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工程焊接方法及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方法及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方法及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方法及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方法及措施

1.焊前检查工作

2.定位焊接

钢结构安装就位校正完成后,正式焊接施工前,应对焊接接头进行定位焊接,焊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3.焊接施工

钢构件多层多道焊参数参考表: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及控制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69116978.html,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及控制措施 作者:张元辉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7期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钢体的焊接质量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在我国的建筑在施工中钢材的焊接使用率、普遍度非常高,提升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对提高建筑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响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大型建筑其钢结构较复杂,节点构造重叠,接头对接形式繁多,钢材的研发和现场施工中焊接技术难度越来越高。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跨度的增大,抗震性能设计对主要钢结构焊接质量要求随之升高。框架梁与柱的连接焊缝、剪力板与柱的连接焊缝、梁腹板与柱的连接焊缝和柱的拼接焊缝等都是结构的主要部位,基本上都是坡口熔透一级焊缝,100%超声波探伤,对焊接质量要求非常高。 一、影响焊缝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焊工的技术水平 焊接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由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技师)及以上职称的焊接技术人员担任,全面负责工程焊接管理工作。焊接技术人员应该掌握工程情况,认真执行本工程涉及的相关规范,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焊接施工组织设计和拟定技术措施;制定焊工培训方案;组织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交底,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参与重要部件的焊接质量验收工作;记录、检查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办理本专业竣工技术文件的移交,组织本专业项目技术总结。 (二)焊缝的布置与焊接顺序 不同的焊接顺序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或者对下一步的工作造成施工困难等,比如在同一作业平面上应该从中心向四周对称扩展焊接;在立体空间中,应先焊上层梁柱节点,再对下层以及中层梁柱节点焊接,柱与柱接头最后焊。焊接工作贯穿在整个安装焊接工程中,确保了过程控制的严肃性,也就确保了工程质量。焊接过程控制应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施工中的管理,焊后检验和热处理。 (三)焊接方法 不同的焊接方法对于相同的焊件、焊缝来说造成的结果也不相同。通常为了焊缝表面成形好则会采用埋弧焊,但是焊接造成的变形较大;如果想焊接变形小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但是其焊接的外观质量不如埋弧焊焊接的。在合金钢、中厚板的焊接中,以及要求消除应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京隆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硝改造工程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施工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京隆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材料介绍 (2) 三、焊接施工流程 (3)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3) 五、现场焊接顺序: (4) 六、现场技术管理 (9) 七、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9)

内蒙京隆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SCR钢架的主立柱、梁、垂直支撑全部采用"H"型钢,母材材质为Q345(属低合金结构钢),钢架主立柱采用分段对接方式连成一体,其中"H"型钢的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翼缘板之间的连接采用对接焊接方式。 一、编制依据 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 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1.4《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5《管道焊接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 1.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3223-1996。 1.7京隆电厂脱硝钢架安装相关图纸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二、材料介绍 1. Q345化学成分如下表(%): 2.Q345力学性能如下表(%): 其中壁厚介于16-35mm时,σs≥325Mpa;壁厚介于 35-50mm时,σs≥295Mpa

3. Q345钢的焊接特点 3.1 碳当量(Ceq) Ceq=0.49%,大于0.45%,可见Q345钢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措施。 3.2 Q345钢在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 3.2.1 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 Q345钢在焊接冷却过程中,热影响区容易形成淬火组织-马氏体,使近缝区的硬度提高,塑性下降。结果导致焊后发生裂纹。 3.2.2 冷裂纹敏感性 Q345钢的焊接裂纹主要是冷裂纹。 三、焊接施工流程 1、坡口清理准备→点固→焊前预热→焊接→施焊→自检/专检→焊后热处理→无损检验(合格)焊接材料的选用 2、由于Q345钢的冷裂纹倾向较大,应选用低氢型的焊接材料,同时考虑到焊接接头应与母材等强的原则,选用E5015 (J507)型电焊条。 3、对于要求焊接的部位严格按图纸要求施焊,注意坡口角度、间隙及焊角高度。 4、焊接过程应注意层间清理和层间检查,确保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方可继续施焊。 5、焊接过程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接头应熔合良好,收弧时弧坑应填满,以防弧坑裂纹。 6、焊接工作应一气呵成,更换焊条时应迅速,中途不应无故停顿,注意层间熔化,避免出现夹沟。焊接过程中途因故停止后重新焊接时,必须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生锈、水迹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钢结构工程中焊接变形质量控制方案

