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衰落与复兴简介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衰落与复兴简介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衰落与复兴简介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衰落与复兴简介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复兴

张旺2007-04-12

摘要:国际关系学科诞生伊始,规范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学科史上的前两次争论,规范理论渐趋式微,国际关系和政治理论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领域。冷战结束前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多元化成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同后实证主义中的其他非主流理论一道,规范理论对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为代表的主流理论发起有力的挑战。当代大部分规范理论主要围绕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这两种政治哲学的争论而展开,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道德价值的载体究竟是个人还是国家共同体。对于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分歧很难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必将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关键词: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复兴;世界主义;社群主义

国际关系学科创立之初,以理想主义面目出现的规范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学科史上的第一次、尤其是第二次争论,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渐趋式微。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的主流理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不断受到挑战,理论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规范理论的复兴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国内学界对规范理论的系统介绍和评论尚不多见,鉴于此,作为理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全貌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有必要对规范理论的衰落、复兴及其在当代语境中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作一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一)国际关系研究中规范理论的衰落

作为名词的“规范”(norm)是指“适当行为的标准或判断对错的原则、规则”,[1]它主要有两层涵义:首先,它和规则是同义词;其次,规范是对行为是否适当或行为对错、好坏进行评判的标准。规范研究(normative study)则是与实证研究(positivist study)相对的一种研究方法(approach)。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产生于我们的感官体验,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因此它以经验事实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实然”;而规范研究侧重于探讨与伦理、道德、信仰、目标等价值取向有关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应然”。有一点需要指出,规范研究与对规范的研究(study of norms)是不同的,在后一种情况中,规范本身成为研究对象,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实证的。

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可谓源远流长,它主要包括哲

学、历史、机构和制度方法等,其总体特征是着重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去研究民主、平等、正义、自由等政治价值规范,并以此为终极目标和根本原则,对国家和以国家为中心的制度性问题进行静态的、描述式的、历史主义的研究,包括研究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政治组织的正式机构和国家的政治制度,追溯某些重要的、正式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机构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2]这就是说,以国家为研究重点的西方政治学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较长时期内,规范研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方法所产生的理论也是规范性的,我们称之为“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它与“政治哲学”或“政治思想”等名称常可以交替使用。

国际关系学科诞生伊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当时的人们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问题:人类怎样才能不再重复灾难性的战争错误?这种强烈的愿望不仅给这门学科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而且使创建国际关系研究的那些领军人物相信这门新学科能促进世界和平。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学科史上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浪潮,它一则是基于大西洋两岸的英美自由主义传统,二则更得力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关于建立自由民主新世界理念的倡导。[3]威尔逊相信把自由民主的价值推广到欧洲和世界是消除战争和冲突的根本途径,按照人类理性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可以使世界不再是实力政治(realpolitik)下的“丛林状态”。“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

爱德华·卡尔曾经说过:“当人类开始涉足某个新领域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愿望或目的,而很少甚至根本不会去分析历史事实和研究方法。”[4]不管这一论述是否适用于其他学科,但它确实描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早期的理想主义就是以人们的“愿望和目的”为研究基础的规范理论。国际关系学科创立之初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它从一开始就希望从西方政治思想的丰富资源中吸取营养,将政治理论中各种“美好”的价值推广到全世界,从而消除战争,维持和平。可以说,当时的国际关系与政治学的另外一门分支——政治理论几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对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研究也没有明显的分野。

然而,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机制的一系列失败,使得理想主义理论面临着重大的挑战。1939年卡尔《二十年危机》一书的出版,将矛头直指威尔逊理想主义,而二战的实际似乎印证了卡尔的预言,并为战后现实主义的兴起做出了重要的铺垫。此后不久,摩根索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并概括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其核心内容为:象社会的一般现象一样,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是政治现实主义的核心;普遍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领域;不应把具体国家的道德扩展为普遍的标准。[5]根据现实主义理论,国家

间关系不过是争夺权力与寻求和平的斗争,权力(特别是军事权力)是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从此,现实主义成为主导范式,国际关系研究也基本上是在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展开。现实主义者强烈的国家中心色彩使他们认定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行为体,适用于国内政治的伦理道德原则并不适用于国际政治。在政治理论中被广泛认可的自由、民主、正义等价值规范只能限定在以边界为标志的主权国家范围内加以追求和实现。在其颇具影响力的《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一文中,马丁·怀特指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太易于形成进步主义的解释。……国际关系的理论化不得不使用政治理论和法律的语言来进行。政治理论和法律是在正常关系以及可预测结果的领域内的行为指南或行动规则,是有关美好生活的理论,而国际理论是有关生存的理论。对政治理论而言是极端的事例(如革命或内战),对国际理论来说却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国际政治不过“是一个事件不断再现和重复的领域”。[6]

虽然经典现实主义者已经意识到理想主义的巨大缺陷并试图加以克服,开始强调国际政治“是什么”而非“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但他们所说的政治现实并非完全基于经验事实,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也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历史、法律和制度方法的研究框架。此时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另一种改头换面的规范理论,只不过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关系不“应当”从抽象的道德原则出发,国家利益“应当”成为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高准则。真正从方法论意义上对早期规范理论产生巨大冲击的是行为主义革命。

20世纪50、60年代,国际关系学科受到行为主义方法的影响,引发学科史上的第二次争论。在这场关于方法论的争论中,行为主义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和理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行为主义不仅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倡用科学的经验实证方法动态地研究国际关系,而且特别强调采取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国际关系研究只能对客观政治现象作出如实描述,不能按照研究者本人的价值观念来论述现实政治问题。价值判断远离经验世界,实际上不存在一个是真还是假的问题,任何数量的经验证据都不能证明或推翻一个价值判断。我们无法从纯粹事实的陈述中得出属于规范性的陈述。换言之,人们无法从对“实然”的描述中合理地得出“应然”的结论(即休谟命题)。因此,要把国际关系发展成一门科学,早期的国际关系研究——以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面目出现的规范研究应该被一种科学的实证研究所取代。研究者必须象自然科学家一样必须保持价值中立,排除价值观对研究者的干扰,不去评价国际关系的是非善恶,只展示国际关系“是怎样”的客观事实。否则研究结论的

