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知识要点

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知识要点

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知识要点
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知识要点

《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知识要点

一、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式有两种;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1.基带传输

信息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编码的数据形式表示,在数据通信中,由计算机或终端等数字设备直接发出的信号是二进制数字信号,是典型的矩形电脉冲信号,其波形为方波,即1

和0分别用高、低或低、高电平表示,因此人们把这种方波固有的频带称为基带,把方波或脉冲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在数字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传输方式,其设备费用低,一般用于传输距离较近的数字通信系统。在基带传输中,需要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来表示数据。

2.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是先把数据调制于载波上,然后再加以传输的技术。远距离通信信道多为模拟信道,例如,传统的电话(电话信道)只适用于传输音频范围(300-3400Hz)的模拟信号,不适用于直接传输频带很宽、但能量集中在低频段的数字基带信号。

频带传输就是先将基带信号变换(调制)成便于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的、具有较高频率范围的模拟信号(称为频带信号),再将这种频带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远距离通信通常采用的是频带传输。

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的转换是由调制解调技术完成的。

采用频带传输方式,可以通过复用技术在一条线路上同时传送几路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另外,载波信号在线路中传输衰减较慢,因此大部分远距离通信都采用频带传输。

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方式主要有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

1)线路交换

计算机网络中的线路交换与电话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类似。线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这种交换方式的特点是:在一次信息传输的全过程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需要一直维持着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允许其他通信使用整个路径中的任何一段线路,且从信源端到目标端的直通路径建立时间长,一旦线路建立起来,信息传输延时短,适用于交互式信息传输;不适用于突发性通信,系统效率低;系统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单位组织数据单元,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

信息发送方以报文为单位发送数据,中转结点先把待传输的数据存储起来,等待信道空闲时再将其转发给下一结点。如果下一节点仍为中转结点,则仍存储数据,并继续往目标结点转发,直到目标结点收到为止。这种在中转结点把待传输的数据存储起来,然后通过缓冲器向下一结点发送的交换方式就称为存储交换或存储转发。

报文交换的特点是:不需要在发送方至接收方之间建立专门的传输线路,一条线路可以供多个报文分时共享使用,线路利用率高;由于是按“存储--发送”方式传输数据,传输的延时比较大;只能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另外报文太长时包含信息量多,出错率会较高,导致出错重发增加,大大影响传输效率。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为了克服报文交换的弱点开发的,其方法是把报文分割成一段段较小的单元-----分组,交附上固定格式的分组头,分组头里包括目的地址、分组序号、源地址和其它的控制信息;然后以与报文交换相似的“存储---转发”方式,每每个分组独立地在网络中传输;

同一报文和各分组被分别传送到目标节点后,再按分组序号顺序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由于分组交换方式传输的数据单位小,可以按线路的情况让不同的分组分别走不同的路径,或用复用技术同时发送多个分组,因此它既具有线路交换方式传输延时短的优点,又具有报文交换方式线路利用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因特网上应用最广的交换方式。

不过,由于在目标结点要对分组进行排序和重新组装,因此增加了目标结点对报文的处理时间,增加了处理的复杂性。

分组交换目前已成为公用数据交换网中的主要交换技术。现在流行的IP电话就是分组交换的一个应用。一般情况下,IP电话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通话延时,其原因就是分组交换的传输延时短。而IP电话比普通电话话费便宜的原因之一就是分组交换方式的线路利用率高。

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如下表:

除了以上三种交换方式之外,在数据通信网络中还采用了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也称信元交换)等快速分组交换方式。

三、网络协议

1、网络协议指那些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

2、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种名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联标准,这个标准将系统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

物理层处于最底层,它直接与传输线路打交道,它定义了硬件接口的标准,如规定数字信号的0和1的电压值、接口的接线头的意义等,其通信线路传输的是一串以二进制的位为单位的电信号。RJ45插头及传输信号规范是物理层协议规定的内容。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的基础上,为两个相邻的网络实体(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建立一条可靠的数据链路。该层传输的是一组数据(称为帧)为单位的数据块。网卡的功能就是执行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协议。

