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规划设计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近年来,由于城市容量的增大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以及对排污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够,缺乏对汾河的治理改造,使昔日“清波粼粼”的母亲河,河水枯竭,杂草丛生,污水横溢,不仅严理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对外形象,也使人居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太原这一地处黄土高原,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干旱少水城市,在加速经济繁荣,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治理美化汾河,在6千米长的汾河城区段两岸兴建滨河带状公园。汾河绿化美化规划设计的范围为:北起胜利桥,南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千米的汾河太原城区段,东西分别以滨河东、西路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320公顷,其中城市道路14.5公顷,规划净用地305.5公顷。东西河岸上用地18公顷,河槽内用地287.5公顷;水面179.8公顷,陆地125.7公顷。一、规划创意着眼于大幅度改善太原市的呼吸系统,提高水体和环境生态质量,提价订水利、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商业多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空间,为城市开辟一条绿色风景线为目标,以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为主题,遵循如下四个基本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都市空间”的城市理念;——“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多元地域”的文化理念。二、设计原则1、充分保证满足城市防洪要求。2、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生态改造,提高城市环境质量。3、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渊源,景观具有鲜明个性和

风格。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留有余地,滚动发展。5、以人为本,关注市民可达性、亲和性,特别关心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6、结合产业经营,兼顾未来管理、运营。7、结合两岸现有景观,统一筹划,相互借景,形成整体城市景观。三、规划布局汾河城区段贯穿城市南北,规划设计结合周围自然人文环境、城市区位、功能、景观特征,使整个公园由4座桥和4座橡胶坝形成“一核三段、六个景区”有机相连的空间序列结构。一核为“星座广场”核心景区。在城市中轴线迎泽大街与汾河生态绿化轴的交汇处迎泽大桥周围形成水、陆、地上、地下复合型的星座广场,创造一个新的标志性、象征性和时代感极强的城市形象支点。三段为北部生态绿林区、中部公共活动区、南部生态绿林区。形成静、动、静的空间结构模式并与未来两侧汾河绿化美化延伸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六个景区位于三段东西两岸,分别为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五环生辉、晋汾古韵、梨园余音。它们各具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广场、雕塑、小品、水景、亲水平台、浮桥、专业植物园、儿童、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场、游泳池、游船、码头等为人们提供集散、休闲、观水、观景的场所,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客厅。四、创新与特色1、正确处理城市水利与滨水城市的关系。分槽方案,排污暗涵,中水回灌、亲水平台、游船码头、浮桥园路等突出了人对水的亲水特性。2、保持生态与绿色田园式的品质。乡土树种、草、灌、林相结合,疏密相间,十个植物园形成的春、夏、秋、冬景致,河道内保留的原有河洲、鸟岛,体现了生态性、自然性,

达到了水天一色、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3、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载体,追溯汾河文化,通过再现“柳溪园”、“雁丘”、“台骀治汾”、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等昔日的汾河自然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展现长天、落日、河滩、宿雁的生动景象。4、延续城市肌理,为市民提供休闲客厅。通过六个主题广场,10个亲水平台,老年人、儿童活动场所等,拓展城市空间,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相融共生的城市空间。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总用地:320公顷,其中城市道路用地14.5公顷规划净用地:305.5公顷,其中水体面积179.8公顷陆地面积:125.7公顷,其中绿地103.8公顷园路及铺装用地15.4公顷建筑与构筑物占地3.1公顷运动场地2.3公顷人工水面1.1公顷公园总人流:4万(游览旺季星期日高峰时)星座广场人流:2.5万/半时(高峰时疏散人流)总建筑面积:135366平方米其中公厕、服务管理用房3200平方米旅游服务用房2187平方米星座广场12万平方米小木屋180平方米温室3709平方米市政用房609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48242平方米其中机动车停车场27000平方米(可停放1000辆)非机动车停车场21242平方米(可停放10621辆)六、实施效果太原汾河公园,即汾河太原城区段蓄水美化工程,按照规划设计2000年9月海里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总投资5.6亿元。汾河公园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公园

