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关系理论全集

国际关系理论全集

国际关系理论全集
国际关系理论全集

国际关系理论全集

一、导论

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确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间关系。第三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三者构成同心圆:国际关系范围最大,国际政治次之,仅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关系部分,主要考虑国家间关系,对外政策的确范围最小。

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现代国家形态,具有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固定的领土、有权统治人民和领土的政府、主权(国际承认)(对内最高统治权,对外平等权)。共同体的核心基础是政治文化认同,种族、血缘、经济、关系都在下降,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语言、文化倾向、生活地域关系。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一种思想感情,即忠诚于操共同语言和具有共同历史传统的集团,关注其命运的发展。

理论(theory)是对现象的有规律联系的解释。规律是静态的;理论是动态的,是人类主观建构的结果,处于变化之中。因此,要发现规律,创造理论,而不是相反。

理论的基本功能:(1)描述(describe):切实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2)解释(account for,说明原因和理由):理论超越所观察的对象,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表现形式:如果……那么)例子:军备竞赛---战争;(3)预测(calculate):理论具有概然的预测力,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而非具体事件。

层次分析法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美国学者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较早地使用了层次分析法。在他探讨战争原因的著作《人、国家与战争》(Man, the States and War,1959)中,华尔兹认为战争的爆发与三个层次上的因素有关,即他提出的3个著名

“意象”(image),即国际关系分析层次——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和国际体系因素。按照第一种基本概念,战争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行为。第二种基本概念认为,国家内部结构是导致战争原因。如自由主义者(他们认为,同独裁国家相比,民主国家更加爱好和平)和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相信,资本主义国家会煽动战争,而社会主义国家则会带来和平)。第三种基本概念断言,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战争的原因。国际无政府状态是指国际社会缺乏能有效维护和平的法律和组织。

体系理论与还原理论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国际政治的理论可以分为体系理论(systemic theory)和还原理论(reductionist theory)。前者指体系层次的理论研究,是以体系特性作为解释依据的;后者指单位层次的理论研究,是以单位特性作为解释依据的。要建立国际政治理论体系,只有体系层次研究才可以完成。

二、现实主义(Realism)

无政府状态(anarchy):国际体系呈无政府状态,即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权威或世界政府。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

体系性质国际政治:无政府(anarchy),行为体之上没有统治者。自助体系,处于自然状态,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国内政治:有序(hierarchy),有一个具有最高权威的统治者,维持秩序。契约体系,个人自愿将一部分权力让渡给统治权威(政府)。

法律效力国际政治:不具有普遍强制力国内政治:强制实施,违法者受到惩罚

武力实施国际政治:谁都不能垄断使用武力的权力,导致国家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国内政治:政府垄断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

共同体观念国际政治:全球共同体观念很弱,对正义和合法问题经常具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人把国家正义摆在国际正义前面。国内政治:存在一个普遍的共同观念,并且因此产生了共有的效忠对象、正义标准和合法权威。

国家是单一行为体,即国家是一个一元社会整体,能够独立地确立国家的利益,制定并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其目标、行为和利益不同于任何国家内部社会力量和集团的利益。在一个国家中,不同的社会集团会有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目标,但是国家的目标却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只有这些整体、统一的目标才能构成国家利益,其中民族国家之生存的超越时空的国家最根本利益。

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即在某一给定环境中,国家能够确立自身利益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导致的结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对于现实主义,国家的理性基本上属于赫伯特·西蒙所说的实质理性,即只强调行为者根据自己的目标、按照预期效用的大小排列和选择政策方案,而不必考虑行为者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根据这个假说,可以推断,在同样的环境中,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家决策者,无论是谁,都会做出基本相同的理性决策。因此,国家的行为也会基本相同。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 约翰·赫兹(John Hertz)最早提出: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会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的不安全感。但是,这样做只能使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军备而感到更不安全。安全困境出现的条件:无政府状态;国家希望生存。

缓解安全困境的条件:国家在增强防御的时候,将进攻型战略和防御型战略清楚地区别开来,使对方得到明确的非进攻信号,安全困境就会得到缓解,国家之间就可以实现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调整博弈的支付结果,加大相互合作的收益、增加单方不合作行为的成本,加强各方对对方合作的预期期望。

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1)利益是需要,可望可及,需要不是欲望(可望不可及);(2)国家利益有两种概念。对内:与集体和个人利益相对应;对外:与其它民族国家利益相对应。国家

