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调控对房价影响

金融调控对房价影响

金融调控对房价影响
金融调控对房价影响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任意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

2011 ——2012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房地产金融与投资

任课教师:彭建超

学生姓名:蔡晨溪

班级:公事管082

学号:2113008201

论文题目:我国房地产金融调控对住房价格的影

响浅议

内容摘要:自从住房制度改革开始实施,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取得了长

足进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房地产

业发展的速度过快,导致了许多问题,房价过高首当其冲,

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的情况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加是社

会问题,于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势在必行了。房地产作

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金融政策十分敏感,如今金融政策

已成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工具。回顾我国金融政策调

控房地产市场的历史,找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期对未来

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有所贡献是如今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调控金融政策房价案例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使其他行业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种速度被称为“房地产速度”。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房地产业占GDP的6.6%和投资的四分之一,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60个,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钢材、建筑、建材、家电、家具等许多行业的发展。但是,高速发展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和矛盾。最为尖锐和明显的就是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房价的不断走高速度和老百姓的存款增长速度不能合拍就造成了“买房难”的问题。老百姓买房难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市场,金融政策对其影响最大,联系最为紧密。正是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利用金融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就被认为最有效的方法。

二、国家金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历史回顾及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相当积极活跃,从1993年开始,我国就开始针对1991年以来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进行宏观调控。1998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是住房改革后第一个明确支持房地产发展的金融政策,并且国家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启动起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开始房地产价格开始不断攀升,2003年央行出台文件提高信贷门槛,紧缩资金链,开始调控逐步过热的局面。接着的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抑制房价的上升,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到2007年下半年部分地区房价有所回落。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业发展进入低迷,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国家又出台款宽松的信贷政策以鼓励住房消费。为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国家在2009年底、2010年初果断出台调控措施,出台了如“国四条”、“国十一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更加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而非成为各路资金规避风险的投资投机工具。

综上所述,房改以来我国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多次金融调控政策的监督和指导下,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2007年房地产行业对GDP 的贡献近几年一直稳定在15%以上,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绝对支柱产业。

我国的土地财政弊端与问题浅析

我国土地财政弊端与问题浅析 摘要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就土地有偿使用问题做过初步讨论,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不少人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角度,主张土地有偿使用,他们侧重强调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但也有人认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主要是为了发挥地租的调节作用,理顺经济关系。而当时的讨论,实际上是财政观点占了主流地位,发展到现在,并最终形成土地财政。 一.导言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据数据显示,当今的我国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前几年,在这种情况的背后,联结者农村大量的失地农民,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以及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等种种城市化进程当中的问题。 对于现在这种严峻的情况,本文将对土地财政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做一个分析,并且就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二.土地财政的现状及分析 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收入,是为“土地财政”。 近10年来,我国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迅速。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16.6%,而去年2011年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已经超过3.15万亿,其中房地产出让土地的收益就2.7万亿,据相关资料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已达到86.75%。这组数据不能不让我们警醒。 从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来源看,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为税收收入,主要为建筑税和房地产税。 二为非税收收入,主要为土地出让金。 这两个部分的收入,其实是有相互联系的,政府先出让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接着房地产商建设房地产,并且上交给政府建筑税和房地产税,又成为了这政府的收入,在这个环节看来,似乎对政府来说是个良性循环,政府可以靠出让土地获得大部分的财政收入。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政府这一连锁行为的源头是要不断让出国有土地使用权,也就是不停出让土地来维持这一过程,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不断占用农业用地,因此,土地财政本质上是对于农业用地的不断征占与转变。 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出让土地作为工业或商业用地,本质上是让出若干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也就是向企业收取若干年的地租,而从现实中看,有很多中小企业是向银行贷款来支付这若干年的地租,也就是负债性质,那么若是在这期间企业破产或是倒闭,将会给银行带来一笔坏账,也会对这一整条资金链产生不利影响。