共种植乔木13782株、灌木6374株,色块3.8万平方米,草坪82万平方米,形成130万平方米的绿地和178万平方米的水面,使市区人均增加公共绿地1.5平方米。在人口密集的市区中心,形成如此规模的绿色走廊,对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据观测,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它区域降低3-4摄氏度,相对湿度提高10-20%,每日可生产新鲜氧气1678.5吨,吸收降解废气3480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6个景区、4个广场、10个园子,建设了14个各具特点的景观景点。沿汾河西岸,“晋兴古韵”、“梨园余音”、“五环生辉”广场,分别反映了悠久的三晋历史文脉、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和活力四溢的体育健身场景。沿汾河东岸“汾河晚渡”、“雁丘”、“沙滩碧水”、“超越时空”、“生命之源”、“日台”、“七亭”、“渡口”、“画舫”、“乐坛”等景点,依水造景、依绿设景,畅游其间,您可领略到现代文明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等,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80多种风格各异的7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澜的立体美景。

太原市汾河公园导游词范文

太原市汾河公园导游词范文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

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WorldArchitecture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16-2020年)设计任务书 (初稿) 为保障“十三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建设任务的及时有效落实,分阶段推进和贯彻城市总体规划意图,我局决定开展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范围 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烟台市六区范围(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栖霞市桃村镇,总面积约3002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5.《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6.《山东省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技术规定》 7.《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8.《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

纲要》 9. 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定 四、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2016—2020年)》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研究上一版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与效果,在规划编制方法、技术手段及编制内容上有所创新。 3.规划应结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考虑近期城市发展目标与对策,促进新时期烟台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应以《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基础,确定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发展地区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同时统筹考虑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求,使政府公共投资形成合力,确保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政策空间效应的最优。 5. 规划面临烟台新一轮城市建设与发展,要综合考量烟台在产业转型、公共设施、民生改善、有机更新、城市文化振兴等方面内容,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加强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综合调控,提升城市竞争力。

关于汾河公园的导游词

关于汾河公园的导游词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

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

《乐山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0年)》简要说明

《乐山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0年)》简要说明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为乐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行政辖区,总用地面积191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限一致,为2017—2020年。 二、近期建设目标、策略与行动 (一)建设目标 遵循“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和总部经济聚集区”的总体定位,着力跨越赶超、转型升级和格局优化,努力将乐山建设成为“经济活力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特色魅力城市”。 (二)策略与行动 遵循三大策略,实施十大行动: 策略一:培育增长极 1、实施旅游提质行动 进一步提升以乐山大佛、岷江东岸和老城为主的文化休闲度假区,强化核心引领;推动峨眉河风光带、三江沿线、沙湾组团、五通桥组团旅游开发,促进全领域各行业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实现由景区主体型向区域综合型转变。 2、实施新区建设行动 围绕“一城两新区”,疏旧建新、南拓西延,拓展城市框架。重点建设苏稽新区和冠英新区,建设完善乐山高新区、青江新区、沙湾乐水小镇,合理引导各片区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动新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

3、实施产业整合行动 推动制造业整合提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建设优化高新区总部基地、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沙湾绿色生态工业园等产业平台;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会展、文化创意两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策略二:打造魅力城 4、实施住房建设行动 建立完善由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商品住房构成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18年底前实施改造“十三五”所有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稳步实施“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改造,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修缮改造房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 5、实施环境保护行动 加大治水、治气、治土力度,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三江多脉四屏多园绿地系统;以竹公溪流域地区、苏稽新区、冠英新区为重点,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6、历史文化保护行动 保护山水城市格局,包括“三江汇聚、溪河纵横”水系格局,高标山、三龟山、城市绿心等山体绿化,以及依山就势、内外双城的城市形态; 保护历史城区,包括嘉州古城空间格局、外部轮廓、街巷结构、古城墙连续分布带,苏稽历史文化街区、两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等。 保护景观廊道,包括世界遗产乐山大佛到峨眉山之间的景观廊道,历史城区老霄顶望大渡河、老霄顶望大佛、大佛望历史城区、沿江涵春门望“卧佛”、肖公嘴望“卧佛”、育贤门望大渡河景观视线等。 7、风貌提升行动 重点打造大佛景区节点、苏稽新区(文体中心)节点、高铁站前节点、高新区商务中心节点、冠英新区节点、乐水小镇节点及产业园区节点等7大节点景观,优化三江六岸景观廊道,重点提升老城区域、大佛景区周边区域、高铁站前区域

