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徒制教育在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形成自身的体系。西方的一些国家则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实施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学徒工,也就是通过师徒关系将企业中的实际操作和学校的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一位企业中的工程师,即师傅,每次收少量徒弟,这是与传统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最大不同,虽然这样好像显得有些低效,但它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学校传统教育的高效补充。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现的就是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每周1-2天的学校理论学习,3-4天的企业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7。上述是一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组织形式,可见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理论学时比较少,所以要求学校据此特点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同时把实践作为重中之重。

2现代学徒教育模式的特点

(1)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现代学徒制也正是为了体现这个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目标明确、前景明确,所以大部分学习积极性高,并且应该有一大批学生被原企业在毕业后录用。

(2)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内容由学生和企?I双方共同制定,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上应知应会的知识,而且突出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最先进、最真实的生产理念、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

(3)理想状态下,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不需要缴纳费用,而且根据个人的表现还会享受学徒工资,这从另一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现代学徒制最具发展潜力的原因之一。

3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多是针对专业课程中实践性较强,而抽象概念又多的内容放到实验或者实训课程中来完成。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则是一种更加系统化的多方协作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徒制教育在很多方面也进行调整和完善。学徒制教育模式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要通过工作任务和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完成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实际工作中如何做课上就如何来讲授,而且整个过程由双师型教师来进行授课。学习的同时也在工作,在企业时就完全按企业员工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约束,这样学生也能够体验到企业的经营理论与运营模式。

4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基本要素

(1)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需要多方来共同实践,不仅包括企业和学校,国家在政策和制度上也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当然还有法律上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种模式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实施,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率。

(2)师资队伍

由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来授课是现代学徒制得以高效实施的必要保证,也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其基本要素之

一。包括了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数量的可行性及质量的保障性,这些还都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同时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与企业的工作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也是需要强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专业技术技能与实际项目的经验,是用人单位较为看重的方面,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目标,但这个目标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可一旦能够在这方面有本质的突破,将会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因此,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来实践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模式将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为关键要素。

(3)教育方式

依据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校企双方建立完整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后,如何采取一种可行又高效的教育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显然不能满足其办学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的师傅适时的介入,以达到实践技能的有机培养。这也就展现出了现代学徒制的优势所在,由企业具备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承担师傅的角色,把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教育效果。

5学徒和学生的区别

从传统意义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学科体系下偏向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掌握,学徒则是在作坊进行技能的学习,偏向于动手能力的锻炼。目前就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讲,培养的学生大多数仍然缺乏企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技能,办学实际状态与行业企业的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中的现代学徒制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该与西方国家的有所区别,应该体现中国的国情,应该展示出学徒与学生的整合关系。

随着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各个领域对于用人的标准及要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遵守规章、能操作将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和范畴发挥其作用、体现其发展空间。而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恰恰与这种思想有着很高的切合度,它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水平,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因此,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具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与企业要求相吻合的实践能力,所以能够使学生具有“零距离就业”的感触与能力。

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体例

×××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是一门学校本位必修课程(工作本位必修课程),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或×××专业(×××方向),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的基础知识,具×××的工作能力,能胜任×××、×××、×××、×××、×××等一线岗位。 本课程应与《×××》、《×××》同时开设,以强化×××的专业×××理念。 1.2设计思路 ×××是×××的×××,是负责×××、×××及×××等×××、×××的×××部门(岗位)。×××作为×××一线部门为×××专业学生提供了×××、×××、×××等重要的工作岗位,同时作为×××,它对学生的×××、×××、×××等素质较其他部门(岗位)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处于×××的地位,是一门专业×××(核心/特色)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按照×××理念,规范、准确、熟练地完成×××各项×××任

