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知识]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知识]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知识]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知识]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四.问答题

1.简述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答:,1,、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2,、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2.简述艺术的主要特征。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形象性。文学、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3.如何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

答: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和审美娱乐三方面。

审美认知~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审美教育~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特点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

审美娱乐作用。审美娱乐~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4.简述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

答:(1)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2)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与美育的任务和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

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5.简述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答: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

6.简述艺术与宗教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答:,1,、宗教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在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如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都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等。其次~宗教对艺术的利用。

,2,、宗教影响艺术

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其次,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

,3,、艺术影响宗教

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其次~表现在宣扬宗教思想上。 7.简述艺术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答:一、道德影响艺术。

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任何艺术~不管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还是建筑、绘画、音乐、舞蹈~总是一定时代的社会

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们的道德生活~因此~艺术作品常常包含有道德的内容~通过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法来反映人们的道德面貌。

其次~道德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的影响。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要融入作家、艺术家自己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

二、艺术影响道德。

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因此~它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于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8.简要说明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答: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

科学求真~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

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科学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

创造活动~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9.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答:艺术活动由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指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方式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制作指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以物质性制作为主、以精神性创造为辅的艺术活动。

(3)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

(4)艺术传播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的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10.简述艺术家的涵义。

答:(1) 艺术创作主体一一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他们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2) 艺术家是从事审美精神生产的人~由于艺术生产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作为艺术生产创造者的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分工~艺术家既包括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家、雕塑家、画家等~也包括以集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编剧、导演、演员、美工等。

11.简析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的异同。

答: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

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者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2、共同点: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有限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或许~从有限中把握无限~正是艺术的极致境界。

12.简述艺术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答:(1) 艺术创作客体与主体相对应而存在。艺术创作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创作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

(2) 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这种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即主体可以影响客体、作用于客体~客体也可以影响主体、作用于主体。主体可以向客体运动、转化~客体也可以向主体运动、转化。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主体应居于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主体的价值将通过对客体的实践和创造而得到实现。

13.简述审美感知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答:(1)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

(2) 审美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审美知觉与审美感觉有联系也有区别。审美知觉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整体性、选择性、情感性特点与审美活动的适应性。

14.简述审美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答:(1) 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2) 想象的特征:第一~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 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 15.简述审美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答:(1)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2) 情感在创造活动中是联系感知、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将诸种心理功能综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推动艺术创作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3) 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16.简述审美理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答:(1) 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

(2) 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性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

(3) 审美理解是美感演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17.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1)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观存在的一定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2)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也就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18.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答:(1) 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 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及意境所凸显的理性内涵。

(3) 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涵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19.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答:(1) 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 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主体对客体世

界的思考和评判。

(3) 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20.简述艺术语言及其特性。

答:(1) 艺术语言是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 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作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同时~艺术语言又可分为文学性语言、纯艺术语言和综合性语言。

(3) 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

(4) 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在创作活动中不断锤炼语言~追求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的创新。

21.联系实际说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答:(1)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2)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3)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某种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

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4) 艺术风格、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则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

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简言之~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分别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而言。

22.简要说明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答: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如果说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审美直觉阶段主要是艺术作品作用于鉴赏主体~整个心理活动相对处于被动状态~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那么~审美体验阶段则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23.简述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答: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鉴赏的审美升华~实际上就是鉴赏主体通

过审美再创造活动~在鉴赏对象 (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中直观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引起审美愉悦~产生美感。

2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答:(1)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2)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25.举例阐述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答:,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中外古今的建筑~可以称得上是千姿百态~由于历史的悠久~数量的众多~风格的差异~民族和时代的特色~使得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举例阐述略,

26.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是什么,

答:美学特征:

自然美——充分利用与创造自然美

建筑美——讲究亭、台、楼、阁

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将风景美、艺术美和文化美融为一体~处处使人感受到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

美学思想:

小中见大——借景、对景、隔景、分景

变化多致——虚实相生、曲折含蓄,举例阐述略,。 27.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答: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吊上作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臵~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第三~绘画、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28.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是什么,

答:1、审美特征:主要集中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上。

2、表现手法:

