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区域经济研究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冯云廷

内容提要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是解决区域整合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与一些人主张的通过区划调整推动区域合作不同,资源共享机制追求的是从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的理论分析体系,并通过这个分析框架探讨驱动区域内城市资源共享的实质的、内在的动力,进而勾画一个地区实现区域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 资源共享 共享机制 区域整合 共享链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就是以地方分权为特征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利益得到承认和强化。地方利益的强化使得各级城市为了追求其自身利益目标展开了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实质上就是通过自身努力来达到对有限资源的占取。对城市来说,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资源十分广泛,包括土地、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产业、市场、生态环境、城市形象、管理制度等,但其中绝大部分资源是稀缺的。因此,城市竞争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在很多情况下,某个城市在某方面资源的增加,是以其他城市的减少为条件的。

城市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调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城市间一轮又一轮的竞相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一些区域出现的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开发区遍地开花、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等问题,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和内耗严重。为了引导各地实现区域合作,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政府为开拓市场彼此也建立了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但这些举措收效不大,区域合作仍然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认为,必须改革目前的行政区划体制,采取“合并”的方式,实现“规划同筹、产业同布、市场同体、交通统管、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治、旅游同线”,让行政区适应经济区的变化1。应该说,这种主张体现了人们对于资源共享理想的追求。然而,通过打破行政区划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其社会成本是非常高的,且后果难料。

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来求解这一问题,择要而言,即构筑资源共享机制,借助市场力量引领区域经济整合,突破现行行政区划的樊篱。本文从资源共享的机制入手,探讨了地区性的资源整合与城市合作问题。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不仅有利于将区域协作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它有很强的政

1朱文晖:《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策含义,对于我国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源共享的实质及其空间意义

关于共享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 ed Mashall,1890)。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系统地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共享、知识信息外溢等问题。他认为,由集聚带来的外部性为当地企业共同享有,所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规模(乃至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此后,俄林(Bert il Ohlin,1933)、胡佛(Hoov er,1937)、克鲁格曼(Krugman,1992)等人,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共享置于外部经济框架下加以讨论。他们认为,劳动力可以共享,企业区位上相互靠近,可以形成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集中吸引了有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共享使他们可以转换工作,公司也可以招聘到其他工人。专业化投入和服务也可以共享,聚集在一定区位上的企业,由于共同利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够节省专门的投入。比如,企业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即基础设施,可以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也可以共享银行、保险代理等服务。此外,知识和信息的溢出共享,是学者们讨论最多的一个方面。如Jacobs (1969)认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从而加速了技术的使用。Kim(1995)、Bot tazzi(2001)进一步分析了集聚中的知识溢出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效应。然而,上述研究很少涉及区域范围内或更大空间上的资源共享问题。相对比较接近的研究,包括Schm it z (1999),他把通过域内合作和共同的行动来获取额外利益,称为“集体效率”(Collect ive Eff iciency)。他认为,集体效率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部经济,另一个就是共同的行动1。然而,Schmit z的观点仍然局限于地方化经济的狭窄范围之内,对于地区内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丝毫没有涉及。

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来看,共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首先表明一种关系。共享关系一般联系着有特定目标和任务的人群,他们关注有价值的共有资源,相互之间协调行动,并形成或松或紧的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所以,共享总是伴随着这样一些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担的、协作的、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并存在这样一些实体,它们是相互融合的、一致的,或者“同舟共济”o。这种共享关系强调了资源共享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在这种群体性行为背后,资源共享本质上是利益的共享。进一步说,区域资源共享追求的是从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

群体性行为的利益共享是基于特定的区域资源共享体系之上的。一般来说,区域资源共享体系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1)共享主体,也就是共享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2)共享方式,即对于共享资源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对共享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共享主体资源使用的公平性、资源利用的高效性。(3)共享规则,包括共享程序、协议以及共享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共享体系的中介,其目的在于有序地、合理地利用资源,并协调共享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区域资源共享体系表明,利益共享既是组织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共享关系,同时也包含着空间共享关系,而且主要是空间上的利益共享关系。这是因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空间内进行的。空间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和一种重要的资源。因此,利益共享的关键在于,必须处理好空间利益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艾德加?M.胡佛说过,空间即是负担又是资产。空间利益关系处理得好,对于利益共享的相关者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只能是一种负担。

从区域空间上说,资源共享利益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利益。区域经济利益是由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城市利益与共同利益构成的矛盾统一体。随着区域分工的发展,城市的自身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城市共同利益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同时,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是作为彼此分工的城市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这就是说,区域分工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城

1

oJohn D.Evans,“In frastructure for Sharing Geog raph ic In form ation Among Environ ment Agencies”,h ttp://w eb.mit.

edu/jdevans/thesis.h tml.

参见罗志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市自身的利益,而且还形成了分工与协作中的共同利益。

一般来说,资源共享主要是对区域内城市之间分工协作所产生的共同利益的共享,然而,由于共享资源性质不同,这种利益共享存在着相对性。一般说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所共享的资源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信息资源、知识(文化)资源、制度资源、设施资源、服务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自然资源等。这些共享资源又可分为通用性资源与专有性资源两大类。通用性资源通常是一般的、公开可得的、独立于特定的资源主体之外的;而专有性资源通常是具体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为特定人群所拥有的。共享的资源需要对共享成员具有相同的价值,而且能为各方所理解。这就让人产生了误解,以为能够共享的资源只能是通用资源,而专有性资源的共享是不可能的。其实,从这两类资源的区分来看,资源共享具有相对性。一方面,通用资源所面对的共享范围是相对的,这可能是纵向(系统)的或者横向(地域)的范围,而对这个范围之外的人来说,通用性资源又近乎是专有性资源。反过来,任何专有性资源在相对允许的范围内,也是通用的。在一定区域内,资源共享机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由这两类资源所衍生出来的共同利益共享与城市利益扩张的矛盾。

二、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共享是人类的理想,但资源共享不会自动实现。一个合理的共享体系,不能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可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要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

