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酶在细胞代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市南集中学倪文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酶在代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2,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3,根据控制变量,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科学严谨的作风,尊重科学事实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1,设计实验并学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2,酶的作用机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设计意图:从一个现象说起:生活中利用双氧水消毒实例漫画,从消毒时产生气泡入手,提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式,分析提高反应速率的条件,引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联系生活实际,直接进入主题,自然过度。

具体过程:

【师】很高兴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节课,请看下面的漫画。擦上了怎么办?在用过氧化氢消毒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现象?

【生】有气泡冒出

【师】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了,那么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式是什么?【生】上黑板板书,2H2O2===2H2O +O2

【师】在生物上,写的方程式没有等号,换成箭头,不需要写气体生成符号。【师】哪些条件能够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呢?

【生】加热、二氧化锰

【师】今天我们为大家提供的和Mno2一样具有催化作用的Fecl3溶液。还有吗?为什么过氧化氢在消毒时会产生气泡呢?

【生】细胞加速其分解了

【师】对,人在细胞代过程中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就是其中之一,幸而细胞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这种物质就是过氧化氢酶。

二、引导学生实验:(1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假设,四个条件的反应速率比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加的

有目的观察实验的现象。

【师】看到这个板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如何?

【师】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师】请你为这个实验目的作个假设:

【生】酶>氯化铁>加热

三、指导学生阅读实验设计,提出相关问题。(3-5分钟)

设计意图:书上已经写的很清楚的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教师无需过多讲述。通过阅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通过划动词的形式理解实验过程,为成功的完成实验打好基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提问,完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8-79页的实验设计,关注以下容:并提出你的疑问: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

2,了解实验方法步骤,勾画出方法步骤中的动词

【生】阅读课本

(3分钟后)

【师】同学们看了书上设计的实验方法步骤后,请提出你的疑问。

【生】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生提出问题,班级讨论解决,解决不了,老师辅助。

【师】在实验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下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阅读实验的注意事项

1,过氧化氢溶液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量筒量取过氧化氢溶液时请小心,切勿将过氧化氢溅在皮肤上或衣服上,一旦发生要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

2,实验过程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者同学,以免反应太剧烈,气泡冲出试管到脸上产生危险

3,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和卫生香后应注意将火柴熄灭,以免烫伤或者烧坏衣物。

卫生香使用过后也应将火熄灭。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5,不能共用一个滴管吸取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专管专用),滴加时不要沾到试管壁上。

6,向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卫生香时动作要快,尽量往下,直到接近液面,但不要插到气泡中或试管壁,以免使卫生香潮湿而熄灭。

四、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作指导。(15分钟)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自己操作才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有没有问题?请大家利用15分钟时间,完成此实验,注意实验中的每个

细节,及时记下你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中的发现和疑问。

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建议同学们可以先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五、汇报实验,提出疑问,班级交流讨论,同时教师适时点拨,课堂自动生成一个新的实验。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同学上台为我们汇报实验以及他们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或疑惑之处。

【生】学生展示1,学生展示二

学生可能的新发现或疑惑以及解决预案

五、自动生成实验,升华课堂(5+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选择有价值的容生成实验。培养学生自

己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通过学生展示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点拨自动生成对照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原则。

【师】通过同学们的疑惑我们发现,肝脏研磨液的量对过氧化氢的分解的速率也是有影响的,如何用实验证明之,请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步骤。

(5分钟)

【生】学生展示设计方案

【师】为了能够更加说明问题,他们设计的实验是不是应该添加什么?(对照实验)

请问滴加不同滴数的肝脏研磨液为了干什么?(科学实验中,认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随着自变量的不同,什么发生了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科学实验中我们称之为因变量)

为什么过氧化氢都是加入2mL呢?实验中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你是如何控制的?

温度,加入的时间,观察的时间。

科学实验中,将对实验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通常要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生】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3分钟)

六、得出实验结论,讨论和交流:(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得出实验结论,为酶

催化作用的机理过渡。

【师】我想同学们已经对这个实验以及实验的控制变量有了更深的了解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展示讨论容:

1、在细胞,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2、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

3、3号与4号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什么?

4、你觉得在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四组实验中,哪组更为适合在人体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呢?

