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摘要:石油沥青是原油馏分之一,常温下呈黑色的无定型固体。性质特殊,生产工艺复杂,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目录

第1节石油沥青性质 (1)

第2节石油沥青生产 (2)

第3 节常用石油沥青的用途 (6)

第4节石油沥青市场展望 (7)

姓名:戚本杨

班级序号: 30

学号: 201100961

班级:储运11101班

院系:石油工程学院

日期: 2013 -11-13

(一)石油沥青性质

石油沥青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3%,。具有很好的粘结性, 绝缘性和不渗水性,并能抵抗多种化学药物的侵蚀,石油沥青是石油中最重,组成结构最复杂的组分,除乳化沥青外,常温下沥青是黑色无定型固体,具有脆性,断面有光泽。具有以下性质:

一、黏滞性(黏性):石油沥青的黏滞性是反映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性能指标。沥青的黏滞性与其组分及所处的温度有关。当地沥青质含量较高、又有适量的树脂、且油分含量较少时,黏滞性较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升高,黏滞性随之降低,反之则增大。建筑工程中多采用针入度来表示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其数值越小,表明黏度越大,沥青越硬。针入度是以250C时100g重的标准针经5s沉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表示,每深1/10 mm,定为1度。

二、塑性: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形状性质,它是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之一。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延度越大,塑性越好,柔性和抗断裂性越好。延度是将沥青试样制成∞字形标准试件,在25t水中以5cm/min的速度拉伸,直至试件断裂时的伸长值,以“cm”为单位。

三、温度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是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工程中使用的沥青,要求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否则容易发生沥青材料夏季流淌或冬季变脆甚至开裂等现象,使防水层失效。通常用软化点来表示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即沥青受热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态时的温度。软化点越高,表明沥青的耐热性越好,即温度稳定性越好。沥青的软

化点不能太低,不然夏季易融化发软;但也不能太高,否则不易施工,品质太硬,冬季易发生脆裂现象。

四:大气稳定性。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性能:在阳光、空气和热的综合作用下,沥青各组分会不断递变。低分子化合物将逐步转变成高分子物质,即油分和树脂逐渐减少,而地沥青质逐渐增多。实验发现,树脂转变为地沥青质比油分变为树脂的速度快很多(约50%)。因此,使石油沥青随着时间的进展而流动性和塑性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这个过程称为石油沥青的“老化”。所以,大气稳定性可以抗“老化”性能来说明。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常以蒸发损失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

此外,为评定沥青的品质和保证施工安全,还应当了解石油沥青的溶解度、闪点和燃点。溶解度是指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或苯中溶解的百分率,它表示石油沥青中有效物质的含量,即纯净程度。那些不溶解的物质会降低沥青的性能(如粘性等),应把物视为有害物质(如沥青碳或似碳物)而加以限制。闪点和燃点的高低表明沥青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的大小,它关系到运输、贮存和加热使用等方面的安全。例如建筑石油沥青闪点约2300C ,在熬制时一般温度为l85~ 2000C为安全起见,沥青还应与火焰隔离。

(二)石油沥青生产

石油沥青的生产方法主要有蒸馏法、溶剂法、氧化法、调合法以及这四种工艺之间的组合。

一、蒸馏法:在炼油厂内采用塔式蒸馏法将原油各馏分经汽化、冷凝,而使之按沸点范围分为汽油、煤油、柴油和蜡油等轻质产品馏分从分馏塔顶部和侧线分别抽出,与此同时,原油中所含高沸点组分经浓缩而得到石油沥青。常减压装置的减压

塔底渣油符合某种道路沥青规格的即称之为直馏沥青,否则即称为减压渣油。因此,生产优质沥青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原油。众所周知,用蒸馏法直接得到的沥青大部分都是用于铺筑道路的沥青,它是道路沥青生产中加工最简便、生产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沥青总产量中的70%~80%都是用蒸馏法生产的。蒸馏法生产石油沥青是通过减压蒸馏实现的,对于重质原油,其密度越大,减压要求的真空度就越大。为了实现高真空,设计采用大塔径、三级抽真空、低速转油线,压力降较小的大通量规整填料等;在操作上根据加工原油的性质不同采用在减压塔底和炉管注入蒸汽(湿式)或不注汽(干式)的操作方式,提高减压塔的拨出深度,增加减压渣油的稠度,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重交通道路沥青。

二、溶剂法:溶剂法脱沥青主要是指炼油厂中广泛使用的丙烷脱沥青工艺。溶剂法是利用溶剂对渣油各组分的不同溶解能力,从渣油中分离出富含饱和烃和芳烃的脱沥青油,同时得到含胶质和沥青质的浓缩物。前者的残炭值低、重金属含量小,可以作为催化裂化或润滑油生产的原料;后者或直接或通过调合、氧化等方法,可以生产出各种规格的道路沥青和建筑沥青。近期研究表明,溶剂脱沥青的脱蜡效果也较明显,对沙特中质原油减压渣油,经丁烷脱沥青后,蜡含量由原料的