钢结构工程中焊接变形质量控制 一、小组概况:本小组是一个具有较强QC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QC小组,小组成员是项目部的主要技术骨干,都接受过四川三峡认证公司、省、市、十一局的TQC培训教育。 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万家寨体育活动中心QC小组课题类型管理型 课题名称钢结构工程中焊接变形质量控制 成立时间2007年4月10日小组人数7人 活动时间2007.04.10—2007.08.25 活动频次15次/月活动出勤率100% 累计活动频次75次 小组成员简介 TQM 姓名组内分工学历职称岗位担任工作 培训张玉华组长大专工程师项目经理提供帮助QC方案策划40h 李源春副组长本科助工质检员制定实施计划、质量监督48h 李强力技术顾问大专助工项目副经理组织实施QC 40h 刘天组员大专助工施工员方案实施48h 刘芝峰记录员大专工程师施工员方案实施40h 李建安组员高中/ 电焊工班长方案实施40h 冯仓驹组员高中/ 电焊工方案实施32h

二、选题理由 由于在万家寨体育馆工程中钢屋架起承载和支撑作用,设计对钢结构的要求很高,因为钢结构的质量不仅影响到其它工序,而且对整体工程质量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在安全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气割下料或焊接时,由于在加热或冷却过程的不均匀性的存在,十分容易导致结构内部产生应力,这些应力的存在,最终可能出现结构发生变形,从而降低装置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外形尺寸超差还可能对其他安装工序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变形所引起的尺寸过大,还可能造成工件报废或返工,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使工程成本增加,这种情况是施工单位所最不想看到的工之前,我们就想到了钢结构制作中可能产生变形这一问题,并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总结了以往的施工经验,想办法控制由于焊接所产生的残余应力,防止发生结构变形,使该项工程的钢结构施工质量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为此我们QC小组把“钢结构工程中焊接变形质量控制”作为此次小组活动的课题”,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使钢结构焊接形变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选择课题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传统的时效方法有:热时效、振动时效、自然时效、静态过载时效、热冲击时效等。 机架焊接焊接后进行去应力处理,有自然时效处理(时间长,去应力不彻底,)、震动时效(效率高,费用低,只能去除焊接应力的70%左右)人工加热时效(时间短费用较高,能100%去除焊接应力,同时能进行去氢处理)。 在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高者在屈服极限附近。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大多数表现出很大的有害作用;如降低构件的实际强度,降低疲劳极限,造成应力腐蚀和脆性断裂。并且由于残余应力的松弛,使零件产生翘曲,大大的影响了构件的尺寸精度。因此降低构件的残余应力,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大型燃油退火炉,进行机架焊后退火处理。采用多点加热、多点温度控制方式,温控采用热电偶自动控制仪表控制加热,使炉内各部温度均匀的控制在退火温度,保证工件的退火,同时能去除焊接过程中渗入焊缝中的H原子,消除了机架焊接件的氢脆。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目的和方法??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一定的后热温度,能使焊缝中氢扩散出来,不至于集聚导致裂纹。后热保温时间要根据工件厚度来确定,一般不会低于0.5小时的。焊后热处理的就多了,主要分为四种:1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2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正火,温度在950-1150之间,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再如不锈钢的固熔、稳定化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尤其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艺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钢的耐磨性,硬度等。3先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处理再进行低于下转变温度下的热处理。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4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的焊后热处理。750-900之间,一些材料的实效强化重结晶退火等。想详细的了解,建议找些书看看。不好讲的太详细。错误之处,大家多多批评!谢谢!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产生原因 (1)加工件的刚性小或不均匀,焊后收缩,变性不一致。(2)加工件本身焊缝布置不均,导致收缩不均匀,焊缝多的部位收缩大、变形也大。(3)加工人员操作不当,未对称分层、分段、间断施焊,焊接电流、速度、方向不一致,造成加工件变形的不一致。(4)焊接时咬肉过大,引起焊接应力集中和过量变形。5)焊接放置不平,应力集中释放时引起变形。 (二)预防措施 (1)设计时尽量使工件各部分刚度和焊缝均匀布置,对称设置焊缝减少交叉和密集焊缝。(2)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少变形。如先焊主焊缝后焊次要焊缝,先焊对称部位的焊缝后焊非对称焊缝,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先焊对接焊缝后焊角焊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要点【最新】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钢结构工程在工业以及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而焊接工序又是钢结构加工制造中的关键工序,加强焊接工序的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钢结构产品的质量,对整个钢结构工程质量的提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291 文献标识码:A焊接工序是钢结构加工制作中一种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工序。在焊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焊接缺陷或残余应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使某些局部缺陷,由于难以抵抗外部荷载和内部应力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破坏,并影响到整体结构安全,以致这些钢结构建筑发生局部变形、脆性断裂、甚至倒塌等严重事故,所以,必须建立材料供应、焊前准备、组装、焊接、焊后处理和成品检验等全过程的焊接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钢结构工程的焊接质量。1.焊接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在钢结构加工制造的整个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在公司的人员、设备、材料、操作规范和作业环境上都要遵循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产品合理的制造流程、可靠的试验与检验以及安全的操作。1.1 焊工资质和管理焊接操作人员属于特殊工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焊工技术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企业要编制焊工花名册,并进行严格管理,及时记录和更改相关信息。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的要重新考核上岗。