利益是指国家生存延续的基本条件。(3)国家利益性质。具有先验性(如生存和财富);等级结构,可以排序;(生存、承认、发展、主导、贡献。);国家利益是变化的,超越国界;超道义性,最高的道德就是维护国家利益;(4)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得关系:对外政策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原则和计划;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检验对外政策标准。

权力(power) (1)权力是做事情和控制他人的能力,体现行为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尔(Robert Dahl)将其界定为,让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即在行为体利益存在冲突的时候,权力可以使一个行为体的意愿胜过另一个行为体的意愿,尽管可能遭到抵抗。因此,权力是零和游戏,一方所得即是另一方所失,行为体的权力基本上能够根据结果判断,谁拥有权力,谁获胜。(2)权力的基础是实力(capability),即权力的资源基础。基本内容:(摩根索)地理、自然资源(粮食、原料)、工业能力、军事准备(技术、领导能力、武装力量的数量和质量)、人口(分布、趋势)、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政府实力。克莱因国力方程:Pp=(C+E+M)x(S+W)确认的国力=(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能力)X(战略意图+政治意志) (3)衡量实力的三种错误:绝对化、永久性、单一因素(地理、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4)不同实力之间的转换性(fungibility)问题。经济、军事实力不可互相替代;经济实力向军事实力转换需要时间,是长期的过程;军事实力无法保障经济必然发展;经济强大并非必然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日本)。(5)软实力(同化权力):使别人追求你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改变他人的偏好。例子:父母影响孩子的信念和偏好。软实力来源包括:文化(行为方式)和经济(制度模式),不一定以硬实力为基础。

霸权(hegemony) 指国际关系中一种支配性的领导地位和状态,也可指霸权国强行推行其意志的政策。霸权国是指具有足够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行为,操纵国际体系运作的国家。成为霸权国要具备三个条件,国家力量和影响具有压倒性优势,具有将自己的力量转化为对国际事务、其他国际行为体进行干预的愿望,具有强行推行其意志的行动。

国际体系(International system) 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沃尔兹(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1979) 将体系界定为“一组互动的单位,由结构和互动的单位构成”,其中包含了体系和体系单位两个基本因素。

体系结构界定政治结构有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权力分配。国际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其秩序原则是无政府性;国际体系的单位——国家,是享有国家主权自主的政治单面临着相同的任务——确保生存,不同之处只有一个,即国家实力的大小。因此,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重要原则方面,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因素,所以沃尔兹的体系结构就被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大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单位,因此国家体系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是指国家的物质能力,即“经济、军事和其他能力”,因此,国际体系结构就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物质实力分配,并提出“极”的概念来表示国际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例如,一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单极结构,两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两极结构,四五个大国对国际体系有着大致相同的影响的结构则称为多极结构。

古典现实主义[Classic Realism,代表人物E. 卡尔(E. H. Carr)、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等]的基本逻辑:人是自然产物,有其先天形成、不可改变的自然本性。追求利益是人的本能,而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利益。国家追求利益、谋求权力是个人私欲和生存意志表现,而且权力越大利益越大。但权力的零和性质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必然导致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抑制冲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权力均衡,形成均势。

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第一,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不能改变,所以要想变革社会,就必须首先认识这些社会规律,然后以这些认识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

第二,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政治领导人是“从以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而且

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假定。这一假定使不同国家看似不同的对外政策有了连贯性和一致性。此外,这一假设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领导人的行为做出评价。

第三,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是客观存在。利益的观念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影响,是判断、指导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但利益的内容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要视制定对外政策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而定。(如何算符合利益,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四,“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的行为。”民族国家在追求利益时所遵循的道德,不同于普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遵循的道德。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采取行动时,评判其政策的标准是政策的政治后果。谨慎,即对不同政治行动的后果进行权衡,是政治中至高无上的品德。把个人道德同国家道德混为一谈,就是制造民族灾难,因为国家领导人的首要职责是保证民族国家的生存。

第五,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遍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所有国家都试图用全人类的道德原则掩盖他们的特殊的愿望和行动。只有从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才能对所有国家做出公正的评价。

第六,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政治行为必须用政治标准来判断。“经济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社会福利或部分人的福利?’法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符合法治精神吗?’而现实主义理论家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对国家权力有何影响?’”

