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朱元璋的谏诤思想_王伟

浅谈朱元璋的谏诤思想_王伟

浅谈朱元璋的谏诤思想_王伟
浅谈朱元璋的谏诤思想_王伟

第5卷第1期吕梁学院学报

2015年2月Vol.5No.1Journal of Lüliang University Feb.2015

·历史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03作者简介:王

伟(1991-),男,山西沁水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

浅谈朱元璋的谏诤思想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谏诤是古代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古代的谏诤主要是指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臣子对君王提出自

己的批评建议,从而帮助君王做出合理的决策。谏诤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核心,历代比较开明的君王不仅十分重视谏诤,而且也采取了包括建立完善监察机构,慎重选用谏官,奖励谏诤有功者等诸多措施保障谏诤活动的顺利进行。明太祖朱元璋在历代君主的基础上,

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谏诤思想。关键词:朱元璋;谏诤;监察;思想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 (2015)01-0066-04

在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时期,政

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君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是个人的独断专权和排斥民主性,这就使得君主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由于君主昏庸而导致政治危机甚至王朝覆灭的残酷事实成为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能够抑制君权的恶性膨胀,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谏诤制度应运而生。中国的谏诤制度起源很早,可以说出现国家之时便存在臣子对君主的谏诤活动。历代君主又会根据时代情况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提出自己

的谏诤思想,

不断完善发展谏诤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阶级对于谏诤的重要性也逐渐认可。

勇于进谏成为谏臣甚至所有臣子的基本职责,善于纳谏也成为每个君主的基本要求。

元朝末期,随着统治阶级内部权势斗争和政治腐化的日益加重,贪污受贿、奢侈挥霍的现象大规模泛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进一步深化,终于激发了农民大起义。贫农出身的红巾军士兵朱元璋审时度势,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立吴国割据政权。在随后的激烈角逐中,朱元璋礼贤下士,善于听取采纳各方人士的意见,先后平定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割据势力,最后挥师北上,击溃元王朝残余势力,建立起新政权大明王朝。在征讨天下的过程中,

朱元璋深知谏诤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谏诤

思想。

一、强调谏诤的重要性

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盛赞朱元璋为“千万

古一帝”。孟森先生也认为自三代以来,唯有汉朝和明朝得国最正,

因为刘邦与朱元璋皆出身贫寒,有平定天下、安境保民之功,起事之初也并没有称帝野心。历代帝王登基之后大都得意忘形,多方掩盖自己的出身。但是朱元璋与此截然相反,他在《明太祖实录》

中经常如此评价自己,“予本布衣“、“吾自起于田间

”、“朕与尔等起布衣”、“朕本寒微”、“朕本淮右布衣”等,告诫自己和统治集团要居安思危,

治理国家要做到防微杜渐。如何做到防微杜渐?朱元璋认为必须首先大兴谏诤之风,方能维护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

朱元璋早在建国之前便对左右臣子强调谏诤的

重要性,“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1]2022

他认为言路堵塞就好比河水堵塞,若是不及时疏导,难免会酿成大祸。自己一个人总揽诸多事物,如果不能广开言路,如何知道自己的得失?所以朱元璋不仅嘱咐众人言必务尽,而且每到一地都会召集当地的名望之士询问政务得失。成为红巾军将领之后,由于军事政治上的需要,朱元璋遍览历代史籍。明代徐祯卿

在《剪胜野闻》中记载朱元璋在军队时“甚喜闻经史”。建立政权之后,朱元璋命人整理所有君主相关史料,在阅读《史记》、《汉书》、《唐书》、《资治通鉴》、《元史》等史料后,开始进一步探讨历代王朝兴衰存亡的教训。当他看到历代开明君主因虚心纳谏而创造太平盛世,历代昏庸之主却因拒谏饰非而国灭身死,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兴亡之道在从谏咈谏”。[1]1448为什么朱元璋认为谏诤对于天下的存亡安危有这么大的作用呢?首先,“凡人所为,不能无过举”[1]3663。人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君主日理万机,处理政务难免有所偏差。只有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不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让自己的决策能够适应客观现实,尽量减少甚至消灭失误。其次,君主身居大内,位高权重,很容易被左右蒙骗,从而导致“隔绝聪明,过而不闻其过,阙二不知其阙”[1]1698。这就更加需要忠良之士长居左右,及时进谏。最后,皇帝执掌神器,一言一行皆可决定臣子百姓的命运,进言之人难免战战兢兢,唯恐惹祸上身。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因为善于纳谏而被誉为明君。《旧唐书·魏征传》载,他曾经如此哀悼谏臣魏征去世,“魏征殁,朕失一镜矣”。不久之后怀疑魏征曾参与谋反,虽然查无实据,但是取消了魏征长子与公主的婚约,而且砸毁了魏征的墓碑。李世民与魏征在史上以善于纳谏和进谏而闻名尚且如此,可想而知,要在朝野兴起谏诤风气是历代君主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朱元璋深知“明良难逢,古今所难”[1]506的道理。尽管自己屡次下诏求谏,但是文武百官仍旧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进谏之人凤毛麟角。为了打破这种死气沉沉的朝局,朱元璋一方面多次下诏训诫,“为国者,遇事必言,言而不直者,亦非忠也。”[1]25另一方面又向臣民表示自己虚心纳谏的态度,“至于言而无实者亦略而不究”[1]529。尽管朱元璋并没有做到他所说的“略而不究”,其求谏之心过切又容易导致诬告成风的局面,但是在朱元璋的反复鼓励和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当时亦有不少臣民在“致君为尧舜”的传统儒家精神的感召下积极上书进谏,甚至斧钺加身亦不改其志。明代王鳌撰写的《守溪笔记》记载了朱元璋诛杀御史之事。洪武十八年,监察御史王朴因为朝事数次与朱元璋争辩。朱元璋下令斩首,后又以赦免为由命令王朴认错,王朴直言“臣今愿速死”。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即处死王朴。王朴路过史馆时告诉学士刘三吾如实记载自己无罪被诛一事,朝野为之震惊。明代谏官虽然受制于皇权,但是它体现了传统士人的精神独立性原则,反映了儒家传统道德对皇权政治的制约,社会各个阶层对于能够直言进谏的御史言官也给予高度评价。有明一代,无论是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宦官专权时期,还是严嵩等奸臣当政时期,都有一批言官不畏强权,直言进谏。明清史专家孟森也曾在《明史讲义》中如此感慨明代的谏诤之风,“风气养成,明一代虽有极黯之君,忠臣义士极惨之祸,然效忠者无世无之,气节高于清世远甚”。[2]65