《焦作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焦作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焦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焦作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们原则上同意了《规划》,并指出《规划》紧紧围绕民生发展,突出了将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规划》重点阐述了未来4年内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两项内容。未来4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以及环卫等设施建设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方面。《规划》非常详细地向我们呈现了4年后我市在这些方面将要达到的目标。 全面打造黄金商业圈 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扩大就业为目标,《规划》全面打造黄金商业圈,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依托三维商业广场、百货大楼、新亚商厦、魅力香港城等大型商贸企业,加快贸易大厦的改造升级,加快东方红广场周边改造进程,强化焦作市一级商业主中心的功能;依托金桂苑商业广场和百货大楼焦东超市,优化商业业态,完善该区域的商业中心功能;依托城际城铁建设和火车站南广场扩建,加快大丰商城对外招商、民主路与站前路周边商业地块的开发改造,逐步形成以火车站南广场为中心的新老城区过渡带商贸中心;依托丹尼斯生活广场、摩登市商业步行街、嘉隆国际中心,打造新城区商贸中心;依托山阳商城小商品批发市场、欧凯龙家居批发市场、金土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建材市场等,打造焦作商品批发集散基地;以和平街市场改造为依托,打造以服装、现代百货、体育用品为主的和平街商贸步行街;以万联世纪城为依托,逐步将友谊路打造成为中华名优小吃一条街;以大杨树餐饮娱乐一条街为依托,加快胜利南街棚户区开发改造,打造以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消费为主的餐饮娱乐一条街;以大商集团入驻开发摩登街为依托,打造商业购物、餐饮娱乐一条街;以北太行山沿线改造为依托,打造“农家乐”特色风味街;以原车站街五金交电一条街升级改造为依托,打造经营层次更高、管理更为规范的新五金交电销售一条街。 加快形成城路网框架 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方面,我市将加快形成“七横、八纵、两环”城路网框架,近期主要新建(改造)中南路、长安路、中原路、东海大道、滨河路、南阳路等32条道路,新建桥梁11座。 《规划》称,到2015年,焦作城市公共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00标台。近期在汇亨宾馆附近、中站区怡光路与影视路交叉口附近、中原路与焦辉路交叉口附近、电厂二号院、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附近等设置公交首末站。 我市对外交通规划更是力求便捷,配合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铁路、公路将全力服务焦作经济圈的形成。 在铁路交通方面,近期新建新月铁路二线及货运车站、郑焦城际铁路,搬迁货运北站、拆除老城区相对应的铁路线;扩建焦作火车站,增加焦郑城际铁路站,新建焦作新区火车站,扩建待王火车站。 在公路交通方面,疏通城市过境交通通道,减小过境交通对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建设东海大道、南洋大道、中南路,与影视路形成城市的外环,解决城市过境交通问题。 加强焦博修一体化进程,保证焦作市城区每个方向至少有两条通道与博爱、修武、武陟以及其他县市联系。近期重点打通世纪路与博爱城区道路对接,人民路、解放路、建设路与修武对接,文昌路向南延伸与武陟对接,中原路向南延伸与郑常公路连接。 近期,将恢复中站、马村长途客运站,主要解决中站区、马村区与周边乡镇的联系,可作为城乡公交首末站,结合待王火车站及周围布置的大型仓储区,在文昌路东待王段建设一个大型货运枢纽站,结合中原路济焦新高速入口规划过境交通停车场。 绿地塑造焦作绿形象 除了对市区河道进行整治及对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外,到2015年,我市各类绿地面积达到1250.78公顷,新增绿地670.80公顷,主要新建公园有塔北路与影视路交会处两侧公园,普济路与人民路交会处公园、碧莲湖公园、南水北调两侧公园及山阳故城遗址公园。

汾河公园导游词资料.doc

汾河公园导游词资料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北武当山导游词·山西导游词·观音堂导游词·晋祠导游词·广胜寺导游词 莺歌燕舞、水天一色的景观是美丽的、祥和的、也是旖旎和谐的:

