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MPLS 体系结构RFC 3945 中文简略版

GMPLS 体系结构RFC 3945 中文简略版

GMPLS 体系结构RFC 3945 中文简略版
GMPLS 体系结构RFC 3945 中文简略版

网络工作组作者: E.Mannie,Ed.

请求评论:3945 2004年10月

分类:Standards Track

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体系结构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C)互联网协会2004年

摘要:

未来的数据网络和传输网络将是由路由器,交换机,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分插复用器(ADMs),光子交叉连接(PXCs),光交叉连接(OXCs)等设备组成,这些设备使用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来动态配置资源,而且使用保护和恢复技术来提供网络生存性。

本文档描述GMPLs的体系结构。GMPLS是对MPLS的扩展,从而涵盖了对时分交换(例如,SONET/SDH,PDH,G.709)和空分交换(如入端口或光纤到出端口或光纤)的支持。由于网络的不同层次可以实质上使用不同的数据或转发平面,因此GMPLS的重点是其中的控制平面。主要讨论控制平面的信令和路由部分。

1.概述

本体系结构适用于重叠模型和集成模型。体系结构还明确地把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开。另外,它也明确地把控制平面分成两部分,即包含信令协议的信令平面和包含路由协议的路由平面。

本文档的内容是对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RFC3031】体系结构的通用化,因为现在考虑的是基于非分组的转发平面,因此某些情况下会和原来的那个体系结构稍有不同。本文档对于那些已经在MPLS体系结构中描述的概念不再详细说明。本文的重点是说明GMPLS的特有概念。

但是,后面解释的几个概念并不是目前MPLS体系结构的一部分,但是却适用于MPLS 和GMPLS(例如链路捆绑,无编号链路和LSP层次体系)。由于这些概念是随GMPLS一起介绍的,并且对于可运营的GMPLS网络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也会讨论这些概念。

本文的组织顺序如下:从GMPLS导论开始,然后介绍GMPLS特定的各个组件,以及解释这些组件之间如何互相结合起来构建可运营的GMPLS网络。每个独立组件的详细描述可以在对应的参考文档中找到。

1.1缩略词和缩写

AS 自治系统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R-LDP 基于约束的路由LDP

CSPF 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

DWDM 密集波分复用

FA 转发邻接

GMPLS 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

IGP 内部网关协议

LDP 标记分发协议

LMP 链路管理协议

LSA 链路状态通告

LSR 标记交换路由器

LSP 标记交换通道

MIB 管理信息库

MPLS 多协议标记交换

NMS 网络管理系统

OXC 光交叉连接

PXC 光子交叉连接

RA 路由邻接

RSVP 资源预留协议

SDH 同步数字体系

SONET 同步光网络

STM(-N)同步传送模块(-N)

STS(-N)同步传送信号等级-N(SONET)

TDM 时分复用

TE 流量工程

1.2多种交换与转发层次

GMPLS与传统MPLS的区别在于它支持多种类型的交换,例如增加了对TDM,波长,和光纤(端口)交换的支持。对额外交换类型的支持推动GMPLS对传统MPLS的基本功能进行扩展,某些情况下增加了功能。这些改变和增加影响了LSP的基本属性:标记的请求和传递方式,LSP的单向特性,差错的传播方式,以及为同步LSR出入端口而提供的信息。

MPLS体系结构【RFC3031】支持基于标记的数据转发。在这种体系结构中,假设标记交换路由器(LSR)有一个转发平面,它能够(a)识别数据包或者信元的边界,(b)能够处理包头部(对于能够识别包边界的LSR)或者信元头部(对于能够识别信元边界的LSR)。

这里,对最初的MPLS体系结构进行了扩展,使LSR的转发平面既不能识别数据包也不识别信元的边界,因此就不能根据数据包头部或者信元头部承载的信息来转发数据。特别地,这样的LSR包括基于时隙,波长或者物理端口做出交换决策的设备。因此,新的

一组LSR应该准确地说成是这些LSR所支持的接口,可以被细分成下列几类:

1.分组交换能力(PSC)的接口

可以识别数据包边界而且可以基于数据包头部内容转发数据的接口。例子包括基于IP头部的内容转发数据的路由器接口,以及基于MPLS 的“shim”头部内容交换数据的路由器接口。

2.二层交换能力(L2SC)的接口

可以识别帧/信元边界,而且可以基于帧/信元头部内容交换数据的接口。例子包括以太桥上基于MAC头部内容交换数据的接口,以及ATM-LSR上基于ATM VPI/VCI转发数据的接口。

3.时分复用能力(TDM)的接口

基于不断重复的周期中数据时隙来交换数据的接口。例子是SONET/SDH(XC,TM,ADM)设备的接口。其他例子包括支持G.709 TDM能力(数字封包)的接口以及PDH 接口。

4.波长交换能力能力(LSC)的接口

基于波长来交换接收到的数据的接口。这种接口的一个例子是工作在单一波长级别的光子交叉连接(PSC)或者光学交叉连接(OSC)设备的接口。另外的例子是可以工作在一组波长级别上的PXC接口,例如波段和G.709光接口。

5.光纤交换能力(FSC)的接口

基于数据在物理空间(真实世界)中的位置来交换数据的接口。这种接口的一个例子是可以工作在单个或多个光纤级别上的PXC或OSC设备接口。

6.数据通道交换能力(DCSC)的接口【RFC6002新增】

只有在相同类型的接口之间建立电路(中间可能穿过相同类型的接口)。根据每种接口使用的特定技术不同,会使用不同的电路名称,例如SDH电路,光学路径,光通路等。在GMPLS的语境中,所有这些电路都用统一的名称:标记交换通道(LSP)。

在传统MPLS中已经有嵌套LSP的概念(即LSP中的LSP),用于构建转发层次的构件如LSP的层次体系也已经存在。这个LSP的层次体系可以在相同接口上出现,也可以在不同的接口之间出现。

举个例子,用相同技术来复用几个LSP这种方法即可实现LSP的分层,例如低阶SONET/SDH LSP嵌套在高阶SONET/SDH中。SONET/SDH复用层次体系中已经定义了几种级别的信号(LSP)嵌套。

嵌套可以发生在接口类型之间。在层级顶部是FSC接口,接下来是LSC接口,然后是TDM 接口,随后是L2SC,最后是PSC接口。按照这种方式,以PSC接口始终的LSP可以被嵌套在以L2SC接口始终的LSP中。

1.3 MPLS控制平面的扩展

原始的MPLS和或MPLS-TE定义了只能在分组交换能力(PSC)或二层交换能力(L2SC)接口间建立LSP的过程。GMPLS扩展了这些控制平面以支持上述定义的6类接口中的任意一个。

注意,GMPLS控制平面支持重叠模型,增强模型和对等(集成)模型。在短期内,GMPLS 非常适合于独立地控制每一层。这种方法可以让未来部署其他模型更加容易。

GMPLS控制平面由多个组件组成,后续的章节将详细描述。这些组件基于知名的信令和路由协议,这些协议已经被扩展或修订以支持GMPLS。这些协议使用IPv4和/或IPv6地址。只需要一个新的专门协议来支持GMPLS的运行,这就是用于链路管理的信令协议【LMP】。

GMPLS其实是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TE)扩展,即MPLS-TE 【RFC2702】。因为大多数在PSC级别以下使用的技术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流量工程。在这些级别上的LSP配置一般都需要考虑几个约束因素(如帧,带宽,保护能力等等),并且避开经典的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但是,请注意这不是强制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SPF路由。

为了使LSP更易于使用基于约束的SPF路由算法,执行LSP建立的节点需要网络中的链路提供比标准域内路由协议更多的信息。这些TE属性的分发过程使用已经在IGP中使用的传送机制【例如洪泛】,并且这个分发过程也考虑LSP的路由算法。LSP路由的优化可能需要某些外部模拟,这些模拟使用启发式搜索。