每个月要通过对焊工所焊焊缝通过检验及无损探伤检测后的合格率进行统计,来考核焊工的业绩和工作质量。统计内容包括焊工姓名、编号、构件名称、焊缝数量、不合格项目、焊接合格率和探伤合格率。 1.2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来检验按照已经制订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焊制的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正式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提供可靠的依据。而对于首次采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必须进行焊接工艺的评定,并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存档保存。1.3 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操作人员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焊接施工的操作规程,没有作业指导书,按照个人想法随意施工会导致焊接施工的质量过程不受控,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制定书面的的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质量才不会失控。1.4 保证焊接材料质量,建立严格的领用制度。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很容易受潮、变质,直接影响焊接质量,所以在运输、储存工程中必须注意防潮,在使用前还要按照规定的烘焙时间和温度进行烘焙。低氢型焊条取出后应立即放入焊条保温桶。在常温下使用,一般不超过4小时,若超过时间就要重新烘焙,但不能超过2次。焊条烘焙,由工段长及时准确填写烘焙记录,记录上要对牌号、规格、批号、烘焙温度和时间等内容详细记录清楚,并由专职质量检验员进行核查签字确认。1.4.1材质因素的控制(1)母材的控制母材所选用的钢材除满足结构的强度、塑料、韧性和疲劳性能要求外,还要求有良好的可焊性,因为母材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属

钢结构焊接施工工艺

目录 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焊接工艺流程2 3.焊接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3 3.1焊前准备3 3.2焊接材料的选择3 3.3焊接预热4 3.4焊接环境5 3.5焊接工艺措施5 3.6 厚板焊接工艺要点9 3.7焊接应力控制12 3.8焊接质量检查13 4.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14) 5.钢结构焊接注意事项 (17) 5.1防风措施 (17) 5.2防雨措施 (17) 1.焊接工艺流程 焊接安全设施的准备、检查 焊接设施、焊接材料安装引弧板、出板再检查修整坡口检查 坡口表面清理坡口检查记录预热温度记录预焊接电流调整、焊道清焊 焊后处自焊接施工记 焊缝外观U检返再检焊接场所清焊接结转移焊接场所 3.焊接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3.1焊前准备 焊接区操作脚手平台搭设良好,平台高度及宽度应有利于焊工操作舒适、方便,并应有防风措施。由于CO气体保护焊2焊枪线较短,考虑将焊机及送丝机置于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是针对节点焊接而专门设计,具体详见安全设施一节。 焊工配置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凿子、焊工专用榔头、刷子以及砂轮机等。焊把线应绝缘良好,如有破损处要用绝缘布包裹好,以免拖拉焊把线时与母材打火。 焊接设备应接线正确、调试好,正式焊接前宜先进行试焊,将电压、电流调至合适的范围。检查坡口装配质量。应去除坡口区域的氧化皮、水份、油污等影响焊缝质量的杂质。如坡口用氧-乙炔切割过,还应用砂轮机进行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3.2焊接材料的选择 根据钢材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对Q345C级钢的焊材选配,见下表1所示: 表1:焊材选择 埋弧焊 母材牌号手工焊条 CO2保护焊 焊丝焊剂 BB Q235+Q235 E4315 H08A CC F4A0 H08MnA E4316 B ER50-G +Q345 C Q235C(实芯) E5015 H10Mn2 BB E501T1-1 F48A2 Q345+ Q345 CC E5016 H08MnA (药芯) E5015 Q345GJC+Q345GJC H10Mn2 F48A2 E5016 3.3焊接预热 预热是防止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氢致裂纹的有效措施,可以控制焊接冷却速度,减少或避免热影响区(HAZ)中淬硬马氏体的产生,降低HAZ硬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焊接应力,并有助于氢的逸出。预热温度的确定与钢材材质、板厚、接头形式、环境温度、焊接材料的含氢量以及拘束度都有关系。根据母材性能结合我们以往一些工程的施工经验,对于Q345钢材,40~60mm的板厚,预热温度80~100℃左右;60~80mm的板厚,预热温度为120℃。 预热主要采用电加热和氧-乙炔火焰加热方法,预热范围为坡口及坡口两侧不小于板厚的1.5倍宽度,且不小于100mm。测温点应距焊接点各方向上不小于焊件的最大厚度