可靠性必然受到影响。这并不是说行为主义者不承认价值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是认为价值判断无法用科学方法进行验证,只能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

行为主义为战后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方法的运用、科学理论的构建、科学意识的培养以及知识的积累等方面,但人们在这个领域得出的认识逐步摆脱主观局限、并能接受切实可靠检验的同时,国际关系研究科学化的努力也限定了它的研究范围,许多重大问题被排除在外。从此,规范性理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价值问题不再成为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重点,国际关系和政治理论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领域。

(二)规范理论的复兴

几乎从它产生的一开始,行为主义方法就受到传统主义的质疑和挑战,布尔与辛格等人之间曾发生过激烈的论战。[7]行为主义方法受到的批评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国际关系研究是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者是否可以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科学能否解决国际关系的实质性问题等。

应该说,传统主义的这几点质难确实击中了行为主义的要害。正因为如此,即使在美国的行为主义盛行之时,代表传统方法的英国学派并没有停止对国际关系的规范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学派中的一些主要理论,如怀特的理性主义、布尔的国际社会理论和文森特的社会连带主义(solidarism)理论,都透露出一个明显的意图——对权力政治的反思。西方学界对英国学派是否属于现实主义范式这一问题充满了争论,虽然英国学派与现实主义理论在某些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更多的学者仍然注意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他们更愿意将英国学派看成是调和两种极端立场的中间道路,并经历了从早期“现实主义”向后来“理性主义”和“连带主义”的转变。[8]从许多方面看,英国学派和现实主义分属近代西方学术和思想的不同传统,近代现实主义理论主要来源于19世纪的“现实政治”传统,以及与之相关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它的产生是了抗衡更为久远的包括自然法、自由主义和国际法在内的国际主义理论,而英国学派的努力恰恰是为了让那些悠久的传统再现活力。[9]蒂姆·邓恩明确地拒绝接受那种把英国学派看成是现实主义衍生物的观点,他更为强调英国学派对现实主义的反动。他指出,英国学派不仅与主流现实主义理论是不相容,而且其中蕴涵着格劳秀斯或理性主义传统的巨大潜力。[10]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英国学派创建者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们关注的许多主题现已成为规范理论和建构主义讨论的重点,但由于冷战时期美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强势地位,英国学派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

就在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出版的同年(1979年),贝茨的《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也悄然问世。[11]贝茨所要抛弃的正是现实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即国际事务或外交政策中没有道德判断的位置。[12]在这部日后逐渐显现其影响力的著作中,作者通过对将国际关系看作霍布斯式自然状态这一正统观念的批判和修正,试图建立一种“更加令人满意的规范性国际政治理论”,[13]而他所提出的分配正义问题正好呼应了当时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贝茨可算是美国国际关系学界复兴规范理论的首倡者,之后不久,纳丁、沃尔泽和弗罗斯特等人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14]

近年来,突如其来的冷战结束和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所导致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议程,在此背景下,西方国际关系的主流理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开始不断受到挑战,建构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规范理论等迅速发展,对主流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实质内容都提出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质疑。双方的分歧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四次论战”,即“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争。尽管反思主义内部有着许多派别,这些派别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不承认理性主义的基础,强调理论的诠释性、行为体和结构的互构性、主体间意义的重要性。

[15]

从哲学方法论意义上说,[16]第四次争论主要表现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前者的核心问题是,外部世界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人们的主观经历或观念建构?即物质本体和观念本体之间的对立。后者的分歧在于,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争论的焦点是,究竟应该科学地解释(explain)还是主观地理解(understand)世界。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分歧在方法论方面的反映,表现为国际关系学中实证主义和解释学派两种观点的论争。实证主义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主客体的可分离性和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性,而解释学方法则注重社会事实的主观性、主客体的不可分性和社会科学的价值有涉性。[17]反思主义认定国际关系现象不能完全以实证主义的方式进行研究,也被称为“后实证主义”。由于后实证主义认为,世界政治中的历史、法律和道德问题难以完全转化为科学术语,否则,对它们的误解就无法避免,因此,第四次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第二次论战的继续,如果说前一次论战是以科学派稍占上风而结束的话,那么,现在的反思主义则以更为强劲的势头试图重新夺回失去的影响力。

然而,在后实证主义的所有理论中,只有建构主义成功地跻身于主流理论的行列,包括规范理论在内的其他流派似乎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但规范理论目前所呈现的复兴态势却是显

而易见的。首先,对于国际关系中规范性问题的讨论已不再是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的专利,许多国际关系学者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政治思想史,从中寻求理解当代国际关系的思想资源,[18]由此形成了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的再度结合。[19]二者不断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于包括贝茨、布朗(Chris Brown)、林克赖特(Andrew Linklater)、赫尔德(David Held)等人在内的一批学者,人们已经很难分辨他们究竟是政治理论家还是国际关系学家了。其次,在对科学主义质疑和对权力政治反思的基础上,探讨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著作大量涌现,并产生了一批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20]最后,规范理论所提出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人道主义干预的合法性基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日益拉大的南北差距及应对办法,全球范围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传统的分析范畴已难以胜任,重视文化因素、注重伦理思考的规范理论则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

后实证主义诸种理论中,建构主义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它试图跨越观念本体与理性方法之间的鸿沟。虽然这可能使建构主义受到两方面的攻击,但建构主义在重视观念的作用、强调主体间理念和信仰的重要性等方面与规范理论有共通之处。而且,随着建构主义的兴起,对国际规范社会化的研究渐趋深入。[21]由于国际关系并不是现实主义所说的完全的无政府状态,而是有一定的社会性,国际规范的社会化才有可能。正如林克赖特所言,“如果国际关系行为体不能克服新现实主义者归因于无政府状态所施加的种种限制,那么,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将无从谈起。”[22]规范理论意在创制、倡导某种规范,而这些规范能否、如何为国家行为体所接受,并使规范成为国际制度的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国家对其利益的判断并指导它们的对外行为,所有这些问题却是经验性的,需要由实证研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主义和规范理论具有某种程度的互补性,建构主义可以为规范理论的价值和意义提供支持。