网络层解决“跨”网络的数据通信问题。

传输层在源计算机与目的计算机之间,提供了一个从端到端的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会话层是指网络中用户之间的一次完整的信息交互过程。

表示层是对通信双方计算机系统之间交换数据的“表示方式”加以约定。如规定ABC是用哪些二进数表示等。为了传输安全,对传输的信息加解密就是由表示层协议解决的。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直接面向用户,负责两个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我们常用的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浏览网页的超文件传输协议(如HTTP)等都是应用层协议。这些协议直接支持应用程序对网络通信的要求。

3、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因特网中采用的网络标准。

四、IP地址

1、IP地址是因特网上每台独立的计算机的唯一识别的标志。它在计算机中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分为四段每段8位,每段换算为十进制数,中间用“.”隔开,例如210.21.41. 75等。

2、IP地址分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例如对于210.21.41.75,前三段表示网络标识,后一段表示主机标识;对于128.56.156.16 , 前两段表示网络标识,后两段表示主机

标识;对于6.121.22.45,第一段是网络标识,后三段为主机标识。为什么呢?为了适应不同需要,地址的两个标识分为A类、B类、C类、D类、E类五种地址格式。

A类:第一段取值范围为1~127,是网络标识部分,其余3段是主机标识部分,A类地址用于大型网络,该网可以挂接很多主机。

B类:第一段取值范围为128~191,地址中的前两段是网络标识部分,后两段是主机标识部分,B类地址用于中型网络。

C类::第一段取值范围为192~223,前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网络标识部分,第4段是主机标识部分,C类地址用于小型网络。

3、IP地址的申请

为了保证因特网中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的唯一性,IP地址不允许随便定义,但不与因特网直接相连的计算机除外(如不连入因特网的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因特网上的主机的IP地址必须向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提出申请才能获得。我国的域名管理机构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国内有许多申请IP地址的代理机构。

五、域名

域名由2段或2段以上的字符串组成,中间用“.”分隔,表示网络上的某台主机。每个域名对应一个IP地址。当用户在客户机上输入域名时,需要由域名解析服务器将域名解释为对应的IP地址。域名管理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就是域名解析服务器的意思.它在互联网的作用是: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比如:我们上网时输入的www. 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会自动转换成为61.135.132.6

域名是有层次之分的,如,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或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yourname"这一段字符串是可以自己定义的,而"com"这一段则是域名体系早已规定好的,在一个完整域名中,最后一个"."右边部分称为顶级域名,在上例中,com、cn是顶级域名。最后一个"."左边部分称为二级域名,二级域名左边部分称为三级域名,三级域名左边部分称为四级域名,以此类推。

国际顶级域名有两类:

例如:Yourname . com是国际顶级域名Yourname . cn是国内顶级域名yourname . com . cn是二级域名(两个点)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是三级域名(三个点)

只有一个点:

1)国际通用域名之类别域名(组织类):

AC-适用于科研机构;

COM-适用于工、商、金融等企业

NET-适用于互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

ORG-适用于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

EDU-适用于教育机构

GOV-适用于美国政府部门

MIL-适用于美国的军事机构

2)国际域名之国家名称(地理类):

根据ISO标准定义。AQ(南极洲)、AR(阿根廷)、AT(奥地利)、AU(澳大利亚)、BE(比利时)、BR(巴西)、CA(加拿大)、CH(瑞士)、CN(中国)、DE(德国)、DK(丹麦)、ES(西班牙)、FI(芬兰)、FR(法国)、GR(希腊)、IE(、爱尔兰)、IL(以色列)、IN(印度)、IS(冰岛)、IT(意大利)、JP(日本)、KR(韩国)、MY(马来西亚)、NL(荷兰)、NO(挪威)、NZ(新西兰)、PT(葡萄牙)、RU(俄罗斯)、SE(瑞典)、SG(新加坡)、

TH(泰国)、TW(中国台湾)、UK或GB(英国)、US(美国)(一般可省略)等cn是国内顶级域名, 我国域名体系分为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套。

国内类别域名:

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适用于科研机构

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适用于工、商、金融等企业

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适用于教育机构

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适用于互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365262172.html,-适用于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

国内行政区域名(34个):适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例如:

BJ-北京市SH-上海市TJ-天津市CQ-重庆市HE-河北省

SX-山西省NM-内蒙古LN-辽宁省JL-吉林省HL-黑龙江等

域名管理机构:ISOC---因特网协会;ICANN---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CNNIC----我国的域名管理机构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六、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软件系统体系结构:C/S、B/S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Server,简称B/S)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H2O(g) CO(g)

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④闭合回路“成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⑤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正正负负” ⑥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氧化,正还原” 负极:失电子,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小学教育学第二章提纲

第二章小学教育特性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价值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文化规定性 (一)小学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 小学教育是在人类学校教育历史中逐渐分化和成熟的教育形态,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小学教育成为人类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一种特殊生存与发展方式,成为一种特殊文化。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小学教育始终是一种文化活动。 其次,从地域分布来看,小学教育也表现为一种文化活动。 (二)文化的价值是优化人的生命 价值有多种定义,如“需要说”“属性说”“劳动说”“关系说”和“效应说”等。 文化的价值,就是“某对象的属性对人成为‘人’所具有的意义”。 一切文化活动的价值,都需要回到这些活动对人的“生成”的意义这一层面上予以讨论。简言之,文化的价值,乃是优化人的生命。由此,小学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其价值就在于优化小学生的生命。 二、养育生命的价值取向 (一)小学教育的多重价值选择 第一,“扫除文盲”的价值取向; 第二,“知识传授”的价值取向; 第三,“培养能力”的价值取向。 (二)养育生命的价值凸显 第一,教育家xxxx的真知灼见;

第二,我国现实的迫切需要; 第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社会规定性 (一)社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 第一,社会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 (1)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与管理结构对教育结构的作用; (2)社会的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3)劳动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等都对教育结构的特点和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教育结构影响着社会结构。 (1)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复制,维护社会的稳定; (2)通过对社会结构的优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小学教育是一个教育结构实体 教育结构的内容: 实体性教育结构、规范性教育结构。 国际上,一般将教育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小学教育为第一级教育、中等教育为第二级教育、高等教育为第三级教育。 二、奠定基础的功能定位

网络技术与应用题库(带答案讲解)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讲解 一、选择题(单选和多选) 1、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计算机网络是(A)。相关知识:Internet的前身、网状结构、1969年A、ARPANET B、剑桥环网C、FDDI (光线分布式数据网络) E、Internet 2、局域网,通常指的是(A),类:最早的LAN是(A)。 A、以太网(Ethernet) B、FDDI C、ATM (异步传输模式网络) D、令牌环网3、城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D)。其他的含义? A、LANB、CAN(园区网) C、WAND、MANE、WLAN(无线局域网)4、100Base-TX中“Base”的含义指(D)。T的含义(双绞线) 100含义(速率100M b/s)A、基础设施B、基于双绞线C、基于快速网D、基带信号 5、在下列各种传输介质中,传输速率最高的是(B);最远的(B;最早的以太网用(D);目前流行的(A)。 A、双绞线B、单模光纤C、多模光纤D、同轴电缆E、无线介质 6、以下互联设备中,处于OSI/RM中层次最高的设备是(A)。 A、网关(4层以上) B、网桥(2层) C、交换机(2层或3层) D、路由器(3层)E、中继器(物理层)G、HUB (物理层) 7、以下那种总线网卡目前基本已经被淘汰(B); 流行的是(C);可热插拔的是(D) A、EISA B、ISA C、PCI D、USB 8、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数据传送的单位是(C)。 A、比特(物理层) B、分组(网络层) C、帧(数据链路层) D、报文(传输层) E、信元(ATM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单位) 9、“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是OSI/RM(B)层的主要功能;在网络中完成相邻节 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B);为主机之间的的数据通信寻找路径(C);“路由选择”是哪层(C)的 功能。为主机之间的用户进程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是(D);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的是(F)的职责;在网络的数据传输中能实现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的是(G)的功能。OSI/RM第5层的名 称是(F)。) A、应用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E、物理层、F、会话层G、表示层 10、规定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标准是(C)。 A、IEEE802.11 (WLAN,无线局域网) B、IEEE802.5 (令牌环网) C、IEEE802.3 (以太网) D、IEEE802.4(令牌总线网) 11、C/S的网络工作模式是(B )? Peer to Peer 的工作模式( A )? 基于Web方式(D)。 A、对等式 B、主从式 C、基于服务器模式 D、B/S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2、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独占信道的交换方式是(A);Internet(或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是(C);公共网络PSTN中采用的是(A);在Internet的分组交换中为了提高数据的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往往采用类似电路交换的方式先建立连接,再传输数据称之为(D)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虚电路交换 13、网卡不具备的功能是( B )。路由器的核心功能是(B) 。 A、数据转换 B、路由选择 C、数据缓冲 D、数据编码 14、Internet基本的网络协议是(B)? 哪个协议没有路由的功能,不能用来组建大型网络(C)通过(D)允许Windows server和苹果机互访。 A、IPX/SPX (novell netware) B、TCP/IP C、NetBEUI D、AppleTalk (apple) 15、以下哪个命令可以用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A)。哪个(B)查看机器配置;哪个查看机器的共享资源(C)。 A、Ping B、Ipconfig C、Net view D、Net start 16、有一个IP地址181.168.10.8,它属于哪类地址( B)。