钢结构焊接质量

摘要:焊接工序是钢结构制造、安装生产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在水工钢结构制造安装现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使水工钢结构的制造安装从工装设计、工艺制订、材料采购、资源配置、焊接、检验等都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从而保证水工钢结构的制造安装质量,确保金结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水工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工序是钢结构制造、安装生产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金结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尤其是水工钢结构安装现场影响焊接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作业区狭小、阴暗潮湿、施工部位杂、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因此,各有关水工钢结构设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程规范,都对焊接这一环节给予了充分地重视,并对其施工质量指标作了明确的规定。从目前钢结构所发生的事故分析看,大多在焊缝及热影响区,直接关系到钢结构制造、安装质量。在水工钢结构制造安装现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使水工钢结构的制造安装从工装设计、工艺制订、材料采购、资源配置、焊接、检验等都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从而保证水工钢结构的制造安装质量。 1、焊接质量控制体系 焊接质量控制体系,是水工钢结构制作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分系统,该体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任命和配齐焊接各岗位责任人员。 (2)有一套适应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焊接管理制度。如:焊接施工准备工作规程,焊接工艺评定,产品焊接试板管理制度,焊接工艺及施工,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技术,焊缝返修,焊工培训和资格评定及合格证和质量成本等等管理制度等。 (3)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工作依据、工作标准和工作凭证,并遵照执行。 工作程序是指工艺评定、工艺修改、焊缝返修、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预防,产品焊接试板检验、试样加工和试验等一系列焊接质量控制标准。 工作依据是指工艺、图纸等,如焊工的工作依据是焊接通用工艺守则及焊接工艺卡;焊接技术员的工作依据是施工图、工艺评定报告等;焊接质检员的工作依据是施工图、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质量验评标准等。 工作标准是指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如焊接质检员检查焊缝外观质量主要依据标准DL5017-93表6.4.1或DL/T5018-94表4.4.1等规定。 工作凭证是指焊接管理中的各项表格、报告和原始记录,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记录、焊接技术交底记录、焊条烘烤记录、焊条领用和回收记录、焊接施工记录、焊缝无损探伤报告、焊缝无损探伤委托单、焊缝返修通知单等。 2、焊工的管理 要保证焊接质量,必须有一支既有一定数量又有一定质量的焊工队伍。水电施工企业焊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焊工资质审核与持证,制订并实施焊工培训计划及焊工培训技术管理,焊工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及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焊工考核及合格证的管理,培训质量监督检验及焊工档案的管理等。 2.1.焊接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的核心是认真贯彻《SL35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或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衡量和检验培训效果,就是以考试合格率和焊工在生产中的焊接质量为标准。达到标准即发给相应的资格证书——焊工合格证。 2.2.焊工技术档案的管理 全面、完整的技术档案可使从事焊工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焊工技术状况、焊工业绩等诸多方面有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一份较为完整的技术档案应该包含: ①焊工基本状况;②焊工整体状况;③培训资料;④焊接质量状况记录;⑤合格焊工技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桥梁钢结构焊接技术

1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 焊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及本产品的实际制造情况,拟采用CO 2 气体保护焊及电弧螺柱焊完成本项目钢结构的现场焊接工作。 CO 2 气体保护焊用于埋弧自动焊前的打底焊接和现场安装的所有焊接。 焊接材料 药芯焊丝CO 2气体保护焊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实芯焊丝CO 2 气体保 护焊采用实芯焊丝ER50-6(φ),保护气体CO 2 的纯度≥%(体积法),其含水量不大于%(重量法)。瓶装气体的瓶内压力不低于1Mpa。焊丝熔敷金属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碳钢药芯焊丝》(GB/T 10045-2001)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的要求。 2试件母材准备 (1)试件材料选用本结构设计用料Q345qD,试件下料前,应收集核查钢材的炉批号及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并根据材质标准对所用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复验,复验结果应满足《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的要求。 (2)试件坡口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备,组装前,焊接区母材表面作除锈、除尘处理。 (3)试件组装,两端安装引/熄弧板。 3试件焊接 焊接工艺参数 本工程拟用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如下表所示: 各种焊接方法应采用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措施 (1)各种焊丝表面的镀铜应均匀致密,焊丝表面应无锈蚀和油污。 (2)焊剂中不允许混入熔渣和杂物,重复使用的焊剂应用钢丝网筛过滤。 (3)焊剂必须按下表的规定烘干使用。 焊剂(SJ101)的烘干温度及保温时间 (4)焊工(包括定位焊),必须有焊接资格证书,且只能从事焊工资格认定范围内的工作。 (5)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所使用的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仪表工具良好、齐全可靠,方可施焊。 (6)施焊应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焊工应按照焊接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不得随意变更参数。 (7)焊接工作宜在室内进行,施焊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80%。环境温度低于5℃时,原不要求预热的接头应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80~100℃。相对湿度高于80%时,焊前应用烤枪对焊区进行烘烤除湿,焊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室外作业时,宜在晴天进行,遇到风雨时,应设挡风板和遮雨棚。

