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式逻辑电子教案下载-样章doc--浏览

形式逻辑电子教案下载-样章doc--浏览

形式逻辑电子教案下载-样章doc--浏览
形式逻辑电子教案下载-样章doc--浏览

形式逻辑电子教案下载-样章doc--浏览形式逻辑电子教案下载-样章.doc

第十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二)

一、假言命题

例:

, 如果某行为是犯罪行为,那么该行为是违法行为。

, 如果某对夫妇计划外生育,那么该行为是违法行为。

, 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延期举行。

, 如果一个人得了阑尾炎,他就会肚子痛。

, 只有是受精卵,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 只有具备适宜温度,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 只有某人年满18周岁,他才有选举权。

, 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这天,

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

, 柏拉图学院的门口:“只有懂几何者方可入内。”

, 如果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四边形就是正方形。

, 只有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四边形才是正方形。

, 当且仅当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则四边形是正方形。

, 只要地球由东向西自转,太阳就会从西边出来。

1、定义:断定事物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A conditional statement is an “if…then…”statement. The component statement i 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if” is called the antecedent, and

the one following the “then” is called the consequent. A is said to be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B whenever the occurrence of A is all that is needed for the occurrence of B. On the other hand, B is said to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 whenever A cannot occur without the occurrence of B.

The horseshoe symbol is also used to translate “implies”. Although “implies” is used most probably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mises and conclusion.

(The statement that follows “if” is always the antecedent, and the statement that follows “only if” is always the consequent. Event A is said to be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event B whenever the occurrence of A is all that is

required for the occurrence of B. On the other hand, event A is said to be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vent B whenever B cannot occur without the occurrence of A.)

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词。对应假设、条件复句。

注:联言肢、选言肢从逻辑意义上不分前后,前后件不然。

3、分类、逻辑形式:

, 充分条件:有前件就有后件。

, 必要条件: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

, 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有前件就有后件,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

,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注:这种分类实际是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且必要。否则充要条件包含在充分和

必要条件里面,充分和必要也是交叉的,则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4、联结词:

, 充分:如果……那么;如果……就;只要……就;若……则。

, 必要:只有……才;不……不;没有……没有。

, 充要:当且仅当……则;只要而且只有……才; 若……则,且若不……则不。

5、联系:

, 充分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以相互转化:前后件换位;同时否定前后件。

(p?q)?(q?p)?(,p?,q)

(p?q)?(q?p)?(,p?,q)

, 充分加必要等于充分必要。(p?q)(p?q)?(p?q) 6、真值表:

q p?q ?

p

T T T

T F F

F T T

F F T

p q p?q ?

T T T

T F T

F T F

F F T

p q p?q ?

T T T

T F F

F T F

F F T

, 逻辑性质:

o 充分假言:前件真而且后件假,命题才假。其余真。

The truth table shows that a conditional statement is false when the antecedent is true and the consequent false and is true in all other cases.

o 必要假言:前件假而且后件真,命题才假。其余真。

o 充要假言:前真后假或前假后真,命题才假。

前后件同真或同假,命题才真。

The truth table shows that the biconditional is true when its two components have the same truth value and that otherwise it is false.

8、联言、选言命题真假取决于肢命题的真假的数目,而假言命题真假则取决于前后件之

间的真假组合关系。联言命题肢命题必须同真,选言命题至少有一个真,而假言命题可同

假,且同真同假时,假言命题必真。

The meaning of statements symbolized in terms of the logical operators conforms fairly closely to that of English statements, but it occasionally breaks down, especially with conditional and biconditional statements.

二、假言推理

1、定义:前提中包含着假言命题,并且依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来进行推演的推理。

A hypothetical syllogism is a syllogism having a conditional statement for one or both of its premises.

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前件真而且后件假,命题才假。前件真后件必真,后件假前件

必假。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后件真前件可真可假。)

, 肯定前件式:(p?q)?p?q

Modus ponens (MP): péq/p//q

Asserting mode. It consists of a conditional premise, a second premise that asserts

the antecedent of the conditional premise, and a conclusion that asserts the consequent.

, 否定后件式:(p?q)?,q?,p

Modus tollens (MT): péq/,q//p

Denying mode. It consists of one conditional premise, a second premise that denies

the consequent of the conditional premise, and a conclusion that denies the antecedent.

3、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前件假而且后件真,命题才假。前件假后件必假,后件真前件

必真。前件真后件可真可假,后件假前件可真可假。)

, 否定前件式:(p?q)?,p?,q

, 肯定后件式:(p?q)?q?p

4、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前后件必须同真同假。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后件真前件必真,后件假前件必假。)

, 肯定前件式:(p?q)?p?q

, 肯定后件式:(p?q)?q?p

, 否定前件式:(p?q)?,p?,q

, 否定后件式:(p?q)?,q?,p

, 假言推理的第二个前提和结论的肯定否定一致。而选言推理则相反。

, 假言换位推理:

, 假言连锁推理:

Pure hypothetical syllogism (HS): péq/qér//pér

A pure hypothetical syllogism consists of two premises and one conclusion, all

of which are hypothetical (or conditional) statements.

