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作者:————————————————————————————————日期:

单项选择题(50分)

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任务难度B.努力C.机遇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伍德B.希金斯C.费斯汀格D.罗森塔尔

本题得分:0

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任务难度B.努力C.机遇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不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个体的内部标准B.个体所处的场合C.个体的交往对象D.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

本题得分:0

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双向性

B.整体性

C.易出偏差性

D.选择性

本题得分:0

第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三度归因理论是由( ) 提出来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库利

B.凯利

C.维纳

D.海德

本题得分:0

第7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刻版印象D.首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宽大效应

本题得分:0

第9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任务难度B.努力C.运气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10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 )会影响社会认知。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情感状态B.经验C.需要D.价值观念

本题得分:0

多项选择题(50分)

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E

A.开放效应

B.近因效应C.宽大效应D.晕轮效应E.首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1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E

A.理想的自我

B.社会自我

C.生理自我

D.应该的自我

E.心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3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E

A.物—人分化B.自我的词的掌握C.人—我分化D.个体与他人的互动E.物—我分化

本题得分:0

第1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D,E

A.选择性B.多元性C.整体性D.双向性E.易出偏差性

本题得分:0

第1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D

A.行动产生的环境B.行动的原因C.行动者知觉的对象D.行动者E.行动的结果

本题得分:0

第1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D,E

A.社会比较B.自我评价C.他人的态度与反应D.重要他人的评价E.个体的行为与表现本题得分:0

第1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D

A.向下比较

B.向上比较

C.横向比较

D.相似比较

E.纵向比较

本题得分:0

第18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

A.认知者的能力

B.认知者的情感状态C.认知者的经验D.认知者的需要E.认知者的学历本题得分:0

第1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D

A.亲身经验B.他人告知C.查看资料D.社会学习E.模拟实验

本题得分:0

第2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E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理想的自我D.心理自我E.应该的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C.宽大效应D.首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 )进行比较。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与自己类似的人

B.比自己差的人C.自己不熟悉的人D.比自己强的人

本题得分:0

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三度归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库利B.维纳C.凯利D.海德

本题得分:0

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皮克马利翁效应B.光环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机遇B.能力C.任务难度D.努力

本题得分:0

第6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 )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意识B.自我C.自尊D.态度

本题得分:0

第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机遇B.努力C.任务难度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8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首因效应

B.宽大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本题得分:0

第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

本题得分:0

第1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应该自我B.心理自我C.实际自我D.理想自我

本题得分:0

多项选择题(50分)

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D,E

A.行动的原因B.行动产生的环境C.行动的结果D.行动者E.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本题得分:0

第1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E

A.开放效应

B.宽大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E.首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1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D,E

A.社会自我

B.应该的自我

C.理想的自我D.生理自我E.心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E

A.他人告知B.模拟实验C.查看资料D.社会学习E.亲身经验

本题得分:0

第1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E

A.自我评价B.他人的态度与反应C.社会比较D.重要他人的评价E.个体的行为与表现本题得分:0

第1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E

A.多元性

B.选择性C.整体性D.双向性E.易出偏差性

本题得分:0

第1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D

A.向上比较B.纵向比较C.相似比较D.向下比较E.横向比较

本题得分:0

第1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 )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

A.动作表情B.身段表情C.面部表情D.言语表情E.眼神表情

本题得分:0

第19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D,E

A.物—我分化B.个体与他人的互动C.物—人分化D.人—我分化E.自我的词的掌握

本题得分:0

第2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D,E

A.认知者的需要

B.认知者的学历C.认知者的能力D.认知者的经验E.认知者的情感状态本题得分:0

标示说明

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应该自我

B.实际自我C.理想自我D.心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宽大效应

D.近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进行比较。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自己不熟悉的人

B.与自己类似的人

C.比自己强的人D.比自己差的人

本题得分:0

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宽大效应B.首因效应C.刻版印象D.晕轮效应

本题得分:0

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会影响社会认知。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经验B.价值观念C.情感状态D.需要

