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牌格律宋词

词牌格律宋词

词牌格律宋词
词牌格律宋词

词牌格律

一、满江红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起始两个三字句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

例词: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韵)。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中中仄,平仄仄(韵)。

桐江好,烟漠漠。

平仄仄,平平仄(韵)。

波似染,山如削。

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城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北宋〓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雨夜抒怀

李敬

四十年来,经风雨,不改名节。历沧桑,长歌当哭,壮志如铁。十载寒窗仰圣贤,万里豪情同日月。怀众生、何惧商旅苦?慈悲切。魏武操,程公节。中山泪,翼王血。轮回处,伤心千古离别。欲挽银河洗国耻,扫除红魔补天裂。朝圣王,不负当年誓、男儿血!

满江红·皎皎昆仑

李叔同(弘一法师)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叶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满江红·沧海横流

当代·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满江红

当代·郁达夫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满江红·劲节刚姿

〒宋〓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满江红·万恨千愁

〒北宋〓柳永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始终。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满江红·飘尽寒梅

〒宋〓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满江红·拂拭残碑

〒明〓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南宋〓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口云浯溪石。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南宋〓辛弃疾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南宋〓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满江红·中秋寄远

〒南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建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

〒南宋〓辛弃疾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南宋〓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南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南宋〓辛弃疾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南宋〓辛弃疾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呼斗酒,同君酌。□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南宋〓辛弃疾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峨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满江红·燕子楼中

〒南宋〓文天祥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

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满江红·试问琵琶

〒南宋〓文天祥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两淋铃,声声歇。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满江红·酹酒天山

〒南宋〓文天祥

酹酒天山,今方许、征鞍少歇。凭铁◇、千磨百炼,丈夫功烈。整顿乾坤非异事,云开万里歌明月。笑向来、和议总蛙鸣,何关切。铙吹动,袍生雪。军威壮,笳声灭。念祖宗养士,忍教残缺。洛鼎无亏谁敢问,幕南薄薄膻腥血。快三朝、慈孝格天心,安陵阙。

满江红·太液芙蓉

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满江红-试问神州

天中雁

试问神州,普天下,安存气节?最可笑,清宫秽史,世人贪悦!剃发易裳千古耻,屠城灭汉山河血。到而今,痴女梦萦回,思穿越。多少恨,声悲咽。哀华夏,传承绝。愧对生平志,妄称豪杰。鸟誓平东海祸,老龟愿补云天裂。唤吾辈,兴国定乾坤,锥心切。

二、江城子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韵表示韵脚位臵)

(本是单三十五字,宋人改为双调。)

以下格律标注释义为:○表示平声。●表示仄声。◎可平可仄。韵表示韵脚。

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韵)

髻鬟狼藉黛眉长。(韵)

●○○,韵◎⊙○。(韵)

出兰房,韵别檀郎。(韵)

◎⊙⊙◎,⊙●●○○。(韵)

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韵)

◎●◎○⊙●●。⊙◎●。●○○。(韵)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韵)

此词起句,韦词别首“恩重娇多情易伤”,恩字、多字、情字俱平声,重字、易字俱仄声。第三句,和凝词“连理枝”,连字平声,理字仄声。第四句,张泌词“飞絮落花”,飞字、花字平声,絮字、落字仄声。第五句,和词“含恨含娇独自语”,两含字平声,独字仄声。第六句,和词“待梅绽”,待字仄声,梅字平声。

又一体单调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韵

●●○○●●○(韵)

●○○(韵)

●○○(韵)

●●○○●●●○○(韵)

○●○○○●●(句)

○○●●(句)

●○○(韵)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

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句照江城。

**此词第六句较各家多一字,即开宋词衬字之法。

又一体单调三十七字,七句五平韵

●●○○●●○(韵)

○○○●○(韵)

●○○(韵)

●●○○○●●○○(韵)

●●○○○●●(句)

○●●(句)

●○○(韵)

极浦烟消水鸟飞,

离筵分手时,

送金卮。

渡口杨花,如雪任风吹。

日暮空江波浪急,

芳草岸,

雨如丝。

**此词第二句五字,较韦词多二字,即开宋词添字之法。又一体单调三十六字,八句五平韵

○○●(句)

●○○(韵)

○○●●○(韵)

●○○(韵)

●●○○●●●○○(韵)

●●○○○●●(句)

○●●(句)

●○○(韵)

