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一九七八年,《光明日报》发表了里程碑式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拨乱反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为改革开发打开了理论缺口。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的序幕,为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纪念这场大讨论,就是要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勇气,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更高境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密不可分的。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

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实践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运用真理指导实践,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上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开始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以马克思主义的新涵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科学的表述揭示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有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

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今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既有巨大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正确应对挑战,抓住和用好机遇,必须有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几年来,日益深入人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和发展是如何统一,最根本的,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统一。理论之树之所以高大,必须有赖以矗立的根基和土壤。理论的光彩之所以绚烂夺目,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一切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都来自于广大的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实践需要的,我们就坚持;实践淘汰的,我们就摒弃;实践创造的,我们就尊重;实践欢迎的,我们就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样的典范,也是这样启示和要求我们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

征途上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求真”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客观真理,坚持和发展科学理论。“务实”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求真与务实,

一个体现科学精神,一个体现实践品格,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理论与实践、知和行、愿望与效果的有机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明确,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奋斗意志品格。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要继续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国情,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真理,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团结奋斗。

实践永无止境,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本质要求。结合“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能不断上升到新的境界。

电大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形成性考核

电大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 形成性考核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任务一 1、商业银行对农业的贷款,以哪个银行为主() a. 农村信用社 b. 农业银行 c. 农业开发银行 d. 建设银行 2、下面选项不属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征的是() a. 生产专业化 b. 布局区域化 c. 经营一体化 d. 管理家族化 3、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 a. 生产区域化 b. 生产标准化 c. 生产机械化 d. 生产规模化 4、农业产业经营体制第一次改革是() a. 废除人民公社 b. 农业产业化 c. 废除传统的统购统销 d. 现代农业 5、在发展农业一体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政府扶持的主要措施包括信贷支持、政策优惠、制定法规、降低税率和() a. 价格补贴 b. 提供保险 c. 高效管理

d. 价格保护 6、农村要素市场的三大支柱是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 a. 农资市场 b. 金融市场 c. 原料市场 d. 技术市场 7、在农业产业化高级阶段起作用的资本主要是() a. 金融资本 b. 人力资本 c. 产权资本 d. 知识资本 8、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在报道山东潍坊经营的同时配发了()的社论 a. 《论农业产业化》 b.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何挑大梁》 c. 《农业产业化的创新路径》 d. 《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9、泰国的正大集团是哪种一体化形式的典型代表() a. 工商企业+农场 b. 公司+基地+农场 c. 合作社+农场 d. 农协+农户

10、决定农业产业化组织绩效优劣的关键性因素是() a. 技术创新能力 b. 生产加工能力 c. 资金实力 d. 市场开拓能力 11、合作组织作为农民联合的自助组织,其唯一的宗旨就是() a. 联系企业 b. 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 c. 寻找产品出路 d. 为社员服务 12、下面不属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是() a. 专业合作社 b. 农民专业协会 c. 中介组织 d. 合作协会 1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a. 提高经济效益 b. 提高农民组织程度 c. 提升农业产业地位 d.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4、下面选项不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有()

检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产品标识是批通过标志、来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 5?质量检验的职能: 隔离记录禾口报告。实验室测试员考试题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 分) 1?质量管理的旧QC7大手法:. 2.5S: 3?产品状态标识区分: 4?检验方法: 、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认为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反之画X) 1?凡经测试员检测的产品,都必须采服适当方式进行标识。() 2. 产品检验都必须由专职检 验员进行。() 3?不合格品必须由测试员进行处理。() 4. 合格的定义就是满足要求。 () 5. 不合格品的让步接 受必须经过必要的批准手续。()三、问答题:(共40分) 1. 请简述检验、验证和试验的定义是什么?(10分) 2. 你使用过的检验工具,精度及作用?(10分) 3. 简述个人质量心得。(20分)

