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贺铸诗词代表作

贺铸诗词代表作

贺铸诗词代表作
贺铸诗词代表作

代表作: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芳心苦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生查子·陌上郎

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

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

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生查子·愁风月

风清月正圆,正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邃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临江仙·鸳鸯梦

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

闲花深院听啼莺。斜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莫倚雕阑怀往事,吴山楚水纵横。

多情人奈物无情。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

清平乐

阴晴未定,薄日烘云影。

临水牛门花一径,尽日鸟啼人静。

厌厌几许春情,可怜老去兰成。

看取镊残双鬓,不随芳草重生。

减字木兰花

冷香浮动,望处欲生蝴蝶梦。

晓日瞳昽,愁见凝酥暖渐融。

鼓催歌送,芳酒一尊谁与共。

寂寞墙东,门掩黄昏满院风。

减字木兰花

闲情减旧,无奈伤春能作瘦。

桂楫兰舟,几送人归我滞留。

西门官柳,满把青青临别手。

谁共登楼,分取烟波一段愁。

更漏子·独倚楼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幕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浣溪沙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浣溪沙

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①,春风十里斗婵娟。

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寞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①:车并

浣溪沙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话堂深。

①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①:qi奇支

浣溪沙

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

弄影西厢侵月户,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浣溪沙

烟柳春梢蘸晕黄,并阑风绰小桃香,几时帘幕又斜阳。

望处定无千里眼,断来能有几回肠?少年禁取恁凄凉!浣溪沙

青翰舟中祓禊筵,粉娥窥影两神仙,阑飞作非烟。

重访旧游人不见,雨荷风蓼夕阳天,折花临水思茫然。

(第三句似少一字)

浣溪沙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浣溪沙

落日逢迎朱雀街,共乘青舫度秦淮,笑拈飞絮罥金钗。

洞户华灯归别馆,碧梧红叶掩萧斋,愿随明月入君怀。点绛唇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

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

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梦江南·太平时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天门谣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古。

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

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捣练子·夜捣衣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

马上少年今健否? 过瓜时见雁南归。

捣练子·杵声齐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捣练子·夜如年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捣练子·剪征袍

抛练杵,傍窗纱,巧剪征袍斗出花。

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

捣练子·望书归

边堠(音hou后)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唤春愁

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

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

忆秦娥·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柔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采桑子

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凄怨临分,四叠《阳关》忍泪闻。

谁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酒冷灯昏,不许愁人不断魂。

菩萨蛮

厌厌别酒商歌送,萧萧凉叶秋声动。小泊画桥东,孤舟月满篷。

高城遮短梦,衾藉馀香拥。多谢五更风,犹闻城里钟。

菩萨蛮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忆秦娥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清平乐

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指似归期庭下柳,一叶西风前后。

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

石州引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

长亭柳蓓才黄,倚马何人先折?

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

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六幺令·宛溪柳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烬烛隐映,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

已恨归期不早,枉负狂年少。

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小梅花

思前别,记时节,美人颜色如花发。

美人归,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满还亏。

翠眉蝉鬓生离诀,遥望青楼心欲绝。

梦中寻,卧巫云,觉来泪珠滴向湘水深。

愁无己,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

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

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

漏将分,月窗明,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生死同,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 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一作蒙)孤篷。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共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薄幸

艳真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相许,与写宜南双带。

记画堂斜月朦胧,轻颦微笑娇无奈。

便翡翠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收灯后,都不见蹋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翻恨重帘凝。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暖,人闲画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感皇恩·人南渡

兰芷满芳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

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难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

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水调歌头·台城游

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擘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

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小梅花·行路难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素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醉厌厌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晚云高