二、重视谏诤制度的建设

朱元璋通过“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等一系列的方法措施,终于将行政、军事、立法、司法等权力集于皇帝一身,确保了专制皇权对于其他权力阶级的压倒性优势,形成了封建社会后期独具一格的皇权政治现象。为了确保朱家皇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设计了一系列制度确保谏诤之路畅通无阻。

第一,建立了历史上最周密严谨的言官制度。这一点首先可以从明代言官空前绝后的数量上看出。据《明史》相关资料记载,明代中央言官系统分为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两大部分。其中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定额一百一十人,六科给事中定额五十八人。如果加上迁都以后留守南京的言官,还有加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以及加各类御史衔的地方经略、督抚、总理、巡视等大员,言官人数常年保持在两百人以上。其次,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互相独立、互相监督。言官们只需要对皇帝负责,不受其他部门管辖干涉。都察院都御史和六科都给事中也就是在名义上负责管理事务,相当于后世的“领班”,并无权干涉言官的监察谏诤事务。为了鼓励言官大胆上书,减少中间环节,避免行政干涉,朱元璋甚至给予了每个言官独立弹劾权。所有言官无论地位高低和权力大小,均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谏。再次,严格遴选言官。早在明初设立御史台之时,朱元璋就告诫言官,“台省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3]1767纵观洪武时期御史,朱元璋对于言官的道德素养和政治能力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如韩宜可、周观政、欧阳韶等,都是品行端正、清廉自守、严谨耿直的年轻士子。最后,扩大言官监察谏诤的职权范围。明代言官官小权重,民间官府、皇帝百官都是其监察范围,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可察,无事不可纠,无论政务、军事、司法、经济、教育、科举考试以及规章礼制,都是其监察谏诤的职权范围,甚至有权干涉皇帝私生活、民间风俗和思想学术等领域,连万历

皇帝都自称“朕畏御史”。朱元璋所设计的言官制度,体系之严密、职权之广泛、权力之独立、设计之科学、法规之完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在明代中后期,数量众多的言官群体甚至形成了十分强烈的独立群体价值观。这些言官忠实地行使明太祖朱元璋给予自己的权力,切实履行着谏诤纠察的职责,规范制约着政治活动中的各种势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泛滥带来的弊端和随着政治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种种官僚集团腐败因素。

第二,首创通政使司,掌管各类奏疏。封建王朝等级森严,一些品级低微的臣民没有权力与皇帝直接会面。如果要向皇帝反映一些事情,必须写成奏疏层层转达,经常出现上书被相关官员无故扣押甚至打击报复的情况。洪武三年,朱元璋设立察言司,所有奏章皆由察言司接收后转中书省奏闻,但是很快便因为掣肘过重、架构重叠等原因罢设。洪武十年,朱元璋思虑再三,下诏设立通政使司,诏曰,“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名官。”[3]1775为了解除所有谏诤者的顾虑,又专门下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御前。”[1]113不久之后,因为丞相胡惟庸通过中书省私拆截留各方奏章,同时也是为了削弱中书省权力,朱元璋将通政使司从中书省的管辖下剥离出来,成为独立机构,“命奏事毋关白中书省”。[3]1781从此所有内外奏疏,无论各级臣民陈情建言或是举报不法,均由通政使司统一接收保管,与任何机构再无行文隶属关系。胡惟庸谋反被杀后,朱元璋又严厉警告通政使司,“有径行本司者,以违制论。”[4]212洪武年间,通政使司对于奏疏只有接收保管传递的权力,唯独朱元璋一人有拆封之权。对于一些不通文墨的百姓,通政使司官员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写成奏疏或者亲自向皇帝反映相关情况,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国家信访局。这项制度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如此评价,“洪武、永乐年间,实封皆自御前拆开,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5]182

第三,建立“直诉”制度,鼓励“民告官”。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诣阙、拦舆和登闻鼓等允许百姓陈情建言的举措,但大都流于形式。例如《唐律疏议》就规定百姓不得越级控诉,否则就是“越诉”,“诸越诉及受者,各笞四十。”朱元璋出身贫寒,亲身经历了元末治下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建立明朝之后唯恐重蹈元朝破灭的覆辙,特地允许臣民皆可直达御前奏事。洪武二十八年,《皇明祖训》编撰完毕颁布天下时,还特地在《皇明祖训·慎国政》中为后世子孙规定,“今后大小官员并百工技艺之人,应有可言之事,许直至御前奏闻。其言当理,即付所司施行,诸衙门毋得阻滞,违者即同奸论。”为了保障百姓的申诉权,他采取了三大措施:首先,百姓有权监察官员,如果发现有贪赃枉法行径,甚至可以立即捉拿官员进京问罪。他甚至在《明大诰》中说百姓的这种行为是“助我为此也”,其言词相当恳切。其次,不限定进京人数,进京人数无论是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是千余人,无论是举报不法还是议论朝政,朱元璋都准许其“岁终议京师面奏”(《明大诰》)。最后,为了防止各级官吏恶意阻挠,在《明大诰》中特地规定百姓进京途中任何人不得阻拦,“敢有邀截阻拦者,枭令”。在随后编撰的《大诰三编》中对于干扰百姓进京的官吏惩罚更是严苛,“敢有阻拦者,其家族诛”。

三、对于朱元璋谏诤思想的思考

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皇权曾经与相权长期共存。这两大权力中枢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谏诤制度也就可以比较好地发挥作用。谏臣对君王的进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皇权不会被为所欲为地滥用;对文武百官也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从而保持一个较为清廉的官僚体系。历朝历代之所以设置言官制度,其根本目的便在于此。朱元璋登基之后废除相权,皇权成为唯一的权力中枢,谏诤在政治中的重要性大大增强,这也就是朱元璋如此重视谏诤的目的所在。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曾经对于明朝的循吏做过相关统计。《明史》有传的循吏共一百二十人,其中洪武朝时期的循吏占三分之二。司马迁在《循吏列传》中给其下的定义是“奉职循理”,意思就是遵守法律、公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官吏。[6]3099朱元璋在位时间约是明朝立国时间的九分之一,循吏数量却占到三分之二。可见朱元璋的谏诤思想对于澄清明初政治还是起到很大作用。

朱元璋的谏诤思想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本质上而言还是处于人治而非法治的范围。朱元璋建立了如此严密的谏诤监察体系,辅以严刑峻法,先后兴起“空印案”、“郭桓案”、“胡蓝之狱”等四大案,株连残杀官员无数,也没有完全根除腐败现象。连朱元璋自己也无可奈何,感慨贪官杀不甚杀,甚至无奈说到,“我欲除贪官赃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朱元璋虽然注重律法的建设,在位时期参照历代律法和社会实际情况先后颁布了《大明律》、《明大诰》、《皇明祖训》、《问刑条例》、《诸司职掌》》、《军政条例》等数十部法律典籍,但是他自恃开国之君,在法律的具体运行过程中

