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作者: ————————————————————————————————日期:

?

一、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6m×6m,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500mm×500mm,底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4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最小桩距取3d,各桩传至承台顶的内力(柱号:Z1,Z2 ——Fk=910,1500,Mk=110,40.,Vk=50,22,F=1152,1935,M=140,50,V=64,25,——单位符号除Mk、M为KN·m,其余的均为KN)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

F室内

地面

?天然地面标高9.280 天然地面

300mm

?200mmM V

杂填土

r=18KN/m3h=1500

qsa=12kpa50?mm

4.00

粉土

6.10qsa=22kpa

?d=400mm 承台剖面

?粉细砂

qsa=24kpa?Y

?A

0.4 1 al2=232mm

11.00H

0.4J 1 D S=1.6

EF?2.59

淤泥质粉土?h=0.83≈1.39?G X

qsa=8kpa 2 2

0.4 23?B C

15.40 0.8 1

粉质粘土0.83/3≈0.460.43/3≈0.23al1=373mm

qsa=25kpa 2.98m

23.00 qpa=800Kpa

等边三桩承台

地质资料 【附:相似三角形:△AJH 相似于△AGF ,其中AJ=0.8、AG=0.8 + 0.695-0.25=1.245、 AH=0.46 + 0.23=0.69、

∴由相似比得:AF

AH AG AJ = 0.8/1.245=0.69/AF ∴AF ≈1.08

由△A ED 相似于△AGF,其中AE =0.8 + 0.354/2=0.977

∴由相似比得:AF

aL AF AG AE 2-= 0.977/1.245=(1.08-al2)/1.08 ∴al2=0.232 】

一、Z1基础设计计算:

【解】

(1)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m 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初定承台高度为1.5m ,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0.2m ,承台埋深1.5m 。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qpaAp + μp ∑qsial i =414

.3×0.42×800+3.14×0.4×(12×4+22×2.1+24×4.9+8×4.4+25×0.8)

=100.48+355.352=435.832KN

(4)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

n=1.2×Fk/Ra=1.2×910/435.832≈2.51 取3根

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S=4d=1.6m

取等边三桩承台:如上图

承台面积为:

()

)338.04.0213(6.1334.02338.0238.04.08.021???-???? ??+?+??++? ≈0.5×2.59×2.98-0.267=3.6㎡

(5)桩基础验算

1)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Gk=20×3.6×1.85=133.2KN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

Qk=(Fk + Gk)/n=(910 + 133.2)/3=347.73KN < Ra 满足要求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最大与最小竖向力

Qk=(Fk + Gk)/n ±(Mxk×Yi)/∑Yi2±(Myk×Xi)/∑Xi2

=(910 + 133.2)/3 ± (110+50×1.5)×0.8/2×0.82

=347.73 ± 115.625

463.355 (桩3)

= KN

232.105 (桩2)

最大竖向力Qk max=463.355KN ≤ 1.2Ra=1.2×435.832=523KN

最小竖向力Qk min=232.105KN > 0

满足要求

2)桩身混凝土强度:

桩顶承受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

Qmax=(F+G)/n + MxYmax/∑Yi2 +MyXmax/∑Xi2

=(1152 + 1.2×133.2)/3+ (140 + 64×1.5)×0.8/2×0.82 =437.28 + 147.5

=584.78KN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Fc=38.5N/mm2

ApFcψc=(3.14×4002)×38.5×1.0/4

≈4836KN >Qmax满足要求

(6)承台设计

将圆桩换算成正方形桩,(3.14×4002)/4=a2a=354mm

1)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①柱对承台的冲切(三桩承台不要求)

②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角桩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

N1=F/n + MyXi/∑Xi2

=1152/3 + (140+ 64×1.5)×0.8/2×0.82

=384 + 147.5

=531.5KN

从角桩内边缘引45°冲切线,使柱处于45°线以内时取角桩内边缘至桩边水平距离

al1=800 - 250 - 354/2=373mm,al2=232mm < 0.2H。=290mm,取a12=290mm 角桩冲垮比λl1=al1/H。=373/1450=0.257,λl2=al2/H。=290/1450=0.2 角桩冲切系数

βl1=0.56/(λl1 + 0.2)=0.56/(0.257+ 0.2)=1.23

βl2=0.56/(λl2 + 0.2)=0.56/(0.2 + 0.2)=1.4

λl1、λl2满足0.2~1.0。

c1=867mm,c2=848mm

底部角桩:

[βl1(2c1 + a l1)tan 2

1θ]βhpFt H。 =[1.23×(2×867 + 373)3/3 ]×0.942×1.1×1450

=2248126 ≈2248KN > Nl=531.5KN 满足要求

顶部角桩:

[βl 2(2c2 + al2)tan 2

2θ]βhpFtH 。 =[1.4×(2×848 + 290)3/3]×0.942×1.1×1450

=2411894 ≈2412KN > Nl=531.5KN 满足要求

2)承台受剪承载力验算

1-1斜截面:

V1=Nmax=531.5KN (桩3)

剪跨比同冲垮比λx=λl1=0.257

βx =1.75/(λx + 1.0)=1.75/(0.257 + 1.0)=1.39

βh s=(800/H 。)?