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

青山隐隐水迢迢,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

玉人何处教吹箫,可怜宵。

平阳兴

凉叶辞风,流云卷雨。寥寥夜色沈钟鼓。

谁调清管度新声,有人高卧平阳坞。

草暖沧洲,潮平别浦。双凫乘雁方容与。

深藏华屋锁雕笼,此生乍可输鹦鹉。

东阳叹

流连狂乐恨景短,奈夕阳送晚。

醉未成欢,醒来愁满眼。

东阳销瘦带展,望日下,旧游天远。

泪洒春风,春风谁复管。

于飞乐

日薄云融,满城罗绮芳丛。一枝粉淡香浓,几销魂。

偏健羡、紫蝶黄蜂。繁华梦断,酒醒来,扫地春空。

武陵原、回头何处。情随流水无穷。

寄两行清泪,想几许残红。

惜花人老,年年奈何,依旧东风。

鹤冲天

冬冬鼓动,花外沈残漏。华月万枝灯,还清昼。

广陌衣香度,飞盖影、相先后。

个处频回首,锦坊西去,泪湿罗笺调吟。

当时早恨欢难偶,可堪流浪远,分携久。

小畹兰英在,轻付与、何人手。

不似长亭柳。舞风眠雨,伴我一春销瘦。

一叶忽惊秋,分会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摊破浣溪沙

湖上秋深藕叶黄,清霜销瘦损垂杨。

洲嘴沙斜照暖,睡鸳鸯。

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余香。

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

清平乐

林皋叶脱,楼下清江阔。

船里琵琶金捍拨,弹断幺弦再抹。

夜潮洲渚生寒,城头星斗阑干。

忍话旧游新梦,三千里外长安.

夜游宫念彩云

流水苍山带廓,寻尘迹、宛然如昨。

犹记黄花携手约。误重来,小庭花,空自落。

不怨兰情薄,可怜许、彩云漂泊。

紫燕西飞书漫托。碧城中,几青楼,垂画幕。烛影摇红

波影翻帘,泪痕凝蜡青山馆。

故人千里念佳期,襟佩如相款。

惆怅更长梦短,但衾枕,余芬剩暖。

半窗斜月,照人肠断,啼乌不管。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楚冷沈踪,小双金缕枕,半床空。

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翠几秋风。

凌[高欠]·铜人捧露盘引

控沧江,排青嶂,燕台凉。

驻彩仗、乐未渠央。

岩花磴幔,妒千户珠翠倚新妆。

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繁华梦,晶俄顷;佳丽地,指苍茫。

寄一笑、何与兴亡?

量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

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

宛溪柳·六幺令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烬烛隐映,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

已恨归期不早,枉负狂年少。

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伴云来·天香

烟络山林,山沈远照,逦迤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

惊动天涯倦宦,駸駸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

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拥鼻吟·吴音子

别酒初销,怃然弭权①葭浦。

①:↑艹↓兼

回首不见高城,青楼更何许?

大①轲峨,越商巴贾,

万恨龙钟,篷下对语。

①:舟扁

指征路,山缺处,孤烟起、历历闻津鼓。

江豚吹浪,晚来风转夜深雨。

拥鼻微吟,断肠新句,粉碧罗笺,封泪寄与。

南乡子

柳岸舣兰舟。更结东山张氏游。

红泪清歌催落景,回头。

出尊前一段愁。东水漫西流。

谁道行云肯驻留。无限鲜飙吹芷若,

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

点评(行路难·小梅花)

稼轩豪迈之处,从此脱胎。豪而不放,稼轩所不能学也。

贺铸描写荷花的诗词《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

贺铸描写荷花的诗词《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 《踏莎行杨柳回塘》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 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 却被秋风误。 【赏析】 词的前两句写荷花身处的环境,“回塘”、“别浦”,都是不容 易被人发觉之地,但荷花有杨柳与鸳鸯的陪伴。第三句转入写荷花不 幸的命运。生长在回塘、别浦,它已经够默默无闻了,不过还生在绿 萍纵横之处,以至于采莲女无法荡舟来此。词可能借此表达出作者不 被人赏识的苦闷。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不能被人采摘,不过 “断无蜂蝶慕幽香”,就连可以飞行的蜂与蝶都不来,这依旧是说自 己品格高尚却不被人欣赏既然这样,荷花只有自开自落,“红衣脱尽 芳心苦”,它心中之苦有谁得知。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落日潮水,流云微雨,荷花都已看尽,就像一个人经历过各种风霜雨雪,遭遇过了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依依似与骚人语”,它似乎要把满腹心事告诉诗人,以前不是有一 位爱慕自己的诗人屈原吗?他“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世上懂得欣赏自己的人不多了。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两句是荷花的心事,它 终于还是向诗人倾诉了。当然这是作者的想象,因词中的荷花既是人,人与花合二为一,所以诗人才发此感慨。荷花开在夏季,而夏天却不 是百花争妍的春天。春天万紫千红,百花最终选择“嫁与”春风,就 连飘落都是风风光光的。可是荷花却不懂也不屑如此,她开在烈日炎

炎的夏日,于回塘、别浦中开放,她不愿与群花争艳争宠,那种孤芳 自赏的个性与梅花相仿。这是写荷花的性格,也是写作者的品格修养,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的高雅志趣。但反过来讲,正是因为荷花当 年不解嫁春风,才落得“红衣脱尽芳心苦”的凄凉晚景,这就又反映 了作者因为性格与社会风习相冲突,以致仕路坎坷,沉沦下僚的感叹,流露出美人迟暮的悲叹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 扩展阅读:贺铸的人物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 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 任泗州、太平州通判。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许多假借,虽贵 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宋史贺铸传》)。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 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 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 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 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程俱《贺方回诗集序》)。 扩展阅读:贺铸的作品风格 贺铸虽然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 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 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

