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将军坟的故事

将军坟的故事

将军坟的故事
将军坟的故事

青龙满族自治县民间长城故事

将军坟的故事

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温泉村,由此再往西,沿羊肠小道上山,约两个小时后,就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长城在一座山头上分叉,一段西行,一段北去。北去之长城绕了一个半圆后与西行长城汇合,看上去就像一张弓。当地人称北去长城为“错城”,意为这是一段修错的长城。

在“错城”中间的一个山头上有一乱石堆起的坟墓,当地人称其为将军坟,里面埋葬的就是因修错长城而被杀的将军。据传明洪武年间,朝廷重修长城,一位将军被派到冷口负责修建长城。刚开始,这位将军恪尽职守,日夜操劳,和修长城的民工、士兵同甘共苦。当长城修建到冷口时,将军发现附近有温泉,于是就隔三差五去泡。饱暖思淫欲,泡完温泉的将军又想找女人,可巧一位漂亮的村姑贪恋荣华富贵,前来投怀送抱。从此,将军日日笙歌,夜夜燕舞,把修建长城的事忘之脑后。

见将军每日花天酒地,民工和士兵们很是愤怒,开始消极怠工,工程速度慢了下来,但这位将军却依然如故。当长城修到“错城”处时,部将见施工图纸上设计的路线不清楚,前去请示往西修建还是往北修建,却遭到将军的一顿呵斥。部将回去后沿着山头向北修筑。一个月后,朝廷派人前来检查,发现这里的长城修错了,而且工程进展缓慢。弄清这位将军的所作所为后,朝廷便将其就地斩首。民工和士兵们吃尽千辛万苦,却白费了功夫,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就把将军的尸体用乱石埋在了“错城”上。如今,面对着乱石堆起的将军坟,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民工和士兵们的愤怒与怨恨。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他们把将军埋葬在此,就是让他日日夜夜守望着他的错误,给后人以警示。

故事提供:肖营子长城保护员陈文军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国共产党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

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日军也被他感动了。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故事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

张自忠三分钟演讲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张自忠将军——我们心中的英雄”。 提到张自忠,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张自忠将军是山东临清人。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年少时,深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于是弃学从戎、立志报国。1914年秋,张自忠投奔到奉天新民屯陆军第当兵。服役期间,他表现突出,被逐步提升为师长。先后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9年5月,日军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企图围歼第33集团军。张自忠派正面部队进行死守,顽强抗敌。粉碎了日军的企图,并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然而,1940年4月,日军再次集中30万兵力进犯鄂北。一心报国的张自忠亲率仅剩的少量兵力迎战。 5月1日,张自忠在给各将领的信中写道:“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5月6日晚,张自忠率2个团和1个特务营共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毫不畏缩,但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5月16日下午2时,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自忠留下遗言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日军战史资料记载了张自忠牺牲的时刻:第四分队藤冈元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战起,第三中队长堂野君开枪射击,打中军官头部。张自忠殉国当日,他的部下夜袭南瓜店,拼死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八处负伤的遗体。遗体运往重庆安葬时,十万宜昌军民不惧日军飞机盘旋,恭送灵柩直江岸。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人民的好儿子张自忠以身殉国时,年仅49岁。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这是周恩来总理对张自忠将军的评价。战争的硝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去,岁月消退了伤痕,却无法抹去人们情感的共鸣。正是一位又一位像张自忠将军这样毫不畏惧,时刻准备为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英雄,才让中华民族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最终获得胜利。他们的浩然正气和献身精神将永驻人们的心间,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共筑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张自忠将军的家书(带拼音)