本题得分:0

第6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运气B.能力C.努力D.任务难度

本题得分:0

第7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易出偏差性B.整体性C.选择性D.双向性

本题得分:0

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机遇B.能力C.任务难度D.努力

本题得分:0

第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机遇B.能力C.任务难度D.努力

本题得分:0

第1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费斯汀格B.伍德C.罗森塔尔D.希金斯

本题得分:0

多项选择题(50分)

第1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C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的自我E.应该的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E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理想的自我D.心理自我E.应该的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3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D,E

A.整体性B.多元性C.双向性D.易出偏差性E.选择性

本题得分:0

第1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查看资料B.他人告知C.亲身经验D.模拟实验E.社会学习

本题得分:0

第1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C

A.向下比较B.相似比较C.向上比较D.横向比较E.纵向比较

本题得分:0

第16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C,D

A.个体的行为与表现

B.社会比较

C.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D.重要他人的评价E.自我评价本题得分:0

第17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E

A.行动者

B.行动产生的环境C.行动的原因D.行动的结果E.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本题得分:0

第18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C,D

A.宽大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E.开放效应

本题得分:0

第19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D,E

A.认知者的学历

B.认知者的需要

C.认知者的能力

D.认知者的情感状态

E.认知者的经验本题得分:0

第2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D,E

A.物—人分化

B.自我的词的掌握

C.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D.物—我分化E.人—我分化

本题得分:0

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实际自我B.心理自我C.应该自我D.理想自我

本题得分:0

第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宽大效应D.首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三度归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凯利B.库利C.海德D.维纳

本题得分:0

第4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整体性

B.双向性

C.易出偏差性D.选择性

本题得分:0

第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进行比较。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比自己差的人

B.比自己强的人

C.与自己类似的人D.自己不熟悉的人

本题得分:0

第6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首因效应B.刻版印象C.晕轮效应D.宽大效应

本题得分:0

第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宽大效应

本题得分:0

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费斯汀格B.罗森塔尔C.希金斯D.伍德

本题得分:0

第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任务难度B.机遇C.能力D.努力

本题得分:0

第1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C.皮克马利翁效应D.光环效应

本题得分:0

多项选择题(50分)

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C,D

A.他人的态度与反应B.社会比较C.个体的行为与表现D.重要他人的评价E.自我评价本题得分:0

第1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

正确答案:

A,B,C,D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E.开放效应

本题得分:0

第13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D

A.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B.行动者C.行动的原因D.行动产生的环境E.行动的结果

本题得分:0

第1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 )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

A.眼神表情B.身段表情C.面部表情D.言语表情E.动作表情

本题得分:0

第1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

A.应该的自我B.生理自我C.理想的自我D.社会自我E.心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E

A.多元性B.整体性C.双向性D.易出偏差性E.选择性

本题得分:0

第17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D,E

A.认知者的学历

B.认知者的能力C.认知者的情感状态D.认知者的经验E.认知者的需要本题得分:0

第18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

答题分析:

C,D,E

A.应该的自我B.理想的自我C.社会自我D.生理自我E.心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9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D,E

A.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B.物—人分化

C.物—我分化D.人—我分化E.自我的词的掌握

本题得分:0

第2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

A.纵向比较B.向上比较C.向下比较D.相似比较E.横向比较

本题得分:0

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努力B.任务难度C.机遇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本题得分:0

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皮克马利翁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光环效应

本题得分:0

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

正确答案:

C

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任务难度B.能力C.机遇D.努力

本题得分:0

第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双向性B.选择性C.整体性D.易出偏差性

本题得分:0

第7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实际自我

B.心理自我C.应该自我D.理想自我

本题得分:0

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努力B.任务难度C.能力D.运气

本题得分:0

第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任务难度

B.能力

C.努力D.机遇

本题得分:0

第1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

A.比自己强的人B.与自己类似的人C.比自己差的人D.自己不熟悉的人

本题得分:0

多项选择题(50分)