物理选修3-1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要点

第一节电流和电源 一、电流 1、电流的形成: 2、产生电流的两个条件条件: 3、电流的方向: 二、直流和恒定电流 1、直流: 2、恒定电流: 三.电流(强度) 1、电流的定义及公式: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 注意: 1.在金属导体形成电流的本质: 2.在电解液形成的电流应该注意的问题? 3.1A的物理意义: 四、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 已知n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的个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求通过导体的电流。 五、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实用条件的分析 六、福安特性曲线(画出图像分析) 第二节电阻定律 一、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1.探究方法: 2.探究结果: 二、电阻定律公式:物理意义: 实用条件: 三、电阻率与电阻的区别: 典型例题:P49第二题 第三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2.串联电路的性质: 等效电阻:电压分配:功率分配: 二、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2.并联电路的性质: 等效电阻:电流分配:功率分配: 三、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1.多(少)并联一个电阻,总电阻: 2.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小),总电阻:

3.并联电路总电阻最接近最小那个电阻的情况: 四、电表的改装 1、G表或表头G a.作用: b. 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②量程:③满偏电压: 2、改装后电流表的三个参数 ①内阻:②量程:③满偏电压: 电阻的作用: 3、改装后电压表的三个参数 ①内阻:②量程:③满偏电压: 电阻的作用: 五、限流分压 名称/电路图 ()() 1.电流调节范围: 2.电压调节范围: 3.选择条件: 六、电流表内外接: 1.画出电路图: 内接 1.存在误差的原因: 2.测量结果分析: 3.适用条件: 外接 1.存在误差的原因: 2.测量结果分析: 3.适用条件: 2.选择电流表内外接的常用方法: 1. 2. 例:“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选择限流还是分压,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说明原因。 第四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电源 1、电源作用:1. 2. 2、电源的电动势E定义: a.定义式: b.电动势物理意义:只由电源本身结构特性决定,与电路无关