The validity of a pure hypothetical syllogism is grounded in the fact that the

premises link together like a chain.

只有聘请优秀的外籍足球教练,才可能改变中国足球队的心理素质;只有改变中国足球队的心理素质,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全队的整体素质;所以只有聘请优秀的外籍足球教练,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全队的整体素质。

三、趣味逻辑

1、命题:

o 有人问古印度的一个哲学家:“一滴水怎么样才不会干涸,”他说:“把它放到海里去。”? 一位画家向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时间,可是卖掉它却让我等上整整一年,”门说:“亲爱的,

请您倒过来试试吧~要是您花一年功夫去画它,那在一天时间里准能卖

出。”? 国王问手下大臣后花园的水塘里有多少桶水,无人回答得出来。阿凡提说:“如果水桶与水塘一样大,那么就有一桶水;如果水桶是水塘的一

半大,那么就有两桶水……”——假言命题

o 美国滑稽大师马丁?格登纳想邀请一位漂亮姑娘共进晚餐,但担心遭到拒绝,因为这位从不接受别人的邀请。哈佛大学数学教授贝克出了个主意,使其邀请成功。马丁对姑娘说:“我有三个问题,请你对我的每个问题都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好吗,”姑娘爽快地答应。这三个问题分别是:A、你是

否愿意如实回答我下面的两个问题,(愿意)B、如果我的第三个问题是“你

愿意明天和我一起共进晚餐吗,”那么,你对这两个问题(第二、三个)的

回答是不是一致呢,C、你愿意明天和我一走共进晚餐吗,

o 数学老师问学生:“在什么条件下,二加三不等于五,”有人说:“负二加负三就不等于五。”有人说:“当两只狼和三只兔子放在一走时,就不等于五只动物,因为狼会把兔子吃掉的。”老师说:“你们的都不对,如果一加一不等于二,二加三不等于五。”

o 班超出使西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推理:

1)《世说新语》:孔融十岁时去谒见名士李膺,到了家门口,看门的不让进,孔说:“我是你们大人的亲戚。”就让他进去了。李见了孔,问:“你说是我的亲戚,我与你有什么亲,”孔说:“我的先人孔子曾经向您的先人老子请教过礼仪之事,所以,我们孔、李两家当然有亲。”当时在座的客人对这十岁孩子的回答感到惊奇。后来又来了个客人叫陈韪,听说此事后,不以为然,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就不怎么样了。”孔反唇相讥:“我猜想您小时候必定是很聪明的。”满座大笑。如果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就不怎么样了;我猜想您小时候

聪明,所以您现在不怎么样。???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王戎7岁时……如果大路旁边李子树上的李子好吃,那么就会被人摘去;大路旁边这棵李子树上的李子没有被人摘去;所以,这棵李子树上的李子一定不好吃。——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2)《战国策?魏策》:魏文侯与大夫田子方饮酒,其间文侯谈起音乐,十分内行。田子方暗笑。文侯问原因。田说:“我听说,如果国君贤明,那么便乐于办理政务;如果国君不贤明,那么,便乐于搞音乐之类的东西。现在您对音乐很在行,我恐怕您对于政务就会不管了。”推理过程:如果国君不贤明,那么便乐于搞音乐之类的东西;现在您对音乐很在行;所以您不贤明。如果国君贤明,那么,便乐于办理政务;国君您不贤明;所以,您对于政务就会不管了。——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错)

, 从前有一个卖油的和一个卖菜的吵到衙门。卖菜的手里拿着一个银币,卖油的却说

是他的,本来是要请卖菜的兑成零钱,就来争抢。县官让人把银币扔到一盆水里泡

了一会,说:“银币是卖菜的。”……只有水面上浮起油花,这个银币才会是卖油

人的;这个银币扔在水里,水面上一点油花都没有;所以,这个银币不是卖油人的。?

