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6787489.html,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作者:郝学正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08期

在每次测试时,阅读理解都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原因在哪?我认为这是我们平时教学时,没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呢?下面来我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阅读的兴趣

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阅读的兴趣很重要。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有哲理的好文章,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学生才会在阅读中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如我在讲《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这课时,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网上截取了国旗班的战士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感受国旗班战士的英发雄姿,体会升旗时的壮观场面,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在这种情绪高昂的氛围中去朗读,去感悟,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提上来了。如在讲《向大树道歉》这课时,我从导入入手,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上课伊始,我就我就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一个文质彬彬、衣冠楚楚的老板在一棵大树下,首先向大树鞠了三个躬,然后紧紧地拥抱着大树,大声地、深情地说:‘大树,我的好兄弟,我真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是为什么?”学生听了我的话,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阅读兴趣立刻高涨起来。

二、利用感官帮助感悟

语言文字是描绘容观事物的符号,这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有时很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这给理解课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对文字的简单理解,变为浮现在眼前的画面。这是一种很好的感悟教学手段。如在讲授《海军将领邓世昌》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始对课文的学习的:我截取了一段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向敌舰“吉野”的视频,画面生动地展现了邓世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充分利用感官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作品的内涵。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我通过让学生演课本剧来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旨。学生表演的兴致很浓,皇帝光着身子,迈着大步,高昂着头,显出一副目无一切的样子,而大臣呢,则在皇帝身后手托衣服的后襟,毕恭毕敬地迈着碎步朝前走,把一个荒诞无稽的皇帝和一群虚伪至极的大臣表演的淋漓尽致。

三、教师引领朗读感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