均势理论(balance of power) 国际体系中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权力大体相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支配别国,从而能够实现共存。均势理论假定,在这种格局下,国家反对其他国家的权力优势,原因有两个:(1)权力不平衡可能威胁各个国家的安全与自主;(2)不平衡可能带来体系不稳定。因此,只有当主要国家的权力大体均衡的时候,安全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由于国家权力的弱势可能导致侵略,因此防止战争的最佳途径就是防止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取得权力的优势。国家可以通过增加自身势力到达制衡目的(内部均势)。如果自己实力不足,也可以通过结盟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外部均势)

汉斯·摩根索(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1984)认为,均势有几个方面的缺陷:(1)不确定的(uncertain),因为尚没有绝对可靠的方法测量、评估和比较权力;(2)不真实的(unreal),因为国家领导人试图谋取优势以弥补均势的不确定性;(3)不充分的(inadequate),不能充分说明1648年到1914年的大部分年份里国家关系缓和的原因,因为该理论不相信当时欧洲的基本统一的认识和一致的道德具有约束作用。

均势维持者(balancer) 当均势处于崩溃边缘时,凭借强大力量,恢复均势平衡的国家。历史上,英国在欧洲国家体系中就扮演过这一角色。

同盟(alliance)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针对共同的外部威胁承诺共同参与战争,目的是增强自身军事力量,以超过对手的军事力量赢得战争,或威慑对方不敢发动战争。北约是一个典型。同盟是排他性组织,针对的是具体的外部威胁。组成多边同盟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三条:存在共同的外部威胁;内部成员互不构成威胁;同盟中的主导国家的偏好选择。

冷战思维:冷战期间形成的一种以意识形态划分敌友和以零和关系分析国际安全的观念,认为,敌对国家的实力不平衡是对国际安全的最主要威胁,与自己政治制度不同的敌对国家如果强大则更危险;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是压倒敌对国家或集团的军事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是扩军和加强军事同盟或采取遏制政策削弱敌方力量。

合作安全合作安全以“共同安全”和“综合安全”等安全观念为基础,在安全利益相互冲突的国家之间展开政治和安全对话,加强相互信任,达到相互安全的目的。建立合作安全机制的前提条件比较简单,只要参与各方有避免对抗和冲突的政治意愿,合作安全就能够展开。冷战期间,欧安会就是两大对立集团为谋求欧洲的缓和而建立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主要是亚太国家,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合作安全概念。当代合作安全的典型是欧安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非排他性,即成员的广泛性;合作内容的广泛性,即包括政治、经济、人权、环保等非军事领域里的合作;非强制性,不建立强制机制。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代表的亚太合作安全还具有亚太模式或“东盟模式”(the ASEAN way)的特性:(1)合作的非正式性和灵活性,主要是非

正式的对话和磋商;(2)渐进主义,强调平等和协商一致原则。

新安全观:针对冷战后安全威胁变化的需要,中国提出的一种新的安全观念,包括三个方面,国际安全面临的威胁来源:取决于国家集团之间的政治关系而不是实力差距,一国是否成为威胁取决于一个国家奉行的内外政策;构成国际安全的基本条件:共同利益、相互信任和经济发展;维护持久安全的方法:扩大共同利益、建立相互信任措施和加强经济合作。安全合作的原则是不针对第三方、不干涉内政和平等协商。

集体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 是国际社会以集体力量威慑或制止任何潜在的侵略行为的安全保障机制,它的原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理想的集体安全至少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非排他性,即建立在普遍性国际安全组织的基础之上;(2)以集体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合法和有效的冲突管理机制;(3)内向性,即没有特定的假想敌,没有对立的敌国和敌对集团;(4)建立在国际法基础之上。全球性集体安全的实践是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在实践中,全球性集体安全往往面临集体行动的困境,国际联盟的失败和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受的各种挫折都表明了这一点。除了全球性集体安全,还存在许多地区层次上的集体安全。地区层次上的集体安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该地区只有一个主导大国,第二种情况是该地区有两个以上大国。在前一种情况下建立集体安全的前提条件是主导大国的偏好选择,如美洲国家互助条约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在后一种情况下建立集体安全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三条:集体的力量大于任何一国;大国接受国际秩序的现状;大国拥有相似的价值体系和安全观念。例如海湾合作委员会。