根据定义,TE链路是两个GMPLS节点间一定物理资源及其属性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IS-IS/OSPF链路状态通告的表示。『TE链路的定义出现在RFC4202中,“TE link is a logical construct that represents a way to group/map the information about certain physical resources (and their properties) that interconnect LSRs into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used by Constrained SPF for the purpose of path computation, and by GMPLS signaling”。这句话的意思是说TE链路是一种逻辑结构,它表示一种把连接LSR的特定物理资源(以及它本身相关属性)的信息映射成CSPF算法计算通路以及GMPLS信令可以使用的信息的一种方法。补充说明:TE链路的成员链路可以走LSR之间的不同通路(path)。TE链路是一种逻辑构造,可以表示潜在的未分配的资源也可以表示已经分配的实际资源。因为它可以表示大量的平行资源,所以出于处理效率的考虑,可以把这些链路捆绑起来。TE链路是由三个参数标识的:32比特链路标识符,32比特成员链路标识符以及通用化的标记(与具体的传输介质有关)』。GMPLS控制平面(路由和信令)使用TE链路来建立LSP。

需要对传统路由协议和算法进行扩展以便一致地编码和承载TE链路信息,并且在信令中

需要显式路由(例如源路由)。另外,信令现在必须能够传送LSP参数如带宽,信令类型,预期的保护和或恢复特性,某个复用中的具体位置,等等。大多数这些扩展已经在PSC 和L2SC的MPLS流量工程中定义。GMPLS主要定义针对TDM,LSC,和FSC流量工程的额外扩展。

从而,GMPLS扩展了MPLS-TE定义的两个信令协议,也就是RSVP-TE【RFC3209】和CR-LDP【RFC3212】。然而,GMPLS并不明确规定必须使用两个信令协议中的哪一个。制造商和运营商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评估这两个可用的解决方案。

因为GMPLS信令是基于RSVP-TE和CR-LDP的,它强制要求向下行方向发起标记分配(allocation)和分发(distribution)动作,并且是按入端口发起的顺序来控制。通常使用自由式标记保留模式,但是也可以使用保守式标记保留模式。

此外,对于标记分配策略也没有限制,它可以是请求/信令驱动(电路交换技术中很明显),流量/数据驱动,或者是甚至是拓扑驱动的。对于路由选择也没有限制;通常使用显式路由(严格的或松散的),但是也可以使用逐跳路由。

GMPLS还对两个传统的用于流量工程目的的域内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进行了扩展,也就是OSPF-TE和IS-IS-TE。然而,如果使用显式路由,这些协议使用的路由算法就不再需要标准化。对于域间路由(例如BGP)的扩展还有待深入研究。

像DWDM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在两个直接邻接的节点之间有巨大数量的并行链路,如果是使用过个光纤的话,那么甚至可能有上千个波长。对于IP或MPLS控制平面,最初是没有考虑到有这么多的链路数量的。如果要在GMPLS环境下更好地重用控制平面的话就需要做一些修改。

例如,传统的IP路由模型假设路由邻接是建立在连接两个相邻节点的每个链路上的。如此巨大的邻接数量不能达到良好的线性可扩展性。每一个节点需要逐个维护其邻接,而且链路状态路由信息必须在全网洪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链路捆绑的概念。此外,即使这些链路是无编号的,手工配置和控制这些链路也会变得不切实际。因此专门使用链路管理协议(LMP)来解决这个问题。

LMP运行在数据平面的相邻节点之间,并且用来管理TE链路。特别地,LMP提供了用于维护控制通道连接性,校验数据承载链路的物理连通性(链路校验),关联链路属性信息(链路属性相关性),以及管理链路故障(故障定位和故障通知)。LMP的一个独特功能是它能够在不透明和透明网络定位故障(比如独立于数据所使用的编码机制和比特率)。

LMP是在GMPLS环境下定义的,但是它又独立于GMPLS信令规范,因为它是一个运行在数据平面邻接节点之间的局部协议。

因此,LMP可以用在其他非GMPLS信令协议的环境下。

MPLS信令与路由协议的通讯要求至少有一个双向控制通道,即使两个相邻节点是由单向链路连接的。可以使用多个控制通道。LMP可以用于建立,维护和管理这些控制通道。

GMPLS不规定必须按照什么方式实现这些控制通道,但是GMPLS在控制通道上要求使用IP来传送信令和路由协议。控制通道可以是带内的或者是带外的,可以用多种方案来承载IP。还要知道LMP有一个消息(即Test消息)在数据平面内要按带内方式使用,不能通过IP来传送,这个消息的目的是校验数据平面内的连通性,但是这只是一个特例。

1.4 GMPLS对MPLS-TE的关键扩展

下面列出了一些GMPLS对MPLS-TE的关键扩展。其中的一些扩展使得GMPLS对于TDM,LSC和FSC层表现出特别的优势。

-在MPLS-TE中,LSP所跨越的链路可以是包含多种标记编码的混合,例如路由器之间的链路,路由器和ATM-LSR之间的链路,以及ATM-LSR之间的链路。GMPLS

对其链路进行扩展,链路的标记可以编码为一个时隙,或者一个波长,或者物

理空间的一个位置。

-在MPLS-TE中,承载IP的LSP必须在路由器上开始和终止。GMPLS扩展为LSP 可以在类似的接口类型上开始和终止。

-GMPLS中LSP可以承载的负荷类型扩展为SONET/SDH, G.709, 1Gb或者10Gb以太网等等。

-当只能按照离散单位来分配带宽的时候,可以使用转发邻接(FA)这种机制来改进带宽利用率。它还提供了一种汇聚转发状态的机制,这样就可以减少需要

的标记数量。

-GMPLS允许上游节点建议一个标记来降低LSP的建立延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建议的标记可能被下游节点覆盖,比如LSP建立时间很长的时候。

-GMPLS提出一种意见即限制下游节点可选的标记范围。在GMPLS中,上游节点可能限制下一跳节点或者整个LSP通道上的标记。这个特性在波长转换不可用的

光网络中是很有用的。

-传统的基于流量工程或者基于LDP的LSP是单向的,而GMPLS支持建立双向LSP。

-GMPLS支持在一个特定的出端口上终结LSP,在目的节点侧选择要终结的LSP 的端口。

-使用RSVP-TE的GMPLS支持RSVP特有的机制,它可以用来快速地通知故障。MPLS-TE和GMPLS之间的一些重要差异:

-对于TDM,LSC和FSC接口,LSP的带宽只能按照离散的单元来分配。

-TDM,LSC或FSC链路上的预期标记数量要比PSC或L2SC链路上少得多,原因是前者是物理标记而不是逻辑标记。

2.路由和寻址模型

GMPLS基于IP路由和寻址模型。这就假定使用IPv4或IPv6地址来标志接口,而且传统的分布式IP路由协议也被重用。实际上,一个路由域中拓扑的发现和所有链路的资源状态是通过这些路由协议而获得的。

由于在GMPLS中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是互相分离的,控制平面邻居可能就不是数据平面的邻居。因此,需要像LMP这样的机制把TE链路和邻接节点关联起来。

IP地址不仅用于标志IP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而且更通常地是用来标志任何PSC和非PSC接口。类似地,使用IP的路由协议来搜索使用SPF算法的IP数据包的路由;它们也用于搜索使用CSPF算法的非PSC电路的路由。

然而,需要一些额外的机制来增强这些模型的可扩展性,以及满足非PSC层的特殊流量工程需求。

重用现有IP路由协议可以让非PSC层充分利用IP路由的多年来所有有价值的发展,特别是在域内路由的环境下(链路状态路由)和域间路由(策略路由)环境下。

在重叠模型中,每一个特定的非PSC层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组按任意方式互联的自治系统(AS)。

与传统IP路由类似,每一个AS都是由单一的管理实体来管理的。例如,某AS可以是由某一运营商运营的SONET/SDH网络。一组AS的互联可以看成是SONET/SDH网络的互联。