集 安 市 城 市 近 期 建 设 规 划

集安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年) 文本 集安市人民政府 2006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规划期限与空间范围 (2) 第三章市域规划 (3) 第四章城市近期发展重点及目标 (3) 第五章城市发展规模 (5) 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5) 第七章城市用地控制 (6) 第八章城市建设规划 (7) 第九章专项规划 (11) 第十章城市建设用地及项目分期投入计划 (14)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措施 (14) 第十二章对原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补充 (15) 第十三章附则 (16) 附表 (17) 附图 (3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落实集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确定集安市城市近期发展规模和方向,部署重大市政公用性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实现集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进行城市建设和城市开发,加强城市建设监督管理,为城市近期建设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坚持城市与区域规划思想,遵循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2、坚持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划思想,遵循计划、规划与建设高度协调的政府宏观调 控的原则 3、坚持规划公众参与的思想,遵循规划为城市整体利益、公众利益服务调控的原 则 4、坚持经营城市的规划思想,遵循城市资源有效组合、经济结构有序转型升级的 原则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循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划依据 1、国家、省级有关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吉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2) 《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定。 2、集安市相关资料 《集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 《集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二章规划期限与空间范围 第四条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 第五条空间范围 1、市域:9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面积为3217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东起下解放村东界,西至麻线乡东界,南起鸭绿江北岸,北至大 禹山山脊,面积为44.89平方公里。

太原旅游景点简介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简称并(b īng ),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九朝古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7°54′,东经112°33′。中国22个特大城市之一,大太原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结合部,连接南北的双向支撑作用。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市,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太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依山傍水,风 景秀丽。以其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新中国建立后,某位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作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晋祠有三绝: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二是宋代彩塑。圣母殿内的彩塑,做工精美,栩栩如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三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除此之外,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非常珍贵。 始建于1919年,2005年,现代化新馆在太原市汾河西岸建成开放。建筑由主馆和四角辅楼组成,主馆造型如斗似鼎,象征富足祥和。 山西是中国文化遗产大省。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藏品约40万件,荟萃山西文物精华,其中青铜、玉器、雕塑、壁画等尤具特色。基本陈列“晋魂”由7个历史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组成,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山西独特的贡献。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主馆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象征着丰收富足与安定吉祥,并以现代技术手段诠释了古人对建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的审美取向。四角辅楼分别是办公楼、会议中心、会展中心、艺术中心。整个建筑群如山似阙,跌宕起伏,雄浑大气,是太原市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 山西博物院 太原旅游景点简介

昆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

昆明市人民政府文件 昆政复〔2017〕21号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 的批复 市规划局: 你局《关于上报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请示》(昆规请〔2017〕27号)已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依据充分,内容详实,编制成果深度达到了相关规范要求,报批成果符合十三届人民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审议

要求,能够指导昆明发展建设,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同意按该《规划》组织实施。 二、请你单位按照《规划》抓紧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或者修改规划。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1日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纪委办公厅。────────────────────────────────────────────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4月13日印发 ━━━━━━━━━━━━━━━━━━━━━━━━━━━━━━━━━━━━━━━━━━━━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建设目标、规模与重点 (8) 第三章近期建设空间发展指引 (9) 第四章中心城区近期综合行动计划 (18) 第一节产业转型提升行动计划 (18) 第二节公服民生改善行动计划 (21) 第三节和谐宜居社区行动计划 (23) 第四节交通系统畅达行动计划 (24) 第五节绿地系统建设行动计划 (30) 第六节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31) 第七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计划 (32) 第八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 (34) 第九节地下空间与综合防灾行动计划 (36) 第五章项目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 (39) 第六章实施措施 (40) 第七章附则 (42) 图纸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规划设计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近年来,由于城市容量的增大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以及对排污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够,缺乏对汾河的治理改造,使昔日“清波粼粼”的母亲河,河水枯竭,杂草丛生,污水横溢,不仅严理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对外形象,也使人居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太原这一地处黄土高原,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干旱少水城市,在加速经济繁荣,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治理美化汾河,在6千米长的汾河城区段两岸兴建滨河带状公园。汾河绿化美化规划设计的范围为:北起胜利桥,南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千米的汾河太原城区段,东西分别以滨河东、西路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320公顷,其中城市道路14.5公顷,规划净用地305.5公顷。东西河岸上用地18公顷,河槽内用地287.5公顷;水面179.8公顷,陆地125.7公顷。一、规划创意着眼于大幅度改善太原市的呼吸系统,提高水体和环境生态质量,提价订水利、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商业多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空间,为城市开辟一条绿色风景线为目标,以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为主题,遵循如下四个基本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都市空间”的城市理念;——“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多元地域”的文化理念。二、设计原则1、充分保证满足城市防洪要求。2、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生态改造,提高城市环境质量。3、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渊源,景观具有鲜明个性和