裙拖碧,

步飘香,

纤腰束素长。

鬓云光,拂面珑璁,腻玉碎凝妆。

宝柱秦筝弹向晚,

弦促雁,

更思量。

此词起作三字两句,即开宋体减字摊破之法。

又一体双调七十字,前后段各七句五平韵

◎○⊙●●○○(韵)

●○○(韵)

●○○(韵)

◎●⊙○⊙●●○○(韵)

⊙●⊙○○●●(句)

○◎●(句)

●○○(韵)

◎○⊙●●○○(韵)

●○○(韵)

●○○(韵)

⊙●⊙○⊙●●○○(韵)

◎●◎○○●●(句)

○◎●(句)

●○○(韵)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

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

数峰青。

江城子辛卯年哭紫衣

黄莽

菊花凋落恨秋凉。晚风怅,独相望。梦里无期,酹酒向东方。徜若有知应告我,黄土路,有多长?

一身病痛助人强!夜茫茫,费思量。良语千言,却是旧时藏。何处再寻师似姐,从此后,共谁商?

注释

紫衣:祖籍安徽后居江苏,从事教育,荣获多项殊荣.一生被病痛折磨的她,从来不向人道说,默默承受直到春蚕丝尽.

酹酒:把酒倒在地上向东面祭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仇远

云阶步影夜凄凉。采丹房。宿芽黄。万粟千萤,风露四阑香。歌断小山枝上月,环佩冷,怯流光。

年时金屋罩琴床。忆情郎。淡梳妆。笋玉春纤,挼蕊细浮觞。愁夜满城今旧雨,分付菊,自重阳。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东武雪中送客

苏轼

相从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冷结珠泪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转头山上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忆否:携翠袖,倚朱栏。

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向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苏轼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江城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江城子

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江城子

张先

镂牙歌板齿如犀。串珠齐。画桥西。杂花池院,风幕卷金泥。酒入四肢波入鬓,娇不尽,翠眉低。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江城子

崔敦礼

吴王台上雨初晴。远烟横。柳如云。门外西风,催踏马啼尘。声断阳关人去□,遮落日,向西秦。不教容易纵归程。语酸辛。黯消魂。且共一尊,相属莫辞频。后夜月明千里隔,君忆我,我思君。

江城子

黄庭坚

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

江城子

晁端礼

幽香闲艳露华浓。晚妆慵。略匀红。春困厌厌,常爱鬓云松。早是自来莲步小,新样子,为谁弓。画堂西下小栏东。醉醒中。苦匆匆。卷上珠帘,依旧半床空。香灺满炉人未寝,花弄月,竹摇风。

江城子

晁端礼

石榴双叶忆同寻。卜郎心。向谁深。长恁娇痴,尤殢怎生禁。内样双眉新画得,还印了,在罗襟。相思幽怨付鸣琴。望来音。久沈沈。若论当初,谁信有如今。瘦尽标容羞见也,明镜子,任尘侵。

江城子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锺。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江城子

秦观

枣花金钏约柔荑。昔曾携。事难期。咫尺玉颜,和泪锁春闺。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玉笙初度颤鸾篦。落花飞。为谁吹。月冷风高,此恨只天知。任是行人无定处,重相见,是何时。

江城子

周紫芝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江城子

贺铸

麝熏微度绣芙蓉。翠衾重。画堂空。前夜偷期,相见却匆匆。心事两知何处问,依约是,梦中逢。坐疑行听竹窗风。出帘栊。杳无踪。已过黄昏,缠动寺楼钟。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三、沁园春

词调简介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此调的作法是: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常用对仗句。又名念离群、东仙、洞庭春色、寿星明、千春词、大圣乐。

格律对照词: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古代《沁园春》词

(1)宋·张先《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

(2)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3)宋·苏轼《沁园春·情若连环》

(4)宋·黄庭坚《沁园春·把我身心》

(5)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6)宋·辛弃疾《沁园春·老子平生》

(7)宋·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

(8)宋·辛弃疾《沁园春·答余叔良》

(9)宋·辛弃疾《沁园春·我醉狂吟》

(10)宋·辛弃疾《沁园春·伫立潇湘》

(11)宋·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12)宋·陆游《沁园春·粉破梅梢》

(13)宋·陆游《沁园春·一别秦楼》

(14)宋·陆游《沁园春·洞庭春色》

(15)宋·刘克庄《沁园春·莫羡渠侬》

(16)宋·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17)宋·刘克庄《沁园春·莫信人言》

(18)宋·刘克庄《沁园春·为子死孝》

(19)宋·汪莘《沁园春·忆黄山》

(20)宋·蒋捷《沁园春·结算平生》

(21)宋·严参《沁园春·题吴明仲竹坡》

(22)清·纳兰性德《沁园春》

(23)民国·胡适《沁园春·新俄万岁》

宋·苏轼《沁园春》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沁园春

苏轼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宋·刘克庄《沁园春》

莫羡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也不消颠怪,骑驎被发,谁能委曲,令鸠为媒。鬓有二毛,袖闲双手,只了持螯与把杯。公过矣,赏陈登豪气,杜牧粗才。便烦问讯张雷。甚斗宿无光剑不回。想阁中鸣佩,时携客去,壁间悬榻,近有谁来。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沁园春·梦孚若