在哲学方法论上,冷战后的规范理论并不象后实证主义理论群中某些派别那样极端,它在许多方面(如果不是所有方面的话)与传统方法是吻合的,不过,与古典理论相比,当前的规范理论更加深入到政治理论和道德哲学的内部,并越来越多地利用它们的最新研究成果。[23]如果说早期的规范理论泛指运用规范性方法或提出规范性主张的理论,冷战后的规范理论已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意涵的概念,它几乎是国际关系的政治理论或道德哲学的代名词。

(三)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在冷战后规范理论的诸多文献中,布朗的《国际关系理论:规范性新方法》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承上启下的意义。[24]他不仅第一次全面考察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讨论战争道德和国际分配正义等问题的重要论著,而且,布朗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政治理论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他看来,怀特对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所做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国际关系应该被理解为政治理论的一个分支。布朗认为,如果我们对政治理论采取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态度,比如说把它理解为人类事务中对正义的追求,那么,政治理论所包含的就不仅仅是关于国家的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也将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5] 按照布朗的界定,规范理论探讨的是国际关系的道德层面以及由此产生的涉及其意义和解释等更为广泛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共同体(国家)之间关系的伦理本质,无论是传统研究议程对暴力和战争问题的关注,还是新的研究议程将对传统问题的关注与对有关国际分配正义的现代要求结合在一起,都是如此。[26]布朗指出,当代大部分规范理论主要是围绕着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和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这两种政治哲学的争论而展开的。[27]他以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在近代欧洲思想史上的渊源及各自的主要代表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为背景,梳理了冷战结束前后一些重要的规范理论。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分析,布朗认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与所有规范性国际关系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该核心问题就是道德价值的载体究竟是个人还是与人类整体相对的特定政治集体。[28]世界主义的规范性主张是强调个人以及人类共同体的共性,并把它看作是世界政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单位;而社群主义则相反,其出发点是把政治共同体、尤其是主权国家看作是世界政治的基本规范性单位,它们的权利、义务及正当利益应该高于其他规范性范畴。在布朗看来,当代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主要任务就是评价这两种道德信条,并决定哪一种处于或应该处于优先地位。

也有学者与布朗的观点不尽相同,比如,纳丁就曾建议用另外一种标准即道义论(deontological theory)和结果论(consequentialist theory)替代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前者以公认的权威性原则来判断对错,后者依据结果或效果来判断对错。[29]这一划分类似于西方伦理学中的目的论和义务论两大流派的分野,其中涉及伦理学中两个基本概念——正当(right)与善(good)之间的关系。目的论认为善是独立于正当的,是更优先的,义务论则与目的论相反。[30]弗罗斯特则指出,规范理论首先应该发问的问题是:作为公民的我(或作为政府、民族国家、国家间共同体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对这类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另外一

个更基本也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身处其中的制度(institution)的伦理地位。如果国家比其他制度(如家庭、教会、公司、工会等)更为重要,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公民就有责任冒着生命危险去保卫他们的国家。规范理论的目的就是要从不同制度的相互关系中辨别出它们的伦理地位。[31]还有一种理解规范理论的视角与国际社会学派密切相联,它关注的是国际法伦理和治国伦理,这种方法试图将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规范性实践理论化,强调国际伦理的关键主要是政治家的道德选择。[32]凡此种种,皆为我们提供了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但由于布朗的定义在学界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较多学者依然是从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角度来理解当前的规范理论。

世界主义思想源于古希腊,经历了从斯多噶哲学、早期基督教到以康德和威尔逊为主要代表的近现代世界主义的发展历程。[33]冷战后国际关系规范理论中的世界主义主张,涉及诸多不同的问题领域,但其基础是道德世界主义。道德世界主义从个人主义出发,强调每个人都有同等的道德价值,并由此产生普世性的道德责任。因此,只有个人才是道德关怀的终极单位,人权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当一些国家内部出现大规模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时,世界主义并不完全反对武力干预。[34]在国际分配领域,世界主义者贝茨和博格等人试图把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贯彻到全球范围,并建立一种以契约论为基础的国际分配正义理论。[35]分配正义的主张不仅要打破国际和国内社会的传统藩篱,而且提倡全球的经济秩序结构和资源、收入、财富分配都需要一个根本的改变。[36]与道德世界主义相对的是政治(或法律)世界主义,这一理论与早期的理想主义非常相似,它竭力倡导全球范围的制度变革,如以赫尔德为代表的世界主义民主理论。赫尔德在对现存民主理论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希望使民主理论扩展并运用于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领域。他指出,国家内部的民主体制如果想在当代得到维持和发展,需要一种国际性的世界主义民主作为保证。[37]

作为政治哲学中与自由主义相对的一方,当代社群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回应和批评。[38]社群主义思想的根源在于,价值来源于共同体,个人只有通过作为某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39]国际关系规范理论中的社群主义亦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的影响,否认存在先于社会的(pre-social)个人,认为只有在某个特定的共同体内部,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才有可能。共同体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对正义的考量也应该以共同体为基本单位。国际关系实践中,最合适的共同体形式就是主权国家。社群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沃尔泽对人道主义干预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除了抵抗侵略或者自卫,没有别的借口能够成为国家使用武力的正当理由;同时他也不赞成将分配正义扩展至