首先~表现在运用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给人以逼真感。

其次~表现在它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伯和环境~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常常是抓拍或抢拍出来的~这种纪录性拍摄方式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9.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1、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及产生的效果。如运笔中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提按、方圆等。涉及情感、意蕴如何转化为点画。

2、用墨~指墨的着色程度及变化~如浓淡、枯润等。墨色对于烘托书法的神采、意境和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所谓“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所谓“润取妍~燥取险”。用笔和用墨相结合~“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可以使书法更加气韵生动。

3、结构~结构指字的大小、奇正、宽窄、比例等。字的结构有如建筑~其造型对于表达感情十分重要

4、章法~指作品的整体布局~也叫布白。在多样统一中显示整体的和谐。欣赏书法首先感受的是黑白的大效果。

5、韵律~指作品中线条整体形成的生动气韵。

6、风格~以上共同形成的作品的独特艺术特征和书法家不同的艺术追求。

30.音乐的艺术语言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调式、调性等。最主要的是前三者~旋律堪称音乐的灵魂~节奏体现出音乐的时间感~和声体现出音乐的空间感。

30.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答:1、以一求多的美学追求。

、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性。 2

综合性:歌、舞、剧高度综合。

程式化: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等~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

虚拟性:注重写意~略形传神~充分利用戏曲舞台有限的时空~更加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对时空的虚拟、对事物的虚拟。 31.简述西方话剧同中国戏曲的异同。

答:,1,、共同点:

两者都吸收了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将它们有机融汇在自己的表现手段之中~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集中地体现在它们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实现了美学层次的高度综合性~使得它们能够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于一身~从而具有了巨大的综合表现能力~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使综合艺术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门类。

,2,、区别:

虽然都是综合性舞台艺术~话剧注重再现生活~因此~话剧的舞台美术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服装、灯光、效果、道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

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因此~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性表演来表现~演员手中的一根马鞭~可以让观众想象到剧中人物正纵马飞奔~演员手中的一支船桨~仿佛使观众看到了大江中一叶扁舟正破浪前进。另外~源于西方的话剧注重写实~植根中国的戏曲注重写意~也造成了二者在表演艺术上的巨大区别。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现艺术~演员对于角色必须有深切的体验~不管是本色表演还是性格化表演~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

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戏曲表演还划分成生、旦、净、丑等不同的行当~在唱腔、宾白、台步、动作等各都有一整套各自不同的程式~使得戏曲表演程式成为戏曲艺术最明显的特点。

32.简述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答:第一次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

第二次大变革是从黑白到彩色。

第三次大变革~发生在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至今~电影正在大踏步地进入高科技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电影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语言~而且直接影响到电影美学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声音引入电影~促成了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诞生,轻便摄影机、高速感光胶片和磁带录音机的出现~使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得以实现“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美学追求~这些事实都是被

世界电影界所公认的。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电影美学带来了崭新的课题。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飞速进展~电影在21世纪必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五.鉴赏题:

,要求:抓住特点~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艺术概论的所有知识点汇总

上编艺术总论 广义而言,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狭义的艺术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 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出现是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主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格罗塞(1862-1927)的《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艺术学的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艺术:泛指各种技术技能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与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它们的共性。 《辞海》的定义: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 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和自然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所以艺术生产必须适应欣赏者的消费需要;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艺术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二、主体性三、审美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指的是艺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显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并反映社会生活的属性。 艺术形象的特点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成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剧篇(二)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剧篇(二)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 1.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作品是______。 (分数:2.50) A.《鸟》√ B.《阿卡奈人》 C.《俄狄浦斯王》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解析: 2.19世纪后半期比利时象征主义剧作家梅特林克的名剧是______。 (分数:2.50) A.《忍耐的堡垒》 B.《青鸟》√ C.《圣尼古拉剧》 D.《德奥菲勒的奇迹》 解析: 3.法国作家博德尔写的《圣尼古拉剧》和罗特波夫写的《德奥菲勒的奇迹》是______的代表作。(分数:2.50) A.神秘剧 B.道德剧 C.奇迹剧√ D.笑剧 解析: 4.15世纪时,______在西欧戏剧界占统治地位。 (分数:2.50) A.道德剧 B.笑剧 C.神秘剧√ D.奇迹剧 解析: 5.法国神秘剧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是______。 (分数:2.50) A.《圣尼古拉剧》 B.《青鸟》 C.《忍耐的堡垒》 D.《奥尔良之围》√ 解析: 6.英国的道德剧走在欧洲前列,最著名的作品是______。 (分数:2.50) A.《青鸟》 B.《忍耐的堡垒》√ C.《奥尔良之围》 D.《圣尼古拉剧》 解析: 7.中世纪最完善的笑剧代表作是______。 (分数:2.50)