AS之间可以通过像BGP-4这样的域间路由协议来交换路由信息。非PSC层环境下BGP流量工程扩展有待深入研究。

每一个AS可以再细分为不同的路由域,每一个路由域可以运行不同的域内路由协议。从而,每一个路由域可以划分成很多区域(Area)。

路由域由启用GMPLS功能的节点构成。这些节点可以是边缘节点(如主机,入LSR或出LSR),或者内部LSR。非PSC主机的一个例子是SONET/SDH的终端复用器(TM)。另一个例子是IP路由器或者ATM交换机上的SONET/SDH接口卡。

域内流量工程需要使用像OSPF或者IS-IS这样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GMPLS定义针对这些协议的扩展。需要利用这些扩展来传播与节点和链路有关的特定的TDM,LSC和FSC静态和动态特征信息。目前重点是区内(intra-area)流量工程。区间(inter-area)流量工程有待研究。

2.1PSC和非PSC层的寻址

使用IPv4和/或IPv6地址不代表不代表他们所分配的地址和互联网的公用地址空间相同。如果不需要和任何其他运营商有联系的话,那么可以使用私用的IP地址,如果和其他运

营商有信息交换,那么则需要使用公用IP地址。如果使用集成模型的话,那么两个层可以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最终,TE链路可以是无编号的【unnumbered】,原因有两个:没有可用的IP地址或者认为管理它们的开销过高。

在可预见的情况下非PSC层和IP层使用集成模型,那么公共的IPv4和或IPv6互联网地址用于非PSC层是有好处的。

如果考虑提高可扩展性的话,那么IPv4和IPv6这两者的地址空间要比任何非PSC层需要的地址多的多。因为在合理的预期条件下,非PSC层的设备(例如SONET/SDH节点)应该比今天的互联网主机和路由器少得多。

2.2GMPLS可扩展性的增强技术

由于连个节点间可以使用大量的并行链路(例如很多波长)来连接,因此TDM,LSC和FSC层在IP寻址和路由模型上产生了新的限制。今天的大多数运营商的两节点之间每根光纤都会有几十个波长【指的是核心层密集波分系统的应用条件下】。新一代密集波分系统可以支持每根光纤承载几百个波长。

在每一个物理链路的每一端关联上一个IP地址以便把每一个链路表示为一个独立的路

由邻接,而且还要通告和维护这些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状态,这种方法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MPLS增强MPLS路由和寻址模型来提高它们的可扩展性。

有两个可选的机制用来增强寻址和路由的可扩展性:无编号链路和链路捆绑。这个两个机制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它们需要对信令【RSVP-TE和CR-LDP】和路由协议【OSPF-TE 和IS-IS-TE】进行扩展。

2.3对IP路由协议的流量工程扩展

传统方法是,TE链路是作为常规OSPF/IS-IS链路的附件来通告的,例如在链路上生成一个邻接。当链路UP的时候,链路的基本IGP属性和链路的TE属性都被通告。

然而,GMPLS在三方面对这个想法提出疑问:

-首先,非PSC的链路也会有TE属性;然而却不能在这样的链路上直接生成OSPF 邻接。

-其次,在路由协议中,LSP可以被当作点到点TE链路来通告,例如作为一个转发邻接【FA】来通告;这样,就不再要求被通告的TE链路处于两个OSPF直接邻居之间。在第八届会进一步说明转发邻接的概念。

-最后,很多链路可能被作为一个单独的TE链路来通告(例如为了改进可扩展性),因此又可以发现一个常规的邻接和一个TE链路之间无需一对一关联。

从而,我们对于TE链路就可以树立一个更加一般的概念。即TE链路是一个具备TE属性的逻辑链路。这些属性的其中一部分可以被配置在进行通告的LSR上,其余属性可以通过某种协议手段从其他LSR获得,其余属性还可能从TE链路的成员推论出来。

TE链路的一个重要的TE属性就是与那个链路的带宽有关。GMPLS为不同的非PSC层定义不同的计算规则。一般的带宽属性已经在流量工程的路由扩展那里定义好了,GMPLS 新增加的带宽属性如未预留带宽,最大可预留带宽以及最大LSP带宽。

可以预期在动态环境下,计算带宽的信息是频繁变化的。基于带宽阈值和链路抑制机制来触发链路状态更新的这样一种灵活的策略是可以实现的。

与某一链路有关的TE属性也应该考虑保护和恢复相关的特性。例如,共享保护可以很好地与捆绑结合起来。保护和恢复也是适用于MPLS的主要基本机制。可以预期,这些机制将会首先在MPLS的系统上开发,然后经通用化处理移植到GMPLS系统。

一对LSR之间有TE链路不代表在这些LSR之间一定存在一个IGP邻接。TE链路还必须有某种方法使得进行通告的LSR可以知道TE链路的活跃度比如通过LMP协议的hello消息。当LSR知道TE链路是up的话,并且可以确定TE链路的TE属性,那么LSR就可以用TE对象/TLV把那个链路通告到它的GMPLS增强型OSPF或IS-IS邻居。我们把用于建立GMPLS增强的OSPF或IS-IS邻接的接口称为“控制通道”。

3.无编号链路

无编号链路(或者接口)是那些没有IP地址的链路(或接口)。使用这样的链路牵扯到两个能力:在MPLS TE信令中指定无编号链路的能力,以及在IS-IS-TE和OSPF-TE的IGP TE扩展中承载无编号链路的(流量工程)信息的能力。

A.在MPLS TE信令中指定无编号链路的能力需要对RSVP-TE【RFC3477】和CR-LDP 【RFC3480】作扩展。MPLS-TE信令不支持无编号链路,因为它没有支持在它的显式路由对象/TLV和它的记录路由对象中标识无编号链路的方法。GMPLS定义简单的扩展来标识这两个对象/TLV中的某一无编号链路,即使用一个新的无编号接口ID概念的子对象/子TLV。

因为无编号链路不是用某IP地址来标识的,因此对于MPLS TE而言每一端都需要某种其他的标志符,这个标志符对于链路所属的LSR而言只具有局部意义。LSR在无编号链路的每个端点交换彼此为这个链路指定的标志符。标志符的交换可以通过配置或者像LMP 这样的协议或者当链路是一个转发邻接的时候用RSVP-TE/CR-LDP或者IS-IS或OSPF的扩展协议来完成。

考虑LSR A和B之间的一个无编号链路。LSR A为这个链路选择一个标志符。LSR B也为这个链路选择一个标志符。从A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把A指定给这个链路的标志符称为“链路本端标志符”(或者仅仅称为“本端标志符”),而针对B指定给这个链路的标志符我们称它为“链路远端标志符”(或只称为“远端标志符”)。类似的,从B的角度来看,B 指定给链路的标志符叫本端标志符,而A指定给链路的标志符称为远端标志符。

B.在IGP TE扩展中的无编号链路承载信息的能力需要ISIS-TE中定义的IS可达性TLV和

OSPF-TE中的TE LSA扩展新的子TLV。同时定义链路本端标志符子TLV和链路远端标志符子TLV。

3.1无编号转发邻接

如果某LSP的源LSR把这个LSP通告为ISIS或OSPF中的一个无编号转发邻接(FA),或者这个LSR把这个转发邻接作为某捆绑链路的一个无编号成员链路来使用,那么这个LSR 必须为这个转发邻接(FA)分配一个接口ID。如果这个LSP是双向的,那么末端也同样要为反向的FA分配一个接口ID。

信令携带新的LSP 通道接口ID 对象/TLV中FA的接口ID的能力已经得到增强。这个对象/TLV包含路由器ID和接口ID。当它出现在Path/REQUEST消息中的时候它被称为转发接口ID,当出现在Resv/MAPPING消息中的时候它被称为反向接口ID。

