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

停机(Shutdown,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

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

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综合效率(OEE)=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稼动率与开动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因翻译的不同,有的地方也将稼动率翻译为开动率,于是也有相对应的性能开动率/时间开动率等词汇,其实质上为相同内容。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您被问到“我们部门的稼动率为90%,你们厂里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谓的稼动率定义为何?90%这数字代表的是好?是坏呢?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

1、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3、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总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总合效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

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工作准备作业附随作业

作业时间搬运作业B间接作业(附带作业)

财务报表指标计算公式

1. 主营业务毛利率(%)=(1-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2. 毛利率(%)=(1-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3.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4. 总资产报酬率(%)=EBIT /年初末平均资产总额×100%(上市公司用年末数) 5.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初末平均净资产×100%(上市公司用年末数) 6. EBIT=利润总额+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7. EBITDA=EBIT+折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8.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9. 债务资本比率(%)=总有息债务/资本化总额×100% 10.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及递延资产)×100% 11.资本化总额=总有息债务+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递延税款贷项 12.总有息债务=长期有息债务+短期有息债务+其他应付款 13.短期有息债务=短期借款+贴息应付票据+其他流动负债(应付短期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 14.长期有息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15.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6.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17.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18.存货周转天数=360/(主营业务成本/年初末平均存货) 1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年初末平均应收账款+年初末平均应收票据)) 20.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主营业务成本/(年初末平均应付账款+年初末平均应付票据)) 21.现金回笼率(%)=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22. EBIT利息保障倍数(倍)=EBIT/利息支出=EBIT/(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23.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倍)=EBITDA /利息支出=EBITDA /(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24.经营性净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利息支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各种比率计算公式

教育统计常用监测指标 一、毛(净)入学率: 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在园幼儿数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100% 学前教育学龄人口总数(4-6岁人口,统计局普查调整数)2、小学毛(净)入学率(普通小学) 小学教育在校学生总数(不含成人) 小学学龄人口毛入学率= —————————————×100% 小学学龄人口总数(教育统计数) 小学教育学龄人口进入小学的在校学生数 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 ——————————————————×100% 小学学龄人口总数(教育统计数)

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普通初中、职业初中) 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不含成人)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100% 12-14岁年龄组人口数(统计局普查调整数) 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普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100% 15-17岁年龄组人口数(统计局普查调整数) 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00% 18-22岁年龄组人口数(统计局普查调整数) 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研究生在校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函授生×0.2+夜大生×0.5+成人脱

产班学生×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年毕业生×5×0.3+电大注册视听生注册学生数×0.3+学历文凭考试在校生+军事院校本专科在校生+网络学院本专科在校生×0.5+电大开放式本科教育在校生×0.5+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在学人数+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学人数×0.3 二、毕业生升学率 计算公式:新学年高一年级学校招生数 / 某一级教育毕业生总数 x 100% 定义及解释:高一级学校招生人数即等于全部高一级学校招收低一级学校毕业生人数。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高级中等学校(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招生人数比初中毕业生总数。高中毕业生进入中专、技校的,不应计入高中毕业生升学率。 这一指标可反映某一级教育的学生能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比例。 初中(含职业初中)招生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100% 小学毕业生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2)

關聯性資料庫在稼動率分析之應用 鄭榮賢工程師/帝興樹脂公司 林正鄰研究員/工研院環安中心 一、TPM與競爭力 我國目前正面臨著勞工成本提供、傳統產業外移與國家競爭力排行下滑的困境,使得業者不得不將人力導向的經營體質改變為設備導向的經營體質,藉提高設備的生產稼動率,來維持穩定的產能與安定的品質。 因此,設備保養計畫也由事後保養(Break-down Maintenance, BM)、預防保養(Preventive Maintenance, PvM)、生產保養(Productive Maintenance, PM)到預知保養(Predictive Maintenance, PdM),無不是希望以最低的保養成本來保持設備的可靠度與可用度,而最近熱門的全面生產保養(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更是希望藉由改善設備的體質,以其發揮現有設備的最高效率,改善企業體質,提高整體競爭力。 但是,TPM實務涵蓋甚廣,推動者無不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與時間,方能見到成效;本文主要目的乃是希望提出關聯性資料庫在稼動率分析與即時監督的應用實例,作為業者的參考,以協助其利用資訊技術提昇TPM實務推動的效率。 二、稼動率與設備總合效率分析 如果您被問到「我們部門的稼動率為90%,你們廠裡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謂的稼動率定義為何?90%這數字代表的是好?是壞呢?基本上稼動率有數種不同的定義,在此略加解釋: 2.1時間稼動率 參考設備稼動與損失關係圖(圖一),首先定義最大操作時間,指的是設備可用的最大時間,若設備本身為廠內自購,且可完全由廠內自主使用,則最大操作時間一般為日曆時間;而負荷時間則為設備可稼動的時間,乃是最大操作時間扣除停機(Shutdown)損失,停機損失乃是計畫上的休止時間,如休假、教育訓練、保養等。