5、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生】学生分析讨论的容

得出结论,酶的作用:使细胞代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七、酶的作用机理:(5分钟)

设计意图:酶的作用机理是本节的难点容,由于概念十分的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用课本中的漫画“走隧道需要的能量少”解释活化能的概念,以及让学生初步认识酶的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再通过手势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酶的作用机理的认识和理解。将抽象的容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师】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漫画来认识一下。

如果把驾车翻越高山比作化学反应,加大油门就相当于给分子加热加压。而山脚就为分子进行化学反应的常态,山顶则为容易发生化学的活跃状态。那么山的高

度就称为活化能。而司机从山脚下找到一条隧道就相当于酶的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体验酶的魅力:

伸出你的双手,左手在下(常态),右手在上(活化状态).

思考:1.两手之间的距离相当什么?

2.两手相碰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加热加压相当于抬高了左手,那么还有什么方法使两手相碰?

3.右手下降的实质是什么呢?

4.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铁离子更高,有作何解释呢?

通过学生分析表格回答第4题。

师生共同活动来得出结论,酶的作用机理: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9

44

75

活化能/kJ·mol-1过氧化氢酶催化

FeCl3催化

没有催化剂

条件

20℃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高中生物《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学案7 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学案7 中图版 必修1 1、指出酶的化学本质,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描述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自学探究:酶的概念:是产生的一类具有 的 ,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 ,少数是 。一、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新陈代谢的概念: ,其中大部分反应是在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一)温度、PH 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 ;温度过高、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 遭到破坏而 。一定的低温使酶的活性 ,但不会使酶失活。

(二)温度对酶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影响:(1)和一般化学反应相同,酶促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由于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遇热易变性失去活性。在低温范围内,前一种作用占主要地位,但当温度升到一定限度时,后一种作用明显产生影响,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反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酶的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快。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对应的pH也就是酶的最适pH。生物种类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也有 ,某些温泉中的细菌,其酶的最适温度竟高达700C。不同酶的最适PH也不同,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 ,而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 。二、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1、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高得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1)活动程序见课本70页。(2)注意事项: A、加入材料后应立即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 B、插卫生香时动作要快,不要插到气泡中,避免卫生香受潮。 C、试管要足够大,最好用20Х200ml,若试管太小,气泡过多影响卫生香的燃烧。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 内容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学业质量水平 1.概述酶的作用和本质。 2.通过对有关酶实验的分析,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 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水平一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 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 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水平二研读教材·梳理探究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剖析细胞代谢的概念 (1)场所:活细胞内。 (2)实质: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细胞中的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3)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和现象: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现象 1 2 mL H2O2溶液加2滴蒸馏水基本无气泡产生 2 2 mL H2O2溶液加2滴FeCl3溶液有较多气泡产生 3 2 mL H2O2溶液加2滴肝脏研磨液有大量气泡产生 每滴溶液中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素养提升———————————————科学探究——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探讨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①实验中使用的肝脏为什么必须是新鲜的? 提示新鲜肝脏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 ②实验中为什么把肝脏制备成肝脏“研磨液”? 提示制成肝脏研磨液会增大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加快分解速率。 ③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滴管能否混用?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少量的酶带入FeCl3溶液会干扰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①实验中可用哪些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大小? 提示 a.气泡目测法:可以通过反应时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b.卫生香复燃法:可以通过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剧烈程度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②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第一组和第三组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FeCl3及过氧化氢酶都可以促进H2O2的分解,说明FeCl3和过氧化氢酶都具有催化作用。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第3讲 酶与ATP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第3讲酶与ATP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 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1)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A 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 ) (2)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 TP生成增加。( ) (3)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4)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来提高反应速率。