横加干涉,又视官吏如自家奴仆,下属官员依律而行也难免身死族灭,部堂高官封疆大吏尚且朝不保夕,对于品级低微谏官更是随意处置,法治根本无从谈起。这种形式的谏诤和以往朝代一样只是功能性的,其运行效果往往只取决于君主是否贤明,所以很容易出现“人息政亡”的现象。古代谏诤有着自己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谏诤本来是君主专制体系的一部分,但是谏诤又起着挑战君主权威的作用;如果谏诤内容被君主承认,那就意味着自己的“逆鳞”大白于天下,在客观上维护了君权却又在主观上损坏了君主的神圣性。到了明代中叶,政治环境开始恶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奢靡之风的盛行,官僚集团的腐败已经相当严重了。曾经自诩为“清流”并且身负谏诤监察重任的御史都开始以巡察、考核等诸多理由受贿索贿,甚至沦为各个政治势力互相斗争的工具,这对官僚集团的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嘉靖时期左都御史王廷相便痛心疾首地指出,建国之时,送礼馈赠哪怕只有一百两银子对方也战战兢兢,“犹恐人知”;而到了现在,“动称千数或及万数矣”,“纳贿受赂,公行无忌”。[7]184可见,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封建社会想要单纯依靠谏诤来根除腐败是不可能的。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巨大,如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也就越来越迫切。朱元璋的谏诤思想虽然是以维护朱家皇朝的统治秩序作为最终目的,但是留给后世诸多思考,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也有很大启发。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完善各项监督体系的建设,坚持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管理,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家不仅注重公检法等机构的建设,也要建立各种途径来加强人民监督和新闻监督,才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天明.明太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孟森.明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申时行.万历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陆容.菽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On Zhu Yuanzhang’s Thought of Expostulation

WANG Wei

(Institute of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Northwestern University,Xi’an Shaanxi710069,China)

Abstract:Expostulating is one major ancient political activity.It means that officials criticize or suggest the king in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system to make reasonable decisions.Expostulation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in ancient China.Ancient enlightened kings not onl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dvice,but also build an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to select remonstration officials and guarantee smooth remonstrant activity.Ming Taizu Zhu Yuanzhang,based on ancient monarchy,formed its own criticism thought.

Key words:Zhu Yuanzhang;advice;supervision;thought

浅谈朱元璋与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墓

浅谈朱元璋与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墓—明孝陵的建筑与石碑艺术陈蕾生科系园林 12园林一班 1213090401104 摘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关键词:明孝陵古代建筑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 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动工,至永乐三年建成。至明永乐十一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才算完全建成,历时30余年。当日如此恢宏的建筑,现在还依然存在吗?经过六百年风雨的洗礼,今日的孝陵又是什么样子? 孝陵的墓区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是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孝陵的入口处是下马坊,“下马坊”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是让前来祭祀的诸官下马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着“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这块额枋曾被毁坏,后经修复才为现在的这个样子:坊高约9米、中间宽约6米,额枋长约6米、高1.28米、厚约0.32米。 过孝陵正门大金门,就是四方城了,是存放神功圣德碑的地方,因其为四方形,所以也称四方城。四方城四周墙形如壁垒,在城内有一大石兽,背上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就是是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功德碑。碑通高8.84米,碑身高4.78米、宽2.24米,在南京地区现存的这块石碑是最大的一块。 神道在四方城的西北,从四方城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就是。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同其他帝陵一样,在神道的两侧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像生,它们分别是:狮、獬豸、驼、象、麒麟:马,每种四只,左右对成,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 在中国古代帝陵中,神道两旁的石刻都是呈直线对称分布,而明孝陵的神道石刻却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陵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类似北斗七星。沿着神道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紧接着就是四对巨大的石像,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这些石刻的线条粗率,简约生动,是明初石刻的重要作品。 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经过多少年的人为或者自然的破坏,棂星门已不存在,仅有6个石柱础站在那里,昭示着当年的雄伟。过棂星门折向东 北275米,过御河桥向北,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了,孝陵的地宫就在这里。 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到了1999年,政府又重新进行了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改为5个门洞。 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到了清朝