阿富汉民间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出远门,把自己积蓄的钱寄放在一个老头那儿。归

来时,老头矢口否认。法官问年轻人有无收据或者在场证人,年轻人均说没有。法

官又问:“钱是在哪儿交给老头的,”“在一棵大树下。”“好,这就是证人,你

现在马上赶到大树那里,传它来作证。”“大树能听懂我的话吗,”“你带上我的

大印,它就会懂了。”年轻人无可奈何,带上大印去了。老头暗暗高兴。过了一会,

法官看了看太阳,随口问老头:“怎么样,这个年轻人该走到大树下了吧,”老头

随口而出:“早呢。”又过了一个小时,法官自言道:“这个年轻人该往回走了吧,”“对,该往回走了。”老头巴结道。……只有到大树底下拿过年轻人钱的人,

才能知道大树与这里的距离;你知道大树与这里的距离;所以,你到大树底下拿过

年轻人的钱。——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大唐新语》:唐代的裴玄本任户部郎中时,左仆射房玄龄病得很厉害,部里的一

些官员想去看他。裴开玩笑说:“房仆射的病能好,就去看望他;若好不了,就不

要去看望他。”这句话传到了房的耳朵里。后来,裴随着大家去看望房时,房一见

裴就高兴地说:“裴郎中来了,我一定死不了啦~”

, 疑狱集》:杨评事巧破赵三失踪案。湖州赵三与周生是好友,相约去南方做生意,

两人雇了张潮的货船,相约第二天五更开船。第二天四更多,赵三就背着五百两银

子去乘船了。五更时,周生来到船上,左等右等不见赵三前来,就叫张潮去催促。

这时天已大亮,张潮猛敲赵家的门:“三娘子开门~”……后来杨评事翻阅案卷时

说:“敲门就叫三娘子,一定知道房内没有丈夫。”……只有事先知道房内没有赵

三,才会敲门就叫其妻三娘子;张潮敲门就叫其妻三娘子;所以,张潮事先知道房

内没有赵三。这个推理也可以换成:如果敲门就叫其妻三娘子,那么事先肯定知道

房内没有赵三;张潮敲门就叫其妻三娘子;所以,张潮事先知道房内没有赵三。——

假言易位

, 围魏救赵:如果进攻魏都大梁,那么庞涓就会被召回;如果庞涓被召回,那么赵国

之危就会解除;所以,如果进攻魏都大梁,那么赵国之危就会解除。——假言连锁

推理

, 《梦溪笔谈》:一妇女丈夫失踪了。过了几天,突然听说她家菜园井中有死人,但

不知是谁。官府立即带人查看,只见那妇人坐在井边大哭,说井里的人就是她丈夫。

问别人则异口同声地说这口井深不见底,看不清尸体,无法辨认,只有打捞上来方

可辨认。……只有参与作案的人,才知道井中的死者是谁;这位妇女知道井中的死

者是谁;所以,这位妇女参与了此案。

, 乾隆岗问纪晓岚:“忠孝二字如何解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

忠;……”“那好,朕要你现在去死。”“领旨。”“你打算怎么个死法,”“跳河。”于是纪出去转了一圈,又回到乾隆身边:“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我

正要往下跳,屈原说我此举大错,当年楚王昏庸,他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圣明,

为何还要死,……只有皇上是昏君,我才跳河去死;如今皇上圣明(不是昏君),所以,我不能跳河去死。

真题练习

,,(2001年)85(只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加入钓鱼协会;所有钓鱼协会的人都戴着太阳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由此不能确认的一项是( )

, 有的退休老同志戴着太阳帽

, 该街道上的都不是钓鱼协会会员

, 该街道上有的人戴着太阳帽

, 有的退休老同志钓鱼技术高超

【答案】C

【解析】三段论推理,假言推理。二三句话可推出A(三段论),一四句话可推出B(必要条件否定前件式),一三句话可推出D(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

,,(2001年)86(知名度和美誉度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认知和赞许的程度,两者都是公共关系学所强调追求的目标。一个组织形象如何,取决于它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公共关系策划者需要明确的是:只有不断提高知名度,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美誉度。知名度只有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同时,美誉度要以知名度为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由此可知,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是( )

, 知名度高,美誉度必然高

, 知名度高,美誉度必然低

, 只有美誉度高,知名度才能高

, 只有知名度高,美誉度才能高

【答案】D

【解析】必要条件。

,,(2002年A类)56(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 A、甲、丁、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丙、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答案】D

【解析】假言推理,(1)肯定前件式。“前件真,后件假”,命题(1)为

假。 ,,(2002年A类)62(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 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 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 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答案】C

【解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2002年A类)64(一天晚上,某商店被盗。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得出如下判断:(1)盗窃者或是甲,或是乙;(2)如果甲是盗窃者,那么作案时间就在零点之前;(3)零点时该商店的灯光灭了,而此时甲已经回家;(4)如果乙的供述不属实,那么作案时间就不在零点之前;(5)只有零点时该商店的灯光未灭,乙的供述不属实。由此可以推断本案的盗窃者是( )

A、甲

B、乙

C、甲或者乙

D、甲和乙

注:(5)似乎为“只有零点时该商店的灯光未灭,乙的供述才属实”。【答案】B

【解析】复合命题推理(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2002年B类)62.某珠宝店被盗,警方已发现如下线索:

(1)甲、乙、丙三人至少有一个人是罪犯

(2)如甲是罪犯,则乙一定是同案犯

(3)盗窃发生时,乙正在咖啡店喝咖啡。由此可见( )

A.甲是罪犯

B.甲、乙都是罪犯

C.甲、乙、丙都是罪犯

D.丙是罪犯

【答案】D

【解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2002年B类) 68.经公安机关讯问,已知下列判断为真:(1)如甲和乙都是杀人犯,则丙是无罪的;(2)丙有罪,并且丁的陈述正确;(3)只有丁的陈述不正确,乙才不是杀人犯。由此可以推出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丙是杀人犯

B(丙、丁是杀人犯

C(甲不是杀人犯,乙是杀人犯

D(甲是杀人犯,乙不是杀人犯

【答案】C

【解析】联言、假言、选言推理。

,,(2002年B类)70.下列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启动电源开关,日光灯才亮,这盏日光灯不亮,所以没有启动电源开关B(只有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才属民事法律行为。张、王二人的借贷行为是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所以它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C(如果黄某是本案的作案人,那么他就具有作案工具;如果黄某是本案的作案人,那么他就有作案时间。黄某既不具有作案工具,也没有作案时间,所以黄某不是本案的作案人

D(作案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这个公司的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所以这个公司的人是作案人,

【答案】C

【解析】假言推理。

,,(2003年B类)27. 为了胎儿的健康,孕妇一定要保持身体健康。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她必须摄取足量的钙质,同时,为了摄取到足量的钙质,她必须喝牛奶。据此可知:

A. 如果孕妇不喝牛奶,胎儿就会发育不好

B. 摄取了足量的钙质,孕妇就会身体健康

C. 孕妇喝牛奶,她就会身体健康

D. 孕妇喝牛奶,胎儿就会发育良好

【答案】A

【解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也可看作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条件关系的传递性。如果孕妇不喝牛奶,就不能摄取足量的钙质;如果不能摄取足量的钙质,就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孕妇不保持身体健康,胎儿就会不健康(发育不好)。 ,,(2003年B类)36. 乐意讲有关自己的笑话是极为自信的标志,这种品格常常在人们较为成熟的时候才会具有,它比默许他人对自己开玩笑的良好品质还要豁达。据此可知:

A. 人们较为成熟后才会具有自信

B. 自信的人默许他人对自己开玩笑

C. 豁达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极为自信的人

D. 乐意讲有关自己笑话的人是豁达的人

【答案】A(D)

【解析】性质命题直接推理(项的周延性),假言命题性质及其推理,条件的传递关系。设“乐意讲有关自己笑话的人”、“(极为)自信的人”、“较为成熟的人”和“豁达的人”分别为p、q、r、s,题干三句话可概括为(1)pAq或

p?q;(2)r?p;(3)pAs。“如果乐意讲有关自己的笑话,那么是极为自信的人”可以推出“只有极为自信的人,才乐意讲有关自己的笑话”,它和“只有人们较为成熟的时候,才乐意讲有关自己的笑话”不能使“较为成熟的人”和“极为自信的人”建立充分或必要条件。所以A错。“自信的人”和“豁达的人”都不周延,所以B、C错。D可由(3)直接推出。 ,,(2004年A类)82. 在评奖会上,A、B、C、D、E、F、G、H竞争一项金奖。由一个

专家小组投票,票数最多的将获金奖。

如果A的票数多于B,并且C的票数多于D,那么E将获得金奖。

如果B的票数多于A,或者F的票数多于G,那么H将获得金奖。

如果D的票数多于C,那么F将获得金奖。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并且事实上C的票数多于D,并且E并没有获得金奖,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 )

A. H获奖

B. F的票数多于G

C. A的票数不比B多

D. B的票数不比F多

【答案】C

【解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负命题的等值命题,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第一句话可概括为“p?q?r”,结尾的条件是q和,r,(p?q?r)?,r?,(p?q),,(p?q)?,p?,q,(,p?,q)?q?,p,即“并非A的票数多于

B”。 ,,(2004年B类)79. 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经过面试,如果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则不可能被录用。

以上论断是建立在哪项假设的基础上的 ( )

A. 必须经过面试才能取得工作,这是工商界的规矩。

B. 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

C. 面试的唯一目的就是测试应聘者的个性。

D. 若一个人的个性适合工作的要求,他就一定被录用。

【答案】B

【解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没有否定前件式,所以D错。

,,(2004年B类)82. 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 )

A.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 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 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答案】A(B)

【解析】蕴含关系的传递性,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如果政治稳定,那么财富公正分配;如果财富公正分配,那么结束经济风险;(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所以)如果结束经济风险,那么经济不能有效运作;所以,如果政治稳定,那么经济不能有效动作。B对。A、C、D分别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或否定前件式,所以错。

