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在早期进行,这样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沉降,软基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

一、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这类处理方法包括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垫材料法、添加剂法等。

1、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而含水量过大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1.1沟槽的布置

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要让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土;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

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妨害整体排水。

1.2沟槽的构造

沟槽一般宽0.5m、深0.5~1.0m。填土之前在沟槽内用透水良好的砂(砂砾)回填成盲沟。纵向盲沟一般沿道路纵向或中央纵向开挖,横向盲沟一般间距10~15m布置。沟槽内埋设多孔排水管时,必须用优质反滤层加以保护。

2、砂垫层法

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2.1设计

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的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造成的影响。

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这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方法并用。

填土面积大且排水距离长,预计有多处地下水渗出时,若仅用山砂作砂垫层,不能获得充分排水效果,应采用设置盲沟,砂垫层内的排水距离宜短不宜长。

2.2施工

砂垫层施工时应设放样板。摊铺作业一般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操作,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用透水性差的粉土作填料时,其坡脚附近的砂垫层一旦被土复盖,就有可能妨碍侧向排水,因此对砂垫层的端部要妥善处理。

3、敷垫材料法

对于地基土层不均匀,可能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可利用所敷垫材料的抗剪和拉抗力来增强施工机械的通行,均匀地支承填土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

3.1敷垫材料

主要有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

3.2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①应注意地基表层强度、施工机械重量以及填土荷载大小和宽度等,据以选用合适的敷垫材料。

②施工机械通过区域,使局部地段产生较大的拉压力,应作特别的补强。

③敷垫材料四周应超过填土边缘,端部卷入填土内,上面用填土压紧。

④在特别软的地基上进行首层填土时,可使用放置在干筏上的手摇传送带撒铺,有时也用皮带抛射式撒砂机撒铺。

⑤初次撒铺厚度应尽可能薄些,并要求用透水性好的河砂为材料。含砾石时,要注意不使其损坏敷垫物。

4、添加剂法

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在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以确保施工机械的行驶,同时也可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

4.1添加材料

通常使用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产生团粒效果外,被固结的土壤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使粘土成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土体稳定。

4.2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①生石灰消解过程伴随体积膨胀,在此期间进行碾压不可能获得预期效果。因此,在固结时要掌握发热温度、准确判断消解结束时间。

②设计添加材料的适当剂量,要根据所处理的土质、施工方法和试验配比的结果来决定。一般有改良土、石灰土、水泥稳定土较为常用。改良土是利用现场地基土掺石灰(一般含灰6%)后再次利用,其施工方便、造价低;石灰土是用黄土掺石灰(一般含灰10%~12%)后使用,其造价较改良土要高;水泥稳定土是用黄土掺水泥(一般含水泥3%~5%)后使用,其造价较贵,在秋、冬季雨天施工时活工期较短等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其优点是不需太长时间就可使地基固化板结,达到施工要求的强度。

③用水泥或熟石灰处理,在拌和一结束即产生固结。用生石灰处理,从拌和时的初步碾压到生石灰消解结束,要进行二次固结,若强度足够可不必养生。但因土质或施工条件不同,被处理过的土质强度增长也各不相同,大体上以养生一周后的强度为所要求的固结强度。

二、置换法

本法是以优质土置换软弱土,确保填土稳定和减少沉降量。施工方法分有人工挖掘置换和借填土自重或用爆炸法将软弱土挤出的强制置换。其施工都比较容易,多数情况下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所要求的目的。从可靠性来说人工挖掘置换较优。置换材料应采用即使受到水浸也不致降低承载力的粗粒土,但必须进行充分压实。

三、加载法

加载法是为了预先促进软土地基沉降,增加地基强度,以防止设置在填土上或邻接填土的路面和构造物或者埋入填土内的构造物发生有害沉降而导致破坏。促进地基固结沉降的方法有:在地基上增加总压力法、减少土中的间隙水压提高有效应力法等。前者用填土荷载时,一般为填土加载法,后者又可分通过井点、竖井等的降低地下水法和在地表面铺砂或覆盖不透水膜使之形成真空,依靠大气压力加载来促进固结的大气压加载法。采用填土加载法时,须注意地基的稳定状态。而降低地下水法和大气压加载法则不必担心地基遭到破坏,但受到地基适应性的限制且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采用。上述方法,都很少单独采用。

1、填土加载法

1.1原理

已完成设计填土(荷载qf)时,其全部垂直力为Po+ΔPf=P1,由此引起的沉降量为S1。加载后经Δt时间,固结度为U,又知沉降量为S1U,通过固结沉降过程时间t以后的残余沉降量为ΔS1。当增加Δqs的超载时,全部垂直应力为P0+ΔPf+ΔPS=P2,由此引起的沉降量为S2,加载经过Δ

t时间的度固结为U,沉降量达到S2U。此时如把Δqs荷载卸除,对于qf(m)来说即达到了U+ΔU的固结度,换句话说,原只能达到U的固结度,由于超载Δqs经Δt时间,增加了ΔU的固结度。不过实际加载不会瞬时完成,卸荷后又会产生一定膨胀,对已经增长的固结效果有些丧失。

假如加载Δqs及荷载时间选择恰当,经t时间后的残余沉降量有可能从ΔS1减少到ΔS2。

1.2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采用本法的主要目的是使铺装完成后路面残余沉降量控制在允许值以内。所以它与载荷重量、放置自沉时间、固结层厚和沉降时间曲线及荷载设计、允许工期等有关。