国际范围,在他看来,“正义”只有在政治共同体内才能产生共有意义(shared meaning)。[40] 作为两种不同的规范性诉求,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分歧的根源是本体论之争。本体论关注世界是由哪些本质上不同种类的实体所构成,除了物质和观念的对立外,个体和整体(集体)的关系是本体论争论的另一种形式。[41]不难看出,世界主义奉行的是个体主义本体论,其价值观也是个人主义式的。在世界主义者眼里,国家的权利和利益完全可以化约为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社群主义所坚持的是一种集体主义本体论,因此,相对于个人,共同体不仅处于优先地位,而且共同体的利益要大于所有个人利益的总和;相对于其他共同体,个人所归属的共同体价值和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被认为是政治理论中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争论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延伸,也常表述为普世主义(universalism,或曰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particularism)之间的对立。[42]其中涉及人类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性领域,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国家有哪些权利?个人有那些权利?个人权利是否可以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个人的权利、义务是否由他所处的国家所决定?世界主义试图冲破威斯特伐利亚模式的束缚,建立一种普世性的国际秩序。相比较而言,社群主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德相对主义或多元正义观。世界主义理想可能的弊端是它极易成为少数大国谋取私利的借口,从而导致国际社会新的动荡;而社群主义则否认国际关系中普世性价值的存在,甚至有滑向狭隘民族主义的危险。

柯奇兰希望从三个方面缓解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的僵持局面,首先,为了阐明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争论的性质及二者对立的程度,她提出三个核心问题作为分析工具,它们是: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通过对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在这三个问题上立场的分析,评估它们可能达到的调和程度。其次,重新评价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二分法是否包含了规范理论中最迫切的问题,她建议一个更为精确的关注点应该由本体论转向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和反基础主义(anti-foundationalism)等认识论问题。最后,她从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出发,提出构建一种新的国际伦理的规范性方法。[43]基础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相信方法并用方法来建构理论的认识论,而反基础主义和实用主义则正好相反,有点类似于后现代主义。柯奇兰尝试用实用主义方法来消弭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的冲突,然而,如果不能理解世界政治中伦理问题的核心争论在于个人和国家(共同体)的道德地位,那么,作为替代方案的实用主义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一位学者萨普考特主要研究了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里如何实现正义的问题,或者

说,是否可能构想一个能够公正地对待差异(justice to difference)的普世性的或世界主义共同体,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同共同体中的人们都有自己特殊的认同方式,对此必须予以承认和尊重,而这种承认和尊重只有通过交往(沟通)行为、尤其是对话方能得以成功实现,加达默尔(Gadamer)的诠释学(hermeneutic)理论可以为此提供一个有价值的途径,尽管存在着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但人类对话和理解的能力可以为产生一个世界主义的道德共同体提供基础。这样说来,文化多元性并非国际伦理准则的障碍,世界范围的休戚与共关系(solidarity)既是“弱式”(thin)的,又是普世性的,可以为不同共同体之间价值的差异和紧张提供更为公正的解决办法。[44]

(四)结语

规范理论将世界政治中伦理判断的标准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并寻求国际实践中广泛的道德包容和社会重建的共有原则。[45]如果我们把早期理想主义、英国学派和冷战后的规范理论看作是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从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各自所关注的主题分别为世界和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共处与合作、普世性价值的推广与实现。主题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现实的需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一系列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显现,必将引起人们对规范理论更多的重视。而作为价值目标的规范性诉求与国际关系现实以及现存国际法体系之间的内在张力、多元化世界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协调、国际正义的界定与实施等,这些课题将成为当前及未来规范理论研究议程中的主要内容。

“鉴于国际关系研究对象的特性以及大量重要问题都同战争与和平相关,规范理论将会继续保持它在这一领域的中心地位。不能参照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因果关系来理解人类行为,因为人类是由(他们的)未来目标引导的”。[4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和技术为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不是唯一的,许多以价值取向为主导的规范性理论对人类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科学。在国内政治领域,如果没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洛克“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被管理者的同意”等理论,就无法建立起现代宪政民主政体。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进步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长期以来被认为理所当然并作为西方列强对外政策手段的殖民主义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已退出历史舞台,种族主义和奴隶制也被各国人民所摒弃,主权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尊重人权、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国际规范逐步被广泛接受,并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国际社会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而规范理论谋求的正是这种可能实现的进步。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自由主义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自由主义推崇科学的量化方法 区别:具体的理论观点,无政府状态对国际制度的作用和国际法的作用;细节上 第一节、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1、格劳修斯的国际关系思想 ●自然法与国际法思想 ●正义战争观 ●国际社会观念 1)国际社会说:无政府状态不等于无需的混乱状态,国际法是维持 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 2)国际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正义战争是被允许 的,3个正当理由:自卫、收复财产和惩罚。 3)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国际法的确立和有效实施都需要主权 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转让部分主权。 2、洛克的国际关系思想 启蒙运动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政府论》、《人类理解论》、《基督教的合理性》等。 财产的国际分配 国家之间的和平战略 3、康德的永久和平论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的战争观: ●战争的根源:逐利的本能与过度的虚荣感 ●战争的意义:战争使人民分散到地球各个角落,战争能够促进民

族的团结与联合;战争的灾难加强了和平意识。 ●反对外来干涉和统治 ●欧洲联合思想 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 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民主和平论 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友好为条件 【民主和平论】的鼻祖: 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 即使发生冲突,彼此也不会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 专制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容易以武力解决争争端。 4、边沁的国际关系思想 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政府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幸福 国际法:法律是必要的恶 1、第一次提出了国际法的概念,认为国际法的目标在于确保主权国家之间互互 不侵害、相互促进最大利益、限制并禁止战争。 2、边沁也提出了实现普遍追求永久和平的计划,强调要最大限度的裁减军备、 设立国际法庭、公开的通过外交谈判缔结条约等。 亚当?斯密:鼓励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认为各国之间不是必然的敌对,国家关系和谐是可能的。 理查德?科布登(Rechard Cobden):自由贸易将促进世界和平 第二节理想主义 1.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理论、研究需要、学术共同体(杂志、刊物、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培养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 2.为什么首先是理想主义? 3.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一、齐默恩的国际关系思想 《民主的前景》、《国联与法权》 1)公共教育的重要性