利率调整对房价影响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714349634.html, 利率调整对房价影响的研究综述 作者:刘小平 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24期 摘要:理论上都认为,利率对房地产市场有影响,但实证分析的结果却大有出入,特别 是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不一致性。本文对近期国内外利率变化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以期对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利率房地产价格 一、引言 我国自1998年住房分配体制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问题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界最热点、敏感的问题。同时,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政府为了刺激房地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如房贷利率打七折、税收优惠等措施,极大地刺激了楼市,导致2009年我国房地产业异常火爆。继而2010年初政府出台了旨在抑制房价增速过快趋势的“新国十条”,如取消房贷利率七折优惠、二套房贷严格执行首付不少于四成及利率为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等。在此背景下,十分有必要针对利率这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以考察我国房地产市场利率调整对房价的影响程度。 国外关于利率同房地产价格关系的研究要比国内的相关研究早好几十年,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规模、成熟度远不能和西方国家相比,故而其相关研究也滞后多年。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简要回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房地产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其价格同样由其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但由于房地产作为商品,兼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属性,所以,价格决定机制远比其他普通商品要复杂。国外很多学者分析利率同房价的关系时,大多从供给、需求或投资的角度展开分析(Kau & Keenan,1980;Reichert,1990;、Yavuz Arlan,2006;Levin & Pryce,2007)。 Kau & Keenan(1980)在新古典主义框架内,利用微观经济学方法,从利率与住宅消费、利率与房屋租赁、利率与投资、利率与按揭等多个方面分别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实际利率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从其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利率同住宅需求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利率的上涨将导致住宅价格和投资的下降,二者呈反比。Reichert(1990)从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出

房地产成本控制案例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香港路8号成本控制计划

香港路8号成本控制计划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万科香港路8号 2.地址位置:香港路项目位于长江北岸江岸区的解放大道与香港路交汇处,东临模范路,南临解放大道,西至香港路,北临瑞发广场。 3.周边交通:有近20条公交线路经过,公交线路网覆汉口、武昌、汉阳的主要干道和商圈,武汉第一条轻轨离项目约500米,交通可谓四通八达。 4.项目配套:香港路上有工行、农行、建行、招行等众多的银行营业网点;离本项目三站路范围内,有武商商圈、江汉路商圈、集中购物和日常购物都十分方便。且在此范围内,有武汉市著名的中山公园、解放公园,还有儿童医院、协和医院等,市政配套比较齐全;在项目周边餐饮、休闲娱乐场所就更多了。生活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城市核心带来的城市公共配套。 5.建筑特点:将以现代、明快的外立面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楼体的外墙面主色调为灰色,其中穿插橘色、黄色、绿色为点缀,漳显整个项目现代、时尚、简约的特点。 6.共公空间:万科-香港路8号注重公共价值的塑造,将社区广场提升到城市级广场公共广场的层级来打造。入户大堂面积约为110平米,超高挑高到8.15米。 二、项目优劣势分析 1.项目优势: (1)、宗地临近市区的区位,将有助于今后本案的营销、推广。 (2)、万科的品牌已经深得消费者认同,但由于万科在武汉市场一直有开发项目,故造成了一定的追随万科品牌的潜在客群存在,宗地的开发,将极充分的调动这部分潜在人群。 (3)、万科的品牌及开发手法在武汉处于一流水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4)、本案所在区域的购买力较强,中高档市场发育较为成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成交货值在30万元以上的产品占本区需求量的52%,占全市该档次产品成交的32%,占全市该档次产品成交之首。 (5)、香港路8号小区位于多路公交线路可直达小区,出行十分方便,小区周围生活配套成熟完善,生活十分方便,小区内风景优雅,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与社区树木花草、

房地产政策及其对房价的影响

评论既有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1、既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什么? ?2、宏观政策对房价的总体影响是什么? ?3、宏观政策是怎样影响房价的,即造成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2009年~2013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回顾 ?说明: ?2008年上半年央行4次上调利息和一系列的房地产压制政策严控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但下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调控政策由压制转变为支持,央行5次下调利率,政府出台一系列救市措施,房地产开始快速发展。从2009年政策整体来看,从5月开始为政策分水岭,前半年出台的政策仍然有利房地产市场发展,大大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后半年由于房价快速飙升,投机日盛,房地产宏观调控再次卷土重来。因而,此次讨论的政策年限范围仅在2009年到2013年。 2009年 ?1、国税局发文规范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5.21) ?2、发改委提出将研究开征物业税。(5.25) ?3、营业税免征优惠政策终止。(10月) ?4、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10.9) ?5、“国四条”出台: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二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三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四要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0.24) 2010年 ?1、国务院出台“国十一条”,严格二套房贷款管理,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产贷款窗口指导。 ?2、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 ?3、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再次出台了19条土地调控新政,即《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开发商竞买保证金最少两成、1月内付清地价50%、囤地开发商将被"冻结"等19条内容; ?4、3月22日,国土资源部会议提出,在今年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没有编制公布前,各地不得出让住房用地;将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开展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完善试点;各地要明确并适当增加土地供应总量;房价上涨过快、过高的城市,要严控向大套型住房建设供地; 5、3月23日,国资委要求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进行调整重组, 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产业务,并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6、4月2日,财政部下发通知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 7、4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房地 产市场调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支持普通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 8、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将保持货币信贷适