①本法施工以不损伤支承荷载的地基稳定为宜,对难以保证稳定或加载重量很大时,应考虑与竖向排水井法或缓速加载法并用。

②如果仅为了处理沉降,可选择超载重量,且作长期放置自沉,其效果较好。

③由于沉降时间一般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在施工时应进行全面的动态观测,随时注意防止地基的破坏,根据所获得的观测资料,确定卸载后的残余沉降量和卸荷时间。

2、降低地下水法

本法适用于上部、中间部位有砂层分布的地基,但粘性也仍然有效。本法的特点是与软土层深度无关。

2.1原理

设位于地下水位以下Z处的垂直总应力为P,有效应力为P0′,则

P0=P+YwZ

一旦使地下水位降低△Z,水压分布发生变化,地下水面以下的压实有效应力为P1′,则P1'=P+Yw(Z-ΔZ)

YwΔZ为增加的有效应力。

通常可以认为,水位每降低1m,有效应力增加10kPa。若降低了的水位处,地基由粗粒土组成,因为排水而使土的单位体积重量减小,于是P也变小,效果也就有所降低。

2.2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①砂层的透水系数

②使用井点时,理论可抽水深度为10.3m,但考虑水头损失和动力关系,能够降低水位的值约5.5~6.0m左右。

邻近有水源(河、池、海或沟)时,需要抽水的量增多;降低地下水位,如对抽水区以外地域及沿线有损害时,为了既隔断对四周的影响又达到降低地下水

位的效果,可在施工区间打入钢板桩围护;因为需在整个固结期内降低地下水位,致使经历时间长,机械费用高。

四、竖向排水法

在粘性土地基中设置垂直的排水柱,以缩短排水距离,促进地基排水固结,增加抗剪强度。常用的办法是砂井排水法。

根据砂井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打入式、振动式、螺旋钻式、水射式及袋装式等。本法很少单独使用,多与加载法或缓速填土法并用。此法对层厚、均质的粘土地质有效,对泥炭质地基效果稍差。粘性土层固结所需时间t与垂直方向排水距离D的平方成正比。

1. 设计

以间距d布置,直径为dw的排水砂井。设想直径为de的圆柱状地基,如间隙水只流向砂井,其固结时间为:t=2Thde/Ch

式中:t-固结时间(d)Th-水平向固结时间因数(无因次)Ch-水平向固结系数(m2/d)de-有效直径(m)当砂井间距离为d间;正三角形布置de=1.05d;正方形布置de=1.13d。dw-砂蟛直径(m)可知de越小,排水砂井间距d就越小,越能促进固结。固结度Uh与时间因数Th是以有效直径和排水砂井直径之比n=de/dw为参数。de与垂直向的固结排水距离D相对较小,所以多把垂直方向排水忽略。但粘占层厚度较小时,不能忽略。粘土层总的固结度U由下式求得。

U=1-(1-Uh)(1-Uv)

式中:Uh-水平向固结度;Uv-竖向固结度。地基处理范围,为了稳定,以填土坡面下为处理对象;为防止沉降,主要以路基顶面宽度下作为处理对象。

设计排水砂井时,首先假定施工方法、砂井直径、排水距离和改良范围,然后进行稳定及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时,修正假定数据,再进行计算。须注意下列几点:是否有砂层存在;防止扰动四周土壤,避免降低透水性或地基强度。宜取尽可能宽的排水间距。一般情况水平向固结系数Ch为竖向的固结系数CV的数倍,但是由于砂井打设方法不同,实际Ch只能达到CV甚至小于CV的值;砂井中的砂,在固结过程中起到排水通路的作用,因此必须长期发挥良好的透水性能。通常采用干净优质的粗砂。

2. 施工程序

2.1铺砂

在砂井施工之前,地表面先铺砂垫层,并设置排水沟,使填土内不致有较高的地下水位。

2.2打入排水砂井

其法有打入式、振动沉桩式、射水式、螺旋钻进式及袋装式等。无论何种方式,一般的沉入深度为15~20m,超过这一深度工程费用明显增大。

2.2.1打入式和振动沉桩式

这是常用的两种方式。使用履带式起重机时沉入深度为10m左右;使用特制的钢打桩架,沉入深度可达30m。桩径一般采用30~50cm,间距为1.5~3.0m。打入式和振动沉桩式的施工程度大致相同:套管底端接上管靴,放置在设计井位上;用汽锺锺击或振动锤振打至设计深度;用铲斗把砂喂入套管中;将喂砂口封闭,一边压入压缩空气,一边拔出套管;待套管完全拔出,砂井沉入即告结束。

2.2.2射水式

该法与别的方法相比对地基扰动小,在水源丰富、排泥处理无困难时宜采用。其施工顺序:将套管置在设计井位上;在套管内放入喷咀杆,并用喷咀射水;一旦开始射水,即将套管缓缓下降,如遇障碍物或固结硬层,可用锤轻轻敲击套管顶面;套管下到设计深度升降喷咀杆,使管中的土溢出;灌入砂,徐徐拔出套管,砂井即告成。

2.2.3螺旋钻进式和袋装式

螺旋钻进式的直径为40~100cm,钻入深度15m左右,本法对地基扰动较小,但施工速度慢。袋装式是为了避免井内所填的砂被土壤切断,不能排水,而把砂装入直径12cm左右的柔韧透水袋内。