论朱元璋的廉政思想

社会科学综论 论朱元璋的廉政思想 单卫华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廉政思想在中国廉政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民为邦本,与民休息;勤谨为政,躬行节俭;倡廉惩贪,严整吏治等三个方面。朱元璋廉政思想的形成,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也带有朱元璋的个人印记。 [关键词]朱元璋;廉政思想;民主邦本;明朝吏治 [基金项目]此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中国廉政文化史?(立项编号:07JDB110)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10)04#0168#02 [作者简介]单卫华(1970#),女,山东成武人,山东警察学院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廉政思想在中国廉政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其反贪倡廉的目的在于维护明王朝的长治久安,确保朱氏天下的万世之基,但是,今天我们深入分析朱元璋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 一、朱元璋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民为邦本,与民休息 明朝开国君臣继承了儒家学说的民本思想,此可归结为朱元璋廉政思想的发端和目的。朱元璋集团大多数人经历了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深知人民群众的威力,加以开国重臣著名儒士宋濂等的引导,使朱元璋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认为:!民者,国之本也?[1],!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2]至于如何才能安民、爱民?这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经常与其辅臣刘基、宋濂等探讨的问题。刘基认为生民之道在于施仁政。朱元璋认为对施仁政不能光讲大道理,要把它具体化,真正使老百姓衣食给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克己清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允许欺压百姓,巧立名目,鱼肉百姓。由此可见,朱元璋把官吏清廉问题上升到关系民心向背和国之存亡之高度,即如他对辅臣所言,!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其失在纵驰?[3],!人皆苦元政,不恤其下也?[4]。所以他强调统治集团只有坚持自身的廉洁,才能有助于缓解民瘼、促进生产恢复,进而确保王朝统治得以永固,避免重蹈元朝灭亡的覆辙。其在位期间,切实贯彻!不尽人之财使人有余财,不尽人之力使人有余力?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百姓负担。据统计,在朱元璋统治的三十一年时间里,他下诏减免赋税和赈济灾民达七十多次。为保证农时,朱元璋还注意!简兴作,节徭役?,[5]在1382年下令:!自今凡有劳民之事,必奏请而后行,毋擅役吾民 也。?[6]在朱元璋推行的一系列安民、惠民措施下,明初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因元末长期战乱造成的!民物凋残?的残破景象大为改观,社会日趋繁荣,吏治也比较清明。正如?明史%循吏传&所说:!自明兴至洪(熙)、宣(德)、正(统)间,民淳俗富,吏易为治。而其时长吏亦多励长者行,以循良见称。? (二)勤谨为政,躬行节俭朱元璋秉承了儒家勤政、寡欲的思想。朱元璋认为,!安危治乱,在于能谨与否耳。?[7]他常与辅臣道:!以朕观之,人君能清心寡欲,勤于政事,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使民安田里, 足衣食,熙熙白皋白皋而不自知,此即神仙也?[8] ;反之,!欲心一生,则奢侈淫佚,无所不至,不旋踵而败亡随之矣?[9]。所以 朱元璋即帝位后,不仅经常告诫各级官吏要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处治思乱?,[10]切忌贪图安逸,苟且职事,而且敢于以身作则。朱元璋说:!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励自勉,未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畅,或度量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 笔记,待旦发遣。?[11] 真可谓废寝忘食。朱元璋的躬行节俭更是皇室群臣效仿的楷模:早在荡平陈友谅时,有地方官员上缴其镂金床,朱元璋!即命毁之?,叱问有司:!弘俭约、戒奢欲,以厌众心,犹恐不足以慰民望,况穷天下之技巧以为一己之奉?!?[12]洪武十年大内宫殿告成,明太祖见规制不侈,不以为陋反以为乐,并进一步劝慰臣工:!须体朕怀,共崇节俭,庶几无悔。?[13]后来,由于明皇城所建靠近秦淮河及钟山山麓,地势低且潮湿大,朱元璋晚年尤以此为苦,但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拒绝改迁,担心!改建病民?;他甚至在内廷的空地上广植油桐树和漆树,利用每年收获的油、漆作为修葺大内营建的原料,尽可能地减轻百姓的负担。自己所用的座驾,明太祖也大加裁省,改玉制为木制,以铜饰代金饰??诸如此例在?太祖实录&中俯拾皆是,绝不能简单地看作这是朱元璋锱铢必较,而是应该恰如他自己所阐明的:!今富有四海,何求不遂,何欲不得,然检制其心,惟恐骄盈,不可复制?,所以只有!躬行节俭,足以养性;崇尚侈靡,必至丧德?[14]。在朱元璋亲力亲为的号召下,宫府之内一切基本求俭避奢,皇后马氏更是督率宫女早晚针缝女红为业。 (三)倡廉惩贪,严整吏治 朱元璋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惩处贪官污吏最严厉、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15]的观点,认为!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16],由此他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在洪武年间展开了一系列建廉惩贪的刚猛作为。一方面,治峻法惩贪官。明代前期治吏之严酷,可谓历史上首屈一指。?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体现。?大诰&并不是法律条文和量刑标准,而是一种法外之法,把!法外用刑?合法化。?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刖足、阉割、枭首、族诛、凌迟等三十多种,这都是国家正式律法?大明律&所未载的。同一犯罪,尤其是贪污罪,?大诰&的处罚规定也要比?大明律&大大加重。为了达到警示教育全体臣民的目的,朱元璋还要求!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 168 第16卷第4期 工会论坛 V ol.16No.42010年7月 T r ade Unions (T ribune Jul.2010

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二册复习攻略:明朝

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P78—81)<识记> 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A、废行中书省(行省),设三司;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度;D、设锦衣卫,由皇帝指挥。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以宦官为统领,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朝中期,又设立西厂。 3、八股取士(加强思想统治):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文体是八股文(指南第7页)。对文化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二、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P88-92)<理解> 识图 1、郑和下西洋:☆(今年已经有600周年) (1)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即太平洋沿岸地区)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3)时间及到达地点: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秋冬顺东北、西北季风出发,夏季顺西南、东南季风返回。(泉州灵山圣墓内的郑和行香碑上,记载了郑和第五次航行前来此处行香的史实。) (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5)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用于航海;④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⑤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戚继光率戚家军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1565年,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基本肃清,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3、西方传教士东来: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也在这时来到我国传教(最有影响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他也是第一个把孔子和儒家思想介绍给西方的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葡萄牙是最早侵略我国的西方殖民者)

浅谈明朝流民问题

浅谈明朝流民问题 摘要:所谓流民,即指因遭受自然灾害、社会厄难抑或其他种种原因,为了避难、求生而离乡背井、流向他乡的人。流民问题古已有之,并非明代所独有。但就整个明代的流民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形成的速度,都是古代社会空前的。本文主要就明朝流民问题的发展阶段、原因和影响作简要论述,希望以此作为参考,对我国现阶段的户籍政策、人口流动问题等,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朝、流民、原因、发展、影响 明朝流民问题一般分为两阶段来看。一是明朝前期,为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这一时期是明朝的盛世;一是明中期,从正统年间开始,经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五朝,这一时期明朝逐渐走向衰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流民问题也比较严重。 明朝前期的流民主要包括元朝的残酷统治以及战争原因而被迫远走他乡的农民,战争包括元朝末年的全国反元大起义,也包括明成祖朱棣为争夺帝位而发动的“靖难之役”。这是一种自发性质的人口流动,其主要原因是躲避战乱,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 明中后期,从明英宗开始,明朝皇帝自操威柄的局面结束,宦官与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作用也逐渐开始明显,成为明朝政权的主导力量,由于统治力量的逐渐削弱,使得法制趋于松弛,农村的经济秩序日益陷入混乱的境地,广大的自耕农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而不断破产,军屯与民屯也被破坏,大量的军民破产,被迫流亡,沦为流民。 究其原因,既有与其他朝代相似之处,也有其特殊的原因。本文主要通过战乱、赋役加重、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四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说的是战乱。这是几乎每一次流民大潮都有的原因,这也是明朝流民问题与其它相似之处。这个原因主要体现在明初期。主要包括元朝末年的全国反元大起义,也包括明成祖朱棣为争夺帝位而发动的“靖难之役”。因此,明朝前期的流民问题,在元朝末年就已经出现,并一直延及到明朝永乐、仁宣年间。这是一种自发性质的人口流动,其主要原因是躲避战乱,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 其次说的是赋役原因。明朝虽已经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大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依然是封建统治者赖以巩固统治的基础。作为农民出身且从小就饱受灾荒与饥饿的朱元璋,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明初统治者大多也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它对明初封建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统治秩序的重建无疑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被有效的坚持下来。明朝中期以后,不断加重的各种赋役剥夺了人民的必要生产和生活资料,威胁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在沉重的赋役剥削与压迫之下,农民种田不仅无利可图,反而成了严重的负担,因此,不少农民被逼无奈,只好抛弃田产、背井离乡。由于失地农民流亡,原本应该加在这些人的赋役转嫁到了其他自耕农身上,即所谓的“陪纳”,由此造成更多人出逃,形成恶性循环。 接着说的是土地兼并原因。明中叶时,土地越来越高度集中。皇帝带头掠夺土地,是这一时期土地兼并的突出特点。《明史·食货志》记载,“占夺民业”方面,“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随着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诸王、公侯、监军太监、统兵将领、卫所军官和地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