大国协调(concert of powers)指地区内所有大国按照多边主义原则合作管理地区安全事务,主要是调节大国之间的关系,降低安全困境的影响,防止大国冲突。大国协调的特征是排他性和非正式性,即只限于大国合作,而且不需要建立正式的制度和组织。历史上大国协调的典型是1815年到1823年的“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大国协调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三条:大国之间存在最基本的共同利益,即避免相互间的冲突和战争;没有结盟行为;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两极稳定论:沃尔兹认为,在两极世界中,主要国家对其相对权力地位估计错误的可能性较低,不确定的潜在威胁较少,大国精力集中,所以因判断失误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较小。各极能力较强,减少了其他行为体对大国的危害。 多极稳定论:多伊奇和辛格为多极结构比较稳定,因为体系中有几个主要国家,他们之间互动的机会较多,国家之间因此会形成相互交织的利益,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敌意,抑制冲突。例如,尽管国家A在某一个问题上与国家B意见不同,但是它需要国家B的支持来处理它与国家C之间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A和国家B的共同利益都遭到了国家C 的反对。这样,体系本身的灵活性就增大了,形成两大敌对集团的可能就相应地减少了,因而,体系性战争行为也会随之减少。 霸权稳定论:单极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在单极结构中,霸权国家有能力,也有意愿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公共物品,抑制冲突,因为霸权国在体系内受到的限制最小,获得利益最大,维护体系的稳定和延续是霸权国最为重要的利益。此外,其他国家与霸权国有着较大的实力差距,因此无力也不愿与霸权国发生战争。 霸权稳定论声称,当国际经济体系内出现一个单独的支配性强国时,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最有可能出现。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是典型的市场失灵,而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国际金融领域缺少一个实力强大的借贷国,因为只有霸主国才有能力和兴趣维持一个对公众有利、稳定的金融体系。吉尔平和克拉斯勒认为国家对于利益的最大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利益的获得可能引起相关利益分配上得与失的冲突。权力分配是关键的解释性变量,因为权力将决定管理跨国公司的规则和对外贸易的开放或封闭程度。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简单明了,即经济的效用、增长、社会稳定和政治影响。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能够以有限的社会动荡换取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对支配性权力的政治影响,所以对于霸权国而言,一个开放的体系是确保其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霸权国的公司最具竞争力,且最易获得资本,因而在开放的体系中获益最大。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蒂莫希·麦克昂提出,英国在19世纪的行为与霸权稳定论并不相符。阿瑟·斯坦认为,19世纪的贸易自由化措施并不是出自霸权政策,而是出自不对称的交易行为。戴维·雷克和邓肯·斯奈达尔表示,享有支配性权力的国家并非是惟一与开放的经济体系利益一致的行为体。从与霸权稳定论完全一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想进行推断, 他们发现少数领先的国家也有兴趣和能力支持一个开放的体系。 霸权周期理论/长周期理论:莫德尔斯基认为,全球性政治体系领导权的更替存在着周期,这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1)全球战争阶段,其特征是大范围严重的暴力,全球性战争将决定霸主更替,宣告全球政治体系产生新的领导,进入实力高度集中的新阶段。(2)世界权力阶段,在该阶段,某个民族国家有实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执行新的计划;(3)权威丧失阶段,这个阶段里,提出了世界领导者的合法性问题,新的问题进入了全球议程;(4)权力分散阶段,在该阶段,世界领导国的权力衰落到低点,一个或多个挑战国(原来可能是全球领导者的盟国)组织起新的同盟,向领导国发起挑战。根据长周期理论,崛起的大国要获得体系的领导权,必将经历全球战争。全球战争是体系领导国的选择机制,也是世界政治体系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自然选择作用。因此,长周期理论认为,全球战争将继续下去,除非出现某种替代性的全球决策机制,能够决定体系领导权的归属。 权力转移理论:奥根斯基。强调权力分配的变化会增加战争爆发的危险。奥根斯基认为,当权力差距缩小时,尤其是一个敌对的力图改变现状的挑战者与曾经较为强大的现状维持者之间实力接近时,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换言之,战争源于大国间的增长速度不同,特别是当主导国与挑战者增长速度的不同使后者能够超越前者时。与吉尔平所不同的是,奥根斯基不仅认为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能对挑战者进行防御性打击,而且认为挑战者如果认识到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1.国际关系理论 (1)概念 广义: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具体:国际关系理论就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价和预测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或者叫学说)。 (2)国际关系 综上,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之间)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 (3)研究对象和容 研究对象:国家间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 昆西·赖特的16个核心容 卡尔·多伊奇的12个基本问题 国际与世界 战争与和平 力量与弱点 繁荣与贫困 自由与压迫 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世界人口与粮食、资源以及环境跨国过程与相互依存 感觉与错觉 活力与革命 革命与稳定 同一性与变革性 研究容