2183%(质)降至1124%(质)。目前溶剂法已成为中国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目前使用的溶剂主要是丙烷、丁烷,也有少数用戊烷的。溶剂的溶解能力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选择性却相应变差。溶剂脱沥青装置用于制取润滑油料时,多以丙烷为溶剂,同时得到抽余沥青。由于受溶剂的溶解能力和操作条件的限制,丙烷脱沥青软化点不高、针入度偏大,质量达不到道路沥青规格的要求。用于生产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原料时,以丁烷或戊烷为溶剂,既可提高抽出油收率,也相应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

三、氧化法:氧化法是将软化点低、针入度及温度敏感性大的减压渣油或溶剂脱油沥青或它们的调合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入空气,使其组成发生变化,软化点升高,针入度及温度敏感度减小,以达到沥青规格指标和使用性能要求。通过改变原料组成和通空气氧化的条件即调整氧化深度,可以生产道路沥青、建筑沥青及其他专用沥青。渣油的氧化过程是在温度和空气中氧的作用下发生的。渣油通过氧化的结果,除组成上发生变化,饱和烃、芳烃和胶质减少,而沥青质相应增多外,在胶体分散体系的结构上,由于沥青质的增加,分散相相对增多,芳烃和胶质减少,分散介质的溶解能力不足,或由于氧化使分子聚集而形成网络结构,使沥青由溶胶型逐步向溶胶-凝胶型和凝胶型转化。反映在理化性质上是其软化点升高,针入度降低,正庚烷不溶物增加,流动性也大为减小。

四、调合法:调合法生产沥青是指按沥青质量或胶体结构的要求调整构成沥青组分之间的比例,得到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使用的原料组分既可以是采用同一种原油而由不同加工方法所得的中间产品,也可以是不同原油加工所得的中间产品,因而使生产受油源约束的程度降低,扩大了原料来源,增加了生产灵活性,更有利于提高沥青的质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沥青的生产还离不开三大要素的选择:

一:基质的选择 SBS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中掺加少量的热塑性橡胶,通过一定的工艺加工而成。因此,要生产符合规范要求的改性沥青,如何选择基质沥青就成为关键。通常选择基质沥青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要考虑基质沥青与改性剂SBS的伍配性石油沥青是由原油经过常温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和吹气氧化等工艺方法生产的。石油沥青的组成和性质差异,归根到底是由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差异。2)选用合适的基质沥青标号改性沥青等级是按25℃针入度区分的,因此根据工程设计中要求的改性沥青等级来选择合适的机制沥青标号。

二: 稳定剂的选用沥青生产方式有现场加工和成品生产两种工艺。现场

生产加工一般是 3 改性沥青设备与拌和楼配合使用,生产出的改性沥青在储存罐中稍作保温存放即输入拌和楼。这种工艺一般不需加入稳定剂,只要保温搅拌即可。而生产成品改性沥青需要存储、运输,放置时间长。由于沥青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化合物,SBS则属于非极性化合物,SBS 的粘度大,易集中在上部,而沥青则沉在下部,即产生离析现象。这种不稳定性对生产成品SBS改性沥青的存储是不利的,尤其在长途运输时更不容易解决。加入稳定剂可以降低沥青相与SBS之间的界面能,SBS相的分散,阻止SBS相的凝聚,强化相间的粘和。同样,稳定剂的选用也需根据沥青的型号而选择,在生产前必须进行实验,选用合适的稳定剂。

三:设备的选用。 SBS改性沥青生产设备选择的依据是成套设备的设计生产能力,而设计生产能力首先要确定成套设备中主导设备的设计生产能力,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匹配其他设备的生产能力。对于SBS 改性沥青成套设备来说,研磨机是其核心设备,而各溶胀反应釜则是它的主导设备。以上两项的基本参数确定以后,其他设备应以此为依据进行匹配。我公司引进法国埃尔蒙特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其研磨机为德国SIEFER生产的TRIG O NAL胶体磨,三个最大容积为4.5T 的反应釜,生产能力为10-12T/h。需要指出的是,研磨机是整个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由电机驱动,依靠两个齿形面的相对运动(其中一个高速旋转,一个静止),使通过二齿面极度小间隙SBS混合料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离心力、涡流等综合复杂力的作用,使大颗粒混合料经研磨变成小粒度,当混合料达到一定的细度时,SBS与沥青之间便形成连续相的网状结构。目前用于SBS改性沥青生产的研磨机和高速剪切磨机。无论哪种类型,要确保混合料的研磨质量,磨盘之间的间隙必须调准确。间隙过大,SBS 混合料粒径不够小,SBS与

沥青混合不充分不均匀,从而影响质量;间隙过小(1mm以下),这种强力的摩擦力会使SBS改性沥青的温度上升,有可能使沥青老化。此外,齿面间隙的大小还会影响研磨机进出口压差、电能消耗等其他因素。