一、明洪武年间的政制建设与朱元璋的主观主义 (1) (一)实行诸五分封,建立皇朝巩固的支柱。洪武一朝,明太祖先后只次分封诸子为 (2) (二)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建立布、按、都三权分立的多头地方行政体制。明.3 (三)罢中书省、废承相,由皇帝直接领导中央各行政部门。其实,由于朱元璋的独断.4 (4)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化军事统帅权。明初沿袭兀制,以发兵权归兵部,统 (5) (五)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创设六科给事中,建立按所辖地区、部门分工的分察制度,.5 (六)建立皇帝私人的侦缉队锦衣卫,加强秘密的政治控制。锦衣卫本为皇帝的一支内.6 (七)整顿内廷侍服系统,禁止后妃、宦官干政。明太祖对于政出宫闲及宦官干政给统.7 二、朱元璋政治蓝图的实质及其非现实主义 (9) 三、正统以后明朝政治的困境: (18) 四、结语 (23)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 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 余兴安 一、明洪武年间的政制建设与朱元璋的主观主义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极具转折意义的一年。这年正月,明朝 中央政府中书省的左承相胡惟庸以谋反罪伏诛,并连及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承涂节等人, 是为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党案”飞然而,这一政治事件的真实意义并不在于几个重要政治人

物、以及三万余名与之有关的或者根本就毫无关联的生灵的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的终结,而 在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经过长期谋划与酝酿后的政制改革的到来。这一政治制 度变革的推行与完成实质上揭开了中国专制政制史上新的一页,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政治制 度至此已臻于登峰造极。 明洪武年间,由明太祖朱元璋设计并推动的、以废除承相制度、更定一六部官制为中心的 政制建设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行诸五分封,建立皇朝巩固的支柱。洪武一朝,明太祖先后只次分封诸子为 王,除早死的赵王祀、韩王松外,共二十三位亲王,分驻全国各通都大邑、边睡要塞。显 然,从明朝诸王的分布来看,朋朝的藩王已不是如唐宋时只食禄、不临民的享乐王了。明太 祖说得明了:“天子有子,其嫡长者守邦以嗣大统,诸子各有茅土之封,藩屏王室,以安万 姓。”I1]因此,洪武时期,诸王被赋予相当大的权力,他们不单仅有天子一等的冕服车旗邸 等,有少者三千,多者一万九千人的护卫甲士;而且还可以过问地方

重典治吏_奈何朝杀而暮犯_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LEGAL SCIENCE RESEARCH 法学研究 2009年07月(总第130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07,2009(Cumulatively ,NO.130)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对官吏贪污腐败恨之入骨。因此,在赶走元帝并彻底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后,他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败”和“重点治吏”运动。 一、明朝重典治吏的原因及其指导思想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从而引发农民起义。他说:“以前我在民间,凡遇官吏贪污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着实恨透。如今要严厉法禁,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决不宽恕。”朱元璋把吏治腐败视为严重弊病,认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另外,朱元璋个人心里极端地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乱世”,一定要用“重典”,因此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在这些思想认识的驱动之下,“重典治吏”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明初治国治吏的指导思想,始终奉行。 二、“重典治吏”的措施及其失败的原因 (一)重点治吏的措施明朝初期的“重典治吏”,可以用“除恶务尽”和“严酷刑罚”来简要概括。朱元璋作为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皇帝,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为了整治吏治腐败可谓费尽心思。其反腐措施无所不用其极,“命官吏犯赃者罪勿贷”,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1.制定律条,用法严苛。明初的第 一部官方法典是《大明律》,由朱元璋亲 自主持修订。 明初同时颁布了《大明令》,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二十一年(1388年)又相继颁行《大诰》、《大诰续编》、《大 诰三编》 和《大诰武臣》,四编共二百三十六条,80%以上是针对官吏,特别针对贪官污吏。 明律中规定对负责监察之责人的都察院、监察道、在外按察御史之官贪赃枉法枉法的,要加重处罚。 在执法上,朱元璋将“重典治吏”的手段推向极致,远远超出了《大明律》中所规制的范围,实施律外重刑,充分印证了“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按照明律的正式规定,对于刑事犯罪者(包括贪官污 吏)的惩罚,为五种刑罚:笞、 杖、徒、流、死。朱元璋为提高震撼力,推出了更为残酷的刑罚,例如刷洗,将不断沸腾着的开水浇在人体上,然后用铁刷子刷,直到剩下一具骨骼;抽肠,于肛门处将人的肠子抽出直到掏空内脏;等等。此外,朱元璋最广泛推广使用的,则是剥皮实草。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衣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于官府门前,以示警戒。其核心理念是震慑那些心存贪渎之念的官吏。 2.重教育,亲廉吏。严刑酷罚并非说明朱元璋不教而诛,他一直注重对官 吏廉洁的教育。 《大明律》开篇便是尊崇儒学的《六礼图》,显示了明立国思想仍然是儒学礼教。此外,为唤醒官吏的良心,朱元璋亲自编写《醒贪简要录》,赐给官吏,“望做官的懂得体恤吾民”。其言词切切,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3.广开言路,支持“民告官”。朱元璋深知官场官官相护的黑暗,为了使下言能上达,民苦能尽知,他广开言路,设立“鸣冤鼓”,民间若有冤屈,可以向他直接申诉,他亲自审理过问案情。朱元璋允 许人民对 “巧立名目,害民取财”的省、府、州、县官吏,连名赴京状奏,力图借民众力监戒和惩治贪官。洪武年间,仅贪污 秋粮一案,贪官 “系死者,数万人”。朱元璋打破只有大员才能上早朝的 规矩,规定不论朝廷官员品级、 隶属,均可参加早朝,上殿言事,有隐情还可单独召见。他准许百姓密封奏事,直接向他上奏。朱元璋还对各级握有实权的司吏进行监视,校检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随时上奏。 4.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不分亲疏,他下令凡贪官污吏都要治罪,不容宽待,并身体力行的为天下做表率。明初有人检举他的侄儿朱文正违法乱纪,朱元璋立即罢他的官。他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出使办事时私贩茶叶(茶叶按规定需要官卖),朱元璋下令依法将其处死。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二)重典治吏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实施的一系列廉政法制和监察制度,对肃整当时明朝吏治、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为何最终仍不能摆脱失败的命运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分析: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即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中,以任何手段防止贪污腐败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尤其是以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反动和倒退的手段防止贪污腐败,更突出地反映出了封建社会晚期专制统治本身的腐朽和没落。 其次,从现代法的精神看,为了达到惩治腐败的功利目的,不区分犯罪情节轻重和危害大小都施以重刑,“挑筋去指”、“剥皮实草”、 “族诛”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反动和倒退,这样做不但使法令丧 重典治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孙钰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朱元璋时期是封建历史上有名的“法制”时期,他在元朝灭亡中吸取教训,强调“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这种治国思 想也使明朝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治吏手段最严厉的朝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然而,重典治吏却以失败告终。是什么原因使朱元璋发出“我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的感慨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阐释,以古鉴今,希望对读者可以有些启迪。 [关键词]重典治吏;制度建设;以古鉴今;反腐倡廉[中图分类号]DF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07-0151-01 [作者简介]孙钰涵(1988-),山东临淄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学生。 [下转第159页]