=(800/1450)?=0.862

B 。=2590mm

βhsβxFtB 。H 。=0.862×1.39×1.1×2590×1450

=4949741 ≈4950KN 〉V1=531.5KN 满足要求

2-2斜截面:

桩3: N3=531.5KN

桩2: N 2=F/n - M yXi/∑X i2=1152/3 - (140 + 64×1.5)×0.8/2×0.82 =384 - 147.5=236.5K N

V2=N 3 + N4=531.5 + 236.5=768KN

λy=λl2=0.2 βy=1.75/(λl2+ 1.0)=1.75/(0.2 + 1.0)=1.458

B。=2980mm

βhsβxFtB 。H 。=0.862×1.458×1.1×2980×1450

=5973677 ≈5974KN 〉V2=768KN 满足要求

3)三桩承台弯矩及配筋计算 94.25645.12.177354.0436.135.531433max =?=???? ???-?=???? ??-=C S N M KN ·m As1=M /0.9×fy ×H 。=256.94×106/0.9×300×1450=656.3mm 2

【附:相似三角形:△AJH 相似于△A GF,其中A J=0.8、AG=0.8 + 0.695-0.25=1.24

5、

AH=0.46 + 0.23=0.69、

∴由相似比得:AF

AH AG AJ = 0.8/1.245=0.69/AF ∴AF ≈1.08

由△AE D相似于△AGF ,其中A E=0.8 + 0.354/2=0.977

∴由相似比得:AF

aL AF AG AE 2-= 0.977/1.245=(1.08-al2)/1.08 ∴al2=0.232 】

二、Z2基础设计计算:

【解】 yi a 。y 2

2.4

(1)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a 。x 1

d=400mm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m 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 ,初定承台高度为

1.5m ,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0.2m,承台埋深1.5m 。?1.6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4

Ra=qp aAp + μp ∑qsiali =414

.3×0.42×800+3.14×0.4×(12×4+22×2.1+24×4.9+8×4.4+25×0.8) =100.48+355.352=435.832KN

(4)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

n =1.2×F k/Ra =1.2×1500/435.832≈3.44 取4根

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S=4.0d=1.6m

承台短边长为:2d + s=2×0.4 + 1.6=2.4m ——承台长边长与短边长一样,

承台面积为:2.4×2.4=5.76m

(5)桩基础验算

1)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Gk=20×2.4×2.4×1.85=213.12KN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

Qk=(Fk + Gk)/n=(1500 + 213.12)/4=428.28KN <Ra 满足要求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最大与最小竖向力

Qk=(Fk + Gk)/n ±(Mxk×Yi)/∑Yi2±(Myk×Xi)/∑Xi2

=(1500 + 213.12)/4 ±(40+22×1.5)×0.8/4×0.82

=428.28± 22.8

451.08 (桩2、桩4)

= KN

405.48 (桩1、桩3)

最大竖向力Qk max=451.08KN≤ 1.2Ra=1.2×435.832=523 KN

最小竖向力Qk min=405.48KN > 0

满足要求

2)桩身混凝土强度:

桩顶承受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

Qmax=(F +G)/n + MxYmax/∑Yi2 +MyXmax/∑Xi2

=(1935 + 1.2×213.12)/4 + (50 + 25×1.5)×0.8/4×0.82

=547.686 + 27.344

=575.03KN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查表得:Fc=27.5N/mm2

ApFcψc=(3.14×4002)×27.5×1.0/4

=3454KN > Qmax 满足要求

(6)承台设计

将圆桩换算成正方形桩,(3.14×4002)/4=a2a=354mm

1)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①柱对承台的冲切1500 – 50=1450mm

桩顶伸入承台50mm,承台有效高度H。=145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

Fl=F- ∑Ni=1935– 0=1935KN(破坏锥体内无桩)

A。x=800–(354/2) –250

A。x=373 > 0.2h。=290mm, 取A。x =373mm

Tanα=1500/373=4.02,α≈76°> 45°

同理可得,A。y= A。x=373mm, α≈76° > 45°

λ。x = A。x/H。= 373/1450=0.26 =λ。y

β。x = 0.84/(λ。x + 0.2) =1.83 =β。y

因H=1500mm,直线插入法,

βhp =1– (1.0 - 0.9)×(1500 - 800)/(2000 -800)=0.942

2[β。x(Bc + A。y) +β。y (Hc + A。x)]βhpFtH。

=2[1.83×(500+373) + 1.83×(500 + 373)]×0.942×1.1×1450=9601452 ≈9601KN > Fl=1935KN 满足要求

②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角桩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

Nl=F/n + MyXi/∑Xi2

=1935/4 + (50 + 25×1.5)×0.8/4×0.82

=483.75 + 27.344

=511.094KN

从角桩内边缘引45°冲切线,使柱处于45°线以内时取角桩内边缘至桩边水平距离A1x=373mm,A1y=373mm。

角桩冲垮比λ1x=A1x/H。=373/1450=0.26

λ1y=A1y/H。=373/1450=0.26

角桩冲切系数β1x=0.56/(λ1x+ 0.2)=0.56/(0.26 + 0.2)=1.22=β1y λ1x、λ1y满足0.2~1.0。

C1=C2=577mm

[β1x(C2 + A1y/2) + β1y(C1+ A1x/2)]βhpFtH。

=[1.22×(577 +373/2) + 1.22×(577 + 373/2)]×0.942×1.1×1450

=2799049 ≈2799KN > Nl=511.094KN 满足要求

2)承台受剪承载力验算

1-1斜截面:

V1=2Nmax=2×511.094=1022.2KN (桩2、桩4)