稼动率分析与改善

三稼动率分析与改善 从综合效率的计算公式(4-8)可以看出,要提升效率,可以从提升作业能率和提升稼动率入手。 首先来分析如何提升稼动率。从表4-1中可以看出,提升稼动率,就是要减少损失时间,而损失时间又由除外时间与异常时间组成。基中,除外时间只只能尽量缩短,但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提升稼动率的主要着眼点即为异常时间的降低。 1异常时间的种类 拨所谓的异常时间(或称异常工时),是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而产生的时间浪费。由表面膜势得知,异常时间一般包括: ①计划异常 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②物料异常 因物料供应不及时(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3)设备异常 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4)品质异常 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5)机种异常 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性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产品异常或技术异常。(6)水电异常 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2、异常的处理流程 (1)异常发生时,发生部门的制造主管应立即与生技单位或相关责任单位联络,共同研拟对策加以处理。 (2)一般应先采取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以尽快恢复生产,降低异常时间的影响。 (3)在异常处理同时或异常排除之后,由制造部门填具生产异常报告单(如表4-7),并转责任单位。 (4)责任单位填写异常处理之根本对策,以防止异常重复发生。 (5)制造单位、责任单位依据该单作后续追踪工作、确认是否得到改善。(6)财务部门依该异常单作为制造费用统计之凭证,并作为向厂商索赔之依据。(7)生管部门依异常状况作为生产进度管制控制点,并作为生产计划调度之参考。 3、异常工时计算规定 (1)当所发生的异常,导致生产现场部分或全部人员完全停工等待时,异常工时之影响以100%计算。 (2)当所发生的异常,导致生产现场需增加人力投入,采取临时应急对策处理该异常时,异常工时之影响以实际增加投入的工时为准。 (3)当所发生之异常,导致生产现场作业速度放慢(可能同时也增加人力投入)时,异常工时之影响度以实际影响比例计算。 (4)异常工时损失不足10分钟时,只作口头报告或填入“生产日报表”,可以不另行填具“生产异常报告单”。 (二)稼动率分析

指标计算公式总结

金融计算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全部业务收入×100% 其中营业利润取自利润表,全部业务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率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本金利润率计算公式:营业利润/资本 流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 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存货周转率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 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100%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营业利润率当然就是反映盈利能力,资本金利润率反映的是资本盈利能 力,就是资本收 2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3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周转的次数,或表示每1元固定资产支持的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转换成现金平均需要的时间,即平均天数。固定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 3有形净值债务率:主要是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这个指标越大,表明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同理,该指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4长期资本固定化率:即被固化的资产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被固化的资产指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等项目.指企业占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占自有资金的比重。其中,若企业有对外长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固定化比率时可以考虑将对外长期投资扣除,因为对外长期投资所占有的资金不直接用于企业自身的生产与发

设备稼动率如何计算

设备稼动率如何计算? 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0-10-28 16:02 |提问者:| 假如我公司有十台设备,但因产订单不足每天只开动6台设备。每台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一台因故障停机1小时,1台因工装停机小时。我们今天的设备稼动率如何计算,敬请告知。最 好能列出计算过程。 首先,你的设备利用率是6台/10台*100%=60%(这个跟设备综合效率无关) 第二,设备综合效率(即是综合稼动率)=可动率(已计划的)*表现效率(实际运作时间)*品质合格率。 你提供的条件里;已计划的可动率=?,假设:6台机器不需要停机(比如工人吃饭无需停机、中间无需停机休息、计划内的换模时间为小时);那么可动率=(8小时*6台小时)/8小时*6台*100%=% 表现效率=(已计划的可动时间)小时-(计划外的损失时间)故障停机1小时/小时*100%=% 品质合格率=?,假设为100%。 那么,按你提供的条件,你的设备利用率是60%;设备综合稼动率=%*%*100%=%。 但是,我认为是你提供的数据条件不充分,有很多机器的损失时间你还没有列出来,比如:轻 微的停顿、开机的损失、返工的损失等。还有良品率的问题等。 希望这样表达能让你弄明设备白综合稼动率(即综合效率OEE)的概念。如有需要帮助,可以给我留言。 什么是设备综合效率OEE 设备综合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 都有自己的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理论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OEE就是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它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 OEE是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OEE=可用率*表现指数*质量指数 其中: 可用率=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它是用来评价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 备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指数=理想周期时间/(操作时间/总产量)=(总产量/操作时间)/生产速率 表现性是用来评价生产速度上的损失。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 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 质量指数是用来评价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 的产品)。 OEE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生产管理工具,在欧美的制造业和的跨国企业中已得到广泛 的应用,全局设备效率指数已成为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标准,也是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实施的重要手法之一。