目前,我国沥青生产企业主要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海油、地方炼油厂、改性沥青生产企业五大部分组成。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我国对沥青的需求始终维持在12000~14000kt。1 2008年国内沥青生产情况目前国内沥青生产厂家约60余家,2008年中国沥青总产量约为8480kt,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总产量约为4900kt,占全国沥青总产量的5718%;中海油的产量约为1570kt,占全国沥青总产量的1815%;地方炼厂的产量约为2010kt,占总产量的2317%。2008年1至12月国内沥青表观消费量为11690kt,较2007年同比下降9%。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改性沥青产品多样化、功能化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普通道路沥青所占比例将逐步降低。目前为适应我国公路等级的提高及采购方式的变化,中石油、中石化的主要生产厂家已停止或即将停止生产普通道路沥青,采用生产重交沥青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常见石油沥青用途

石油沥青广泛用于铺路、建筑、水利、电器、防腐、塑料、油漆等方面。

一、氧化沥青料:在常温下为黑色固体,加热至70℃便为黑色液体,主要用作氧化沥青的原料,采用天然原油经常减压蒸馏所得的减压残油,经丙烷脱沥青生产高粘度润滑油或催化裂化原料。

二、蓄电池沥青:温变适应性、气密性及耐酸性好,主要用作各利蓄电池绝缘封口胶的主料,减压重油在一定条件下氧化而制得

三、碱性石油沥青:耐电性能好,导电度低,均较好。且有一定的低温性能。主要用作电器绝缘材料

四、建筑石油沥青: 含胶质、沥青质多,含炭青质、游离碳和机械杂质少,溶解度高,溶解度高,粘附性好,抗水防潮、不易脆。用于屋顶沥青防层、油毡纸防水层结合材料及建筑工程用地下防水的胶结材料、生产建筑。

还有用于修建各种结构类型的一种冷施工路面的新产品—阳离子乳化沥青用作各种电缆外护层涂料的。用作增强抛光胶的附着力,提高抛光件的光亮度的光学沥青适用于铺筑道路,也可用于屋面防水及制造油毡纸和绝缘材料的道路沥青。用于电缆防潮防腐,或用本沥青包在电缆外部,能上能下节省钢管,电气绝缘填充材料的专用石油沥青

(四)石油沥青市场展望

2009年,国家为拉动内需大力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2005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将用30a时间建成815×104 km国家高速公路网。截止2008年底,国家高速公路网已达6103×104 km,还需建设214×104 km。2006年至2008年我国新建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分别为4460,8200,6433km;2009年高速公路计划修建6600km且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30×104 km。按照1km高速公路平均消费沥青1900t[2]计算,可以预见我国未来5a内的道路沥青需求量至少稳定在10000kt/a, 另外,建筑等行业对沥青的需求也将保持在1650kt/a。 2009年,由于燃料油消费税的提高,导致国内炼油厂燃料油吨油成本增加812元/t,这将促使炼油厂转产沥青产品。据统计,2009年1~3月国内石油沥青产量约为3500kt,较2008年同期3170kt的产量增加了1014%。综合以上因素考虑,2009年国内沥青的价格将随着石油沥青产量的大幅增加和国际原油价格的降低,预计2009年国内石油沥青价格为2800~4000元/t区间。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

沥青材料 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石等矿质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所制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1.元素组成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 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而造成开裂。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沥青路面试验检测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测计划 注①表列内容是在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日常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项目与要求。 ②“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注:①单点检验是指试验结果以一组试验结果的报告值为一个测点的评价依据,一组试验(如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有多个试样时,报告值的取用按《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 ②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必须进行总量检验和抽提筛分的双重检验控制,互相校核,表中括号内的数字是对SMA的要求。油石比抽提试验应事先进行空白试验标定,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度。 11.4.5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铺筑质量进行评定,质量检查的内容、频度、允许差应符合表、表、 表的规定。

注:①表中厚度检测频度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钻坑频度,其他等级公路可酌情减少状况,且通常采用压实度钻孔试件测定。上面层的允许误差不适用于磨耗层。 ②压实度检测按附录E的规定执行,钻孔试件的数量按11.4.8的规定执行。括号中的数值是对SMA路面的要求,对马歇尔成型试件采用50次或者35次击实的混合料,压实度应适当提高要求。进行核子仪等无破损检测时,每13 个测点的平均数作为一个测点进行评定是否符合要求。实验室密度是指与配合比设计相同方法成型的试件密度。以最大理论密度作标准密度时,对普通沥青混合料通过真空法实测确定,对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由每天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计算得到。

道路石油沥青90#(A 级)技术指标技术要求

道路石油沥青90#(A级)技术指标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 Required for Road Construction Bitumen 90# from Oil(GB/T11147-2010) Inspection Limits Test Method Penetration at25℃,100gfor5S,)(0.1mm)80~100 T0604-2011 PI(penetration index) -1.5~+1.0 T0604-2011 Dynamic Viscosity @ 60℃, (Pa·S ) ≥160 T0620-2000 Ductility at 15℃,5cm/min ≥100 T0605-2011 Ductility at 10℃,5cm/min ≥45 T0605-2011 Softening Point (℃)42-52 T0606-2011 Flash Point (℃)≥245 T0611-2011 Wax Content (%)≤2.0 T0615-2011 Density at 15℃g/cm3 To be reported T0603-2011 Solubility in Trichloroethylene (%)≥99.5 T0607-2011 Thin Film Oven Test Loss on Heating,(Rotating Membrane) % Mass ≤±0.8 T0609/T0610-2011 Retained Penetration as % of original ≥57 T0604-2011 Ductility of residue at 10℃, cm ≥8 T0605-2011 Ductility of residue at 15℃, cm ≥20 T0605-2011

