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习题精选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习题精选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习题精选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习题精选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习题精选

一、稳扎稳打基础题

1.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阶段,是因为()

A.事物的发展都分为阶段性

B.事物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上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C.这样做符合邓小平理论的要求

D.要正确认识事物

2.之所以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是因为()

A.用发展观看问题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B.用发展观看问题才能达到辩证地看问题的目的

C.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发展观

D.客观事物本身就是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3.现代科技瞬息万变,认为一种名牌产品可以优势长存、一劳永逸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并不存在相对静止状态

4.“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鼓励人们看问题从整体着眼

B.要求人们不去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

C.鼓励人们要具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5.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

①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②弄清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④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凝固不变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着的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7.之所以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新事物在力量上强于旧事物

D.整体总是大于部分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杨柳枝词》组诗八首,其首篇中有一句:“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诗人刘禹锡有《杨柳枝词》组诗九首,其首篇中有一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据此回答8—10题。

8.这两句诗蕴含着的深刻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抛弃旧事物

C.事物发展、运动与变化相统一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原因,运动是事物变化的形式

9.“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止,并且不断地呈现新的内容。”这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0.“必须放弃任何‘只顾今天’的哲学”,这是说()

A.看重今天是错误的

B.事物的未来重于现在

C.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D.运动是绝对的

11.有的人总喜欢将我们年轻的社会主义祖国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简单的比较,最后得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结论。这样看问题的错误之处在于()

A.混淆了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B.没有看到他们两者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地位的不同

C.没有看到他们两者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只看到了两者的区别

D.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在很多方面已超过了资本主义

二、高考体验零距离

12.(2004·春季高考)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三、研究性学习创新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据此回答13—14题。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说明()

A.发展就是思想意识的进步

B.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没有人的认识的发展,就没有物质世界

14.与时俱进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

A.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必须培养创新精神

C.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D.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为避免经济过热,我国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后来又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据此回答15~16题。

15.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思想要与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③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C.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世界是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17.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以0.1纳米~100纳米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就是纳米科技;以纳米科技的技术和工艺开发出的材料,即纳米材料。科学家预言,纳米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这说明()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②事物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③要从整体着眼,局部服从整体④要有创新精神,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据此回答18~19题。

18.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称之为“时代的发展”的观点是()

A.正确地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具有超前时代性的观点

C.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D.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9.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A.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改革开放的新革命,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下列哲理()

①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②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③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地对待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④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中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打动了许多评委的心,从而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据此回答21~22题。

21.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

A.着眼局部,会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C.只要发挥主观自动性,办事情就能够成功

D.共性与个性相联结,要从共性中概括出个性

22.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此,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

①一个民族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有所发展②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完全取决于创新③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④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3年第8期《半月谈》发表评论指出,我们常常强调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各级政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我们过去更多的是从道德品质的修养、从政治工作的动员、从思想作风的建设的角度去理解、去施行,今天,我们还应再多一些视角,还要从依法治国的要求,从政治文明的建设,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职能、理念的转变,去把握,去实践。据此回答23~24题。

23.上述材料符合下列哲理()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多一些视角看问题,就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D.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24.上述材料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

B.现阶段从思想作风建设的角度要求领导干部已经过时了

C.割裂事物的联系必然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D.要具有创新精神,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动画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以及70年代末的《哪吒闹海》等,均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动画迅速崛起。现在打开中国的电视机,动画片时段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动画片的天下,国产动画片仅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15%。据此回答25—26题。

25.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要么极其夸张,充满喜剧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满神秘色彩。中国动画片并非技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和地位

C.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胆革新,勇于创新

D.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26.文化经营是日本动画产业成功的另一个要素,这也就是说()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D.具备了正确的意识,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27.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观点反映了如下哲学道理()

A.事物的变化就是进步

B.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实现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人们的推动

D.只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28.2003年11月23日,我国SARS疫苗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已基本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临床前研究。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在某一阶段,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而不能正确认识该事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回答下列问题:

(1)坚持“与时俱进”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

一、稳扎稳打基础题

1.B 2.D 3.C 4.C 5.B 6.B 7.B 8.A 9.D 10.C 11.B

二、高考体验零距离

12.C 评析:此题考查发展观点,充分体现了近几年高考所倡导的“不断创新”的道理,材料中的“三个解放”和“三个有所……”都充分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一切静止的观点,思想僵化、安于现状妁观点都是错误的,所以C项是正确的。A、B、D项都不符合题意,不选。