务的人才。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中职(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的主要工作内容共制定了×××条课程目标。这×××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等×××的主要方面。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共划分了×××、×××、×××、×××、×××、×××六大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和“能理解……”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以×××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为主要方法,并尽量把×××、×××、×××、×××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在学校情境中,建议结合具体的×××业务,模拟×××服务过程,实施项目教学。可设计的项目包括×××、×××、×××等。本课程的教学尤其要注意突出×××的训练和×××意识的强化。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其中学校本位学习时数×××,工作本位学习时数×××,共计×××学分。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 思考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张风帆 正值三伏酷暑难耐,我们同行八位教师一起去享誉魅力海滨城市——大连学习为期三天的“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与对话研修班”。 授课的专家都是我国教育界关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通过学习了解学徒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但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即“双主体”和“双身份”。“双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双身份”是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 授课专家分别阐述了西欧尤其德国、英国一些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以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法,更要避免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最主要的是结合我国各个省市地域地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徒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摸索中,我国在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培养模式,也有很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例如2012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人员配置、教学管理、招生就业、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实现共管共用,形成了双主体办学机制。目前,学院已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弹性学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张风帆 正值三伏酷暑难耐,我们同行八位教师一起去享誉魅力海滨城市——大连学习为期三天的“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与对话研修班”。 授课的专家都是我国教育界关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通过学习了解学徒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但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即“双主体”和“双身份”。“双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双身份”是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 授课专家分别阐述了西欧尤其德国、英国一些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以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法,更要避免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最主要的是结合我国各个省市地域地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徒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摸索中,我国在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培养模式,也有很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例如2012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人员配置、教学管理、招生就业、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实现共管共用,形成了双主体办学机制。目前,学院已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弹性学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药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在招生的同时,企业参与面试,合格者录取为企业的预备员工,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之后学院与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签订 了“奥迪职业学校项目”合作协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形成了先招生后招工等等。 在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培养模式中,校企双方合作围绕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学院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企业核心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通过岗位能力分析,系统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工学交替“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大亮点。企业也明确主要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内容、学校教师与

认知学徒制二十年研究综述

认知学徒制二十年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学徒制理论提出至今已有20年,此间关于认知学徒制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国外学界的理论研究仍在持续,但更侧重于对它的应用研究,而且该理论的应用结合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进一部拓展。而国内学界,特别是内地学者。仍以理论介绍为主,缺乏针对该理论的实证研究。希望对该理论提出20年来国内外大致的研究状况进行的回顾,有助于国内学界把握其研究动态和方向。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研究;特点;综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统学校教育的诸多弊端愈加突出,如教学中过于注重被“打包”的事实性知识的传递,忽视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教学脱离其应用情境,学生的“知”与“行”脱离,学生学到的是大量不可迁移的、无助于真实生活中问题解决的惰性知识;学习被看成是个人追求,教师主导的学校文化阻碍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美国认知科学家科林斯(Allan Collins)和布朗(John Seely Brown)等从人类学家莱弗(Jean Lave)关于传统手工学徒制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吸取了示范、指导和脚手架等传统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同时又结合学校教育中更注重认知能力培养的特点,将传统学徒制进行升级,于1989年正式提出了认知学徒制理论。 认知学徒制理论框架主要聚焦于四个维度,即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共包含18个构件。如表l所示: 认知学徒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学范式刚刚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对学习的研究正逐渐由认知转向情境,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初现端倪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和教学理论。认知学徒制自提出以来,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该理论正式提出20年之际,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回顾和综述。 一、国外学界关于认知学徒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一)理论提出及其推广 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公开正式提出是在1989年。然而,在此之前,科林斯等人就发表了关于认知学徒制的两篇技术报告,分别是1987年科林斯、布朗和纽曼(Newman,S.E.)合作的“认知学徒制:教授阅读、写作和数学的技艺”和1988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John Seely Brown;Allan Collins;Paul Duguid Educational Researcher,Vol.18,No.1.(Jan.-Feb.,1989),pp.32-42. Stable URL: https://www.doczj.com/doc/3610391300.html,/sici?sici=0013-189X%28198901%2F02%2918%3A1%3C32%3ASCATCO%3E2.0.CO%3B2-2 Educational Researcher is currently published b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Your use of the JSTOR archive indicates your acceptance of JSTOR's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Use,available at https://www.doczj.com/doc/3610391300.html,/about/terms.html.JSTOR's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Use provides,in part,that unless you have obtained prior permission,you may not download an entire issue of a journal or multiple copies of articles,and you may use content in the JSTOR archive only for your personal,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contact the publisher regarding any further use of this work.Publisher contact information may be obtained at https://www.doczj.com/doc/3610391300.html,/journals/aera.html. Each copy of any part of a JSTOR transmission must contain the same copyright notice that appears on the screen or printed page of such transmission. The JSTOR Archive is a 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 providing for long-term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to leading academic journals and scholarly literature from around the world.The Archive is supported by libraries,scholarly societies,publishers, and foundations.It is an initiative of JSTOR,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with a mission to help the scholarly community take advantage of advances in technology.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JSTOR,please contact support@https://www.doczj.com/doc/361039130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3610391300.html, Tue Jun2613:52:032007