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第004版 前沿 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向” 徐以骅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国际关系学的前两次转向,即“政治经济学转向”和“社会学转向”作为“同类项合并”相对较易;而国际关系学的“宗教转向”虽已被提出,但两者互为“异类项”,合并相当困难。 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宗教的作用越来越从隐性转为显性,并且日益成为跨地区和跨国界现象,被称为“全球宗教复兴”,而全球化趋势更放大了宗教对国际关系和各国政治的影响。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如巴以冲突、“9?11”事件、国际反恐、科索沃冲突等,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背景和动因。宗教被宣布从“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舞台的中心”,以至于有国际关系学者断言,如“不重视宗教就无法理解国际关系”。宗教甚至成了国际舞台上各方争抢的资源,而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也俨然成为国际关系/政治学科的“新边疆”。“宗教全球复兴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堪比冷战结束或全球化初现所引起的理论挑战。” “奇特的西方现象”:宗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被放逐” 然而,从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诞生以来,宗教一直是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所长期忽视、边缘化甚至“放逐”的研究对象,这在冷战期间尤为如此。这种对宗教的排斥可以追溯到近代国际关系的起源。在产生于欧洲宗教战争结束、民族国家诞生、国家主权被“神圣化”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关系体系中,并无宗教的一席之地,而在反映或折射此种国际关系体系的、“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宗教自然也无足轻重。对宗教的排斥“似乎被记录在国际关系学科的基因密码之中”。 其实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宗教传统中,或者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里,现代化并未导致宗教的边缘化和私人化。因此全球宗教复兴不仅被描述为“上帝的报复”,而且被形容为“东方的报复”或“东方的反叛”。因此,忽视宗教的倾向基本上是“奇特的西方现象”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而国际关系学在许多方面又是社会科学领域中最以西方为中心的学科之一,可说是“宗教无用论”的“重灾区”。 “宗教觉醒”:把宗教因素融入国际关系研究 全球性宗教复兴,尤其是当代影响国际关系的三大宗教性运动(政治伊斯兰的兴起、美国宗教右翼的“政治觉醒”和拉美解放神学的发展)以及极具宗教性的三大事件(伊朗革命、波兰变局及其东欧剧变以及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给予忽视宗教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当头棒喝,而那种认为宗教将日益个人化、边缘化和世俗化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也像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那样轰然倒塌。 在宗教从“被放逐”到回归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背景下,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开始卸下现代化神话的有色眼镜来正视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西方的国际关系科研教学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宗教觉醒”或“宗教反省”,把宗教因素融入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从而扩大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开始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新尝试和新共识。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倡议在国际关系学中建立国际政治神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 theology),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科对经济因素的轻视,而国际政治神学的建立则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在对世界事务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对宗教、文化、观念或意识形态的有系统的忽略。 目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对宗教与国际关系关联性的研究已今非昔比,长期以来该学界对宗教的忽视也已基本改观,有关论著可说是层出不穷。有学者(Petr Kratochvil)把这些研究分为两大板块:一大板块是对历史的研究,即探讨国际关系或现代性的宗教根源;另一大板块是对现状的

国际关系理论总结

均势理论 均势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极为古老的理论之一。它最早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实践。均势的含义很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指特定的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两种以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势;二是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等;三是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从历史上看,均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黎塞留、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帕姆斯顿、俾斯麦、摩根索、基辛格等。当然,这些人对均势的理念看法不完全相同。正如基辛格提出:“梅特涅的体系是从18世纪把宇宙看作一个大钟表结构的观念中得到启发的。钟表的部件相互错综合,干扰了一个部件就会打乱其他部件的均衡。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与他相适应的哲学是适者生存观念。俾斯麦标志着政治概念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变化。”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摩根索讲:“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基本稳定因素。”均势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和平,均势不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在均势体系下,存在着几个势均力敌的强国,这些国家按其政策,可区分为维持现状的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均势的主要手段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军备、联盟与反联盟。对均势操纵国而言,为了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均势,在必要时应与敌人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二战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传统的均势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战后形成了美苏在核恐怖下的两极均势。后来中、美、苏大三角的形成则是对力量均衡的巧妙运用,它抵御了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维护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屡建奇功。依据均势理论创建的维也纳体系曾经维系了欧洲国家近百年的和平。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转换,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又存在多个地区性强国,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失衡。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均势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他们对于人性和自然状态的看法影响了西方现实主义流派的许多代学者。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1904-1980)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在书中,摩氏总结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明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 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历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过程跟踪和比较研究。 过程跟踪,就是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了解 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影响其发展的所有要素。 比较研究,是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不同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即 以案例研究为主的非数量分析方法 以统计分析为主的数量分析方法 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形式理论。 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一个环节——检验假设的方式。 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 确定分析层次,即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体系、国家、个人 目的: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们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 意义: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明确分析层次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考察的证据和材料, 使思维更缜密,研究更有逻辑,结论更可靠。 体系分析层次:宏观 “自上而下”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假设:所有行为体都处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中; 体系的特征是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体系层次的分析要素:体系的结构特征: 体系中权威的组织形式、体系中行为体的性质、行为体互动的范围和层次 体系的实力关系: 单极、两极、多极 体系的经济模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体系的行为规范: 如,对战争的限制 体系层次分析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伊拉克战争? 单极格局:霸权国所受的制约相对较少,容易对体系面临的挑战作出反应; 国际规范:人道主义干预的必要性,专制政权和独裁领导人不符合国际道德; 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权威必须得到维护,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必须得到执行。 国家分析层次:中观 聚焦于中层 与体系层次分析相同,认为国家是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也是世界体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国家层次的分析要素:政府的类型:民主与集权 形势的类型:危机与非危机 政策的类型:政治、经济、军事等 政治文化:一个社会普遍的、长期的和基本的价值观及其实践 国家层次分析美国为什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美国必须保护它的安全,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必须阻止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获取毁灭性武器; 美国必须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 伊拉克是专制独裁国家,将其改造为民主政权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个体分析层次:微观 分析国际政治的微观方法 个体层次的分析要素:人性: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因素 组织行为:被组织起来的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单个时的行为大不一样,所以 “群体决策行为”如何影响决策? 特性行为:个体决策者的特性(个性、健康、经历、观念)如何影响决策?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研究的是公共之事、众人之事,关注的是“天下之公器”。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真题1999-2010