剪跨比同冲垮比λx=λ。x=0.26

βx=1.75/(λx + 1.0)=1.75/(0.26 + 1.0)=1.39

βhs=(800/H。)?=(800/1450)?=0.862

B。=2400mm

βhsβxF tB。H。=0.862×1.39×1.1×2400×1450

=4586633 ≈4587KN 〉V1=1022.2KN 满足要求

2-2斜截面:

桩4: N4=511.094KN

桩3: N3=F/n - MyXi/∑Xi2=1935/4 - (50 + 25×1.5)×0.8/4×0.82 =483.75 - 27.344=456.406KN

V2=N3 +N4=456.406 + 511.094=967.5KN

λy=λx=0.26βy=βx=1.39

B。=2400

βhsβxFtB。H。=0.862×1.39×1.1×2400×1450

=4586633≈4587KN 〉V2=976.5KN 满足要求

3)承台弯矩及配筋计算

对柱边1-1截面弯矩M1=∑NiXi=2×511.094×1.5=1533.3KN·m

对柱边2-2截面弯矩

M 2=∑N iY i=511.094×0.55 + 456.406×0.55=281.1 + 251=532.1KN ·m 采用HRB335级钢筋,fy =300N/mm2

钢筋垂直1-1截面放置As 1=。

FyH M 9.01=(1533.3×106)/(0.9×300×1450)=3916.5mm 2

配12Ф20@200钢筋(As=3768mm 2)

钢筋垂直2-2截面放置As 2=。

FyH M 9.02 =(532.1×106)/(0.9×300×1450)=1359mm 2 配9Ф14@260钢筋(As=1385mm 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低桩承台基础设计 一、基本资料 1.某跨线桥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组成为(60+100+60)m,桥面净宽11m,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等截面单箱双室薄壁桥墩(如下图示)。 2.主墩高度18m,箱壁厚度0.75m,纵隔板厚度0.8m,墩身顶部1.5m 及底部2m均为实心段,矩形墩底截面尺寸为(4×14)m2,采用30号混凝土。作用于墩身底截面中心处的设计荷载为: 竖直力Nz=74958kN 水平力Hx=2895kN 纵桥向弯矩 My=38209 kN·m (坐标规定:纵桥向x轴、横桥向y轴、竖向z轴) 3.主墩基础拟采用12根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混凝土标号25。承

台顶面及地面平齐,厚度为3.5m。 4.地质资料 自地面向下16m深度范围内为中密细砂加砾石(土层Ⅰ),往下为密实中粗砂加砾石(土层Ⅱ)。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 土层Ⅰ:k q=55kpa ,γ=19.8kN/m3 , m=10000kN/m4, 土层Ⅱ:k q=70kpa,[] a f=500kpa,γ=21.8KN/m3 m=20000kN/m4 5. 设计参数 承台及基桩材料重度γ=25kN/m3, 基桩设计有关参数为:Ec=2.8×107kN/m2,λ=0.85, m0=0.8, K2=6 二、主墩群桩基础设计要求(以纵桥向控制设计) (一)设计计算内容: 1.根据已知条件拟定承台平面尺寸; 2.进行基桩的平面布置; 3.拟定桩长并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4.判断是否弹性桩; 5.桩顶荷载分配并校核; 6.确定桩长并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7.单桩内力及位移计算及验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 6m x 6m ,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 500mm x 500mm ,底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400mm , 桩 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 ,最小 桩距取3d ,各桩传至承台顶的内力(柱号:Z1,Z2 —— Fk=910,1500,Mk=110,40. ,Vk=50,22 , F=1152,1935, M=140,50, V=64,25,——单位符号除 Mk 、M 为 KN ? m ,其余的均为 KN )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 11.00 淤泥质粉土 qsa=8kpa 15.40 粉质粘土 qsa=25kpa h=0.8Z3 F.39 % 56 r/p -—> 0.4 踣3/3 ?0.23 al1=373mm 23.C0 qpa=800Kpa 2.98m 等边三桩承台 粉细砂 qsa=24kpa Y al2=232mm H S=1.6

地质资料 【附:相似三角形: AH=0.46 + 0.23=0.69 AI ■由相似比得:少 AG AF 0.8/1.245=0.69/AF AF ^ 1.08 由厶 AED 相似于△ AGF 其中 AE=0.8 + 0.354/2=0.977 AE AF - aL2 .由相似比得: AG AF 0.977/1.245=(1.08-al2)/1.08 一、Z1基础设计计算: [解] (1) 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 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 400mn 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初定承台高度为1.5m , 承 台顶距天然地面0.2m ,承台埋深1.5m 。 (3)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qpaAp + 卩 p E qsiali = 〒 X 0.42 X 800+3.14 X 0.4 X (12 X 4+22X 2.1+24 X 4.9+8 X 4.4+25 X 0.8) =100.48+355.352=435.832KN (4) 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 n=1.2 X Fk/Ra=1.2 X 910/435.832 ?2.51 取 3 根 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 S=4d=1.6m 取等边三桩承台:如上图 承台面积为: ?0.5 X 2.59 X 2.98-0.267=3.6 m 2 (5) 桩基础验算 1) 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 Gk=20X 3.6 X 1.85=133.2KN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 Qk=(Fk + Gk)/n=(910 + 133.2)/3=347.73KN < Ra 满足要求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最大与最小竖向力 Qk=(Fk + Gk)/n 土 (Mxk X Yi)/ E Yi2 ± (Myk X Xi)/ E Xi2 =(910 + 133.2)/3 ± (110+50 X 1.5) X 0.8/2 X 0.82 △ AJH 相似于△ AGF 其中 AJ=0.8、AG=0.8 + 0.695-0.25=1.245 、 AH .al2=0.232 】