张zh āng 自z ì 忠zh ōng 将ji āng 军j ūn 家j i ā 书sh ū 仰y ǎng 之zh ī 我w ǒ 弟d ì 如r ú 晤w ù ,看k àn 最zu ì 近j ìn 情q íng 况ku àng ,敌d í 人r én 或hu ò 要y ào 再z ài 来l ái 碰p èng 一y ī 下xi à 钉d ìng 子z ǐ ,只zh ī 要y ào 敌d í 来l ái 犯f àn ,兄xi ōng 即j í 到d ào 河h é 东d ōng 与y ǔ 弟d ì 等d ěng 共g òng 同t óng 去q ù 牺x ī 牲sh ēng 。 国gu ó 家ji ā 到d ào 了l e 如r ú 此c ǐ 地d ì 步b ù ,除ch ú 我w ǒ 等d ěng 为w éi 其q í 死s ǐ ,毫h áo 无w ú 其q í 他t ā 办b àn 法f ǎ 。 我w ǒ 相xi āng 信x ìn ,只zh ī 要y ào 我w ǒ 等d ěng 能n éng 奉f èng 此c ǐ 决ju é 心x īn ,我w ǒ 们men 的de 国gu ó 家ji ā 及j í 我w ǒ 五w ǔ 千qi ān 年ni án 历l ì 史sh ǐ 之zh ī 民m ín 族z ú ,决ju é 不b ù 致zh ì 亡w áng 于y ú 区q ū 区q ū 三s ān 岛d ǎo 倭w ō 奴n ú 之zh ī 手sh ǒu 。 为w éi 国gu ó 家ji ā 民m ín 族z ú 死s ǐ 之zh ī 决ju é 心x īn ,海h ǎi 不b ù 清q īng ,石sh í 不b ù 烂l àn ,决ju é 不b ù 半b àn 点di ǎn 改g ǎi 变bi àn 。 以y ǐ 后h òu 公g ōng 私s ī 均j ūn 得d é 请q ǐng 我w ǒ 弟d ì 负f ù 责z é 。 由y óu 现xi àn 在z ài 起q ǐ ,以y ǐ 后h òu 或hu ò 暂z àn 别bi é 或hu ò 永y ǒng 离l í ,不b ù 得d é 而ér 知zh ī ,专zhu ān 此c ǐ 布b ù 达d á 。 小xi ǎo 兄xi ōng 张zh āng 自z ì 忠zh ōng 手sh ǒu 启q ǐ ,五w ǔ 月yu è 六li ù 日r ì 于y ú 快ku ài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篇一: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 篇二:杨靖宇的英雄故事 抗日洒热血,双枪铸英魂 ——杨靖宇的故事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金!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伟大的、英雄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1921年的那艘红船,载着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迎着历史的波涛,乘着时代的风帆,正在向我们一路走来。从1921年到2011年,穿越历史波涛,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党旗上的这把金色的斧头,砸碎了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又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了那把金色镰刀,为祖国聚拢了一切收获。 七月,记载着太多的血泪,树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怎能忘却战争岁月屹立于枪林弹雨中的英雄。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原名马尚德,又名马顺清,字骥生,河南确山人。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卅”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国斗争。他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

抗日名将张自忠

抗日名将张自忠(历史名人) ■林治波 5月16日,是抗日爱国名将张自忠殉国60周年纪念日。 “张扒皮”和“活关公”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他是个天生的军人,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却因对军事兴趣浓厚而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 张自忠以治军严厉著称西北军,绰号“张扒皮”。1933年,张自忠率部在喜峰口大败日军,这是他抗日历史的起点。 全国抗战爆发后,张自忠犹如蛟龙出水,猛虎出柙,历经淮河、临沂、徐州、潢川、随枣及冬季攻势诸战役,攻锐守坚,所向披靡,建立赫赫威名,官至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同时,张自忠也作为一个厉害的敌手而备受日军钦敬,被他们尊之为“活关公”、“现代关公”。曾被误解为“亲日派” 张自忠的内心很沉重。因为,卢沟桥事变之前,张自忠身为天津市长曾受命办理对日交涉并率团访问过日本,受到国人误解;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二十九军撤出北平,张自忠又奉命留平缓冲,更被舆论误解为逼宫夺权,附敌为逆。在国人的眼中,张自忠简直成了汉奸亲日派。国民政府还一度发布命令,将张自忠撤职查办。 抗日战场上的赫赫战功,逐渐消去了人们对张自忠的误解;但往昔的罪名仍纠缠在他的心头,使他难以释怀。 1939年夏,张自忠在重庆接受《大刚报》记者采访时曾神色凝重地说:“我张自忠决不是韩复榘,他日流血沙场,马革裹尸,你们始知我取字…荩忱?之意!” 绝命赴敌 1940年5月1日,15万日军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愿与诸弟共勉之。”