《明史研究》总目

《明史研究》总目(1-8辑) [编者按]《明史研究》是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的一份不定期刊物,1991年创刊,到今年已出版8辑。受中国明史学会委托,笔者将8辑目录整理成电子文本,在史学评论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3d7313328.html,)上发布,以使学界了解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情况。 高寿仙 2004年8月31日 第1辑 《明史研究》创刊祝词白寿彝、王毓铨、魏斐德、山根幸夫、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户役田述略王毓铨 论明代封建土地关系李文治 明代的寄庄韩大成 明万历《山西丈地简明文册》考释张海瀛 再谈火佃彭超 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栾成显 明代盐业荡地考察刘淼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陈高华 从《圣学心法》看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理想毛佩琦 读《明武宗实录》条记李洵 论解缙商传 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孙文良 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张显清 明代科举制度述论张德信 明代乡里组织初探王昊 朱元璋与凤阳歌白振亚 明代的乐户张正明 明清俗文化的传播姜士彬 明“靖难之役”与朝鲜朴元熇 晚明的尚武精神陈宝良 读史札记 明初讳元说析辨张和平 附录 明史研究论著索引(1990年度)薛惠引 第2辑 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谢国桢遗稿

皓首尽瘁史坛垂芳——谢国桢先生传略韦祖辉 《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深切怀念谢国桢先生林甘泉怀念谢刚主先生李学勤 文章·风范·长者——怀念谢国桢先生刘重日 忆随刚主师江浙访书商传、任道斌 “三不”见为人——追怀刚主师姜纬堂 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雷梦水 回忆谢刚主先生马春怀 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周绍泉 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田培栋 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鲍彦邦 明末江南乡绅的家庭经济——关于南浔庄氏的家规(日)滨岛敦俊略论仁宣时期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郭厚安 内阁权力与明代政治谭天星 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王世华 明代谪寓辽东流人研究杨旸、梁德、洪云 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万明 明代与中亚诸国的交往沈定平 宋应星的军事思想南炳文 虞胤、韩昭宣起义与傅山何龄修 《大明成化年镇番卫军民屯田图》疏正吴景山 新发现的万历《繁峙县志》研究李裕民 书讯 明史园地中又一奇葩——评张显清著《严嵩传》//张德信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期简介鲍龙 学会动态 明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曲阜召开 附录 1991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巩华阳 第3辑 简论明皇朝保护江南重赋区的若干重要政策林金树 明代马户述论李济贤 明中后期对市场贸易的法律管理姜晓萍 龙骨车与农民(日)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方志远 明朝前期学官制度述论战继发 明代的武举制度晁中辰、陈风路 明代的保甲与火甲陈宝良 王守仁与南赣乡约曹国庆

关于朱元璋简介_作文素材

关于朱元璋简介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关于朱元璋简介,感谢您的阅读! 明王朝第一任皇帝。汉族,原名朱重八(也称朱八八),后取名朱国瑞(1328-1398),《明太祖实录卷一》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作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9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9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乏味与无聊的,仅是朝代的兴盛到衰败,再到被其他朝代所取代。我原先也抱有同感。 可是,当一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出现在我的书架上后,我对这些看法改变了。 的确,这本书很生动,很幽默。但这并不是重点。这本书告诉我,历史是有情感的,时间是公正的。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情感,比如写朱元璋:当史料中告诉我们,每个开国皇帝是多么英明伟大时,《明朝那些事儿》告诉我:其实他们很普通。 朱元璋,仅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出生时其实啥事都没有,童年也很苦,按作者的说法,叫“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的,那么,这样一个人怎么就当了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就是凭借着信念。这就是历史,有趣的,但又严肃的历史。如果有人只把《明朝那些事儿》当成小说看,那可能就错了,因为我们应去看历史的本质。 元末的统治是极其腐败的,元朝的统治阶级,任何时

候都可以找理由向人民要钱----尽管人民也没钱。元末了,黄河泛滥,淮河旱灾,元朝腐败的F眼中的人民百姓,像牲口一样,被使来唤去,无数人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被饿死、累死,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一无所有,连做和尚都被欺负,但他活下来了,而且名垂千古----他有信念。 他亲眼见到了亲人被饿死,灾害的发生,他一无所有,只剩信念。他不再是牲口一样的人民,他是能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敢者,一个坚持不懈的斗士。长期困难、痛苦的生活可以改变一个人,朱元璋就被改变了,成功地被改变了,他经历过无数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灾难给予其信念。用三个词来形容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可怜、可悲、可叹。 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用他充满悲哀的前半生,换来了无数的赞叹----他已经把那颗脆弱的心,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书中有一名话也可形容那时的朱元璋:不要以为弱小的人,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人,就没有尊严,弱者与强者的唯一区别,就是信念的坚定与否。我想,这就是历史想让我们学到的吧。于是,明朝出现了,让一个雄心壮志的农家孩子一手支起。 书中只写了这个吗?只告诉我们朱元璋的伟大经历吗?不,还有许多,明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数伟大在这