( ) (5)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并不适合该酶的长期保存。( ) (6)人体内所有酶的最适pH都接近于中性。( ) (7)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温度和底物浓度机理是一样的。( ) (8)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 (9)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斐林试剂也可用碘液。( ) (10)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 1.加热、无机催化剂和酶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说出它们的区别。 2.写出测定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3.ATP和酶在成分上有联系吗?说明理由。 1.(2014·全国大纲卷)A 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2.(2013·全国Ⅱ,T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题组一、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题组一、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相关知识。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酶,如呼吸氧化酶,会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各类细胞中;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当温度回升后,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但酶的空间结构一旦被破坏,其活性将无法恢复,低温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提高化学反应速度是靠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酶在化学反应中充当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答案:B 2.(2014年高考福建卷)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蛋白酶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解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核糖体中只剩下RNA成分,因此,由题中信息“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可说明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3.(2014年高考重庆卷)如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解析:酶催化反应时具有专一性,A错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乙醇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达到一定浓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能量,C正确;人是恒温动物,其代谢速率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大的变化,D错误。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酶在细胞代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市南集中学倪文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酶在代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2,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3,根据控制变量,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科学严谨的作风,尊重科学事实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1,设计实验并学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2,酶的作用机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设计意图:从一个现象说起:生活中利用双氧水消毒实例漫画,从消毒时产生气泡入手,提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式,分析提高反应速率的条件,引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联系生活实际,直接进入主题,自然过度。 具体过程: 【师】很高兴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节课,请看下面的漫画。擦上了怎么办?在用过氧化氢消毒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现象? 【生】有气泡冒出 【师】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了,那么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式是什么?【生】上黑板板书,2H2O2===2H2O +O2 【师】在生物上,写的方程式没有等号,换成箭头,不需要写气体生成符号。【师】哪些条件能够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呢? 【生】加热、二氧化锰 【师】今天我们为大家提供的和Mno2一样具有催化作用的Fecl3溶液。还有吗?为什么过氧化氢在消毒时会产生气泡呢? 【生】细胞加速其分解了 【师】对,人在细胞代过程中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就是其中之一,幸而细胞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这种物质就是过氧化氢酶。 二、引导学生实验:(1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假设,四个条件的反应速率比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加的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此外,学生通过有关酶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 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 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并且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的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其高效有序的进行,由此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倪文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2,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3,根据控制变量,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科学严谨的作风,尊重科学事实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1,设计实验并学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2,酶的作用机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设计意图:从一个现象说起:生活中利用双氧水消毒实例漫画,从消毒时产生气泡入手,提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式,分析提高反应速率的条件,引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联系生活实际,直接进入主题,自然过度。 具体过程: 【师】很高兴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节课,请看下面的漫画。擦上了怎么办?在用过氧化氢消毒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现象? 【生】有气泡冒出 【师】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了,那么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式是什么?【生】上黑板板书,2H2O2===2H2O +O2 【师】在生物上,写的方程式没有等号,换成箭头,不需要写气体生成符号。【师】哪些条件能够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呢? 【生】加热、二氧化锰 【师】今天我们为大家提供的和Mno2一样具有催化作用的Fecl3溶液。还有吗?为什么过氧化氢在消毒时会产生气泡呢? 【生】细胞加速其分解了 【师】对,人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就是其中之一,幸而细胞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这种物质就是过氧化氢酶。 二、引导学生实验:(1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教师引