石油沥青期货相关知识

石油沥青期货相关知识 概述 众所周知,沥青是最古老的石油产品,人类在认识石油之前便开始使用沥青了。早在5000多年前人们发现了天然沥青,并且利用其良好的黏结能力、防水特性、防腐性能等特征,以不同的形式用作铺筑石块路的黏结剂,为宫殿等建筑物作防水处理,作为船体填缝料等。21世纪的今天,沥青作为工程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广泛的用途,在许多领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产品,而且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 沥青是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生产出来的石油产品。早期沥青来自天然沥青矿,其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是在大约100年前利用原油作为原料之后。只要原油选择合适,通过常减压蒸馏就可以得到铺路用的沥青,或再经过吹风氧化提高沥青的硬度就可得到屋面防渗、防水用沥青。 石油沥青经过一百多年的生产和发展,已经出现道路沥青、防水防潮、油漆涂料、绝缘材料等数十个品种和上百个牌号的产品。目前石油沥青已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使用高等级道路沥青铺筑的路面越来越多。沥青的生产和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公路建设、房屋建筑等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我国是发展中的第一大国,公路建设和建筑业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提出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对石油沥青的需求愈发强劲,市场容量很大。自1988年我国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建成,高等级公路建设在我国迅猛发展。201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5万公里,截止“十二五”末期我国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成为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第一的国家。伴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石油沥青市场方兴未艾,我国无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沥青市场。 沥青的概念及分类 尽管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企图将沥青做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定论。在国外关于沥青的名词有:bitumen,asphalt,asphaltic bitumen等。在国内一般将bitumen,asphalt,asphaltic bitumen均译为沥青,而在使用上,bitumen常常指天然沥青,asphalt常常指石油炼制所得的沥青。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文献与著作中,美国习惯把来自石油加工所得渣油或由渣油氧化所得产物叫做“asphalt”,而欧洲则习惯地称之为“bitumen”。 沥青主要是指由高分子的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黑色到暗褐色的固态或半固态粘稠状物质,它全部以固态或半固态存在于自然界或由石油炼制过程制得。 沥青按其在自然界中获得的方式可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地沥青又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

石油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石油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普通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的检验。 2、引用标准: GB494 SYB1661 SYB1665 SYB1663 GB4509 GB4508 GB4507 SY2805 SY2808 GB4510 3、试验方法 3.1 取样

3.1.1 采样工具 (1)采取膏状石油产品试样时,当在铁盒、白铁桶或袋子中取样时,使用长度约400mm的螺旋形钻孔器或活塞穿孔器;当在大桶或鼓形桶中取样时,使用长度约800mm的螺旋形钻孔器或活塞穿孔器。 3.1.2 一般要求 (1)用来鉴定全部质量指标,必须按照产品的国标、部标或技术规格中所规定的数量采取用于复查某项或数项质量指标,应采取足够分样,这些指标所需的试样数量。 (2)采样工具和容器必须清洁。采样工具和容器使用前后必须用汽油洗净、晾干、收藏。 (3)对于用来掺成一个平均试样所需的试样,允许用同一件采样工具,每次放入石油产品前不必洗涤。 3.1.3 不同试样取样要求 (1)从容器中采取可熔性固体石油产品试样 ①按容器的总件数的2%(但不应少于2件)采取试样。采出的试样以大约相等的体积制成一份平均试样。 ②将采样的大桶立起,顶盖朝上,用抹布将顶盖擦净后取下。刮掉产品表面直径约200mm,厚约10mm的一层,用灼热的刀子割取一块约1kg重量的试样。 将采样的木箱放好,盖子朝上,用抹布将盖子擦净后取下。袋装的产品将袋子打开,然后在每箱或袋中取出一块试样。 ③从每块试样的上、中、下部份割取3块体积大约相等的小块试样。

④将割取的小块试样装在一个清洁、干燥的容器中,交给实验室进行熔化,搅拌均匀后注入铁模内。 (2)从散装可熔性固体石油产品采取试样 在一批产品中要从不同位置选取一些大小相同的块料作为试样。同模铸成的石油产品每100件中采取的件数不应少于10件。未经模铸的石油产品,要在每吨中采取一块试样,但采出的块数不应少于10块。 从每块试样的不同部份割3块体积大约相等的小块试样。 将采出的试样装在一个容器中,交实验室熔化搅拌均匀后注入铁模内。 3.1.4 试样保管 (1)采取的试样(铸块),分成大约相等两份,每份用牛皮纸或羊皮纸包好。 (2)试样上应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牌号、发货工厂、货物批号或大桶、铁盒、车、箱等编号,取样日期、产品标准代号及本中心对样品的所需要注明的内容。 (3)一份试样供实验分析用,另一份保存两个月,供仲裁试验用。 3.2 针入度测定 3.2.1 仪器设备 (1)针入度计 (2)标准针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讲解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 2.1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2 判定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送样规则 3.1 沥青试验送样 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并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送样 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表。 常用沥青混合料试验项目的样品数量

