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及意义(提纲)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及意义(提纲)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及意义(提纲)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及意义(提纲)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及意义

提纲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产生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1.知行本体

2.知行相即

3.知行并进

(二)“知行合一”的宗旨和工夫

1. “知行合一”的宗旨

2. “知行合一”的工夫

3.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意义

(一)对加强网络道德的现实意义

(二)对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在工作之余读到了段党委推荐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此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以王阳明传记的形式将他一生的辉煌经历和心路历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强大的力量,找到了获得幸福的途径。 任何一个优秀人士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他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王阳明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流行,接近于山顶洞人居住时代。他在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杂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种种抱怨,但是这些是我们短期内能改变的吗?我们能做的就转变心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啦。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教会我们感谢逆境,

顺应逆境,在逆境中成长悟道。 王阳明能够剿匪成功不仅靠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是他非凡的攻心术。他的悟道教会我们,每天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思。今天的工作干得怎么样?待人接物上有没有不妥?谈吐言语有没有不到?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拷问自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那我们必然会不断进步,必然会取得成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了。在在这儿我联想到我们工作中管理的问题。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

王守仁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守仁(1472—1529) 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 生平 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

致良知读书心得

致良知读书心得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致良知》读书心得在我以前的高中思想课上,教材说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不是我们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者的学习对象。但是,多年后的现在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阅读度阴山先生的着作《王阳明:知行合一》,也是消除了自己之前的片面了解和误解。 书的前半部是有点类似写王阳明的传记那样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以及当时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信息,然后作者分析了心学的主要内容并作出了点评,我不是一个学历史的人,也不是学哲学的人,仅是单凭看过这本书之后发表一下自己从中的收获。 首先是经典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前半生是努力治学为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后半生是几乎戎马生涯和讲学同在,一边为大明帝国剿匪患和安定百姓,另一边就是广泛传播他的学说并引导了众多弟子在实践。其中最为传奇的应该是他在江西剿匪前,前几任的剿匪指挥官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王阳明1年半左右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神奇,不过看过王阳明的学问就明白,这些都是他平时的积累,善于格物,并且一心为民才能实现的,面对困难他不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即使看上去困难重重,他仍是会找到突破口然后逐步解决问题,这对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有很大启发,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不要有畏难情绪,处理完困难之后发现其实这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之后是心学的核心: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自己本身就有的,只是有些人的良知在各自的遭遇里被私欲或者其他消极的东西蒙蔽,才会有人逆着良知做事,并且对自己和对别人甚至对国家也没有好处。所以,王阳明认为圣人其实都很容易做到,只要每个人都能依照良心去做事,都不会伤害别人和社会,其实也就是按照最好的自己去做,对父母孩子、对朋友、对工作、对国家都按照仁孝、义理、敬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四章读书笔记