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千乘,载燕南赴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力;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沁园春

刘克庄

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栴檀国里香。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好逑不数潘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待银河浪静,金针穿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将。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恁时节,看孙皆朱紫,翁未皤苍。

宋·文天祥《沁园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嗟哉人生,翕欻云亡,好轰轰烈烈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宋·汪莘《沁园春·忆黄山》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当年皇帝沙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源头白鹿,长畔青牛。

宋·张先《沁园春》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千骑移。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须知。系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臵盂天下,此外何思。素卷书名,赤松游道,飙驭云軿仙可期。湖山美,有啼猿唳鹤,相望东归

宋·黄庭坚《沁园春》

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恨一回相见,百方作计,未能偎倚,早觅东西。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添憔悴,镇花销翠减,玉瘦香肌。奴儿。又有行期。你去即无妨我共谁。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怎生禁得,真个分离。地角天涯,我随君去。掘井为盟无改移。君须是,做些儿相度,莫待临时。

宋·辛弃疾《沁园春》

①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蔬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沁园春

辛弃疾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新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沁园春

辛弃疾

有美人兮,玉佩琼踞,吾梦见之。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故期思。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沁园春

辛弃疾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岩与钓溪。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沁园春

辛弃疾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朱雀桥边,何人会道,野草斜阳春燕飞。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诗坛千丈崔嵬。更有笔如山墨作溪。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沁园春

辛弃疾

伫立潇湘,黄鹄高飞,望君不来。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急呼斗酒,旋拂征埃。却怪英姿,有如君者,犹欠封侯万里哉。空赢得,道江南佳句,只有方回。锦帆画舫行斋。怅雪浪粘天江影开。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落帽山前,呼鹰台下,人道花须满县栽。都休问,看云霄高处,鹏翼徘徊。

宋·陆游《沁园春》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駸駸。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阁,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沁园春

陆游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难求系日长绳。况倦客飘零少旧朋。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水绕山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消魂处,是鱼笺不到,兰梦无凭。

沁园春

陆游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洞庭春色·沁园春

陆游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宋·蒋捷《沁园春》

老子平生,辛勤几年,始有此庐。也学那陶潜,篱栽些菊,依他杜甫,园种些蔬。除了雕梁,肯容紫燕,谁管门前长者车。怪近日,把一庭明月,却借伊渠。鬓边白发纷如。又何苦招宾约客欤。但夏榻宵眠,面风敧枕,冬檐昼短,背日观书。若有人寻,只教僮道,这屋主人今自居。休彼,有摇金宝辔,织翠华裾。

沁园春

蒋捷

结算平生,风流债负,请一笔句。盖攻性之兵,花围锦阵,毒身之鸩,笑齿歌喉。岂识吾儒,道中乐地,绝胜珠帘十里楼。迷因底,叹晴乾不去,待雨淋头。休休。著甚来由。硬铁汉从来气食牛。但只有千篇,好诗好曲,都无半点,闲闷闲愁。自古娇波,溺人多矣,试问还能溺我不。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

纳兰性德《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网友《沁园春·牡丹》

叶吐天香,花争国色,蕊自锋芒。看满园清影,浓施粉黛;万团彩绣,竞展霓裳。鸟恋红妆,人依簇锦,更引蜂虫采蜜忙。谁曾问,几经风雨苦,始绽奇芳?幽香醉我肝肠,对冷艳嗟然忆故唐。昔中宫窃位,群儒袖手;朝阶上下,拱立归降。独见芳丛,迟开一朵,傲气横欺武媚娘。逢恶主,也横眉冷对,无愧花王!

胡适《沁园春·新俄万岁》

客子何思?冻雪层冰,北国名都。看乌衣蓝帽,轩昂少年,指挥杀贼,万众欢呼。去独夫"沙",张自由臶,此意如今果不虚。论代价,有百年文字,多少头颅。冰天十万囚徒,一万里飞来大舎书。本为自由来,今同他去;与民贼战,毕竟谁输!拍手高歌,"新俄万岁"!狂态君休笑老胡。从今后,看这般快事,后起谁欤?