三、研究性学习创新题

13.C 14.B 15.D 16.D 17.C 18.D 19.C 20.C 21.B 22.C 23.D 24.D 25.C 26.C 27.B 28.A

29.(1)坚持“与时俱进”的哲学依据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的认识也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2)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框题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节课框题设两目: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从教学内容来讲本课属于方法论部分,紧紧承接上一节课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观的内容从方法论的角度具体分析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及其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在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和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2)理解: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3)运用: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 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树立自信,增强前途光明的坚定信念。 (2)在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注重量的积累,培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和行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学习第二节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能不能和会不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基本前提。具体说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难点是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四、说学情 高二学生的生活面、知识面不断扩大,对新事物、新知识充满好奇心,并且由于其辩证思维能力的加速,高二学生具备了探讨更深层次哲学问题的心理基础。对感性材料分析能力

高一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评课稿

高一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评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就整本教材来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是《哲学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的内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唯物辨证法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掌握他,才能系统掌握发展的观点。 就本章内容来说,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是多元的。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识记目标: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用创新精神看待我国我国社会,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改革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学习第二节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能不能和会不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基本前提。 2.教学难点: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第一,学生缺少历史对比,很难体会各方面创新。需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第二,学生能不能把创新思想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难度极大。 四、教法 讨论归纳法:构建主义教育观强调: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原则。”根据目前学生在在如何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上的困惑,主要采用讨论归纳法。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或一组组问题,不断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启智,在互动中升华. 五、学法 采用探究—发现—合作学习模式,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体验到面临实际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六、教学过程

【范文】高一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评课稿

高一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评 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就整本教材来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是《哲学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的内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唯物辨证法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掌握他,才能系统掌握发展的观点。 就本章内容来说,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是多元的。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识记目标: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用创新精神看待我国我国社会,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改革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学习第二节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能不能和会不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基本前提。

2.教学难点: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第一,学生缺少历史对比,很难体会各方面创新。需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第二,学生能不能把创新思想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难度极大。 四、教法 讨论归纳法:构建主义教育观强调: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原则。”根据目前学生在在如何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上的困惑,主要采用讨论归纳法。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或一组组问题,不断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启智,在互动中升华. 五、学法 采用探究—发现—合作学习模式,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体验到面临实际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六、教学过程 情景设置,疑问导入(2—3分钟) 教师: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上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课时练(附带答案)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庄严承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与人民生活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未达到全面小康的矛盾 4、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下列关于第一个阶段的描绘正确的是()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B、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C、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环境更加美丽,发展难题彻底消除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列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是() 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②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③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转向平衡状态,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放心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明显不足。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 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扩大中低端产品种植范围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④加快粮食加工转化,持续增加工业产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有助于() ①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从根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 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 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学生分析: 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 教学设计总体思想: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旧事物的 含义 衡量新旧事 物的根本标 志 新事物为什么能够 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的发展为什 么不是一帆风顺 的? 运用事物的发 展是前进性和 曲折性统一的 原理来正确看 待我国社会主 义在前进中出 现的困难以及 人生道路的曲 折 1、分析“活 动探究”教 材和图片 2、比较新 旧事物、量 变与质变 3、哲学典 故的运用、 名言警句 蕴涵的哲 理 4、问题探 究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 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困难、曲折,增强走 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 念。 2、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 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 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 折。 3、树立矛盾分析的观 点,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 4、树立远大理想,奋斗 目标与脚踏实际艰苦奋 斗结合起来,增强社会 责任感,从我做起,从 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量变的含义 质变的含 义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 统一原理 在量变 与质变的关系上形 而上学有两种表现 形式 运用量变和质 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来探讨方 法论的要求,重 视量的积累;不 失时机地促进 飞跃。

高二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

高二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法指导】 理解:认识和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看作是一 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 地位,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习,树立战略意识。用创造精神看 待我国社会,树立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 重点: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导学检测】 1、要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 , 但绝 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 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①事物的产生和②事物的灭亡。 2、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是变 化发展的, 每一事物都是由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过程。可以说, 事物就是过程。因此, 我们分析一个事物不仅要观 察它的现状, 还需要了解它的过去, 预测它的未来。 3、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当前事物性质时, 认清它是刚刚产生的、是正在发展壮大的, 还是即将灭 亡的。根据对事物所处③和地位的准确判断, 来确定我们对