2.3施工注意事项

2.3.1按设计图间距布置砂井。用不同颜色标志已打入或待打入的井位。导杆应始终保持竖直,并经常检查。

2.3.2打入深度按设计规定。允许以较快的速度打入,但套管拔出速度应控制在填充砂及压气能从容地操作为度。留心套管拔出时砂在成拱作用下与套管一起被上提产生间隙,这样常使软土侵入砂井切断砂柱。

2.3.3填充砂料可采用传送带连续投入,也可采用漏斗提升喂入,从正确计量考虑,以后一种方式为优。

道路软基处理(盲沟)施工方案

港湾大道软基处理施工方案港湾大道规划红线宽度110m,道路总长3107.92m。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海漫滩堆积地貌,北端与北环大道相接处已堆填了一部分杂填土,南端与内环路相接处已堆填了一部分块石和生活垃圾,中间有少部分填土夹块石,混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大部分为独立的鱼塘、蚝田,水深为0.4~1.4m,在蚝田、鱼塘之中有成片的滩涂植物群,在桂庙路路口,由于排水的需要,现已建成抛填块石筑堤形成的排洪渠。 本工程项目为软基处理及路基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劈裂注浆、强夯块石墩、插板排水堆载预压、堆载预压、换填块石、排水箱涵、搅拌桩路基工程等。里程为K0+000~K3+107.92。主要工程项目为:路基土石方、排水箱涵、劈裂注浆、强夯块石墩、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污水管道等。 (一)施工测量放线 施工测量面积约5.2万m2,根据设计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移交的坐标控制点、水准点设立施工基线、辅助基线、基线控制网。放线前对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确保无误后方可使用。做好标桩的永久标志,埋设牢固,标志明显清晰。测点设置在不受干扰、牢固可靠、通视好的地方。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应检验与校正,平面测距量距允许误差:小于200m时为±1/5000;200一500m时为±1/10000;500—1000m时为:±1/20000。配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测距及测角或“索任2L”红外线测距仪测距、J2经纬仪测角,方向角闭合差不超过±40n(n为测站数)。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为±12L mm(L 为水准线长度),采用不低于S3水准仪进第行一组往返测回。测量内业外业工作都要做到校核、复测。

软基处理开工前,对软基处理范围内的现状地形进行复测,包括平面几何尺寸和相应高程点,并绘制出软基处理范围的现状地形横断面,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签认后作为工程量计算的依据。除此外所有测量资料均在自审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核验,系统保存。 根据工程特点,以道路中心线和另两条纵向盲沟中心线为施工基线,以横向盲沟的中心线为辅助基线。测量放线确定施工基线和辅助基线,经监理工积师核验无误后进行施工放样。 (二)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法 1.主要施工项目顺序流程 现状为鱼塘、蚝田的地段原则上采用塑料插板排水堆载预压法处理,道路的主车道等范围预压荷载强度大于隔离带和绿化带。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本工程制定塑料插板堆载预压的施工顺序如《B-8-1-5:塑料插板堆载预压主要施工项目顺序流程图》所示。 2.施工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随施工项目的进行而反复,每次的目的和要求不尽一致。 场地平整之后,在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法的施工场地上,测放出具体施工位置,以指导土工布和砂垫层的铺设;土工布铺设之后,按照图纸,测放出沉降板的位置,以便埋设沉降板;砂垫层铺设完成后,测放出盲沟、集水井的位置,确定盲沟的开挖控制中心线及边线,确定集水井的中心点;再按照有关要求,测放出静力触探点的位置。堆载时,测放出主道路和隔离带、绿化带的位置。3.铺设土工布 土工布施工工艺流程如《B-8-1-6:土工布施工工艺流程图》所示。 铺设土工布之前先清除掉易刺破土工布的杂物,如树根、竹竿等,在基本整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初探 尹龙飞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初探尹龙飞 发表时间:2018-11-20T10:50:35.1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尹龙飞毕经超 [导读] 不同地区的软土地基在形态特征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显著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给交通工程的质量提出较高要求,以推进我国公路工程的积极发展。但是,由于工程数量的逐渐增加,企业在建设期间也面对很大挑战。尤其是软土地基,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将确保公路工程的稳定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 软土路基施工工艺的选择和处理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软土地基在形态特征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要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包括地基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其各项性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2)经济合理。施工过程中,要有效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对施工过程的成本进行控制。要始终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可行性报告,并在综合考虑环保效益、机械设备使用率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进行选择,要尽量将设备和材料的运输等费用降到最低,以有效地节约成本。 2软土地基的特性 (1)具有较大的变形应力。由于软土地基的抗剪切能力不高,因此,当外力作用发生变化,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后极易发生变形,并且在土体位移以及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地基发生塌陷。(2)沉降不均匀。软土地基中的砂土与粉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基的微粒层造成影响,在外力作用下,地基会发生沉降,微粒层与软土层不同,其产生的沉降程度就会不同,导致地基整体出现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发生塌陷。(3)渗透性不好。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很高,其透水性差的特性导致过多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出,从而间接影响地基基础单位面积的承载力。 3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3.1强夯法 强夯法在实际操作期间,是将重量为80千克到400千克的重锤在40米范围内的空中放开,确保其实现自由落体运动,保证落地后达到夯实地面的作用。该方法的使用在整体上具备一些优势。如:可以将强夯法应用在地基类型更为广泛的区域,也能对软土地基的强度进行优化改善,在能够提升抗振动液化能力基础上,也能保证地基压缩性的降低,确保其湿陷性的消除。所以说,强夯法的应用十分必要,在很大执行条件下,都能促进黄土地基、可液化沙土基地的有效处理。 3.2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是运用冲击或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产生桩孔,之后再回填素土、灰土、石灰土、水泥土等材料并加以夯实,继而产生大直径桩体和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一起承受上部荷载。挤密桩法的优势是不用取土,在之前地基上挤压成孔、横向紧密,所以施工工作量小,施工进度相对快,能够就地取材,工程造价相对低。灰土、素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与杂填土地基,为5m~20m左右的处理深度。当地基土大于24%含水量、大于65%饱和度时,不能使用这方法。 3.3换填法 换填法适用于浅层软土地基,其工作原理是:将基础地基以下较浅范围内的松散、软弱土层挖除,然后用质地坚硬、强度高、稳定性好、抗侵蚀性高的砂石、片石等进行填充。在这个过程中,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对表层进行压、夯、振动处理,从而使其满足工程要求的全过程。 3.4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钻机的高压作用将浆液注射到土体中,实现土体与浆液的混合,从而形成水泥土体,以达到提高土体强度的目的。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用钻机在地基上钻孔,将浆液注入高压设备中,通过高压作用使浆液形成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然后,将注浆管插入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中,插入深度要深一些,以确保泥浆与土体的良好混合。泥浆注入后,要将其与土体进行搅拌混合处理,确保其混合均匀,这种方法形成的土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土体中颗粒较小的部分会随着水一起浮到表面,而颗粒大的部分会在重力以及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与浆液混合并重组。目前,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黏性和砂类土中,由于其操作简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较多。 3.5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对软土地基的表层做出分析。在大多数发展情况下,主要是为其添加一些合适的材料,并增加排水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确保能将软土地基中存在的大量水分排出去,也能减少表层上的含水量,确保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以达到良好的处理目的。在该方法使用期间,其具备的优点能够实现软土地基的优化处理,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也能在深层次范围内,实现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避免其对土质结构产生很大影响,确保在积极防范基础上,降低对土质结构产生的影响,也能实现软土地基切变现象的防范工作。在该方法使用期间发现,不仅能将软土地基表层上的水分进行排除,也能促进沙土处理工作的完成。在排水处理工作中,也能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发展情况的分析,为其挖一个排水槽,确保排水工作的完善性。在进行沙土处理工作中,要基于其存在的较多水分和软土地基的薄度做出分析,确保为其增加一定厚度的砂垫层,该执行手段不仅能达到降低水分含量的目的,也能获得良好的软土地基加固工作。 3.6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一般分为搅拌桩法和灌浆胶结法。搅拌桩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泥或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在施工过程中,在地基深处利用特制的搅拌机械对其进行搅拌,通过软土和固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坚硬的固体,并与原有的地基层相结合;灌浆胶结法