【内容】:第四章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感悟】:以下依然是摘录。少部分地方加了一些脚注。 1.王阳明对针对他的诽谤对其学生说,如果有人说你的学问是邪道,你就去辩驳,那不是要活活把你累死啊。况且,学问的好坏岂是辩出来的?你认为哪门学问好,就专心去学习实践,只要它能带给你心灵上的安宁,它就是好学问。 2.“你辩驳就证明你出手,你出手肯定就有人接招,然后还手。王阳明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学说能普及天下,他渴望学术上的成就,而不希望被卷入进政治的漩涡。” 3.“有人说,如果皇帝和他的亲信认可您的心学该多好啊。”王阳明说,心学无非是让人认可自己的良知,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认可自己的良知呢?况且,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世间任何事都不要强求。” 4.“交趾就是个不安份的恶棍,和他保持关系的最佳方式是承认它作为国家的存在,让它按时进贡即可。它那地方的地理情况没有设置郡县的条件,把它纳入版图只是平添烦恼。”注:后文提到,王阳明说,对恶人,就是不要激发他的恶性,但,同时也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不好欺负的。 5.“王阳明的心理战表面看起来没有规律可循。但其实,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注,后面王阳明提到,对于良知被遮蔽的人,用招抚的办法只能让他们蹬鼻子上脸,认为政府好欺负,所以只能用剿。 6.“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就是人心。只要人心静了,世界也就静了。” 7.“王阳明教学的理念是,因材施教,不以主观凌驾别人,顺着对方的思想。用心学术语来讲就是“不执”。”比如,有百姓要王阳明想办法镇住一块据说可以预测太平(打仗)与否的石头。王阳明虽然知道这是迷信,但觉得那是当地的传统,没有理由不尊重别人的传统,于是就进行了一场巫术表演,“镇住”了石头,让百姓放了心。 8.“王阳明剿匪的超级武器是:不靠谱。用军事术语来讲,就是虚虚实实,进示以退,攻示以守。总之,就是先把你弄得晕头转向,在你神经错乱时,他发出致命一击。”注,《别对我撒谎lie to me》里的主人用的也是这招。书上还说,“盗贼们大都一根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虚,所以神经高度紧张? 9.“政治无非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能力。政治没有是非,利害即是非。”注:办公室政治也一样吧。 10.“一个权谋家最憎恨的就是:你根本没有资格蔑视我的权威却蔑视了,那你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11.“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注:这对实现理想有借鉴。重要的是,时刻准备着,一有机会就抓住,好好利用。万一没机会,也不用强求,准备好就好。 12.“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曲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注,心理学里有说到,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要逆反的。年轻时不逆反,成年后就会逆反,只是早晚问题。 13.王阳明临终说的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4.“每一个人都有另一面,或者说,是自私的一面。纵然良知光明到极致的人也不例外。”注,这里是说王阳明。书中提及他家里的府邸超级豪华,钱财来路不明。唯一的可能是,在灭宁王时取走了宁王府的钱财。还有,他有一妻五妾,他死后家族内斗,而主力军就是他的妻妾,目的是争夺家产。还有,说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会管理家族。如果他能把打仗的能力的十分之一转移到家族管理上,他的家族也不会发生内讧。书中还说,王阳明的另一面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缺点,但如果能全心全意发挥良知的力量,人人都能成功。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 简介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二读这本书,原因是:想起一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伟人:王阳明,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但是一个传奇的人生,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把书当成是故事书、史书来读,虽然每每被其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所吸引,但是回忆起来,一位伟人是如何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传奇,还有很多他独特的能力以及气质,我肯定还有没发现的。所以二读本书,读的速度很忙,每一场战役,我都很认真地去看他用什么兵法什么战术,试图将他读透,似乎我这样能将他的能力赋能于自己一般。又一次读完,应该是说以下的这几个内容,是让我获益匪浅的部分: 在自我建设上:“内驱的动力才是一个人追寻理想的最大能源”:自小立志做圣贤,可以回忆一下,他的两次赶考,两次落榜,第一次他觉得无所谓,他还可以通过求道,立言成圣贤。第二次落榜,他痛哭,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只有通过仕途才能赋予他改变这个迂腐朝廷的能力。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围绕这个目标,无论是求道、考功名、或是后期设立心学。

在仕途上:“所谓政治力,无非是一个人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主要就是人际关系”:其实可以发现,王阳明在整个政治历程中,几乎没有接近过政治中心,他就像一个棋子,需要的时候就被召唤。与其说他没能力接近,更愿意说是他不在乎。但是不可否认在运用心学,采用“攻心”的时候,王阳明可谓战无不胜。假设他用到追求权力上,也相信会是完胜的,但那终究不是他一生所求。 在军事战略上,“胜败由心,兵贵善用”:在整本书里面,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在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无不胜的传奇故事。以区区几封信,就能劝降一批十恶不赦的盗匪。在安庆之战,分十三路攻打南昌,又设想好后续的南康、九江的布局,最后活抓朱宸濠。着实是精彩一战。在军事上的成功,总结了一番,一方面,“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王阳明对于功名利禄视如浮云,所以在打战的时候不曾思考过军功,心里牵系的是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剿匪目标。另一方面,心学中的“攻心”在战术排布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的战争他都收集了详细的信息,对盗匪进行全方面分析,再采取劝降或者强攻的不同策略。善于思辨、在事上练,造就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家王阳明。 在心学的造诣上,“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很好的概括了心学的宗旨。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依靠自己的良知,做到定、静、安、虑、得。两个细节至今影响深刻:一是当多年后,王阳明回到老家探望自己的老父亲王华,读后感王华对他说了句“我之所以担心你,是因为

