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7T11:21:58.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高爱生

[导读] 脑膜瘤是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种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为良性肿瘤,病程长,手术难度大

高爱生(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脑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351-01

【关键词】脑膜瘤护理

脑膜瘤是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种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为良性肿瘤,病程长,手术难度大,我科近年来的脑膜瘤患者可分为两类,位于大脑半球和后颅凹的。

入院后制动的手术方案就是手术治疗,这就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和术后的护理工作才能完善整个治疗过程,使患者康复。

1 手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术前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各种常规检查的必要性,还应向患者家属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家属及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能够面对现实,以比较正常的心态接受治疗。

1.2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的动作,这样就可以避免术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大小便潴留或尿床现象。

1.3做好术前血源的准备,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 术后护理

2.1按一般外科术后处理(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巡视一次病房,并做好重症记录;(2)保证呼吸道通畅;(3)充足给氧;(4)麻醉未醒时注意保暖。

2.2专科护理

2.2.1观察术后有无继发出血,并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3)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2.2.2术后高热的护理术后3日内要4-6小时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体温图上,体温在37.5℃-38℃之间为正常,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体温在38.5℃以上且在术后3天体温突然升高,可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处理。

2.2.3观察有无颅内感染现象(1)通过提问的观察;(2)做好引流的护理;(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4)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伤口处渗出物的颜色及性状,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2.2.4观察患者的语言功能及护理对于肿瘤位于左侧功能半球的患者,可能出现失语现象,如出现失语现象,可和患者交谈,让患者听音乐,刺激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观察有无肢体偏瘫现象。

2.2.5做好基础护理(1)在禁食水期间,做好口腔护理;(2)如果出现偏瘫者,应根据病情,协助患者,使患者卧位舒适,防止褥疮发生;(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2.6饮食的护理患者清醒后12小时,可进流食,应为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采用鼻饲的方法进食,以确保机体营养供应。

3 康复期护理

(1)对于出现偏瘫、失语、失明等明显影响患者自我形象,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应给予关爱,做好心理护理。(2)偏瘫的患者应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3)失明者,可在家里让患者采用特定方式,适应环境,一定注意安全,防止其他并发症。(4)加强营养,以利于机体恢复。(5)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场所,以防感染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膜瘤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手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病程,大大减少了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7T11:21:58.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高爱生 [导读] 脑膜瘤是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种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为良性肿瘤,病程长,手术难度大 高爱生(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脑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351-01 【关键词】脑膜瘤护理 脑膜瘤是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种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为良性肿瘤,病程长,手术难度大,我科近年来的脑膜瘤患者可分为两类,位于大脑半球和后颅凹的。 入院后制动的手术方案就是手术治疗,这就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和术后的护理工作才能完善整个治疗过程,使患者康复。 1 手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术前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各种常规检查的必要性,还应向患者家属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家属及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能够面对现实,以比较正常的心态接受治疗。 1.2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的动作,这样就可以避免术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大小便潴留或尿床现象。 1.3做好术前血源的准备,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 术后护理 2.1按一般外科术后处理(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巡视一次病房,并做好重症记录;(2)保证呼吸道通畅;(3)充足给氧;(4)麻醉未醒时注意保暖。 2.2专科护理 2.2.1观察术后有无继发出血,并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3)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2.2.2术后高热的护理术后3日内要4-6小时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体温图上,体温在37.5℃-38℃之间为正常,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体温在38.5℃以上且在术后3天体温突然升高,可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处理。 2.2.3观察有无颅内感染现象(1)通过提问的观察;(2)做好引流的护理;(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4)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伤口处渗出物的颜色及性状,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2.2.4观察患者的语言功能及护理对于肿瘤位于左侧功能半球的患者,可能出现失语现象,如出现失语现象,可和患者交谈,让患者听音乐,刺激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观察有无肢体偏瘫现象。 2.2.5做好基础护理(1)在禁食水期间,做好口腔护理;(2)如果出现偏瘫者,应根据病情,协助患者,使患者卧位舒适,防止褥疮发生;(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2.6饮食的护理患者清醒后12小时,可进流食,应为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采用鼻饲的方法进食,以确保机体营养供应。 3 康复期护理 (1)对于出现偏瘫、失语、失明等明显影响患者自我形象,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应给予关爱,做好心理护理。(2)偏瘫的患者应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3)失明者,可在家里让患者采用特定方式,适应环境,一定注意安全,防止其他并发症。(4)加强营养,以利于机体恢复。(5)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场所,以防感染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膜瘤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手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病程,大大减少了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脑膜瘤手术术后护理