道路工程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土路基稳固剂表层处理施工工艺 软土路基表层排水施工工艺 表层排水法是软土路基表层处理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所开挖沟槽或盲沟及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排除地表水,以达到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的作用。 适用范围 (1)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 (2)可作为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排水固结之用,也可作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地表渗水处理用;可作为施工中的临时地表临时固结措施,也可用于永久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渗处理。 工艺原理 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原理作用 路基基底一旦遇水浸泡,基底土将软化,引起新的沉降变形。地表排水固结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排除地表中的水,使其固结,提高地表达到承重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工艺流程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 不合格 不合格 图1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基上填筑砂(碎石)垫层是常用的一种工艺。它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基础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适用范围 (1)一般适用于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 (2)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 (3)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4)当地有砂可取,运距不远。 (5)有较长的工后固结沉降时间。 工艺原理 砂(碎石)垫层就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在路基荷载作用下将软基中的固结水通过砂层排入路基边沟。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虽无显著影响,但可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过程。 工艺流程Array 图1 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总结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总结 [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道路软基处理的一些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某城市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展示,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也飞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有自身特点:荷载都不太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刚性路面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柔性路面结构,即使路基有少量不均匀沉降出现路面小微裂缝,稍加修补也可正常使用,但道路地下埋设的管线对沉降要求较高。 一、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1、换填垫层法。将路基一定深度范围软弱土层换填好的砂、石、土或石屑等材料,经压实做成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垫层。根据换填方式不同分为:抛石挤淤法、换填土和爆破挤淤法。 2、堆载预压法。在工程建造前,消除大部分工后沉降,提高地基强度。一旦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强度达标后,修筑道路路面。 3、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预先加载地基,通过排水体排水,让地基土固结,提高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以前排水体常用袋装砂井,在顶上铺一层土工布加筋垫层,既可横向排水通道,又可均化不均匀沉降。 4、深层搅拌法。用水泥或其他材料作固化剂主剂,经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软土强制搅拌,利用他们之间所产生的物化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固体。深层搅拌法分为喷粉搅拌法和喷浆搅拌法。目前国内常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较高且地基承载力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用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5、煤灰碎石桩。利用工业废料与碎石掺适量水泥形成胶凝体,有一定强度、良好形成低标号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可节省水泥砂。 6、加筋法。在软土地基上沿水平方向铺设一层或多层的加筋材料,并与填料组成一定厚度的加筋垫层,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均化地基应力,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但当地基中具有较厚的软土,如果单纯用加筋垫层来处理,即使承载力满足要求,地基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从减小沉降方面考虑,水泥深层搅拌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案,其形成的水泥土桩复和地基的工作状态是:桩和桩之间土的变行协调,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当软基较厚,且对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较为严格的地基处理时,可以考虑综合加筋垫层和水泥深层搅拌桩的优点,用加筋垫层和水泥深层搅拌桩