从经济学角度看,地区性资源共享是对城市通用性资源与专有性资源进行的经济效率的选择问题。如果一个城市认为排他性地使用资源比共享该资源获益更大时,那么,城市可能寻求资源使用的专有权;否则,城市需要寻求有效的共享途径。可见,决策是否与地区内其他城市共享资源,依赖于放弃专有资源是否预期利益大于预期成本。因此,地区性资源共享存在着一个平衡公式——在一定时间(t)内对城市(Ei)提供资源共享,成本(C)和利益(B)的关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E i t[B(L,R,A)]≥E it[C(D,T)]

其中,L=使用通用性资源的收入;R=使用对方城市资源的合法权利;A=取自对方城市的资源; D=由于资源共享后专有资源减少带来的成本增加;T=资源共享引起的交易成本。通常,我们会这样认识地区性资源共享的好处:(1)资源共享能降低重复建设的成本,在现实生活中,重复建设的浪费是巨大的。(2)资源共享能有效地克服“诸侯经济”现象,大大提高区域系统的竞争力。(3)资源共享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创造力,发现新机会、新问题,进而取得新业绩。这些共享收益都可归结为使地区性资源变成具有公共品特征的通用性资源后带给各城市的外部经济性。另一方面,资源共享是有代价的,随着资源共享范围的扩大、共享紧密程度的提升,资源共享的成本将直线上升,进而使共享资源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这样就存在一个转折点,即共享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共享带来的好处将抵不过共享成本的增长。总之,这个模型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地区性资源共享的过程是共享主体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的积极选择行为。

在地区范围内,如果把资源共享看作是各城市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积极的选择”,那么,资源共享就存在着一个通用性资源与专有性资源占有的转化与均衡机制。显然,资源共享代表着现实社会公众利益,而专有权最直接表达为城市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专有资源通过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可以共享成为通用资源,而对通用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利用,可以促进专有资源的积累创造。

进一步分析,资源一旦被共享便可以成为一种公共物品,一个城市独占将不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区内各城市对通用资源的享用,似乎表现为一种索取或消费,它促使这种通用资源的享用转为城市利益的扩张,但是,从各行为主体追求城市利益的过程来看,又主要表现为一种生产劳动或创利活动。这就表明,在谋求区域利益的活动中,尽管各城市对自身利益和共享利益的追求是同时进行的,但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城市并非是简单地共享资源、分享公共利益,而是通过对资源的共享转化为对城市利益的创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共享就可以发生在竞争性组织之间。我们观察一下城市之间的协作关

系就可以发现,在存在城市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地区内的中心城市获得了更多机会,那么,所有相应参与共享的城市有可能同样获得成功而不是被边缘化。换言之,有选择地与竞争对手城市共享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帮助建立产业架构,增强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际上,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功也可以归功于城市间频繁的资源共享,不仅仅与合作伙伴城市共享资源,同时也与竞争对手城市共享资源,地区内城市之间由此建立了一种宽松的互惠互利关系。在这里,过去那种以行政区划决定地域特征和发展方式的模式面临着极大挑战,以上海为中心对区域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使区域内各级各类城市的经济功能及能量得到了极大释放。如沪宁之间的互动关系:摩托罗拉在上海有产业基地,而其部分研究与发展机构设在南京;石化巨头巴斯夫在上海投入巨资,又在南京掷下巨资。爱立信、T CL、飞利浦等,在投资上海之余,几乎毫无例外地将南京作为投资“第二站”。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也纷纷在城市定位上提出要做上海的后花园、上海的“前店后坊”,在发展战略上主动与上海进行调适,顺应区域整合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竞争的内涵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权力的抗衡,而是对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共享。只有在配置、利用资源要素方面优势互补,才能在发展中共享利益。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各城市需要舍弃自身的利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资源的通用性与专有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区域内竞争城市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找到城市专有资源共享的实现形式。以港口资源为例,拥有港口的城市对港口有一定的使用专有权,这是毫无疑问的。传统上,港口城市也不愿意将港口资源与周边地区无偿共享,因为担心港口被共享后,资源的效用递减,利用港口创造效益的能力下降,因此,总是希望固守自己的专有权去获取最大的社会承认和经济效益。其实,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和做法。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地位不在于拥有资源,而在于不断地创造社会财富并为别人所用。资源的存在就是为了利用,与其资源因不能得到有效开发而失去价值,不如把它共享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可见,城市的专有权是一种相对权利,只有资源共享,其作为财产的资源产权才能转化为财富,城市专有权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当然,在资源的通用性和专有权之间,过分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当的,需要通过制度上的调整,以达到城市资源专有权与区域内公共利益之间的均衡。笔者认为,资源共享的均衡机制归根结底是城市之间的利益均衡。因此,城市专有资源共享的实现以及制度安排自然也是围绕利益机制进行的。

一般来说,城市专有资源存在着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两种状态。因此,它们的资源共享的实现形式也完全不一样。有形的城市专有资源的共享通常是根据资源产权的特征以及资源开发的特殊性来进行制度安排的,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资源产权分解制度。资源产权分解制度是保证资源产权在法律上清晰,经营过程中明确,使各利益主体在资源产权中所占比例合理化的制度。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资源发展造成的外部性所增加的成本以及资源所在地居民对资源禀赋的高度依赖性,所以应将资源产权按照国有产权、地方产权、企业产权和自然人产权分解开来,并经过计算使四方均获得一定比例的产权。

(2)资源开发共享制度。对城市专有资源的开发,要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以便实现资源产权组合。开发共享制度要求资源开发应按照各自在资源产权中所占的比例入股,既能保证各个共享主体的产权得以实现,同时,又可以促进资源产权的多元化,以及治理结构的规范化,调动各共享利益主体参与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减少资源共享的矛盾和摩擦。(3)资源收益分享制度。资源收益分享制度是根据各个利益主体在资源产权中所占的比例,对资源开发所获得的收益进行分享的制度。因为各个利益主体在资源产权中所占的比重已转化为股份,所以各利益主体在资源开发中获得利益的多少取决于所占股份的多少。资源收益分享制度可以保障各方资源共享主体从资源开发中受益,减少资源开发中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无形的城市专有资源共享的实现则是以协作与契约的方式进行的。无形资源的共享有其自身的特性,它是一种可复用性的共享。也就是说,当把你的资源分离给别人后,你还拥有这种资源;甚至通过互动,你的资源还会增加,比如,技术、经验、信息、知识等资源就是如此。由无形资源的这种特性所决定,无