承台基础施工方案

承台基础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 2、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 8、《预拌混凝土》(GB 14902—2003) 9、《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 1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 2.工程概况 孔孟旅游快线先期建设示范段,即孔孟旅游快线邹城段,段落位于原宪站与孟庙站之间,线路长度为 9.9km,北起原宪站,南至孟庙站,主要国道 104、峄山路敷设,该段落自北向南分别设置有 7 座车站:原宪站、龙山站、中心站、钢山站、体育公园站、太平站、孟庙站,平均站间距约 1.592km,该建设段落内线路全部采用高架路中敷设方式,车站均为高架车站。本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包涵线路承台、车站承台,道共计承台为421个(处)。

3.1 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 总工程 质量办公技术财务施工管档案管采购安全部 木工土方施普工水、电施混凝土钢筋脚手架 工 3.2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主要作业内容:施工便道、电力、水源、通讯、材料库等临时设施的修建以及施工场地的平整,并完成技术准备、现场接桩复测,原材料的检验、试验、采购进场等准备工作、扩大基础施工。 3.3.1临时道路 既有道路及修筑的临时便道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主要材料从施工便道运至施工现场。 3.3.2施工用水、用电 工程用电专配置500KW变压器1台,并在生产重点用电处设配电箱。工程用水采用水罐车运水到工地现场用水水箱,然后分配至各个用水部位的方法解决。

基础工程计算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8某桥墩为混凝土实体墩刚性扩大基础,荷载组合Ⅱ控制设计,支座反力840kN 及930kN ;桥墩及基础自重5480kN ,设计水位以下墩身及基础浮力1200kN ,制动力84kN ,墩帽与墩身风力分别为2.1kN 和16.8kN 。结构尺寸及地质、水文资料见图8-37,地基第一层为中密细砂,重度为20.5kN/m 3,下层为粘土,重度为γ=19.5kN/m 3,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 L =1.0,基底宽3.1m ,长9.9m 。要求验算地基承载力、基底合力偏心距和基础稳定性。 图8-37 习题8-1图 解: (1)地基强度验算 1)基底应力计算 简化到基底的荷载分别为: ΣP=840+930+5480-1200=6050KN ΣM=930×0.25+84×10.1+2.1×9.8+16.8×6.3-840×0.25=997.32KNm 基地应力分别为:KPa . .W ΣM A ΣP p p 24.13403.2601.39932.9979 91.36050 261 min max =??±?=±= 2)持力层强度验算 根据土工试验资料,持力层为中密细砂,查表7-10得[01 ]=200kPa , 因基础宽度大于2m ,埋深在一般冲刷线以下4.1m (>3.0m ),需考虑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查表7-17宽度修正系数k 1=1.5,深度修正系数为k 2=3.0。 [σ]= [σ01] +k 1γ1(b-2) +k 2γ2(d-3)+10h w =200+1.5×(20.5-10)×(3.1-2) +3.0×(20.5-10)×(4.1-3)+10×0 16. 中密粉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6m×6m,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500mm ×500mm,底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 4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最小桩距取3d,各桩传至承台顶的内力(柱号:Z1,Z2 ——Fk=910,1500, Mk=110,40.,Vk=50,22,F=1152,1935,M=140,50,V=64,25,——单位符号除Mk、M为KN·m,其余的均为KN)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 面 X

1 粉质粘土 33≈ 33≈ al1=373mm qsa=25kpa qpa=800Kpa 等边三桩承台 地质资料 【附:相似三角形:△AJH 相似于△AGF ,其中AJ=、AG= + 、 AH= + =、 ∴由相似比得:AF AH AG AJ = =AF ∴AF ≈ 由△AED 相似于△AGF ,其中AE= + 2= ∴由相似比得:AF aL AF AG AE 2-= =/ ∴al2= 】 一、Z1基础设计计算: 【解】 (1)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m 进入粉质粘土层2d=,初定承台高度为,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承台埋深。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qpaAp + μp ∑qsiali =414 .3××800+××(12×4+22×+24×+8×+25× =+= (4)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 n=×Fk/Ra=×910/≈ 取3根 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S=4d= 取等边三桩承台:如上图 承台面积为: ≈××(5)桩基础验算 1)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Gk=20××=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

承台基础施工方案1

承 台 施 工 方 案 山河(1)班五组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承台施工方案 会签栏编制人:黄月 审核人:黄武 批准人:俞小明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1、工程特点 本工程由于考虑到工期和费用相关的制约施工要求要紧凑,混凝土用量相对较大,由于承台有将较大的何在要求因此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材料一次性投入很大,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配备各种资源,搞好现场组织和管理,搞好工序的交叉和协调,确保各节点进度尤其是主体结构10天的节点进度的完成。 2、施工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本工程位于市区,安全、文明及环保要求很高,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业主及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搞好交通管制、维护和疏导,以确保本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处理规程》JGJ-94 2.《钢筋砼结构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 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10 6、建筑施工手册(2003第四版) 三、施工准备: 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处理规程》JGJ-94和《建筑工程质量验 收规范》GB50300-2010,对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考核,必须坚持持证上岗。 2、工程部负责编制桩承台工程施工方案,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班组长负责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3、所用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前必须严格审核所选用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送往试验室进行验证,合格材料才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清除出场。