现代学徒制课程和教材开发基础方案图文稿

现代学徒制课程和教材开发基础方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现代学徒制(专业名称)专业 课程和教材开发基础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高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专业发展,办一流特色学校,给学徒提供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机会,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在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发现代学徒制特色岗位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 一、课程及教材开发总体目标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针,立足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以发展性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培养为着力点,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技能建设为支撑,为学徒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就业/创业以及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未来,课程及教材开发输出成果包括岗位课程及教材、职业素养课程及教材,其将在切实可操作、可实施的基础上,获得试点学生、家长、教师、校企以及专家和相关教育专管部门的认可,并具有进行较强的区域大范围推广的价值。

(一)岗位技能培养目标 以企业实际岗位为核心,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在“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指导下,校企通力合作,面向行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岗位技能水平、实践动手能力,能从事行业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及教材开发(岗位技能课程开发具体目标,各校企可根据自身专业方向进行填写)。 (二)职业素养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及教材开发通过对工匠文化、学徒文化、企业文化、人文精神、职业素养、职业心理的塑造,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旨在让学徒学会共同生活,促进其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其完善的人格,促进学徒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学徒参与社会生活打造良好基础。 (三)“双师型”师资培养目标 更重要的是,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及教材开发将逐步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岗位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学徒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课程及教材开发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17号)文件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及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学院情况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集文、理、工、商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等专科院校。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8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和“质量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荣获“首届中国(江西)十大职业教育培训品牌”,“江西省第一批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最佳就业认同奖”、“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全省绿化模范单位”、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加快融入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为契机,

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着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冶金技术仿真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PLC技术实训中心等100余个实习实训室;同时立足江西冶金行业,依托新钢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60多个校外大生产实习基地。其中,仅新钢集团公司实训基地就有炼钢厂、炼铁厂等18家,实现了“零距离”培训。 学院十分重视与世界500强及中国200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精诚合作。目前,学院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北京首钢公司、江苏沙钢、上海米其林轮胎、韩国浦项不锈钢公司、宁波金田铜业、江西铜业、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深高速、广州本田公司、深圳华美集团等200多家大型优质企业建立了就业伙伴关系。学院还投资2.1亿元建设了一个环境优美、风景迷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高职新校区。学院将致力建设成为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良、教学管理规范、育人环境良好、冶金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合作单位情况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钢公司)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占地面积28508亩。新钢公司是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下属单位主要有主体单位24家,全资子公司15家,还有新华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昆明滇新锰铁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等15家控股参股企业。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47 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91人。新钢公司资产总值107.61亿元,具有年产生铁90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410万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徒制教育在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形成自身的体系。西方的一些国家则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实施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学徒工,也就是通过师徒关系将企业中的实际操作和学校的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一位企业中的工程师,即师傅,每次收少量徒弟,这是与传统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最大不同,虽然这样好像显得有些低效,但它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学校传统教育的高效补充。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现的就是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每周1-2天的学校理论学习,3-4天的企业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7。上述是一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组织形式,可见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理论学时比较少,所以要求学校据此特点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同时把实践作为重中之重。 2现代学徒教育模式的特点 (1)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现代学徒制也正是为了体现这个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目标明确、前景明确,所以大部分学习积极性高,并且应该有一大批学生被原企业在毕业后录用。 (2)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内容由学生和企?I双方共同制定,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上应知应会的知识,而且突出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最先进、最真实的生产理念、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 (3)理想状态下,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不需要缴纳费用,而且根据个人的表现还会享受学徒工资,这从另一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现代学徒制最具发展潜力的原因之一。 3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项目编号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项目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试点单位╳╳╳学校填表日期2017年5月16日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6年11月 1 填表要求1. 请认真论证、准确逐项填写任务书每一个栏目。 2. 任务书左上角项目编号栏,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统一编号填写。 3. 表中栏目空白不足的可加页。 4. 请用四号仿宋字填写,A4纸双面打印,每份任务书单独装订。 2 一、基本信息项目名称试点单位所在市项目负责人姓名行政职务通讯地址单位联系电话手机联系人姓名行政职务通讯地址单位联系电话手机备注数控