形的城市专有资源共享的关键在于,要建立起一种开放式的协作系统,提供一个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协作平台,实现资源合理而有效的流动和共享。资源共享的最大挑战在于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而资源主体之间的协作毕竟是一种人际互动行为,因此,它需要非技术的驱动因素。共享链上的城市之间要签订激励性契约,通过契约的法律约束功能和自履行机制来协调地区内各城市的协作行为。

总之,地区性资源共享需要建立一种社会机制,使资源共享成为人们内在的、自主的行为,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优化地区性资源共享体系,促使地区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区域整合与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

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区域资源整合。整合是由个体趋向整体,把过去分离的单元,转变成为一个相互配合的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区域竞争,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都出现了区域整合的态势。但从当前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阻碍上述三个区域的有效整合。这些因素可称为共享障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体制性障碍、基础设施障碍和产业的同构。其中,体制性障碍是导致区域市场分割、统一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难以建立、市场机制不能在区域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区域内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难以形成、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协调的基本原因。

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资源整合是靠机制完成的,资源共享机制就是借助自组织力量和市场力量,实现资源整合的内在方式。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区域整合的成效,共享机制的作用就是要保证区域整合的公平和效率,降低整合成本和交易费用。

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首先应构筑起城市协作网,从共享链的角度去考虑资源整合的问题。如果地区内各城市在某些资源利用领域处于一个共享平台上,就形成了一个共享链。共享链上各城市之间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市场交易关系,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类似企业之间协议的稳定关系。由于共享链上有众多的城市参与进来,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共享城市网络,因此,对于这种由契约关系维系起来的共享主体之间的联系,我们称之为“共享链城市协作网”。站在共享链整体的角度,一个城市与共享链上其他城市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它们之间利益上的相互依赖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共享链的成功依赖于共享链上所有城市的成功,更依赖于各城市间的合作与协调。可见,城市共享链实际上是通过整合区域内各城市资源的协同关系,获得共享链整体的资源配置优化和共享链整体的快速反应,从而获得共享链整体收益最大化。从共享链出发考虑区域整合问题,容易冲出资源共享的行政性阻力和传统思维惯性,让地区内各城市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调整产业布局,找到自己的战略支点。

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区域整合模式。一般来说,区域内共享链城市协作网的整体形态和联结方式,与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资源共享机制运行中的区域整合模式也不尽相同。那么,如何选用这些模式呢?关键是找到资源共享的核心模块,分析哪些资源可共用,哪些资源可以从内部扩展到外部,哪些资源需要重建。此外,还要明确所共享的资源是否可以通过交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以长三角为例,从现有的经济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看,长三角有着比其他地区更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来进行区域整合。尤其是长三角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吴越文化,并且拥有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因此,长三角区域整合采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来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密切联系和共同发展,其目的在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空间效率提高,其中心内容是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带)的发展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集约化发展。按照这一整合模式,长三角确定的核心模块为:(1)基础设施整合。联合进行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2)产业整合。各地着力于发展特色产品,提高某些重要的优势产业的竞争力。(3)生产要素整合。特别是资本要素互动和科技人才、信息化成果互融。(4)环境保护与整治。以太湖流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加强区域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洁净生产,建设“绿色长三角”。从目前该区域经济整合情况看,城市之间通过一系列民间的、政府的、自发

的、局部的多赢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

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还要考虑组织变革问题。首先要设计区域整合的协调机制。我国区域性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造成的。由于行政体制上的分割,区域资源的管理体制是“多元分立”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共享链上城市之间的协作网络有效运转,必须从体制及其组织机能的优化开始。(1)建立起权威性的地区协调机构。它应该是一种功能性机构,承担着共享规则制定、共享系统的顶层设计、资源共享的战略研究等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规划、管理、协调和组织职能。(2)建立一套制度化的决策程序和机制。它既要有灵活性,包括在议程和方式上的多样性和可调节性,又要有一定约束力,即任何决策一旦达成,就必须严格执行。(3)建立区域共同发展基金制度。要使区域协调机构具有相当的经济调控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促进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发展。(4)发挥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中介组织的作用。例如,跨城市边界的联合商会和行业协会、联合的物流系统、大企业联合会和企业联谊会、产权交易联合中心,以及各种研究中心等。

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还必须注意共享文化的建设,为区域整合创造宽松的环境。能否实现资源共享与区域整合不仅取决于互补性需求、发展的共识和共同利益,还取决于制度结构、创新环境及变革者的智慧。后者直接涉及到共享文化的建设。资源共享文化的核心是城市合作文化。建立资源共享文化,实质上是塑造一个“软”环境,营造一个城市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氛围。资源共享中的文化障碍往往表现为对共享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共享会失去自身的优势,削弱了自身利益,认为共享是“额外负担”,而作为这些意识的表现形式的制度文化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整合。比如,区域整合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同构化现象等都是这种制度文化作用的结果。因此,资源共享的推动必须依赖制度文化的配合,通过改变管理体制、组织模式和行为方式,最终使地区内各城市形成自愿的共享观念。笔者认为,资源共享机制的制度因素比技术因素更重要。因为制度能够降低共享的交易成本,为城市合作创造条件;同时,制度还可能提供激励和有效信息,影响城市的偏好和行动。尤其是,当一些资源一旦成为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共享资源时,就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制度创新为克服或减少这种“搭便车”提供了基本保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制度文化视为资源共享和区域整合的“软”环境。