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在钢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致钢结构出现缺陷。钢结构焊接的缺陷主要有裂纹、未熔合及未焊透、气孔、固体夹杂、咬边、焊瘤、飞溅及电弧不稳定。接下来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缺陷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处理。 1、裂纹 原因:裂纹通常有冷、热之分。其中,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布置不当、焊接工艺措施不合理,如焊前未预热、焊后冷却快等;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母材抗裂性能差、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焊接内应力过大等。 处理办法: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或铲除裂纹的焊缝金属,进行补焊。 预防措施:对于冷裂纹,应选择抗裂性好的钢材,采用低氢或超低氢、低强的焊条,并控制预热温度、线能量,以降低冷裂纹产生倾向;对于热裂纹,应选择含镍量高的钢材,采用精炼的方法,提高钢材的纯度,降低杂质的含量,并控制焊缝的凹度d小于1mm,降低线能量,以降低热裂纹产生倾向。 2、未熔合及未焊透 原因:未熔合及未焊透的产生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工艺参数、措施及坡口尺寸不当,坡口及焊道表面不够清洁或有氧化皮及焊渣等杂物,焊工技术较差等。 处理方法:对于未熔合应铲除未熔合处的焊缝金属后补焊;对于敞开性好的结构的单面未焊透可在焊缝背面直接补焊;对于不能直接补焊的重要焊件应铲去未焊透的金属,重新焊接。 预防措施:焊前应确定坡口形式和装配间隙,并认真清除坡口边缘两侧的污物;合理选择焊接电流、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对于导热快、散热面积大的焊件,可在焊前预热或焊接的同时用火焰加热,焊缝的起头处与接头处,可选用长弧预热后再焊接;对于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应尽量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避免产生磁偏吹现象,使电弧不

桥梁钢结构焊接技术

1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 1.1焊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及本产品的实际制造情况,拟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及电弧螺柱焊完成本项目钢结构的现场焊接工作。 CO2气体保护焊用于埋弧自动焊前的打底焊接和现场安装的所有焊接。 1.2焊接材料 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mm);实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采用实芯焊丝ER50-6(φ1.2mm),保护气体CO2的纯度≥99.5%(体积法),其含水量不大于0.005%(重量法)。瓶装气体的瓶内压力不低于1Mpa。焊丝熔敷金属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碳钢药芯焊丝》(GB/T 10045-2001)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的要求。 2试件母材准备 (1)试件材料选用本结构设计用料Q345qD,试件下料前,应收集核查钢材的炉批号及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并根据材质标准对所用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复验,复验结果应满足《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的要求。 (2)试件坡口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备,组装前,焊接区母材表面作除锈、除尘处理。 (3)试件组装,两端安装引/熄弧板。 3试件焊接 3.1焊接工艺参数 本工程拟用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如下表所示: 各种焊接方法应采用的焊接工艺参数 (1)各种焊丝表面的镀铜应均匀致密,焊丝表面应无锈蚀和油污。 (2)焊剂中不允许混入熔渣和杂物,重复使用的焊剂应用钢丝网筛过滤。 (3)焊剂必须按下表的规定烘干使用。 范围内的工作。 (5)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所使用的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仪表工具良好、齐全可靠,方可施焊。

(6)施焊应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焊工应按照焊接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不得随意变更参数。 (7)焊接工作宜在室内进行,施焊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80%。环境温度低于5℃时,原不要求预热的接头应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80~100℃。相对湿度高于80%时,焊前应用烤枪对焊区进行烘烤除湿,焊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室外作业时,宜在晴天进行,遇到风雨时,应设挡风板和遮雨棚。 (8)焊接选用直流电源,采用反极性连结(即试件接负极)。 (9)焊接前清除焊接区的锈尘。多道焊时应将前道熔渣清除干净,并经检查确认无裂纹等缺陷后再继续施焊。 (10)焊接尽量采用多道焊,手工焊接时,焊条作适当横向摆动。 (11)试件加工及组装,其坡口角度、钝边尺寸和组装间隙应满足试件图要求,并做好检测记录。 (12)焊接时应做好过程记录。 4试件焊缝检验 焊缝检验标准执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设计文件要求。 所有试件焊接后均经焊缝外观检查和内部超声波探伤。焊缝外观成型应良好,无气孔、夹碴、咬边、尺寸不足等缺陷。焊接完成24小时后做超声波探伤检验,超声波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规定检测,对接焊缝质量等级应达到Ⅰ级,T型接头熔透角焊缝质量等级应达到Ⅰ级,角焊缝质量等级应达到Ⅱ级。 圆柱头焊钉焊接后应获得完整的360°周边焊缝。圆柱头焊钉焊缝的宽度、高度等尺寸应满足:焊缝沿圆柱头焊钉轴线方向的平均高度h m应不小于0.2d;最小高度h min应不小于0.15d;在钢板侧焊趾的平均直径和应不小于1.25d(d为圆柱头焊钉直径)。