,,(2004年B类)83. 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才能摄入足够的钙质。很明显,这种足够钙质的摄入,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拥有健壮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上述断定? ( )

A. 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从食物中能摄入足够的钙质,并且有健壮的体魄。

B. 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不具有健壮的体魄,但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并不少。

C. 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有健壮的体魄,但没有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

D. 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没有健壮的体魄,但有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答案】C

【解析】反蕴含关系的传递性;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前件假,后件真,命题假。题干可概括为“只有充足的乳制品作为食物来源,才能摄入足够的钙质;只有摄入足够的钙质,才能拥有健壮的体魄。”可推出“只有充足的乳制品作为食物来源,才能拥有健壮的体魄。”A否定了第一个必要条件,C则否定了整体。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概念与语句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逻辑学第二章教案

一、课程名称: 《逻辑学》第二章 二、教学目的:明确概念是判断、推理的组成要素;概念与语词的关 系;概念的种类及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外延; 掌握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三、教学重点:概念的划分 四、教学难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概念的种类 五、教学时数: 1 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 1 学时。 六、教学内容(上课内容、步骤、方法): *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有着质的区别。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的。在具体形象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是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开的。概念不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舍弃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所以,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性质。 例如,质、量、色、味、时空、性能、功用等性质,以及和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性质和关系,我们通称为事物的属性。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是由属性组成的,任何属性都属于一定的事物。 *在事物的属性中,有些是特有属性,有些是非特有属性。所谓特有属性,是指

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其他类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如“犯有罪行并受到刑罚处罚”就是罪犯的特有属性,而“有眼睛”、“有脚”却不只为罪犯所特有,因此,“有眼睛”、“有脚”就是罪犯的非特有属性。 二、概念与语词 *概念与语词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所形成的概念,还只是头脑中的思想。它必须借助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传达给别人。语词是表达概念的声音与符号,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概念与语词又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例如,“秘书” 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秘书”这个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凡是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那些人,包括机要秘书、文字秘书、生活秘书、外事秘书,等等。 (二)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例如“人”这个概念,当我们确定其内涵为“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时,那么其相应的外延“所有的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也就确定了下来。因为“人”这个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反复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经过质变而形成的。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人民”这个概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四化”建设这三个时期的内涵和

逻辑学论文1

央视的马赛克的思考 --逻辑学角度的解释 读了一遍刘韵冀的《普通逻辑学简明教程》后一直想找个题目运用所学的普通逻辑学分析一下。一来是为了应付化学与逻辑课程的期末小论文,再者也是读了这本书后感觉逻辑学确实有用所以就跃跃欲试。但是却对于题目犹豫不决,因为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实在太少,理解也不是很深透所以对很多问题只能“浅谈则止”实际上是无米可炊。原先想过要写“穆勒五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实例”,“罗素悖论”但是都因为无从写起只好放弃。 直到央视的“壮举”发生后我才确定对这件事分析一下,也许能谈到的不是很多,但至少自己感觉有趣。上面提到的央视的“壮举”就是:7月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纪念日,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报道播出时,现场展出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像《大卫》的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马赛克。使得数百年来一直“坦蛋蛋”的君子《大卫》,漂洋过海,就成了“藏鸡鸡”的“小人”,被强行穿上万能的“马赛克牌贞操锁”。 看完这则新闻,我当时就震惊了,感觉这央视的工作人员也太有才了。所以我推测了一下,这个工作人员的逻辑,用三段论的格式把他(她)对于“应该给大卫打马赛克”的论证过程表示了一下: (1)、低俗文化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

裸露的生殖器是低俗的文化 所以,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 (2)、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 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所以,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中国传播 (3)、不允许在中国传播的内容需要打马赛克 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中国传播 所以,裸露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 (4)、裸露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 大卫的生殖器裸露着 所以,大卫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 以上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对央视工作人员的逻辑的推测,出发点只是感觉有趣,姑且不讨论是否完全符合该工作人员的逻辑,接下来对这个论证过程进行分析。 这个论证是对“大卫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这个论题进

普通逻辑学试题(逻辑学考试)