平行试验应加倍取样。在现场取样直接装入试模成型时,也可等量取样。 取样材料用于仲裁试验时,取样数量除应满足本取样方法规定外,还应多取一份备用样,保留到仲裁结束。 取样后当场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等栏目。 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它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记载下列事项: 1、工程名称、拌和厂名称及拌和机型号。 2、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以摊铺的路段桩号等。 3、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 4、取样人、取样日期。 5、取样目的或用途。 4.检测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5.沥青试验 T001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沥青三大指标

开放性实验: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实验指导书: 石油沥青针入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道路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1.2(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实验仪器 1)针入度仪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砝码一只50g±0.05g,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免碰撞针尖。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于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小于125mL。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控温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7)秒表:分度为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 10)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三、实验过程: 1)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2)制备试样方法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4)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5)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6)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的瞬时,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7)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 0.5(0.1mm)。 四、实验结果: 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摘要:石油沥青是原油馏分之一,常温下呈黑色的无定型固体。性质特殊,生产工艺复杂,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目录 第1节石油沥青性质 (1) 第2节石油沥青生产 (2) 第3 节常用石油沥青的用途 (6) 第4节石油沥青市场展望 (7) 姓名:戚本杨 班级序号: 30 学号: 201100961 班级:储运11101班 院系:石油工程学院 日期: 2013 -11-13

(一)石油沥青性质 石油沥青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3%,。具有很好的粘结性, 绝缘性和不渗水性,并能抵抗多种化学药物的侵蚀,石油沥青是石油中最重,组成结构最复杂的组分,除乳化沥青外,常温下沥青是黑色无定型固体,具有脆性,断面有光泽。具有以下性质: 一、黏滞性(黏性):石油沥青的黏滞性是反映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性能指标。沥青的黏滞性与其组分及所处的温度有关。当地沥青质含量较高、又有适量的树脂、且油分含量较少时,黏滞性较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升高,黏滞性随之降低,反之则增大。建筑工程中多采用针入度来表示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其数值越小,表明黏度越大,沥青越硬。针入度是以250C时100g重的标准针经5s沉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表示,每深1/10 mm,定为1度。 二、塑性: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形状性质,它是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之一。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延度越大,塑性越好,柔性和抗断裂性越好。延度是将沥青试样制成∞字形标准试件,在25t水中以5cm/min的速度拉伸,直至试件断裂时的伸长值,以“cm”为单位。 三、温度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是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工程中使用的沥青,要求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否则容易发生沥青材料夏季流淌或冬季变脆甚至开裂等现象,使防水层失效。通常用软化点来表示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即沥青受热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态时的温度。软化点越高,表明沥青的耐热性越好,即温度稳定性越好。沥青的软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docx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单位等级 沥青标号 试验方法160 号130 号110 号90 号70 号50 号30 号 针入度( 25℃, 5s, 100g)0.1mm140~200120~140100~12080~10060~8040~6020~40T0604适用的气候分区注【 1】2-1 2-2 3-21-11-21-32-22-31-31-42-22-32-41-4注【 1】 针入度指数 PI A-1.5~+1.0 T0604 B-1.8~+1.0 A384043454446454955 软化点不小于℃B363942434244434653T0606 C35374142434550 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 s A—60120160140180160200260T0620● 10℃延度不小于cm A505040453020302020152520151510 B30303030201520151510201510108 T0605 A、 B1008050 15℃延度不小于cm C80806050403020 A 2.2 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B 3.0T0615 C 4.5 闪点不小于℃230245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 15℃)g/cm3实测记录T0603 TFOT(或 RTFOT)后T0610 或质量变化不大于%± 0.8T0609 A48545557616365 残留针入度比( 25℃)不小于%B45505254586062T0604 C40454850545860 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 A121210864— T0605 B10108642— 残留延度(15℃)不小于cm C403530201510—T0605 注【 1】:30 号沥青仅用于沥青稳定基层。130 号和 160 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注【2】:经建设单位同意,PI 值、 60℃动力粘度、 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注【 3】: 70 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 或 70~80 的沥青, 50 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 或 50~60 的沥青。