软基处理方案

荷塘大道延伸段(跨混昆高速)桥梁新建工程项目 西塘组鱼塘软基处理方案 一、设计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各项目工程量、施工技术要求、设计说明、施工规范。 2、现场施工条件。 3、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工程检验及评定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验收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城市桥梁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二、工程概况: 株洲市荷塘大道延伸段项目(跨沪昆高速桥梁工程)全长428.24m,起点桩号:K4+557.58,终点桩号K4+985.82。桥梁布置为:左幅5×20m现浇箱梁+(36+41+75+2×44)m悬浇箱梁+4×20m现浇箱梁;右幅为5×20m现浇箱梁+(2×41+75+44+39)m悬浇箱梁+4×20m现浇箱梁。桥面宽度:总宽34.5m,组成为:0.25m(人行道栏杆) +3.75m(人行道) +0.5m(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1.0m中央分隔带+0.5m(防撞护栏)+11.75(车行道) +3.75m(人行道)+ 0.25m(人行道栏杆)。 在道路西侧有西塘组的集体鱼塘,桩号为K4+509.687~K4+743.439。长233.752m,平均宽度100m。池塘淤泥土表面标高为52.821~53.191m之间。根据设计图纸说明水塘主要为淤泥淤泥质粘土,厚0.2-2.1m。现项目部已经开挖沟槽放水,并对鱼塘淤泥进行触探,淤泥厚度0.5~4.5m。 项目桥梁的0#桥台、1#桥墩~7#桥墩的左半幅(K4+557.58~K4+734.58)在鱼塘中。占据了鱼塘绝大多部位。

浅谈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浅谈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对交通运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保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工程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虽然道路交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仍然不乏一些问题的存在,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本篇文章分析研究了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软土基问题,并提出了常用的几种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基处理技术 道路软基一般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道路软基的定义可看成是: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空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砾等土层构成。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不断改进,道路工程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软土地基的处理应该根据软土、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埋层深度、路堤高度、材料场地情况、公路等级等因素分别采取换土、抛石挤淤、反压护道、渗水、土工材料、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超载预压等措施进行处理。道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和人们的人身安全,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道路工程中的软土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研究道路施工的改善措施成为交通建设领域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软土基问题。 1道路软基处理工程的特征 我们通常所说的软土是指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力低的土,软土一般都是由淤泥沉积物和腐殖质组成的。软土是一种特殊的性质的土,不论是成因类型,还是物理力学指标,只要发生了一点细微的变化,就会导致工程性质发生变化。软土对道路建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土质含水量高、压缩性强上,而且还表现在灵敏度高、承载力低上,同时软土层的分布也非常不均匀。 2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2.1换填法 道路软基处理的换填法是相对较为传统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浅层软基的处理。换填法通常被分为挖除换填法和强制挤除换填法。顾名思义,换填法指将地基表面一定深度的软土层挖掘出来,然后填上强度较高的材料,以此形成高强度的地基。换填法是根据土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施工的,目的是降低软土层需要承载的压力,将大部分的压力都附加的被换填的部分地基上。 换填法也叫置换法,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将有软土的部分挖掘出来,然后填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 杨艳梅 (云南第三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连年增加,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加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在公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经常要对淤泥质土和沙质土等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避免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确保软土地基满足公路施工的要求。对软土地基进行了简单的认识,并对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软土地基;公路施工;排水固结;方式方法 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经常要对软粘性土、淤泥质土以及淤泥等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软土的典型特点是孔隙比大和天然含水量高,软土地基不经处理极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路基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抛石挤淤法、真空预压法、碎石挤密法以及排水固结法等,各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施工工艺,公路施工人员要根据软土地基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确保行车舒适和安全。 1软土地基特点分析 (1)软土地基特点。软粘土、泥炭质土、淤泥质土和泥炭质土统称为软土,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软土分布广泛,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软土带有明显方向性,亲水性强,透水性较差,软土土粒连接不稳定,压缩系数较高。软土在不排水剪切的情况下,摩擦剪应力较小,软土剪切强度随着固结的提高而提高。之所以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是因为软土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经过扰动之后,结构强度会快速降低,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也会随之下降,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公路稳定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软土地基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①软土地基情况。软土地基自身稳定性较差,在经过扰动之后,地基甚至会发生流动,软土地基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也有自身适用范围,振动压实法一般适用于砂性土,压实法则主要适用于粘性土。施工人员要根据软土土层分布状况来选择合适地基处理方法。②道路施工周边环境。施工单位在选择地基加固措施的时候,还要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因为排水固结法会造成地下水位的变化,振动压实法会产生很大的噪声,附近有高层建筑时要采取加固措施,避免施工造成周围地基隆起。③公路等级要求。近年来,高速公路施工普及,等级较高公路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地基处理方法选择要满足公路等级施工的要求。④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还要满足经济性的要求,节约工程施工成本。 2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1)换土法。施工人员在采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之前要对软土地基范围进行一定的勘探,在软土地基范围不是很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换土法进行处理。在路基换填之前,施工人员要将地基施工范围内的软土挖出来,使用砂石等材料进行填补,对换填材料进行分层夯实。换土法的作用机理简单,只有在软土厚度不大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该种处理办法。经过砂石更换之后,土体承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路基沉降会更加的均匀。 (2)砂砾垫层铺设。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够,地基失稳很容易造成上层工程的破坏。在软土范围不是很广的软土地基上可以铺设砂砾垫层,按照施工要求来分层铺设不超过200mm的砂砾垫层,在逐层压实的基础上控制软土的最佳含水量。道路两层应该使用片石进行护砌,避免砂料的流失。施工人员需要在道路面层和基层铺设土工布,避免碎砾石损伤土工布。 (3)排水固结法。如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大,只有排除软土中的大量水分,地基的稳定性才能提高。排水固结法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主要应用于冲填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土地基的处理中,泥炭土应该避免使用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包括了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和电渗排水法,其中堆载预压法是对建筑场地地基加压,提前完成地基沉降,加速固结速度。真空预压法要在软粘土上铺设砂垫层,砂垫层上覆盖薄膜,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气,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促使土体压缩,提高软土地基强度。而电渗排水法是新型的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中插入的金属电极可以确保水随着电极移动,确保土体中水分的排除,在降低地下水位的基础上提高地基稳定性。 (4)抛石挤淤法。抛石挤淤法也是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向淤泥表面抛投填石料,依靠填石料自重或者是振动、压载、强夯和爆炸等外力来破坏淤泥结构,提高地基整体承载力。抛石挤淤法有散式挤淤和整式压载挤淤,抛石挤淤法主要应用于排水困难、厚度较薄、泥炭土呈流动状态以及表面没有硬壳的软土地基,软土深度应该在4m以下。土地经过抛石挤淤之后,地基的承载力会增强,公路施工完毕之后公路两旁会留有一定范围的残留软土,施工单位要重视这些软土的处理,避免对公路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5)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是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处理措施,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实现软土和固化剂的结合,使软土形成足够强度、水稳定性和整体性达标的地基土。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来合理选择搅拌机,深层搅拌施工还需要用到固化剂制备泵送系统以及起吊设备和控制操作台等,在软土厚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技术也具有自身适用范围,淤泥质土以及淤泥地基处理中可以使用深层搅拌技术,取得较好的地基加固效果。 (6)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高压喷射技术起源于日本,该技术是利用钻机进行钻孔,将注浆管插入软土预定的位置,通过高压设备将浆液射入软土地基中,将原有的软土地基破坏,实现软土和浆液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地基,避免地基变形,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实现地基的加固。高压喷射注浆法应用的范围较广,具有施工简便和固结体形状可控制的优点,软弱地基经过高压喷射注浆之后具有较好的耐久性,适用于公路的整体施工,可以更好的满足公路施工。 (7)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合成材料铺设也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一,施工人员在采用该种措施之前,需要按照施工图纸来铺设合成材料,在下承层进行断面铺设,铺设材料 (下转第37页) 交通建设 64 广东科技2013.3.第6期