常用的50种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 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下限为1,适当为2) a、流动比率高低反映企业承受流动资产贬值能力和偿还中、短期债务能力的强弱; b、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来源于结构性负债的越多,企业投入生产经营的营运资本越多,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c、一般认为比率值为2时比较合理,但要求中国企业流动比率达到2对大多数不实际; d、正常情况下,部分行业的流动比率参考如下: 汽车1.1房地产1.2制药1.25建材1.25化工1.2家电1.5啤酒1.75 计算机2电子1.45商业1.65机械1.8玻璃1.3食品>2饭店>2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既达到一定的安全性,又能充分地利用了企业能够利用的资金来源。因为,过低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的短期支付能力不足,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流动比率过高,则可能表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实际上该比率数值的合理性没有统一标准,行业性质不同,流动比率也不尽相同[4]。 速动比率 1.85 B、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适当为1) 注: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证券+应收账款)/流动负债 a、一般认为,企业速动比率为1时比较安全; b、部分行业的速动比率参考如下: 汽车0.85房地产0.65制药0.90建材0.90化工0.90啤酒0.90

计算机1.25电子0.95商业0.45机械0.90玻璃0.45餐饮>2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较为合适,但也不能绝对化,如大量采用现金结算的企业,其应收账款很少,速动比率可能较低,但这并不代表这类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不强。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要具体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对一笔债务总是负两种责任:一是偿还债务本金的责任;二是支付债务利息的责任。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不仅要分析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也要分析其支付利息的能力。对长期债务而言,债权人则关心企业的长期持续性,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强,日后就能从经营活动中获取足够的现金或从其他债权人及投资者那里筹到新的资金,就样就不用顾虑以后偿付本息的能力。负债对资产的比率和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通常用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利用以下指标来分析。 现金比率 1.36 F、经营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企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现金比率用以衡量即刻偿还债务的能力,可以衡量流动资产变现性的大小。但由于是基于极端保守的观点,该比率忽略了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间循环的性质[5] 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去流动负债部分,它是偿还流动负债的“缓冲垫”,是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指标。营运资本数额越大,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计算公式: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A、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保守为不高于50%,适当为60%)

稼动率 讲解

设备嫁动率=设备运行时间/工作时间*100% 运行时间为设备开机时间 工作时间为上班的时间。 比如SMT一班为12小时,因维修停了1小时,则设备嫁动率=11/12*100%=91。7%。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论坛上虽已类似的帖子,但因部分段落字体损坏而影响了对全文的理解,这里再重发一贴。 如果您被问到“我们部门的稼动率为90%,你们厂里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谓的稼动率定义为何?90%这数字代表的是好?是坏呢?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 1、时间稼动率 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 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司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 停机(Shutdown,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 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

财务分析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转] 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 ①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② 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3.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 利息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其中: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5.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6. ①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 三、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1.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2.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3.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4.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其中:长期投资平均余额=(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 5. 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其他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其他资产+期末其他资产)÷2 其他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其他资产周转率 6. ①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②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7.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其中: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 停机(Shutdown,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 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 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综合效率(OEE)=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稼动率与开动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因翻译的不同,有的地方也将稼动率翻译为开动率,于是也有相对应的性能开动率/时间开动率等词汇,其实质上为相同内容。