《薄幸》贺铸词作鉴赏

《薄幸》贺铸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薄幸;淡妆多态》由北宋贺铸创作,是一组从热恋狂欢写到离别相思的“爱情三部曲”。从开头至“与绾合欢双带”为第一部,定情:写一见钟情,“琴心先许”。从“记画堂”至上片结束为第二部,幽会:写两心相知,互赠信物。词的下片为第三部,相思:写物在人杳,再会无期。全词以写景传情,关键处都景物中写出,或以景衬情,或以情布景,情随景至,得心应手。 该词铺叙详尽,情致委曲,描摹淡而不厌,情致哀而不伤,在北宋慢词艺术上有较高成就。 【原文】 薄幸①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②、频回眄睐③。便认得琴心先许④,欲绾合欢双带⑤。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烧灯后⑥,都不见踏青挑菜⑦。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⑧,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

厌睡起⑨,犹有花梢日在。 【注释】 ①薄幸,词牌名之一,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②的的:频频、连连。郑仅《调笑转踏》词:“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美盼”,同此义。也有版本记作“滴滴”,形容眼波不时注视的样子。 ③眄睐(miǎnlài):斜望。《古诗十九首》之十六:“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瞒。” ④琴心:以琴声达意。 ⑤“欲绾(wǎn)”句:意谓结同心之好。绾,旋转打结。合欢带,即合欢结。梁武帝《秋歌》:“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⑥烧灯:指元宵节。 ⑦踏青挑菜:指踏青节、挑菜节,是古代的两个民间节日。踏青:春日郊游。杜甫《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唐俗,农历二月初二日曲江挑菜,士民游观其间,谓之挑菜节。 ⑧丁宁:叮嘱,嘱托。 ⑨厌厌:同“恹恹”,形容精神压抑不舒畅。 【白话译文】 她妆束淡雅,绰约多姿,早已使我深深爱慕,哪里还禁得住她频

浅析苏轼的豪放派词风对后世的影响

浅析苏轼的豪放派词风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以富有反对传统观念束缚的革新精神,突破前期词作对内容、情感、手法、风格的限制,为词的创作开拓出了一片广阔而高远的新道路,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创作,推动了词作的进步。在此以前低于诗甚至低于音乐一等的状况不复存在,词作成为和诗作一同站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顶峰的体裁。而苏词代表的豪放主义,以其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方式受到后来历朝历代胸襟宽广的创作者和读者喜爱,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简要分析苏轼豪放词派形成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举证其部分代表作品及与以前作家的比较,着重从苏轼在扩大词的题材、开拓词的意境、运用多种写作方式、豪放与其它风格并存等方面,论述其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以及对后来所产生的影响。 标签:苏轼词豪放派创新 一、创作背景 苏轼词作的创作有独到之处,笔者究其原因,认为其独特词风的形成还是来源于苏轼所处年代的风云激荡的社会背景和他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社会背景上,北宋动荡不安,苏轼生活的年代更是政治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为挽救危机,有志之士曾尝试改革。为适应政治改革,文学界也掀起诗文革新运动。彼时,已经有一些带有豪放之风的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如范仲淹《渔家傲》和欧阳修《采桑子》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豪放词风的萌芽之势,为后来豪放词风的真正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苏轼的开创性贡献提供了素材。 人生经历上,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坎坷,频频往返于庙堂和江湖之间,在贬谪与升迁中历尽轮回。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于人生有常人无法想象的体会,也是他有机会游历祖国的好山好水,体味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为其创作提供了情感基础。 此外,苏轼思想上,兼容并蓄,接受各种宗教和学说,并在人生阶段先后不同程度地受影响。他对于宗教的理解,复杂而包容,缥缈又自成一派,是真正将文化与文学集于一身的集大成者。 尽管身处动荡,尽管人生坎坷,尽管仕途不如意,但苏轼丰富的人生经历、对自然深刻的思考、对各种宗教文化的兼收并蓄使得他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抒发自己心中激荡的情感与豁达的胸襟,使他以豪迈的态度对待挫折,以随缘自足的佛家态度生活中,以乐观开朗的襟怀发现美。这些都是苏轼成为文学改革、词作创新举大旗者的直接动因。 二、创作影响

豪放派诗词合集

豪放派诗词合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豪放派诗词(一)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苏轼 南乡子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望江南·春未老》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豪放派诗词(二) 《鹤冲天》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阅读