实验室测试员考试题(答案)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质量管理的旧 QC7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 鱼骨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2.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 3. 产品状态标识区分:待检、已检合格(绿色标识)和已检不良(红色标识) 产品标识是批通过标志、标记或记录来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 4. 检验方法:______ 全数检验和________ 。 5. 质量检验的职能:鉴另寸、标识、隔离、扌报告禾口记录。 、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认为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反之画X) 1. 凡经测试员检测的产品, 都必须采服适当方式进行标识。(") 2. 产品检验都必须由专职检 验员进行。(x ) 3. 不合格品必须由测试员进行 处理。(x ) 4. 合格的定义就是满足要求。 (V ) 5. 不合格品的让步接受必须 经过必要的批准手续。(V )三.问答题:(共40分) 1. 请简述检验、验证和试验的定义是什么?(10分)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2. 你使用过的检验工具,精度及作用?(10分) 3. 简述个人质量心得。(20分)

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1分 、符合标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质量的定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1、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 管性检活动 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1、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1、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 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1、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 段

、自检、互检、专检三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1 1 二、单选题1分 、质量是一组固有)满足要求的程度 :行为的特:特:特:品 、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物理的特:可区分的:行为的特:可区分的特 、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适用性质:符合性质:广义性质:满意的质 、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特性 :以上皆:固:赋:增

、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过程方:预防为:全员参:领导作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特性是固有特性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 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产品质量法》于)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过修改决定 199200200199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

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XXX 摘要:可持续发展研究是跨世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大学科领域。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简要历史过程,在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国外可持续发展观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刘内涵;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概括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四个主要学科方向及其特点;概述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客及其趋向。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理论框架;学科方向;研究内容

目录 1.引言 (3) 2.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内涵 (4) 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4) 国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观 (5)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 (6)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 (7) 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8)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9)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11) 4.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学科方向和内容 (12)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学科方向 (12)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殛其趋向 (14)

1.引言 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迎来英国产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手工劳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是,那种“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了“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灾难性后果工业化以来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使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纷纷采取环保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但最初的环境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界限而演变成全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与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酸雨等。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对环境问题的关往、对发展道路的反思和探索在世界范围内展开。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学时代”的开端;1972年,以美国Meadows 为首的研究小组出版《增长的极限》,指出了地球的有限性,得出了“零增长”的悲观结论;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文件和《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的觉醒l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出版《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必须从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SustainableSociety)1983年第38届联大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负责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并于1987年在第42届联大通过WCE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依然能体会这句耳熟能详名言所蕴含的哲理。如同其他真理一般,这句话也同样被无数实践检验过。实践是一把区别科学与伪科学的尺牍,是一种辨认真理与谬论的方法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其身后的混沌洪流中,数不尽的理论堆砌出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大厦。在实践不断的检验中,谬论被剔除,如大浪淘沙般,在历史洪流中不断冲刷洗涤之后所遗留的便是闪闪发光的真理。真理如同天上浩淼的星辰,熠熠生辉,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同样的,是真理就一定会被实践检验出来。这种例子数不胜数。麦哲伦的纪念碑上用拉丁文写着: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这是为了纪念这个发现真理并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伟人而树立的。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进行了探索和游历,从实地了解到在东南亚群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大海。正是由于人生中

这些特殊经历,麦哲伦坚信地球是圆的,并决心要做一次环球探航。他的计划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于是麦哲伦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虽然历经瘟疫、叛乱、海难等困难,麦哲伦本人也在中途逝世,但真理最终还是被检验出来了,当最后一艘船回到西班牙时,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了马克思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由此可见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 15信计班杨志聪 2016年5月29日星期日