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D,E

A.双向性B.多元性C.整体性D.选择性E.易出偏差性

本题得分:0

第1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D,E

A.社会比较B.他人的态度与反应C.自我评价D.重要他人的评价E.个体的行为与表现本题得分:0

第1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C,D

A.行动产生的环境B.行动的结果C.行动者D.行动者知觉的对象E.行动的原因

本题得分:0

第14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E

A.相似比较

B.向上比较

C.横向比较D.纵向比较E.向下比较

本题得分:0

第1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D

A.社会自我B.生理自我C.理想的自我D.应该的自我E.心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1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

答题分析:

A,D

A.社会学习

B.查看资料

C.他人告知

D.亲身经验E.模拟实验

本题得分:0

第1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C,D

A.宽大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晕轮效应E.开放效应

本题得分:0

第1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D,E

A.眼神表情B.动作表情C.身段表情D.言语表情E.面部表情

本题得分:0

第1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B,E

A.心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理想的自我D.应该的自我E.生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2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D,E

A.物—人分化B.物—我分化C.个体与他人的互动D.自我的词的掌握E.人—我分化

本题得分:0

第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机遇

B.努力C.能力D.任务难度

本题得分:0

第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

答题分析:

A.刻版印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宽大效应

本题得分:0

第3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D.机遇

本题得分:0

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不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个体的内部标准B.个体所处的场合C.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D.个体的交往对象

本题得分:0

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近因效应B.皮克马利翁效应C.首因效应D.光环效应

本题得分:0

第6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理想自我

B.实际自我

C.应该自我

D.心理自我

本题得分:0

第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 )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自尊B.意识C.态度D.自我

本题得分:0

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

答题分析: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2018年4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

2016秋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

10.根据希金斯(,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11.琼斯与戴维斯(,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二是()。 14.伍德(,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和()。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根据认知对象的(),推测与判断其()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和()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和()三个特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助人行为 2.竞争心理优势 3.从众 4.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5.人际关系 二、单选 1下列哪类帮助者提供帮助时会让受助者感到沮丧() A.不喜欢的人 B.不相似的陌生人 C.朋友D.没有重要技巧的人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预防和控制侵犯行为() A.社会公平的建立 B.移情能力培养 C.成熟个性的培养 D.将愤怒压在心底 3.成熟个性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我认识客观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有道德责任意识 4.下列哪种观点不属于有关助人的原因的理论()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生物学解释 C.社会交换论观点 D.社会规范论观点 5.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克海姆 B.玛格丽特.米德 C.塔尔德 D.拉特纳 6.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是() A.遗传 B.现实利益 C.现实利益的一致和冲突 D.性别 7.卡车运输游戏实验是谁进行的() A.依奇和克劳斯 B.依奇和哈定 C.克劳斯和哈定 D.华生和弗洛伊德 8.下列哪一个属于第三方的介入() A.交流 B.接触 C.调停 D.谈判 9.“一大群人去吃饭时,当规定是大家平摊付账时,人们会倾向于点贵的菜来大饱口福”这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什么效应()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B.搭便车效应 C.潘朵拉效应 D.登门槛效应 10.从众的类型不包括(0 A真从众B权宜从众C假从众D不从众 11.不属于依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的是() A命令者的权威B潜在损失危机C互惠心里D喜爱和熟悉 12.从众的动机不包括() A行为参照B喜爱和熟悉C偏离恐惧D人际适应 13.最为典型的逆反心理不包括() A超限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禁果逆反D消极逆反 14. 以下列举出的需要中,不属于隶属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 地位需要 C 自尊需要 D 审美需要 15. 以下不是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A互动与共同目的 B 隶属需要 C 依从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 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科学。 2、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实验法: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是指在条件控制下,对被试的社会心理现象有目的的观察。 4、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5、从众: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6、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7、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8、社会态度: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9、归因: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10、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11、群体: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存、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之间存在面对面的直接的彼此相互影响。 12、顺从:是指接受他人请求,采取与他人请求相一致的行为的心理倾向。 13、服从: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尔雅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父母养我们,我们要回报,这属于()1.0 分
? ? ? ?
A、符号互动理论 B、平衡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我的答案:D
2PAC 中 A 是指()1.0 分
? ? ? ?
A、我们的父母自我状态 B、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 C、children D、老人 我的答案:B
3 群体的极化现象有()种解释 1.0 分
? ? ? ?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41950 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 0.0 分
? ?
A、哲学 B、经济学