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伦理国际组织国际教育 国际军事战略国际关系社会学外交战略 国际关系心理学 (4)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的关系 国际关系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基础 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思维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国际关系理论服务于历史实践并接受现实历史(国际关系)的检验 (5)如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者应当接近国际关系的现实,不断增加、充实研究国际问题的实证容 在整个构建过程中,应当视国际关系为一个分离出来的、独立的研究领域 努力去发现该领域的原理和规则,并寻求能说明这些已经发现的原理和规则的途径 2.人名 (1)莱因霍尔德·尼布尔P57 1人的原罪说。 2人与集体:只有信仰基督教,才能得救。 3权力和冲突时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 4道德与权力的关系:正义有赖于均势。 5尼布尔对理想主义的批评。 (尼布尔把理想主义概括为6个方面) ①相信社会无知导致社会不公,教育和智慧可以改变社会无知; ②相信文明变得越来越道德; ③人的性格将会由公正所制约; ④相信祈求会带来友善; ⑤知识会克服人的私欲; ⑥战争是愚昧的并且将会屈从于理智。 总结理想主义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忽视了人的生命和人的生存之间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的悲剧。 (2)汉斯·摩根索P66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论: 1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是普遍适用的,客观存在,但并非一成不变。 4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整治行动的道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

再议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重点

再议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 编者按:9月5日,本报评论周刊刊发王逸舟先生所作《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一文后,收到很多读者的积极反馈。事实上,在王逸舟先生看来,除该文所分析的国际制度存在网络化、新旧交替矛盾加剧,及军事优先性下降等三个趋势之外,未来国际关系的变化还存在其它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和脉络。今年以来,无论是中美、中日、中欧,还是中国与东南亚邻邦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不少新的变数,中国外交面临不小的挑战。这一背景下,王逸舟先生特再次撰文分析国际关系与制度发展相关动态,以为读者理解中国应对之道及国家中长期战略提供一些参考性思路。 技术进步等后发因素重要性上升 仔细追踪不难发现,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制度里一如既往存在着激烈争夺、“下先手棋”的局面,只是这种较量在不同时期和领域有着不同的方式与表现。这里只从三个角度略作透视。 其一是地缘政治学说的不同阶段与特征。近代早期有所谓的“陆权论”;19世纪又有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的“海权论”。20世纪前半叶,西方一些地缘政治学家通过对飞行器技术改善造成的后果的考察,创立了新的“空权论”(制空权学说)。由此不难发现,21世纪综合国力竞赛,将在更高、更大、更深的地球空间展开,深海、大洋、极地或外空可能体现出传统领土主权和政府权力的延续与超越。 其二是能源开发的不同途径与思路。尽管工业革命至今,以煤碳、石油、铁矿石、铜矿石为代表的天然矿石资源,一直是各国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然而新的趋势已经显现,从中长期角度观察,不论大小国家,只要率先掌握高效和便于储存的可再生能源,就有可能在综合国力的长期较量中占据有利位置,发挥超出自然幅员和人口规模的国际作用。 其三是“熊彼特命题”的启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竞争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破坏,不论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生产方法的创新或科学技术的创新,乃至社会生产方式的更迭,都是对从前同类的某种打破和推翻,是在此基础上的超越与再造。熊彼特命题促使人们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诸如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发展停滞或企业倒闭等等不利现象。也就是说,谁能在当下的问题与矛盾中找到解决它们的突破口,创造性把自己的劣势、困难转化为优势或先机,谁就可能在竞赛中后来居上、在新时期立于不败之地。

战争与国际关系

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知识结构 1、两次世界大战 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 一战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过程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一战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客观原因:英法绥靖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 战争爆发 二战过程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26国签署《》 召开: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雅尔塔会议内容: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二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 主要战役柏林战役;1945年4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操纵国: 2 构成:《》 巴黎和会作用: 国际联盟: 操纵国: 构成:《》 华盛顿会议作用: 年,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 严重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 1933年 1922年,出现法西斯政权 1933年()上台,() 1936年,军部控制政府,亚洲策源

