、双向充放电机、电池快速更换系统等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已开展试点运营;充电基础设施监控、计量、计费及保护等技术日趋成熟;充电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智能电网及智能交通等技术融合已开展试点应用。

电动汽车标准及技术规范列表

电动汽车标准及技术规范 G19596《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G18388《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 28382-2012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G18384《GB18384.1~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1)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2)GB 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3)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18385《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G18386《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G18387《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条件 QC 743-2006-T 《QC 743-2006-T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18487.2《GB/T18487.2-2001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24347-2009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G19836《GB/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 G4094.2《GB/T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18332.1《GB/T 18332.1-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G18332.2《GB/T 18332.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G18333.2《GB/T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G18487.1《GB/T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18487.3《GB/T18487.3-2001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18488.1《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18488.2《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G19750《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19751《GB/T 19751-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T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T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 语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G B T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气态氢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及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20042.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9596和GB/T20042.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通用术语 3.1.1 燃料电池fuelcell 将外部供应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装置。 3.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cellelectdc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 3.1.3

冷启动coldstart 在充分的浸车之后,在标准环境温度进行启动。 注:对于一个测试程序,一般推荐浸车时间应该是在12h到36h之间,浸车期间车辆不应该启动,且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3.1.4 热启动hotstart 关机后启动,此时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还在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3.1.5 启动时间start-uptime 在启动程序初始化后,燃料电池系统达到规定输出功率的时间。 注:包括热启动时间和冷启动时间。 3.1.6 运行压力operatingpressure 系统在工作时的压力。 3.1.7 减压depressurize 将高压压力容器或管路中的压力降低至工作所需压力的过程。 3.1.8 燃料放空defuel 将压力容器或其他管路内的燃料排空的过程。 3.1.9 吹扫purge 借助外部条件把燃料电池电堆及管路进行排空的过程。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我国目前电动汽车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其配套充电设备必将处于新能源交通领域的前沿位置。 一、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概述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主要包括充电站及其附属设施,如充电机、充电站监护系统、充电桩、配电室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是一种专为电动汽车的车用电池充电的设备,按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车载式和非车载式两种,分别采用相应的充电方式完成对车载蓄电池充电的功能。车载充电机指安装在电动汽车内部的充电机;非车载充电机指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并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能的充电机。充电站安装的非车载充电机还需具备计量计费功能。一般情况下,充电机应至少能为以下三种类型动力蓄电池中的一种充电:铁锂离子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 根据电流种类不同,充电桩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交流充电桩是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同时具备计量计费功能;直流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小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直流充电桩具有充电机功能,可以实时监视并控制被充电电池状态,同时,直流充电桩可以对充电电量进行计量。 针对我公司目前研发情况,下面主要介绍充电站和非车载式充电机的市场情况。 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根据充电方法不同,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可分为:常规充电方式、快速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方式、更换电池充电方式等。 1.常规充电方式 该充电方式根据相应电池的充电曲线,采用恒流、恒压的传统充电方式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使整个充电过程更接近电池的固有特性,有效避免了电池被过充和欠充的问题。这种方式以比较低的充电电流为蓄电池充电,相关技术成熟可靠,所以相应的充电机的工作和安装成本也比较低。电动汽车家用充电设施( 车载充电机) 和小型充电站多采用这种充电方式。典型的充电时间为8~10h ( SOC可达到95%以上)。对电池和电动汽车来说,这种方式是最安全可靠的充电方式,它对电网没有特殊要求。 2.快速充电方式 快速充电方式是指在短时间内使蓄电池达到或接近充满状态的一种方法。该充电方式以1-3C的大充电电流在短时间内为蓄电池充电。充电功率很大,能达到上百千瓦。该充电方式的充电时间与燃油车的加油时间接近。其典型的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