A.《巴特林的笑剧》√ B.《奥尔良之围》 C.《忍耐的堡垒》 D.《青鸟》 解析: 8.《李尔王》属于______。 (分数:2.50) A.中世纪宗教戏剧 B.文艺复兴戏剧√ C.古希腊戏剧 D.古典主义戏剧 解析: 9.《羊泉村》、《狗占马槽》是文艺复兴时期______的代表作。(分数:2.50) A.歌德 B.易卜生 C.洛卜·德·维迦√ D.威廉·莎士比亚 解析: 10.______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分数:2.50) A.《羊泉村》√ B.《哈姆雷特》 C.《麦克白》 D.《威尼斯商人》 解析: 11.德·维迦是______人文主义戏剧最完善的代表。 (分数:2.50) A.法国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解析: 12.______是《狗占马槽》中的人物。 (分数:2.50) A.德安娜√ B.费隆多 C.劳伦霞 D.费尔南 解析: 13.莎士比亚中期的作品主要是______。 (分数:2.50) A.历史剧 B.传奇剧 C.悲剧√ D.喜剧 解析: 14.不是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作的是______。 (分数:2.50)

艺术学基础知识填空题

电影篇 1.电影片种一般被划分为()、()、()、()四大类,其中() 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片种,也是电影产业的经济支柱。 2.电影的物质基础包括三个层次:()、()、()。 3.电影的特性有: 4.电影产业主要设计()和()两个方面。 5.()是电影产业概念中的最基本单位,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运行的电影经营活动。 6.电影企业一般分为三类,即()、()、()。 7.电影的功能有: 8.统一协调的光线风格确定了整部影片的视觉基调,这种基调主要分为()、()、()。 9.就运动主体而言,电影的运动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0.摄影机的运动主要包括()、()、()()、()、()。 11.根据声源的性质来看,音响分为()和()。 12.从形式类型上可以把声画关系分为()和()。 13.从内涵类型上可以把声画关系分为()和()。 14.20世纪10—20年代,美国导演()第一个有意识地把镜头作为基本叙事单位,再由镜头 组成场面,进而组成段落、全片,流畅地展现了事件始终。 15.以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为标准,可将其分为()、()、()。 16.长镜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写实主义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 17.电影诞生于()年()月()日,标志性事件()。 18.格里菲斯于1915年编导的《》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形成。 19.美国四大谐星是()、()、()、()。 20.《城市之光》的主演是(),他的其他代表作有()。 21.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诞生于()年,由()公司推出。 22.()年的《》是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电影。 23.将电影引向戏剧道路的是法国的(),他对现代电影的主要贡献是把许多()应用到 电影上来。 24.诗意现实主义电是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代表人物是()。 25.法国新浪潮诞生于()年,得力于()所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代表作有特吕弗的 《》和戈达尔的《》。 26.《广岛之恋》的导演是(),他是()(流派)的代表人物。 27.《罗拉快跑》的导演是()国导演()。 28.“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的导演是()国的()。 29.《云上的日子》的导演是()。《末代皇帝》的导演是()。 30.《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 31.《》的成功标志这苏联电影创作走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阶段。 32.《罗生门》的作者是()。 33.“最后一分钟营救”蒙太奇手法的创造者是(),代表作有《》,《》。 34.纪录片之父是(),代表作是《》。 35.《公民凯恩》的导演是(),这部影片是划分()和()的转折点。 36.《野草莓》的导演是()(国家)的()。 37.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是《》,他的“关于人类情感的三部曲”是《》、《》、《》。 38.费里尼的“背叛三部曲”是《》、《》、《》。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艺术属性论 第一节艺术主体论 含义:“艺术主体”是指有思维、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人,是艺术的创作者与占有者。凡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包括思维,幻想,幻影等),都可以看作艺术客体。 一、情感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对主体情感的传达 代表人物:法国美学家“维隆”。维隆认为情感是艺术的决定因素和主要表现内容。在艺术作品中,情感借助线条,形状,色彩的结合或具有一定节奏的动作、音响或言语表现出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荷兰画家森特凡高 法国画家高更 二、表现论 艺术的表现论认为,艺术就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认为“美学只有一种,就是直觉(或表现的知识)的科学。这种知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 柯林伍德继承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他把主观的表现看做是“真正艺术”的特征,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否认技巧与目的,否认客观的再现。 他把再现的艺术分为三等级:1、无取舍。2、有所取舍3。有情感之表现。 三、无意识论 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主题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理学家荣格。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认为人格由“本我(原始本能)、自我(协调本能和现实之间不平衡的机能)、超我(内部道德机制)”三部分组成。 荣格认为艺术源于“集体无意识”。伟大艺术家,听从集体无意识的驱使,借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时代的心声。 四、游戏自娱论 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自我的娱乐。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席勒加以系统。英国唯心哲学家斯宾塞发展。 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过剩精力”的消耗。 斯宾塞认为艺术和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第二节艺术主客体论 一、理念论 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上帝的创造物。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希腊哲学家帕拉图。 理念:是西方先验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理念”:先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存在,而客观物质世界即使这种先验的“理念”的影子。现实生活中的美丽的事物,就是对没的理念的摹仿,而艺术是对这种摹仿得摹仿。 二、摹仿论 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现实的真实摹仿,艺术的本质是摹仿。 三、巫术论 认为:艺术源于原始的巫术摹仿。 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艺术学基础知识2戏剧篇