事物的态度。 4、要坚持④, 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常考考点: 要有创新精神, 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学会创造性 思维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就必须通过分析研究事物的历史和现状, 科学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 站在事物①的立场上, 与 时俱进, 积极培养② 精神 ,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一切 静止的观点, 思想僵化、安于政底的观念, 都是错误的。 【考点达标】常考考点: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依据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2、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里写道:"塞北梅花 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 柳枝》。"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不能抱残守缺,要有 创新精神 D.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新发展理念公务员读本考试题目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剧烈变化,价值链中制造环节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 全球经济步入网络化的新阶段 B. 全球生产方式发生剧烈变化 C. 我当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从事产品研发与销售 D. 当前的全球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攀升,对于我国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2. “十三五”期间,中国在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中将面临双重竞争的压力,具体包括()。[2分] A.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低成本国家的工业化 B. 低成本国家的工业化和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发生新变化 C.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全球生产组织方式正发生剧烈变化 D.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全球投资和贸易新规则的形成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3. “十三五”期间,我们需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充分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的()。[2分] A. 引领性 B. 实践性 C. 哲理性 D. 时代性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 首次提出“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会议是()。[2分] 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C.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5.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当下我们的时代主题是()。[2分]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全面深化改革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发展理念的核心是()。[2分] A.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B. 提高对外开放质量 C.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D. 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下列论述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的是()。[2分] A. 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 B. 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 C.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D.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我的回答:C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参考答案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是指提高司法机关依法行使( )的水平和能力,提高民众对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信赖、尊重与认同的程度,以维护社会正义感和遵法守法意识。(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诉讼权 B.行政权 C.裁判权 D.司法权 2.“四三三”总体战略部署第一个“三”是指“三个支撑带”,即“长三角”支撑(),“环渤海”支撑东北、华北和西北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支撑西南和中南经济带。(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渤海经济带 B.长江经济带 C. 珠江经济带 D.黄海经济带 3.()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A.农业现代化 B.农产品效益化 C.农产品市场化 D.农业标准化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所有权、承包权、收益权 B.所有权、财产权、经营权

C.所有权、人身权、经营权 D.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经济创新 B.服务创新 C.科技创新 D.技术创新 6.()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农业与商业 B.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D.农业与工业 7.( )是以社会公正为原则,基于城乡一体化、和谐化发展理念,对公共资源实行的城乡之间相对均衡的资源配置模式。(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社会资源均衡配置 B.城市资源均衡配置 C.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D.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8.外贸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对经济稳定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当前稳增长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稳()。(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消费 B. 出口

高中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高中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高中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李艳梅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框题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就整本教材来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是《哲学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的内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唯物辨证法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掌握他,才能系统掌握发展的观点。 就本章内容来说,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学情 由于该班是理科班学生政治基础较差,学习政治知识的态度不够端正。故在整个教学中以强化基础知识为重点,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识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及要求: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能力目标 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新旧事物的标准; 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讲授法、学案导学法。其中讨论归纳法:构建主义教育观强调: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原则。”根据目前学生在在如何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上的困惑,主要采用讨论归纳法。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或一组组问题,不断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启智,在互动中升华.

五大发展理念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 道) 1. 在目前,要强调把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中。 正确 2. 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 正确 3.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正确 4.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既要强硬,又要刚柔并济。 正确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正确 6. “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来谋篇布局的。 正确 7. 五大发展理念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教训提出的,体现了时代精神。 错误 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正确 9.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正确 10. 五大发展理念既抓住了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 正确二、单选题(20 道) 1. (A)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A. 企业 B. 国家科研机构 C. 政府 D. 高校