沥青三大指标操作步骤

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沥青软化点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 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mm计。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 入时间5s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 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沥青延度的试 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 用的试验温度为25℃、15℃、10℃、或5℃, 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当低温 采用1cm/min±0.5cm/min拉伸速度时,应在 报告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 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 物的软化点。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针+针连杆+法码=100g±0.05g、盛样皿:金 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内径55×深 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的试样),大盛 样皿内径70×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为 200-350的试样),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 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容 积不小于125mL,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 控温的准确度为0.1℃ 延度仪: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宜大于150cm, 仪器应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 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g±0.05g;恒 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试验准备①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 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 3h(特殊盛样皿)后,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 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 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3h(特 殊盛样皿)。②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 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 保持稳定。 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 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 底板上装妥;将准备好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 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 高出试模,灌模时不得使气泡混入。试验在 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然后用热刮刀刮除 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 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 面应刮得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放入规定 试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温1.5h。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 底板上。按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验徐 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试样在 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 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 - 86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由交通部及城乡建设部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本规范总结了建国以来修筑沥青路面的经验,并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路面平整度指标、沥青质量要求、石料压碎值指标、粗粒式混凝土试验方法等进行了科研及调查工作,收集及吸取了国外修筑沥青路面的先进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一章和七个附录。内容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上拌下贯式、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等路面;还有透层、粘层、封层和附属工程(人行道、自行车道、广场、停车场、桥面),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交通部 1985年12月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第1.0.2条本规范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使用。 第1.0.3条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有关安全防火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1.0.4条对高寒地带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基层 第2.0.1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 四、与面层结合良好。 第2.0.2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整体型: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 二、嵌锁型:泥灰结碎石、沥青贯入式; 三、级配型:级配碎(砾)石、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各种基层的材料 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第2.0.3条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或旧路面(作基层时)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方法和标准,可按现行有关基层规范的规定执行。基层的质量经检 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 第三章材料 第一节沥青材料 第3.1.1条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 沥青等,使用时应根据交通量、施工方法、沥青面层类型、材料来 源等情况选用。 第3.1.2条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二 的规定。 第3.1.3条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气温、 路面类型、施工方法和矿料种类和等级情况按表选用。

沥青针入度试验

SYD-2801E型针入度试验器操作规程 1、热沥青试样的制备: 1.1、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恒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左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当石油沥青中无水分时,烘箱温度宜为软化点温度以上90℃,通常为135℃左右。 1.2、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水分时,将盛样器皿放在可控温的沙浴、油浴、电热套上加热脱水,不得已采用电炉、燃气炉加热脱水时必须加放石棉垫。加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在沥青温度不超过100℃的条件下,仔细脱水至无泡沫为止,最后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 1.3、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滤,将试样倒入预先选好的试样皿中。试样深度应大于预计贯入深度10mm。 1.3、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30℃(5℃),保持稳定。 1.4、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滤,将试样倒入预先选好的试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贯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小时(小盛样皿)、2小时(大盛样皿)或3小时(特殊盛样皿)后,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1.5小时(小盛样皿)、2小时(大盛样皿)或 2.5小时(特殊盛样皿) 2、针入度试验步骤: 2.1、接通电源前,观察台面上的水泡装置,调节针入度仪的水平,将干净的标准针连接头套上标准砝码后装入连接杆并固定。 2.2、水浴缸内按要求加好水(水面应没过试样表面10mm以上),放在针入度仪的平台上,开启仪器电源开关,根据试验要求设置所需的温度(25℃,15℃、30℃或5℃),定时时间(5s),打开加热器控制开关,启动温控装置,使水浴缸内的水温达到设置温度。 2.3、将针入度显示器的移动杆上移至最上端,再将装有标准砝码的针连杆也上移至最上端。 2.4、用粗调旋钮调节机头,使标准针尖端离试样表面约10mm。然后再用微调旋钮慢慢向下移动标准针,使针尖刚刚接触到试样的表面时松手(观察标准针与试样表面接触时可用设在工作台上的照明灯、放大镜来观察)。 2.5、开启针入度显示器(按“ON/0”键将显示器开启),再检查显示器显示单位应该是“mm--毫米”(按“mm/in”键可以选择显示单位是“mm”--毫米,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轻轻按动针入度显示器的移动杆使其下端与针连杆的上端平面接触,然后按动针入度显示器的清零按钮(“ON/0”键),使显示器读数为零。 2.6、当仪器水浴缸的温度稳定到设定温度后,按操作面板上的“启动”键,电磁铁吸合,使标准针自由下落,贯入沥青试样中,到达规定的时间后,电磁铁被释放将标准针锁定,标准针停止移动。 2.7、轻轻按动针入度显示器的移动杆使其下端与针连杆的上端平面接触,此时显示器的读数就是本次试验的针入度值。