教育学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知识细点 1.从词源学上看,不同语言的“教育”一词,都与(儿童)的培养有关。 2.(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生产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重要的社会条件。 3.关于教育的起源,在西方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和(模仿起源说),苏联教育界则坚持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际上,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4.(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教育就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5.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近代以后,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 6.从形式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的过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8.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为(庠序)之学,其宗旨在于(明人伦)。 9.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礼、乐、射、御、书、数)。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定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0.(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11.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 1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3.(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他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和“有教无类”,重视启发教学和(因材施教)。 14.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启发)一词由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用户资源子网是由( B )组成的。 A、主机、终端控制器、传输链路 B、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 C、终端、交换机、传输链路 D、通信控制处理机、传输链路 2. 属于集中控制方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是(A ) A、星形结构 B、环形结构 C、总线结构 D、树形结构 3. 中继器的主要作用是(C ) A、连接两个LAN B、方便网络配置 C、延长通讯距离 D、实现信息交换 4.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分层结构,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 A、分层结构使得网络具有灵活性,易于实现和维护 B、所有的网络体系结构都用想通的层次名称和功能 C、分层结构把多种网络功能组合在同一层中,使用更方便 D、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发生变化时,必须对相邻层进行修改 5.以下哪个不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D ) A、流量控制 B、差错控制 C、帧同步 D、路由选择 6、关于子网掩码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 ) A、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 B、子网掩码代表internet上每台主机的唯一标识 C、子网掩码用于设定网络管理员的密码 D、子网掩码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 7.介质访问控制MAC是(D )的子层 A、网络层 B、传输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 8.在TCP/IP协议簇中,( C )完成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A、IP B、ARP C、RARP D、TCMP 9.在考虑网络设计方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个局域网中一定要有专用网络服务器 B、无论什么类型网络,其体系结构必须包含OSI模型中的全部7个层次 C、一个局域网中,可以采用交换机进行网络分段 D、局域网中必须使用路由器 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有(D ) A、3层 B、4层 C、5层 D、7层 11.信号传输速率单位一般为(B ) A、b B、b/s C、mhz/s D、mps

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m n a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2)rs s r a a =)(;(3) 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 (1)在[a ,b]上,)1a 0a (a )x (f x ≠>=且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①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②x N N a a x =?=log ;③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①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②自然对数:以 71828.2=e 为底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如右图)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①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②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③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a b b c c a log log log =(0>a ,且1≠a ;0>c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 注意:①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x y 2log 2=,5 log 5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②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a>1 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3)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 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 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3、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4、幼儿园如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5、1989年8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1989年6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正式施行。

大学数学基础(1)04-第二章高等数学预备知识随堂测验答案

第二章高等数学预备知识随堂测验答案第一讲合并与化简 1. c o s x c o s x x n 2 去掉分母得: c o s x 1 _ _ _ _ _ _ . (A ) 1 (co s x 1) (co s x co s x 1) 2 (B ) 1 (co s x 1) (co s x c o s x 1) 2 (C ) 1 co s x c o s x x 2 1 (D ) 1 c o s x c o s x 2 n 1 x 答案:B 解c o s x co s x 2 c o s x 1 c o s x 1 (co s x 1) (co s x 1)(co s x 1) (co s x 1)(co s x co s x 1) x 1) 2 2 c o s x 1 c o s x c o s x 2 (co s x 1) (co s x 1)(co s x 1) (co s x 1)(co s x c o s x 1) 2 n 1 n 2 (co s x 1)(co s x c o s x 1) (co s x 1) 1 (co s x 1) (co s x c o s x 1) 2 故 c o s x co s x x n 2 c o s x 1 2 1 n 2 x =1 (co s x 1) (co s x c o s x 1) x c o s1) 2.

1 1 _ _ _ _ _ _ . 已知x ,则x n n 2 3 1 5 4 n 1 1 1 1 1 答案:C (A ) 1 (B ) 1 2 2 n 1 2 2 n 1 1 1 1 1 (C ) 1 (D ) 1 2 2 n 1 2 2 n 1 1 1 1 1 解=, 4 1 2 2 1 2 1 n n n 2 1 1 1 1 1 1 1 1 故x n 1 1 2 3 3 5 2 n 1 2 n 1 2 2 n 1

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网络技术选择题(含答案)