冷战政策表现政治: 经济: 世界格局的演变军事: 冷战中的对峙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五六十年代:1962年,发生 ()。美国占优势 美苏争霸70年代:1979年,苏军占领() 。苏联占优势。 80年代:1989年,苏联从() 撤军。美国占优势。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一超多强;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 多强”,局面,朝多极化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科索沃战争: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 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 系日益密切 经济的全球化 1 2 表现 3 影响: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1 2 中国应对措施 3

全国国际关系专业排名备份

全国国际关系专业排名 1、复旦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中国人民大学 5、外交学院8、南开大学9、清华大学 全国硕士生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考取难易程度排名2007-06-11 17:09 以下排名为一位前辈经过多方面分析得出,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 2.专业课评卷松严程度; 3.招生单位所在省市公共科的评卷松严程度; 4.招生单位的公正程度; 5.招生单位的分数线; 6.参考书目的难易程度; 7.专业课出题的方式; 8.复试的严格程度; 9.学校名声的效应度;10.学校的地理位置效应。 (招生单位后括号内为2004年该单位复试分数线,顺序为政治、外语、业务一、业务二、总分。特别提醒本表为官方公布分数线许多单位实际复试线都可能会高于此分数线)(凡单位后面没有标注分数线的,其分数线均为:(54,54,81,81,330) 国际政治专业: 最难考取的单位是: 北京大学(60,60,90,90,340;或55,55,90,90,360)、 复旦大学(56,56,84,84,330)、 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53,51,105,105,330)、中国人民大学(60,60,90,90,350)、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52,52,90,90,330)。清华大学 考取难度二等的单位:武汉大学(52,52,90,90,330)、 南京大学(55,55,85,85,325)、 暨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50,50,75,75,320)。 考取难度三等的单位: 同济大学(50,50,80,80,30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47,52,90,90,330)、 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55,55,90,90,345)、 华中师范大学。 最容易考取的单位: 兰州大学(45,45,68,68,320)、 新疆大学(49,49,74,74,325)、 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延边大学、聊城大学。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试题,朱峰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A1 1权力 2民族国家 3安全困境 4建钩主义 A 2 1 防御性现实主义 2 自由制度主义 3 国际道德 4 权力 A 3 1 国际体系 2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3古典现实主义 4相互依存 A4 1 国家利益 2 国际规制 3 权力 4 建构主义 A5 1无政府状态 2国际制度 3民主和平论 4核威慑 A6 1 安全困境 2 国际制度 3 结构现实主义 4 国家实力 A7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权力 3 国际规制 4 国家利益 A8 1 国际关系理论 2 国际制度 3 软实力 4 均势 A9 1 建构主义

2 相互依存 3 国际制度 4 权力 A10 1 国际体系 2 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4 软权力 A11 1 民族国家 2 权力 3 建构主义 4 核威慑 A12 1 强权政治 2 安全困境 3 建构主义 4 国际道义 A13 1 国际规范 2 民主和平论 3 国家利益 4 多边主义 A14 1 霸权和平论 2 建构主义 3 国家利益 4 权力 A15 1 民族国家 2 新自由主义 3 历史的终结 4 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B1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追求国家利益的合理手段有那些? 3 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是什么?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B2 1 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实力的决定要素? 3 如何理解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4 什么民族国家体系? B3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 什么是外交政策的决定要素? 3 建构主义?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 B4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主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价值观与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 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5 1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利益? 3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B6 1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霸权稳定论? 3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军事同盟? B7 1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冷战后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4 什么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B8 1 什么是建构主义理论? 2 什么是“民主和平论”? 3 人类能建立世界政府吗? 4 如何理解国际安全? B9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除了国家以外,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还有哪些? 3 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什么是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B10 1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增进国际合作应该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3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经济因素对国家间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B11 1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理论认识? 2 外交政策治定的依据是什么?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名词解释 1.伍德罗·威尔逊 答: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其主要要点包括: ①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 ②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 ③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以他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学派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一是人性本善,战争的爆发是人的良知误入了歧途;二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三是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2.爱德华·卡尔 答: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