外交学院 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 (1999年~2010年) 说明: 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 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 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 三、论述(80分): 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 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 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 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 (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 1、诺维科夫报告 2、哈尔斯坦主义 3、《洛美协定》 4、中东“六五”战争 5、东盟 (二)、简答(20分/个)--40分 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 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 (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 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 2009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政治关系 2.政治沟通 3.政治参与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两极稳定论:沃尔兹认为,在两极世界中,主要国家对其相对权力地位估计错误的可能性较低,不确定的潜在威胁较少,大国精力集中,所以因判断失误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较小。各极能力较强,减少了其他行为体对大国的危害。 多极稳定论:多伊奇和辛格为多极结构比较稳定,因为体系中有几个主要国家,他们之间互动的机会较多,国家之间因此会形成相互交织的利益,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敌意,抑制冲突。例如,尽管国家A在某一个问题上与国家B意见不同,但是它需要国家B的支持来处理它与国家C之间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A和国家B的共同利益都遭到了国家C 的反对。这样,体系本身的灵活性就增大了,形成两大敌对集团的可能就相应地减少了,因而,体系性战争行为也会随之减少。 霸权稳定论:单极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在单极结构中,霸权国家有能力,也有意愿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公共物品,抑制冲突,因为霸权国在体系内受到的限制最小,获得利益最大,维护体系的稳定和延续是霸权国最为重要的利益。此外,其他国家与霸权国有着较大的实力差距,因此无力也不愿与霸权国发生战争。 霸权稳定论声称,当国际经济体系内出现一个单独的支配性强国时,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最有可能出现。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是典型的市场失灵,而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国际金融领域缺少一个实力强大的借贷国,因为只有霸主国才有能力和兴趣维持一个对公众有利、稳定的金融体系。吉尔平和克拉斯勒认为国家对于利益的最大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利益的获得可能引起相关利益分配上得与失的冲突。权力分配是关键的解释性变量,因为权力将决定管理跨国公司的规则和对外贸易的开放或封闭程度。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简单明了,即经济的效用、增长、社会稳定和政治影响。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能够以有限的社会动荡换取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对支配性权力的政治影响,所以对于霸权国而言,一个开放的体系是确保其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霸权国的公司最具竞争力,且最易获得资本,因而在开放的体系中获益最大。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蒂莫希·麦克昂提出,英国在19世纪的行为与霸权稳定论并不相符。阿瑟·斯坦认为,19世纪的贸易自由化措施并不是出自霸权政策,而是出自不对称的交易行为。戴维·雷克和邓肯·斯奈达尔表示,享有支配性权力的国家并非是惟一与开放的经济体系利益一致的行为体。从与霸权稳定论完全一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想进行推断, 他们发现少数领先的国家也有兴趣和能力支持一个开放的体系。 霸权周期理论/长周期理论:莫德尔斯基认为,全球性政治体系领导权的更替存在着周期,这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1)全球战争阶段,其特征是大范围严重的暴力,全球性战争将决定霸主更替,宣告全球政治体系产生新的领导,进入实力高度集中的新阶段。(2)世界权力阶段,在该阶段,某个民族国家有实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执行新的计划;(3)权威丧失阶段,这个阶段里,提出了世界领导者的合法性问题,新的问题进入了全球议程;(4)权力分散阶段,在该阶段,世界领导国的权力衰落到低点,一个或多个挑战国(原来可能是全球领导者的盟国)组织起新的同盟,向领导国发起挑战。根据长周期理论,崛起的大国要获得体系的领导权,必将经历全球战争。全球战争是体系领导国的选择机制,也是世界政治体系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自然选择作用。因此,长周期理论认为,全球战争将继续下去,除非出现某种替代性的全球决策机制,能够决定体系领导权的归属。 权力转移理论:奥根斯基。强调权力分配的变化会增加战争爆发的危险。奥根斯基认为,当权力差距缩小时,尤其是一个敌对的力图改变现状的挑战者与曾经较为强大的现状维持者之间实力接近时,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换言之,战争源于大国间的增长速度不同,特别是当主导国与挑战者增长速度的不同使后者能够超越前者时。与吉尔平所不同的是,奥根斯基不仅认为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能对挑战者进行防御性打击,而且认为挑战者如果认识到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理论资料

国际安全新论 国际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生存、稳定、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条件和保障机制。学术界把安全概念分为消极安全和积极安全。前者强调免于危险和胁迫,以求生存;后者则强调稳定。生存与稳定是安全的两个重要目标。约瑟夫·奈提出,国际安全意指处于安全困境中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这里有三个条件:1、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行为者才会产生安全困境;2、国际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权威机构; 3、安全依靠各国政策的互动。 长期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存在关于国际安全的三点基本看法:1、从摩根索到杰维斯,从华尔兹到奎斯特,在国际关系领域有着关于安全研究的理论分析传统。 2、安全理论问题不会消失,其重要性将与日剧增; 3、从长远来看,安全政策必须建立在理论分析之上。国际安全研究的理论分析较突出的成果是80年代杰维斯的理性威慑理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是研究国际安全的两种基本思想流派。 影响国际安全行为的决定因素有: 1、追求安全利益 2、考虑非安全利益 3、通过国际合作改变安全困境的程度 4、改善国内环境 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是分析基点,权力是目的,均势和结盟是安全的关键;而新现实主义则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分析基点,安全是目的,两极和核武器是安全的支柱;新自由主义强调影响安全的因素包括国内外政治结构、文化与价值观,重