脑膜瘤手术术后护理 目的通过术后并发症减少颅底脑膜瘤手术,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通过回顾分析颅底大型脑膜瘤12例护理体会。结果12例患者的颅内血肿术后再手术1例,5例颅内高压处理引起的继发性脑水肿,脑脊液鼻漏3例,继发颅内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最终恢复。结论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现和正确处理大型脑膜瘤手术后的护理要点。 标签:颅底;穿脑膜瘤;护理 桥小脑角脑膜瘤由于其位置深,压迫和动眼神经,生命中枢脑干三叉神经,面神经,听觉神经等颅神经和后循环动脉等重要结构,引起角膜反射减弱,面神经麻痹,面部感觉消失,软的缺点,小脑功能障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性能所有的脑膜瘤,是最困难的一个肿瘤。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改善微神经外科仪器和正确操作的方法,使肿瘤的全切率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个更为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事件对桥小脑角手术,尤其是颅后窝血肿和急性梗阻性脑最危险的水后。手术死亡后应力多器官衰竭或感染引起的,所以护理、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科从2012年1月~2013 年1月,34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手术切除,临床症状与明显多数患者,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25~69(48.7±6.7)岁,9个月~6年的历史;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共济失调步态,面部感觉障碍,眩晕,耳聋,严重的情况下,复视,吞咽困难,及各种类型躯体功能障碍。有许多手术方法,在全麻下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 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1病情观察由于桥小脑角脑膜瘤的脑关闭或脑的粘附性,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出现脑干反应。关闭的患者意识,瞳孔,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术后,格拉斯哥评分[1];此外,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常出现在后颅神经受累症状,病情变化快,应注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尤其要注意观察呼吸幅度,频率较均匀,光滑,无异常体位改变后气管插管,把握机会。当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停止,脑干受压,应立即气管插管;如果小于0.90,潮气呼吸氧饱和度,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当第一识别完全清醒1~2 h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在充分吸痰后,可以拔管,拔管预防早产儿呼吸骤停,脑神经受累的现象。床应常规吸痰,呼吸机,脑室穿刺包、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当患者意识清醒和障碍,瞳孔变化及一侧肢体活动障碍,要谨防颅内血肿,急诊CT检查。 2.2颅神经麻痹或损伤所致的并发症的护理桥小脑角脑膜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包括后组颅神经的颅神经或术中损伤,患者可有饮水呛咳,声音嘶哑,

脑膜瘤术后出院指导

脑膜瘤术后出院指导 首先恭喜您顺利出院!出院后该如何调养呢?本文将为您介绍出院后关于伤口、日常生活、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回答常见问题。帮您在院外更好的进行自我护理。 一、观察和保护伤口 如果您出院的时候伤口还没有拆线,请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并且遵医嘱按时回医院换药。同时注意观察伤口,如果出现红、肿、热、痛或者渗血、渗液打湿敷料请及时就医。 如果伤口愈合良好,通常术后5~10天可以拆线。具体拆线时间需要医生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决定。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洗头呢?一般拆线后2~3周可以洗头。洗头时动作应轻柔。洗完后不要大力擦拭,应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伤口处的水分。

在伤口愈合阶段您可能会感觉伤口痒痒的,这是损伤的神经修复时刺激皮肤引起的,是正常的现象,以后会自然消失。您需要注意不要搔抓伤口及其周围皮肤。 对伤口美观度比较在意的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改善手术疤痕的药物。平时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手术部位的皮肤。外出时可戴帽子,既可以保护伤口,也可以很美观。 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脑膜瘤病人出院后宜以高热量、高蛋白(鱼肉、鸡、蛋、牛奶等)、富含纤维素(芹菜、韭菜等)和维生素(蔬菜、水果)的饮食为主,这样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预防便秘。便秘对病情是有影

响的,如果颅脑肿瘤手术后的病人过于用力排便,可使颅内压增高加重脑水肿,还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另外,病人还要注意不要进食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肠道和脑部造成刺激,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2.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①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以利于身体恢复,提高身体免疫力。 ②戒烟、戒酒。抽烟、喝酒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3.遵医嘱用药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改药或增减药量,尤其

脑膜瘤患者护理查房

脑膜瘤术后护理查房 P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I1: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双瞳及神经系统症状。 I2:观察有无颅内压升高的变现。如:突然烦躁、呕吐、血压升高、脉搏慢而宏大等。 I3:遵医嘱按时应用脱水剂。 I4: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鼻导管给养3L/min。 I5:适当抬高床头15-20度角。 P2:头痛与手术有关。 I1:绝对卧床休息。 I2:按医嘱准时使用脱水剂。 I3:心理疏导。 I4:家属给予关怀与鼓励。 P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卧床有关。 I1:按时协助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骨凸处。 I2: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 I3:按摩及被动活动四肢。 P4:体液失衡的危险与应用脱水剂有关。 I1:定期检测电解质及血糖。 I2: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饮食加强营养。 I3:医嘱根据电解质结果静脉给予补液。 P5:潜在并发症:癫痫、脑水肿等。 I1:按时遵医嘱应用脱水剂,抗癫痫药物。 I2: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保持大便通畅。