高中生物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用生物酶对织物进行风格整理,可使棉变得像天鹅绒,羊毛变得像羊绒,真丝变为“天使的皮肤”,使整理后的织物呈现出特有的风格。下列关于生物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可以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C.能够催化纤维素酶水解的酶是纤维素酶 D.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正确;分析题干可知,酶可以脱离生物体起作用,B正确;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水解,C错误;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D正确。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由分泌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 能产生酶④酶在体内不能更新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固醇⑥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A.③⑥B.③④⑤C.③⑥⑦D.①②⑥⑦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是小分子 C.脲酶的本质为蛋白质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核酸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催化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核酸,称为“核酶” 4.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相比,酶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专一性 B.易失活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具有多样性 1.【答案】A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在体内不断更新; 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催化作用,无调控作用。所以只有③⑥正确。 加热、无机催化剂、酶均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热是为反应物提供能量而加快反应速率;无机催化剂和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其中酶更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有机物,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答案】B 【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是生物大分子,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脲酶是一种蛋白质,人体内的酶会不断更新。 酶的作用本质: 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基本组成单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细胞代谢——概念 辨析

016二轮复习——植物激素专题(张敏提供)班级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 一、请列出本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名词 新陈代谢(细胞代谢)、同化和异化作用、酶、酶的底物、酶的化学本质、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活化能、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变性失活、酶活性;A TP、细胞的能量通货、ADP、吸能反映、放能反应、直接能源物质、高能磷酸键、腺苷、A TP结构简式;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NADPH、叶绿体色素与叶绿素、色素功能、CO2的固定、C3的还原、C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自养型与异养型、需氧型和(兼性)厌氧型。 二、请把上面的名词构建知识框架图(概念图) 三、基本概念辨析 1.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_图2_,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_图1__,表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_图5_,表示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__图6_,表示改变反应溶液pH但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温度的曲线_图7_,表示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影响的曲线_图3_,表示酶浓度对酶促反应影响的曲线___图4_。 活性曲线表示的生物学含义:①__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其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催化作用将减弱____②__在最适温度(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pH),酶的催化作用都将减弱。_____③__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_ 图3曲线上P点以后反应速率不增加的原因是_酶数量有限(酶浓度不足)__,图4的含义是_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___。 图2说明酶只能__缩短__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_平衡点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含解析)

课时作业(十三) [学业水平层次(A)] 1.(2015·潍坊高一检测)地沟油是废弃的动植物油脂,利用生物酶技术可以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A.蛋白酶B.淀粉酶 C.脂肪酶D.解旋酶 【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脂,故最适用于题中所述过程的酶是脂肪酶。 【答案】 C 2.(2015·济阳高一检测)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分别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②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 mL新鲜的唾液 ③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37 ℃的温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 ④在3支试管中各滴加1滴碘液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 【解析】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在加酶之前必须先让试管保温至相应的温度,即先完成③,再进行②。 【答案】 B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化学反应所必需的能量 B.酶既可来自食物,也可来自体内物质的转化 C.酶只能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解析】解答本题,可从酶的本质、功能、来源来分析:

【答案】 D 4.(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量)的变化曲线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后,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B.图②虚线可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解析】图③可以表示当反应底物的量一定时,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不断减少,反应速度逐渐降低。 【答案】 C 5.下图表示的是某种酶作用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模型可以解释酶的专一性 B.a表示酶,该模型可解释酶的多样性 C.a催化d分解为e、f D.该模型显示,酶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解析】a表示酶,该模型可解释酶的专一性。 【答案】 A 6.下列A、B、C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酶的作用和本质 [拓宽教材] 1.(必修1 P78“实验”改编)下列叙述与题图实验不相符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C.该实验能证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D.加入肝脏研磨液和Fe3+,前者的反应速率总是较快 解析:选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不同条件下,二者无法比较。 2.(必修1 P81“资料分析”改编)资料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活性。 资料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要验证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1)资料1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RNA具有催化作用 (2)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精练好题]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④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A.①②⑤B.③⑦⑨ C.③④⑧D.④⑤⑥ 解析:选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类物质,少数酶为RNA;酶只有催化功能。 4.(2019·南宁三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各种酶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一定从生物体内直接提取 B.果胶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汁的产量和质量 C.含酶牙膏的使用可以更好地预防龋齿 D.溶菌酶可帮助细胞溶解代谢的废弃物 答案:D 5.(2019·福州八县一中期末联考)对盛有H2O2的试管加热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H2O2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加速H2O2分解的原理是不同的 B.二者都可以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提高 C.二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铁离子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答案:A 6.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 A.因变量B.自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解析:选B。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其中,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而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细胞代谢专题

专题二细胞代谢 课前巩固:(基础知识网络构建) 1、酶与ATP 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3、明确以下化合物中“A”的含义 课内深化: 重点一酶的本质、特性及影响因素 典例剖析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3、4、 5、6、7是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据图判断下列说 法的对错。 (1)图1和图7都说明酶作用的专一性,其中b为麦芽糖 ( ) (2)图5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 ) (3)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 ) (4)图3(图4)说明了反应溶液中温度(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 的最适pH(温度),其中A点的pH为7,B点的温度为35 ℃( ) (5)图3和图4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 )

(6)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 ( ) (7)若在图6中的D点时增加酶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不变( )对位训练 1.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 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曲线②>曲线③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曲线②>曲线③ 技能点拨 1.坐标曲线题——要注意“四看”:(1)看两坐标轴的含义,了解变量的关系;(2)看曲线的变化,掌握变量的增减快慢的生物学意义;(3)看“五点”,即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4)看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二: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关系——过程图解模型解读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教案 授课内容:酶的作用和本质授课班级: 教师:姜宁馨授课日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并进行了一些生物学实验。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教材分析 能量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细胞需要通过代谢活动来获得能量。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就是因为有了酶这种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因此酶是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了解酶的本质、特性,对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故本节内容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打下了知识基础,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知识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异同,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 ⑵能力目标: 1、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2、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四教学重点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五教学难点 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PS:课件展示表格1