国家房价调控政策

在中国房地产界,有一个和“发改委打飞机”并驾齐驱的典故,那就是中央政府每次调控房地产,房价就会飞涨,所谓“调控调控,越调越恐”。的确,纵观2003年以来的楼市调控政策,“八年抗战”的结果是越调越涨,如同“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最终就没人信了。 哪怕是此次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厉新政”的楼市调控,虽然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出现降价抛售、一些新楼盘也打起了折,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未来12至18个月内才能收到明显成效。独立房地产评论员顾海波更是担心,楼市“重拳”可能演变成“花拳”,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前的几轮调控也都出现过短期降价现象,但没过多久又“旧态复萌”,然后是新一轮的疯狂上涨……正如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的判断:“别迷恋调控,调控只是一个传说。”希望不会一语成谶。 2003:分水岭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看来,中国楼市调控分为四个阶段,而真正意义上的调控始于2003年,那时恰逢我国住房改革5周年,房地产调控从扩张型转为紧缩型政策。 中国楼市的市场化运作始于1998年,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余威正在影响中国,而1998年的中国又遭遇了长江流域的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同时为了兑现中国政府“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出口增长率也出现下滑。要扭转局面,启动内需是唯一的选择。 1998年7月3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简称23号文)的公布实施,福利分房取消,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大幕。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据统计,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或建筑业的产出)可以带动34元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需求、33元的金属产品制造业需求、19元的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需求、19元的化学工业需求、17元的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需求、17元的采掘业需求,以及10元的住房装修支出。 那时的房价也似乎令人“怀念”。根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报告,1998年至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增加了343元,2003年的房价大约是普通家庭收入的4-5倍,比较符合家庭承受能力。 即便如此,2002年下半年开始了“地产泡沫论”之争,房地产行业倍受非议。这一年,国家九部委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内部称为217号文,针对局部地区出现的房地产投资增幅过大、土地供应过量、价格增长过快等问题,九部委从土地供应、金融信贷、住房结构等方面强调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经济学家. . !""# $ ! 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陈淼峰陈龙乾 % 中国矿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江苏徐州##"$$ & ’ 一、紧缩银根与限制土地审批在商品房大量空置、未销售率高达"& ( * 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仍能保持快速上涨,在 很大程度上要靠大量银行资金和低成本土地的支撑。故国家采取了紧缩银根和限 制土地审批等宏观调控措施来减缓房地产市场的继续快速发展。#$$ + 年 , 月" + 日,人民银行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 % 央行"# " 号文’,目的是要对房地产信贷进行规范,进而减少房地产贷款在新增中长 期贷款中的比重,最终减缓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接着,在#$$ + 年 & 月" #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 国务院" & 号文’ , 强调要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从住房供应政策、住房贷款、土地管理、市场秩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更加“规范性”的要求。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自下 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 年-月# 日,为配合" & 号文的精神,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地供应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提出了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努力实现土地供需总量平衡,结 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但从实践来看,上述措施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房地产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甚至还在持续上涨。#$$ 年一至三季 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 ( *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 ( # * ,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 ( # * 。再看一下#$$ 年三季度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对全国+ . 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第三季度,房地产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 ( - * ,比二季度上涨了 " ( - * 。北京房地产价格上涨了+ ( . * ,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是增幅较小的城市之一。另外,土地交易价格上涨 "" ( , * ,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 " * 。分地区看,+ . 个大中城市中有-个城市销售价格同经费涨幅超过"$ * 。其中,沈阳 上涨"- ( # * ,南京"/ ( / * ,重庆". ( , * ,上海" ( - * ,天津"+ ( * ,兰州"+ ( " * , 青岛"# ( - * ,宁波"# ( . * ,杭州"$ ( " * 。这种结果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很大差距。二、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 年" $ 月#-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 #/ * ,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 款利率下浮。这是央行-年来首次加息,也是此前连续 & 次降息后的一大转折。加息后,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等其他各档次存、贷

云南农业大学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从供求方面分析房价1

从 供 求 方 面 分 析 房 价 依然饭特稀组 一.房价的变化的情况介绍 自房产改革以来,我国房价几乎是持续走高,直至去年才有小幅的下降,这关系民生的话题本就值得关心,更何况与我们息息相关,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和图表。