戏剧编 第一章、概述 1戏剧的定义:这里所说的戏剧,专指有古希腊人创造和西方形成悠久传统,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演员按照逼真的审美观念,在舞台上以说话和扮演人物故事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2戏剧的本质:演员扮演人物故事。 3话剧的由来:在20世纪20年代末,这类艺术形式被当时从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并毕生致力于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戏剧家洪深定名为“话剧”,以示与依靠唱、念、做、打手段注重对生活进行程式化表现的中国戏曲相区别。 4戏剧的功能:(1)、审美功能。(2)、娱乐功能。(3)、教育功能。(4)、交流功能。 第二章、戏剧的特性 1戏剧的本质:是动作。 2动作的分类:台词、表演、内心动作与外部形体动作。甚至是停顿。 3戏剧冲突:戏剧是对生活的提炼,戏剧作为一门艺术走向成熟,正是与它发现冲突,是表现人类命运的重要手段分不开的。 4戏剧的冲突:是一系列戏剧矛盾酝酿发展而导致不可避免的摊牌的结果。 5戏剧的情境:是对戏剧中矛盾人物关系及其作用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6黑格尔在《美学》中对情境的界定:指若干人在一起因为性格、目的、利益的矛盾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并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第三章、戏剧的审美特征 1戏剧的审美把握现实的重要原则:(1)、剧场性(2)、戏剧性(3)、假定性(4)、综合性。 2剧场性:它是指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观演空间,它构成了戏剧赖以存在的观演交流关系。 3戏剧性:就是能够使观众在观剧时产生诸如紧张、同情、担心、兴奋、愤怒、害怕、恐怖的各种情感反映的戏剧技巧。 4假定性和戏剧性的区别:假定性解决的是使戏剧即能克服其时空局限,又能营造舞台真实感的问题,而戏剧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戏剧更好看,更吸引观众。 5戏剧的技巧应为内容服务。 6综合性:(1)时空—视听综合:戏剧是一种时空—视听综合艺术。 7综合性包括:(1)时空—视听综合(2)审美手段与表现元素的综合(3)直观与想象的综合。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录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编音乐编 第1章概述 第2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 第3章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音乐体裁 第5章中外音乐名家名作 第二编戏剧编 第1章概述 第2章戏剧的特性 第3章戏剧的审美特征 第4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 第5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三编戏曲编 第1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 第2章中国戏曲史 第3章戏曲声腔剧种 第4章戏曲文学 第5章戏曲音乐 第6章戏曲表演 第7章戏曲舞台美术 第四编电影编 第1章电影基本概念 第2章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 第3章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 第5章中外电影名家名作 第五编广播电视艺术编 第1章概说 第2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第3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 第4章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 第六编舞蹈编 第1章舞蹈的定义 第2章舞蹈的起源 第3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 第4章舞蹈基础知识 第七编美术编 第1章概述 第2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 第3章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 第5章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 第八编艺术设计编 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第2章艺术设计的领域与分类 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 第4章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线索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源自益星学习网,下载后点击超链接获取真题押题视频全套资料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0影视艺术综合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19新修订)课程编号:810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综合 1、考试的总体要求 《影视发展史》全面地考察了学生对于电视和电影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核其是否具备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影视文化与传播及新媒体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反映出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具备独立思考和拓展学习的能力。 2、考试的内容 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论部分: (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简况及现状 (二)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 2.广播电视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 (三)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 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 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 (四)广播电视艺术创作 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 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