朱元璋人格分析

朱元璋人格分析 摘要: 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因其各种行为手段饱受后人争议,有人说那是政治的需要他必须的那样做,换成李元璋、王元璋也会这,难道真是这样吗?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一下这段历史。 关键词: 朱元璋;焦虑症;自卑感;精神分裂 朱元璋是元末卓越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是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的缔造者,也是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时代废除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在他的时代皇权得到空前加强达到封建社会的巅峰,然而这个时代也充满血和泪,充满了屠杀。同一个人为什么前后的行为却如此不同?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浅析一下朱元璋的人格及其变化。 毋庸置疑,朱元璋在领导农民起义时和治国前期都采取一些有利与百姓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但是对朱元璋的人格分析重点应放在他取得政权后的各种行为表现,因为在领导起义和治国前期,他得考虑巩固政权和防止人民再次进行反抗斗争,可能就表现出开明、广阔的胸襟。政权稳固后,就消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此后的行为表现可能才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才能反映出他的人格特征。 笔者认为朱元璋人格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严重的焦虑症、强烈的自卑感、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下面分别具体阐述这三个问题。 一朱元璋的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自主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其临床表现: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等。朱元璋的表现严重失眠、卧立不安、缺乏安全感、心烦意乱、猜疑敏感、喜怒无常、易惊醒、四肢麻木、食欲不振、心悸胸闷等,结合在此期间他的所作所为,朱元璋有很大的可能性患上严重的焦虑症。笔者并非凭空想象,以下证据可以佐证: 1 《明史》、《明太祖实录》、《国初事迹》等一批史料记载的太医给朱元璋开的药方,后经资深中医专家分析,这些药主要医治失眠、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头痛、胃病、盗汗等病症,这些症状与焦虑症的临床表现相当的吻合,仅仅用巧合来解释似乎很难让人信服

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

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 【摘要】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扭转社会风气,巩固封建统治,提出了“治国以教化为先”得思想.朱元璋认为,教化应以倡导礼义道德为核心内容,各级官吏要言传身教,要积极推动教化活动得展开,并以一系列得制度确保教化政策能够长期得以贯彻落实. 【关键词】朱元璋;教化;礼义道德 礼义道德作为一个带有政治色彩得词语,“教化”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得频率颇高.从语义上讲,“教化”有教育、感化得意思;而从实际意义上讲,“教化”则是指用教育、感化得方法改变人心、风俗,即我们今天所讲得“社会教育明朝(尤其是明初)是中国历史上教化比较成功得一个时期,不管是教化得内容、教化得方式,依然教化得效果,都值得我们关注.而这一切都与明太祖朱元璋得教化思想有着直截了当得关系.能够讲,朱元璋对教化得认识,指导了明初甚至有明一代得教化活动,是明王朝制定教化政策和软化制度得理论基础. 一、教化思想得形成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公布了《正礼仪风俗诏》,实际上宣告了教化活动得全面展开.诏书一方面回忆了教化在历史上所发挥得作用,另一方面,痛陈当时民风之劣,“道理未臻;民不见化,市井乡间,尚然元俗[1]”.表明了教化得必要性.此后,朱元璋又以诏书、训谕等方式,对这一咨询题进行了更全面、具体得论述. 朱元璋认为,教化肇始于三皇五帝时期,“三皇立极,寻民以时,庖厨稼穑,衣服始制,居民舍焉.五帝之教以仁义,只是遵三皇之良规,益未备之时宜”[1].从夏、商、周开始,教化成为政治生活中得一项重要内容,并被长期保留下来.“自周至于汉、唐、宋,增减损益,用乃是国昌.民受时宜,家和永康.”[1]教化在历史上所发挥得作用是显而易见得,不管是夏商周三代,依然汉、唐、宋等,其稳定、繁荣无不与实施教化政策有着一定得关系.“昔圣人以德化天下,则民乐从者众,否从者寡,天下治矣.”[2]朱元璋最推崇得是夏、商、周三代,“三代而上治以心,三代而下治以法.心则道德仁义,其用无穷;法则权谋术数,其用有时而穷,故择术不可不慎也.”[3]他认为,三代是以教化作为治国得要紧手段,刑罚则是次要得、辅助性得.这与后世得法为主,教为辅得治国方式迥然不同.“先王不施赏而民观于善,不施罚而民不为戾,何也?仁义本之也.商变夏,周变商,仁义未尝改.”[4]正因此,朱元璋认为,三代树立了一种模式,是后世得楷模.相反,朱元璋对汉朝得统治评价不高,认为“汉治”不如三代,全然缘故是汉朝对教化重视不够,未能“制礼作乐,复三代之旧”[4].基于如此得认识,朱元璋提出明王朝要效法夏、商、周三代,“治国以教化为先”[5]朱元章对明初社会风气得忧虑和不满也是他重视教化得一个重要缘故.“近世风俗,相承流于僭侈,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而奴仆贱隶往往肆侈于乡曲,贵贱无等,僭礼败度.”[6]“兵乱以后,人习斗争,鲜知礼义”.[2]朱元璋认为,元朝近百年得统治是导致社会风气恶劣得要紧缘故.一方面,蒙古统治者把本民族得一些落后习俗带到中原,妨碍了汉人.如明初南京“循习元氏旧俗,凡有丧葬,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惟较酒肴厚薄,无哀戚之情”[7].另一方面,元朝统治者对传统得纲常礼教不够重视,封建得礼义道德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7]“先王衣冠礼义之教混为夷狄,上下之间波颓风靡.”[2]到明初,人们得道德观念已极为淡薄.“乡邻亲戚,不相周恤.甚至强凌弱,众暴寡,富吞贫,大失忠厚之道.”[8]这种封建道德得沦丧,往往导致社会秩序得混乱,也不利于封建政权得巩固.朱元璋认为,要改变社会风气,靠法律等强制性手段是无法奏效得,因此他主张:“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改污染之俗”.[2]即通过教育劝化得方式,宣传封建礼义道德,来达到移风易俗得目得. 关于教化得可行性,朱元璋深信不疑.他认为,人有愚贤,但其善恶既非天生得,也可不能一成不变.“民之为恶,犹衣之有积垢,加以浣濯,则能够复洁,污染之民,以善导之,则能够复新矣.”[8]朱元璋强调教育对人得重要,认为通过教育能够使人成材,“马虽至驽,策励能够致远;木