普通石油沥青三大指标试验过程注意要点

浅析普通石油沥青三大指标试验过程注意要点摘要:该文概述了普通石油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三大指标试验。依据试验数据,总结了试验过程对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结果的影响,指出了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条件性比较强,试验过程应严格 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才能得出准确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试验过程;注意要点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general petroleum asphalt penetration, softening point and ductility of three index test. according to the test data, summarizes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on three indices of asphalt test results, points out the three index of asphalt test conditions are relatively strong, test process should be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ations, can get accurate test results. key words: asphalt; penetration; softening point; ductility; test procedures; points for attention 中图分类号:te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目前国内的重交通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是以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三大指标为核心内容的,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是评价道路沥青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在做沥青试验时如一项指标不合乎道路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或石油衍生物)分馏出汽油、煤油、柴油及润滑油后的残留,再经过氧化处理而得到的产品。 8.1.1石油沥青的组分 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甚为复杂,常按其化学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比较接近的成分划分为若干组,称为组分。石油沥青的组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油分 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是沥青中分子量最小和密度最小的组分,其分子量为100~500,密度为0.70~1.00g/cm3,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于酒精。在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为40%~60%。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2.树脂(沥青脂胶) 沥青脂胶为黄色至黑色半固体粘稠物质,分子量为600~1000,密度为1.0~1.1g/cm3,熔点低于100oC。沥青脂胶中绝大部分属中性树脂,其含量增加,沥青的品质就好。在石油沥青中,沥青脂胶的含量为15%~30%,它使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粘结性。 3.地沥青质(沥青质) 地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形的固体粉末,分子量为2000~6000,密度大于1.0 g/cm3。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粘性的重要组分。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在10%~30%,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粘性愈大,也愈硬脆。 此外,石油沥青中还含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力。石油沥青中还含有蜡,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性和塑性及温度稳定性。所以,蜡是石油沥青中的有害成分。 8.1.2石油沥青的结构 在石油沥青中,油分和树脂可以互溶,而树脂能浸润地沥青质,并在地沥青质的表面形成薄膜,构成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的胶团,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形成胶体结构。在此分散体系中,分散相为吸附部分树脂的地沥青质,分散介质为溶有树脂的油分,地沥青质和树脂之间无明显界面。 石油沥青的性质随各组分的数量比例不同而变化。油分和树脂较多时,胶团外膜较厚,胶团间相对运动较自由,沥青的流动性、塑性较好,开裂后有一定的自行愈合能力,但温度稳定性差。当油分和树脂含量较少时,胶团外膜较薄,胶团彼此靠拢,相互间的引力增大,沥青的弹性、粘性和温度稳定性较高,但流动性和塑性较低。 8.1.3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粘滞性 粘滞性,又称粘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性能。当地沥青质含量较高,有适量树脂,但油分含量较少时,则粘滞性较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粘性随之降低;反之,则增大。 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用针入度值来表示。其测定方法是:在25℃的温度下,用质量

上面层AC-13C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 (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AC-13C)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厚度采用4cm,采用AC-13C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 备注:AC-13C 为粗型密级配,2.36mm关键性筛孔通过率<40。 一、材料要求 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70号,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指挥部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指挥部中心试验室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应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中心试验室每周抽检一次。 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二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粒径大于2.36mm。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对进场集料每500T 检验一次。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玄武岩)质量技术要求表三 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 (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放宽至3%。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 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

改性石油沥青

改性石油沥青机理和材料 改性石油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改性沥青其机理有两种,一是改变沥青化学组成,二是使改性剂均匀分布于沥青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网络结构在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应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粘附性。在低温条件下应有弹性和塑性;在高温条件下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加工和使用条件下具有抗“老化”能力;还应与各种矿物料和结构表面有较强的粘附力;以及对变形的适应性和耐疲劳性。 一、橡胶改性沥青 橡胶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和沥青有较好的混溶性,并能使沥青具有橡胶的很多优点,如高温变形小,低温柔性好。 1.氯丁橡胶改性沥青 沥青中掺入氯丁橡胶后,可使其气密性、低温柔性、耐化学腐蚀性、耐气候性等得到大大改善。 2.丁基橡胶改性沥青 丁基橡胶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耐分解性,并有较好的低温抗裂性能和耐热性能,多用于道路路面工程和制作密封材料和涂料。 3.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 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兼有橡胶和树脂的特性,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

性,高温下又能像树脂那样熔融流动,成为可塑的材料。 4.再生橡胶改性沥青 再生橡胶掺入沥青中以后,可提高沥青的气密性,低温柔性、耐光、热、臭氧性,耐气候性。 二、树脂改性沥青 用树脂改性石油沥青,可以改进沥青的耐寒性、耐热性、粘结性和不透气性这一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石油沥青中含芳香性化合物很少,故树脂和石油沥青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可用的树脂品种也较少,常用的树脂改性沥青有:古马隆树脂改性沥青、聚乙烯改性沥青、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等,可选择杜邦或塑泰接枝PE、接枝SEBS、接枝POE等做不同树脂的相容剂。 三、橡胶和树脂改性沥青 橡胶和树脂同时用于改善沥青的性质,使沥青同时具有橡胶和树脂的特性。且树脂比橡胶便宜,橡胶和树脂又有较好的混溶性,故效果较好。 四、矿物填充料改性沥青 为了提高沥青的粘结能力和耐热性,降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经常加入一定数量的矿物填充料。 1.矿物填充料的品种 常用的矿物填充料大多是粉状和纤维状的,主要有滑石粉、石灰石粉、硅藻土和石棉等。 2.矿物填充料的作用机理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软化点试验仪:由下列部件组成: 2.1.1 钢球:直径9.53mm,质量 3.5g±0.05g。 2.1.2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2.1.3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2.1.4 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上 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板上有两个孔,各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处刻有而下底板距烧杯底,25.4mm水高标记。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 不小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2.1.5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小于86mm,高不小于120mm。 2.1.6 温度计:量程0~100℃,分度值0.5℃。 2.2 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他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