4、场地及水电的准备:整理施工所需场地;清查安装主要的施工机具,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安装好施工现场所需水电供应设施;准备施工所需用的材料,并作好维护工作,避免受到污染;合理组织施工,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 5、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以现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图纸自审,把图上问题解决在施工前。 施工仪器准备 施工机械准备 四、施工工序: 承台施工工序主要为: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凿桩头封底、垫层浇筑、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浇筑砼、砼养护、拆模、承台回填。 五、承台基础施工方案: 1、绑扎钢筋 进场钢筋必须报请监理现场取样做钢材复检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设计_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 f =15MPa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100800(800)8805 pa 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 17~24sa kPa q = 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 24~31sa kPa q = 取28kPa 2 8800.340.3(189281)307.2p i p pa sia Ra kPa q q l A μ=+=?+???+?=∑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基础承台钢筋计算

1)基础承台: 底板钢筋长度=底板边长-2×保护层 根数=板底另一边边长-2min(75mm,s/2)(注:取小值)÷s(注钢筋间距)-1 Kg/m=长度×0.00617×b2 2)注:单柱独立柱基础边长≥2.5m时,基础底板配筋,按0.9边长下料,交错布置。外侧钢筋长度=底板边长-2保护层 根数=2根(两边各一根钢筋) 其余钢筋长度=底板边长×0.9-保护层 或者底板边长-0.1底板边长-保护层 其余钢筋根数=底板另一侧长度-2min(75mm,S/2)/S-1 1

03G101图集计算 1)柱纵筋=柱净高+柱基础插筋+(柱顶)锚固长度2)柱基础插筋=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长度 2

3)柱顶锚固:中柱:梁高-保护层(柱的)≥lae,则直锚, 直锚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高-保护层<lae时,则弯锚12d,弯锚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边角柱:外侧钢筋=1.5lae 内侧钢筋同中柱 注:Lae=保护长度 3

柱箍筋根数: 1)加密段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加密段长度/加密间距+1【取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500)】 2)非加密箍筋根数计算:根数=非加密段长度/非加密间距-1【取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500)】 例子:(0.55+0.558)/0.1+1+(0.558/0.1+1)+(3.9-0.55-0.558×2/0.2-1) 梁+下部0.1加密区 + 下部加密区 +中间非加密区 4

柱和梁箍筋 2)箍筋长度(外围一圈长度)=(b-2×保护层+2d)×2+(h-2×保护层+2d)×2+1.9d ×2+2× max(75mm,10d)(注:取大值)03G规范计算。 箍筋长度(外围一圈长度)=(b-2×保护层)×2+(h-2×保护层)×2+1.9d×2+2×max(75mm,10d)(注:取大值)11G规范计算。 箍筋长度(里面一圈长度)=【(b(h)-2×保护层-D)/3×1+D+2D】×2+【h(b)-2×保护层+2d】×2+1.9d×2+2×max(10d,75) D—柱纵筋直径 d—箍筋直径 b—内侧钢筋箍宽 5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一、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6m×6m,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500mm×500mm,底 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4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最小桩距取3d,各桩传至承台顶的 内力(柱号:Z1,Z2 ——Fk=910,1500,Mk=110,40.,Vk=50,22,F=1152,1935,M=140,50,V=64,25, ——单位符号除Mk、M为KN·m,其余的均为KN)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 F 室内地面 天然地面标高9.280 天然地面 300mm 200mm M V 杂填土 r=18KN/m3 h=1500 qsa=12kpa 50mm 4.00 粉土 6.10 qsa=22kpa d=400mm 承台剖面 粉细砂 qsa=24kpa Y A 0.4 1 al2=232mm 11.00 H 0.4 J 1 D S=1.6

E F 2.59 淤泥质粉土h=0.83≈1.39 G X qsa=8kpa 2 2 0.4 2 3 B C 15.40 0.8 1 粉质粘土 0.83/3≈0.46 0.43/3≈0.23 al1=373mm qsa=25kpa 2.98m 23.00 qpa=800Kpa 等边三桩承台 地质资料 【附:相似三角形:△AJH 相似于△AGF ,其中AJ=0.8、AG=0.8 + 0.695-0.25=1.245、 AH=0.46 + 0.23=0.69、 ∴由相似比得:AF AH AG AJ = 0.8/1.245=0.69/AF ∴AF ≈1.08 由△AED 相似于△AGF ,其中AE=0.8 + 0.354/2=0.977 ∴由相似比得:AF aL AF AG AE 2 -= 0.977/1.245=(1.08-al2)/1.08 ∴al2=0.232 】 一、Z1基础设计计算: 【解】 (1)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m 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 ,初定承台高度为1.5m ,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0.2m ,承台埋深1.5m 。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qpaAp + μp ∑qsiali =414 .3×0.42×800+3.14×0.4×(12×4+22×2.1+24×4.9+8×4.4+25×0.8)