酶的作用和本质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 【课标要求】 1.说出酶的本质和作用,尝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效果 2.说出酶促反应的原理 3.通过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创设情境】 [思考1]时下最流行的减肥方法——酵素,酵素是什么?吃酵素真的有那么多的效果吗? (由时下流行的事件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 活动一、阅读书本P81-82,尝试归纳酶的本质 (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练习一] 例1、某种酶被水解后将会得到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核糖核苷酸 D. A 或 C (及时检测自主学习效果) 活动二、阅读书本P78-80,“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尝试进行变量控制和结果分析,总结酶的作用原理 (学习重点及难点分解突破) 任务一、分析实验的变量

1、对照实验必须遵循的哪3个原则? 任务二、分析实验的现象,总结对照实验的结论 [思考一] 1、1号和2号对照,自变量是什么?2号管出现的现象说明加热有什么作用? 2、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3、1号和3号或1号和4号对照,自变量是什么?3、4号管的现象说明FeCl3和H2O2酶 具有什么作用? 4、3号和4号对照,自变量是什么?两组的现象说明什么? 5、根据以上分析,尝试总结该实验的结论:酶作用是什么?,酶与FeCl3谁的催化效率更高?为什么? 任务三、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酶的作用原理 [思考二] 1、什么是活化能? 建构模型突破 2 、加热、无机催化剂、酶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理是否相同? [练习二] 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操作发现试管2比试管1产生的气泡明显多,该实验说明了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多样性 D、酶是蛋白质 例3、关于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提供了反应开始所需的活化能 D.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完全相同【课堂巩固】 1、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 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C.酶只有在细胞内才具有催化功能 D.淀粉酶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操作 顺序 具体操作试管 1 2 ①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mL 2mL ②滴加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2滴— 滴加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含H2O2酶)—2滴

论酶在生命体研究中的作用

论酶在生命体研究中的作用 摘要:对于酶这一物质人们并不感到陌生,酶在日常生活的各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酶还与人体息息相关,利用酶可以帮助人们抑制疾病的发生,对生命体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酶、生命活动、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而构成新陈代谢的许多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神经传导等生命活动都与没得催化过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没有酶的参与,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进行。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故又有生物催化剂之称。与一般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有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效率及其催化活性的可调节性和高度的不稳定性(变性失活)等特点,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物质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互相适应。若因遗传缺陷造成某个酶缺损,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均可导致该酶催化的反应异常,使物质代谢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因此酶与医学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自1982年以来随着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和DNA的陆续发现,目前认为生物体内除了存在酶这类催化剂外,另一类则是核酸催化剂,如其本质为RNA则称为核酶。因此现代科学认为酶是由活细胞所产生,能在体内或体外发挥相同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结构

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但由于核酸参与催化反应有限,而且这些反应均可有相应的酶所催化,因此酶仍是体内最主要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对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同时也发现它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每个细胞由于酶的存在才表现出种种生命活动,体内的新陈代谢才能进行。酶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催化剂,只有酶存在,人体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化反应。人体内酶越多,越完整,其生命就越健康。当人体内没有了活性酶,生命也就结束。人类的疾病,大多数均与酶缺乏或合成障碍有关。 酶可以促进糖在人体中的吸收。糖包括蔗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等。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基本的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用馒头时,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被人体吸收,让人感到甜味。酶究其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可催化体内的化学反应,酶能让反应速度提高100万—1000亿倍,如果没有酶,一口馒头可能要消化一年时间。 酶与生命体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酶缺陷所致的疾病:酶缺陷引起的疾病多为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如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梅(G6PDH)引起的蚕豆黄,酪氨酸羟化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学案