风格。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留有余地,滚动发展。5、以人为本,关注市民可达性、亲和性,特别关心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6、结合产业经营,兼顾未来管理、运营。7、结合两岸现有景观,统一筹划,相互借景,形成整体城市景观。三、规划布局汾河城区段贯穿城市南北,规划设计结合周围自然人文环境、城市区位、功能、景观特征,使整个公园由4座桥和4座橡胶坝形成“一核三段、六个景区”有机相连的空间序列结构。一核为“星座广场”核心景区。在城市中轴线迎泽大街与汾河生态绿化轴的交汇处迎泽大桥周围形成水、陆、地上、地下复合型的星座广场,创造一个新的标志性、象征性和时代感极强的城市形象支点。三段为北部生态绿林区、中部公共活动区、南部生态绿林区。形成静、动、静的空间结构模式并与未来两侧汾河绿化美化延伸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六个景区位于三段东西两岸,分别为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五环生辉、晋汾古韵、梨园余音。它们各具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广场、雕塑、小品、水景、亲水平台、浮桥、专业植物园、儿童、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场、游泳池、游船、码头等为人们提供集散、休闲、观水、观景的场所,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客厅。四、创新与特色1、正确处理城市水利与滨水城市的关系。分槽方案,排污暗涵,中水回灌、亲水平台、游船码头、浮桥园路等突出了人对水的亲水特性。2、保持生态与绿色田园式的品质。乡土树种、草、灌、林相结合,疏密相间,十个植物园形成的春、夏、秋、冬景致,河道内保留的原有河洲、鸟岛,体现了生态性、自然性,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条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为了切实做好近期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近期建设规划,应当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 第四条设市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第五条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下述原则:(一)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四)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六条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五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其中当前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到2005年。 城市人民政府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以制定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八条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一)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二)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三)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四)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决定增加近期建设规划中的指导性内容。 第九条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以及必要的图纸和说明。 第十条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城市人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 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 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传媒和固定的展示方式,将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近期建设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太原汾河公园

太原汾河公园 太原汾河公园是在汾河太原城区段内经过水利治理和绿化美化后而形成的滨水公园,绿化总面积为130万平方米,水面170万平方米,共栽植183种2.4万株乔灌木,82万平方米草坪,1万余株(丛)露地宿根花卉,形成了两岸宽百米、长6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一个个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建造精巧的景点星罗棋布,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 汾河公园一期 概述 太原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建于1998年10月,2000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总技资5.6亿元。景区北起胜利桥上游155米,南至南内环桥下游125米,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臵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沿线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汾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评价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今天又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水为墨、以绿为彩,绘就了一幅新的汾河画卷,建造了具有北方园林风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园。今天的汾河变样了,相信明日的汾河会更加美丽宜人。我们将传承汾河母亲博大的胸怀和勤