I3: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P6:潜在并发症:感染的危险 I1:按时足量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室内定时消毒。I2: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进食后漱口,限制探视人数。 I3:预防尿路感染,按时行会阴冲洗及膀胱冲洗,按时更换导尿袋及尿管。I4: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按时更换敷料及创引管、引流袋 P7:舒适度的改变与安置各管道有关 I1:要善固定各管道。 I2:予患者讲解各管道安置的目的及必要性。 I3:心理疏导。 I4:保留尿管于术后第二天开始间歇式关闭引流管,锻炼膀胱功能。 P8:自理缺陷与卧床有关 I1:呼叫器、常用药品放在病人易取到的地方。 I2:提供适合病人就餐的体位。 I3: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 I4: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P9:焦虑:与卧床、疾病有关 I1:给予讲解本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脑膜瘤为良性肿瘤,以降低焦虑。 I2:给予心理疏导。 I3:家属陪伴左右,给予安慰及鼓励,增加疾病恢复的信心。 P10:知识的缺乏:与不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有关 I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 I2:讲解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I3:讲解配合治疗、用药的注意事项和重要性。

脑膜瘤个案护理路径

脑膜瘤个案护理路径 脑膜瘤个案护理路径 相关知识点: 1、脑膜瘤的概述? 脑膜瘤分为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前者由蛛网膜细胞形成,后者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主要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而成。好发部位有头皮、颅骨、眼眶、鼻窦、三叉神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等。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为颅内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占颅内肿瘤的百分之15到百分之24。2、脑膜瘤的病因? 不完全清楚迄今。临床发现,颅脑外伤、病毒感染、放射照射、遗传因素或者内源性的因素如激素、生长因子等都是因素之一。脑膜瘤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但幕上幕下多见,约 8比1,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从而压迫相应部位功能 区和颅神经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良性的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平均为2.5年,长者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增长体积为百分之3.6,因肿瘤膨胀性生长,患者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因部位 的不同,可出现突眼、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运动障碍表现从足部开始,渐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等。 4、脑膜瘤的术前护理? ① 心理护理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术前心理护理是 十分必要的。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各种常规检查的必要性, 还应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能够面对现实,以比较正常的心态接受治疗。② 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动作,避免术后长期卧床引起的大小便潴留 或尿床现象。③ 做好术前血源准备,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5、脑膜瘤的术后护理要点? 一般外科术后处理(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巡视一次 病房,并做好重症记录;(2)保证呼吸道通畅;(3)充足给氧。专科护理(1)观察术 后有无继发性出血 a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b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c观察肢 体活动情况。(2)术后高热的护理术后3日要在4到6小时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体

脑膜瘤的护理常规

脑膜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脑膜瘤的术前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2.遵嘱予以调理各脏器功能,如使用保肝药。 3.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4.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5.遵医嘱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和准备。 术后护理: 1.出血颅内出血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脑疝的发生,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的变化,意识障碍是否加重,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慢是小脑幕切迹疝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患者有颅内出血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及头部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等情况。引流管固定通畅,一般高度为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脑水肿术后2-3天处于脑水肿高峰期,可取头部太高30-45度,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准确记录尿量。 3.颅内感染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癫痫癫痫发作多发生于脑水肿高潮期,术后2-4天,由于脑组织缺氧,大脑皮质运动区手术刺激所致,当脑水肿消退,脑血液循环改善后,癫痫亦不再发作,嘱咐患者按时服抗癫痫药,癫痫发作时常用

安定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护理上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让患者平卧,减少声、光刺激,床旁备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并有人陪护,保护患者避免受伤,并防止误吸的发生。 5.做好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肢体功能锻炼,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预防压疮。 健康教育: 术前健康教育 1.饮食与营养指导: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和术后组织的修复能力。术前戒烟酒,避免受凉。成人术前6—8小时禁饮食,小儿术前3—4小时禁食,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 2.休息与活动指导: ⑴.为了术后能尽快康复,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卧床时抬高床头30-45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⑵.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引起便秘、尿潴留。训练深呼吸、翻身,目的是预防术后并发症。 ⑶. 避免用力咳嗽和大便而诱发颅内压升高,如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改变等;颅压升高症状要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⑷. 外出检查时需随时有人陪伴,防止跌伤。 3.注意安全: ⑴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避免癫痫大发作。 ⑵对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外出应有专人陪