2000-2007年北京商品房均价走势:

2009年全国70城市房价走势图 ·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中国房地产百城均价曲线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2年3月,全国100 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41元/平方米,环比2 月下跌0.30% ,其中34个城市环比上涨,66个城市环比下跌。与上月相比,本月环比跌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较上月减少6个,跌幅在1%以上的有10个城市,较上月减少7 个。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涨幅自2011 看了这一系列的图表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房价涨的居多,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房价上涨的原因吧. 供求理论是市场运行的基础理论,也是房地产市场运行与价格变动的核心理论,供求规律是决定住房商品价格的主要规律,其他一切因素对住房价格的影响,要么是通过影响供给,要么是通过影响需求,要么是通过同时影响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的。由于住房商品的供求与一般商品的供求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开发周期的长期性特点,因而导致住房供给呈现低弹性,住房商品的供求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目前看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特点: 1.房地产商品兼具消费和投资双重性。房地产商品既可以满足购买者居住的需求,此时它是一种消费品。同时,购买者可以待价格上涨之后出售获取利润,所以房地产商品同时也属于投资资产。 2.市场具有很强的分割性,商品具有异质性。房地产商品不可移动,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入文氛围等使得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割性。同时,商品在户型、面积、采光、建筑质量、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房地产商品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几乎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房地产商品。

浅析金融信贷收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浅析金融信贷收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017-06-29 摘要:2017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出现了新变化,房贷政策不断收紧,房贷利率持续上升。受此影响,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持续回落,企业自筹资金延续负增长;个人按揭贷款创新低;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持续回落。本文通过简述历年来我国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发展变化分析本次信贷收紧对2017年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一、房地产信贷政策回顾 我国最早的住房信贷政策始于1991年。当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相继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承接办理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并制定了职工住房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但1992年随着房地产市场过热,信贷政策开始收紧。1995年8月,央行颁布了《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银行商业性住房贷款走上正轨。1998年,在一系列房改文件颁布利好刺激下,信贷政策开始逐步放宽并规定了利率优惠政策,1999年,央行继续调整个人住房贷款的期限和利率,信贷政策持续宽松,2003年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迎来首个宽松期,且这一轮宽松环境一直延续到2006年,造就了住房改革以来的首轮旺市。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十年来首次出现下跌。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房地产刺激政策。这也使得央行5次降息直接催生了2009年房地产市场爆发。由于2009年地王频出、通胀明显,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防止金融风险,2010年,我国政府接连下发了“新国四条”、“新国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尤其是被业界称为“新国十条”的楼市新政,在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定,被称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楼市调控”。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政府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持续加码,信贷等政策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强度”,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房地产市场陷入调整期。2014年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市场已处于明显的弱市调整格局,政府陆续松绑限购令,但政策效果不佳,2014年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

土地出让制度对房价的影响

每次的宏观调控中都少不了房地产,每次的重点都集中于对房价的调控,但为什么每次对房价的调控中却从来未涉及到对土地价格的调控,或对土地出让制度的调控或修改呢? 自2002年实行土地出让的招拍挂制度之后,价格者得成为防止腐败的唯一路径,从而推高了土地的出让价格,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而地王的频出让中央政府不断的出台打压房价的措施,甚至不惜用行政的限购手段、约谈手段。但是却始终不肯调整出让制度,宁愿限房价而竞地价也绝不肯限地价而竞房价。 从经济学角度看,土地的价格应由土地的产出能力决定,如能种水稻的土地要比只能种地瓜的土地值钱,因为水稻的产量高、价格高、收益大,因此土地的价格高,土地的产出预期决定着土地的价格。 但中国的土地出让制度决定了政府垄断的土地供给,并以竞争的出让方式一次性的收取若干年的“批租制”,这就扭曲了土地的价格。如政府不出让种水稻的土地而只出让种地瓜的土地,于是饥饿就让民众不得不出更高的价格购买种地瓜的土地而去生产水稻。如果政府连种水稻都垄断和控制了,那么地瓜也能卖个水稻的价格,水稻就价格更高了。 正是这种预期让土地的价格不断升高,而产出的不管是地瓜还是水稻价格都在上升并被扭曲了。 两年前全国工商联黄主席曾将土地问题的报告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大会发言,也曾引发一轮关于土地价格在房价中所占比重的争论,但并未最终得到解决。今天这个问题则越演越烈、更加突出。土地成本占房价中的比例不是缩小而是不断的扩大,土地交易的价格指数上升的速度与幅度不是小于房价上升的速度与幅度,反而大大的超越了房价的指数。自2002年实施招拍挂制度之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则逐年加大,成为推动房价上升的主要动力,而不对土地出让制度进行调控就必然只能不断的那个房价升级,不管用什么样的行政手段都无法阻止房价继续上涨的脚步。 2000—2010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累计上涨了76.8%,其中商品住宅价格累计上涨了86%,二手房住宅价格累计上涨了96%,但同期我国70个大中城市地价累计上涨了123%,其中住宅用地价格累计上涨了163.5%,普通住宅用地价格上