4.链路捆绑

链路捆绑的概念对于使用GMPLS控制平面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光学网状网结构中,相邻的光交叉连接设备(LSR)是通过几百个并行波长互联的。在这种网络中,就会考虑使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或ISIS,并且对资源发现和动态路由计算进行适当的扩展。每一个波长必须被单独地通告才能被使用,除非使用了链路捆绑这种方法。

当用多个链路把两个LSR连接起来的时候,选择这些链路中的几个当作一个单独的链路来通告给OSPF和或IS-IS是可行的。这个处理过程称为链路捆绑,或者简称为捆绑。生成的逻辑链路称为一个捆绑链路,而它的物理链路称为成员链路(这些成员链路由接口索引号来标识。)

结果就是联合运用三个标志符(捆绑链路标志符,成员链路标志符和标记)足以清楚明白地标明某一LSP所使用的相应资源。

链路捆绑的目的是通过减低OSPF和或IS-IS必须处理的信息量来提高路由的可扩展性。这种减低是通过执行信息汇聚/抽象来实现的。和任何其他信息汇聚/抽象一样,这会导致某些信息的丢失。为了限制丢失的信息量,那就需要限制可以被汇聚/抽象的信息的类型不要太多。

4.1捆绑链路的限制条件

捆绑链路需要有下列限制条件。捆绑链路中的所有成员链路必须是在相同的一对LSR之间开始和结束的;并且具备在OSPF-TE或ISIS-TE中定义的某些共同特性或属性,例如它们具有相同的:

-链路类型(例如点到点或多路接入),

-TE度量标准(例如管理成本),

-在链路每个端点的资源类别集合(例如颜色)

请注意,一个FA也可以是一个成员链路。实际上,捆绑可以包含点到点链路和FA的混合,但是它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

4.2捆绑链路的路由考虑

捆绑链路只是另一种类型的TE链路。捆绑链路的活跃度是根据它的每一个成员链路的活跃度来计算的。捆绑链路是活跃的条件是捆绑链路中至少有一个成员链路是活跃的。成员链路的活跃度可以通过这几种手段中的任一种来确定:成员链路上的IS-IS或者OSPF 的hello消息,或者RSVP Hello消息或者LMP的hello,或者是来自一层或二层的某种指示。

根据RSVP-TE规范【RFC3209】RSVP hello机制是在没有使用无编号链路的条件下链路层故障通告不可用或者链路层提供的故障检测机制不足以及时地进行节点故障检测时使用的。

一旦检测到捆绑链路变成活跃的,那么它就可以通告为TE链路且TE信息可以被洪泛。如果IS-IS/OSPF hello运行在成员链路上,那么IS-IS/OSPF 洪泛就被限制只能在其中的一个成员链路上进行。

在一对LSR之间通告一个(捆绑的)TE链路不代表在这些LSR之间一定有一个与这个链路关联的IGP邻接。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即使LSR之间根本没有IGP邻接,LSR之间的TE链路也可以被通告(例如,当TE链路是FA的时候)。

在创建捆绑链路的过程中,通过聚合每一个单独的成员链路的相同的TE参数来生成聚合的TE参数。根据定义,TE链路有很多参数;因此必须为每一个参数定义好聚合规则。

某些参数可以使成员特征的累加,比如未预留的带宽和最大可预留的带宽。带宽信息是捆绑通告的重要部分,由于进行了抽象,所以必须清楚地定义它。

有捆绑链路的GMPLS节点必须在每个成员链路的基础上申请允许控制。

4.3信令考虑

通常地,LSP的显式路由(如包含在显式路由对象/TLV中)将为LSP选择使用捆绑链路而不是其成员链路。这是因为捆绑链路的信息得到了洪泛,而其成员链路的信息则没有。

总是由上游节点选择使用哪一个成员链路。如果LSP是双向的,那么上游节点选择每个方向上的成员链路。

有三种机制为下游节点指示这种选择。

4.3.1机制1:隐式指示

这种机制要求每一个成员链路有一个专用的信令通道(如这个链路是一个使用DCC作为

带内信令的SONET/SDH链路)。上游节点通过在所选成员链路的专用信令通道中发送消息来告诉接收方它要使用哪一个成员链路。请注意这个信令通道可以是带内的也可以是带外的。在带外信令的情况下,应该显式配置信令通道与那个成员链路之间的关联。

4.3.2机制2:用编号的接口ID来显式指示

这种机制要求成员链路有一个唯一的远端IP地址。上游节点通过包含一个新的IF_ID RSVP_HOP 对象/IF_ID TLV 来指示所选的成员链路,这个对象携带IPv4或者IPv6地址并包含在Path/Label 请求消息中(请参阅RFC3473或RFC3472)。对于双向LSP,上游节点会选好每一个方向上的成员链路。

这个机制不要求每一个成员链路都有它自己的控制通道。实际上,它甚至不要求整个的捆绑链路具有自己的控制通道。

4.3.3机制3:用无编号的接口ID来显式指示

按照这种机制,每个无编号的成员链路被指定一个唯一的接口标识符(32比特值)。上游节点指明选择哪一个成员链路。

在单项LSP的下行方向,在Path/Label请求消息中的对象/TLV携带成员的接口ID,如果是双向LSP,那么在上行方向也会携带成员接口ID。

捆绑链路两端的两个LSR会交换这些标识符。标识符的交换可能是通过配置或者像LMP 这样的协议或者RSVP-TE/CR-LDP或者IS-IS/OSPF的扩展来实现的。

这种机制不需要每一个成员链路有它自己的控制通道。实际上,它甚至不要求整个的捆绑链路具有自己的控制通道。

4.4无编号捆绑链路

捆绑链路本身可以是编号的或者无编号的,与其成员链路编号与否是独立的。这会影响捆绑链路在IS-IS/OSPF中的通吿方式,以及在捆绑链路见传递的LSP ERO格式。不仅如此,某一LSR的所有无编号的出链路的无编号接口标识符在那个LSR中必须是唯一的。

4.5形成捆绑链路

把成员链路捆绑起来的基本规则是把那些具有某种相关性的链路放入到一个相同的捆绑中。如果链路的相关性有多种属性,那么可以按照这些属性顺序地进行捆绑操作。例如,链路可以首先基于第一个属性进行分组。然后每一组可以再次根据第二个属性细分为更小的组,等等。这个过程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处理后的捆绑所具有的属性应该是可以简单归类的。链路捆绑操作可以是自动完成的或者手工配置。自动化的链路捆绑方法可以按顺序应用捆绑规则来产生捆绑。

例如,相关的成员链路的第一个属性可以是接口交换能力,第二个属性可以是编码类型,

第三个属性可以是管理权重(成本),第四个属性可以是资源类别,最后链路可能是根据其他衡量标准例如SRLG(共享风险的链路组)来互相关联的。

当处于保护目的而需要选择一个备用通路时,遵循的一般规则是不要把备用通路选择到属于某一SRLG的任一链路上。因此,需要遵循的规则就是把链路精确分组到相同属性集合的SRLG中。

这种按序细分可能导致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产生大量的捆绑链路。然而,从实际经验来看,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成员链路的链路属性也不是那么复杂多样。因此,实际的捆绑数量不会很大。

5.与UNI的关系

在边缘GMPLS节点和网络侧GMPLS LSR之间的接口可以称为用户网络接口(UNI),而两个网络侧LSR之间的接口可以称为网络间接口(NNI)。

GMPLS不明确区分UNI和NNI。边缘节点连接到网络侧的LSR上,这些LSR之间再互相连接。当然,边缘节点的行为与网络侧的LSR的行为并不完全一样。要注意,边缘节点也会运行路由协议,然而,可以预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这样(参考5.2节和关于显式路由的信令章节)。