脑膜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脑膜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疾病介绍:脑膜瘤大部分发生于脑膜,其中以大脑半球突面、鞍结节、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等部位发生最多,其次为蝶骨嵴、溴沟、小脑幕等部位。幕上脑膜瘤远多于幕下。大部分脑膜瘤生长缓慢,被发现前已长得很大。此外,脑膜瘤可与胶质瘤、神经纤维瘤同时存在,也可与血管瘤并存。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中要顾及脑组织、血管、神经功能的保护和改善。症状体征:头痛和癫痫的首发症状,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表现为视力、视野、嗅觉或精神障碍、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等。 右碟骨脊脑膜瘤大脑镰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 大脑凸面脑膜瘤额叶脑膜瘤 侧脑室脑膜瘤

小脑幕脑膜瘤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分级:彻底切除,瘤体完全切除,肉眼全切除,次全切或部分切除,开颅减压 手术配合要点: 1.值班护士: (1)术前了解好病人的基本信息,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是脑部手术,术程较长,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因此要安慰患者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2)向手术医生咨询手术中的要求,按手术医生要求及习惯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合理安排手术间。 2.巡回护士: 1)术前提前30分钟至手术间连接好负压吸引器、双极电刀等仪器并检查是否功能良好,准备好手术体位垫。

2)严格查对交接: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与病房护士严格查对交接:姓名、性别、床号、手腕带、血型、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情况、各种化验结果、术前用药以及带入手术室物品等。 3)进入手术间后,帮助患者过床至手术床上,用约束带固定,建立静脉通路。 4)麻醉开始前、手术划皮前、病人出室前与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共同实施“TIME OUT”制度并签名。 5)协助麻醉: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根据医嘱麻醉后进行导尿。 6)摆手术体位:麻醉后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又要保证病人肢体处于舒适安全状态。 7)协助手术人员穿好手术衣,安排各类人员就位。调整灯光、温度、湿度,连接好各种仪器设备。使用电刀时,正确放置电极板,防止电灼伤。随时提供手术中需要的各种物品。 8)手术开始前、关闭颅腔前、关闭颅腔后及缝合皮肤后与洗手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并认真做好登记,术中增添及掉落的器械要及时记录,严防异物遗留在颅腔内。 9)准确执行手术中医嘱,在操作前要重复一遍口头医嘱,药品作到“三查八对”,输血时要与麻醉师认真核对,作到“三查十对”并在输血单和输血登记本上签名,负责保管好血袋并做好登记,防止差错事故。 10)坚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及病人肢体是否受压。 11)监督手术间各级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手术间内安静、整齐、清洁。严格控制手术参观人员,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

脑膜瘤术后护理

脑膜瘤术后护理——我的真实体验 妈妈被查出脑膜瘤即将要开颅手术,我7月匆匆赶往北京的医院。身边带了几十页资料和图书馆唯一能借来的一本关于脑部手术康复的书,一路边看。后来晚上照顾老妈,白天空闲的时候也看,在心里整理了几条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查阅的资料说术后要预防的有: 1、褥疮,肺部感染 2、留尿管的尿路感染 3、便秘 还有就是尽量不能感冒等…… 预防对策: 1、预防褥疮感染需要术后2小时翻身一次,如果术前教会病人翻身,会大大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术前一天我教妈妈将对侧腿屈曲,两手握住稍微上举,同时屈曲的对侧脚用力蹬转,就侧身翻转了。后来在术后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妈妈自己就能翻身了,以后都是自己翻身,照顾起来省却了不少的气力,最重要的是早期翻身和适当的健身操对预防肺部感染颇有帮助。 2、医院的留尿管是用夹子夹的,让病人适当憋尿,产生便意,病人要求了就松开夹子让病人解尿,训练阔约肌的有效反射。没几天尿管就拔掉了,尿路感染的隐患立刻就大大降低了。 3、便秘的问题,在护理人的心里从来都是大事。 (1)康复操:我教妈妈适当做些康复操,动动手脚,运动可以促进大脑恢复,肌力恢复,也对肠胃有牵拉,促进为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康复操说起来比较麻烦,视频倒也好找的,建议直接看视频。动作幅度力所能及,只要不太过就好。 (2)逐渐练习坐位和过渡到站位、行走:5天后是个星期五,医生建议慢慢抬高床位到30度,后来慢慢45度,后来有50度的样子。让病人血管体位调节逐渐适应。周一医生查房唬吃一下扶老妈直接到坐位。然后主治跟我说可以坐位30秒后脚放到床边竖立位,垂一垂,以后过渡到脚放床边30秒后,站立一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