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阅读《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 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 夜补衣。 【注释】 ①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②何事:为什么。 ③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 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 下之至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④“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语出《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晞:(xī)干。 ⑤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赏析】 起首两句“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写作者故地重游,想到妻子已逝,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完事皆非。“同来何事不同归”,问得十分无理,却是极其有情的痴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 失伴飞”两句,写自己晚年丧妻之痛。古人认为梧桐雌雄同株,又称 连理树、合欢树,因此常以“梧桐半死”喻指丧偶;“清霜后”借喻 自己年老,头发斑白如霜;“头白”二字,为双关之语,鸳鸯头上有 白毛,即“头白鸳鸯”,这里指词人年届五十,白发苍苍;“失伴飞”

则用来形容自己和妻子不能白头偕老。这两句用语极其沉重,情感极 其深沉,把词人形单影只的孤独之状、悲痛之情形象地刻画出来。 过片“原上草,露初晞”两句,既是对亡妻坟前景物的描写,又 借露水哀叹妻子生命之短暂。最后三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 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写词人徘徊无助、若有所失的情状,把 情感推到潮。结尾两句既表现了妻子的贤慧、勤劳,又写出伉俪间相 濡以沫的深情。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贺铸退居苏州,本来就心 情抑郁,‘闲愁’颇多,亦颇大;在苏州又死去了妻子,这就给他布 满阴霾的心头,又增添了一层乌云。这首悼念亡妻的词作。出语沉痛,感情深挚,很能感动人。” 扩展阅读:贺铸的人物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 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 任泗州、太平州通判。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许多假借,虽贵 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宋史贺铸传》)。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 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 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 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 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程俱《贺方回诗集序》)。 扩展阅读:贺铸的作品风格 贺铸能诗文其词内容,尤长于词。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 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

婉约派经典诗词

婉约派经典诗词: 1、佚名击鼓《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4、郑愁予《赋别》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5、无题(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6、《我浓词》 你浓我浓,忒煞多情,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你我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7、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8、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豪放派的经典诗词: 1、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北宋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南宋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南宋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画眉郎》贺铸诗词鉴赏

《画眉郎》贺铸诗词鉴赏 ●画眉郎(好女儿) 贺铸 雪絮雕章,梅粉华妆。 小芒台、榧机罗缃素,古铜蟾砚滴,金雕琴荐,玉燕钗梁。 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 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 贺铸词作鉴赏 此词写一位待字闺中的少女对于爱情、婚姻的理性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花容月貌、多才多艺和情志趣味。作者词中通篇用典,使词的意蕴更为丰富,人物形象更为饱满,大大扩大了词的含量。 上片起首二句概括地介绍女主人公:她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少女,一位才貌双绝的佳人。“雪絮雕章”,用晋代才女谢道韫咏雪的故事,她曾用“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大雪纷飞景象,赢得谢安赞赏。作者似介绍说:我们这位女主人公的雕章琢句的本领,亦不减谢道韫呢!“梅粉华妆”,用南朝宋寿阳公主故事。

相传寿阳公主于人日卧含章殿下,有梅花一朵飘着其额,拂之不去。后世女子遂纷纷仿效,争为“梅花妆”。这里,作者告诉人们:词中女子也是天生丽质的美人,她靓妆入时,大有寿阳公主的风采呢。 以下数句,转而不厌其详地展览女主人公闺房里的陈设。“小芒台,榧机罗缃素”,说女子香闺俨然是一小小藏书阁,榧木几案上罗列着重重书卷。“古铜蟾砚滴”,闺房里还陈设着古雅精巧的文具,一种铜制的蟾蜍,注水于其腹中,放砚台旁,能自动吐出水泡,供人研墨(见宋何《春渚纪闻》)。“金雕琴荐”,闺房里还有名贵的鸣琴,看那琴垫绣着金鹰图饰。琴垫华美如此,那琴更加宝贵了。“玉燕钗梁”,说女儿家的闺房自然少不了各种精致首饰,那雕着飞燕形状的玉钗,真是精美。通过以上一番铺陈,词人女主人公不同凡响的闺房、它的雅致的陈设、它的文化气氛中,暗“寓这位佳人的气质、素养和情操。 过片二句:“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写女主人公写对这些高贵的求婚者不屑一顾,再高的官儿也徒有非份之想而已! 结尾五句,揭开谜底,用一连串的散句郑重表述这位少女对于如意郎君的期望:“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她爱的是风流才子,是像司马相如和潘岳那样的人。据《华阳国志》记载,司马相如早年