《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________;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________。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________。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这个三段论是( )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p才q,""p^q","p->q"均真,则( ) (1)p真q真(2)p假q真(3)p真q假(4)非p真非q 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 (1)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 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 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部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部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 (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法律 逻 辑 学》 期 末考 试试 卷 1.“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 2.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3.当SAP 与SIP 两种判断都假时,S 与P 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 4.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 5.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 。 6.“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是性质判断中的______ 判断。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真。 9.“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4分) A 或者 B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 当“p →q ”、“p →q ”与“p →q ”均为真时,p 、q 取值应为( )。 A.都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 D.都假 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判断,具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 A.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B.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C.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负概念 D.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可以推出( )。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C.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D.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6. A 与B 是交叉关系,B 和C 也是交叉关系,则A 与C 之间不可能( ). A.可能是全异关系 B.可能是真包含关系 C.必然是交叉关系 D.可能是全同关系 7. 下列各题中,限制和概括均正确的是( )。 A.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为“政党” B.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概括为“受贿” C.将“故意犯罪”限制为“正当防卫”,概括为“犯罪” D.将“大学生”限制为“文科大学生”,概括为“学生” 8. 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其另一前提可以是( )。 A. 未受贿 B.未犯法 C. 受贿 D.并没有犯法 9.“中国的法官是公平断案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公平断案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反对 10. 若“A 可以分为B 、C 、D ”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 与D 的外延可以是(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 并不是说甲可能不懂刑法 C.并非甲不可能懂刑法 D.并非甲不必然不懂刑法 2. 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 A .你来,他也来 B .或者你不来,或者他来 C .并非只有你不来,他才来 D .只有你来,他才来 1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普通逻辑学》考试样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普通逻辑学》考试样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一) 一、填空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E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I 。 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五种关系。 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肯定;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全称。 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 O 判断不能换位, I 判断不能换质位。 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 S O P→S I P→P I S 。 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 真。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 ,结论应为 SOP 。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 P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5.“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负该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 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 16.当“p ←→q”为假时,”pvq为真。 17.“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你来而且他也来。 18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由外国人当经理,也能把企业搞好。 19.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甲队必然能获冠军”真,可推出“甲队可能获冠军”真、 “某甲必然不能获冠军”假。 20.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小张必然考上大学”真,可推出小张必然不考上大学假,小张可能考上大学真,小张可能不考上大学假。 21.根据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22.如果对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同时以否定,则违反排中律的要求。23.任何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部分组成的。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逻辑与思维 逻辑: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由于“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逻辑”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 思维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重要) 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 思维的逻辑形式: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此章非常重要!!!) 第一节判断的概述 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 (二)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 注意:三、判断的种类(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 判断的分类:

第二节性质判断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它又叫作直言判断) 任何一个性质判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个部分组成。 主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用S表示) 谓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用P表示) 联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的概念。 量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量项三种: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称量项 二、性质判断的种类 1、按照质(联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S是P。 否定判断: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S不是P。 2、按照量(量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 单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是(或不是)P。 特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是(或不是)P。 全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S是(或不是)P。 3、按照质和量的结合,性质判断可分为如下六种形式 (1)单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某个S是P。 (2)单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某个S不是P。

普通逻辑学试题(附答案)

2002年上半年期末考试《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1)(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2)(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 (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三、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 概念教学

第二章概念 [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 [要点]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 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五、定义和划分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举例:“xx登报征求xx”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

逻辑学导论教学大纲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普通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问题和理清解决问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从事研究奠定思维素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意义(2课时) 了解“逻辑”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和逻辑学发展概况。明确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推理模式的学科及其形式化、工具性的性质。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的区别,准确理解逻辑常项在思维形式和逻辑推理中的地位。知晓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人们进行正确地思维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4课时) 1.了解概念的逻辑含义、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性。掌握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涵义及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 了解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区别。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哪个种类的方法。 3. 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外延间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的界定。学会正确地用欧勒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方法。 4. 掌握各种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限制和概括法、定义和划分方法。 ⑴了解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的涵义及其逻辑依据。掌握正确地对给定的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

%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 (法律、教育等专业适用) 一、填空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的不同决定的。 常项、变项、常项 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 概念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3.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 单独概念 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E、I 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五种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肯定、全称 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判断不能换质位。 < O、I 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 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S O P→S I P → P I S 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SOP取值为,SAP取值为。假、真、假 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 真假不定、真 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结论应为。 》 MAS 、SOP 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中项不周延 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而后件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真、假 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而后件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假、真

15.“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与负该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 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16.当“p ←→q”为假时,”pvq为。 真 17.“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你来且他也来 18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由外国人当经理也能把企业搞好 19.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甲队必然能获冠军”真,可推出“甲队可能获冠军”、· “某甲必然不能获冠军”。 真、假 20.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小张必然考上大学”真,可推出假,真,假。 小张必然不考上大学、小张可能考上大学、小张可能不考上大学 21.根据不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关系的判断假。 矛盾、反对 22.如果对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同时以否定,则违反的要求。 ! 排中律 23.任何论证都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24.反驳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被反驳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 25.间接反驳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对方论题或的反论题的真实性,然后根据律,从而间接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的反驳方法。 相矛盾、相反对、不矛盾律 二、单项选择题 ) 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仅从外廷方面 ③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④)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的“民”这个概念是() ①集合概念②非集合概念③普通概念④负概念 (②) 3.“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同语反复④循环定义 (③)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东莞理工学院卓越班)