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 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 6.作品创作的趋势 电影艺术发展史论部分: (一)电影艺术发展史 1.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二)电影艺术基本理论 1.电影艺术的界定 2.电影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 3.电影艺术的特性 4.蒙太奇理论 5.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和类型化创作模式 6.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电影美学 7.长镜头、场面调度和写实主义理论 8.电影“作者论” 9.结构主义和电影符号学 10.后现代主义语境和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明星研究、文化研究等 11.数字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12.中国电影理论 (三)电影艺术前沿理论 1.电影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 2.电影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3.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4.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5.电影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

●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人们对艺术的基本问题的思考的统称,主要回答艺术是什么?来 自何处?以及为什么人等问题,构成关于艺术的性质、属性或特征的基本看法系统。艺术观念问题历来是艺术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何为艺术是一个核心问题,艺术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国家或文化传统中的人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随着时代条件和文化思想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中国艺术观念的演变,一、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 ●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 …… ●马克思提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理论的方式,这种方式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方法,对感性世界进行概念化,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提炼出各种科学、哲学等理论范畴和体系,以此在认识上来掌握世界, 第二种是宗教的方式,这种方式以超越的彼岸世界为对象,采用幻想的方式,将世界把握为各种宗教形象、教义和故事 第三种是实践精神的方式,这种方式以现实物质世界为对象,通过种种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并使主体的精神和存在也得到改造, 第四种就是艺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种方式,艺术通过人的审美能力与对象世界直接沟通,而获得一种对世界的整体与细节、内容与形式、表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相统一的把握。艺术可以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途径,是一种高级的智性活动,而非单纯娱乐。艺术的掌握,是凭借情感形象、形式和直观,而非依靠概念和逻辑。艺术作为一种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这一个论断是马克思对艺术特性和价值的准确概括,马克思将艺术看作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一论断再次强调了艺术和世界的关系,所谓的掌握世界,也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而是人与对象世界之间更全面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来认识世界,体验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实现对人的本性的真正占有。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想象性,典型性和形式性。 ●艺术的主要功能 1审美认识功能指的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可以独特而又影响至深地认识人、社会、自然与历史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生动地展现了12世纪中国都市生活的风貌。通过美术,我们可以回溯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这就是强调的艺术的认知意义。 2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化的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和跃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戏剧,会令人回肠荡气,久久不能忘怀。 3审美娱乐功能,艺术与娱乐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联系,艺术可以给予人们娱乐感和幸福感。4审美体验功能,艺术接受者可以进入艺术家的语言的形式状态中,仿佛自己也经历了艺术家体会的从不确定,压抑到充分表达后的轻松自如的解救状态。无论是创作或者是欣赏,都是与情维系在一起的,在艺术欣赏中的情感过程,就是一种体验。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价值,艺术的主要功能需要用审美这一核心将所有的功能整体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艺术。 ●艺术构思 指艺术家在创作动因的驱使下,依据自我秉承的创作观念,运用不同艺术类别各自拥有的创作方法、技法,营造审美意象,酝酿、谋划新作品的思维过程。 ●艺术媒介 是指在艺术活动的总体过程中,艺术家将内在艺术构思外化为艺术作品并对其进行展示、传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

