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新型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来说,建筑材料就是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例如常见的粘土砖、石材、石灰、木材、水泥、混凝土、钢材、陶瓷砖、沥青卷材、玻璃、各种油漆、涂料等等。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各种各样的新式建筑材料就层出不穷。环保、高强度、装饰性、防水、防火、隔音等等特性也逐渐成了新型建筑材料的新指标。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建筑材料的代表。
万科馆是一个低碳建筑,选用麦秸秆压制而成的麦秸板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以前麦秸秆都是用焚烧的方法来处理的,焚烧麦秸秆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麦秸秆板是利用麦秸秆,加工成一种可以自然降解、无污染的麦秸秆合成板。先将麦秸秆粉碎,经烘干、加入胶粘剂、入模、在加热炉内加热定型后,起模。将农产品废弃物充分利用,通过工艺加工制成合成板,替代木材,降低成本,无污染,给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增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 中国馆建筑尺寸都采用LOM-E玻璃,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使其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具有优异个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而中国馆的Low-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喷涂了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中国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
意大利馆使用了透明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建筑材料来建筑场馆的外立面。同时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达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光线透过不同玻璃质地的透明混凝土照射进来,营造出梦幻的色彩效果,而自然光的射入也可以减少室内灯光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同时,展馆内外的人们也可以透过“透明水泥”互相看见,了解室内外情况。透明混凝土砖成分有普通混凝土和玻璃

纤维组成的,因此这种新型混凝
土便可透过光线。透明混凝土是由匈牙利建筑师阿隆·罗索尼奇发明,并通过展览迅速在业界传播。具建筑师本人说透明混凝土的灵感来自于他在布达佩斯看到的一件艺术作品,它是由玻璃和普通的混凝土做的,这两者的结合启发了我。
零碳馆采用的建筑材料是水泥。这是混合型水泥,其中含有50% 的建筑废料。这种材质的水泥是对原本会污染空气的煤灰、煤矸石、矿渣进行“二次利用”,它的保温性也很好,能减少室外热渗透,吸收室内多余热量,稳定室内气温波动,使建筑主体冬暖夏凉。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白天储存的太阳能量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在报告厅里,89把座椅都是用废纸板、旧易拉罐、废弃光盘等物品制成的。
澳大利亚展馆流畅的雕塑式外形如澳大利亚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外墙采用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幕墙的颜色随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地。
世博会使用的不仅仅是一些废物利用的建筑材料,还有许多建筑材料是可以在使用过后再次使用的。
韩国国家馆为了不污染环境,整个展馆的外立面将由合成树脂做成。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树脂外立面将被全部拆除下来,“变废为宝”,制成环保袋,分发给上海市民。
卢森堡馆使用的主要材料将是钢、木头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并且是采用结构全装配建设,可以将建筑整体拆开,完全实现异地重建的场馆。其中卢森堡馆的开放式结构外表将由500吨4毫米厚的耐候钢材构成。耐候钢又称考顿钢,这类钢材具有抗腐蚀的保护作用,如用在建筑外表,可以让建筑外立面无需保护漆。一旦生成“锈膜”之后,80年抗腐蚀,无需保护漆。
不仅是世博会,其他的很多地方也使用了许多新型建筑材料。
国家体育场又称鸟巢,使用了新型的Q460E-Z35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Q460E-Z35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Q代表钢材的强度,460代表460兆帕,兆是10的6次方,帕是压强单位帕斯卡。Q460E-Z35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就是钢材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也就是当外力泄掉后,钢材只能保持受力的形状而无法回复原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Q460E-Z35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在保证低碳当量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了微合金元素的含量。良好的焊接性能要求钢材碳当量低,而微合金元素的增加在增加钢材强度的同时,也会增加钢材的碳当量。但好在增加的碳当量很少,所以不会影响

钢材的可焊性。正是因为Q460E-Z35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才能够
使国家体育场的主体结构可使用百年以上,这样既减少了日后(省略,想想怎么写)
从以上可以知道新型建筑材料更注重的是绿色环保,这是因为现代社会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建筑材料作为能耗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改善人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人类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照此计算,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几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从土地、水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不仅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例如每生产1吨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要排放1吨二氧化碳,0.74千克二氧化硫,并且向大气中排放130千克粉尘,建筑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水污染、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矿渣岩石的放射性污染、化学建材的化学污染、建筑物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等多种环境问题。因而,新型建筑材料的环保这一指标,成为了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方向。
还有建筑材料的选料也非常重要,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小块实心黏土烧结砖,这种砖块成本较低,只需要在耕地取土烧砖便可,工艺成熟简单,价格低廉,且多数实心粘土砖厂未采取过滤措施,而用烟囱直排烟尘,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了环境;黏土砖实际投入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分量较重,保温、隔热、隔音性能不高,又会间接增加建筑投入。在我国各类墙体材

料中,这种黏土烧结砖占的比例高达95%。尤其是我国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上22%的人口,土地
资源十分宝贵,任其发展下去,我国终究会变成无地可耕的情形。所以建筑材料在选料上面一定要尽可能少利用天然材料,尤其是不可再生材料。
在未来,新型的建筑要求做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因此,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是从全局考虑问题,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一项“利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英明举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