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高考文化常识之古代职官

国家机关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①“三省”

a.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

b.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c.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②“六部”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a.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b.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

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c.礼部

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d.兵部

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e.刑部

中国古代官署。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f.工部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a.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b.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c.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②九卿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a.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b.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c.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d.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e.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f.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g.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h.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i.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古代官职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这些官职在文学著作中有的有注解,有的则没有。那么,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一致,不妨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列举一下最常看到的40个,便于理解和对照。

文官

政务

①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②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③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④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⑤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⑥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⑦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⑧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

⑨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⑩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11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12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13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14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15主薄。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薄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16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

○17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18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19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20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谏官

①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②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③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建文帝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

④司谏、正言。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人事监察

①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②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③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④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此为汉初之情况。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前8),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⑤监御史:官名。秦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御史为监察之官,约自秦始。《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

司法

⑥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⑦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⑧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⑨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⑩大理寺少卿。官职名。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教育

①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②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③教谕。县掌教学。县教育局长。

④太子太傅。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

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⑤学官。掌握学校教育的教官。宋以后用以泛称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明清两代,学官规定有不同等级的名目,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各设训导的副职。负责在学生员的管理教育。亦称“教官”,别称“广文”。

⑥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⑦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⑧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⑨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⑩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武官

①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②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③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④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⑤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⑥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⑦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⑧参将。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⑨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⑩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11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12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13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14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

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15刺史。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16节度史。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17城门校尉。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 1、科举 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 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

闱) 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 常在秋季八 月三年一 次,乡试 后第二年 春三月 三年一次,会试 后。初为五月,后 定在四月二十一 日 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 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 主考者省提督、学政、 知县 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 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 外,主考八股文 和试帖诗 同左同左策问 录取后获 称号、等级、 授官生员(或称庠生, 俗称秀才),考 中秀才后才叫 “进学”,进学 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 名称经魁, 第一名称解 (jia)元, 第二名至第 十名称亚 元),举人 可任知县、 教职、学官。 贡士,第 一名叫会 元。 统称进士。第一 甲,赐进士及第, 前三名叫状元、榜 眼、探花。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若干 名)。第三甲,赐 同进士出身(若干 名)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古代官职 姓名:班级: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或选拔任以官职。如:延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除:,。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赏: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或。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一般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职退休的词语 乞骸骨:。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8.古代官职称谓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精编)

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一、官职的变动 1、授予、提升官职类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皇帝推荐,任以官职。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爵或爵位。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郎中。”进:⑴推荐。如“臣进西门豹。”⑵出来做官。如“是进亦忧。”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更选将官。” 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封功臣皆为列侯。” 当:任,充当。如“当侍东宫。” 点:指派。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起用,出任,做官。 拜:任命、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以官职。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擢:在原官的基础上提拔。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超擢:越级破格提升。简、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察:考察和推举。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授:授予官职。如“故授洹水尉。”(但“责授”指降级授予官职。) 陟:升迁,指官吏的升迁和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升官。 服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2、调动官职类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再迁为太史令。” 转、徙、调:调动官职。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改:改任官职。如“改盐铁判官。”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移:特指调任。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3、降职、免职类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戍: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方去驻防。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出:①京官外调。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②由家居而出任官。 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 绌:通“黜”,废弃,贬退。如“屈平既绌。” 左迁:降职(贬官)。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迁:流放,放逐。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夺:削除,罢免。 罢、免:罢除、停职。 革:革除。如“革职查办。” 废:黜废,罢官。 去:被调离。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解甲:罢官(因古代官印上方的印纽常做成龟形,称“龟纽”,故有其称) 乞骸骨:旧时官员年老自请退休,如“上书乞骸骨。” 4、兼职、代理类 兼:兼任。《<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较低的官职。《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 行:代理官职。《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署:代理、暂任。《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摄:代理。《左传》:“羊舌鲋摄司马。” 判: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 假:代理或非正式的官职。如“假司马。”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中高考必考的文言文解释, 表授予官职 1、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2、" 2、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3、荐、举: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4、拜: 授予官职。如: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5、"选: 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 任命,授职。如: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7、授: 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 “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 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 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 9、封: 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10、"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如: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11、"察: 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12、"仕: 做官。如: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宦:

做官,任官职。如: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仕进: 进身为官。如: 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13、"知: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表罢免官职 1、罢: 免去,解除官职。如: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2、绌、黜: 废掉官职。如: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2、免: 罢免。如: 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3、 4、"夺: 削除。如: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讲解学习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爵号:即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候、伯、子、男五种爵位。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为相国,常与宰相通称。 太师、太傅、少保:各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少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来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为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开始设立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期为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有“内相”之称。 上卿:周代官职,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逐渐成为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只有战争时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要: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军机大臣的属官,又称为“小军机”。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设立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为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政要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权力与宰相相当。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员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者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期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执掌范围减小,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为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以侍郎为三省的各部长官的副职。 侍中:原位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管各司事务。 参军:最初为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令尹:战国时出过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期为县长。 司马: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副的副官,隋唐时期时州郡太守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览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 经略使: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查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里正:古代的乡关,即一里之长。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爵号:即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候、伯、子、男五种爵位。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为相国,常与宰相通称。 太师、太傅、少保:各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少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来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为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开始设立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期为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有“内相”之称。 上卿:周代官职,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逐渐成为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只有战争时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要: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军机大臣的属官,又称为“小军机”。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设立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为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政要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权力与宰相相当。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员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者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期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执掌范围减小,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为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以侍郎为三省的各部长官的副职。 侍中:原位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管各司事务。 参军:最初为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令尹:战国时出过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期为县长。 司马: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副的副官,隋唐时期时州郡太守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览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 经略使: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查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里正:古代的乡关,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为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高考文化常识之古代职官 国家机关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①“三省” a.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 b.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c.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②“六部”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a.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b.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古代官职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2.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3.地方官职。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常见的官名释义 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他的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太上皇。 驸马:驸马最早也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驸”。 爵位:即爵称、爵号,士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封为韩国公,李文忠封为曹

(完整word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20一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称谓常识 1.称对方亲眷 ⑴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⑵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⑶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⑷令弟。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⑸令妹。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⑹令坦。对对方女婿的敬称。 ⑺令郎。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⑻令爱。对对方女儿的敬称。 ⑼千金。旧时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2.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会针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赐予他们一个称号,以寓褒贬善恶,这个称号就是谥号。谥号所表达的寓意与事实相符的很少。古代有谥法,对谥号的用字做出了规定: ①属于表扬的有:文、景、武、惠、昭、宣、元、成、平、明、桓、献、康、穆。如岳飞的谥号就是武穆王。 ②属于批评的有:灵、厉、炀等。如周厉王姬胡。 ③属于同情的有:哀、愍、怀等。如汉哀帝刘欣。 (2)庙号。已故皇帝在太庙中的称号。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如:汉高祖的全号是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是谥号)。 (3)年号。年号是封建时期皇帝纪年用的名号,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明代以后,皇帝在位期间基本不改元,这才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圣祖的年号为康熙,因此清圣祖就被称为康熙皇帝。 (5)尊号(徽号)。尊号(徽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尊”即尊崇,“徽”即善美。“尊号(徽号)”都是为尊者而加,表达的是尊崇和褒奖。如清代同治帝就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并为其加上徽号“慈禧”。在封建时代,由于众臣的阿谀奉承,皇帝、皇后会获得很多尊号(徽号),因此他们的尊号(徽号)可以加几次。现代也有赠送徽号的情况,但性质和内容与古代大不相同,如孙炳文就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3.年龄称谓常识 (1)襁褓。本义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本义指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后泛指2~3岁的儿童。如: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 (3)始龀·龆龀(tiáo chèn)·童龀·龆年。指儿童换牙时,即五六岁。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6)笄(jī)年。指女子十五岁。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白居易《对酒示行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1.“解天文卜筮”中“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2.“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3. “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曰宣王”中“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4.“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5.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 6.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兵,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类似的还有“候骑”等。 7.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是一样的。(“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 8.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副钤辖。? 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 10.由于战争导致中原民众及官员被迫南迁,称之为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等。11.刀笔即刀笔吏,指掌管文案的官吏,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 12.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御史台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

13.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左迁’’表示贬官。(“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14.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15.北面,方位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表示臣服。 16.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1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18.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19.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0.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21.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22。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王侯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王侯的死不能叫“崩”) 23。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24。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 25.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 职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古代官职 姓名:班级: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或选拔任以官职。如:延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官职制度(最新)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20·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20·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

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除:任命,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授给、给予官职。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消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古代官职 姓名: 班级: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 。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或选拔任以官职。如: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 ,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 、。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 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 ,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黜: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 。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 。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 或。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 。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 ,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 ,一般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 。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 。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 。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 。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 。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 。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 、。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 。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 。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职退休的词语 乞骸骨: 。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8、古代官职称谓 【爵】即爵位、爵号,就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五种爵位,后代爵称与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 官职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古代官职 姓名:班级: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或选拔任以官职。如:延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或。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一般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职退休的词语 乞骸骨:。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8.古代官职称谓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旨意综理的人。有时称,常与通称,简称“相”。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