在以后的几天里,日军沿襄河东岸迅速向北推进,战局日趋恶化。为扭转战局,援救友军,张自忠决定东渡襄河,赴第一线督战。行前,张自忠匆匆给自己的副手写信说: “到河东后,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3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 这分明是一封绝命书,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跃然纸上。 上将战死第一人 5月7日拂晓前,张自忠率部渡过宽阔浩荡的襄河,奔赴河东战场。 张自忠挥师北向,一路疾进。在张自忠的指挥下,河东官兵拼死搏杀,有效地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并截断了日军的后方补给线。日军被迫抽调两个师团5万余人,集中力量攻击张自忠部。张自忠立即调整部属,迎击日军,在琚家湾、梅家高庙、方家集等地重创日军。 不幸的是,33集团军总部的发报密码被日军破译,张自忠和身边部队遂陷入日军重兵包围。双方鏖战至5月16日,张自忠力战不退,身中7弹,壮烈殉国,时年49岁。 抗战以来,以上将衔集团军总司令职亲临前线,战死沙场,张自忠为第一人。 英名长留神州大地 噩耗传出,举国震悼。当时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以张自忠与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共享国葬殊荣。延安各界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为张自忠将军题写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1943年张自忠殉国3周年之际,周恩来著文将其誉为“抗战军人之魂”。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随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恢复设立张自忠路。张自忠由此得到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崇高荣誉。大地长留英名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5月17日第十版)

杨靖宇人物事迹

杨靖宇人物事迹 杨靖宇将军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领导农民运动,曾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将军阵亡后,日寇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生平简介: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 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 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 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 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 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 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 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 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 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 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 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 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 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 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 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

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 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 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 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 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 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 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 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 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 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 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 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 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 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 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抗日将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

抗日将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 张自忠是我国著名的抗日将领,杰出的抗战英雄,那张自忠有哪些事迹值得留恋。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张自忠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自忠作为一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而出名,因此,关于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有很多,被世人广泛流传。张自忠在世期间,参与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为国家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备战临沂是张自忠的英雄事迹中较为出名的一件。一九三八年的时候,日本军队主动攻击临沂,与庞炳勋的部队发生激烈战斗。然而因为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庞炳勋的部队伤亡惨重,需要等待援军。那个时候,张自忠奉命带着第59军快速赶来增援,事实上,张自忠与庞炳勋两人有一些不和,但是那个时候,张自忠以战事和国家为重,舍弃个人恩怨,与庞炳勋两人合作带领部下重创了日本军队,为中国军队收服失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枣会战也是张自忠的英雄事迹中较为出名的一件。张自忠率领部下参与了武汉会战,在潢川与日军发生激烈战斗,重创日军,就是在这次战役之后,张自忠被提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驻守荆门县周边地区。一九三九年五月的时候,中日双方在鄂北地区发生了随枣会战,日本军队在强火力的支持下,向张自忠所在部队发起了大进攻,张自忠部队顽强地抵抗着日军的强力进攻,支撑了并不坚固的防

线。然而在日军第六日后,我军最终还是被日军突破了,先后失守多个地区。在八日,张自忠率领部下冒雨向东前进,五月十日的时候,在田家集重创日军,破坏了日军渡河进攻襄阳的计划。 张自忠生平事迹张自忠从14日与日军交战开始到16日下午4点。张自忠一直坚持到身边只剩下张敬、马孝堂等一共8人,坚定的和日军作战,直到下午4点,张自忠部队全军战亡。 张自忠是一名被舆论逼死的将军,1936年,张自忠为天津市市长,宋哲元退保定后,张自忠代北京市长与日军周旋,后来北京沦陷,舆论就一直是将张自忠称为“汉奸”或者“张自忠逆贼”,所以在枣宜会战中,张自忠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日军奋战的。 实际上,张自忠虽然对日军采取的是缓和政策,但是当时日本要求张自忠反蒋介石时,张自忠是拒绝的,所以他躲避着回到了南京,想告诉蒋介石,在途径济南的时候,他就曾写过一封信给蒋介石,表示社会上有不谅解自己的地方,自己将以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所以在1937年,张自忠回到原来部队任军长后,他就和部下说这次回来是和大家一起杀敌报国的。所以在1940年,日军再次向枣阳地区侵犯时,张自忠作为中将,上阵杀敌,只带了2个团与日军数万精兵抗战,临走前曾给冯治安留下了遗嘱,在心中已有战死报国的决心。 张自忠死前身中7弹,身边只剩下马孝堂,最后马副官也牺牲了,也就是说张自忠全军覆没,壮烈殉国。 张自忠遗书张自忠是我国著名抗日烈士、民族英雄,也是二战同