贺铸词的愁与梦

贺铸词的愁与梦 广电1302 1704130215 缪繁荣 摘要: 贺铸个性鲜明,词作也是极富特色。他的词取材广泛,风格多样,辞面往往典雅华丽,且善于炼字炼意,追求意新语工。本文将简单的探讨一下其词作的两大特色:愁的千姿百态与梦的缠绵曲折。 关键字: 贺铸愁梦东山词 导语: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由于耿介豪侠,入仕后喜论当今世事,不肯为权贵屈节,因而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著有《东山词》,现存词280余首。他独特的性格与人生经历恰好给了其不同于他人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正文: 一、愁生百态,愁入万物 愁情虽是宋词中常表现的内容,但如贺铸笔下的愁情词能有如此众多面貌的倒也并不常见。贺铸的矛盾性格使得其善写幽思怨情之类的词。而之所以善于写此类词,且写得备受后人称赞,多是因他贺笔下的愁不再是单面的抽象化的情感,而具有生命力,且有着不同的面貌。以颜色写愁,以水喻愁,以舟载愁,以斛量愁的艺术手法都体现了他对愁情面貌多元的理解,以特定的动作表愁情更是贺铸对愁情词的创新,也是他对愁情的独特感受的产物。 “愁”本是内在的情感,郁结于心难以言说的,然而在贺铸的笔下,愁情词是多面貌的,不单单以一两种面貌呈现出来:有“浓愁”,如《断湘弦》“漫写浓愁幽恨,封寄鱼笺”;有“闲愁”,如《独倚楼》“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有“清愁”,如《付金钗》“吟警句,写清愁,浮骖为少留”;“愁”不仅有浓闲清浊之分,还可以听,如《潇洒雨》“愁听,樯影外,繁声骤点”;“愁”还有生命,如芳草遍地不断蔓延,如《宛溪柳》“波天渺,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在贺铸笔下“愁”再也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不可言说的,而是以多种鲜活的面貌展现出来:以眉黛写愁,如《步花间》“一声水调,两点春愁,先占眉”;以水喻愁,如《木兰花》“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以舟载愁、以斛量愁,如《清平乐》“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减字木兰花》“多情多病,万斛闲愁量有剩”;以特定的动作表愁情,如《愁风月》“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名篇《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一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博喻手法,使愁像“一川烟草”一样的无穷无尽,“满

宋词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

宋词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 1、首先是它具有“可歌性”。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温庭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天才的作家们既有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婉约词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便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斟低唱。这类“旎近情,铺叙展衍”的新曲,往往使闻者销魂。婉约词音节谐婉,“语工而入律”。情调柔美,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唐五代词早就具有这一特点。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手,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两宋时期,婉约词空前荣,风全国。柳永的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之。可见当时传播之广。直至近代,婉约词依然具有“可歌性”。这是它的突出特点。 2、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文采灿烂的《花间集》,就是一部言情之作。五代词人韦压,善于运用各种抒情手法,成功地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晏殊的《珠玉词》,抒情委婉。如明珠美玉,光艳照人。欧阳修是一位领袖儒林、肩负文统道统的中心人物。在他的诗文里,只能看到他严肃的护道面孔,而他的抒情小词,却写得婉媚轻柔,情致缠绵。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工文章,精骑射,而小词却委婉传情,凄恻动人。盖“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查礼《铜鼓堂词话》)。作家们把肺腑中的真情,悲愁与欢愉,通过抒情的婉约词,曲折细腻地透露出来,赢得古今无数读者的同情与共鸣。 爱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抒写爱情,反映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人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怨,也就成为婉约词的重要内容。它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的作者,大胆坦率而又委婉曲折地写出“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表达了爱情永恒不变的心愿。冯延巳的《长命女》,写夫妻祝酒陈愿,地久天长,永不分离。韦庄的《思帝乡》“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歌颂了天真少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的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对爱情的表露,抒写她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 多情的词人,往往通过抒写离愁别恨,歌颂爱情的真挚。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 舟。……”(《江城子》)离歌一曲,动人心魄。柳永的名作《雨霖铃》,抒写了浓烈感人的游子离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与情人阔别、流落江湖的痛苦心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婉约词与豪放词特点比较