技术应用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中专学校╳╳╳市校长所属部门╳╳职业中专学校邮政编码工作单位电子信箱工作单位电子信箱邮政编码 3 二、试点方案一、学校概况×××中专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四川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13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占地406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700余万元,图书资料13万余册,建立了90余个实训室共3600个工位的实训基地,建立了80个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共有13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是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美容美发、财经、建筑、计算机专业是市级重点专业。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数控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100所“半工半读试点”学校。2008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初期通过引厂入校与射洪聚源机械厂进行校企合作,建立了校中厂;2012年与四川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实训车间引进一条生产线;2016年与四川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和四川星达机器人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开辟了数控机器人制造方向和3D打印技术方向,并尝试组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招收学生30人。隆鑫公司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添置了近50万元的设备,校企双方共同研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全程参与了招工招生,今年已派3轮技师进校指导教学,还对学生设置奖学金,对文化课教师提供课时补助,初步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一体化模式。 二、合作单位概况 1.四川省隆鑫科技包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0806

认知学徒制理论与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摘要: 认知学徒模式能够培养学习者的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有很强的适切性。认知学徒制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设计策略有:专业引领和理论支持,探索循序渐进的教学序列,以案例为载体的观摩学习,建构互动与反思的实践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认知学徒模式;语文教师;培养 高师中文系负担培养语文教师的责任,除了语言学文学等本体性的课程之外,教育学类课程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课程。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从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作为职前教育而且作为在职培训主要内容的语文教育学课程必须改革。在高师中文系不仅课时比例应该提高,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改进。语文教育学课程,历来是教学科研的薄弱地带。传统的理论讲授加短期实习的模式,不利于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学生感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无力的,在职教师培训中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已引起人们对仿效真实工作情境的认知学徒制理论的

广泛关注。基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对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认知学徒制理论对语文教师培训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基本观点 所谓认知学徒制,是一种从改造学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关注的不是概念和事实知识的获得,而是重视专家在获取知识或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复杂现实问题时所关涉的推理过程、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将学校课程中的抽象学习内容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之中,主张学习与实际的工作环境关联起来,让学习者充分了解学习的目的与应用,理解工作的相关性,并参与专家行为;鼓励学生反思并清晰表达不同任务之间的共同原理,使学生逐渐独立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允许学习者在完成复杂任务过程中,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及小组问题求解等方法将复杂的认知过程外显化,以促进自我修正和自我监控等元认知技能的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认知学徒模式可通过开发兼容职业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以及学术课程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整合课程,以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一体化问题的解决。 由柯林斯(Collins)、布朗(Brown)、纽曼( Newman)首先提出的认知学徒制模式包括四个构件: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 一、内容。在内容上选择领域性知识,包括概念、事实和程序性

现代学徒制申报方案..

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我校校企双制、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校企“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逐步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机制 学校在合作企业中选择具有教育培训能力的企业,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招生中,学徒依据企业用人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面试择优录

取。为了明确学徒制培养中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二)完善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机制 学校和企业依据联合培养框架协议按程序自主设置专业,共同制定学徒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等,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其中,学校完成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组织考试,企业完成的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进行考核。 (三)提升学徒培养能力 建设校企“双师”的教师团队。学校教师要坚持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技能指导。充分发挥校办企业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徒岗位技能训练中的平台作用,提高学徒培养质量,保障学徒安全和权益。 (四)加强队伍建设。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一、引言 为满足养老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及相关岗位群的专业化人才需求,很多学校在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建设中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订单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要求“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形成双导师制”。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双导师”的内涵特征 为了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双导师”师资队伍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有力支撑。在现代学徒制框架下,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双导师”教学团队主要由学校专业群中的骨干教師和养老机构一线工作的师傅组成,学校的“教学导师”承担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并跟踪学生在企业的培训、学徒顶岗实习的表现,“企业师傅”负责学徒在企业的专项技能培训和工作指导[1]。目前,现代学徒制在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内开始试点和推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一流企业或民政部门签订校企合作,成立了“杨浦区养老高级人才班”“星健养老高级人才班”“厚德世家养老高级人才班”“福建省泉州市慈善总会养老高级人才班”“万众和班”等学徒制订单班。该培养模式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对该专业群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境和操作性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困境以及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校内导师和企业师傅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出“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三、“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一)建立严格的“双导师”选拔和遴选制度 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面向的岗位群包括养老运营管理、健康管理、养老照护、康复保健等。该专业群必须建立两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一支是来自校内的教学导师,承担校内导师的人员必须具备本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有研究生学历及中级职称、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另一支是来自校外的有一定理论基础且岗位核心能力强的企业师傅。企业师傅要求有大学及以上学历,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校内外导师应具备以下素质,即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切实的指导能力、良好的师德素养以及熟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二)加强“双导师”师资培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1.校内导师进行下企业锻炼和顶岗实践,提高养老服务实务能力