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1999年第3期(总第86期) 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马植杰 (河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中国,并非个人才能所致,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0而已。秦统一后,虽颁布了在全国推 行郡县制的政令,但面对当时中国仍保留着封建割据状态的现实,他没有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和稳定政局的措施,而 是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役使、大榨取、大刑杀、大巡游、大求仙等,致使民不聊生,百姓疾苦。秦始皇的骄奢淫暴、喜阿 谀奉承的品性与/雄才大略0、/千古一帝0之称的确不相符。所以,对他的评价不宜过高,还应当更低些。 关键词:秦始皇;功绩;过失 中图分类号:K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44(1999)03-0051-04 一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贡献 众所周知,统一国家的出现,不是只凭个别英雄人物就能做到,它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做基础的。秦中央集权封建皇朝的建立,正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春秋时期,由于铁工具的使用日益广泛,农业、手工业和交通相继发展起来,人民的经济生活自然也日益密切,这就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强,各国统治者争夺土地、人民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兼并战争因之日益剧烈地展开。春秋时,中国还有数以百计的诸侯国,另外,散居着不少的少数民族,可是进入战国时,就只有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大国,而且在各国内部也大致消灭了旧日卿大夫专权世袭的局面,成为具有君主集权性质的新型王国。国家大了,战争规模也日益扩大,最后势必是由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统一中国,哪个国家具备统一中国的条件呢?秦国僻处西陲,经济、政治原来比较落后,可是它所受旧传统保守势力的阻碍较少。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建立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政体,变法积极推行富国强兵的耕战政策,不仅奖励本国人民积极生产,并且招徕三晋人民到秦开垦荒地,还设立军功爵,鼓励战士杀敌立功。另外,秦也招揽国外有识之士担当国家重要职任,秦官吏比较忠于职守,结党营私的现象较少,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较东方各国缓和,所以秦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居六国之前列。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时,秦的疆域已接近其他六国疆域的总和,连当时执政的丞相吕不韦都/欲以并天下0[1],公元前237年,嬴政亲政时,李斯建策说:/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0[2]。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也说:/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0[3]可见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主要还是由于秦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总体优势,并非秦始皇个人才能所致。 郭沫若早在1943年就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业作出论断:/中国自春秋以来,由十二诸侯而成七国,无论在政治上与思想上所走的都是趋向统一的路线,而始皇乘六世的余威,处于居高临下的战略地位,益之以六国诸侯的腐败,故他收到了水到渠成的大功。0[4]这个说法是极有见解的。历代创业国主如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都善于用人驭将,身经百战,摧破强敌,平定天下。秦始皇则一直深居朝堂,从未参加过实际战斗,就此而论,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不过与司马炎之灭吴相类似。就他在统一前的表现而论,他一直到22岁平定嫪毒之乱后,才开始亲自处理政务。由是以观,秦始皇早年表现并非突出,他亲政以后至统一前虽有些较好表现,如虚心纳谏,择善而从,谦恭下士,遇事能讲策略,分别缓急等,但很难就此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特别是他统一之后,把历代人民用血汗和泪以及先王艰苦创业换来的统一大业,全部说成是他自己的功德,将自己吹捧为旷古未有的超级皇帝,这种表现只能显示他器小识短。1995年白寿彝等主编的5中国通史6中说:/一般对秦始皇在统一上的作用,多推崇过高,秦 收稿日期:1999-04-20 作者简介:马植杰,男,1922年生,汉族,河北定洲人。研究员,从事秦汉三国史研究。 ) 51 )

浅谈明朝内阁制

标题:浅谈明朝内阁制 摘要:本文主要从明朝内阁制的产生、发展谈起,简要讲述了内阁制的特点,运作方式以及对明朝政治的影响等。 关键词:朱元璋,内阁制,首辅,明朝,皇权 引言:朱元璋是一个崇尚强权、铁腕统治的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然而,其后世子孙却确立了相当于宰相职权的内阁制。 “朱元璋不守规则的行为只是害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孙辛苦操劳,对于整个明朝政治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朱元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没有砸到这个朝代。”――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谈朱元璋废除宰相制。那么明朝的内阁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将对明朝的政治有哪些影响呢? 正文: 一:内阁的产生: 1.宰相的废除: 明朝建立初期,职官设置沿袭元朝,中央以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 明洪武十三年,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爆发,明太祖朱元璋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领六部,规定此后不准再设宰相,臣下有敢奏请者,处以极刑。《皇明祖训》里,朱元璋有如下论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2.内阁的成立: 然而,废除宰相后,一个问题也随之应运而生:各种事物,无论巨细,都要皇帝躬亲为之。吴晗先生曾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生动地就表现了这一点,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了将近三个钟头时间,都是什么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可见,废除宰相之后,凭皇帝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处理如此多的事物的。于是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命解缙等七名翰林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务,为了避宰相之名,称之为“内阁”,即皇宫内的君主私人办公室。不过,此时的大学士没有实权及切实职务,只是遵照皇帝的旨意办事。

《明史研究》(1-8辑)

《明史研究》总目(1-8辑)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2005年06月13日11:33:42 星期一) [编者按]《明史研究》是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的一份不定期刊物,1991年创刊,到今年已出版8辑。受中国明史学会委托,笔者将8辑目录整理成电子文本,在史学评论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3d7313328.html,)上发布,以使学界了解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情 况。 高寿仙 2004年8月31日 第1辑 《明史研究》创刊祝词白寿彝、王毓铨、魏斐德、山根幸夫、田中正俊、鹤见尚弘户役田述略王毓铨 论明代封建土地关系李文治 明代的寄庄韩大成 明万历《山西丈地简明文册》考释张海瀛 再谈火佃彭超 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栾成显 明代盐业荡地考察刘淼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陈高华 从《圣学心法》看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理想毛佩琦 读《明武宗实录》条记李洵 论解缙商传 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孙文良 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张显清 明代科举制度述论张德信 明代乡里组织初探王昊 朱元璋与凤阳歌白振亚 明代的乐户张正明 明清俗文化的传播姜士彬 明“靖难之役”与朝鲜朴元熇 晚明的尚武精神陈宝良 读史札记 明初讳元说析辨张和平 附录 明史研究论著索引(1990年度)薛惠引 第2辑 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谢国桢遗稿

皓首尽瘁史坛垂芳——谢国桢先生传略韦祖辉 《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深切怀念谢国桢先生林甘泉怀念谢刚主先生李学勤 文章·风范·长者——怀念谢国桢先生刘重日 忆随刚主师江浙访书商传、任道斌 “三不”见为人——追怀刚主师姜纬堂 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雷梦水 回忆谢刚主先生马春怀 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周绍泉 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田培栋 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鲍彦邦 明末江南乡绅的家庭经济——关于南浔庄氏的家规(日)滨岛敦俊略论仁宣时期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郭厚安 内阁权力与明代政治谭天星 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王世华 明代谪寓辽东流人研究杨旸、梁德、洪云 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万明 明代与中亚诸国的交往沈定平 宋应星的军事思想南炳文 虞胤、韩昭宣起义与傅山何龄修 《大明成化年镇番卫军民屯田图》疏正吴景山 新发现的万历《繁峙县志》研究李裕民 书讯 明史园地中又一奇葩——评张显清著《严嵩传》//张德信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期简介鲍龙 学会动态 明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曲阜召开 附录 1991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巩华阳 第3辑 简论明皇朝保护江南重赋区的若干重要政策林金树 明代马户述论李济贤 明中后期对市场贸易的法律管理姜晓萍 龙骨车与农民(日)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方志远 明朝前期学官制度述论战继发 明代的武举制度晁中辰、陈风路 明代的保甲与火甲陈宝良 王守仁与南赣乡约曹国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