钢结构焊接工程验收的质量管理要点

钢结构焊接工程验收的质量管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9-06-10T14:40:13.3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曾东榕 [导读] 而建筑焊接工程是不可替代的核心,控制好工程质量的优劣,才能做好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建筑工程。 浙江鸿翔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415 摘要:从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发生许多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建筑工地领域,钢结构的焊接工程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整个工程运作的核心,倘若技术人员的焊接技术不过关或者经验不够老道,致使焊接工程的质量不过关,甚至在工程验收环节工作不够严谨,这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安全出行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所以国家对于建筑的焊接工程质量的问题十分重视,坚决杜绝工程验收之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坚决乱投标招标的现象,重点监视建筑工程时钢结构材料用料标准是否达到,提高验收工程的标准。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团队要将重心转移到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方面上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要点;质量管控 提高建筑工程的验收质量标准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是重中之重,而在解决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焊接工程的质量问题是首要任务,没有工程质量保障,就更别谈工程建设的速度与规模,现如今,材料检测的方式更加合理、科学和先进,所以建筑团队必须利用好这科学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检测,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估算材料成本和制定检测标准,在拥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前提下,如何去普及新的焊接工艺技术和手法和提升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养也是提升钢结构焊接工程的验收质量的重要组成和因素,在这个关键技术转型升级时期,要完善验收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1 焊接的概念和焊接质量检验 焊接技术早在古时就已经有雏形了,最先出现是在我国,古代工匠用来造日常用品和狩猎工具,然后到战争年代的冷兵器,焊接技术的完善和迅速发展是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当时我国提倡重工业的发展,所以早时国内就从国外引进完整的焊接设备和学习先进的焊接技术,这是借助于介质能源,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生原子间或是分子间结合从而连接成整体的这个过程,这个工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术含量高,也较危险,并且焊接材料和焊接工程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焊接的质量需要十分重视,质量管理不当引起后果不堪设想,国标GB/T12467,12469-90是焊接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钢结构焊接工程是焊接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为主要的焊接工程,焊接工程的验收质量检验的流程有:焊接前设备和材料检验、焊接工程生产中的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在检验焊接设备时,应该重点检查钢材料的质量,检验技术文件是否配备齐全,毛胚部位的装配还有焊接零件的边角料质量检验,进行焊接前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预防和减少实际焊接工作中所产生的元件或是部位缺陷产生的可能性。 2 焊接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对焊接材料进行把控时,焊接团队可以安排设置专员进行检测和分类,即质量检查员,必须严谨地对照设备和材料进厂的检验证书、合格证、以及质量相关文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只使用质量标准到达国家标准之上的焊接材料,对于焊接设备要进行提前的开箱验收使用,提前进行焊接的时间设定,预防设备使用的老化,清点焊接件数,建立实际焊接使用情况的数据库,时代在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在进行革新,在建造过程中对于各种焊接材料的使用要合理,例如钢材料阀门的设计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大多数工程可以选择同样类型的焊接阀门,但有些特殊的工程需要根据实际的建造情况来挑选,要因地制宜,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工程材料的选择要谨慎。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挑选成本较低的工程原材料或者新型复合环保材料,焊接材料的选择难度主要是随着工程的不断发展多样和加大的,要学会对都都符合质量标准的同类材料进行对比,挑选质量标准更加严格的原材料或是半成品,对工程进行检测的同时,优化建筑团队对于材料的选择。材料和设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进行理化试验,焊接工艺实质还是化学反应流程,确保材料元件是否符合标准以及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实际焊接情况非常有必要,在特定情况时,还需对焊接材料进行反复试验,要求施工团队严格遵守执行《焊条质量管理规程》。 3 焊接环境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中的焊接程序大多都是在现场进行焊接的,尤其是钢材料的焊接工程,与炼工厂的焊接不同,建筑工程的焊接工程对于环境质量要求更为苛刻,最为良好的焊接环境必须没有恶劣天气的影响,这就根据实际焊接环境需要搭设移动式防护棚,材料的使用和选取还要根据施工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避免收到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污染因素来进行实际控制,所以选择的材料的性能就非常重要了,提前勘查环境和天气的变化对材料使用的影响,对材料的性能分析有很大的帮助,而材料的性能检测中,力学性能测试是最为重要的,制定符合检测标准的样品或者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抗压性和抗变形性的检测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这关系到工程日后的长久使用。在进行焊接前要及时清理现场,清扫障碍物,尽量不要强制焊接。 在实际的焊接工程建造中,都要进行提前的实地勘查和成本预估,还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建设图纸,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人力和现有资源。而许多工程的建造中,运用到的并不是单一的焊接钢材料,大部分是通过多种材料进行配合比得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材料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质量也更加良好,比如容器和储罐的焊接使用,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也是常用的工程混合材料,容器和储罐的工程焊接是建设施工中焊接量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工作对象,在工程钢材料使用时,可以进行多种材料的适配,进行创新,制定适配方案,对适配后的材料进行检测,估算造价成本,优选造价低的混合焊接材料,争取最优的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使用参数,在特殊的焊接工程中,例如压力容器的焊接现场,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在管道的钢材料焊接工程中,使用的钢材料多种复杂,多种小施工工程使用到的输送物料,介质都不同,施工团队中的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将使用的钢材料进行细化分类,按材质分有碳素结构钢、不锈钢、铸铁化合物、合金钢、有色金属管道等;要是按压力设计可以分为低中压、高压管道以及真空管道等。在实际的钢结构的焊接工程中,主要的流程是对焊接施工进行备料、切割施工部位合适的焊接零件、对焊接钢材料进行成型处理、还有组装焊接以及最后的工程验收。在最后的工程验收环节中,要对施工工程使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进行复验,主要是测试材料的老化角质速度,化学成分以及机械能性,质量验收人员要严谨求实按照标准检测材料的质量标准,才行进行验收,以避免日后不断的返工。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因其自重较轻,施工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桥梁工程等领域。钢结构的制作和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受力状况和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故钢结构的加工制作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标签: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1、焊前准备 焊接前应首先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根据规范的具体规定,组织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出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制定完整、合理、详细的工艺措施和工艺流程。生产制造过程将严格按工艺评定的有关参数和要求进行,通过跟踪检测如发现按照工艺评定规范生产质量不稳定,将重做工艺评定,调整规范,以达到质量稳定要求。根据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的规定,以及钢结构的设计节点形式,钢材类型、规格及产地、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等,确定焊接的各项工艺参数。 (1)H型钢焊接 组对好的H型钢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焊接顺序参见下图。 (2)H型钢、箱型梁柱焊接顺序 焊接在拼接构件经检验合格后进行,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和焊接顺序进行。焊前使用电动钢丝砂轮对坡口内及两侧100mm以内的浮锈进行打磨处理,并对点焊区域焊接缺陷进行修补处理。厚板焊接时焊接区域要进行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焊接采用门架式全自动埋伏焊,用φ4.0mm焊丝进行焊接,焊接位置采用船型焊,其优越的性能和高效的焊接速度是批量的H型钢生产的重要工具。在焊接时注意焊接速度和电流的有效控制,保证焊缝两侧与母材过渡平滑,焊缝宽窄一致及焊接咬肉的情况发生。 2、箱型梁、柱的焊接 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相结合的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焊接顺序为每面的两条焊缝同时进行,打底焊接完成后,进行箱型梁柱另一面的打底焊接,保证箱型梁柱的焊缝对称且每道焊缝厚度基本一致,控制焊接的变形。打底焊缝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再采用全自动埋伏焊进行部分填充与盖面焊接,焊接时采取对称施焊,尽量控制好焊接变形和扭曲。整体焊接完成后,进行箱型梁柱的整体校正。矫正合格后用半自动切割机切割箱型梁柱的端头,达到施工图纸的设计尺寸。 3、焊接检验