2. 美丽中国的核心理念是(A)。 A. 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 B.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D. 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 (D)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A. 创新思维 B. 聚集人才 C. 国家政策 D. 改革开放 4. 在实践中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人自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C)。 A. 根本目的 B. 目标和方向 C. 前提和条件 D. 经济基础 5. 主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A)的最高价值观。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 6. 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目标是(C)。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两个百年”目标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依法治国 7. (B)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A. 协调 B. 创新 C. 开放 D. 绿色 8.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D)。 A. 向社会募捐收入 B. 国内外人士的捐赠 C. 向企业摊派 D. 国民收入 9. (D)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A. 协调 B. 创新 C. 开放 D. 绿色 10. 在社会发展的(A)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认识和尊重社会客观规律性。 A. 客体性 B. 基础性 C. 目的性 D. 规律性 11.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B)问题。 A. 发展方向 B. 发展动力 C. 发展理念 D. 发展规划 12. (D)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请批评指教! 首先,我来谈谈对本框教材的理解,说一下教材、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课程标准》 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2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 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本课是辩证法两个总特征中的发展观点的方法论。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 发展的形式;运用相关原理,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2 )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 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3 )觉悟目标 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培养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 。 (2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二、说教法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应秉着教学直观性原则,始终掌握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 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 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在第一课中,学生学习了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等内容,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经过一年半政治课本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很强,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哲学问题。但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 难问题,利用团队合作和多种信息资源整合解决问题。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习题精选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习题精选 一、稳扎稳打基础题 1.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阶段,是因为() A.事物的发展都分为阶段性 B.事物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上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C.这样做符合邓小平理论的要求 D.要正确认识事物 2.之所以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是因为() A.用发展观看问题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B.用发展观看问题才能达到辩证地看问题的目的 C.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发展观 D.客观事物本身就是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3.现代科技瞬息万变,认为一种名牌产品可以优势长存、一劳永逸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并不存在相对静止状态 4.“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鼓励人们看问题从整体着眼 B.要求人们不去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 C.鼓励人们要具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5.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 ①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②弄清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④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凝固不变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着的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7.之所以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新事物在力量上强于旧事物 D.整体总是大于部分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杨柳枝词》组诗八首,其首篇中有一句:“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诗人刘禹锡有《杨柳枝词》组诗九首,其首篇中有一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据此回答8—10题。 8.这两句诗蕴含着的深刻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抛弃旧事物 C.事物发展、运动与变化相统一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原因,运动是事物变化的形式 9.“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止,并且不断地呈现新的内容。”这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0.“必须放弃任何‘只顾今天’的哲学”,这是说() A.看重今天是错误的 B.事物的未来重于现在 C.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D.运动是绝对的 11.有的人总喜欢将我们年轻的社会主义祖国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简单的比较,最后得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结论。这样看问题的错误之处在于() A.混淆了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习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组题为“可持续发展”四幅漫画,分别道出了被定为“某开发区”的经历,狩猎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蕊苑和沙漠公署我。这组温画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 C.违背客观规律就必须遭到惩罚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生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新陈代谢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代替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3.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观点反映了如下哲学道理() A.事物的变化就是进步 B.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实现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人的推动 D.只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4.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我们所以说资本主义是旧事物,这是因为() A.又产生了比它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 B.它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 C.它已经暴露出许多缺陷 D.它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 5.恩格斯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一论述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相同

B.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变成别的社会制度 C.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的 二.辨析题 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①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坏到好、由好到坏,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所以,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题中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正确的,但误以为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又是不科学的。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后测试

关闭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倒计时:00分00秒 ? 1.课程学习 ? 2.课程评估 ? 3.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6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0 分)?A 2018 ?B 2020 ?C 2035 ?D 2050 正确答案:B ?2、十九大提出了()个强国目标,充分的表明“做强中国”是我们的根本任务。(10 分)?A 3 ?B 6 ?C 12 ?D 14 正确答案:C ?3、本课指出,市场和政府要协同作用,宏观调控要()。(10 分) ?A 越多越好

?B 越少越好 ?C 有度 ?D 有不可替代性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的迫切需要。(10 分) A 转方式 B 调结构 C 形成新的经济基础 D 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正确答案:A B D ?2、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10 分) A 现代动力体系 B 现代产业体系 C 现代产业新体系 D 现代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D ?3、形成现代动力体系要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0 分) A 人力变革 B

动力变革 C 效率变革 D 质量变革 正确答案:B C D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0 分) A 农业 B 农村 C 农地 D 农民 正确答案:A B D 判断题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10 分)?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的内在要求。(10 分)?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3、十九大提出形成现代动力体系要以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10分)?A 正确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高品质版