利率对房价的影响

近年中美两个大国的利率调整对各自国内甚至国际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房价与利率反方向变动,美国的情况正是如此;然而中国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同,利率上调的较长时间后,房价没有明显地下降,甚至保持上涨趋势。那么,利率变化与房价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应该如何利用利率调控房地产市场呢?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美国和中国近期的利率调整 美联储自2004年6月30日开始,经过十七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调整到5.25%,每次加息0.25个百分点。在此过程中,美国房地产市场从繁荣逐步转变为低迷,直到2007年2月13日,引发了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美联储再次运用了利率工具,从2007年9月18日开始,到2008年3月18日,共降息6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调整到2.25%。 与此同时,我国从2004年10月24日开始至今,经过9次加息,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1.98%调整到4.14%,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31%调整到7.47%,这一加息过程还有可能继续。 政府在经济的宏观管理方面往往采取逆周期的调控措施。美国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期采取加息的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期采取降息的政策。这与我国的做法是相一致的。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房地产价格持续增长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持续的加息措施,然而房价依然没有表现出稳定下来的征兆。那么,房价和利率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联系呢? 2.从供需两方面分析利率对房价的影响 一般认为,利率的变化对房价有较大的影响。开发商是房地产市场产品的生产者,利率上调对房价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房地产开发商住房供给的影响上。从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的角度看,银行贷款占到房地产开发投资来源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把以银行贷款为最终来源的资金都算在内的话,可以达到一半左右。利率上升或下降会直接增加或降低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利息,从而使房价上升或下降。同时,利率变化会使开发商融资难度发生变化。利率提高,开发商从银行贷款的难度会相应增加。利率实际上是资金的价格,利率上升,除了需求增加的原因外,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供给的减少。我国在调整基准利率的同时,多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是将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更多地集中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了,开发商能够贷到的资金自然减少了。提高利率和提高准备金率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仅仅提高利率而不提高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优惠等方式将实质的利率调低,依然存在多发贷款的冲动。在当前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使得开发商取得贷款的难度增加了,即使取得贷款,利率的调高也会使其开发成本有所增加,压缩了其利润空间。为了弥补损失,获取足够的回报,开发商往往会提高房地产价格,将因利率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转嫁给或部分转嫁给购房者。从成本法的原理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结论。 从房地产需求的角度看,由于当前购买商品住宅普遍采取按揭贷款的形式,住房抵押贷款按揭成数最高可达七成半,在购房者资金来源中占到很大的比重。因此,利率特别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的变动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购房者的利息负担。在现实情况中,购房者不但要承担利率上调直接带来的房贷压力上升,还要承担开发商的成本转嫁,可以说,购房者是利率上调最直接和最终的影响者,消费者对利率上调的反应也非常强烈。由于房地产的需求是指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提高贷款利率,使得购房者的月供增加,一部分原本介于买与不买之间的购房者感觉入不敷出,或者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决定短期内不买房了。于是,利率的提高使得房地产需求有所减少。换一种思路,在购房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他预期自己能承受的房地产总价是一定的,贷款利率调整后,利息支出增加了,购房者预期能承担的房价就降低了,如果房价不降低,原先处于临界点的部分人只好推迟买房计划,从而减少了有效需求,还是会牵制