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①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②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③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汉斯·摩根索 答:汉斯·摩根索,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等。摩根索的贡献是最全面、最系统地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他的《国家间政治》是一个学术制高点和里程碑,而他的国际关系哲学思想则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基础。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是西方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最核心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以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4.罗伯特·吉尔平 答:罗伯特·吉尔平,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事物学院教授,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曾担任国际政治学学会副主席,现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他最具影响的三部著作包括:《美国实力与多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他尤为擅长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洲和亚洲问题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安全、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三论”:体系变化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霸权衰弱论。他的主要贡献就是以自己的开拓性学术成果更新和发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一、概念题 1.两枝世界政治论 答:两枝世界政治论最早由詹姆斯·罗斯诺教授在1990年提出,两枝格局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格局。两枝世界政治包括分散化的主义国家、处于危机的资本主义经济、脆弱的国际政治关系和骚动不安的民众等基本特征,该理论强调两枝世界政治是由“三层面、三参数的分析”构成,冷战后世界已出现从“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无政府体系向这一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两枝”世界政治过渡。 2.地缘经济学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卢特沃克。该理论主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已不如以前那样重要;②按地缘政治标准划定的对手或敌手,在地缘经济时代可能同时是贸易伙伴;③对全球的最大威胁已从核战争危险转向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国际关系中“低级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明显地超过“高级政治”(军事对抗和核威慑)。 3.后国际政治观

答:罗斯诺以“后国际政治”来表示冷战后时代国际政治的本质特征。“后国际政治”主要表达以下三方面的意思:①它要说明,随着冷战后时代中跨国家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的兴起,以往界限较为明确的国内事务和国外事务如今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日渐让位于不断扩张的“国内-国外边界”。因此,国际政治的时代正在被后国际政治的时代所取代。②后国际政治仍然强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并以探讨新条件下世界政治权威结构的变动为己任。③后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三个基本政治范畴(个人、集体和全球事务的整体结构)正经历重大变革。他认为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理论已不够用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应该寻求新的途径,以新的理论思路去反映变革的时代。两枝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新思路。 4.地区主义[南开大学2016年研] 答:地区主义是指地理上相邻或相近的一组国家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推动相互间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又称“区域主义”。强调地区内国家在共同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规制,通过共同行动实现一体化。既可在安全、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可是综合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开始发展,欧共体即是其典型产物。地区主义的全球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发展的深化、全球化步伐的加深,以及随后而来的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复活了冷战格局掩盖下的地区认同,导致了新一波的地区主义发展浪潮。目前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影响,各种地区组织纷纷建立。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地缘经济学的内容和特点。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

我国国际关系发展新准则(上) 课程的考试

我国国际关系发展新准则(上)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 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 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 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新兴国家能够在国际政治中崛起所依赖 的优势不包括()。 A.制造业的快速兴盛 B.相对年轻的人口红利 C.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D.贸易与GDP的优势 2. 根据本讲,下列国家中转型可以被称之为“顺产” 的是()。 A.俄罗斯 B.波黑地区 C.土库曼斯坦 D.波兰 3. 根据本讲,欧美国家提供的优势公共产品中不包括 ()。 A.制造业产品 B.国际组织的创立及经费

C.和平队 D.货币 4. 下列国家不包括在G8国家中的是()。 A.法国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伊斯兰弧带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A.自然灾害频发 B.人口多,穆斯林国家多 C.重要的资源产地和战略要津 D.曾与基督教民族有过严重的宗教冲突 2. 本讲提到,高边疆领域包括()。 A.海洋 B.极地 C.中东 D.外空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认为,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大国之间不开战,是新时期国际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石。 正确 错误 2. 冷战结束后,全世界产生了近50个国家,其中有一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1. P4理论的功能: 戴维辛格(David Singer)认为,理论是一个内部相互联系的、实证概括的分析整体,它拥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罗伯特利柏(Robert Lieber):第一,描述。理论必须确切地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 第二,解释。理论应对说明这些事件发生的因果,说明“行为规律”和进行“评估分析”。在一个特定的体系里,理论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第三,预测。一般来说,是预测“事物发展和结果发生的模式或总趋势,是事物的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具体事件的发生” 2. P6理论与历史: 雷蒙阿隆:历史是过去的政治,理论的实质是历史。 约瑟夫奈: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关理论,但国际关系史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来意提炼升华为理论的原始材料和现实基础。 要处理好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必须把握住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理论的基础。 第二,理论是一种思维的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第三,检验理论的标准是实践。 3. 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关系的定义: P7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P8汉斯摩根索:国际关系是“处于权力斗争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权力政治”。 P8昆西赖特:国际关系意指民族、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全面叙述、解释、评价、预测世界上不同政治社会关系的研究项目或学科。 P8欧奈斯特莱弗沃:国际关系是关于主权国家之间权力对权力、利益对利益、目标对目标的长期斗争。 P9斯坦利霍夫曼:IR实质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IRT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和活动的学科。 P9弗里德里克邓:国际关系是指世界体系内各个政治集体或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核心是权力问题。IRT则是“关于那些跨国的关系的只是总和”。 P9查尔斯麦克兰德:IRT是关于“世界上有组织社会实体互动关系的研究”,包括对这些互动关系的有感环境的研究。 P9卡尔多伊奇:IRT应研究民族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和民族国家缺少控制能力的问题。 P10海沃德奥尔克:IR是关于人类的活动和各个国家人民的相互交往;IR是关于世界上基本单位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相互关系。 P10特莱弗泰勒:IRT是解释跨越过境的各国政治活动的学科。 P10尼古拉斯巴克曼:IR是关于属于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10多尔蒂和小法尔兹格拉夫:IRT定义为研究一国或其他国际行为者是如何用某种方式影响别国或别的国际行为者的。 P10约翰伯顿:IRT应该“说明和预测国家间关系和世界大体系的运作及其过程”。 P10罗伯特利柏:IRT……是“关于有组织的大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与政治学相比,IRT 重点涉及到三大要素(无政府状态、秩序和限制)和三大关系(无政府和秩序、冲突和合作、限制和发展)。 P11 IR:(美国学者)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体、国家、MNC、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IRT 则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估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4. 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P9 对外政策表现为单向式的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而国际关系则表现为双向式的国家或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5. 国际关系的任务:P11(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国际政治学的任务是把政治学的一般原则运用