公路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公路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 1、表层处理法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1.1、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设计、施工注意事项①沟槽的布置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使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土;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妨害整体排水。 ②沟槽的构造沟槽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1.0m。填土

之前在沟槽内用透水良好的砂(砂砾)回填成为盲沟。纵向盲沟一般沿道路纵向或中央纵向开挖,横向盲沟一般间距10m~15m布置。沟槽内埋设多孔排水管时,必须用优质反滤层加以保护。 1.2、砂垫层法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1.2.1、设计 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 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 填土面积大且排水距离长,预计有多处地下水渗出时,若仅用山砂作砂垫层,不能获得充分排水效果,应采用设置盲沟,砂垫层内的排水距离宜短不宜长。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的有关探讨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的有关探讨 摘要:软土地基是市政道路建设中常遇到的一类问题,由于土壤含水量高且透气性差,因此承载力比较弱,地质结构稳定性差,施工期间常出现地面开裂乃至路基整体坍塌等安全事故,导致施工中断。目前,针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在工程建设中,可采用的处理技术方法有强夯法、置换法、深层搅拌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等。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引言 在当今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基加固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高效可靠的解决,则必将会带来工程建设与后期使用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市政道路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必须根据工程建设场地周边的实际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软基加固技术加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保证其使用寿命。 1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性、透水性低、沉降速度快、触变性和不均匀性等五个特点。高压缩性是因为软土之间的孔隙较大,吸水量较多,容重较小,并且一些其它的物体易存在软土中,导致其压缩性高,在外界物体的压力下,致使它的稳定性不强;软土的透水能力较弱,垂直层面几乎不透水,所以使得软土排水固化时间较长。当道路竣工使用后,道路将会受到荷载,一些软土的孔隙水压便会升高,这将会严重影响到道路的稳定性;后期随着道路荷载量的加重,道路结构会发生变形、沉降的速度会加快;软土地基的触变性是因为软土地基的固态性会因外力不同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当外界的外力达到一定的影响强度时,固态将会发生改变,形成稀释的流动状态。软土是由粉细砂等颗粒物组成,其内部结构明显不均匀,且不同物体的荷载对道路形成不同的外力,使得道路形成不同程度的沉降。 2市政道路软土基路段施工加固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建设是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均对市政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基就是指“软基路段”,特指地下淤泥相对较多、较厚,并且淤泥分布不均匀的施工路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软土基路段既有坚硬的泥土,又存在淤泥,淤泥和硬土的密度相差很大,沉降效果也存在很大不同,施工结束后极易引发路面下沉或者路面开裂。软土基路段施工给城市道路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是制约市政道路施工水平的瓶颈技术之一。 因此,市政道路施工中必须要着重解决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一旦施工过程中没有解决好软土地基施工问题,就会给后续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施工带来很大的问题。例如,如果软土基路段的抗压能力或者路段的坚固性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就会引发路基下沉,甚至路基断裂或道路变形。一旦同时有较多车辆或者载荷较大的车辆通过存在问题的软土基路段时,就会引起坍塌事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完整)