资源是宝贵的,但更宝贵的是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在一个日益互相依存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公正和富有创造性的智慧,建构地区性资源共享的政策框架及解决方案,来共同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和不均的巨大挑战!当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许多城市已经认识到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协调城市共享关系和共享链协作网络的发展却办法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理解共享机制及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整合就缺少内在推动力。实际上,区域整合就是要在竞合互动的环境中促进共享链上的城市产生共享的动机和行为,通过激励性的制度安排使一个地区内各城市的“自利行为”朝着改善整个共享链绩效的方向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竞争力。资源共享不是一种泛道德主义的理所当然的行为,而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条件下利益均衡的结果,所以资源共享机制只有基于这样一种成本和利益均衡的经济理念之上,才是牢固的、合理的、内在驱动的。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资源共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一系列相应环节的配合。任何有效的资源共享都来自有目的的选择,资源共享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案,而是一项一项的合理的经济学选择的积累。

(本文作者:冯云廷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信 欣

参考文献:

1.L.Bottazzi,“Globalization and Local Proximity in Inn ovation:A Dynamic Process”,Eur o p ean Ec onomic R ev iew,2001 (45).

2.J.Jocobs,T he Economy of Cities,New York:Vintage Books, 1969.

XXXX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资源共享机制

XXXXXXXX协同创新中心规章制度 资源共享机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XXXXXXXX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围绕总体建设目标,整合中心资源,实行优质资源共享(包括仪器设备、科研设施、图书文献、科研成果与科研人员),创建信息汇聚、资源开放、人才流动、成果共享、运行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章运行管理 第二条中心依托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办公室,成果转化服务办公室,完善中心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资源档案,随时记录各项资源的运行状态和时时动态,进行“规范化、高效化、动态化”管理。 第三条中心根据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投入,进行设备购置以及资源引进,避免重复、高档低用、闲置不用。 第三章科研成果共享 第四条中心依托成果转化服务办公室,统一管理中心科研成果,建立科研成果档案管理平台,并协调完成中心内部成果共享或对外部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成果使用费用由中心、持有者、使用者三方协商确定。 第五条科研成果中心外转化的利益分配。实行“累进递减制”原则,为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设定基点,未超过基点的利益分配遵循:科技成果创作人35%,中心40%,所在单位25%。超过基点的利益分配遵循:科技成果创作人25%,中心50%,所在单位25%。 第六条中心内科研团队对中心的科研成果具有优先使用权,使用费用按照中心标准执行。使用人只需向创作人支付一定费用即可。 第四章科学仪器共享 第七条中心本着“分散安置、独立管理、开放共享”原则,实行“专管人员+仪器专家+实验工程师”的工作模式,促进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高效利用、高质维护。 第八条明晰仪器设备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根据来源的不同,确定权、责关系,设备购置者拥有优先使用权,负责设备的运行管理。 第九条建立科研仪器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将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功能、所在地点、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操作步骤等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手段全面公开,让中心教师、科研人员及学生掌握设备的全部信息。 第十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实行“预约制”,在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使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运转效率。 第十一条实行仪器设备使用的收费制度,收费标准按照仪器设备的管理方确定,对中心内科研人员的实验测试任务实施优先、优质原则。 第十二条仪器设备的维护。中心设立专项基金,采取“专项基金+管理方”共同承担的模式。

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激励制度

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激励制度 一、行动目标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完善机制 2、加强教研活动,继续坚持每周的听评课活动,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经验汲取。 3、学校大力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资源共享的重视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4、建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过程监督机制。制定详细的月活动计划,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按照进度表严格执行。建立月检查评比制度,加强过程监督。定期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内容和要求 1、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要求:认真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2、学校数字化环境建设

要求:认真研究学校信息化环境(包括硬件、软件、资源等)的建设及管理模式,使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 3、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要求:认真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学校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 4、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社区、家庭、农村教育中的应用 要求:认真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研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教育、社区群众的终身教育等提供服务的途径与办法。 5、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 要求:认真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 6、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要求:通过对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应用实验,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7、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要求:认真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及网络行为的规范。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摘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资源的利用、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在校人数激增,高校课程资源日益紧张,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课程资源短缺、生师比偏高、无法满足规模庞大的在校生需求等问题。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现课程资源优化共享,已成为各高校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现状,查阅相关资料,从资源共享现状,值得肯定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研究。 一.资源共享的意义和主要形式 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可谓意义重大: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可以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同时也可以使课程种类大幅增加,方便高校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从而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教学效率。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哈弗大学的公开课,哈弗大学向全世界公开教学视频,像哲学,物理等课程,既可以让世界上的在校大学生享受到哈弗的教学成果,学到知识,感受世界一流讲师的魅力,另一方面,哈弗也能通过这种手段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己于人都是有益无害。