一、中国古代作家与作品 1.先秦时代 (1)古代神话。主要有盘古开天、女蜗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等。 (2)《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相传为孔子编成。《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主要是民间爱情诗,“雅”主要是朝廷赞美诗,"颂”主要是宗庙祭祀诗。《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三种。"赋”指叙述,"比”指比喻,“兴”指起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诗经》语言上以四言为主,且多用叠字。《诗经》较有名的篇章有《关睢》、《鹊巢.》、《静女》、《君子偕老》、《君子于役》、《子矜》、《溱洧》、《硕鼠》、《蒹葭》等等。 (3)<楚辞>。战国时代楚国文学家屈原和宋玉两人作品的总称。 屈原,名平,字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爱国热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共11篇)、《九章》(共9篇)、《天问》、《仆居》、《渔父》、《招魂.等,其中名篇如,《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九章》中《涉江.》、《哀郢.》、《思美人》、《橘颂》等等。 宋玉,相传为屈原弟子,主要作品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等。 (4)诸子散文。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名轲,字子舆,与孔子齐名,被称为孔盂,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记载孟子言行的书《孟子》,其中《得道多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是《孟子》中的名篇。 庄子,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富有浪漫色彩,文学价值很高。主要作品有<逍遥游》、《秋水》、《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等。 荀子,名况,作品为《荀子》,《劝学》是书中的名篇。 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郑人买履》、《五蠢》是书中名篇。 (5)历史散文。《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名篇有《曹刿论战》、《郑 伯克段于鄙)、(秦晋淆之战)等等。 《国语》,左丘明编,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中名篇如《召公谏厉王弭滂》等。 《战国策》,汉代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中名篇如《燕昭王求士)、《赵威后问齐使)、(冯谖客孟尝君)等等。 2.两汉魏晋南北朝 (1)两汉。 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政论家、文学家,作品有(治安策)、(过秦论)等,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晁错,西汉政治家。作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也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枚乘,西汉辞赋家。作品有《七发》等。 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作品《史记》,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名篇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管晏列传》、《李将军列传》等等。 刘向,西汉目录学家、文学家,《战国策》一书的整理与编订者。 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作品有(甘泉赋)、(羽猎赋)等。 王充,东汉哲学家,《订鬼》是他的名篇。 斑固,东汉史学家,《汉书》的作者。 蔡琰,东汉女诗人,《悲愤诗》的作者。

826《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艺术学基础知识》《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综合课,重点考察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考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艺术素养的基本考察。 二、考试的内容 1.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各艺术门类中常见形态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 一、各艺术门类的特征 音乐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戏剧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电影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广播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美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艺术设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二、各门类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音乐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戏剧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电影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广播电视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舞蹈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美术的体裁、类型、形态 艺术设计的体裁、类型、形态 三、各艺术门类的主要功能 音乐艺术的主要功能 戏剧艺术的主要功能 电影艺术的主要功能 广播电视艺术的主要功能

舞蹈艺术的主要功能 美术的主要功能 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 四、各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美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 五、各艺术门类的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主要流派 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戏剧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电影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美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六、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音乐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美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艺术设计的规律及特点 七、各艺术门类作品的分析与读解 音乐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戏剧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电影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广播电视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资料