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北起海洲收费站与佛山毗邻,南接古神公路一期,全长6.72公里。 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属城市升级拓宽道路工程,利用现有侧分带、辅道、人行道进行拓宽扩建。由于,该段位于珠江冲击平原区,拓宽部份路基沉降稳定性较差,地层为软弱土,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质土,饱和流塑状,设计对拓宽部份进行软基处理,即清除松散土换碎石及Ф500搅拌桩地基加固 二、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064-98); 3.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中山市交通建设项目有限公司与本公司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书; 6.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四月提供的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 -1施工标段施工图设计 三、工程地质 该段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土震陷和砂土液化。 1.软弱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质土,饱和,流塑状。 2.砂土液化,液化指数为1.75~14.36,中等液化地基。 3.不良地质情况详见软土分布特征表 四、软基处理原则

1.软基处理设计原则:软基处理是从稳定、沉降及满足构造物的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分析,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软基处理原则 (1)为尽可能减小新老路基拼接加宽段因新老路基地基强度与填料强度、压实度不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纵向裂缝,在新老路基拼接处采用挖台阶、铺设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处理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与原道路路基拼接处的差异沉降,加强拼接路基的整体性。 (2)当软土厚度小于3.0m时,其下部为非软土或软弱土时采用换填方法。 (3)水泥搅拌桩用于软土深度小于13.0m软土路段的处理,桩径Ф500,等边三角形排列。掺灰量据含水量大小决定,一般为50~60kg/m,推荐采用有较多使用经验的32.5级水泥。桩距1.0~ 1.4m,桩长以穿透软土或软弱土层为目的,为增强其性能,掺水泥总量以3%石膏作为添加剂。 五、软基处理工程量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6-03-22T13:46:53.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作者:陈艳琼 [导读] 湖北利川市祥瑞市政有限责任公司软土地基会对市政道路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于软基的重视,才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 湖北利川市祥瑞市政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软土地基会对市政道路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于软基的重视,才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为此,我国有关的工作单位凭借着优越的施工技术,在对软基的处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软土属于天然存在的一种性质相对特殊的土壤,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对软基进行十分有效的处理,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软基的特点以及现今针对软基的有效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特点;处理方法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加强对软基处理方法的关注,如今己经出现了诸多类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方法,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施工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要求,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能以及施工专业水准,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身经验,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工程的相关特点,进行更加科学的施工设计,保证市政道路建设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1、市政道路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其特点我们归纳为几点。首先,软土地基的诱水性能差。换言之就是指软土地基中含水量极大。并且具有极高的压缩性。软土地基的内部与普通地基不同的是其具有较大的空隙,正因为如此,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相当高,具有高压缩性特点,这也使得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变形。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软体地基相对其他的地基容易发生沉降现象,就是因为软土地基的高压缩性特点。其还具有触变性的特点。这一特点是软土地基最为独特的一大特点。所谓触变性是指软土地基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它是固态的,在外界的干扰之下,其容易出现流动现象,尤其是凭借软土地基建造的房屋等建筑物。软土地基土质也不均匀,正因为软土地基的土质不均匀,因而导致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软土地基中不同土质的部分承受力也不尽相同,若是土质差异极其明显的话,将会导致地基承受力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软土地基这一性质的影响之下,常常会导致在软土地基上实施的市政道路建设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其沉降速度极快。在利用软土地基进行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软土地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然而其沉降速度却不尽相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地基的沉降速度在很大程度都受到软土地基的荷载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荷载和软土地基之间是正比的关系,荷载大,沉降的速度也比较快。 2、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法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不断得到了完善,与此同时,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出现的软土地基的情况也相对较多,这为我国的市政道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受软基的影响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存在极大的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会严重延误市政道路的施工,还会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只有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的抑制软土地基的危害,保证我国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具体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水泥和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是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中针对软地基处理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实际上是指利用软土中的土质与水泥之间的化学方应,在软土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水泥,使其形成桩体,有效的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仅施工比较简单,而且可靠性也比较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常常用于含水量相对较大的软土地基施工中。但是这一施工技术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当软土地基中含有大量的碎石的情况下,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就具有极大的操作难度,因此该情况下这一施工技术并不是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式。深层石灰搅拌桩是强制搅拌混合地基土和石灰,促使二者有化学反应生成,进一步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强大增大了地基的稳定性。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有着较好的经济性,还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地基沉降以及建筑物的沉降等问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得以有效提升,使得整个地基更加牢固。 2.2、换填法的施工技术分析 换填法也是常常用于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换填法是指利用性能相对较好的适合土质进行工程施工的土质替换。在具体的换填施工操作中,施工单位必须注意换填土的选择以及碾压工作实施。 第一,换填土的选择。在选择换填土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强度高、稳定性好、承载力相对较大且压缩范围小的换填土,例如卵石或者是碎石等进行施工。第二,碾压工作的具体施工。在对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换填的时候,还要分层对其进行碾压,进而可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地基进一步被压实,然而这一种施工技术主要被运用于相对较浅的软土层地基中。 2.3、强夯法的施工技术分析 当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含水量相对较小时,强夯法也不失为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好方法。强夯法实际上就是指将重锤凭借起吊机调到高处,利用重锤下落对地基进行压实的一种施工方法,在使用强夯法时,必须反复进行才能保证地基被压实。强夯法这一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被降低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软土地基对路面的承受力进一步加强。在对强夯法这一施工技术进行具体实施时,首先需要夯实软土地基的周边,实行由外向内的夯实,在进行夯实的施工中,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从而为以后提高一些参考依据。 2.4、砂垫层的施工技术分析 砂垫层施工技术,也是被广泛用于处理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这一施工技术通常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铺垫砂石,使其形成一个固结的有效排水的排水层,从而有效加快软土地基的沉降,使整个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被加快,很大程度上缩短软土地基的压缩时间,保证