《第2讲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复习目标: 1.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以及酶的化学本质 2.能够通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证明酶的作用和本质,证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并学会 在实验设计中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4.能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不同于无机催化剂的特性。 5.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情境诱思】 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它们为生存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 细胞中能量的获取和利用,化学反应的进行要靠谁的保障? 【合作探究】 【探究1:酶的本质和作用】 1.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 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少数是 合成原料 合成场所 来源 作用场所 生理功能 作用原理 2.酶的作用原理 下图曲线表示在无酶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解读曲线含义) (1)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 (2)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 (3)AC段的含义是 (4)BC段的含义是 (5)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移 动。 3.讨论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①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 ②对照组:,实验组:。 ③本实验说明:。 【强化训练1】 1.(2014福建理综,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 蛋白酶 B: RNA聚合酶 C: RNA D: 逆转录酶 【探究2:酶的特性】 (解读曲线并回答酶的特性) 1.酶的 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②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2.酶的 ①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和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 明。②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 增大明显加快,说明 ③本实验说明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画出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示意图和PH值对酶活性影响示意图。(并分析曲线含义) 【强化训练2】 1.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B.图一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探究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解读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相关曲线。说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2.右图为温度和pH对某种酶影响两曲线: ①分析曲线含义: ②读图乙可知图甲中M点的温度可能 介于之间, ③请在图甲中绘出pH=8的变化曲线。 【强化训练3】 1.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 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与ATP(知识点练习)

专题4:酶与ATP 【知识清单】 考点1:酶的本质及作用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酶的本质 1、酶本质的探索:最初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20世纪80年代,又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2、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三、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剂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四、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出现红色。对照组:已知RNA 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五、酶的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分析 1、实验原理: (1)、。 (2)、比较H2O2在常温、高温、过氧化氢酶、Fe3+等不同条件下气泡产生多少或卫生香燃烧剧烈程度,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2、实验过程的变量及对照分析 、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六、酶的专一性的验证实验分析 1、实验原理: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作业14酶的作用和本质新人教版必修1

课后作业(十四) [合格性考试必做题] 1.对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水浴加热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其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 B.前者是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提高,而后者不影响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 C.二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 D.酶和Fe3+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解析]水浴加热是为反应提供能量,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A 2.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 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 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解析]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明显,而不是使反应分子获得活化能。 [答案] C 3.所有动物体内的酶( ) A.一定含有肽键 B.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C.可在体外发挥作用 D.在冬季其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解析]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含有肽键,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含肽键;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在冬季不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答案] C 4.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解析]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化学反应能够快速进行,但反应过程仍然需要能量,只是有酶时所需能量少,没有酶时所需能量多。故选C。 [答案] C 5.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解析]“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是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原理,A、B项中的两种酶和C项中的FeCl3均为催化剂,所以均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则是利用温度升高,以提供能量达到活化态的原理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D错误。 [答案] D 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B.有些酶和相应的化学试剂作用呈现紫色反应 C.活细胞产生酶的场所都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D.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 [解析]酶主要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都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RNA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分别是由氨基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蛋白质类的酶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现紫色反应;活细胞产生蛋白质类酶的场所都是核糖体,但是RNA类酶是在细胞核中产生的;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授课人:王少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细胞代的概念; 酶的作用及本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生物学家研究酶的本质的过程,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酶的高效催化作用; 酶的作用与本质; 2、教学难点 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小组讨论法、比较说明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小结 细胞作为开放性的生命系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并实现新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于细胞高效有序地完成各种生理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让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而快速的进行,这个作用的条件正好付合细胞的环境。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关酶的本质的探索也处于不断不断完善中。近年来,酶工程的发展为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活力。 七、作业 课本78页,一(1、2、3)、二(1)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体系的构建。本节课不仅较好地利用了教材上的实验,而且对于实验的容做了深层次的挖掘,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使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确认和控制变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九、板书设计 酶的作用与本质 一、细胞代 概念: 二、酶的作用 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2、酶具有高效性 三、酶的本质的探索 本质: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归纳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归纳考试要点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5、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6、细胞呼吸Ⅱ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Ⅱ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Ⅱ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 一、酶的本质、特性以及酶促反应的因素 1、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2、有关酶的实验探究思路分析【重点】 (1)探究某种酶的本质 (2)验证酶的专一性 ①设计思路:酶相同,底物不同(或底物相同,酶不同) ②设计方案示例: 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专一性。(3)验证酶的高效性

(4)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①实验设计思路: ②操作步骤: 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和pH: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①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如图甲。 ②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乙。 4、有关酶的疑难问题点拨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某些RNA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酶的基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2)酶促反应速率不等同于酶活性。 ①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 (3)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时,底物和酶应达到相同温度(pH)后才混合,以使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pH)。 二、ATP的合成利用与能量代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