逻辑学复习题 (仅作复习参考使用,不可照搬、照抄、照转,要灵活运用、真正领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之一:1.如果两个直言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直言命题() (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 2.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常项(D)逻辑变项 3.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命题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它们()(A)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4.若A蕴涵B,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A)A真且B真(B)A真但B假 (C)A假但B真(D)A假且B假 5.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_______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6.如果A是一个正概念,B是一个负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A)必定是矛盾关系(B)必定不是矛盾关系 (C)可能不是矛盾关系(D)不可能是矛盾关系 7."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这一划分犯了_______的错误。 ()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交叉(D)同语反复 8.下列公式中,恰当地表达了A与E的真假关系的是() (A)A∨E (B)A E (C)A∨ E (D)A E 9."命题p与命题q是矛盾的"这一命题属_________命题。()(A)直言(B)关系(C)联言(D)负 10."p"q"与"p q"具有() (A)等值(B)可同真不可同假 (C)矛盾(D)不可同真可同假 11."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个直言命题是___________命题。()(A)全称肯定(B)特称肯定 (C)单称肯定(D)或全称肯定或特称肯定 12."王勇是学法律的"与"王勇不是学法律的"之间的关系是()(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D)矛盾关系 13."北京在上海的北面"和"北京和上海都是大城市"这两个命题() (A)两个都是关系命题(B)两个都是直言命题 (C)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是联言命题 (D)前者是联言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

逻辑学 教案

第一章绪论 [目的与要求] 一、明确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二、简要了解逻辑学的发展历史 三、树立正确的逻辑观念 [教学时数] 2学时 [主要内容] 请判断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1)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可以买一座大房子, 我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至今没有一座大房子。 (2)鸡蛋是可以吃的, 石头不是鸡蛋 所以,石头不可以吃 (3)鸡蛋是可以吃的 米饭不是鸡蛋 所以,米饭不可以吃。 “金钱如粪土”,“友情值千金”。这两个判断能够同时成立吗?(中学时的金岳霖) 一、逻辑学的对象 1、“逻辑”词源及其含义 (A)希腊文“逻格斯”(言为心声、口是心非;身外世界、身内世界;logos;nous) (B)英文“logic” (1)客观规律——“中国人民革命的逻辑” (2)思维规律——“说话写文章要符合逻辑” (3)一门学科——“大学生要学逻辑” (4)一种理论或思路——“这篇文章文笔平实,逻辑清晰” (5)一种观点——“强盗的逻辑” 二、逻辑简史 1、发源史 (1)古中国的名辩逻辑 墨子、荀子、韩非子、公孙龙子 墨家科学地概括总结了先秦辩学,成果在《墨经》(经说上,经说下);荀子则全面总结了先秦的正名理论,创立了自己的正名体系,其成果集中体

现在《荀子·正名》中。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白马非马”;“火不热”。 (2)古印度的因明逻辑 “因”,推理的依据;“明”,学说。 古代印度宗教派别林立。公元前4世纪之后,尤以数论派、瑜伽派、声论派、胜论派、吠檀多派和正理派等影响为最。各教派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宣传自己的教义,以便影响当权者乃至社会而展开了频繁的论辩。由于这种论辩关乎辩论者的荣辱甚至生死,辩者竞相研究论辩的原则和技巧。印度逻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古代印度对逻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正理派。正理派梵文写作Ny?y?,音译为尼也耶派。该派的根本经典是《正理经》,又称《尼也耶经》。其作者相传是乔达摩(约50-150年),在我国所译的佛经中称之为足目。但从内容上看,《正理经》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尼也耶”的梵文本义是“引导”。凡引导一论题和一结论为一理论者就称为“尼也耶”。一个理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尼也耶通常指正确的理论,故汉译其为正理。古印度有五明,即内明、声明、医药明、工巧明和因明。“因明”是梵文Hetuvidy?的意译,音译为希都费图。广义的因明可以指古印度的古典逻辑,狭义的因明仅指佛家逻辑学。Hetu即“因”,指原因、根据、理由;Vidy?为“明”,其含义为知识、智慧。因明就是关于推理、论证学说的理论。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大乘佛教瑜伽行宗大师陈那(约440-520年)对因明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诸如,他明确以宗体为论争双方的焦点;将五支改革为宗、因、喻三支;改造喻支,增设喻体以提高推理的可靠程度,等等,使得因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陈那在新因明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被印度史家誉为“中古逻辑之父”。 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 五支论: 宗:论题——此山有火 因:根据、理由——以有烟故 喻:比喻和例证——如灶,于灶见有烟与有火 合:前三者基础的具体应用——此山亦如是,是有烟 结:结论——故此山有火 陈那改五支为三支: 宗:声势无常 因:所作性故 喻:若是所作,见彼无常,犹如瓶等;若是其常,见非所作,犹如虚空。三支论在形式上与三段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3)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分析学》(《工具论》)的主要内容虽然只是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演绎逻辑,而且其三段论也不是对思维形式的完整刻画,但由于亚氏运用一般性变元严格区分了逻辑与哲学、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进而建立了毫不含糊的24式,在预设非全类和空类的前提下,穷尽了实然直言三段论推理的所有可