钢结构焊接工艺及制作方法

钢结构焊接生产工艺 一、钢结构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钢结构焊接制造(即焊接结构生产)是从焊接生产的准备工作开始的,它包括结构的工艺性审查、工艺方案和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评定、编制工艺文件(含定额编制)和质量保证文件、定购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外购和自行设计制造装配-焊接设备和装备;然后从材料入库真正开始了焊接结构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材料复验入库、备料加工、装配-焊接、焊后热处理、质量检验、成品验收;其中还穿插返修、涂饰和喷漆;最后合格产品入库的全过程。 钢结构焊接生产的准备工作是钢结构制造工艺过程的开始。它包括了解生产任务,审查(重点是工艺性审查)与熟悉结构图样,了解产品技术要求,在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全部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评定,编制工艺规程及全部工艺文件、质量保证文件,订购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编制用工计划(以便着手进行人员调整与培训)、能源需用计划(包括电力、水、压缩空气等),根据需要定购或自行设计制造装配-焊接设备和装备,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对生产面积进行调整和建设等。生产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做得越细致,越完善,未来组织生产越顺利,生产效率越高,质量越好。 材料库的主要任务是材料的保管和发放,它对材料进行分类、储存和保管并按规定发放。材料库主要有两种,一是金属材料库,主要存放保管钢材;二是焊接材料库,主要存放焊丝、焊剂和焊条。 焊接生产的备料加工工艺是在合格的原材料上进行的。首先进行材料预处理,包括矫正、除锈(如喷丸)、表面防护处理(如喷涂导电漆等)、预落料等。除材料预处理外,备料包括放样、划线(将图样给出的零件尺寸、形状划在原材料上)、号料(用样板来划线)、下料(冲剪与切割)、边缘加工、矫正(包括二次矫正)、