基础设计模板

一设计资料 (一)、桥位区地质情况 1、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及工程地质调绘成果资料,桥位区地层及岩性分述如下: ml) 1.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4 素填土:紫红色、褐灰色、浅黄色、灰色等杂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漂卵石及砂泥岩碎块石混杂组成,土质不均匀。碎石粒径一般 2.00~10.00cm,次棱角~棱角状,漂卵石粒径一般20.00~50.00 cm,次圆~圆状,强~中风化状态。该层结构松散,渗透性好,钻进时漏水,主要分布于桥位区起点桥台区域,钻探揭露厚度5.10m。 al+pl) 1.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4 细砂:暗灰色,湿,松散。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及岩屑组成,含少量圆砾,表层含植物根系,细砂渗透性好,钻探时漏水。该层主要分布在桥位区终点桥台区域,钻探揭露厚度0.80~1.30m。 卵石:灰色~浅黄灰色,松散~稍密,湿~饱和。卵石约占40~60%,砾石约占10~25%,中细砂约占10~35%,粘土约占5%,漂石约占占5~10%,卵石粒径一般为2~5cm,个别可达10~15cm,漂石粒径一般20~40cm,砾石粒径一般1~2cm,漂卵砾石磨圆度较好,呈次圆~圆状,分选性一般,骨架颗粒排列混乱,充填物以中细砂为主。漂卵砾石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岩、花岗岩、灰岩、砂岩等,呈强~中风化状态。该层渗透性好,钻探时水上部分卵石表现为漏水。根据地质调查和钻孔揭露,河床卵石层漂卵石含量随着距橡胶低坝的距离增加,漂卵石含量逐步增大,砾石和中细砂含量逐步减小。该层主要分布于桥位区河床及终点桥台区域。钻探揭露厚度3.00~6.30m。 1.3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 s) 2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钻探及工程地质调绘成果,桥位区出露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二段地层,该套地层为紫色泥岩夹灰绿色泥岩、浅灰色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灰质结核层发育,总厚度985.00~1021.00m。钻探揭露桥位区主要以中~厚层状泥岩和砂岩为主,呈互层状产出,整合接触,单斜构造,岩层产状162~181°∠14~26°。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08级土木工程专业1、2班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场地在钻孔揭示深度内共有6个土层,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1。土层稳定混合水位深为地面下1.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作用在柱底即承台顶面): kN V k 3200=,kNm M k 400=,H = 50kN ;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 承台底面埋深:d=1.5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第4层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3、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kPa f c 960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 值为kPa f t 110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强度设计值2 /300mm N f y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G94-2008)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按照持力层埋深确定桩长,按照长径比40-60确定桩截面尺寸; 2、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和特征值; 3、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4、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5、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6、承台结构计算; 7、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和必要的图纸说明; 8、需要提交的报告: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注::1、计算书打印,按照A4页面,上下左右页边距设置为2.0cm ,字体采用宋小四号 2、图纸采用3号图幅,图纸说明即为图中的说明 3、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装订成一册 4、将电子稿按班打包交上来,每人的电子稿名称按照学号+姓名命名

基础承台大体积施工方案

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概况 本基础为桩顶承台、筏板式,其砼总量约为1500m3。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8、承台最大厚度1.2m、筏板厚度1.6m,大承台(承台宽度、厚度大于1000㎜,取最小值)混凝土为超厚大体积混凝土,为避免混凝土产生有害结构裂缝,在原材料选用与配合比设计、高效缓凝减水剂、混凝土供应与浇筑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与表面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来保证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预期效益。 2混凝土裂缝成因 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微观裂缝主要有三种,一是骨料与水泥石粘合面上的裂缝,称为粘着裂缝;二是水泥石中自然的裂缝,称为水泥石裂缝;三是骨料本身裂缝,称为骨料裂缝。 混凝土结构的宏观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外荷载引起的,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二是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于砼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引起的;三是变形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应力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当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厚时,其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匀,引起内部不同部位的变形相互约束,这样的约束称之为内约束;当一个结构物的变形受到其他结构的阻碍所受到的约束称为外约束。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变形,主要是因内约束而产生的。 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变形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贯通裂缝是由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于有害裂缝。 3施工情况介绍 承台混凝土强度高,厚度和体积大,突出难度如下: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作者: ————————————————————————————————日期: ?

一、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6m×6m,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500mm×500mm,底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4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最小桩距取3d,各桩传至承台顶的内力(柱号:Z1,Z2 ——Fk=910,1500,Mk=110,40.,Vk=50,22,F=1152,1935,M=140,50,V=64,25,——单位符号除Mk、M为KN·m,其余的均为KN)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 F室内 地面 ?天然地面标高9.280 天然地面 300mm ?200mmM V 杂填土 r=18KN/m3h=1500 qsa=12kpa50?mm 4.00 粉土 6.10qsa=22kpa ?d=400mm 承台剖面 ?粉细砂 qsa=24kpa?Y ?A 0.4 1 al2=232mm 11.00H 0.4J 1 D S=1.6 EF?2.59 淤泥质粉土?h=0.83≈1.39?G X qsa=8kpa 2 2 0.4 23?B C 15.40 0.8 1 粉质粘土0.83/3≈0.460.43/3≈0.23al1=373mm qsa=25kpa 2.98m