检验员考试试题(附答案)复习过程

检验员考试试题(附答 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3定7s分别是:定点、定容、定量和整理、整顿、 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2.国际标准单位符号毫米 mm 、帕斯卡 Pa 、牛顿 N 、克 g 、 欧姆Ω、公斤力 Kgf 。 3.0.01mm= 1 丝(dmm)= 10 微米(μm)。 4.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 6. 品质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品质是检查出来的,第二阶段:品质是制造 出来的,第三阶段:品质是设计出来的,第四阶段:品质是习惯出来的。 7.CPK是一个反映制程能力水平的数值,≥ 1.33 表示制程能力良好, 状态稳定,应持续保持。 8. QC七大手法是:帕拉图、因果图、层别图(分层法)、检查表、直方图、 散布图、控制图。 9. PDCA循环是指:P计划__、D实施、C 检查 _、A行动。 10.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人、机、料、法、环、测。 11. IQC中文全称是:进料质量控制, IPQC中文全称:过程质量控制, FQC中文全称是:___最终质量控制_ , OQC中文全称是:_出货质量控制___。 12. RoHS指令六大限制物质:铅(Pb)、镉(Cd)、汞(Hg)、六价铬 (Cr6+)、多溴联苯(PBB)、多溴联苯醚(PBDE)。 13. 2.10+0.05/-0.04mm 规格上限值: 2.15mm ,规格下限值: 2.06mm 。

14 .PPM是指:百万分之一不良率。 15.品质五大工具是:APQP、PPAP、FMEA、MSA 、SPC 。 16.游标卡尺是最常用测量工具一般可以测量内径、外径、长度和深度。 17.何时采用8D: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比较重大的制程品质问题、客户要求回复 的品质投诉,重复发生的问题。 18. 8D具体D1指建立小组、D2指问题描述、D3指临时对策、D4指原因分析、 D5指长期对策、D6指预防再发对策、D7指效果确认及标准化、D8指恭贺小组。 19.检验员按流程规定做好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应在 1h 时间内自检并填写制程 记录。 20.检验场所需要有状态标识:合格品区,_不合格_区,待检区。 21.QC中的“Q”是指:质量_ “C”是指:_控制__。 22. 5W2H分析法具体是:_when_ ,_where_ ,who,_what_ ,why ,how ,how much。 23.首检是哪三检:检工艺,检工序,检产品。 二.判断题:(每题 1分,共20分) 1.新产品:指接受某合同或订单前从未生产过的产品(√) 2.抽检时,只有标识齐全,物品型号与流程卡所示内容一致时,方可检验、盖章(√) 3、每天检测的尺寸做一两次记录,以后记录都一样,没有必要天天做(Χ ) 4.己是检验员,由于自己会操作机械设备,可以擅自操作机械设备。(×)