四、青玉案

宋词词牌格律(整理版)

目录 3页:菩萨蛮、绮罗香、千秋岁 4页:沁园春、清平乐、青玉案 5页:高阳台(庆春泽)、鹊桥仙、人月圆、如梦令、阮郎归 6页:瑞鹤仙(格二)、生查子、声声慢、十六字令、疏影 7页:双双燕、水调歌头、水龙吟、苏幕遮、诉衷情 8页:琐窗寒、踏莎行、摊破浣溪沙、桃源忆故人、天仙子、望海潮、误佳期 9页:西江月、惜分飞、喜迁莺、相见欢、潇湘神、潇湘夜雨 10页:眼儿媚、瑶台聚八仙、谒金门、一斛珠、一翦梅 11页:忆江南、忆秦娥(有平韵)、忆王孙、永遇乐、渔歌子 12页:渔家傲、虞美人、雨淋铃、雨霖铃、玉漏迟、御街行 13页:昭君怨、鹧鸪天、昼夜乐、烛影摇红(格二)、祝英台近 14页:醉花阴、醉太平、暗香、薄幸 15页:卜算子、采桑子、长相思、春风袅娜、捣练子、点绛唇 16页:调笑令、蝶恋花、东风第一枝、洞仙歌、多丽、夺锦标 17页:风入松、凤凰台上忆吹箫、感皇恩、更漏子、桂枝香 18页:过秦楼、好事近、河传、河满子、贺圣朝、贺新郎 19页:画堂春、换巢鸾凤、浣溪沙、木兰花 20页:江南春、解佩令、解语花、锦缠道、荆州亭 21页:酒泉子、浪淘沙(双小令格)、离亭燕、临江仙、柳梢青 22页:满江红、满庭芳、摸鱼儿、陌上花

23页:蓦山溪、南歌子(双)、南浦、南乡子、念奴娇 24页:江城子(单、可双)、玉蝴蝶、巫山一段云、三字令、朝中措25页:太常引、少年游、小重山、唐多令、破阵子、喝火令 26页:行香子、金人捧露盘、八六子、雪梅香、汉宫春 27页:八声甘州、扬州慢、锦堂春慢、寿楼春、忆旧游 28页:夜飞鹊、六州歌头、归自谣、醉花间、霜天晓角 29页:伤春怨、忆少年、望江东、夜游宫、钗头凤、淡黄柳 30页:酷相思、青玉案、粉蝶儿、惜红衣、法曲献仙音、天香 31页:黄莺儿、剑器近、醉蓬莱、长亭怨慢、燕山亭(宴山亭)、绕佛阁 32页:绛都春、翠楼吟、霓裳中序第一、石州慢、宴清都 33页:齐天乐、眉妩(妩)又名'百宜娇'、二郎神、拜星月慢 34页:西河、西吴曲、望远行、兰陵王、六丑、夜半乐 35页:宝鼎现、莺啼序、南乡子、蕃女怨 36页:忆馀杭、河渎神、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哨徧 37页:戚氏、荷叶杯、定西番、上行杯、定风波 38页:最高楼、思帝乡 依声填词(按谱填词、按箫填词或按曲调填词)、依句填词、依数填词 五言领格上一下四,八言领格上一下七,九言领格上二下七。领格字宜用去声。 符号:○平声●仄声◎本平可仄⊙本仄可平△平韵▲仄韵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它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词始于唐,盛于宋,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学表达形式,历来为人们所钟爱。为把中华文化中这一绮丽的瑰宝译介到国外,不少译者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艰辛劳动,其中不乏精美传神叹为观止之作。然而,词的翻译比之散文小说确似更难,尤其是词牌名的翻译。 尽管就大多数词作来说,词牌与音乐或词中的内容关系不大,作者填词时,只视哪种词调形式更符合自己的需要,完全可以不去考虑词牌名称的原有含义和原来词曲的内容。因此词牌在一般意义上不过是标明作者依哪一种现成的曲谱进行填词而已。然而将词牌名译成英文时就不能不在传达词牌的神韵和美感的同时考虑它的历史来源和反映在其中的格律了。 下面试就词牌的几种常见的英译方法略抒浅见。 一、一般性词牌名的译法 一般性词牌名没有什么历史典故,或有,但已无从考证,或取自前人的某个词句,或只是一个风雅的名词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按字面意思直译成英文,即可较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传达原文的神韵和美感形象。例如: 鹧鸪天 Partridge Sky 踏莎行 Treading On Grass 相见欢 Joy At Meeting 点绦唇 Rouged Lips 满江红 The River All Red 模鱼儿 Groping For Fish 楼 The Highest Tower 疏影 Space Shadows 玉楼春 Spring In Jade Pavilion 昼夜乐 Joy Of Day And Night 西江月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风入松 Wind Through Pines 双双燕 A Pair Of Sparrows 二、\"歌\"、\"词\"、\"歌头\"、\"吟\"等词牌名的译法 1.常带\"歌\"、\"词\"、\"子\"的词牌,不妨直译成\"Song\",既简单明了,又贴切自然。例如: 子夜歌 Midnight Song 洞仙歌 Song Of A Fairy In The Cave 柳枝词 Willow Branch Song 算子 Song Of Divination 天仙子 Song Of Immortal 更漏子 Song Of Water Clock At Night 南歌子 A Southern Song 2.词牌子带\"吟\"一类的较\"歌\"、\"词\"更为典雅,是一种便于吟诵、格调高雅、节奏舒缓的诗体,译成\"Chant\",可以显得庄重端方,因为英语(Q吧)中的\"Chant\"多指宗教中的赞美诗或圣歌,意思与\"吟\"很相近。例如: 水龙吟 Water Dragon Chant