钢结构焊接工程质量要求和验收规定

钢结构焊接工程质量要求和验收规定 (一)一般规定 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二)钢构件焊接工程 1.主控项目 (1)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培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

缺陷的检验,超声波 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节点相贯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 /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 (5)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2.一般项目

钢结构焊接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钢结构焊接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焊接中的局部变形 1.1产生原因 1)加工件的刚性小或不均匀,焊后收缩,变形不一致。 2)加工件本身焊缝布置不均,导致收缩不均匀,焊缝多的部位收缩大、变形也大。 3)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未对称分层、分段、间断施焊,焊接电流、速度、方向不一致,造成加工件变形的不一致。 4)焊接时咬肉过大,引起焊接应力集中和过量变形。 5)焊接放置不平,应力集中释放时引起变形。 1.2预防措施 1)设计时尽量使工件各部分刚度和焊缝均匀布置,对称设置焊缝减少交叉和密集焊缝。 2)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少变形如先焊主要焊缝后焊次要焊缝,先焊对称部位的焊缝后焊非对称焊缝,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先焊对接焊缝后焊角焊缝。 3)对尺寸大焊缝多的工件,采用分段、分层、间断施焊,并控制电流、速度、方向一致。 4)手工焊接较长焊缝时,应采用分段进行间断焊接法,由工件的中间向两头退焊,焊接时人员应对称分散布置,避免由于热量集中引起变形。 5)大型加工件如形状不对称,应将小部件组焊矫正完变形后,再进行装配焊接,以减少整体变形。 6)工件焊接时应经常翻动,使变形互相抵消。 7)对于焊后易产生角变形的零部件,应在焊前进行预变形处理,如钢板V形坡口对接,在焊接前应将接口适当垫高,这样可使焊后变平。 8)通过外焊加固件增大工件的刚性来限制焊接变形,加固件的位置应设在收缩应力的反面。 1.3处理方法 对已变形的构件,如变形不大,可人工用卡具矫正。如变形较大,可用火炮矫正,对局部变形可用火烤外部位。角变形可用边烤边用千斤顶的方法矫正。 工件侧弯 2.1产生原因 1)构件组未搭设平台,基准面出现侧弯,焊接后产生弯曲。 2)构件节点间隙不均,焊接后收缩向间隙大的一侧弯曲。 3)组焊与焊接工艺顺序不当,或强行组装,焊接后还存在较大残余应力或焊后放置不平、支点太少、或位置不正确而产生弯曲。 4)运输、堆放、起吊点不当,导致工件向一侧弯曲。 2.2预防措施 1)构件组装应在找平的钢平台上进行,焊接前挂通线检查。 2)构件节点间隙应保持均匀一致,按工艺设计焊接顺序焊接,避免不对称焊接。 3)工件运输、堆放、起吊点应保持受力一致,不使侧向出现大应力造成侧弯。 2.3处理方法 采用火焰法在侧弯的一侧用三角加热法矫正,或辅用千斤顶顶正。 构件扭曲 3.1产生原因(对桁架类构件有) 1)节点角钢拼接不严密,间隙不均或节点尺寸不符合要求,焊接后收缩不一。 2)组装工艺与焊接顺序不当,未对称分层、分段、间断施焊,而是一个节点或一个面一

钢结构焊接方案

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钢结构焊接方案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三、施工准备 (5) 四、施工方法 (7) 五、质量检验控制 (16) 六、注意事项 (18)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1业主提供本项目相关的图纸 1.2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钢板剪力墙结构 建筑层数地下三层,地上9层、12层、16层、9层 使用功能住宅+配套服务质量标准合格 北京市绿色安全文明 开工日期2016年2月18日文明施工目标 工地 地下总工期510日历天竣工日期2017年6月30日 三、施工准备 3.1主要机具设备 CO2焊机普通焊机角磨机 3.2 材料准备 焊材选用见下表: 母材和焊接材料 序号焊接方法 Q345B(母材) 1 手工焊E5015 2 CO2气保焊ER50-6

CO2焊丝 3.3焊接管理 (1)焊工管理 1)所有焊工须持有所需有效焊工证、上岗证才能上岗。 2)局部返修两次或一次返修量较多的焊工,暂停施焊工作,经重新培训、考核后方可上岗。 3)焊前对焊工进行工艺交底,使焊工掌握具体焊接工艺,如焊材选用、焊接规范、焊接顺序等。工艺确定后,焊工要严格执行。 (2)焊材管理 1) 焊材入库 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焊材有齐全的材质证明,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入库。 2) 焊材发放 焊材由专人发放,并作好发放记录。记录中包括焊材生产批号,施焊焊缝部位等。 3.4作业条件 (1)焊接缝焊接区域两侧需要将油污、杂物、铁锈等清除干净。(2)手工电弧焊现场风速大于8m/s时,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后方施焊。雨、雪天气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施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