? ?
C、心理学 D、社会学 我的答案:C
5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指导下研究 1.0 分
? ? ? ?
A、马克思主义 B、纳粹主义 C、实验 D、计划 我的答案:A
6《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和斯坦达尔一起创办的。1.0 分
? ? ? ?
A、斯金纳 B、文森特 C、莫尔 D、拉察鲁斯 我的答案:D
7 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1.0 分
? ? ? ?
A、情景实验 B、外部环境试验 C、现场实验 D、仪器实验 我的答案:C

8 符号互动是来自于()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0 分
? ? ? ?
A、物理学 B、生物学 C、社会学 D、心理学 我的答案:C
9 人的幽默感是在()阶段建立起来的 1.0 分
? ? ? ?
A、青春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婴幼儿期 我的答案:A
10 在管理当中为了更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让他们感觉
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由()实验得出的结论 1.0 分
? ? ? ?
A、霍布斯 B、霍兰德 C、霍桑 D、勒温 我的答案:C
11 自我的作用是()1.0 分
?
A、阻止本我发泄

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1 “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D.共同外部威胁)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3 “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 A.直接暗示)。 4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内化)阶段。 5 ( A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6 ( B.调查法)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7 ( B.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8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9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10 ( B.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1 ( B.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12 ( C.公平理论)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13 ( C.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14 ( D.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15 ( D.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16 (A.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17 (A.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18 (A.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9 (B.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0 (B.人际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1 (B.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2 (B.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您生理上就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 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 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瞧,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就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就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她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 与()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就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就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她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她满腹经纶, 这就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就是社 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她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与()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就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社会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1.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的关系。 2.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越多,出面相救的可能性越小的现象。 3.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4.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出判断。 5.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6.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7.刻板效应: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8.社会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 9.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的现象。 10.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11.内化:指个体响应他人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之成为自己观点的一部分。 12.服从:受到他人或者规范的压力,个体发生符合他人的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叫做服从。 13.认知失调: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14.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指社会中的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理或某一集群的心态过程或某一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向。 15.内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16.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17.集群行为是指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从多人的狂热行为. 18.舆论:是指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公众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或判断,是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意见。 19.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 20.时尚:是人类追求独特、标新立异、冒险创新、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社会认同,以及模仿、趋同、服从的心理反应。 21.宗教情感:是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及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它是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在宗教礼仪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22.基本归因错误/归因偏差: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为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3.经济心理:指经济行为的心理经济准备状态及对经济行为的主观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与阻力。 24.差序格局:是就中国横向社会结构而言的人际关系上的一种特有格局,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是从自己出发,层层往外推,人际关系也随着外推而越来越不重要。 25.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 1.夫妻两人外出度假时对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这是一种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错。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 2.在人际交往中,正面的评价更易受别人欢迎。错。由负面转向正面更易受别人的欢迎。 3.在平行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双方都未能准确地知觉到分歧的存在。错。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这种分歧。 4.在人类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激发了外在动机会增强内在动机。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分) P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分) P120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分) P92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分) P119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分) P91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分) P90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分) P123 A、控制点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分) P170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分) P108 A、终身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分) P118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分)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试题 2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