从概念上讲,UNI和NNI之间的区别要么在这两个接口使用完全不同的协议或者即使他们使用相同的协议但是还是有明显差异的时候才有意义。

GMPLS的方法从一开始就以建立一个一致的模型为主要目标,它同时考虑了UNI和NNI 接口。出于这个目的,在初期忽略了UNI的少量具体特性。其他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支持这些特性的UNI接口来改进GMPLS。

5.1与OIF UNI的关系

本节仅对OIF开展的与GMPLS相关工作做参考性介绍。当前【2004年前后】OIF UNI规范定义了一个客户侧SONET/SDH设备和SONET/SDH网络【属于不同的管理实体下】之间的接口。这个接口是为重叠模型设计的。【OIF UNI和NNI最新规范还得去OIF网站去。】

5.2 UNI接口的可达性

本节讨论边缘节点的显式路由的选择问题。与多个LSR互联的边缘节点选择第一个LSR 就是这种问题的一部分。

边缘节点(主机或者LSR)可以或深或浅地参与到GMPLS路由中。在UNI接口上可以支持4种不同的路由模型:基于配置的,部分对等,被动侦听和完全对等。

-基于配置的:这种路由模型需要为边缘节点手工或者自动配置出一个按照首选

顺序排序的相邻LSR列表。例如,可以使用DHCP来实现自动配置。在UNI接口

上除了可能交换排序的LSR列表之外不会交换路由信息。边缘节点使用的唯一路

由信息就是这份列表。边缘节点默认地向优先的LSR发送一个LSP请求。这个LSR

可能发送ICMP重定向从而把某个LSP请求重新定向到与边缘节点相连的另一个

LSR。GMPLS并不排斥这种模型。

-部分对等:可以使用信令平面的某些扩展来在UNI接口上交换有限的路由信息。

UNI上交换的可达性信息可以被用于发起于特定于边缘节点的路由选择。今天,GMPLS不支持这个模型了。

-被动侦听:边缘节点可以安静地听从路由协议的指令,并基于获得的信息做出路由决策。边缘节点接受到完全的路由信息,包括流量工程扩展。LSR应该透明

地把所有路由PDU转发到边缘节点。然后边缘节点可以根据所有的端到端路由

信息来计算一个完整的显式路由。GMPLS不排斥这种模型。

-完全对等:除被动侦听外,边缘节点参与路由计算,与它的邻居建立邻接关系并且通告LSA。这只有在缘边节点通告它们自己的流量工程信息有利时才有价值。

GMPLS不排斥这种模型。

6.链路管理

在GMPLS环境下,一对节点(如光交换设备)可能通过几十根光纤互联起来,而如果使用的是DWDM技术的话,每一根光纤上可能有上百个波长。出于路由目的,多根光纤和/或多个波长可以被组合成一个或多个捆绑链路。进一步地,为了在节点间进行路由,信令和链路管理而互相通讯,则必须要在一对节点间建立控制通道。

链路管理是一组实用程序(procedures)的集合,这些程序用于在相邻节点间提供局部的服务功能,比如控制通道管理,链路连通性校验,链路属性相关性,以及故障管理。因此定义了链路管理协议来实现这些操作。LMP是在GMPLS环境下全新开发的一个协议,但是它是一个可以用于其他环境下的通用工具箱。

在GMPLS环境下,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控制通道不再要求它使用与这些节点间数据链路的相同的物理媒介。而且,用于交换GMPLS控制平面信息的控制通道与它们管理的那些链路是互相独立的。因此,设计LMP的目的是独立地管理数据链路,而与那些数据链路的终结功能没有关系。

对于LMP而言,控制通道管理和链路属性相互关联过程是必需的。链路连通性校验和故障管理过程则是可选的。

6.1控制通道和控制通道管理

LMP控制通道管理的作用是建立和维护节点间的控制通道。控制通道独立于TE链路,而且用于交换MPLS控制平面信息,例如信令,路由和链路管理信息。

“LMP邻接”是在两个支持相同LMP功能的节点间创建的。每一个邻接可以有多个控制通道同时激活。控制通道可以是显式配置的也可以使自动选择的,但是,目前的LMP假设控制通道是显式配置的,而控制通道能力的配置则可以是动态协商的。

对于LMP来说,控制通道的准确实现还没有确定。不再要求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控制通道使用与两个节点间数据承载链路相同的物理媒介。例如,控制通道可以使用独立的管理网络中的独立的波长或者光纤,以太网链路或者IP通道。

允许节点间的控制通道与其相关联的数据承载链路物理上互相分离的结果是控制通道的完好与数据承载链路的完好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反之亦然。因此,在LMP中开发了新的机制来管理链路,分别从链路配置和故障定位两方面来说明。

LMP并不详细规定控制通道中使用的信令传送机制,但是他明确说明控制通道中传送的消息必须是IP封装的。而且,由于消息是IP封装的,链路层编码就不是LMP的一部分。控制通道的每一个方向都被指定一个32比特非零整数的控制通道标识符(CCId)。

每一个控制通道独立地协商它的控制通道参数以及用快速Hello协议维护连通性。后者在没有监测链路故障的底层机制的条件下是必须具备的。

LMP的Hello协议的作用是一个轻量级保活机制,它能够对控制通道故障快速地作出反应,从而不会丢失IGP Hello消息,而且关联的链路状态邻接也不会被无故地删除。

Hello消息有两个阶段:协商阶段和保活阶段。协商阶段是协商一些基本的Hello协议参数,如Hello频度。保活阶段的活动是快速的轻量级双向Hello消息交换。

如果一组控制通道共享一对节点,并且支持相同的LMP功能,那么LMP控制通道消息(除配置消息和Hello消息)无需本地节点和远端节点之间协调的条件下就可以在任一激活的控制通道上传送。

对于LMP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至少有一个控制通道总是保持激活。万一控制通道发生故障,那么就可以在无需协调的情况下使用备选的激活的控制通道。

6.2链路属性相关性

作为LMP的一部分,还定义了链路属性相关性交换。它的目的是把多个数据承载链路(如成员链路)汇聚到一个捆绑链路中,并且交换、相互关联或修改TE链路参数。链路属性相关性交换可能在链路处于UP且不在校验过程(参考下一节)的任意时刻完成。

例如,它允许向捆绑链路添加成员链路、修改一个链路的最小/最大可预留带宽、修改端口标识符、或者修改捆绑链路中的成员链路标识符。这个机制是通过交换链路摘要消息而实现的。

6.3链路连通性校验

链路相关性校验是一个可选的程序,它可用于校验数据承载链路的物理连通性,以及用于交换GMPLS信令中使用的链路标识符。

这个过程在数据承载链路一旦建立完成之后就开始执行,接着周期性地针对所有未分配的(空闲的)数据承载链路进行连通性校验。

校验过程是在数据承载链路的带内发送Test消息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未分配的链路必须是不透明的;然而,多维度不透明性(例如检查开销字节,终结净符合等)从而导致使用不同的机制进行Test消息的传送。要注意,Test消息是在数据承载链路上传输的唯一一个LMP消息,而Hello消息在链路校验过程中继续在控制通道中交换。由于数据承载链路是单向的,因此在发送方向测试数据承载链路。同样,LMP相邻节点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交换Test消息是可能的。

为发起链路校验过程,节点必须首先通知邻接节点它将在某特定的数据承载链路或者某特定捆绑链路的成员链路上开始发送Test消息。节点必须也指明要校验的数据承载链路数量;发送测试消息的间隔时间;编码方法,以及支持的传送机制,Test消息的数据速率;以及数据承载链路所相应的光纤,传送Test消息所用的波长。而且,在此时传送本地和远端捆绑链路标识符来把成员链路和捆绑链路标识符关联起来。

6.4故障管理

从运营的角度来说,故障管理是很重要的要求。故障管理通常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通知。当故障发生并被检测(故障检测)到后,操作员需要知道故障发生的准确位置(故障定位),从而可能需要通知源节点以便执行某些动作(故障通知)。