网络技术应用选择题 【第1题】 病毒破坏微机的BIOS,使微机无法启动,它是由日期条件来触发的,其发作日期是每月的26日,这主要说明病毒具有(B ) A、可传染性 B、可触发性 C、破坏性 D、免疫性 【第2题】 计算机网络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其中“资源共享”是指网络内的用户D A. 依据权限只能使用网络中的软件资源 B. 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中的软、硬件资源 C. 依据权限只能使用网络中的硬件资源 D. 依据权限可以使用网络中的软、硬件资源 【第3题】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 A、反病毒软件可以查、杀任何种类的病毒 B、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被破坏了的程序 C、反病毒软件必须随着新病毒的出现而升级,提高查、杀病毒的功能 D、感染过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具有对该病毒的免疫性 【第4题】 以下哪一项服务不属于Internet服务(B) A、E-MAIL B、EMS C、WWW D、FTP 【第5题】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A ) A、共享资源 B、精度高 C、运算速度快 D、内存容量大 【第6题】 常用的窗口式的FTP客户端软件是(B) A、Word B、Cuteftp C、Cterm D、Wps 【第7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可信的,可以直接使用。 B、在因特网上,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C、有效获取信息后,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保存。 D、保存在计算机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和损坏的。 【第8题】 以下有关计算机网络应用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资源共享 B、信息交换 C、通信 D、实现智能化 【第9题】 使用因特网的FTP功能,可以实现(A)。 A、文件传输 B、网页的浏览 C、远程登录 D、发送电子邮件 【第10题】 下列有关因特网的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B) A、FTP是指远程登陆 B、BBS电子公告牌主要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讨论 C、电子商务(EC)是目前最重要最基本的应用 D、信息检索(WWW)是因特网提供的唯一功能 【第11题】 当你在网上下载软件时,你享受的网络服务类型是(A) A、文件传输 B、远程登陆 C、信息浏览 D、即时短信 【第12题】

实务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存货 一、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 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 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二、关键考点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 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指标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三、历年试题分析 四、本章知识点详解 知识点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备供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备供消耗)等。 【备注】 常见存货有: ①原材料 ②在产品 ③半成品 ④库存商品 ⑤周转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1.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知识点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入账价值基础 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①几乎所有的商品; 消费税只针对 特定商品征纳

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③运输业、电信业; ④转让商标权及版权。 …… (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存货的入账价值构成 1.购入方式 (1)非商业企业 【备注】 ①仓储费(存货转运环节的仓储费应入存货成本,另外,生产过程中的仓储费列入“制造费用”)通常计入当期损益; ②关税=买价×关税率; ③进口商品的进项税=(买价+关税)×增值税率17%; ④合理损耗计入存货采购成本,追加了合格存货的单位成本。 经典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1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2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取得运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运费2000元,增值税220元。另付装卸费用16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4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202560 B.236780 C.202780 D.19456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原材料的入账成本=2000×100+2000+160+400=202560(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025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220(=34000+220) 贷:银行存款236780 【拓展】原材料的单位成本=202560÷96=2110(元/吨) (2)商业企业 商业企业进货费用的三种处理 ①与非商业企业相同:进货费用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②先进行归集入“待摊进货费用”,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留存部分的进货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③金额较小的,也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关键考点】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计算,尤其是合理损耗、运费及仓储费的会计处理。 经典例题【2015年多选题】企业为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要点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在教育心理学的考试中,本章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考查,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题型较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有。重点是: 1、心理发展的概念及四个基本特征、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学生心理的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出生后,心理发展就持续不断、贯穿其一生;但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2.方向性与顺序性。尽管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体现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划分依据: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 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 相当于先学前期;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童年期(6、7岁?11、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少年期(11、12岁?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青年期(14、15岁?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1.定义: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2.心理发展特点: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 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二)青年初期 1.定义:这是指14、15 岁至17、18 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2.心理发展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 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 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学习准备1.定义: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两个维度: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的方面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3.学习准备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二)关键期1.定义: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测试题一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测试卷一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为客观题,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卷为主观题,其中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综合题1题,共10分;全卷100分。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基本功能是()。 A.网络游戏 B.打印文件 C.观看电影 D.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2.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来划分的。 A.信息交换方式 B.传输控制方法 C.网络使用者 D.网络覆盖范围 3.下面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网络上只要有一个结点发生故障就可能使整个网络瘫痪的网络结构是星型 B.每一种网络只能包含一种网络结构 C.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一般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 D.环型拓扑结构比其它拓扑结构浪费线 4.某学校校园网网络中心到1号教学楼网络节点的距离大约700米,用于连接它们间的恰当传输介质是()。 A.五类双绞线 B.微波 C.光缆 D.同轴电缆 5.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6.TCP/IP协议体系大致可以分成()。 A.五层 B.四层 C.六层 D.三层 7.在因特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它是:()。 A.IP地址 B.用户名 C.计算机名 D.统一资源定位器 8.当我们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说明此网络中终端的台数至多()。 A.255台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判断题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判断题 A 1、A类IP地址以1开头。(×) 2、ADSL是指对称数据用户线路。(×) 3、A类网址最多可以表示127个网络号。(×) 4、ADSL虚拟拨号连接Internet需拨电话号码。(√) 5、ARP协议的功能是将主机的物理地址解析成IP地址。(×)(点评:反了) 6、172.16.1.10属于公网IP地址。(×) 7、126.203.256.38是B类IP地址。(×) 8、5类双绞线最好传输率科大20Mbps。(×) 9、192.168.225.120可以直接在Internet上使用。(×) 0、56Kbps Modem拨号上网接受和发送的速率相同均为56Kbps。(×) B 1、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送到本地计算机的过程叫上传。(×) C 1、采用路由器,能有效地抑制“网络风暴”。(√) 2、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 3、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是,其干线的最大节点为10.(×) D 1、对等网络中的服务器和工作站是固定的。(×) 2、DNS是指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3、对等网中由于可以相互共享资源,所以网络中的部分计算机可以不安装硬盘。(×) 4、对于令牌传送方法,由于某一时刻只有一台计算机能够使用令牌,因此不存在冲突。(×) 5、电子邮件服务是一种非在线方式,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收件方不在线则该邮件也不会被退回。(√)