课堂专用复习资料艺术概论 孙美兰版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 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艺术的定义?(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 答:何为艺术?国内外从古到今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席勒的游戏论等,本教材认为,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思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映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所以艺术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1、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2、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只需了解的标识) 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价值 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具有使用价值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形态的特点有哪些?★★ (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生产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元素。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核心知识点: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社会传播的特点精神交往理论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符号 /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 (消费文化人内传播 5W 模式传播总过程研究人际传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为霍桑实验企业识别系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李普曼 /拟态环境极权主义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 /民主参与理论大众传媒的特点“把关人” 麦克卢汉“电视人” 与“容器人” 理论受众大众社会理论“拷贝支配” 理论传播权 /知晓权 /媒介接近权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意见领袖” /两级传播《个人影响》 /《创新与普及》 :多级传播“有限效果” 理论“说服性传播” 研究 (耶鲁研究“休眠效果” /“ 一面提示” 与“两面提示” /“ 免疫效果” /“ 警钟效果” 自信心假说“使用与满足” 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分析”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假说传播学的形成与诞生杜威 /库利 /帕克 /米德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卢因 /霍夫兰施拉姆香农 /维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 第一章 ★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重点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 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理论都给了传播学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 (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 (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库利、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实践等诸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

舞蹈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审美理想:人们所向往的至高、美好的境界,表现了人类对精神完善、完美的追求。审美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的舞蹈:是指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叙事性舞蹈:又成情节舞。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社会思潮:在社会在,某一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者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舞蹈时空顺序结构: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次序的先后进程,来安排人物的行动和舞蹈场景的结构方式。 舞蹈语言:是由具有一定的传情和达意的表达功能,或者具有表现某种抽象精神内容和一定的象征功能,或者具有以此物比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譬喻和寓意功能的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所组成的。 二、简答题 1、对舞蹈的起源有各种学说: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表情论、性爱论、劳动论等 2、舞蹈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社会的功能。 古代:舞以达欢;祭祀与祈祷;交流、交谊和择偶;健身、习武、象功;教育 现代:(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鼓劲 3、舞蹈的分类。 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 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1)、按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2)、按表现形式

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3)、按反映生活和塑舞蹈形象方法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4、舞蹈的审美特征:1、情景交融,如诗如画。2、虚实相生,物我合一。3、内涵丰富,给人启迪,引人思考 5、舞蹈的艺术特性:1、直觉性 2、动作性 3、节奏性 4、造型性其中,舞蹈动作,一般可大致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三类。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外在节奏又可分为听觉的节奏和视觉的节奏。 6、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仪式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艺术舞蹈有三种:一,按风格特点分(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二,按表现形式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三,按反映生活和塑造舞蹈形象方法分(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7、音乐在舞蹈中一般有着三个主要方面的作用:1、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与舞蹈一起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2、对舞蹈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气氛进行渲染和衬托。 3、在舞剧作品中,音乐除了上述的作用外,还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因素,表现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待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8、艺术的定义:艺术是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对现实世界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9、劳动综合轮: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作为一种人的内在生命力外化为人体的有节律的动态的艺术造型,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产生[狩猎、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 作为学术用语的“传播”: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社会组织》1909) 符号学创始人(美)皮尔士: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单的观念也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者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思想的法则》191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社会学传统、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是社会学与信息科学视点的结合)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 信息:信息——符号和意义是信息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意义: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来看“意义”——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如人类认识到关于商品和服务的信息需要得到传播,才能广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行为),是人给对象事物所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符号:指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传播效果的一种体现。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象征性社会互动又被称为符号互动或意义互动。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就是媒介影响的效果。 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a.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b.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的结果的总体。子弹论:(20世纪初——40年代),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几种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大众的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大众传播:就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艺术学基础知识---研究生入学考试必备

艺术学基础知识常识总结考研必备 美术编 第一节、起源 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来奥那尔多狄德罗) 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雪莱托尔斯泰) 巫术说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泰勒《原始文化》 劳动说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美术的发展 第三节、 认识功能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 审美功能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陶冶情感与人格。 第四节、 一、现代美术门类 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 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 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 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 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 (一)建筑 (二)雕塑 (三)油画 (四)版画 (五)工艺美术 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一)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随着画院更加精美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张择端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 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突破统一时空的局限创造了十八描。 (二)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山水与屋木;体现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元以后占重要地位。战国地图中,独立的山水发创与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宗与王《画山水序》《叙画》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写对象,致力于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不被动摹写,要求外貌及其丰富变化,有注重显现其运动中的内在联系,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早形象上强调留影,亦即实行宏观的总体的把握,而不过分拘泥与细节,同时从物象的结构组织出发,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