普通逻辑学复习题答案(第一版)

逻辑学练习题答案 教材《普通逻辑学》 第一章 绪论 (P19~22)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B –D –B -C 二、填空题 1.严复 2.思维形式的结构 规律 方法 3.逻辑常项 4.形式 内容 5.间接 概括 三、分析下列各题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 1.只有p 才q 即p q ← 2.如果p 那么q 即p q → 3.p 或者q 即p q ∨ 4.p 并且q 并且r 即p q r ∧∧ 5.所有M 是P ,所有S 是M ;所以,所有S 是P 即MAP SAM SAP ∧- 四、请指出下列各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 ”和“P ” 2.逻辑常项:“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S ”和“P ” 3.逻辑常项:“如果……那么……” 逻辑变项:“p ”和“q ” 4.逻辑常项:“只有……才……” 逻辑变项:“p ”和“q ” 5.逻辑常项:“或者……或者……或者……” 逻辑变项:“p ”、“q ”和“r ” 6.逻辑常项:“……并且……并且……” 逻辑变项:“p ”、“q ”和“r ” 7.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AM 、SOM 、SOP 8.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 q →;p ;q 第二章 概念 (P57~64) 一、单项选择题 1~5 A –B -B –C -D 6~10 B –C –B –D -D 二、填空题 1.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内涵 外延 3.交叉 4.反对 5.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6.说明 规定 7.一次 连续 8.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三、分析下列语句中是从内涵方面还是外延方面来表述标有横线的概念。 1.内涵和外延 2.内涵 3.内涵 4.内涵和外延 5.内涵和外延 6.内涵和外延 7.内涵 8.内涵 9.内涵 10.内涵和外延 四、分析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的种类。 1.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2.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3.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4.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 5.虚概念 6.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逻辑学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命题;一个性质命题的主项周延, 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命题。 2、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P ;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PIS 。 3、根据性质命题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可真可假、SIP 真、SOP可真可假。 4、在“并非‘当且仅当p,才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当且仅当……才……’,变项 是p,q 。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不是外国人 当经理,企业也能搞好。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6、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命题中,“知识分 子”这个概念(C)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7、“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B) A、语词定义 B、发生定义 C、功用定义 D、关系定义 8、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D) A、主项和谓项 B、主项和量项 C、谓项和联项 D、量项和联项 9、“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命题之间是(B)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10、“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 这个三段论是(D) A、有效的推理形式 B、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C、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D、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11、秘书对张强说:“你的方案很好,我认为董事们都会赞同。”过一会儿,她又说:“没有 哪一个董事不会不赞同的。”可以看出(D) A、秘书赞同张强的方案 B、董事们赞同张强的方案 C、董事们反对张强的方案 D、秘书的话前后矛盾 12、学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 定是赵、钱、孙、李中的某一个人捐的。经询问,赵说:“不是我捐的”;钱说;“是李捐的”;孙说:“是钱捐的”;李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B) A、赵说的是真话,是孙捐的。 B、李说的是真话,是赵捐的。 C、钱说的是真话,是李捐的。 D、孙说的是真话,是钱捐的。 E、李说的是假话。 13、“小马与小王是朋友”这一命题是(C)命题。 A、全称 B、特称 C、关系 D、联言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4、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是(ACD)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正概念 E、负概念 15、下列对概念限制错误的是(ACE) A、命题限制为概念 B、演绎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C、论证限制为论题 D、间接推理限制为类比推理 E、复合命题限制为负命题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4、违反三段论 " 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的规则,会犯 5、 "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 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 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 " 这两个判断中, " 知识 分子"这个概念 ( )(1)都是集合概念( 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 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 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 ;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 2、对SAP 判断换质,其结论是 ;对SAP 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 假,则SAP. _、 SIP 、 SOP 的逻辑错误。 "作为定义,

属于()(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 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 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1)反对关系(2)矛 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6、" 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 这个三段论是(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3) 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P才q, ""pq","p->q" 均真,则(1)p真q真(2)p假q真(3)p 真q 假( 4 )非p 真非q 假 8、" 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其等值判断是(1)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 学生(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部否定SAP,又不否定SEP,贝y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部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