劳的品格,为太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汾河晚渡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 在全园景点设计中,一方面把握了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了历史文脉,以体现厚重的汾河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现举例予以浅析: 一、生命之源景点 生命之源广场用青石铺地,中心图案是一个由99块圆形汉白玉组成的双螺旋体,象征银河系生命存在的空间和生命遗传符号DNA,体现了宏观宇宙和微观生命的统一。同时,图案又类似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形,寓意深远。广场以方和圆为构图元素,形式简洁古朴,用材厚重,寓意天圆地方的玄奥主题。 二、沙滩碧水景点 沙滩碧水是一处融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与内涵深刻的历 史典故于一体的景点。蓄水池一侧人工铺设大面积沙滩,沙滩中的母子情雕塑突出了汾河母亲河的主题。不规则式广场上设一处与汾河在太原流向相似的微缩水景,水景首端三块天然石与一棋盘石有机组合,寓意了“三贤论学”的历史典故,象征山西籍历史名人顾炎武、博山、闫若璩端坐在棋盘前谈论纵横。由此延伸出去的溪水蜿蜒流淌,到达与太原市区图相似的戏水池。溪水、卵石、水鸟雕塑与沙滩共同构筑了一个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景色空间。每逢节假日,游人饶有兴趣地在沙滩上

乐清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乐清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乐清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一、基本概况 1、规划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有效配合乐清市“十二五”期间的城市发展建设,合理配置和开发各类城市资源,促进乐清城市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乐清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乐清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建设任务在城市建设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对城市近期发展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主要依据。同时,制定与空间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时应与本规划协调。 2、规划范围 本次城市规划区范围东和南至乐清市界、西至甬温铁路、北至清江镇和芙蓉镇镇界,总面积为585.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共涉及5个中心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具体包括:城南街道、盐盆街道、翁垟街道、天成街道和柳市镇的全部区域,北白象镇、虹桥镇、乐成街道、白石街道、城东街道、石帆街道的大部分区域,以及淡溪镇和清江镇的部分区域。 3、规划期限 2011~2015年。 二、目标与规模 1、近期建设目标 以更优化的空间发展行动策略,促进有限资源有重点、有时序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加速城市由密集型向集约型、商贸型向商务型转变,做强、做大温州区域副中心城市功能,推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早日实现城市发展总目标。 2、规划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至2015年乐清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人,乐盐组团规划人口规模为34万人,柳象组团规划人口规模为46万人,虹桥组团规划人口规模为20万人。 (2)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85.06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85.06平方米/人,其中乐盐组团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1.33平方公里,柳象组团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7.01平方公里,虹桥组团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6.72平方公里。 三、近期建设引导 1、建设控制线和重点领域 乐清城市近期建设控制线涉及城市建设范围93.96平方公里,其中乐盐组团近期建设控制线涉及城市建设范围为33.24平方公里,柳象组团近期建设控制线涉及城市建设范围为41.49平方公里,虹桥组团近期建设控制线涉及城市建设范围为19.23平方公里。 本次近期建设的重点领域的选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突破口,以城乡空间资源的整合提升为承载,以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为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空间建设、基础设施网络等3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市化体系、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重大基础设施体系、生态环境保障体系等5大体系的建设。 2、建设分区引导 重点开发区域:柳象新城、乐清湾临港产业区和乐清经济开发区作为今后重点开发区域,应在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

美丽的汾河公园

美丽的汾河公园

————————————————————————————————作者: ————————————————————————————————日期:

美丽的汾河公园?美丽迷人的汾河公园位于宽阔的滨河路边,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刚进大门,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延伸到远方。小路上有很多设计美观的座椅。座椅后面有一片茂盛的灌木丛,多彩的花儿散发出阵阵清香。丛中还隐约着不少奇形怪状的石头呢!如果不仔细听,就一定不会发现,优美的音乐是从那些石头里发出来的。 每走一段路,就会看到一个个古朴的凉亭。夜幕降临的时候,各式各样的路灯亮了起来,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多么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在汾河公园尾部的旁边,有一个小沙滩,那里是孩子们的乐园。许多小朋友在小沙滩里面嬉戏玩耍。沙滩旁边,有一片草地,喷泉就在草地的中央,像个刚发芽的小草。有人在小沙滩旁边放风筝,风筝越飞越高,装点着天空。汾河里有活蹦乱跳的小鱼,有人在汾河边上给小鱼喂食呢! 汾河公园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啊! 汾河公园呆在家里,闲来无事,就准备去汾河公园游玩。 从家里出发,不到20分钟,就已到了汾河公园的门口。刚进了门口,眼前忽然出现了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小路的两旁栽种着碧绿的树木和色彩缤纷的花朵,这时的小路像极了在草丛里初学爬行的小蛇.我在其中散步,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沿着一条小路一直走下去,便看见了一个凉亭,亭子的建筑师仿古