婉约词与豪放词特点比较 明人张綖首先明确地用婉约、豪放的概念来概括词中这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他在《诗余图谱》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对于词的婉约与豪放的特点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一)题材内容不同 婉约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以儿女情长、欢爱离别为第一主题,不太涉及民生大计,而是歌咏那些在居于正统地位的“诗”中不宜歌唱的主题。豪放派词作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词一出现,就以“艳情”为宗旨,这就确立了诗庄词媚、诗雅词俗的分野。这一分工,给了士大夫一个发泄情欲的途径,尤其天然的合理性和反封建性,因此,题材主题上多以描写男欢女爱、儿女情长、生离死别、感时伤世为主,是都市繁华、艳月歌舞等市井文化的产物,娱乐色彩比较浓厚。自词之诞生,直至柳永发挥至极致,“词为艳科”的俗的属性就这样天坛合理地存在着、发展着。但如果任其从俗媚俗地发展下去,势必为士大夫等正统文化的代表们所不满,甚至会毁掉这一新兴的诗歌体裁。而就在此时,苏轼“以诗为词”,标举“词是古人长短句诗也”的倡导,并非要抹煞次的特殊审美趣味,他指示要用诗之雅来改造词之俗,提倡词的品格,使之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因此出现了后来的豪放词,词的风格日趋变雅,并且多以军情国事等题材为主,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这便是婉约词与豪放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不同。 (二)艺术表达方式不同 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并不像豪放词那样直抒胸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婉约词适宜合于音乐,演唱男女情爱的内容,婉转柔美,轻歌曼舞,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它的艺术美展示出来。试想,在酒宴樽前,灯红酒绿之下,依红偎翠之时,如果真请关西大汉来高歌政治风云,大谈治国安邦之道,岂不大煞风景!这一切都恰恰是所谓遣宾娱兴的需要。而豪放词表达起来喜欢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地切入主题。对于“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的豪放词来说,其深邃的思想,高雅的情趣,引人深思的哲理,“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艺术风格,足以使人倾倒,故无暇无须作太多的辞藻修饰。这两种表达方式,无所谓孰是孰非,都是为其主题而服务的,各有各的长处。试想,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去表达儿女情长,或用婉约含蓄的方式去抒发壮志豪情,那势必会大大消减它们的艺术性,令人读起来十分别扭。 (三)意境味道不同 婉约词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主题的消遣娱乐性质注定了婉约词要和音律结合起来,和着节拍唱和,因此比较柔美,甚至奢华。内容上强调对风花雪月,离别伤感,故国情怀的表达,使得婉约词必须敏感细致,崇尚艺术的美的境界,这样才有它的存在价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闲情逸致的小资情调,是一种柔和的美,读起来很美妙,回味起来更美,经得起推敲。豪放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磅礴,有气势,像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它不像婉约词那样重视音律的谐婉,豪放词不拘守音律,内容比较充实。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

豪放派诗词合集(一类教学)

豪放派诗词(一)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苏轼 南乡子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望江南·春未老》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豪放派诗词(二) 《鹤冲天》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 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宋代诗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的词醉了一场花雨

【宋代诗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的词醉了一场花雨 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宋代词人大家中,贺铸不是最出众的,无论是苏轼、柳永、秦观还是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名声绝对盖过贺铸,但,把贺铸的“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拿出来,便是苏东坡、李易安、辛稼轩,也掩盖不住他的光芒,他更因此有了个绰号叫“贺梅子”。这是他一个人的诗意江湖,一个孤独的游侠儿,骑着五花马,路过你长发飘飘的路口,梅子黄了,天空下着连绵的小雨。你对着一条寂寞的长路微笑,他会骑着马到来。那是他的归宿。《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贺铸因此词而得“贺梅子”的雅号,宋金词人步其韵唱和仿效者多达25人28首。一首词而吸引众多不同时期的词人来和作,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赏析:这是贺铸为亡妻赵氏而作的悼亡词。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当时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夫妇共居的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发出不能同归的哀叹。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在表现手法上,此词将赋比兴三者参酌运用,丰富了情感表现手段,增强了艺术感人力量。甚至有人说,贺铸的这首词可以媲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同时悼念亡妻,同是回顾旧时岁月,《半死桐》中的句子虽然不及“十年生死两茫茫”伤感,但其中的“头白鸳鸯失伴飞”同样伤感,“谁复挑灯夜补衣”更让感

北宋词人贺铸的经典诗句

北宋词人贺铸的经典诗句 【篇一】 1.不是登高粗能赋,老夫真负尔江山。——贺铸《黄埭魏氏见江亭》 2.烛冷尘消过上元,晴明风日柳初繁。——贺铸《西城马上》 3.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贺铸《题叶翰林道卿手书唐人唱和集後》 4.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贺铸《望夫石》 5.西藩聊偃息,犹是一长城。——贺铸《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二》 6.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7.长江不隔梦,明月只供愁。——贺铸《金陵怀寄历阳王掾》 8.长忙精卫志,不碍长江流。——贺铸《江夏八咏之五奇章亭》 9.孤戍带寒日,长江流大荒。——贺铸《登乌江泊子冈怀潘景仁》 10.六代迭倾亡,长江亦平地。——贺铸《历阳十咏之三濡须坞》 11.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贺铸《千叶莲·闻你侬嗟我更嗟》 12.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贺铸《望湘人·厌