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 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 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 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 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 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 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 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 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 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 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 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 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 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作文素材人物篇:张自忠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364615641.html,) 〔作文素材人物篇:张自忠〕 导语:张自忠戎马近三十载,竭尽微忱。自抗战时起,命运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张自忠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介绍】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以中华民国上将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从1917 年开始,入冯玉祥部,先后担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0年,张自忠战死,

享年49岁。 ▲【人物素材】 1939年5月,随枣会战开始,张自忠率部取得“鄂北大捷”。12月,又率右翼兵团歼敌4500余人,取得“襄东大捷”,中国老百姓美称他为“活关公”。此后,张自忠的勇猛善战也受到敌军的尊敬,被日军冠以“现代关公”和“活关公”的称号。(关羽在中国被美化成武圣人,在日本则是战神的象征。) 他杀日军无数被称为“活关公”,牺牲后鬼子却为他抬棺材敬军礼1940年5月发生的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此次会战,我军伤亡惨重,但日军损失也不轻,在局部甚至超过我军。从5月1日至16日之战果,计伤毙敌4.5万人以上,缴获大炮60多门,战马2000余匹,战车70多辆,汽车400余辆。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但日军对让

张自忠简介

张自忠简介及朗读内容 张自忠(1891-1940)汉族,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抗日将领。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将领。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及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可不必亲自率部出击作战,但他不顾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并给前线的将士写下了“抗战家书”。 (五年级朗读内容)“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张自忠率两千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十多次。日军伤亡惨重。5月15日,日军一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拂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九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五月十六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二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八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下面是冯玉祥将军写的悼词: (六年级朗读内容)我说荩忱死得好,可以给全体国民留下一个不朽的榜样,让那些贪生怕死享乐耽逸之徒,有一个反省的机会,想想中国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家应如何牺牲自己,报效国家,方算尽了个人的神圣天职。 我说荩忱死得好,可以给一般官吏留一个舍身为国、尽职尽责的模范,让那些少数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能有掏出天良,洗心革面的一天。 我说荩忱死得好,可以让一般吃里爬外,卖祖宗、卖子孙的汉奸汪逆兆铭,以及他的徒子徒孙们,看看真正中国人的骨头和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就在这种先进分子手中,得到永生,得到自由和独立。我堂堂中华民族绝非少数败类所出卖得了的,所可屈服投降拱手让人的。 我说荩忱死得好,可以叫挣扎泥沼、野心不死的日寇知道,我们不仅有英勇的士兵,更有视死如归的高级将领。让他们知道,他们所作的迷梦,是如何的愚妄可笑,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可屈辱的,我们的将领是以必死的精诚,有敌无我的决心,效忠于国家民族的,头可断,血可流,而不获得最后胜利,绝不甘休。这种浩然之气,会教你们军阀、财阀死无葬身之地。 我说荩忱死得好,我说荩忱死得好,我说荩忱死得好,他不是为打自己中国人而死,他是为中华民族打日本强盗而死。这正是中华军人应当死节的时候,这才叫“死得其所”。这种死是无比的光荣,无比的伟大。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300字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300字 铁血将军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 皑皑白雪覆盖着的东北疆域,本该是宁静祥和的,炊烟袅袅升起,人们在屋子里烧着柴火,驱除冬季的寒冷。但是自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到来后,一切就变了。人民身处水深火热当中,中华民族已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 1927年,杨靖宇组织了确山刘店秋收起义,起义胜利后,正式成立确山农民革命军,并以刘店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从而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1929年,杨靖宇被调往东北,任中一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从此,他便开始了比以往更加艰苦的抗战生活。 由于建立了不少功勋,杨靖宇于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39年冬,日军加强了对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围剿。此时,敌人已经确定杨靖宇为他们的主要围剿对象。敌人组织了三省联合大“讨伐”,采取以下对策:遇到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部队,则打压东北抗日联军,放走其他部队;遇到杨靖宇带领的东北抗日联军部队和其他东北抗日联军部队,则消灭杨靖宇部队,放走其他部队。敌人来势凶猛,这不足以让人畏惧,真正让人畏惧的是自己人的背叛。1940年2月1日,特卫排长张秀峰携带四支手槍、弹药、 9960元东北抗日联军经费和重要文件投敌,告明敌人杨靖宇计划突围的路线和联络点。之后,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陷入了窘境。 寒冷和饥饿一直困扰着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衣服紧缺,而且敌人来势凶猛,战士们的衣服在仓促的转移中都破了,棉衣里的棉花露在外面,渐渐失去了保暖的效果。战士们又是在雪地里行走,所以裤腿总是湿的,风一吹就结了冰,全身都是冰冷的。若是平常,如果没有足够的衣服,可以生火取暖,但是生火势必有光和烟,而光和烟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而且,战士们早就没有食物了,连动物吃的