视民主对安全的影响,发展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性,可以增加安全度,健全国际安全体制可以防止或制止国际冲突,维持和平。1996年奈发表了《冷战后的冲突》一文,鲍德温也发表了《安全研究与冷战的结束》一文,初步勾勒了新国际冲突论的基本框架。首先,从国际安全角度来看,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过渡期;其次,奈把冷战后的国际冲突认为大国战争、地区战争和内部战争三类。总之,国际安全新论对美国而言,其实质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维持在国际事务方面的领导地位,继续运用国际结盟或伙伴关系以最大限度的追求自己的安全战略利益。 文明冲突论 1993年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谬尔·亨廷顿在《外交季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首次提出了文明冲突论。1996年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以文明为基础重建国际秩序则是防止战争的最佳安全保障。第一,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导形式。亨廷顿不仅把文明和文化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且看作是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这是文明冲突论的核心和命脉所在。文明的冲突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断裂带冲突;在全球层次或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国冲突。文明冲突的根源是人们对国家的忠诚随着冷战结束开始让位于对文明的忠诚。第二,冷战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极、多文明世界。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正让位于文明之间的冲突,地区政治是种族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政治。亨廷顿认为将有六种现代文明(印度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明、儒教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和两种可能的文明(拉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国际关系理论 期末复习

国际关系理论期末复习 一、范式 范式(库恩 paradigm)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范式就是研究和分析问题的一般框架和视角,它的字面意思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从什么方位开始看,从什么立场开始看)它提供了观察生活的方式和关于真实本质特性的一些假设。 二、理论 理论是人们建构出来用以一般性的解释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 三、本体论 1、哲学含义: “本体”是唯一能够独立存在的“是者”,其它各种“所是”都是依附于本体才能成立。 2、传统与现代本体论 1)“传统本体论”是关于本体和由“本体”所衍生出来的其它“是者”及其“所以为是”的学说,这种学说是纯粹理念性的、未经证实也无需证实的形而上学理论,与实证理论和实体理论截然不同。 2)“现代本体论”的内容有所简化,被当成关于一般的事物及其性质的一门学问,是关于一切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或研究。 三、实证主义 1、实证主义认识论原则 1)关于科学理论的客观实证与演绎逻辑原则统一的逻辑主义观点; 2)只有经验可以证实或证伪或定义为真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的实证原则; 3)观察的相对客观性即可以独立于理论的认识论假定; 4)建立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并试图发现可观察现象之间超越时间界限关系的因果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 1)含义:在实证主义认识论假定的基础上,逐渐整理形成的一整套比较具体的、可用于指导科学研究(包括国际关系研究)的一般原则、方法和研究 程序。 2)基本要素:研究问题。理论假设。系统数据。验证。 四、理想主义 1、思想来源 1)十九世纪主导欧洲和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哲学 2)美国的传教士精神或说“天定使命观”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作者:————————————————————————————————日期: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新闻学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唐晓芬 【摘要】本文从国际关系研究的理性主义框架、建构主义框架和情感研究框架出发,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则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国际关系情感研究理性主义建构主义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任何领导人都不能忽视强烈情绪发挥的重要作用。郝拓德(Todd Hall)和安德鲁·罗斯(Andrew A. G.Ross)认为研究“情感”有助于解读现有分析框架回避的“社会过程”问题。在现有的两种主流的分析框架中,“理性主义”框架致力于寻找因果解释,“建构主义”强调“身份、意识形态与文化模式研究”。①情感研究框架作为新兴的国际关系研究框架,强调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 本文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试题,朱峰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A1 1权力 2民族国家 3安全困境 4建钩主义 A 2 1 防御性现实主义 2 自由制度主义 3 国际道德 4 权力 A 3 1 国际体系 2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3古典现实主义 4相互依存 A4 1 国家利益 2 国际规制 3 权力 4 建构主义 A5 1无政府状态 2国际制度 3民主和平论 4核威慑 A6 1 安全困境 2 国际制度 3 结构现实主义 4 国家实力 A7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权力 3 国际规制 4 国家利益 A8 1 国际关系理论 2 国际制度 3 软实力 4 均势 A9 1 建构主义

2 相互依存 3 国际制度 4 权力 A10 1 国际体系 2 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4 软权力 A11 1 民族国家 2 权力 3 建构主义 4 核威慑 A12 1 强权政治 2 安全困境 3 建构主义 4 国际道义 A13 1 国际规范 2 民主和平论 3 国家利益 4 多边主义 A14 1 霸权和平论 2 建构主义 3 国家利益 4 权力 A15 1 民族国家 2 新自由主义 3 历史的终结 4 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B1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追求国家利益的合理手段有那些? 3 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是什么?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B2 1 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实力的决定要素? 3 如何理解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4 什么民族国家体系? B3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 什么是外交政策的决定要素? 3 建构主义?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 B4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主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价值观与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 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5 1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利益? 3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B6 1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霸权稳定论? 3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军事同盟? B7 1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冷战后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4 什么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B8 1 什么是建构主义理论? 2 什么是“民主和平论”? 3 人类能建立世界政府吗? 4 如何理解国际安全? B9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除了国家以外,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还有哪些? 3 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什么是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B10 1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增进国际合作应该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3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经济因素对国家间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B11 1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理论认识? 2 外交政策治定的依据是什么?

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考研复习参考资料-李少军自由主义国关理论重点总结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 (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间的权力斗争; 自由主义,强调多元行为体、跨国互动、国际制度与规范; 建构主义,强调文化因素和观念建构。 第二节自由主义 (Page 52) 自由主义是以自由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作为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其语境是国内政治,主要指涉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自由主义,其语境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涉国家间关系。 自由主义的早期阶段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认为个体理性的力量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是社会共同的善得到实现。在自由主义看来,只要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大多数人就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并采取理性的行动,从而确保社会的进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清楚地表明了国际秩序不能经由自由放任的途径实现。事实使一些自由主义者认识到,和平必须建立,而不能“自然地”实现,于是产生了新自由主义,强调通过