检验员试卷带答案

检验员试卷带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检验员培训试卷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质量的定义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在生产现场所有产品(包括零部件)都要进行产品标识―――(×) 3、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都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 4、缺陷就是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5、经返工后的产品(包括零部件)应能满足要求或者达到合格品(√) 6、返修过的产品(包括零部件)都是不合格的回用品―――――(√) 7、检验和验证是两个不同的术语(概念)一般情况下,自制件和外协件采取检验,外购件和配套件实施验证――――――――――(√) 8、不合格就是有缺陷,就是不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9、经返修的产品只能作为让步使用品(√) 10、纠正就是针对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检验和验证是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一样(×) 12、三自一控中的一控就是控制不合格品(×) 13、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己得到满足的认定(×)。 14、持图样报检可以免除检验员识别和使用有效文件的责任。(×) 15、让步使用处置意见仅对当批的不合格品,不允许长期重复让步使用。(√) 16、最终成品检验做出结论前应要求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才能做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17、因为检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可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系统误差。(×) 18、因为检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说真值是无法测量得到的。(√) 19、统计抽样检验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所以抽样检验没有错判的风险。(×) 20、实施抽样检验就一定会犯两类错误,因此,全数检验是最理想的一种检验方法。(×) 21、在抽样检验工作中,判定为合格的批就整批接收,包括检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22、检验水平反映了批量与样本量的关系,检验水平Ⅲ比检验水平Ⅰ的判别力低。(×) 23、验证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24、计量器具未经校准造成的误差属非系统误差。(×) 25、因为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任何质量波动都是不可避免的。(×) 26、相对误差数值愈小,表示测量的准确度愈高。(√) 27、在测量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可以消除可变系统误差。(√) 28、对于零部件的加工,只要尺寸完全符合要求,说明过程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的波动。(×)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理论和唯物史观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扬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特征现状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逐渐激化,于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90年代中期,作为中国在世纪之交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定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国家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由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同时,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像动物那样简单地适应自然、直接生存在自然界中,而是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然界的人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维护其与自然的结构的稳定与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直接目的是解决生态恶化的困境,寻求克服传统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是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透过理论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出,它谋求的是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协凋,以期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种思想。它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鼓励.对不利的应予摒弃。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征及现状 与传统的发展观念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具有整体性、有机协调性和以人为本性。整体性是指可持续发展观在空间维度上体现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着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在文化维度上,体现着理性与价值的统一。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优化。追求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纵向关系上注重把持续的和长远的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不是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是整体的、长远的效益。有机协调性是指它把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各种要素有机组成的密不可分的巨系统,各部分是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强调各部分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保持整体稳定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注意发展的极限,遵循适度的原则。该理论实际上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一是自然的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三是社会的可持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178农业工程与能源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2017年1月下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汪 智,韩 震,王喜禹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摘要:文章提出了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重点应更侧重于把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绿色农业的发展形势。对于当前绿色农业的相关内涵以及特征,还有绿色农业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借鉴了四川江安县绿色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提出了促进我国西地区县域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有关建议,积极的发掘自身优势,指出了要想提升绿色农业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力度,就应该不断的培育并且壮大绿色农业主导产业以及龙头企业,积极的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力度等建议,希望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7)02-0178-01 1 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升,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共识。从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我国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属于对于农业发展进行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86年开始,一直到1991年结束。在期间就有相关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理念。随后我国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去对绿色农业的内涵以及实践给予了初步探索与研究。 2)我国农业进行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农业保持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是从1992开始到2002年结束。从1992年开始,国家就真正的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经济时期中,农业的发展朝着两高一优的方向进发,也就是我国的农业产量高,农业的质量效益也获得了很大的丰收。此时我国已经开展了绿色农业的试验,以及示范和推广,并且慢慢的开始对绿色产品进行开发和推广,同时慢慢的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食品的原料生产地。 3)而当前提到的三个阶段可以说就是当前,国家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到目前持续的进行着。2003年的时候,在亚太地区的绿色食品以及有机农业市场渠道建设国际的研讨会上,我国真正的指出了“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随后的第二年,国务院副总理惠良玉在报告中对此作了相关批示,充分的对绿色农业理论研究以及示范推广工作基于了肯定。从2006年到现在,很多省已建设了绿色农业的研究中心,并且也开始有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以及示范的科研院所。当前有人提出,由于绿色农业本身所消耗的能源就比较少,而且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也十分的快速,要求积极的建设绿色的农业的产业体系。绿色的农业发展已开始成为了当前发展的共识,并且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认可和支持,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投身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中。 2 相关思考与建议 2.1 挖掘当前发展的优势,科学选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发展是有着一定发展特色的优良农产品,正不断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浅山县,要充分利用郊区交通设施,及其种植的优势,发展城市休闲旅游农业,促进全区农业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提升基础设施的投放强度,有效的开展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积极的对绿色农业科技机制进行创新,塑造出农业科技“教学与生产,还有研究与推广”等综合发展的形式,对于有关的配套建设加以完善,进一步推进农业推广以及服务。2.3 培育绿色农业的主导产业,真的实现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可以说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前提与核心。在目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下,以行业作为主要的支撑体制,全面的促进农业发展时期实现产业规模,从而对标准化以及现代化的高效发展给予保障。在进行发展的同时推进了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强化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绿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 积极的发展绿色农业的龙头企业,将产业的管理真正的显示出来,对于生产给予规范,品牌销售当成现代农业进行建设的主要内容,真正的推进绿色农业品牌自身知名度的提高;积极的加强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发挥其积极的示范作用,带动本地区绿色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在企业贷款中的折扣、品牌建设、基地扩张、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艳秀,王洪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基于生态补偿视角 [J].江南论坛,2012(6):14-15. [2]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 36-39. [3]黄国勤.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 157-159. [4]严立冬,屈志光.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63. (收稿日期:2017-1-15) —————————————— 作者简介: 汪智(1996-),男,湖北洪湖人,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检验员考试题和答案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题(15分): 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2、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4、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6、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8、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9、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10、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1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12、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13、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14、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手段。() 15、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二、单选题:(15分) 1、质量是一组固有()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B:品质C:行为的特性D: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A:物理的特性B:行为的特性C:可区分的特征D:可区分的特性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A:符合性质量B:广义性质量C:满意的质量D:适用性质量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特性。 A:赋予B:固有C:增加D:以上皆是 5、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领导作用B:过程方法C:预防为主D:全员参与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B: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7、《产品质量法》于()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A:1998 B:2000 C:2002 D:1993 8、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违反()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可持续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不断改善、创新的过程。其意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生态文明 1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二战结束后,在三次科技革命完成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人口膨胀、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1962年美国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发表,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首次将环境污染这一严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震惊了全球。随后,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增长的极限》认为防止世界大系统崩溃则必须放慢经济增长及停止人口膨胀。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指出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