财务分析的30个基本指标和计算公式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1、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A: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https://www.doczj.com/doc/355096313.html,9c9n;L8^ S 负荷时间B=A-C: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C: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D=B-E: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E: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时间稼动率S=稼动时间D / 负荷时间B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一)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短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在55%—65%,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0%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一般认为,该比率维护在40-60%之间较为合适,负债比率过高是不利的,应引起重视。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反映企业短期负债清偿能力,即每1元流动负债额中有多少流动资产额作保证。一般认为2:1的流动比率较好。若该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偿还能力较差,若该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部分资金闲置。 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存货 /流动负债总额 意义: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因为存货不能马上形成支付能力,所以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认为,该比率为1:1较好。 4、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即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三个月到期的短期投资和应收票据)/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5、利息保障倍数衡量企业偿还借款利息的能力,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如不能得到利息费用的详细资料,可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所得保障支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它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应大于1,同时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比率作为最基本的偿付利息能力指标,否则就难以偿还债务及利息。但从短期看,由于折旧费、摊销费及折耗费等短期内不需要支付资金,所以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时,企业通常也能偿还其利息债务。 6、应收账款损失率 应收账款损失率=坏账损失/应收账款总额 一般讲该指标越小越好,比率高应引起重视,必须到企业对应收帐款进行调查,找出原因。 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企业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偿还债务的能力。(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

银行指标计算公式

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3、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流动负债 现金指企业的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指企业以短期投资方式购入的有价证券 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6、销售利润率(毛利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100% 7、总资产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8、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1)×100% 9、两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1/2-1]×100% 10、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总额/上年利润总额-1)×100% 11、贷款质量以客户表内外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最低级别填列。例如:某企业五级分类一笔为关 精品

注类,一笔为次级类,按次级类填列。 精品

12、账户开立情况按得分最高填列。 13、销售收入归行率=销售收入转入我行金额/销售收入×100% 销售收入转入我行金额一般等于结算账户贷方发生额扣除不属于销售收入的金额 14、存贷款比例=非保证金存款日均余额/贷款日均余额×100% 当季结算户日均存款余额=当季利息/日利率/当季天数 季度日均存款余额=(1季度+2季度+……+n季度)/n 非保证金存款日均余额包括结算账户、定期存款账户以及协定存款账户的存款余额 15、存款日均余额指标包括结算账户、定期存款账户、协定存款账户以及保证金存款账户的存款余额。 日均存款余额:用简单平均方法计算,以某一时间段(如一月、一个季、半年一年)的某账户每日存款余额之和除以该段时间的累积天数,如:把一月内每天的存款余额之和,除以30或31天得出的数就是月日均存款余额,把一年内每天的存款余额加在一起,然后除以365,得出的数就是年日均存款余额。 例 精品

稼动率解释

稼动率解释 嫁动率的解释: 如果您被问到“我们部门的稼动率为90%,你们厂里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谓的稼动率定义为何?90%这数字代表的是好?是坏呢?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 1、时间稼动率 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 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3、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总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设备总合效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企业在进行OEE计算时常常遇到很多迷惑的问题,如工厂停水、停电、停气、停汽使设备不能工作,等待定单、等待排产计划、等待检查、等待上一道工序造成的停机,不知如何计算。本文引入非设备因素停机的概念,修改了OEE的算法,使计算得到的OEE更能够真实反映设备维护的实际状况,让设备完全利用的情况由完全有效生产率这个指标来反映。同时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设备损失的PM分析流程。 一、OEE表述和计算实例 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4] 其中,时间开动率=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 而,负荷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开动时间=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

有关计算指标的计算公式(财务)

附件 6 有关计算指标的计算公式 指标名称计算公式 增长指标 (1)2 年数据: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年均增长率 (2)n 年数据:增长率=[(本期/前 n 年)^(1/(n-1)) -1]×100% 经营效率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 [(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现金收入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00% 盈利指标 (净利润+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全部 总资本收益率 债务+期末所有者权益+期末全部债务)/2]×100% (利润总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 /2] ×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100% 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100% 费用收入比(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 财务构成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计×100%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长期债务/(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担保比率担保余额/所有者权益×100%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EBITDA 利息倍数 EBITDA/(资本化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EBITDA 全部债务比 EBITDA/全部债务 经营现金债务保护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全部债务 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债务保护倍数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全部债务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现金短期债务比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合计×100% 经营现金利息偿还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资本化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利息偿还能力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资本化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本期公司债券偿债能力 EBITDA 偿债倍数 EBITDA/本期公司债券到期偿还额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偿债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本期公司债券到期偿还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偿债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公司债券到期偿还额 注:现金类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 长期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短期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 EBITDA=利润总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摊销 所有者权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

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分析和解释 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意义: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意义: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