政府宏观调控对房价的影响

政府宏观调控对房价的影响 【前言】: 自1998-2007年来房价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上涨的势头一直在持续,尽管国家紧缩“银根”和“地根”等多种调控错施下,但整体依然涨声依旧。08年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房价开始降价,到7月份住房价格终于出现大面积松动,09年国家实施四万亿救市计划,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并出现加速反弹,到2011年3月份,各地开始实行“限购令”,直到现在,房价表现瘫软无力,住房营销走向“弃价保量”,不少中小房地产企业则面临破产困境。下面简单分析下政府宏观调控对房价的影响。 【关键词】 宏观调控房价金融政策 【正文】 1、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是房价太高,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加剧,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开发中,高档房屋所占比例过高,经济适用房屋的开发不足。在房地产开发中忽视了供需关系,房地产开商为了追求高利润,热衷于高档商品房的开发,造成了高档商品房供过于求,价格虚高。 二是市场上低价位房屋供不应求,导致出现了经济适用房销售违规操作和市场炒作现象。 三是房地产投资过热,主要是指房地产开发投资超越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2、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住宅的社会性要求政府介入房地产市场。住房既有商品属性,也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属性。在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致使城镇中一些低收入群体无法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租房或买房,因此,既然市场无法按价格规律供给所有居民以住房,住房也就应当像养老、医疗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借助政府的力量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居住要求。 2.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垄断性的市场,需要政府进行必要干预。由于土地

案例分析法高房价何去何从

高房价何去何从 组长:唐万辉 执笔策划人:周见 本小组成员:吴维、张婷、田玲、曹银、陈宇、周见、张林、朱永峰

主讲人:有个问题我觉得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就是房子。我想问大家,以后打算买房吗?观众:... ...(买或不买) 主讲人: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房价之高简直超乎想象。据说很多人一年的工资不吃不喝只够买一间厕所,还是小的。关于房价的现状: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北京和广州商品住房均价上涨幅度分别为17.3%和10%;上海房价在一度回落后迅速回暖;另一些中型城市,房价上涨的端倪也开始显现。尤其是颁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的政府来说,却是有些尴尬。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高房价: 房价的高低是相对的,国际上一般是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房价高低,所谓房价收入比(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就是房价与收入的比例关系,世界银行将其定义为平均每套住宅价格与城镇家庭收入之比。 按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高房价是指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指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了解了什么是高房价,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关于高房价认识上误区: 1、经济发展推高房价。房价上涨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不否认经济发展可能会推高房价,就单从成本考虑,房价也不应该如此疯涨,而很多城市的房价却翻了两番还要多。 2、收入增长推高房价。我们承认如今收入增长了,但是,房价的增速甩了收入增速不知道多远,并且,把收入的增长和房价的增长相联系是没有依据的。今天的房价是职工年收入的20倍或者更多,而10年前不到5倍,就连被公认为世界房价最高的日本东京市也只有5倍。在如此低的收入下却要负担如此高的房价是以牺牲购房者未来20年甚至30年的幸福为代价的。 3、土地资源不足推高房价。地球上没有哪种资源是非常充足的,比如粮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多地方的修建的房子都是闲置着,即使资源稀缺,为何还如此浪费?同样,国家可以控制居民购买多套住房来控制房价。更何况中国国土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比日本、新加坡高得多,而日本、新加坡的房价与收入相比并没有中国高。 4、和发达国家比房价。目前有一种怪论,就是把北京、上海的房价和纽约、伦敦的房价相比,这是多么荒谬的结论。 那么高房价又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1.高房价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负作用 房价居高不下,使得很多购房和准备购房的家庭无力进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如果听任房价继续涨下去,将无法扩大内需。对国民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房价暴涨有崩盘之险,过高的房价必然会刺激房地产投机,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产品。此外,也会削弱城市竞争能力。过高的房价会使城市的物价成本大大上升,不利于吸引外来资本。 2.高房价不利于社会稳定 在高房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或是大多数民众无力进入房地产市场,只能住条件相对较差的住房,或是即使能够进入房地产市场,也必然要穷一生之力。高房价严重降低了民众的福利水平和生活幸福感,引发了广泛的焦虑,使民众难以分享整个社会的进步的成果,使得缺房的中低收入阶层生活恶化,成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同时,高房价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住房商品的特性不仅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也容易形成房地产开发商对产品价格的完全垄断,房屋市场控制在即开发商手中,房屋消费者只能是这种市场的弱者。如此,财富会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 3.高房价阻碍着城市化进程

银行信贷对房地产的影响

银行信贷对房地产的影响 摘要: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热,居高不下的房价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本文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着眼于银行信贷政策这一独特视角,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银行信贷调控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银行信贷政策;影响

目录 1献综述 (3) 2背景研究 (3) 2.1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十年回顾 (3) 2.2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回顾 (4) 3信贷政策影响下的房地产市场分析 (4) 3.1房地产市场投资分析 (5) 3.2房地产市场销售分析 (5) 4结论及政策建议 (6) 参考文献 (7) 1 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政府通过对利率、土地价格、