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形式主要包括物力资源的共享和人力资源的共享,而物力资源资源的共享又包括教学设施的开放,如教室,实验室,机房等;图书馆资源的开放,现在好多高校之间可以互办借书证,免费到其他学校借书,如北大;网络资源的共享,中国目前正在办精品课程,好多学校有自己特色专业,办的这些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可以惠及许多人。 人力课程资源的共享主要包括教师的交流与互聘,名家资源共享,校际选课和学分共认教师的交流与互聘教师互聘主要采用聘用客座 教授,邀请名师和著名学者举办讲座或报告会种形式,但还有临时聘任、短期聘或双聘任其他高校的教师的形式,除此之外还会通过人才借用和人才租赁等一些方式和途径来引进吸收外校优秀师资力量;名家资源共享专家资源的共享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校内专家资源跨专业的共享,一是高校校际间专家资源的共享,我们学校有星期四人文讲座,请了各校的名师来我校讲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接触人文气息的机会;校际选课和学分共认,这种形式在中国最为普遍,如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开办了120多门的选修课,还有北京的学院路,高校之间可以共选选修课。跨校选修课程可以说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各自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的良好形式,特别是跨校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学到外校的优秀课程,聆听到外校优秀教师的教诲,这样各高校的名师资源就能够在本地区范围内发挥更多的作用。 二.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共享内动力不足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版)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 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经历着极大的变革和挑战,多媒体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模式,其特征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兼容多种教学形式,优化和有机组合不同媒体。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资源的应用为学科知识的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过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和创新学习,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次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放了教学时空,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及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改的核心,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关键是相应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成败,是提高现代化教学的“瓶颈”。建设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当务之急,意义重大: (1)建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信息社会里不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更特别注重人才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各种通信设施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具备自学能力的人,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搜索、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摘要]现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是一个新领域。本文从档案实际出发,着重探讨了这一领域中档案信息及档案信息资源等有关概念以及以市级、区县级档案馆为主体实施构建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档案信息咨询共享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模式三种模式的实施,框架。以期对今后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了等同甚至超过物质和能源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环境下,借助计算机,微电子和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实行信息化改造也就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同样,信息化也为档案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以往要利用档案信息往往要翻阅其纸质载体,现在通过计算机输入,扫描,电子文档生成等多种方式可以使档案信息脱离纸质等实物载体而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和检索,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另外如果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对档案的发展将带来一次质的飞跃。目前,各档案单位、部门都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工作,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但相对独立,分散,如何更好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呢?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下面作者将以保存档案,掌握档案信息资源的主体——档案馆为研究对象,探讨市级、区级档案馆(包括专业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档案信息资源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描述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描述 笔者认为,一定数量的来源于档案内容的信息集合就构成了档案信息资源。这里讨论的信息是指以电子信息形式存在的信息,它由计算机存储与显示,通过数据库进行查询,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档案信息主要来自于档案数字化(计算机输入、扫描)后形成的电子信息,也可以是直接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结合实际情况,档案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要实现有效稳定的运行除了要以先进的技术体系作为基础,以合理的共享方式作为依托,以完善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作为协调,以公平的分配原则和相应的激励政策为动力,还要有行政干预机制和配套的法律保护制度为保障。 标签: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对策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356508978.html,ki.16723198.2016.21.098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面临着如下两大问题: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投入有限,造成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如何使优质而稀缺的高校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实现共享,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2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资源共享内在拉动力不足 受传统高校办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本位主义、自我封闭、传统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国大部分高校只关注自身利益,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与规划。这种各自为政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此外,传统高校固守重学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等观念也禁锢了教育资源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 2.2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和行政化干预过多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 目前,虽然我国省级政府承担着占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职责,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仍为中央,由中央采取行政手段遥控各级各类高校,地方政府的这种权利失位严重影响了资源共享决策的制定,制约了资源共享的实现。另外,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化”管理特征明显,内部资源的分配也需要层层审批,且行政过程繁琐复杂,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高校师生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此外,高校内部也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一直缺乏交流与沟通,长期以来都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整体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系统内很难达成协调与合作,导致高校内部资源难以合理利用,资源共享模式难以实现。 2.3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相关的技术支持以及制度配套已成为高校资源共享问题难以实现的主要障碍

创新体制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创新体制,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地区实现信息化的关键问题。在当前电子政务推进过程中,如何解决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现状与问题 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12金工程、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四个国家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作为“十五”期间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并且提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建设要求,以解决政府各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数据交换、资源共享的目标。但长期以来,政府部门的条块分割,信息资源部门的现状,导致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进展缓慢。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长久以来形成的信息资源部门所有的惯例。政府部门由于职能赋予的权力所采集的信息资源成为独家垄断,有效的信息共享制度和机制未建立,在权力和利益问题作祟下,很难实现公开和共享; ⑵政府未明确总体协调和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机构。现在一般都按政府部门业务条块来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在开发的规划、组织、资金和体制上都是条条块块、各自为政,而且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纵强横弱;

⑶缺乏对信息共享负责的责任主体。信息共享说的较多,而落到实处的措施较少。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责任主体对实现数据共享的协调、运行和维护工作负责; ⑷缺乏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规和制度。如对政府信息资源公开与保密、采集、发布与储存、共享交换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缺少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或者原有的法规已不适应现在的情况,造成信息共享无法可依; ⑸投入与效益比低下。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信息资源多头采集、重复建设、浪费巨大;并且大部分数据库不共享或只在有限范围内共享,使用成本太高; ⑹缺少实现共享的工具。由于客观上信息的存在和分布是多行业、多部门、多地域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储存是分布式的,形成资源分散、搜寻不易的问题,缺少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导航、检索和定位,共享困难。 二、信息资源共享的总体框架 信息资源的共享有诸多因素,但最基本的是管理体制和运行二个方面。 ㈠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 1.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组织体制 政府信息资源是继材料、能源后的又一重要现代战略资源,是重要的国有资产,应有专门部门负责管理。(如目前可授权自治区信息办负责自治区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各级地方信息办负责地方对应的信息资

浅谈高校师资共享(一)