的,亭子中有不少人,我想他们应该也是感叹着这单调、无聊的城市生活吧! 再往前走,突然眼前一亮,一条碧绿的河道便出现了我们的视线,由于人们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导致这河水都不是那么清澈,呈现出的事碧绿色,河的两边有着白色的栏杆,每两个栏杆之间用一条条的铁链连接起来,它们的长度与模样是完全一样的,汾河的两岸是讲究对称,两岸的摆设都相同。有些地方被围成了一个个的小水潭,有的小水潭上还架着座小石桥,走在小石桥上,若不低头看脚下,就好像在水上行走一般。现在是夏天,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若是到了夜晚,这儿的灯都亮了,便是一片宁静的景象,漫步在这里,感到心神安宁。仔细听时,便会发现草丛间还有几只蛐蛐在唱歌,偶尔有微风拂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中,月亮与星星也陪伴着人们…… 在这汾河公园中,我找到了除城市嘈杂之外的静谧景象! 美丽的汾河公园 星期天上午,妈妈带我去汾河公园玩儿。 穿过长长的滨河路,就步入了美丽的汾河公园。站在岸边放眼望去,岸边的青草、各种娇艳的花朵,以及碧水蓝天将这座城市装扮的更加美丽,高大的建筑物倒影清晰的呈现在清澈的河水中,有金黄色的、黑色的鱼儿从水中跃起,就会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悠闲的人们划着小木船慢慢地在水中飘荡,尽情的欣赏着沿岸的风景。 公园里的人们三五成群,一堆儿一堆儿的,有的大人带着孩子们

太原汾河公园导游词

太原汾河公园导游词 导读: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 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 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 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 “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

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 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近年来,由于城市容量的增大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以及对排污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够,缺乏对汾河的治理改造,使昔日“清波粼粼”的母亲河,河水枯竭,杂草丛生,污水横溢,不仅严理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对外形象,也使人居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太原这一地处黄土高原,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干旱少水城市,在加速经济繁荣,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治理美化汾河,在6千米长的汾河城区段两岸兴建滨河带状公园。 汾河绿化美化规划设计的范围为:北起胜利桥,南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千米的汾河太原城区段,东西分别以滨河东、西路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320公顷,其中城市道路14.5公顷,规划净用地305.5公顷。东西河岸上用地18公顷,河槽内用地287.5公顷;水面179.8公顷,陆地125.7公顷。 一、规划创意 着眼于大幅度改善太原市的呼吸系统,提高水体和环境生态质量,提价订水利、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商业多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空间,为城市开辟一条绿色风景线为目标,以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为主题,遵循如下四个基本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都市空间”的城市理念; ——“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 ——“多元地域”的文化理念。 二、设计原则 1、充分保证满足城市防洪要求。 2、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生态改造,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渊源,景观具有鲜明个性和风格。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留有余地,滚动发展。 5、以人为本,关注市民可达性、亲和性,特别关心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6、结合产业经营,兼顾未来管理、运营。 7、结合两岸现有景观,统一筹划,相互借景,形成整体城市景观。 三、规划布局 汾河城区段贯穿城市南北,规划设计结合周围自然人文环境、城市区位、功能、景观特征,使整个公园由4座桥和4座橡胶坝形成“一核三段、六个景区”有机相连的空间序列结构。一核为“星座广场”核心景区。在城市中轴线迎泽大街与汾河生态绿化轴的交汇处迎泽大桥周围形成水、陆、地上、地下复合型的星座广场,创造一个新的标志性、象征性和时代感极强的城市形象支点。三段为北部生态绿林区、中部公共活动区、南部生态绿林区。形成静、动、静的空间结构模式并与未来两侧汾河绿化美化延伸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六个景区位于三段东西两岸,分别为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五环生辉、晋汾古韵、梨园余音。它们各具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广场、雕塑、小品、水景、亲水平台、浮桥、专业植物园、儿童、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场、游泳池、游船、码头等为人们提供集散、休闲、观水、观景的场所,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客厅。 四、创新与特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