通过膨胀及银行信贷等多方调节来控制房地产市场。其中由于房地产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所以银行房地产贷款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很大。武康平,皮舜,鲁桂华(2004)通过构建房地产与银行信贷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共生性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由于当下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存在金融机构的经理人向房地产开发企业过度贷款的现象。李健飞、史晨星(2005)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了虽然银行信贷并不是刺激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但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结论。张晓晶,孙涛(2006)对199 2年至2004年间利率、银行贷款与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所建计量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实际贷款利率与房地产投资变动方向是相同的。车欣薇,郭馄(2011)则选取了香港、北京、上海、深圳这四个代表中国金融中心的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认为各个金融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商业银行信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 背景研究 2.1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十年回顾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对房地产重要调控分别发生在2003、2005、2008和2010年,周期是两至三年。每次的宏观面对的危机情况都有所差别。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快速增长,出现经济过热现象,土地价格和房价都大幅上涨。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调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这是政府第一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2005年,房地产开发增速有明显放缓的现象,但各大一线城市房价猛涨的势头依然没有减弱。为了抑制房地产金融泡沫,稳定房价,政府出台了八项措施,称之为“国八条”,将稳定的房价提高到了政治的高度。在2006年,又出现了“国六条”以及“九部委…十五条?”,明显加大了调控的力度。房地产市场随之出现了积极的反应,开发投资实现平稳增长。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蔓延,中国股市一路下跌,投资性资金在无路可去的状态下,又转向政策有所松动的房地产市场。于是2008年年底的时候出现了恐慌性抢购的现象。房价的一路高攀遏制了许多刚性需求人群的购买,房价问题上升为维持稳定的政治问题。于是政府在2009年底出台了“国四条”,旨在将房地产市场拉向健康的状态。进入2010年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 2.2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回顾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促使房价下跌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促使房价下跌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对方辩友讨论当前面对泡沫似的房地产产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否促使房价下跌。由此,我方的观点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促使房价下跌。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指导,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国家政策。我们这里所说的“当前”是指至今仍在实行并发挥作用的政策。“促使”即促进、推动,为达到目的提供动力。“房价下跌”并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减少而是同期房价上涨速率低于通货膨胀率,达到一个平稳增长的水平,从而导致的真实房价的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促使并不是一定要有明确的结果而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即可称为促使了。并且,对于房价应基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不是极端个例。由此,我方的标准是:针对当前的现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否维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从终端上促使房价下跌。现在消费者普遍存在一种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这种不正确的消费心理为房价的飙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纠正人们的消费心理。此外,针对消费者低买高卖赚取差额的投机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二手房转让税制度建立,第二套房首付60%,限购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即贷款利率的提高等等,针对消费者的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政策,这些政策的实行必将遏制房价,从而促使房价下跌。 第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从源头上促使房价下跌。近几年房价可谓突飞猛涨,此时一些唯利是图的投资商便会囤地、囤房,针对这一问题国八条规定空地一年收回并对购买土地者增加税收,这一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商的投机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此外,对于土地,国家将税率上调,增加了出让金,由此一来,开发商们在购买土地便增加了难度,因此,房地产市场必将会被规范。并且,热钱、游资的大量涌入也是房价上涨过快不可小觑的因素,对此,国家要求资金来源要严格守查。针对开发商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针对方法,这些政策的出台打击了他们的投机行为,从而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从外围促使房价下跌。现在的住房存在供不对求的问题,对此,国十条规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土地规划结构,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调整住房建设,住房多了再加之国家的相关政策的辅助,房价必会有所下跌。除此之外,国八条规定要合理制定房价指标并公开,这样一来,民众便会了解到房价的真实水平,避免了因跟风买房而造成的一系列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问题。 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原因,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对应的政策,加之国家的宏观调控,房价必将下跌,房地产市场必将恢复以往的平稳、健康发展。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促使房价下跌。

1993年-2010年我国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五大阶段

我国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的五大阶段 我国对房地产的重要宏观调控分别发生在1993年、1998年、2003年、2005年、2008年、2010年。代表性调控政策包括国十六条、国八条、国六条、(新)国十条、23 号文件、18号文件等。透过历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我们不妨做个清晰的研判。 第一阶段 1993-1996年:我国第一次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时间:1993-1996年 现状:首次出现房地产热——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以炒地皮、炒钢材、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尤其是海南、广西北海等地, 房地产开发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经济运行出现严重过热态势和通货膨胀。 对策:199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提出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政策措施(通称“国16条”);1994年系列出台《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颁布。 效果: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通货膨胀得到 遏制。经济由热转冷,房地产市场也沉寂下来,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价格迅速回落。经 过3年努力,中国经济终于在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 问题:此次调控给房地产业一记重创。“国16条”一出,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遍地烂尾楼。后经统计,海南省当时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而一海之隔的北海,沉淀资金甚至高达200亿元,烂尾楼面积超过了三亚,被称为中国的“泡沫经济博物馆”。泡沫破裂后,海南等地房地产市场元气大伤,进入持续数年的低谷期。