注意故障定位也可以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局部的)保护/恢复机制。

在像透明光子交换这样的新技术中,目前还没有定义定位故障的方法和必须用带外方法(通过控制平面)传送故障信息的机制。

LMP提供快速定位链路故障的故障定位程序,手段是向故障的上游节点通知故障(例如通过一个故障通知程序)。

检测到数据链路故障的LMP下游方向相邻节点将向它的上游相邻节点发送一个LMP消息来告知这个故障。当上游节点接收到一个故障通知后,它可以把这个故障与相应的输入端口互相关联来确定故障是否是在两个节点之间。一旦故障被定位,就可以用信令协议启动链路或通道保护/恢复程序。

6.5 DWDM光线路系统(OLP)的LMP

在全光环境中,LMP的重点是对等通信(例如OXC到OXC)。OLS(光线路系统或者WDM 终端复用器)系统中两个OXC之间的一条链路有大量相关信息。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平面可以进一步降低需要的人工配置以及极大地增强了故障检测和恢复,从而提高网络易用性。

LMP-WDM为处理OXC和OLS互联的情况针对LMP进行了扩展。这些扩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光链路接口要求。

使用全光光子交换(PXC)的网络环境下故障检测尤其是个问题。一旦连接建立,PXC 对于链路的完好性只有非常有限的能见度。尽管PXC是全光的,但是长途OLS系统通常在电层终结通道并且在光层对通道进行再生处理。这就提供了一个监测PXC间通路完好性的机会。OLS就可以使用LMP-WDM把这些监测信息提供给PXC。

7.通用化的信令

GMPLS信令对RSVP-TE和CR-LDP信令的某些基本功能进行了扩展,有时,还增加了一些功能。这些修改和增加影响基本的LSP属性:标记的请求和通讯过程,LSP的单向特性,差错是如何传递的,以及为同步入端口和出端口所提供的信息。

核心GMPLS信令规范包括三部分:

1.信令功能描述【RFC3471】

2.RSVP-TE扩展【RFC3473】

3.CR-LDP扩展【RFC3472】

另外,针对不同的技术体系还有一些独立的规范:

1.针对SONET和SDH的GMPLS扩展【RFC3946】

2.针对G.709的GMPLS扩展【RFC4328】

根据MPLS特性【RFC3031】的规范,下列MPLS主要特点也适用于GMPLS:

-下游按需的标记分配和分发方式

-入端口发起的顺序控制

-自由式(通常的)或保守式(也可支持)标记保留模式

-请求,流量/数据,或拓扑驱动的标记分配策略

-显式路由(通常的)或者逐跳路由

GMPLS信令在MPLS-TE的基础上定义了下列新的组件:

1.新的通用标记请求格式

2.支持TDM,LSC,和FSC接口的标记,一般称为通用化标记

3.支持波段交换

4.出于优化目的(如为了优化延迟)的上游标记建议

5.为支持某些光学约束条件而由上游进行标记限制

6.带竞争解决方案的双向LSP建立

7.快速故障通知扩展

8.目前重点关注链路保护的保护信息,外加主备LSP指示

9.为达到良好的控制,使用显式标记控制的显式路由

10.针对不同技术使用的特定流量参数

11.LSP管理状态处理

12.控制通道分离

在后面章节会对这些组件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要了解完整的规范说明,请在相应文档中查阅。

请注意GMPLS是非常通用的技术,它的很多功能组件是可选项目。组件1,2和10是必需的。通常,组件6和9也应该实现。组件3,4,5,7,8,11和12是可选的。

典型SONET/SDH交换网络要实现组件:1,2(SONET/SDH标记),6,9,10和11。由于可以使用SONET/SDH开销字节来实现保护,因此组件7和8是可选的。

典型波长交换网络要实现组件1,2(通用的格式),4,5,6,7,8,9和11。只有在特例波段交换的情况下才需要组件3。

典型光纤交换网络要实现组件1,2(通用的格式),6,7,8,9和11。

典型的MPLS-IP网络不需要实现这些组件中的任意一个,因为在不支持组件1的情况下就表示网络本身就是MPLS-IP网络。然而,请注意组件1和8也可以用于MPLS-IP的信令。那种情况下,链路保护类型(在CR-LDP中不可用,但是在RSVP-TE中则有一些很基本的保护形式)对MPLS-IP网络有帮助。在这里组件2是一个基本的MPLS标记,而无需新的标记格式。

GMPLS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支持GMPLS的RSVP-TE和CR-LDP的实现所要具备的任何特性– 与GMPLS程序直接相关的除外。决定哪一个是可选组件以及需要实现的RSVP-TE 和CR-LDP程序是由制造商作出的。某些可选的MPLS-TE特性对于TDM,LSC和FSC层也是有用的,例如从MPLS-TE继承来的建立与保持优先级。

7.1概述:如何请求一条LSP

TDM,LSC或者FSC形式的LSP是通过向目的节点方向的下游发送一个PATH/标记请求消息来建立的。这个消息包含一个携带LSP类型(例如针对所讨论的层)以及LSP净负荷类型的通用化标记请求。通常也会向消息中添加一个显式路由对象(ERO),但是这个可以由第一个/默认LSR来添加和/或完成。

在RSVP-TE SENDER_TSPEC对象或者CR-LDP 流量参数TLV中携带请求的带宽。某一个技术所使用的特定参数在这些流量参数中给定,例如对于SONET/SDH LSP而言,这些参数包括信号类型,级联和/或透明度。对于一些其他技术,可能只有一个用浮点数值指明带宽大小的带宽参数。

可以用保护信息对象/TLV来请求针对每个链路来请求本地保护。端到端LSP保护有待深入研究,并且在后面的LSP保护/恢复一节介绍。

如果LSP是一个双向LSP,那么在Path/标记请求消息中也指定上游标记。这个标记将会被用在上行方向。

另外,在这个消息中也可以包含一个建议的标记,一个标记组和一个波段标记。其他操作则在MPLS-TE中定义。

下游节点将回送一个Resv/标记映射消息,它包含一个可容纳多个通用化标记的通用化标记对象/TLV。例如,如果请求级联的SONET/SDH信号,那么会返回多个标记。

在SONET/SDH虚级联的情况下,将返回一组标记。每一个标记标志虚级联信号中的一个单元。这一点限制虚级联保持在一个单独的(成员)链路中。

对于任何类型的SONET/SDH相邻级联,只需要返回一个标记即可。这个标记是连续级联信号的最后一个信号(按照RFC3946中指定的顺序)。

7.2 通用化的标记请求

通用化标记请求是在RSVP-TE Path消息而不是常规标记请求或者除现有TLV之外的CR-LDP请求消息中增加的一个新对象/TLV。每个消息只能使用一个标记请求,每个信令消息每次可以请求一个单独的LSP。

通用化标记请求对于被请求的LSP支持三个主要的特性参数:LSP编码类型,必须使用的交换类型,以及称为通用化PID(G-PID)的LSP净负荷类型。

LSP编码类型指明LSP关联的业务所使用的编码类型,例如使用技术类型。举例如它可以是SDH,SONET,以太网,ANSI的PDH技术等等。它表示LSP的特性,而不是LSP所连接的链路的特性。这个参数被每一个节点逐跳使用。

某链路可以支持一组编码格式,支持的含义是链路可以承载并交换这种编码格式的一个或多个信号。而交换类型则指明在LSP所使用的特定链路上应该执行的交换类型。对于通告多种交换能力的链路而言需要这个信息。

节点必须确认在相应的入接口上支持交换类型中指明的类型;否则,节点必须产生一个“路由问题/交换类型”指示这样的通知消息。

LSP的净负荷类型(G-PID)标识LSP所承载的净负荷的类型,例如LSP客户层的标识符。对于某些技术,它也指明客户层信号使用的映射技术,例如E1的比特同步映射。这些信息必须根据LSP编码类型来解释,并且被LSP两端的节点所使用,以便知道一个请求所指向的目的客户层,在某些情况下是由倒数第二跳执行的。