然气等)。应采用带有振荡搅拌器的加热电炉,振荡子置于烧杯底部。 2.3 当采用自动软化点仪时,各项要求应与2.1及2.2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2.4 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μm)或玻璃板。 2.5 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2.6 平直刮刀。 2.7 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1)。蒸馏水或纯净水:2.8 2.9其他:石棉网。 3 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3.1.1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按本规程T 0602的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3.1.2 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3.2试验步骤 3.2.1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植物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植物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庞大的公路网建设规划,形成了对道路沥青的巨大需求。然而石油沥青属于稀缺性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沥青价格不断攀升,已开始制约我国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找到—种可再生的原来来缓解这—矛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植物沥青的出现和规模化生产将为缓解行业对石油沥青资源的依赖提供新的出路。 作为—种全新的材料,植物沥青不属于多芳环复杂化合物,具有低碳环保和可再生的优点,未来石化沥青枯竭后,我们依然可以透过植物炼制技术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1、植物沥青简介 作为—种全新的材料,植物沥青具有低碳、环保、可再生的优势。市场上植物沥青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油脂行业下游产品(也称黑脚)、生物柴油副产品、植物基化工醇下游产品。其中前两种来源的植物沥青单套常能相对较小,产品质量稳定度不足,主要用于生产铸造粘结剂、橡胶软化剂、水泥预制隔离剂、黑色印刷油墨、沥青涂料、涂料、表面活性炭、皮革助剂及重质燃料等等。由于产能和质量稳定度的限制,因此植物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还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目前,市场出现的植物沥青大都是植物油炼制后的废弃物,约占植物油质量分数的3~5%左右。其主要成分为60~80%的脂肪酸和植物醇,油溶性与沥青接近,主要应用于铸造粘合剂和防水沥青等领域,或直接作为重油填充料燃烧掉。 与石化沥青有着明显区别的是,植物沥青具有—定的亲水性和可降解性,不能简单给予替代使用,必须采用—些表面活性溶剂或者乳化剂配合使用,改善与石化沥青的相容性。植物沥青常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石化沥青均匀混和后,起到—定的增稠作用,会增加沥青与碳酸钙或者石料的粘合性及亲和力,不易出现沉降分层,使铺洒更加均匀。 植物沥青炼化工艺流程如图1。由于其原料主要来自于植物淀粉基材料和农作物秸秆,因此从分子结构上与传统石油沥青有所不同。目前市场应用方面主要是通过与石油沥青掺配并添加—定量改性剂,以达到道路石油沥青标准,从而满足用户的生产要求。

沥青试验

沥青试验 借条 今向准备室借沥青三大指标试验仪器一套:方盘、标准针、八字试模(三组)、软化点测定仪(试样环、钢球各两个)、800ml烧杯、温度计。 班级:××班 姓名:××× 日期:×年×月×日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馏化或乳化沥青蒸馏后的残留物的针入度) 试验目的:测定沥青的粘滞性(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试验仪器:盛样皿、沥青、标准铁勺、坩埚钳、针入度仪(螺纹立柱、螺旋、活动齿杆、度盘、指针、悬臂、连杆、按钮、平底寸步不离保温皿、三角架、底座、脚螺旋、水准盒)。 实验步骤:1、将沥青放入锅中加热至液态,用铁勺向盛样皿中装沥青,使沥青刚好与盛样皿边缘平齐。 2、将装好沥青的盛样皿放到室温下冷却30min,然后再放到25℃的恒温槽巾冷却60~90min(在室温下冷却的目的是让沥青凝结,在恒温水槽中冷却的目的是使沥青在温差不大的环境中充分冷却)。 3、将冷却好的盛样皿放到针入度仪上(在平底下班保温皿中的三角架上),高速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向平底下班保温皿中加水,使水面调出沥青表面1~2cm。 4、检查标准针是否干净完好(若不干净则用甲苯或三氯乙烯清洗),把标准针装到连杆(100±0.01g)上,然后转动螺旋,使针尖刚好与沥青表面接触,并且针尖距离盛样皿边缘1cm左右。 5、观察活动齿杆是否与连杆接触,如未接触,则用手心轻轻拍打活动齿杆,使其接触,然后再转动刻度盘使指针归零(注:归零时转盘不转针)。

6、按下按钮,计时5s松开按钮,再用手心轻轻拍打活动齿杆使之与连杆相接触,然后读数,记下读数后取下标准针,用甲苯或三氯乙烯洗净,用同样的方法再扎两针,是三针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7、计算出针的平均值即为该沥青的针入度值(注:针入度值越大粘滞性越不好,反之则好)。 标准针规格:重2.5±0.05g;针身直径1.00~1.02mm;针身长度40~45mm;针尾直径3.2±0.02mm;针尾长度0.14~0.16mm;针尖夹角8°40′~9°40′。 盛样皿规格:小盛样皿,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特殊盛样皿,深度不小于60mm,容积不小于125ml,适用于针入度大于350。 沥青针入度试验精度要求 结果整理: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结果评定:针入度值越大,粘滞性越不好,反之则好。 二、沥青软化点试验(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经蒸馏或乳化沥青破乳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 试验目的:测定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试验仪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钢球、试样环、定位环各两个)、温度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