二元制经济背景下土地财政依赖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二元制经济背景下土地财政依赖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6T13:23:34.1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作者:曾涌[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经历了由土地划拨到土地出让的转变。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土地出让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制度的背景下,共同催生了中国现在的土地财政曾涌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经历了由土地划拨到土地出让的转变。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土地出让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制度的背景下,共同催生了中国现在的土地财政。从目前来看,土地财政的本质是分税制以后政府通过土地的经济效应谋取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比例。“财政归中央收,事情交给地方办”背景驱动下,地方政府的办事压力倍增。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1994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上一年的77.98%下降到44.3%,而事物支出比重只由71.74%下降到69.72%,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使得政府必须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获得财政收入,而土地财政作为政府合法的谋财渠道,自然就成了政府谋取经济利益的利器。 在书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进行了回顾,发现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土地财政对房价问题的影响研究方面并没有取得较为统一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地财政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土地财政和房价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针对上述的两种观点,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梳理和研究。在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而且将对现行的土地财政政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土地财政依赖;房价;影响机制 一、土地财政的历史沿革和内涵 在具体研究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对“土地财政”这四个字的历史沿革和具体内涵进行梳理。查阅华生《城市化转型和土地陷阱》一书可知,在改革前,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和开发管理制度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在“共同纲领中”提到“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此时还没有提及城市的土地。而到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则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部宪法的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城乡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有。”可以发现,在当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背景下,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已经被国家作为改造的对象,所以现行的“八二宪法”在对土地所有权的规定便更加有理有据,顺理成章的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分离开来,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应运而生,“八二宪法”下的土地政策也成了政府实行土地财政的法律依据。 从现行的土地制度看,土地财政的内涵在学界划分为两类:一种是认为土地财政是政府正常的财政收入模式。另一种认为土地财政是政府通过土地增值的畸形运作方式增加经济效益的异常财政收入模式。从国外的土地制度可以发现国外的地方政府并没有过分依赖土地财政来增加收入,反观中国,我认为土地财政是政府依靠土地经营手段获取相关税费和融资收入的非正常现象。 二、土地财政的构成 土地财政主要分为土地出让金、土地税费和土地融资三大部分。土地出让金是指政府将国有土地或从农民征收过来的耕地,按照一定年限出让的方式出让给土地使用者(一般是开发商),政府从土地使用者上获得使用费。政府出让土地主要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实现。 土地税费是政府按照土地的面积、等级、价格、收益等因素对土地使用者征收的税费。 土地融资是政府将城市国有土地或者征收的耕地作抵押,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的方式。其中,土地出让金占了土地财政最大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房价最大的一个因素所在。 三、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原因 其实在改革开放以前,所谓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分开并没有催生房价的上涨,在当时土地的增值空间并没有那么大,所以当时政府并没有依靠土地财政的手段谋取巨大利益。反而是改革开放后的近40年里,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弊端逐渐显现,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通过阅读相关理论和研究,分析后得到的观点如下: (1)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集聚效应。 从近3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来看,北上广深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人口数量和房屋资源产生供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就拿广州为例,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大城市,拥有近1500万的人口,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了近三分之二,但房屋的供给数却不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大量的人口聚集使房屋与人口资源匹配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再加上中国人“安居才能乐业”的传统思想驱动,人们买房的意愿丝毫不减,也就给政府足够的卖家市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就给政府卖地寻求了理由,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2)分税制之后的财政压力。 1994年分税制改革,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收、地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李若曦 2014)这种做法将主体税种划分给了中央,而将地方税种划分给了地方政府,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由于没有政府的事务支出进行相应的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形成不匹配,极大的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而在当时中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土地作为政府可以垄断和支配的资源,进行农地非农化和国有土地出让便成了一条提高财政收入的捷径。在1998年国家启动住房商品化改革和2004年政府实行土地招、拍、挂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地方政府便成了土地资源唯一合法的管理者,垄断者,经营者。除了土地出让金等税收收入,地方政府还会和开发商合作,招商引资,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