中国的国际关系

中国的国际关系 摘要: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暂时告别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世界的主题变成了和平与发展,全世界人民表达了各自对于和平的渴求。但是尽管如此,世界格局还是在消无声息地改变着,总体的太平并不能掩盖背后的战火,世界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国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又需要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世界大环境和中国的关系两方面来阐述中国复杂的国际关系。 关键词: 国际关系国家利益综合国力 一、目前的国际大环境。 自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格局没有大的战争,小的冲突却每天都在发生,大国之间没有真枪实弹的较量,但综合国力的各方面较量却日趋激烈。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经历过战争的人民深刻地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人们渴望过上和平祥和的生活。尽管如此,由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是很尖锐,加之恐怖活动的频发,人们渴望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随着二战的结束而到来。

国际关系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等。在二战及其后的冷战时期,政治关系似乎是主流的国际的关系。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冷战关系的结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关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和合作,少了一些冲突和战争。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除了主要的经济实力以外,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发展本民族文化,警惕外来文化的肆意入侵成为了文化人的重要课题。 中国是二战的战胜国,但是由于底子薄,意识形态的原因遭到国际冷落,加之“文革”等政治因素,中国的发展并没有随着二战结束而立竿见影。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人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渐行渐远,中国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发展起来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一强。中国在联合国的发言权和声音越来越响,在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在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IMF等国际组织中的身影也变得更加活跃。可以说,现在是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更加离不开中国。 二、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既然国际关系那么复杂和重要,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也就格外引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国际关系理论总结

均势理论 均势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极为古老的理论之一。它最早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实践。均势的含义很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指特定的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两种以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势;二是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等;三是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从历史上看,均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黎塞留、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帕姆斯顿、俾斯麦、摩根索、基辛格等。当然,这些人对均势的理念看法不完全相同。正如基辛格提出:“梅特涅的体系是从18世纪把宇宙看作一个大钟表结构的观念中得到启发的。钟表的部件相互错综合,干扰了一个部件就会打乱其他部件的均衡。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与他相适应的哲学是适者生存观念。俾斯麦标志着政治概念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变化。”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摩根索讲:“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基本稳定因素。”均势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和平,均势不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在均势体系下,存在着几个势均力敌的强国,这些国家按其政策,可区分为维持现状的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均势的主要手段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军备、联盟与反联盟。对均势操纵国而言,为了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均势,在必要时应与敌人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二战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传统的均势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战后形成了美苏在核恐怖下的两极均势。后来中、美、苏大三角的形成则是对力量均衡的巧妙运用,它抵御了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维护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屡建奇功。依据均势理论创建的维也纳体系曾经维系了欧洲国家近百年的和平。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转换,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又存在多个地区性强国,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失衡。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均势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他们对于人性和自然状态的看法影响了西方现实主义流派的许多代学者。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1904-1980)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在书中,摩氏总结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明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