足的问题,不仅发达国家要对环境资源问题负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伴随着资源的减少,尤其是工业化生产又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程度。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发展联系起来。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要致力于环境保护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发展与环境协调一致的重要性。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专家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 提出应该把资源保护和人类发展统一起来考虑 , 第一次较明确地表述了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思想。在该大纲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不能将“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概念混为一谈。可持续发展是强调发展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莱发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道路,人们寻求的不只是局部地区的短暂发展, 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发展。该报告也给出了公众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1990 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后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几个 特点》 读完《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这篇文章,我颇有感触。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启示意义三个方面做一个分析。 历史背景——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进入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革命暂时转入低潮。这时,由于沙皇政府的高压政策和自由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对无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党内一些不坚定分子纷纷退党,出现了取消派和召回派等机会主义派别。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灵魂,曲解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小资产阶级空谈也广为流行,这就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运动的极其严重的内部危机。 列宁为了说明这种内部危机的原因以及这种危机对当时革命运动的严重危害,为了动员和团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共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便写了这篇论文。 内容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学说,它的基本结构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又有许多基本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时,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应当把不同方面提到首要地位。列宁在1910年末和1911年初所写的《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中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这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所应持的根本态度。只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政治形势,才能正确规定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任务。 又说:“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动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列宁在该文中将此前从1905—1910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05—1907年,这三年的特征是发生了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一个风暴的年代,上层建筑急剧发生变化,社会各阶级都在研究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因此必然把策略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列宁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大量论著都是围绕策略问题而展开的,他的名著《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第二个时期是从1908—1910年。这三年的特征是革命失败,形势急转直线和思想战线上对革命势力进行“围剿”,党内一些不坚定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动摇。这一时期,无论从总结革命经验以利再战还是从捍卫马克思主义,都要求社会民主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首要地位。为此,列宁在1908年用了8个月时间,写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检验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 3定7s分别是:定点、定容、定量和整理、」顿、 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2. 国际标准单位符号毫米mm 、帕斯卡Pa 、牛顿N 、克 g_、 欧姆Q 、公斤力Kgf 。 3. 0.01mm二 1 丝(dmm = 10 微米(卩m)o 4. 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 。 5. 1bar= 0.1 MPa=100000pa = 1 kgf/cm2 。 6. 品质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品质是检查出来的,第二阶段:品质是」造出 来的,第三阶段:品质是设计出来的,第四阶段:品质是习惯出来的。 7. CPK是一个反映制程能力水平的数值,》 1.33 表示制程能力良 好, 状态稳定,应持续保持。 8. QC七大手法是:帕拉图、因果图、层别图(分层法)、检查表、直 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9. PDCA循环是指:P计划—、D实施、C 检查_ 、A行动。