国际制度的管制来建立国际秩序。 从自由主义的演进过程来看,在如何建立国际秩序的问题上,自由主义已经分为两大分支。一支强调弱干预原则,认为行为体的互动可以自动地形成国际秩序;另一只强调强干预原则,认为必须通过国际制度的管制来建立国际秩序。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贸易和平论”和“民主和平论”大体延续了前一种传统;而理想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则体现了后一种原则。 一.理想主义(Page 53) 主要代表人物:威尔逊、布尔 理想主义是跨国主义范式之中产生最早的一个理论学派,亦被称为制度跨国主义。其理论渊源之一来自于“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的理论,他所设想的国际社会的基础是在法律上平等的国家,但也包括非国家实体和个人。 其关注点是国际规范和制度化的全球合作。这一范式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止侵略,实现国际和平。以集体安全原则来解决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是这一范式所设想的主要模式。同现实主义相反,理想主义对人类持乐观的观点,认为通过建立新的标准和制度,人类社会就可以得到完善和改进。 这种构想追求的不是权力的平衡,而是某种权力的共同体。在这个新体系中,所有国家将在共同的事业中合作,为所有国家提供安全与正义。理想主义者认为,国际组织即使不能提供世界政府,至少也能提供某种国际行为规范和约束。 理想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 伍德罗·威尔逊:“书生总统”。主张建立一个由国家组成的国际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将以国际法和特定的规范为基础,并将受到国际机构的调节;在他所倡导的精神与制度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集体安全,即若干个国家相互承担义务,确定反对侵略的相互依存的安全体系。不同于权力平衡的是,集体安全不是反对特定的国家,而是反对威胁现状的任何国家。 赫德利·布尔:认为尽管不能消除国际体系中的无政府状态,但国家的行为却可制约。假定秩序乃是国际关系的历史记录的一部分,现代国家不仅构成了国家的体系,而且构成了国际社会。《国际政治学理论》(北大梁守德、洪银娴版)一书,指出理想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主张是公开外交、民族自决、集体安全、自由和平、裁军非战、航海自由、贸易平等、公理正义、保证国际和平等等,最大的特征是,崇尚法律规范和伦理标准,强调国际事务中法律的权利和义务,相信国家的利益的自然协调和“世界舆论法庭”实现和平的可能。

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 一、国际关系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及类别 1、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学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演变规律,及构成国际关系体系的各行为体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国际关系事实) 2、国际关系的类别 (1)有关国际行为体的事实。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2)有关行为的事实。 行为体的对外政策及其互动 (3)有关话语的事实。 (4)概念化事实。 概念化事实作为对特殊现象的一般性概括,体现的是具有共性和反复出现的事实。 (二)国际关系研究对象的属性 1、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1)事实的概念 “事实”的四层含义: 真实存在的事情; 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 通过相关信息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被证实的观察、观念,即经过科学研究被证实的事情。 (2)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 自然事实是独立于人脑的客观存在 (3)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自然事实不具主观性,基本属性是它的物质性, 自然事实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事实是客观外在和主观内在的融合,具有有主观性,观念因素为社会事实的基本属性之一 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一)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兴起于19世纪,科学主义将国际关系现象的自然特质一面视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依赖实验与数据,强调学科知识的客观性与精密性。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关注人本身的意志、观念、文化和知识等,采用描述与解释等方法,强调国际关系学的社会性。 三、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分歧 (一)国际关系研究本体论分歧 1、本体论的概念 “本体论”是源于古希腊的一种说法,指研究“存在”的学问。这里的“存在”,是指事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国际关系理论三大流派

(转自:庄周梦蝶)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安全。安全是塑造国际行为的核心变量,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的保证在于所获权力的 多寡。自由主义提出国际制度理论,以此来淡化权力的影响,认为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可以确保 安全。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从社会学中借鉴新的概念,认为国家安全的存在和追求,离不开观 念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三大主流国关学派的国际安全观简介 国际安全问题历来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引 起了国际安全局势的剧变,国际社会对国际安全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 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国际安全问题的大辩论。[1]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了三大 理论流派论战的局面。[2] (一)、现实主义学派的国际安全观 基于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的本质以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 长久而深入的思考。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国际安全在本质上是稀缺的,国际安全问题只可以缓解,却不能最终得到解决,而获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权力。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就是围绕权力斗争的关系。无政府状态成为认识国际政治的基本起点,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则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3] 现实主义学派主要有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以肯尼思沃尔兹和罗伯特吉尔 平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和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汉斯摩根索一生经历过两 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痛经历使他一直坚持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存在于人自身罪恶的本性不 可能根本改变,因此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安全的国际社会。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经常会感到岌 岌可危,为了能够安全,人们必须自保,要自保就必须获得权力。而国家权力就是这种个人权力 的延伸和扩大。在他看来,权力,主要是军事权力,是国家行为的目标。[4]在国际社会里,国家对 外行为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权力的追逐。而不断追逐权力的结果,则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产 生相互怀疑和不信任,导致“安全困境”和“零和博弈”,其逻辑结果是国际冲突。[5]因而获得国家安 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力。肯尼思沃尔兹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条 件下国家的第一考虑就是生存。[6]他认为在这样的体系中,国家的目的不是获得和维持权力,而 是力图确保生存,两极均势有利于降低战争危险。[7] 新现实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罗伯特吉尔平认为,除了国际政治方面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到国 际经济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经济方面的因素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国际安全 方面,他强调只有提升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在内的整体实力才能更好的获得安全。进攻性现实主义 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强调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追逐权力而互相竞争,国际体系 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不公导致国际冲突,只有获得权力最大化才能尽可能地确保自身安全。 他还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2、大国拥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 权力。3、国家永远无法确认它国的意图。4、生存是第一目标。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可见,进 攻性现实主义是将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发挥到极至,国际安全极为稀缺,国际冲突不可避免,只 有掌握最大化的权力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现实主义学派关于国际安全的逻辑是“安全困境”。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间具有高度猜疑性,使它们对对方行为总往最坏的方面估计。国际安全是稀缺的,为了获得安全,一国增加军备,必 然会使另一国感到威胁,从而引起另一国增加更多、更强大的军备,最终使军备竞赛无法避免。 (二)、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安全观 “强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难”仍然是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切实感受。自助、结盟、集体安 全等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可求途径。[8]理想主义学派认为:除了战争,国家还可以通过和平 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安全。以一战为界点,国际关系的理想主义传统开始转向现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与现实主义相比,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加注重集体安全和相互依赖。理想主义学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