高中政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框题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就整本教材来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是《哲学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的内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唯物辨证法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掌握他,才能系统掌握发展的观点。 就本章内容来说,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是多元的。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用创新精神看待我国我国社会,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改革思想。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学习第二节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能不能和会不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基本前提。 2.教学难点: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第一,学生缺少历史对比,很难体会各方面创新。需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第二,学生能不能把创新思想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难度极大。 四、说教法 讨论归纳法:构建主义教育观强调: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原则。”根据目前学生在在如何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上的困惑,主要采用讨论归纳法。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或一组组问题,不断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启智,在互动中升华. 五、说学法 采用探究—发现—合作学习模式,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体验到面临实际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六、说教学过程 (一) 情景设置,疑问导入(2—3分钟) 教师: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上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上面的这个材料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昨日的织布机为后期计算机的发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原理) 导语设计的依据:通过既形象又生动的情景设疑,既达到导入新课,又促进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为下文打下了基础。与课本内容的差异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认识冲突,激活思维。 (二) 自主探究,合作共进(30分钟)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板书) (1)以故事引入,知识迁移: 教师: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12(人教版必修4)1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要认识和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事物看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认识和明确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要认识和理解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能力方面 掌握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方法,增强应用这个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觉悟方面 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习,树立战略意识。 用创新精神看待我国社会,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框的重点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三点要求。这是学习第二节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能不能和会不会使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基本前提。 (2)难点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回顾提问: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是什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变化发展的反面是什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世界)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下面看故事体会 导入新课: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常常闹出笑话。吴主孙权常常劝他学习。 鲁肃当上都督以后,仍认为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有点儿瞧不起他。有一次,在与吕蒙的辩论中,甘拜下风。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吕蒙由没文化到有学问说明了什么?鲁肃怎样才能避免尴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教师归纳) 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人和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道理。 讲授新课 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求学生翻书浏览,了解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生齐声朗诵三句话)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过程。可以说,事物就是过程。因此,我们分析一个事物不仅要观察它的现状,还需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通俗的说,就是要明确事物的“来龙去脉”。 ( (提问) ——老师的做法是建立在学生过去成绩基础上的,正确地运用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的。你理解老师的行为了吗? (提问)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理解“去脉”) ——错误;在处理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 要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道路。 小结: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理解事物的“来 龙去脉”,对于我们建设祖国、理解生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默 写本要点) 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老师领读) 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当前事物性质时,认清它是刚刚产生的、是正在发展壮大的,还是行将灭亡的。根据对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的准确

新发展理念公务员读本 网络考试试题与答案(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创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其重点任务包括创新理论、创新动力、创新空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其中关于创新技术具体措施说法错误的是()。[2分] A. 实施创新战略和行动 B. 培育创新主体和平台 C.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D. 明确创新技术重点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需要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为基本原则。其中坚守底线原则具体指()。[2分] A. 坚守扶贫、脱贫底线原则 B. 坚守共同富裕底线原则 C. 坚守公平底线原则 D.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原则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常态下,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制胜的法宝是()”。[2分] A.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4. 关于我国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着力于破解发展难题的回应 B.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C.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的结果 D.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的超前部署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地位是()。[2分] A. 总体布局 B. 总体地位 C. 战略布局 D. 战略地位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6. 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是()。[2分] A. 人民群众守法 B. 人民群众知法 C. 人民群众懂法 D. 人民群众信仰法治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7. 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 社会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最重要载体 B. 真正实现共享发展,就要保障全民在社会中享有基本均等的权利、福利和服务 C. 单一政府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D. 为了实现共享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推动同时进行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标准答案

? 1.()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单选题4分)得分:4分D o A.共享 o B.绿色 o C.协调 o D.开放 ? 2.“十三五”时期的总目标是()。(单选题4分)得分:4分A o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o B.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o C.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o 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3.“十三五”时期要坚持()是第一要务。(单选题4分)得分:4分D o A.改革 o B.开放 o C.创新 o D.发展 ? 4.中国共产党人()同志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提法。(单选题4分)得分:4分B o A.毛泽东 o B.邓小平

o C.周恩来 o D.江泽民 ? 5.“十三五”建议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单选题4分)得分:4分A o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o B.创新、和谐、绿色、开放、民主 o C.自由、民主、共享、创新、开放 o D.自由、民主、绿色、开放、协调 ? 6.五中全会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要求坚持()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单选题4分)得分:4分A o A.绿色 o B.创新 o C.开放 o D.协调 ?7.坚持创新发展,要求构建构建以()为主体、()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单选题4分)得分:4分B o A.资源;政策 o B.企业;市场 o C.资源;市场 o D.企业;政策

?8.()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单选题4分)得分:4分C o A.协调 o B.开放 o C.共享 o D.创新 ?9.“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单选题4分)得分:4分C o A.开放 o B.协调 o C.创新 o D.共享 ?10.五中全会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要求坚持()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单选题4分)得分:4分B o A.开放 o B.创新 o C.协调 o D.共享 ?11.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十三五”时期的目标?(多选题4分)得分:4分BCD o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o B.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