23.00 qpa=800Kpa 等边三桩承台 地质资料 【附:相似三角形:△AJH 相似于△AGF ,其中AJ=0.8、AG=0.8 + 0.695-0.25=1.245、 AH=0.46 + 0.23=0.69、 ∴由相似比得:AF AH AG AJ = 0.8/1.245=0.69/AF ∴AF ≈1.08 由△A ED 相似于△AGF,其中AE =0.8 + 0.354/2=0.977 ∴由相似比得:AF aL AF AG AE 2-= 0.977/1.245=(1.08-al2)/1.08 ∴al2=0.232 】 一、Z1基础设计计算: 【解】 (1)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m 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初定承台高度为1.5m ,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0.2m ,承台埋深1.5m 。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qpaAp + μp ∑qsial i =414 .3×0.42×800+3.14×0.4×(12×4+22×2.1+24×4.9+8×4.4+25×0.8) =100.48+355.352=435.832KN (4)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 n=1.2×Fk/Ra=1.2×910/435.832≈2.51 取3根 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S=4d=1.6m 取等边三桩承台:如上图 承台面积为: () )338.04.0213(6.1334.02338.0238.04.08.021???-???? ??+?+??++? ≈0.5×2.59×2.98-0.267=3.6㎡ (5)桩基础验算 1)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Gk=20×3.6×1.85=133.2KN

基础工程承台计算

4.7 承台计算 4.7.1 承台底面单桩竖向力设计值计算(图4-59) yd i d xd i id 2 2 i i M x F M y N n y x = ±± ∑∑ (4-87) 式中:id N ——第i 根桩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d F ——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产生的竖向力组合设计值; xd M 、yd M ——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 轴、y 轴的弯矩组合 设计值; n ——承台下面桩的根数; i x 、i y ——第i 排桩中心至y 轴、x 轴的距离。 4.7.2 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大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 此时,其正截面(垂直于x 轴、y 轴的竖向截面)抗弯承载力可作为悬臂梁按“梁式体系”进行计算。 1 承台截面计算宽度 1)当桩中距不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取承台全宽; 2)当桩中距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 s 23(1)b a D n =+- (4-88) 式中:s b ——承台截面计算宽度; a ——平行于计算截面的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距离; D ——桩边长或直径; n ——平行于计算截面的桩的根数。 2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4-59) xcd id ci M N y =∑ (4-89) 图4-59 桩基承台计算 1-墩身;2-承台;3-桩;4-剪切破坏斜截面

ycd id ci M N x = ∑ (4-90) 式中:xcd M 、ycd M ——计算截面外侧各排桩竖向力产生的绕x 轴和y 轴在计算截面处的弯矩 组合设计值; id N ——计算截面外侧第i 排桩的竖向力设计值,取该排桩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ci x 、ci y ——垂直于y 轴和x 轴方向,自第i 排桩中心线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4.7.3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等于或小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 此时承台短悬臂可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撑杆的抗压承载力和系杆的抗拉承载力(图4-60)。 1 撑杆抗压承载力 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0id s cd,s D tb f γ≤ (4-91) cu,k cd,s cu,k 1 0.481.43304f f f ε= ≤+ (4-92) 2 id 1i s s ( 0.002)cot T A E εθ=+ (4-93) i a i sin cos t b h θθ=+ (4-94) a 6h s d =+ (4-95) 式中:id D ——撑杆压力设计值,包括1d 1d 1/sin D N θ=,2d 2d 2/sin D N θ=,其中1d N 和2d N 分 别为承台悬臂下面“1”排桩和“2”排桩内该排桩的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单桩竖向力按式(4-87)计算;按式(4-91)计算撑杆抗压承载力时,式中id D 取1d D 和2d D 两者较大者; cd,s f ——撑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t ——撑杆计算高度; s b ——撑杆计算宽度,按前述有关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对计算宽度的规定; b ——桩的支撑宽度,方形截面桩取截面边长,圆形截面桩取直径的0.8倍; a )“撑杆-系杆”力系 b )撑杆计算高度 图4-60 承台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 1-墩台身;2-承台;3-桩;4-系杆钢筋

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设计(例题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某小区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5MPa,弯曲强度设计 值为 f m=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 c f =15MPa 、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 =???+?=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承台、筏板、基础施工方案

承台、筏板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桩承台下沉式整体筏板基础,筏板面标高±0.00,(A区局部-1.50),筏板底标高-0.900m,局部筏板底标高为-2.400m,其中下沉的承台底标高在-1.300m至-3.200m之间,共计389个;在基础四周为条形深基础,底标高为-2.500m(在G~K/1轴线之间为-3.200m)。在G—H/35—5轴之间和A—P/4—5轴之间为底标高为-2.000m的条形深基础。筏板总面积约15000m2,共设置有6条后浇带(纵2两条,横向4条),宽1000mm。 二、施工部署 根据工程的关键路线工作安排,以B区的主体结构工程为主导工作,结合现场地形及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流向见图。 土方施工采用机械挖填碾实筏板地基,先施工B区5轴~35轴,后开挖1轴~4轴A区部分。对外围及1/G轴的条形深基础,采用机械挖槽,其修坡采取小型反铲挖机配合人工作修整。单桩承台的开挖采取人工开挖。 承台与筏板的基础的模板形式采取砖胎模为主,高于地面部分辅以木模。砖胎模的砌筑顺序应遵循先深后浅、即挖即砌的原则,防止基坑土壁坍塌。为减少施工技术间歇,砖胎模应该随砌随抹,并作砼垫层封闭基底。木模板在钢筋绑扎基本成型后进行封模加固。