王阳明知行合一分析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韩军梅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二) 当今社会人们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放下了书籍紧接着代替他们的是手机电脑,没有了以前人们对书籍的追求,有的只是名利与金钱手机与游戏的诱惑,现在的社会能静下来做事的人是少之又少。现代人存在的问题很多,脑袋里装的也很多,有些是习惯了忙碌,做事也心急,就连吃饭睡觉心也不安,总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不再有修心养性的心态。 现在的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也让着实人害怕,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经意间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好的的想法,比如攀比,他们嘴上跟孩子说着不要攀比,可是一些做法却暴露了他们的攀比。他们不注意孩子们的想法,以至于孩子们在学校或是公开的场所肆意攀比,没有现代孩子该有的个性。他们也失去了孩童时代该有的天真纯洁,只是社会和他们自己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太多不好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处处攀比,要以诚待人,这才是有意义的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个半圣人——《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过去半个月啃了两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和《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都是度阴山写的。都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既然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圣人,我既然一起读了,那就一起写吧,这就是“一个半圣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探究万事万物,从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理学的解释,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阳明心学中还有另外的解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头,因为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达到良知。整体的意思就是要不断纠正自己的念头,使我们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时也有万千个念头,这些念头中有好有坏,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么我们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于私欲的念头遮蔽,使其蒙上灰尘,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断地格自己的念头,擦拭心灵,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虽未行动,念头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会容忍自己脑海中许多没有付诸实践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种念头“格”掉,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想了,就是一种“行”。书中有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外出郊

游看见一处肥美的良田,于是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当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王阳明及时警觉,立即眉头紧锁,开始自我用功明知道当天黄昏,才对弟子们说:“终于把他克掉了,真难啊”。同样的情景也反复出现在曾国藩的故事里,曾国藩在带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由于中央政府对湘军的掣肘。曾国藩也多次产生抱怨的念头,每当此时,他就拿出自己的绝技“诚”字诀自我用功。他们两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几天我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稻盛先生也说“庄严其心”,也说“反省自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由此可见,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无物,读懂了自己,就读懂了天下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恶,有七情六欲,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恶,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天下人。当然我水平有限,只能理解到人这个层面上了,王圣人说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山川草木,飞虫走兽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等我长大了再体悟吧。 人皆可以成圣。说了王圣人这么多,再说说曾圣人,其实我是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采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读完之后整体感觉度阴山在调侃曾国藩,一点都不严肃。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曾国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样,然而他还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天国,真的让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就是小偷进他家准备干一票,结果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床底下,曾国藩开始背书,结果背来背去都不

心得体会-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 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 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 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 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 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 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

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用马克思主义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作者:————————————————————————————————日期: 2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致良知》读后感8

《致良知》读后感之八 柏金辉 2017年10月16日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半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 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近4个月 的学习,是我感觉自拜读阳明先生著作以来最系统最有深 度的学习,感慨颇多,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读书写心 得的费时,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 我亲身感受到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 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 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 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据此,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 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 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

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 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 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 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 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 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 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 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 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 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 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 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 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 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

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思考怎么实为践成了一个难解的题目,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的本体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人处事容易受到欲望和私心所左右而偏离了本体,从而做出事情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无论是圣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