浅谈高校师资共享(一) 论文关键词:资源共享机制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是人力资源中的一种稀缺资源。如何将一种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不仅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谈在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教师实现资源共享的形式,并提出了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伴随高校扩招,高校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初见端倪。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师资不足的挑战,各高校之间应实现师资共享。通过师资共享,打破原有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改变教师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人员不流动、余缺不互补的现状;各院校在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依托,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融通和共享,建立相互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教师资源开发机制,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以此来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提出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伴随着高校扩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各院校发展的瓶颈。从全国状况看,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是教师数量不足,全国按学生和教师比14:1的标准计算,教师缺口l6万人。高校师资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一,伴随学科结构调整,新兴学科专任教师不足,结构性缺乏尤为突出,特别是近年新增专业所需专任教师缺乏。其二,由于高校分布的地理位置、区域环境及其办学条件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不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物质条件,且优秀教师外流情况严重。在大众化教育需求的拉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高校积极拓展外延,不断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而且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发展却越来越受教育资源不足的限制,尤其是高校教师资源存在不足。为此,努力实现高校的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的资源共享将是解决高校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资源共享缓解人才浪费 在传统的体制下,人才分配到单位,即被认为是此单位所独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理所当然地被当作该单位的内部事务,形成了人才的单位所有制。没有过多地考虑是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这种人才的单位所有制状况下,造成了高校教师这种稀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一方面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有的单位不需要许多优秀人才但却人才济济,其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有的单位需要许多优秀人才但却又人才奇缺,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这种与其“锦上添花”,而不“雪中送炭”的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三)资源共享促进高校间的合作 通过学科间的合作,可以增强科学研究的实力,完成一些重大的科技项目。现实中个别大学往往因人力资源的不足和学科缺陷,重大课题不能做大做强;如果通过院校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二者或多者的组合就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名师、名教的交流,有利于各校在相互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资源共享,还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共同开发教学软件,避免目前孤军奋战,力不从心的局面的发生。 (四)高校师资共享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在师资共享过程中,不仅被共享的教师所必备的奉献精神会得到检验和升华,而且共享的高校中的教师会因外校教师来授课或合作科研而受益匪浅,对该校的师资素质与水平是一个有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区域经济研究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冯云廷 内容提要 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是解决区域整合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与一些人主张的通过区划调整推动区域合作不同,资源共享机制追求的是从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的理论分析体系,并通过这个分析框架探讨驱动区域内城市资源共享的实质的、内在的动力,进而勾画一个地区实现区域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 资源共享 共享机制 区域整合 共享链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就是以地方分权为特征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利益得到承认和强化。地方利益的强化使得各级城市为了追求其自身利益目标展开了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实质上就是通过自身努力来达到对有限资源的占取。对城市来说,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资源十分广泛,包括土地、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产业、市场、生态环境、城市形象、管理制度等,但其中绝大部分资源是稀缺的。因此,城市竞争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在很多情况下,某个城市在某方面资源的增加,是以其他城市的减少为条件的。 城市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调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城市间一轮又一轮的竞相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一些区域出现的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开发区遍地开花、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等问题,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和内耗严重。为了引导各地实现区域合作,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政府为开拓市场彼此也建立了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但这些举措收效不大,区域合作仍然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认为,必须改革目前的行政区划体制,采取“合并”的方式,实现“规划同筹、产业同布、市场同体、交通统管、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治、旅游同线”,让行政区适应经济区的变化1。应该说,这种主张体现了人们对于资源共享理想的追求。然而,通过打破行政区划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其社会成本是非常高的,且后果难料。 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来求解这一问题,择要而言,即构筑资源共享机制,借助市场力量引领区域经济整合,突破现行行政区划的樊篱。本文从资源共享的机制入手,探讨了地区性的资源整合与城市合作问题。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不仅有利于将区域协作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它有很强的政 1朱文晖:《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高校校园闲置资源的共享平台商业计划书

高校校园闲置资源的共享平台 商业计划书

第一章项目概要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 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的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二者一脉相承,其相结合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其可以实现对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把熟人之间的分享关系扩大到了陌生人群体,提升了社会成员的互信水平,同时促进了交易方式由大规模单一中心转向去中心化的个性化定制。 “校园资源共享”针对于校园内的闲置资源庞大的现象,包括毕业季与开学季置换旧物交易、平时的闲置雨伞、充电宝等隐性闲置资源、老师与同学的闲置时间、知识和技能等。立足于互联网平台,定位于校园用户群体,基于四种“剩余”的分享模式,开发旧物交易、跑腿服务、校园租赁、Live、找TA、有问、求职七个板块,旨在解决学生个人、社团、老师群体、社会四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B2B、C2C、C2B模式对接各个闲置资源群体,并与线下商家进行合作,通过对校园用户群体的需求入手,把握校园市场,以提升校园生活品质为目标,打造优质大学生活为宗旨,逐步扩大市场和相关业务,从而使得社会效应最大化。 图1--0-1 闲置资源与“校园资源共享”的关系

第二章团队与产品 2.1 团队概况 2.2 产品概况 “校园资源共享”是一款面向校园闲置资源交易与共享的APP。APP以“万物皆可共享”为核心理念,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让校园内学生和老师闲置的知识、物品、体力、技能得到流通和变现。为了实现这一理念,APP在实名注册、用户实时地理位置上传的基础上设置了七大产品模块。 图2-1 内测APP截图 2.2.1 租赁 闲置物品的租赁是“校园资源共享”APP的基础模块。 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推广,大学生和老师对于闲置租赁的接受度越来越广。校园内的租赁交易有着需求量大、响应快速、交易真实可溯的特点,买家和卖家都可以通过该子平台进行长期或短期租赁,并由平台进行保障,保证租赁交易的安全性。

高校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高校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摘要: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探求实现资源共享的理想模式,然而由于高校在其前期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定位,直接引发了高校在资源共享中的一些问题,从而降低了其有效性和社会效益。本文从高校的本质和我国高校发展的规划出发,重新设定了高校发展的目标和途径,进而提出在这种目标模式下,高校资源共享模式的目的、内容、形式和环境等观点,以对高校间的资源合作和共享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资源共享;新模式 经过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校教育进入到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针对扩张期间各高校采取的办学规模的扩张、基础设施的扩张、教师资源的扩张等措施,以及由此导致的大量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资源共享的联合发展模式成为高校做大做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在高校间推行的各类战略联盟以及其他各类实现高校资源共享的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目标定位的模糊和发展思路的不清,导致了实际实施效果的不如人意,甚至有的还造成了新的资源闲置和浪费。高校资源共享的理念迫切需要新的实现模式! 一、高校资源共享的概念及实施现状综述 “资源共享”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能的一种理念,在我国不断加大对高校设备、仪器、资金投入的背景下,