6、当二台计算机同时访问网络介质导致冲突发生时,然后都撤消发送,大家分别等待随机的时间再发送,这种介质访问方法叫CSMA/CD。(√) E 1、E-mail通讯方式是一种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F 1、非屏蔽双绞线易弯曲、安装具有阻燃性,布线灵活。(√) 2、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是划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两个最主要的依据。(√) G 1、光缆的网络距离是1KM。(√) 2、广域网络比局域网的误码率要高。(√) 3、关于网络上计算机名称,每台计算机是唯一的。(×) 4、关于网络上计算机名称,每台计算机不是必须的。(√) 5、广域网中的主机和工作站的物理分布一般在几公里以上。(√) H 1、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I 1、IP地址被分为3类。 (×) 2、利用IE浏览器不能下载文件。(×) 3、路由器可用于连接复杂的大型网络。(√) 4、浏览器IE不能浏览本地的文件夹或文件。(×) 5、IPV6将IP地址分A、B、C、D、E等网络。(×) 6、Internet上的主机必须具有唯一的IP地址。(√) 7、路由器可以执行复杂的路由选择算法,处理的信息量比网桥多。(√) 8、Internet上各个主机因其性能、价格不同,其地位也是不平等的。(×) 9、Internet技术由一系列组织和技术构成,网络协议核心是TCP/IP.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2020年《教育学》各章知识要点

《教育学》各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狭义教育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 ?在世界范围内,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伊里奇在《非学校化社会》中主张取消学校制度,走向学习化社会。 ?非制度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我国近代学制创建于清末。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义务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私学。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在古代教育中,“以僧为师,以吏为师”的是古代埃及(不是古印度、故中国、古希腊)。 ?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军事体操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 ?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董仲舒。 ?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是《学记》。 ?墨家认为,在获得知识的理解上,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问答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作业及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1-2 章) 一、填空题 1. 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 2. 通信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 3. 按照网络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区域个人 网和因特网。 4. 在OSI 参考模型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该模型的 最高层是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C )。 (A )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 2. 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A )星形拓扑(B )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 3. 在OSI 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B )。 (A )数据链路的访问控制和管理(B )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 )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 )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报文 4. 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B )TCP/IP 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 体系结构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

(C )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 (D )网络协议是“水平”的概念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 )。 (A )协议内部实现细节(B )网络层次(C)每一层使用协议(D )每层须完成的功能 三、综合题 1. 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 答: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 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同步:规定了事件 的执行顺序。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