莺声到枕》 【篇二】 1.深情拟属风光主,爱惜长条待少年。——贺铸《杨柳枝词二首之一》 2.泛泛青翰舟,亭亭黄鹤楼。——贺铸《送左禹赴江夏尉》 3.明朝解携白鹭洲,後日相望黄鹤楼。——贺铸《和别清凉和上人》 4.江到三湘尽,山围八桂深。——贺铸《酬桂林从叔》 5.龙蛇寒下蛰,雾露昼多阴。——贺铸《酬桂林从叔》 6.坐想兰亭通曲水,行闻上已接清明。——贺铸《呈李之仪》 7.扁舟不及清明约,紫笋朱樱未负君。——贺铸《送毕彦祖先之京师》 8.客亭五里复十里,春物三分今二分。——贺铸《送毕彦祖先之京师》 9.日日东风吹旱云,弄鞭低帽送西曛。——贺铸《送毕彦祖先之京师》 10.方过清明雨後天,回塘照影弄跹跹。——贺铸《杨柳枝词二首之一》 11.纷纷花雨红成阵,冷酒青梅寒食近。——贺铸《木兰花·朝来著眼沙头认》 12.寒食晴阳少,江南此候同。——贺铸《清明病中》 13.後日重来寒食近,杏花林外见青山。——贺铸《再游西城》

(完整版)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

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顾名思义,婉约派和豪放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那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不同之处?这里,我觉得应该注意历代评论家、作家概括豪放派的开拓者和主要代表苏轼的词的创作特色时常用的一句话,即“以诗为词”(见《后山诗话》等)。评价苏轼的褒贬双方都众口一词,可见此说是有道理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很赞同中国科学院编《中国文学史》的说法:“词的诗化,并不是取消词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体制和格律,而是意味着词的题材的扩大,作家个性更鲜明的呈现和语言的革新。”我想基于此还加上音律的突破一条,从题材、形式(包括音律、语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试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词风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至于两派词人各自身世经历、才学性情等对其词风形成的影响,限于篇幅,略去不谈。 一、题材:“樽前”“花间”与“塞外”“江天” 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 纵观从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载熙《艺概》),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不朽名作。到南宋辛弃疾,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此不赘言。婉约派那么多词人,那么多词集,词作总数达数千首之巨,但即使是统统加起来,就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以及题材范围而言,恐怕还远不及苏轼一个人的三百多首词之广阔! 二、形式:削足适履与革新突破 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 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视音律上的规则(如“五音”、“六律”)为法度,视语言上的清规戒律(如“珠圆玉润”、“无一字无来处”等)为法宝。如前所述,本来他们的作品内容就陈旧贫乏,题材狭窄单调,便更是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以华丽的形式掩盖其空虚的内容。甚至宁愿削足适履,也不肯越雷池一步。就拿婉约派中成就最著的李清照来说吧,明明面对着国破家亡、穷愁潦倒的严酷现实,却抱定“词别是一家”的艺术偏见,生怕在词作中流露出一丝半点。尽是“凄凄惨惨戚戚”,虽催人泪下,但缺乏一种激人奋起的力量。这样就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而她同期的诗作(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却由于豪放雄健而为人所称道。 就是这样,内容限定了形式,形式又反过来框住了内容,婉约派词人们牢牢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这一点上,以周邦彦、贺铸为代表的“格律词派”更是登峰造极。 而豪放派则不是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最突出的是苏轼。为了反映广阔的生活面,苏轼打破了“词必协律”的陈套,使词从音乐的奴隶的地位解放出来。但苏轼并不是完全不顾或不懂音律,而是由于他“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见《复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又“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见《历代诗余》引陆游语)。苏轼充分发挥词这种独特语言文学样式的长处,利用长短句的错落形式,造成节奏的舒卷变化,用词造句也力求铿锵响亮;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陆游是南宋杰出的

经典豪放派诗词-短句-(唐诗-宋词)集锦1

经典豪放派诗词-短句-(唐诗-宋词)集锦1

经典豪放派诗词短句(唐诗宋词)集锦-1 大盗亦有盗 诗书所不屑 黄金若粪土 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 饮尽仇雠血 扬鞭慷慨莅中原 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溃溃 欲凭赤手拯元元 十年揽髻悲羸马