高校总体资源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实现高校资源共享就是高校间通过各种契约、协作等形式来实现各类具有共用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高校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利于高校间优势互补、做大做强。 目前,高校间的各种动态的战略联盟成为高校资源共享的主要实现途径,樊彩萍在《战略联盟:中国高校发展的新策略》中提到:“高校战略联盟是指高校与高校以及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及其他组织之间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流动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虚拟组织。”高校战略联盟模式多种多样,有学者将国外高校战略联盟模式归纳为契约模式、经纪模式、协作模式、有效性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双元机构模式、第三级大学模式、合并模式及联邦模式等。目前我国国内高校战略联盟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契约模式、经纪模式、有效性模式、联合共建模式、“天南”模式。在资源共享的内容上,目前主要包括:师资共享、教材共享、实验室共享、图书馆共享、学生活动区域共享等,甚至有部分高校尝试进行高校间职能部门的合作联盟。 总体上,我国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已步入全面探索实施阶段,涉及各种形式和各方面的内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合作之形,无共享之实。这里主要涉及一些联合办学的情况,高校间因为不适合合并而采取的共同发展的一种策略,但这种合作往

信息资源共享各项制度

联席会议制度 1、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联席会议实有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工作和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会,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2、计生办、中心校、卫生院、派出所和民政所要通过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联席会议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协调,主动配合。 3、每年末对资源共享信息进行一次数据汇总,经认真分析后写出分析报告,提出合理性的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4、各成员单位共同对本级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负责,注意数据保密,确保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正常运转,坚持避免造成不应有的负面作用。

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制度 1、计算机与网络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其他各项规定。 2、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录入或上报涉密信息后,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确须离开的,应关闭所有涉密信息。 3、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必须使用VPN连接,并安装网络防火墙和正版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 4、涉及秘密的信息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保密法律。对设备的重要数据及时做好备份工作,并安全存放,以便于设备出现紧急事故的数据恢复工作。 5、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向外发布和提供有关信息 6、重要数据的输入及修改应由专人来完成,重要数据的打印输出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打印出的废纸应及时销毁。 7、重要数据应设专人负责管理保管,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挪用。 8、存储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在送修前,必须做好保密处理。

信息技术员工作制度 1、负责软件管理工作,及时对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登记、注册、升级、更新。 2、遵守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技能,减少差错和故障发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填好交接记录,各种涉密物品及设备不得外借。 4、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不向无关人员透露系统运行情况、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和数据库信息等情况。 5、负责做好信息的收集、录入、提取、更新、上传、下达和存储工作。 6、及时准确提供个案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 7、做好信息核查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8、按照数据备份制度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做好备份内容、时间的祥细登记工作,对备份内容应妥善、安全保存。9、按时认真记录工作日志。工作日志内容完整、祥细、字迹工整、清楚。工作日志要记录“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情况、数据备份和恢复情况、数据上报情况等内容。

信息资源共享规章制度

1.目的根据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应用管理规章制度>>的统一要求,特制定信息 共享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全院。 2.定义:(无) 3.职责 3.1实现信息共享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及政务公开的基本任务,是开展电子政务的重要内 容之一。 3.2实施信息共享是各科室的责任和义务,各科室要本着规范公开的原则,主动上报共 享信息。 3.3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工作,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需要发布的信息汇总 到信息管理科发布并存档。 3.4信息共享工作由院办公室组织,信息管理科负责信息的存档、网上发布及相关技术 工作。 3.5根据信息的具体情况要实施安全分级管理、分内外网管理,设置不同的权限,并落 实安全管理到人,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 4.标准 4.1 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 4.1.1所有数据都必须在指定地点连续输入并供全系统使用。 4.1.2同一个模板准许多人操作,但必须统一按标准执行。 4.1.3对系统的使用、管理、质量评估也需要按照统一标准执行。 4.1.4系统设计必须根据相应的标准,在设计和使用中如发现有新标准应补充完善 标准。 4.1.5一切标准和规范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 4.1.6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还应遵守统一格式,因此应遵循一定原则,主要有唯一性 原则(尽管每一个元素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不同的描述,但 基本元编码、含义只能有一个)、规范性原则(数据标准要规范化,这样才能 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是指遵循有关标准基础形成的,不 可随意改动)。 4.1.7凡格式化数据都应是规范的标准的,所有名词术语和项目名称都必须规范并 有一个合理的代码;一切分类、统计、查询都必须依据代码进行;数据传输、 交换必须依据标准。 4.1.8数据字典编码标准。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 字典、行业标准数据字典、地方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为确保数据 规范,信息分类编码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部门标准的数据字典,应采用相应的有关标准,不得自 定义。使用允许用户扩充的标准,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编码原则扩充。在标 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编码,如果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的系统不能更换 字典,必须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 数据转换程序。

联合体资源共享机制

123食用菌产业化联合体资源共享机制 一、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123联合体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种植、农机、加工、电商成员单位之间协作,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代收代储、电商销售等服务。 二、引导资金有效流动。123联合体发挥自身优势,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贷款筹集、资金垫付等服务。以123菌业为依托,稳妥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缓解农户生产资金短缺难题。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每年在收益分配前,按一定比例计提风险保障金,完善自我管理、内部使用、以丰补歉的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促进科技转化应用。123联合体依托山东农科院,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示范应用全链条创新设计,提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综合竞争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123联合体集聚,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联合体协同创新水平。

四、加强市场信息互通。123联合体积极探索市场需求、捕捉市场信息,依托联合体内部沟通合作机制,将市场信息传导至生产环节,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农业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开拓农联合体农产品销售渠道。强化信息化管理,把联合体成员纳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的高度统一。 五、推动品牌共创共享。联合体内部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建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增强品牌意识,123联合体协助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123菌业现有“鑫123”品牌,联合体成员共享共用。组织成员单位积极参加多层级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及各类展示展销活动。联合体整合品牌资源,探索设立共同营销基金,统一开展营销推广,打造联合品牌,授权成员共同使用。