在通用化标记请求中并不传送其他与技术相关的参数,而与技术相关的流量参数则在后续解释。目前,定义了两组流量参数,分别是SONET/SDH和G.709的。

可以预期在将来也会为全光交换网定义特定的流量参数。

7.3 SONET/SDH流量参数

GMPLS 分别为SONET 【ANSI-T1.105】和SDH 【ITUT-G.707】指定了一组功能丰富的流量参数。

第一个流量参数定义了组成所请求的LSP的基本SONET/SDH信号类型,例如VC-11,VT6,VC-4,STS-3c等等。还定义了几种应用于基本信号的变形格式,包括连续级联,虚级联,透明度和倍增。每一个都是可选的。必须严格按照下列顺序来使用:

-首先,连续级联可以应用于基本信号,产生连续级联的信号,这是可选的。

-其次,虚级联可以直接应用于基本信号,或者应用于前一阶段获得的连续级联信号,这也是可选的。

-再次,当请求的信号是帧而不是一个容器的时候,某种程度的透明度也是可以指定的,这也是可选的。而且已经定义了几种透明度封装。

-最后,倍增可以直接应用于基本信号,或者应用于在第一阶段获得的连续级联信号,或者在第二阶段获得的虚级联信号,或者结合了某种透明度的这些信号,

这些操作都是可选的。

对于RSVP-TE,SONET/SDH流量参数在一个新的SENDER_TSPEC和FLOWSPEC中携带。两者都使用相同格式。SENDER_TSPEC没有关联Adspec,它被省略了或者使用默认值。Resv消息中接收到的FLOWSPEC对象的内容应该与相应的Path消息的SENDER_TSPEC 的内容相同。换句话说,通常不允许接收端修改流量参数的值。但是,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协商,请参阅RFC3946。

对于CR-LDP,SONET/SDH流量参数直接就在新的TLV中携带。

7.4 G.709流量参数

简而言之,基于G.709技术的网络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层次:光层(如由波长构成)和数字层。这两层进而划分成子层,而且交换行为发生在两个特定的子层中:在OCh(光通道)光层和ODU(光通道数据单元)电层。ODUk符号用于表示不同带宽的ODU信号。

GMPLS G.709流量参数针对G.709网络指定了一组功能丰富的支持能力。

第一个流量参数指定了组成请求的LSP的基本G.709信号类型,例如ODU1,40Gbps的OCh等等。也定义了针对基本信号按顺序应用的几种变形。

这些变形是虚级联和倍增。这些变形的每一个都是可选的。而且必须严格按照下列顺序来使用:

-首先,可以直接针对基本信号应用虚级联,这是可选的。

-然后,可以直接针对基本信号使用倍增或者针对第一阶段获得的虚级联信号应

项目管理(全英文)试题 - 有翻译

一、名词解释(5*2=10) PMI,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 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认证 PMBOK,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PLC, project life cycle, 项目生命周期 RFP, Request for proposal, 需求建议书 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工作分解结构 CPM, Critical path method, 关键路径法 PERT, 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计划评审技术 AOA, Activity-On-Arrow, 双代号网络图法 AON, Activity-on-node, 单代号网络图 CPI, Cost Performance Index, 成本绩效指数 (挣值(EV)/实际成本(AC)) RAM, 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Matrix, 职责分配矩阵 P&L, Profit and loss损益 VAT, value-added tax, 加值税、增值税 QA,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障 二、填空题(5*2=10)。 1. A project is an endeavour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objective through a unique set of interrelated tasks and the

工程项目管理中文翻译资料

工程项目管理 12 成本控制,监视和会计 12.1 成本控制问题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控制的常规程序和记录的保持已成为项目经理和其他参加者在建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两个作用,它记录了项目相关的财务往来,同时给项目经理提供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项目控制的问题在项目的一个老的定义中总是被总结为“结束预算后大部分模糊相关的活动的汇集”。⑴项目控制系统的任务是给这些问题的存在和程度一个公平的提示。 在这章中,我们讨论与项目过程中资源运用、会计、监控相关的问题。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强调会计信息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项目账户的解释在项目完成之前通常不是很直接的。正因为这种账户说明太晚以至于不能影响项目管理,甚至到了项目结束之后,会计结果可能还是不清晰的。因此,为了成本管理的目的,项目经理需要知道要怎样说明会计信息。然而,在考虑管理问题过程中我们需要讨论一些常见的会计体系和条约,尽管我们的目的不是提供一个对会计程序的全面调查。 项目控制目标的局限性应该作为重点。项目控制程序主要是为了辨析实际与项目计划的偏差而不是建议可能的办法来节省成本。这个特征是项目控制变得重要的先进阶段的具体反映。项目成本的节省主要是在项目计划和设计期间,在实际建筑阶段,变动可能会推迟项目进度并代之费用的无节制增加。实际上,项目控制的重点是履行原定计划或说明实际与计划的偏差,而不是成本的重大改善和节省,它只是在建筑计划过程中经常发生变动时的援助行为。 最后,要讨论一下与信息的综合化相关的问题。项目管理的活动和功能事务是紧密相连的,尽管许多情况下技术不能促进项目活动的全面或联合的考虑。

例如,项目进度表和成本账户通常是被分离的,结果项目管理者必须从关于项目的不同报告和他们自己的观察角度来综合一个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经理常常被迫推测因改变进度表而带来的费用增加,而不是获得为进度表的调整而提供的帮助。各种类型信息的交流和综合化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有益作用,虽然他在项目控制规程的常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2.2 项目预算 为了项目的成本控制,建筑计划的伴生的现金流动估计可以为税后的项目监控提供参考依据。为了进度表,可以将各个单独活动的进展和完成重点工程所获得的成就与工程进度相比,以监控项目的进展程度。合同和施工规范为估计和保证建筑所必须的质量提供标准。最终或详细的成本估计为项目期间财政表现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在将费用列为详细成本估计的基础上,可以认为项目是在财政控制下的。特定类别成本的超支提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确切的提示。建筑计划和控制所发生的费用重点在于最终成本估计所包括的类别,这个焦点对一些少量活动或大量重复活动如铺车行道这类工程最为适宜。 为了控制或监测的目的,原始的详细成本估计被特地转换成方案预算,并且在随后被作为管理的指南。详细成本估算中的具体项目成为工作成本因素。项目过程中酸发生的费用被分类别记录在具体成本账户以便于于是成本比较。因此,单独的成本账户一般代表成本控制的基本单元。不可避免地,成本账户也许被分开也许被划入那些与特殊预定活动和特殊成本账户相关的工作元素中。 除了成本数额之外,关于每个工作账户上的材料数量和劳力投入也会被特别保留在方案预算中。通过这个信息可以将实际材料使用率和劳力与预期要求相比较。结果,可以分析出特殊项目上的费用超支或节约的原因,或许是单价的变化,或许是劳动生产率变化或材料消耗的变化。

项目管理(全英文)试题-有翻译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 一、名词解释(5*2=10 ) PMI, Project Ma nageme nt In stitute, PMP, Project Man ageme nt Professio nal,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认证 PMBOK, Project Ma nageme nt Body of Kno wledge, 项目管理知识体 系

PLC, project life cycle, 项目生命周期 RFP, Request for proposal, 需求建议书 WBS, Work Breakdow n Structure, 工作分解结构 CPM, Critical path method, 关键路径法 PERT, 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计划评审技术 AOA, Activity-On-Arrow, 双代号网络图法 AON, Activity-o n-n ode, 单代号网络图 CPI, Cost Performanee Index, 成本绩效指数(挣值(EV)/实际成 本(AC)) RAM, Resp on sibility Assig nment Matrix, 职责分配矩阵P&L, Profit and loss 损益 VAT, value-added tax,加值税、增值税 QA, Quality Assura nee, 质量保障 、填空题 (5*2=10 )。 1. A project_ is an endeavour objective through a unique set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1. to of accomplish a specific in terrelated tasks and 项目是努力完成一 个特定的目标,通过一套独特的相互关联的任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 A project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planning the work and then work the pla n. 项目经理负责规划工作,然后工作计划。 3. The project life cycle has four phases: initiating, pla nning, perform ing, and clos ing the project. 项目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启动、规划、执行和结束项目。 4. Project selection_invoIves evaluating potential projects