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第六至八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 把它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始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 项目编号 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项目任务书 项目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试点单位╳╳╳学校 填表日期 20XX年5月16日 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XX年11月 1 填表要求 1. 请认真论证、准确逐项填写任务书每一个栏目。 2. 任务书左上角项目编号栏,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统一编号填写。 3. 表中栏目空白不足的可加页。 4. 请用四号仿宋字填写,A4纸双面打印,每份任务书单独装订。 2 一、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试点单位所在市项目负责人姓名行

政职务通讯地址单位联系电话手机联系人姓名行政职务通讯地址单位联系电话手机备注数控技术应用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中专学校╳╳╳市校长所属部门╳╳职业中专学校邮政编码工作单位电子信箱工作单位电子信箱邮政编码 3 二、试点方案 一、学校概况×××中专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四川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XX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占地406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700余万元,图书资料13万余册,建立了90余个实训室共3600个工位的实训基地,建立了80个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共有13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是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美容美发、财经、建筑、计算机专业是市级重点专业。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数控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100所“半工半读试点”学校。 20XX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高职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下可以进一步壮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对于提高院校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对于壮大院校师资队伍,提高院校办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包括的内容较多,如兼职教师的聘任、教师的人员流动等。高职院校的双导师制可以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专业研发力度,壮大院校师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分析 (一)校内指导教师职责 现代学徒制校内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指导教师要严格约束自己,遵守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开展教学任务;二是高职院校校内指导教师需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对自身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三是校内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以

便更好地对学生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四是校内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将实习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实习期间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等告知学生,开展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五是校内指导教师需要为学生解疑答惑,开展好专业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六校内指导教师需要与企业师傅有效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更全面了解学生,嘱咐学生配合好企业师傅,促使自身尽快掌握操作技能;七校内指导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归纳新知识的能力,并指导学生如实填写实习日志,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八校内指导教师要将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学校,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听取企业师傅的意见,做好校企联络员的职责[1]。 (二)校外指导教师职责 现代学徒制校外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结合岗位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校外指导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并落实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三是校外指导教师要经常与校内指导教师沟通,并结合校内指导教师的意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四是校外指导教师要落实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生产技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五是校外指导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生产实践的积极性,并在实践操作后及时填写心得体会,由校外指导教师查阅,并写上评语;六是校外指导教师需要具备耐心、细心以及责任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教职成〔2015〕9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导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过渡,建立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效运行“学院、企业、系部、学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到2020年,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由学校主导与企业签订实施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一 传统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将知识抽象化,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相分离,忽视了社会文化对学习者的经验与认知结构的作用,忽视了个体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而建构主义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关注学生对意义的建构,强调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何克抗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和传授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即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多种多样,目前较为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由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毕保德(Peabody)学院的学习技术中心(Learning Technology Center,LTC)于1984年开始启动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结果。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它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教学,它在教学中以逼真情节为内容的影像作为“锚”,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靠的宏观情境(Macro—context)。抛锚式教学遵循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①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同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②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抛锚式教学的方法有搭建脚手架、镶嵌式学习、主动学习,允许学生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由学生担任教学的指导者,发展有关体验的表征,学生自己生成项目、智能模拟、合作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1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目标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二、试点内容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研制、实施

招生招工方案。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实行多种招生考试办法,为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徒提供机会。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