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表达技巧修改版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167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小说语言技巧概览1.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语言的基本特征及艺术价值。
掌握小说中常见的语言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1.2 教学内容:小说的语言特点:个性化、生动形象、情感色彩、风格独特。
语言技巧的分类:描写、对话、叙述、修辞。
1.3 教学活动:分析经典小说段落,引导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魅力。
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小说语言风格的看法。
第二章:小说的描写技巧2.1 教学目标:掌握小说描写的不同手法及其作用。
学会分析描写如何塑造人物、渲染氛围、推进情节。
2.2 教学内容: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外貌、心理、动作、环境。
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性格、营造氛围、推动故事发展。
2.3 教学活动:观看小说片段的视频解读,理解描写手法的运用。
学生示例分析,练习解读描写技巧。
第三章:小说的对话技巧3.1 教学目标:了解对话在小说中的功能。
学会分析对话如何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3.2 教学内容:对话的形式:独白、对话、群像对话。
对话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揭示心理、推进情节。
3.3 教学活动:挑选小说中的对话片段,分析其表现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对话技巧。
第四章:小说的叙述技巧4.1 教学目标:掌握小说叙述的不同视角及其特点。
学会分析叙述技巧如何影响故事表达效果。
4.2 教学内容: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全知视角。
叙述技巧的作用:增强真实感、塑造悬念、多元视角。
4.3 教学活动:对比分析不同叙述视角的小说片段。
讨论叙述技巧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小说的修辞技巧5.1 教学目标:认识小说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学会运用修辞技巧丰富小说语言。
5.2 教学内容:比喻、拟人、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
修辞的作用:增强表现力、深化主题、美化语言。
5.3 教学活动:搜集修辞手法的实例,分析其在小说中的效果。
创意写作练习,运用修辞技巧创作短篇故事。
第六章:综合分析小说语言技巧6.1 教学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描写、对话、叙述、修辞技巧分析小说。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病句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修改病句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病句的定义和分类。
修改病句的意义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定义和分类。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修改病句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病句的类型和识别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和特征。
培养学生识别病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成分残缺:主语、谓语、宾语的缺失。
成分赘余:多余的词语或成分。
搭配不当: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合适。
语序不当:词语或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错误。
2.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和识别各种病句类型。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识别病句的能力。
第三章: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补充缺失的成分:找出缺失的成分并补充完整。
删除多余的成分:找出多余的成分并删除。
调整搭配:找出不合适的搭配并进行调整。
调整语序:找出语序错误的句子并进行调整。
3.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示范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实践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常见病句修改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常见的病句实例,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讨论修改后的句子是否更加通顺和合理。
4.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的病句实例,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讨论法:让学生讨论修改后的句子是否更加通顺和合理。
第五章:总结与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巩固学生对修改病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修改病句的能力。
5.3 教学方法总结法: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法: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修改病句的能力。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教案第二课时基础知识点之二表达技巧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内容口诀及解题思路。
二.教学课题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基础知识点之二如何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目标1.巩固内容口诀与运用;2.了解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牢记一句有关表达技巧的口诀,并能在具体题目中灵活运用;3.能够清晰地复述解题思路,养成解题时写草稿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牢记表达技巧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五.教学难点复述解题思路,养成写草稿梳理答案要点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导语】表达技巧,也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托物起兴,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卒章显志,象征,衬托、反衬、烘云托月,想象、联想,照应,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③选材剪材。
④行文的结构。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高考中涉及表达技巧的题目多数集中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诗歌鉴赏中,也在语言综合运用中有所考查。
这里所讲的是现代文阅读中的技巧,主要是表现手法(包括修辞),其他的知识点(如结构、人物形象等)另有专章阐述。
【解题策略】考查表现手法历来受到高考出题人的青睐,多数考卷都直接或间接地问到该知识点。
对此,我们的解题策略是:第一步,检查有无修辞,确定运用了哪种(哪些)修辞手法;这里的修辞是宽泛意义上的修辞,包括一些写作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烘托、叠字、顶真、双关、通感、仿词等第二步,检查有无描写,确定运用了哪种(哪些)描写方法;主要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人物描写,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景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反面描写等描写角度。
一、词的选择和意义引申考研翻译的过程和核心解题策略一、理解应以原文,拆分语法结构二、改变原文顺序,组合汉语译文词义选择和词义引申词义的选择和词义引申是考研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技巧。
1.在1994年72)题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 中,school 是“学派”的意思,而不是“学校”的意思;2.在1996年74)题elegant system 中,elegent是“完美,完善”的意思,而不是“优雅”的意思;3.在2001年75)题And home appliances will become so smart that ...中,smart 是“智能化”的意思,而不是“聪明”的意思;4.在2003年75)题like the concept of set in mathematics 中,set 是“集,集合”,而不是“一套,放置”等意思;5.在2004年62)题we are obliged to them 中,obliged是“感谢,感激”,而不是“被迫”的意思。
词义的选择例1.I’ll see her home tonight.今晚我送她回家。
例2. India is the home of elephants.印度是大象的生长地。
例3.He’s at home with the classics.他精通古典文学。
例4.New homes are for sale.新房出售。
例5.She’s at home where she is.她在哪儿都自由自在。
例6.Maternity homr costs in America have gone up sharply.美国妇产医院收费已经急剧上涨。
例7.Much is produced here for home market.这里为国内市场生产了许多产品。
例8.He looks on London as his home.他把伦敦看成是他的故乡。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第一章:诗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抒发情感、描绘景物、表达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1.2 诗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史诗、抒情诗、儿童诗等。
1.3 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二章:诗歌的表达技巧2.1 意象与意境: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形成生动的意象,构建优美的意境。
2.2 比喻与象征:运用比喻手法,使抽象事物具体化,运用象征手法,寄托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3 拟人与托物言志:将人的情感赋予非人事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4 对比与衬托: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第三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3.1 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节奏是指诗句的长短、停顿和重音等有规律的组合。
3.2 诗歌的韵律:诗歌的韵律是指诗句中押韵的规律和节奏的和谐。
3.3 诗歌的韵脚:诗歌的韵脚是指诗句末尾押韵的音节。
3.4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的运用:通过运用节奏和韵律,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第四章:诗歌的修辞手法4.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描写另一个事物,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4.2 拟人:将人的情感赋予非人事物,使其具有人的特征。
4.3 夸张: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大描写,突出其特征。
4.4 反问:用疑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加强语气。
第五章:诗歌的鉴赏方法5.1 了解诗歌的背景:了解诗歌创作的年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
5.2 分析诗歌的主题:通过诗歌的形象、情感和思想,揭示诗歌的主题。
5.3 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5.4 感受诗歌的情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六章:诗歌的结构与形式6.1 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
6.2 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形式是指诗歌的外在形态,包括诗行、诗节、诗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