将军故事演讲稿

将军故事演讲稿 篇一:人物故事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记得妈妈上学期给我买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书》,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爱国精神让我为之震撼,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刘胡兰是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农民的孩子,十四岁的时候就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候补党员。 1947年的1月12日,敌人突袭云周西村,封锁了村子所有的路口,将村民们集中在大庙前。因为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不幸被捕了。敌人在抓捕过程中,残忍地殴打想要保护她的村民,刘胡兰见状,大声说道“走开!我自己走!” 闫军军官从叛徒口中得知刘胡兰是共产党员,就想让她供出更多的情报,而刘胡兰却不屈服,痛斥敌人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投降,共产党员是杀不尽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说完,刘胡兰就昂首挺胸地走向铡刀,面不改色地从容就义了。那时,她还不满十五岁。 毛主席曾经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她短暂一生的

精辟概括。历史不会忘记她,人民不会忘记她,她将名垂千古。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做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以告慰先烈的英灵。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祭英烈_讲故事”演讲稿 “祭英烈,讲故事”演讲稿 六年级二班高沐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

杨靖宇事迹

杨靖宇事迹 篇一: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确山人。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

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凶手迄今仍苟活人世;特工队的领队叛徒、原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 篇二: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

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简介

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简介 张自忠是我国著名抗日烈士、民族英雄,也是二战同盟国中战死的最高级将领,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张自忠将军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自忠,字荩臣,后改为荩忱,山东聊城临清人,著名的抗日将领,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新中国成立后,张自忠被中国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891年,张自忠在山东临清出生,彼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衰弱,列强争相瓜分中国。1905年,张自忠的父亲张树桂病逝,他的母亲冯夫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1908年,张自忠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忠孝仁义的传统道德在他的心里扎根,闲暇之余,他还喜欢读些小说,最喜爱《三国演义》、《说唐》与《说岳精忠传》,关羽、岳飞、秦琼的忠义侠行对其影响颇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自忠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年底加入了同盟会,投身革命运动。 经历了军阀混战,1933年,张自忠有生以来第一次与日军交战。1937年到1940年期间,张自忠先后参加了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为抵御日本侵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部在襄阳与日军战斗,由于兵力悬殊不敌,最终全军覆没,张自忠也战死。新中国成立后,张自

忠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9月,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张自忠的英雄事迹张自忠作为一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而出名,因此,关于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有很多,被世人广泛流传。张自忠在世期间,参与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为国家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备战临沂是张自忠的英雄事迹中较为出名的一件。一九三八年的时候,日本军队主动攻击临沂,与庞炳勋的部队发生激烈战斗。然而因为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庞炳勋的部队伤亡惨重,需要等待援军。那个时候,张自忠奉命带着第59军快速赶来增援,事实上,张自忠与庞炳勋两人有一些不和,但是那个时候,张自忠以战事和国家为重,舍弃个人恩怨,与庞炳勋两人合作带领部下重创了日本军队,为中国军队收服失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枣会战也是张自忠的英雄事迹中较为出名的一件。张自忠率领部下参与了武汉会战,在潢川与日军发生激烈战斗,重创日军,就是在这次战役之后,张自忠被提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驻守荆门县周边地区。一九三九年五月的时候,中日双方在鄂北地区发生了随枣会战,日本军队在强火力的支持下,向张自忠所在部队发起了大进攻,张自忠部队顽强地抵抗着日军的强力进攻,支撑了并不坚固的防线。然而在日军第六日后,我军最终还是被日军突破了,先后失守多个地区。在八日,张自忠率领部下冒雨向东前进,五月十日的时候,在田家集重创日军,破坏了日军渡河进攻襄阳的计划。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读后感爱国英雄事迹读后感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读后感爱国英雄事迹读后感 【--推荐】 读爱国英雄的事迹后有感,他们是那么的勇敢,不畏困难险阻,坚定的向前迈进。下面就由为大家aa的范文,欢迎阅读。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红军长征的故事》。二万五千里 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雪山是红军前进的阻碍之一,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 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草地又成为红军前进的阻力,很多战士倒在了草地里,再也没有起来。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 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遇到困难险阻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困难险阻面前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友爱之情。