不肯过江东.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十年磨一剑, 霜寒未曾试。 今日把君问, 可有不平事? 望门头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慷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符少年头!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八百里分为麾下炙 五十弦翻赛外声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老天顺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它亡! 要知兵器为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時看!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描写春花的诗句 唐诗宋词(全)

描写春花的唐诗宋词句子(全) 关于描写春花的诗句古诗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该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该句出自南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已时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该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爱惜芳心莫轻吐,且叫桃李闹春风。 ——该句出自金·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一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该句出自唐五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该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该句出自宋朝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该句出自王逢原的《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该句出自唐朝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0、西赛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鲑鱼肥。 ——该句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该句出自唐朝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2、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句出自宋朝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该句出自唐朝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贺铸词

「贺铸」诗词集 1、《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 2、《菩萨蛮·章台游冶金龟婿》 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花漏怯春宵。云屏无限娇。绛纱灯影背。玉枕钗声碎。不待宿酲销。马嘶催早... 3、《菩萨蛮·曲门南与鸣珂接》 曲门南与鸣珂接。小园绿径飞胡蝶。下马访婵娟。笑迎妆阁前。鹧鸪声几叠。滟滟金蕉叶。未许被香鞯。... 4、《菩萨蛮·绿窗残梦闻鶗鴂》 绿窗残梦闻鶗鴂。曲屏映枕春山叠。梳□发如蝉。镜生波上莲。绛裙金缕摺。学舞腰肢怯。帘下小凭肩。... 5、《菩萨蛮·绿杨眠後拖烟穗》 绿杨眠后拕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 6、《菩萨蛮·粉香映叶花羞日》 粉香映叶花羞日。窗间宛转蜂寻蜜。欢罢卷帘时。玉纤匀面脂。舞裙金斗熨。绛襭鸳鸯蜜。翠带一双垂。... 7、《菩萨蛮·子规啼梦罗窗晓》 子规啼梦罗窗晓。开奁拂镜严妆早。彩碧画丁香。背垂裙带长。钿铮寻旧曲。愁结眉心录。犹恨夜来时。... 8、《菩萨蛮·虚堂向壁青灯灭》 虚堂向壁青灯灭。觉来惊见横窗月。起看月平西。城头乌夜啼。兰衾羞更入。欹枕偷声泣。肠断数残更。... 9、《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芭蕉衬雨秋声动。罗窗恼破鸳鸯梦。愁倚□帘栊。灯花落地红。枕横衾浪拥。好夜无人共。莫道粉墙东。... 10、《菩萨蛮·朱甍碧树莺声晓》 朱甍碧树莺声晓。残醺残梦犹相恼。薄雨隔轻帘。寒侵白纻衫。锦屏人起早。惟见余妆好。眉样学新蟾。... 11、《菩萨蛮·炉烟微度流苏帐》

炉烟微度流苏帐。孤衾冷叠芙蓉浪。蟠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玉人飞阁上。见月还相望。相望莫相忘。... 12、《鹧鸪天·留落吴门□□□》 留落吴门□□□。□□□□□□□。扁舟更入毗陵道,却□□□□□□。□□念,付清觞。樵青与我和沧浪。浮云... 13、《鹧鸪天·轰醉王孙玳瑁筵》 轰醉王孙玳瑁筵。渴虹垂地吸长川。侧商调里清歌送,破尽穷愁直几钱。孤棹舣,小江边。爱而不见酒中仙。伤心... 14、《浣溪沙》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 15、《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16、《浣溪沙·双鹤横桥阿那边》 双鹤横桥阿那边。静坊深院闭婵娟。五度花开三处见,两依然。水眄难禁频领□,歌云犹许小流连。破得尊前何限... 17、《浣溪沙》 翠縠参差拂水风。暖云如絮扑低空。丽人波脸觉春融。缨挂宝钗初促席,檀膏微注玉杯红。芳醪何似此情... 18、《浣溪沙》 云母窗前歇绣针。低鬟凝思坐调琴。玉纤纤按十三金。归卧文园犹带酒,柳花飞度画堂阴。只凭双燕话春心。 19、《浣溪沙》 叠鼓新歌百样娇。铜丸玉腕促云谣。揭穿飞瓦雹声焦。九曲池边杨柳陌,香轮轧轧马萧萧。细风妆面酒痕... 20、《蝶恋花·小院朱扉开一扇》 小院朱扉开一扇。内样新妆,镜里分明见。眉晕半深唇注浅。朵云冠子偏宜面。被掩芙蓉熏麝煎。帘影沈... 21、《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湔裙处。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 22、《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