10.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人、机、料、法、环、测___________ o 11. IQC中文全称是:进料质量控制,IPQC中文全称:过程质量控制, FQC中文全称是:最终质量控制,OQC中文全称是:出货质量控制。 12. RoHS指令六大限制物质:铅_____ (Pb)、___ (Cc Q、汞(Hg)、六 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联苯醚(PBDE。 13. 2.10+0.05/-0.04mm 规格上限值:2.15mm ,规格下限值:2.06mm 。 14 P PM 是指:百万分之一不良率。 15. 品质五大工具是:APQP PPAP FMEA MSA 、SPC 。 16. 游标卡尺是最常用测量工具一般可以测量内径_______ 、外径、长度和卫 度_。 17. 何时采用8D: —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比较重大的制程品质问题、客户 要求回复的品质投诉,重复发生的问题。 18. 8D 具体D1指建立小组、D2指问题描述、D3指临时对策、D4指原因 分析、D5指长期对策、D6指预防再发对策、D7指效果确认及标准化、D8 指恭贺小 组。 19. 检验员按流程规定做好自 检并做好自检记录,应在1h时间内自检并填写

检验员理论考试试题答案

检验员理论考试试题答案 1.首检、巡检、专检 2.鉴别职能、把关职能、记录职能、报告职能 3. 4. (1)要擦净两卡脚和工件的被测表面。 (2)将两卡脚合拢,检查主尺和副尺的零线是否对齐,若不对齐则应及时修理,否则会出现测量误差。 (3)在测量时,两卡脚要紧贴工件被测表面,不能歪斜,大拇指推动副尺框的压力要合适,过大或过小都会出现测量误差。在测量内尺寸零件时,读出来的尺寸要加上两脚宽度。 (4)游标卡尺精度较高,严禁测量粗糙的毛坯表面,更不能用游标卡尺钩切屑、敲打工件,用完后应平方在盒内,以防弯曲变形。 千分尺注意事项: (1)首先应擦干净两个测量面,并使用校验棒或接触两测量面检查活动套管上的零线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纵线相对齐,若不对齐,应及时校正,否则会出现测量误差。 (2)测量时,将工件的被测表面擦干净,千分尺应放正。先使一个测量面接触工件,后转动活动套管,当另一测量面快接触工件时,该转动棘轮,当听到棘轮的吱吱声音时为止。 (3)不能用千分尺测量粗糙的毛坯,更不能在工件转动时测量。 (4)根据被测量工件直径的大小,正确选用不同的测量范围的千分尺。 百分表注意事项: (1)测量前,把测杆、测头和装夹套简以及被测件擦净。 (2)在测量时,要把百分表夹在表架或其它牢固的支架上,夹紧力不要过大,以免套筒被夹变形把测杆卡住。 (3)正确地对好“0”位。先把测头与基准面接触,并使指针转过1-2圈,然后把百分表紧固住。使表针预先转过l-2圈的目的是为了在测量中朗读出正数与负数。接着转动刻度盘, 使刻度盘上的“0”线与指针重合,然后再提起测杆使其自行落下,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 线至合。如果仍重合,说明“0”位就对好了。如果不重合.就重新转动刻度盘,重复上述 动作,使其重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答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P4-5) 推广工作的内容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拓展到生产和生活的综合咨询 农业推广已经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范围进入到农村居民以及一般消费者生活的领域,工作范围由单纯的生产技术性逐步向经济性和社会性发展。由于农民、农业、农村三位一体,当农业推广工作对农民和农业进行指导活动室,其内容自然无法排除包含农家生活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信息。eg.家庭经济咨询活动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推广对象范围扩大 农业推广的对象由农村民众拓展到除此之外的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 ③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远化 目前世界影响较大的农业推广组织机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社会团体型、企业型、自助型5种类型; ④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式 推广工作更加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引进行为学和心理学,旨在诱导推广对象其行为自觉自愿改变 2.框架模型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P15 农推广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而系统图,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目标群体),前者是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的生存环境,后者是推广对象(农村农民为主)、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沟通和互动联系起来;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和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机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及农村区域环境等。 3.农业创新采用过程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的运用。P22 1)认知阶段:农民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了某项创新的存在,但是没有获得详细信息也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在农业推广宣传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推广项目的价值和更具体的信息; 2)兴趣阶段:当农民了解到某项创新与他的生活相关,并对他有利时,他就会对此