看了红军长征时那段艰苦的岁月,那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将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今天的我们怎能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我们要不怕困难,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精神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要自强、自立,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雨来就生活在这个村庄里,雨来不仅喜欢游泳,而且他的游泳本领在芦花村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之后雨来上了夜校,在老师的教导下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 在这个小英雄身上发生过许多意想不到的趣事。其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天,雨来趴在炕上念《识字课本》,不料,鬼子再次开始扫荡,忽然,听到街上有人大声喊叫,雨来急忙把书放在怀里想出去看看,他刚想迈出门槛,却挤来一个人.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随后听见鬼子呜哩哇啦地叫着。李大叔忙把缸搬开,跑进洞里,雨来帮忙把缸搬回原处,雨来刚到堂屋,鬼子就闯了进来,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敌人抓住了。他在敌人严行拷打之下,还是不向敌人屈服,雨来把敌人气的怒火中烧,嗷嗷地喊叫:“拉出去枪毙。”子弹飞出了蛋壳,之后传来的就是一阵刺耳的枪声。敌人走后,乡亲们来到河

关于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关于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是中国抗日英雄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之一。那关于杨靖宇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为你搜集杨靖宇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杨靖宇部队在辉南县石道河子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个杨靖宇的故事充分表现出了杨靖宇将军最令人钦佩的人物性格。 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情况是十分危急的。正值杨靖宇最信任的将领程斌叛变了,还帮助日军讨伐队一起合围杨靖宇的部队。在那样的环境中,杨靖宇的部队是属于孤立无援的那种,所以急需开会商讨出了一个计策来。 据当时采访叛徒张秀峰的笔记记载:三九年春天开始形势紧张,和上级及地方都失掉联系,支部曾经开个会,大家提出不行就撤到苏联去,保存力量,这个被靖宇将军否定了。他说,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我们抗日跑到苏联能抗什么日?去苏联日本鬼子自己就能回去?不用打了? 杨靖宇坚持留下来抗日的态度遭到了抗联内部一些人的不理解。在那次会议上,有一些将领提议道长白山深处躲藏起来,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但杨靖宇始终坚持抗日到底。散会后,大伙让张秀峰去跟杨靖宇谈谈。结果杨靖宇将军说:“我们是抗日队伍,不抗日怎么行呢,打鬼子打鬼子嘛,不打鬼子怎么能叫抗日联军呢,怎么能叫革命队伍呢?剩一个人也要打到底!”最后,会上确立了保存实力,采用

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的作战方式。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我们大家都知道,日本侵华战争中投放部队最多的就是在东北的关东军。而杨靖宇将军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是需要一直一直与日本讨伐队斗争到底的。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将军一开始在东北抗日一直都是一个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存在,他的部队所参与的战役,基本上都是大胜,因此他的威名也传遍了整个东北。可是,这一切在出现了第一个叛徒程斌之后,完全改变了。 1939年末,杨靖宇率领几百人进入藏有70多座抗日密营的濛江县山林中,密营是抗联部队在深山老林中储存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物资的地方。是抗战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叛徒程斌抢先一步,将密营悉数捣毁,杨靖宇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倒下的战士也越来越多。 1940年2月1日杨靖宇的警卫排长张秀峰也投降了。张秀峰的叛变彻底了暴露了杨靖宇的行踪。日本讨伐队缩小包围圈,精确锁定了只剩孤身一人的杨靖宇,并击伤了他的左臂。但在接近零下40℃的严寒里,杨靖宇将军一直与敌人顽强战斗。由于杨靖宇将军的左臂受伤,日军就沿着血迹一直追。到了看不见的地方,就拿出火柴,划着一根又一根的火柴,来一点点的追踪,一直追到第二天早上凌晨两点。 到1940年2月23日上午,杨靖宇将军已经只身与敌人周旋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