防潮层的施工采用SBS卷材铺贴,施工以后浇带分区保证逐区流水施工以便后续工序能及早插入。施工过程中分区验收,浇筑砼保护层。 钢筋绑扎的施工程序为先承台后筏板,先深后浅,逐区成型,方便分区浇筑砼,以后浇带隔断划分施工区。 砼浇筑,大面积砼地坪随捣随抹,一次成型。对砼质量与劳力组织、技术要求比较高,采取样板制。施工时按后浇带分区浇筑,考虑工期因素,按同时浇注使用4台混凝土输送泵的高峰进行生产组织安排。 三、施工方法 1、土方施工方法:详土方开挖回填方案; 土方工程在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后,桩头的凿截工作紧跟在土方挖开阶段,密切配合施工,在浇捣垫层前桩头基本上凿截完成,少量可在垫层浇捣后再作修整,垫层施工应紧跟其后进行施工。垫层浇捣完成后,对桩头进行重新修正以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凿桩由人工进行,配备足够空压机、冲击风镐钻和人员作业,确保垫层及时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桩嵌入基础底板内100mm。 人工灌注桩头凿截程序:划出桩留设标高位置,凿除主筋外砼,去除箍筋,中部桩体破碎后,剥离出桩头锚筋。凿除桩头由人工及时清理出场外,统一外运。 基础土方机械挖除后,用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立即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槽,办理隐蔽工程记录签证,随后浇捣混凝土垫层,减少基坑体暴露时间,垫层浇捣要严格控制标高平整度,垫层表面要抹平压光后进行养护,然后再施工。垫层上基础轴线弹线完毕后,会同桩基施工单位及时测出桩位偏差情况,并绘制桩位竣工图,资料归档。桩基须经质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基础模板施工方法:(详基础模板技术交底) 模板主要采用砖胎模,外周边自然地坪较底部位采用木模板和吊模。砖胎模高度在800内时砌120厚,800外砌240厚。 ⑴土层清理、夯实: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基坑开挖放出砖胎模及粉刷、防潮与保护层厚度,240MM厚砖胎模每边放大265MM(120MM厚砖胎模每边放大145MM)。机械挖至垫层底标高上100MM,然后进行人工清理浮土,打夯机夯实至垫层底标高。砖胎模达到强度后背面填土夯实。余土清运或在筏板底标高范围内铺平夯实。 ⑵尺寸放线:根据现场的控制网格线,利用经纬仪放出各条轴线,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将桩台及深基础的尺寸每边放大25mm作为砖胎模的内边线,利用轴线放出砖胎模的内边线。 ⑶胎模的砌筑、粉刷:砖胎模的砌筑与粉刷均采用1:3的水泥沙浆。砖胎模高度小于800MM(含800MM)砖胎模厚度为120MM,大于800MM砖胎模厚度为240MM。砖胎模采用1:3的水泥砂浆粉刷15MM厚,在防潮层面粉刷10MM厚1:3水泥砂浆作为保护层,砖胎模的具体砌筑如详图。

桩基础承台工程施工方案

博源花园一期 1#、2#、3#、4#楼 基础承台、地梁工程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博源花园一期1#、2#、3#、4#楼及会所工程施工单位:晟元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6.10 基础承台工程施工方案审批表

目录1.工程概况

2.工程进度 3.设计要求 4.施工顺序 5.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6.主要分项工程技术措施 6.1桩头处理 6.2钢筋工程 6.3模板工程 6.4砼工程 7. 施工过程种的质量检查 8. 安全技术措施 9.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基础承台、地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海南博源融海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博源花园1#、2#、3#、4#住宅楼,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南海大道南侧; 结构类型及层数:基础为桩基承台,主体为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地上十八层。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按八度抗震设防;建筑总高度:53.95m。建筑层高:各层层高均为3.0 m。总建筑面积:67308.38m2。 本工程施工场地周围没有高层建筑,基础开挖较深,正负零标高值32.40米,地基底标高值约28.70米。 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总桩数量247根/栋*4栋,管桩外径500mm,壁厚100mm,AB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有效桩长约20m。 本工程承台形状有四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承台高为1000mm~1200mm,承台底标高为-3500mm,垫层厚100mm,桩锚入承台100mm。基础地梁为300*500mm。承台、地梁、剪力墙混凝土采用C35抗渗等级P6防水混凝土,承台、地梁垫层采用C20混凝土。

承台基础梁施工方案.

基础梁、承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北汽二期扩能工程·2号标准厂房工程房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土场镇银翔新城工业园。属于丁类多层厂房,建筑层数为5层,建筑高度22米,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高程±0.000标高相当与黄海高程217.8m。总建筑面积为:191857.22平米。 2、设计概述 ⑴、本工程桩基础设计为机械成孔灌注桩,基础地梁型号为:250×600;250×650;250×700;250×750;地框支梁为:600×800;700×800;承台型号为:1100×1100×800;1450×1300×800。 ⑵、基础混凝土:桩基C35,地框支梁为C35,地梁为C30,承台为C35,垫层为C15。 ⑶、承台、基础梁钢筋种类采用HPB300;HRB400;HRB400E(地框支梁)。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以下几项编制: 1.北汽二期扩能工程·2号标准厂房地勘资料、设计施工图。 2.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标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11G101-1~3; 3.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 三、施工部署 1.总体部署 基础梁、承台施工在桩基检测期间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待桩检完成后,承台、基础梁开始施工。主要施工流程如下:

土方开挖 桩偏位复核 截桩头 垫层施工 桩心钢筋及砼 承台基础梁钢筋、模板及砼 回填碾压 150厚C20混凝土地坪垫层 2.进度控制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总进度计划的要求,承台及基础梁根据主体施工缝划分为四个施工段(两侧边坡部分除外)的施工工期为 30 天。 3.机械配置 基础梁、承台开挖及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详见下表: 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