检验员考试试题 附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分,共30分) 1.3定7s分别是:定点、定容、定量和整理、整 顿、 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2.国际标准单位符号毫米 mm 、帕斯卡 Pa 、牛顿 N 、克 g 、 欧姆Ω、公斤力 Kgf 。 3.= 1 丝(dmm)= 10 微米(μm)。 4.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 6. 品质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品质是检查出来的,第二阶段:品质是制 造出来的,第三阶段:品质是设计出来的,第四阶段:品质是 习惯出来的。 是一个反映制程能力水平的数值,≥表示制程能力良好, 状态稳定,应持续保持。 8. QC七大手法是:帕拉图、因果图、层别图(分层法)、检查表、直 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9. PDCA循环是指:P计划__、D实施、C 检查 _、A行动。

10.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人、机、料、法、环、测。 11. IQC中文全称是:进料质量控制, IPQC中文全称:过程质量控制, FQC中文全称是:___最终质量控制_ , OQC中文全称是:_出货质量控制___。 12. RoHS指令六大限制物质:铅(Pb)、镉(Cd)、汞(Hg)、 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联苯醚(PBDE)。 13. + 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14 .PPM是指:百万分之一不良率。 15.品质五大工具是:APQP、PPAP、FMEA、MSA 、SPC 。 16.游标卡尺是最常用测量工具一般可以测量内径、外径、长度和深 度。 17.何时采用8D: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比较重大的制程品质问题、客户 要求回复的品质投诉,重复发生的问题。 18. 8D具体D1指建立小组、D2指问题描述、D3指临时对策、D4指原 因分析、D5指长期对策、D6指预防再发对策、D7指效果确认及标准化、D8指恭贺小组。 19.检验员按流程规定做好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应在 1h 时间内自检并填 写制程记录。 20.检验场所需要有状态标识:合格品区,_不合格_区,待检区。 中的“Q”是指:质量_ “C”是指:_控制__。

检验员考试试题答案

浙江沃得尔科技有限公司 检验员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质量检验的职能:鉴别、标识、隔离、报告和记录。 2、检验方法: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3、产品状态标识区分:待检、已检合格(绿色标识)和已检不良(红色标识); 4、产品标识是批通过标志、标记或记录来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 5、PDCA具体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6、质量“三不”的具体内容是不接收不良品、不生产不良品、不流转不良品 7、外径千分尺微分筒转三整圈的读数为㎜ 8、普通带表卡尺精度为㎜,常用的外径千分尺精度每格读数为㎜。 9、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记录产品相关检验数据,填写巡检检验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10、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产品,需填写品质异常通知单,并跟踪纠正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自己是检验员,由于自己会操作机械设备,可以擅自操作机械设备。(×) 2、检验就是将合格与不合格区分开。(×) 3、每天检验、检测的尺寸作一、两次检验记录,以后记录都一样没有必要天天作记录。(×) 4、使用千分尺时用等温方法将千分尺和被测件保持同温可减小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出现不合格品,其不合格原因没有消除,检验员有权劝阻继续加工. ( √) 6、千分尺、卡尺使用完后要将它擦干净放在量具盒里。(√) 7、不合格品的让步接受必须经过必要的批准手续。(√) 8、检验员的质量重点在于预防,在于事前的准备。(√) 9、进料检验的抽样标准是采用的GB2828 (√) 10、检验员需要提醒和帮助生产操作员,一次做好。(√)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用百分表测量平面时,测量杆要与平面 A 。 A、平行 B、倾斜 C、垂直 D、复合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历程概述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出现最早能够追溯到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野生动物基金协会(WWF)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纲要》文件中首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布伦特兰女士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享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该报告中不仅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还围绕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系统性的阐述,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成为了在所有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最被人们认可且影响深远的一个,此后学者们对可持续的定义多数都是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 1981年,美籍学者布朗(LesterR.Brown)在其着作《建设一个发展 的社会》中写到“通过控制人口的过度膨胀、保护资源基础与开发高效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 办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一致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使得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索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付诸行动,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同年,中国政府当局也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其编制的《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自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被正式纳入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