关于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议

关于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议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共享整合,以新疆当地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综合性的提出针对新疆本地科技资源整合建议,为进一步搭建新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出谋划策。 【关键词】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 基于本纲要精神,各省区先后建立了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为下一步更好的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实践表明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对现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等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建立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 我区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现状 目前,全区共有本科类高等院校11所(含兵团2所),初步形成了从高职高专、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多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具有新疆特点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体系。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我区高校专业结构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区紧缺的大量人才(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多数依靠从区外引进,基本没有自我培养能力。人才培养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科研总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我区高校现有的高层次、高水平学科建设平台能力不足,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平台数量少,区级重点平台建设规模小、有些项目还没有启动,重点平台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带动力不强,这对促进我区高校发展很不利。其次,高校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还不能很好地形成整合优势,还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存在科研课题与实际应用脱节现象,我区高校部分科学研究与科技工作依然侧重于理论研究,而不注重如何将理论研究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从而无法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产、学、研、用之间的结合需进一步加强。 我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配备自2000年之后呈迅猛发展之势,共有2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78台(套),设备总额8684万元。在高校设备配备水平飞速提升的同时,我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却发展缓慢,据统计,我区高校20万元以

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

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 作者:翟云《光明日报》(2016年10月03日06版) 近日,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的原则要求、主要任务和监督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当前亟须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长效机制,以服务和支撑“四个全面”有效推进。 强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顶层设计 据统计,各级政府部门拥有的数据超过社会数据总量的80%。长期以来,由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传统行政观念和部门利益等,严重阻碍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仍处于“条块分割、纵强横弱、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窘境,大量政务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必须着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局。《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联席会议的职责。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致力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完善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交换、利用机制。 加快建成国家共享平台及全国共享平台体系 首先,加快建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平台体系已成为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要保障。《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共享平台建设的职责分工。应按照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原则,尽快形成覆盖全国各级政务部门的共享平台体系。 其次,尽快完成各政府部门专网网络业务应用向政府内网和外网的迁移。普遍存在的业务专网客观上给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架设了难以逾越的屏障。要对各部门依托专网开展的业务应用和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厘清业务类型、使用范围和涉密级别,确定向政府内网和外网迁移的任务清单、时间列表和实施路径。原有业务系统和新建业务系统要区别对待,在做好已有业务系统迁移对接的同时,新建业务系统须逐步解决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再次,逐步完善基于国家电子政府网络的业务部署。开展基于各级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提升电子政府网络的应用成效。基于国家电子政府网络深化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成国家人口信息资源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文化信息资源库、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库等五大国家基础信息库,并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开放。在推动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整合过程中,建设国家国情省情信息资源库,逐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辅助领导决策体系。 畅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鉴于政务部门业务的内在特点,政务信息资源需要横向整合、纵向联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性质、采集、归属、权益、存储、发布、共享、交换、安全等进行统一规范。制定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资源规划,完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目录体系。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过程中,数据质量是保障信息资源共享效能的前提。因此,要规范数据更新策略,引入多源碰撞验证机制,提高数据的完整性、鲜活性和权威性。 二是健全政府信息共享的绩效评价机制。国外政府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经验表明,绩效评价是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就我国而言,应适时建立绩效评估控制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反馈、导向、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统一定位体系为主的评估脉络,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成效。同时应适时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第三方评估。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2012.No222 学校教育资源是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 1 我国高校资源共享基本情况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至2009 年,我国有高校1908 所,其中本科院校740 所、高职高专1168 所,每所学校在发展核心和定位上有所侧重,各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常被视为专有资产,校际间共享教育资源共识缺乏,导致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价值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广泛开展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是高等教育管理和改革探索及研究的重要课题。 1.1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背景 1.1.1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短缺要求资源共享 资源匮乏是我国长期以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高等教育扩张以后,高校仅以其自有的资源很难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及教育工作的需要,资源匮乏对需求扩张的矛盾显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研究 张 谦1 潘婷立2 张亚红3 陈俊意1 杨治国1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 临床医学系;2. 科技产业部;3. 药学系 重庆 400030) 得特别突出。 1.1.2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要求资源共享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机制形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城乡二元结构,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资源单位所有制,小而全的设备投入模式,加上高校间条块分割严重,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流动,很多高校的重要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形成了劣势学校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与优势学校资源严重闲置的鲜明对比。1.2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主要模式1.2.1 区域内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在高校扩容过程中,不少省市出现了政府主导型大学城。大学城作为一种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进程中以集约化来解决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一种可行途径,也是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实践模式。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10年,全国27个省市已建成94个大学城。 南京仙林大学城9所高校依据“以生为本、开放建设、创新机制、合作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强化辐射”的原则共建教学联合体,联合体在共建协议的框架下,建立了有利于 城市的实际状况,规划中不仅要重视保护人类居住环境,还要重视自然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在优化建成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重视城区与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4)动态规划原则。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生态城市规划必须要实现城市发展动态和静态的结合,规划既要在现有的发展状态基础上为将来发展提供一个继续前进的空间,同时又要在已经成型的城市规模范围内完善城市功能、调控城市结构、彰显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并针对万州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特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目标与方案。 (5)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有关领域进行统筹考虑,使规划目标与制定方案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能为万州当地的社会、财力所接受。而措施又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最终使规划目标从制约型向适应性、合理性、超前性发展。 (6)协调统一原则。制定的规划要与万州总体规划、万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万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相协调,与市政建设、水利、环保、国土、林业等各部门的规划相协调,与大三峡地区区域相关规划保持统一。 6 万州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理念 规划坚持“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以安全保障健康,以健康促进和谐互为一体,互相支撑,促进与推动万州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构成四位一体的规划理念模式。建立城区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达成城区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城市-生态城区-生态小区”多层次网络体系,并以交通干线为基础开发轴构成网络结构。按照空间要素和尺度,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完备生态城市系统。 所谓“点”,主要指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等,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需要作为一个“敏感点”整体重点保护;所谓“线”,是指绿化带、道路和水域等,作点与面间联系的纽带,应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美学价值、适于人类居住、符合生态学原理的生态廊道;所谓“面”,主要指集中建立的功能区域,应用生态导向设计指导“面”的建设,把每个面看作一个子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全面分析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用整体观点研究和解决内部生态环境问题,尽量将污染物在自身内部进行分解和循环利用。一般采用无污染的能源系统或者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技术等,以建设成为生态居住区、生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契机,最终建设成为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态与城市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2]《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上接第4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