项目管理中文翻译版18页

邀请书 对于 第三方检验和工程监 理机构的委任 (TPIMA) 基本服务,城市贫困(BSUP)和集成贫民窟和住房 大兰契发展代理有限公司 (承诺的恰尔肯德邦Govt.) 3楼,RRDA大厦Pragati Sadan,Kutchery路,兰契-834001。 电话:0651-2201992,传真:0651-2201912。 1. 背景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全国市区重建团(JNNURM)旨在改革驱动的综合规划和城市发展/与效率城镇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机制,提供基本服务,包括改善城市贫民的住房,城市社区的参与和地方问责机构(ULBs)和对公民半官方机构。它的两个组成部分,基本服务向城市贫民(BSUP)和集成住房和贫民窟发展计划(IHSDP)关于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的焦点。这些项目旨在为贫民窟的综合开发提供住房,基础服务设施和其他有关公民的城市贫民。这两个分团有很强的住房的内容。

代表团在住房和城市扶贫部(MoHUPA)总局已演变为国家级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根据JNNURM 批准的项目和监测。这个检查和监测过程将继续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物理和金融项目的进度。该模型的招标书的目的是: ?启用大兰契发展局有限GRDA(国家级交点Agnecy一西那)委任第三方检验和监测机构(TPIMA)审议和受市区地方机构(ULBs),半官方机构和其他国家实施的所有JNNURM监测项目机构 ?将在这个过程中,职能和外部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活动范围的标准化和一致性的JNNURM从事项目监测 ?对下提供JNNURM项目结构化报告 2.需要第三方检验和监测(TPIM): 核查团首长,MoHUPA目前正在实施一个网络启用JNNURM项目跟踪和综合城市贫困监测系统(IPOMS)管理信息系统(MIS)。该系统的目的是捕获物理和财务JNNURM项目的进度。这些资料是为以后每期推出适用于项目的关键。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交叉验证与TPIMA独立报告,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使纠正行动,如果必要的。TPIM将使成就 ?更好的工程质量 ?成本控制 ?时间控制 ?改善规划与预算 ?控制对资金流量与利用 ?测量项目成果 ?测量的影响JNNURM JNNURM项目由中央制裁及监察委员会在经过详细的项目报告中心(DPRs)由经批准的国家级督导委员会(SLSC)以及由中央政府专门机构鉴定ULBs准备。在每个阶段,可能有意见和建议,并TPIM将确保这些点是在该项目的实施中。TPIM将定期反馈,确保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

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管理中英文翻译

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管理中英文翻译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st manage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论文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的造价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造价管理措施。 Abstract :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how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project investment, is a big problem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cost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project, and proposes effective, feasible cost management measures. 论文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造价管理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在工程项目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投入建设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尽量少的劳动和物质消耗,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在于从项目的整体利益出发,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the project,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inpu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 the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min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labor and material,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i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not only the cost quota control project investment does not exceed the approved, but from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project, the rational use of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obtain the maximum investment benefit. 一个建设项目从酝酿、规划、设计到建成投产包括以下程序: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评估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相应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工程建设阶段性工作相适应,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二是设计与计划阶段的造价管理;三是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四是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管理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验收 - (Acceptance) 指客户检查接受项目交付物的过程。 活动 - (Activity) 指在项目中的任何消耗资源(人力、物理和设施)、产生相应成本并且生产出一项或多项产品的过程。活动通常会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中明确展示。 现货 - (Actuals) 指项目或其他活动中的实际成本和消耗。这是一个测量值,通常会被用来与计划或预期值做比较。 假设 - (Assumption) 预先接受为正确但缺乏证据的事物或定义。假设通常会发生在项目规划阶段并且被用来作为估算的基础。应当将所有的假设都记录下来;如果某假设在后期被证明不正确,可以对计划和估算做出相应地调整。 基线 - (Baseline) 基线是一个快照:一个被记录在案的项目所处位置或状态。尽管项目所处的位置以后可能会被更新,但基线始终保持不变,并可被作为原始状态的参照与当前项目位置的对照。基线产品,例如软件系统,应当被永久地记录在案,以便于在将来的任何时间召回。 预算 - (Budget) 经分配的、用于执行项目工作的款额及其他资源。 商业论证 - (Business Case) 指启动和继续一个项目的原因和依据。商业论证应当定义出项目可产生的商业及其他收益,以及项目的成本和时长。商业论证同时还指出如何衡量项目的成功 商业需求 - (Business Requirements) 指的是利益相关者对完成项目的商业要求。在项目起始阶段,商业需求处于较高等级,但随着项目的发展,这些需求被不断地提炼并最终被细致地记录在正式的文件中。 变更控制 - (Change Control) 指按照计划的范围、工期和预算来管理控制变更。在小型项目中变更控制可能采用非书面的、非正式的方式,但是在大型项目中,变更控制意味着一个牵涉很多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正式的过程(变更控制委员会) 变更控制委员会 - (Change Control Board (CCB)) 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团体,负责批准或否决对项目基线的变更。委员会在做决定之前必须了解变更的范围以及变更对成本和工期可能造成的影响。他们或者拒绝采用变更,或者决定在什么时候采用变更。如果变更被采用,那么项目的范围和基线计划就会有所改变,估算也必须随之修改。 变更申请 - (Change Request) 指正式地对最终产品提出修改的方式。变更申请应当被上交给变更控制委员会并由委员会进行审批。 客户 - (Client) 项目活动的主要收益人或团体。 竣工 - (Close Out) 项目工作的完成。 约束条件 - (Constraints) 项目工作必须考虑的限制条件。典型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预算和资源等。

项目管理术语中英文对照

项目管理术语中英文对照 项目管理术语中英文对照 ACWP Actual Cost of Work Performed 已执行工作实际成本 AD Activity Description 工作描述 ADM Arrow Diagramming Method 箭线图示解法 AF Actual Finish Date 实际完成日期 AOA Activity-On-Arrow 双代号网络图 AON Activity-On-Node 单代号网络图 AS Actual Start Date 实际开始日期 BAC Budget At Completion 在完成时的预算 BCWP Budge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 已执行工作预算成本BCWS Budge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 计划完成工作预算成本CCB Change Control Board 变更控制委员会 CPFF Cost Plus Fixed Fee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CPIF Cost Plus Incentive Fee 成本加奖励费用(合同) CPI Cost Performance Index 成本执行指数 CPM Critical Path Method 关键线路法 CV Cost Variance 成本偏差 DD Data Date 数据日期 DU Duration 持续时间,工期 EAC Estimate At Completion 在完成时的估算 EF Early Finish date 最早完成日期 ES Early Start date 最早开始日期 ETC Estimate (or Estimated) To Complete 到完成时的估算 EV Earned Value 挣值法 FF Free Float or Finish-to-Finish 自由时差,或完成到完成关系FFP Firm Fixed Price 完全固定总价合同 FPIF Fixed Price Incentive Fee 固定价加奖励费用 FS Finish-to-Start 完成到开始关系 GERT 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图示评审技术IFB Invitation For Bid 邀标 LF Late Finish Date 最晚完成日期 LOE Level of Effort 投入水平 LS Late Start date 最晚开始日期 MPM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现代项目管理 OBS Organization(al) Breakdown Structure 组织分解结构 PC Percent Complete 完成百分比 PDM Precedence Diagramming Method 优先图示法 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计划评审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