道路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方案

金沙洲小区U线道路软基处理—搅拌桩工程 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金沙洲,新开发小区道路的软基处理路段,里程由UKo+200~UKo+880,除里程UKo+500~UKo+600为抛石挤淤处理外,其他采用水坭搅拌桩进行软基加固处理。 据工程地质勘查资料,本场地地层结构可划分为如下的主要工程地质层:1、松软土层 由填土层与淤泥层构成。本层组力学性能强度极低,是本次地基工程 的主要目的层之一。 2、粉质粘土层 本层组的力学性能一般较好,是作为搅拌桩的持力层。 据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有关设计图,本工程的主要工程 量及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搅拌桩24715根,总桩长约197720米。 2、设计桩径600 mm,要求所有桩长进入持力层0.5~1.0米,桩长约4~14米。 3、每延米水泥掺入量为70kg,水灰比控制范围为0.4~0.5间。 4、采用喷浆工艺,要求四搅二拌。 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120KN;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120KP a。 6、中央绿化带的布桩两侧各进入1米。快车道桩距为1.2米,人行道桩距为1.4米,若没有中央绿化带的路段按快车道桩路布置。

7、其它详见设计图号D-S2-1-09说明的相关要求。 本工程主要特点有: l、部分路线段呈弧线,容易错桩,漏桩。 2、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表现有,作为持力层的粘质层起伏变化较大。在施工中可能会发现某些异常情况。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本施工组织方案从实际出发,使施工组织结构能满足工程需要,使施工工艺能适应实际的地质条件并切实可行,对可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提出相应对策。这就是我们编制本施工方案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施工主要目标 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信誉第一”的指导思想,发挥本公司的岩土工程技术优势,以效能、严密的现场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成熟的施工工艺,科学地组织交叉流水作业,精心施工,严格管理,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确保完成以下四大目标: 1、工期目标 合理地组织施工生产,保证总工期不多于个日历天。 2、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优良。 3、文明施工目标 不污染环境或少污染环境: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不扰民或少扰民;严格民工管理,不发生任何打斗、盗窃事件,确保达到广州市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4、安全目标 用安全法规科学地管理安全施工,防止发生机械事故、工伤事故、交通事故,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创造施工安全“六无”工程。

道路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和适用条件

道路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和适用条件 摘要本文从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进行 分析,指出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着重介绍了这四种方法的设计思想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 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1.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1)沟槽的布置。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使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土;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

不会妨害整体排水。 (2)沟槽的构造。沟槽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1.0m。填土之前在沟槽内用透水良好的砂(砂砾)回填成为盲沟。纵向盲沟一般沿道路纵向或中央纵向开挖,横向盲沟一般间距10m~15m布置。沟槽内埋设多孔排水管时,必须用优质反滤层加以保护。 2.砂垫层法 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1)设计。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表1为砂垫层标准厚度。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填土面积大且排水距离长,预计有多处地下水渗出时,若仅用山砂作砂垫层,不能获得充分排水效果,应采用设置盲沟,砂垫层内的排水距离宜短不宜长。 (2)施工。砂垫层施工时应设放样板。摊铺作业一般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操作。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用透水性差的粉土作填料时,其坡脚附近的砂垫层一旦被土复盖,就有可能妨碍侧向排水,因此对砂垫层的端部要妥善处理。 3. 敷垫材料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 摘要:介绍如何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及适用性条件,阐述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设计施工应用中相关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比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方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等级公路近十几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我国地域性的特点,在建设各等级公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到各种不良地质,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存在大量的软土地基。软基处治是否恰当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在满足工期前提下,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及工艺的配合与衔接合理等方面,合理地选择地基处治方法。下面对不同路段软基状况及相适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1、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对于浅层软弱土与低洼区域的软基处理方法常采用换填改善法、加筋法和垫层法。 1.1换填改善法 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利用人工、机械或其它方法清除,分层置换强度较高的砂、碎石、素土、灰土以及其它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或采取掺灰的方法改善软土的性质,并分层碾压,以获得较好的地基。 (1)开挖换填:适用于小范围的厚度较小的软土,可以全部挖除或部分挖除,换填成粗粒料或透水性材料。全部挖除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地基状况。 (2)抛石挤淤:利用抛石的方法,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适用于湖塘、河流等积水洼地,常年积水,且水不易抽干,表层无硬壳,软土液性指数大,层厚薄,片石能沉达到下卧硬层者。此种方法在石料丰富的我山区应用较多。 (2)浅层拌和:对于层厚较薄的浅层软土,可用水泥或石灰等作为拌和剂,掺入表层土中,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拌和、摊铺、碾压,使地表位置的地基形成一个人工硬壳层,以满足对地基强度的要求。此种方法造价低廉、简单易行,在实际施工中应用较多。掺灰数量根据试验确定,一般掺石灰不大于8%,掺水泥不大于5%。 1.2加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