宋词词牌名大全

宋词词牌名大全 二画 丁儿八归八塞入塞九日三台大有大椿大酺个侬子夜无闷无怨 天香不见木笡五拍六丑比梅白萱白雪月慢犯花古记东仙乐正 乐令乐世长春西子西河西湖西施多丽导引寻梅竹枝合欢防露 红情出塞花犯芳草步月别怨杜宇阳春河传佳色尾犯招潮鸣梭 侧犯录调孤鸾征招南浦秋水秋霁胜常宣情眉妩垂阳相月品令 拜星胡州夏州春游春晴春弄绿腰绿意哨遍倾杯索酒消息离鸾 留家调笑薄幸黄金排歌探春望梅减兰情词渔父戚氏梁令塞姑 湘月琼台凯歌韵令催雪塞姑琴调禁烟解红疏影歌令赚煞瑶花 酹月暗香镇西踏月横云簇水鞮红露华 三字 一画 一七令一寸金一叶叶一叶乐一叶落一半子一江风一丝风一过金一梦金 一丛花一枝花一样花一点春一枝春一落春一年春一痕沙一落索一络索

一捻红一萼红一斛珠一斛球一剪梅一翦梅 二画 二郎神二色莲卜算子卜玉郎人月圆人南渡七娘子七娘仔八六子八宝妆 八拍蛮八音谐九能归九回肠九张帆十拍子十样花十爱词十二时十二红 十二郎十八香二十时丁香结 三画 三字令三台令三学士三部乐三登乐三奠子三株媚上行杯上升花上江虹 上马娇上西平上南平上平西上平南上小楼上束马上西楼上林春上阳春 下水船下手迟大江西大江乘大圣乐小圣乐小冲山小重山小阑干小桃红 小桃花小庭花小梅花小镇西小秦王小梁州千秋岁千秋节千年调千春词 万年秋万年枝万年春万里春万年斯山外云山花子山桃红山坡羊山渐青 山鬼谣山亭柳山亭燕于飞乐于中好广寒枝广寒秋子夜歌川拨棹干荷叶女冠子 四画 天仙子天下乐天门谣天香引天净沙月儿高月下笛月中行月中桂月当听 月当窗月边娇月宫春月城春月华清风入松风中柳风光好风归云风马儿

风流子风蝶令风敲竹云雾敛云松令云鬓乱水仙子水龙吟水云游水漫声 水调歌水晶帘凤仙引凤池吟凤来朝凤求凰凤栖梧凤孤飞凤时春凤楼春 凤楼吟凤萧吟凤御杯凤凰间双双燕双飞燕双燕儿双头莲双瑞莲双声子 双带子双韵子双红豆双劝酒双荷叶双蕖怨双鸿鹑斗百花斗百草斗鸡回 斗婵娟斗鹌鹑无梦令无俗念无漏子无锡景太平时太平令太常引不水船 不是路不怕醉六六峰六么序六么令少年心少年游五更转五供养丰乐楼 丰年瑞中央乐开元乐升平乐王孙信木兰花见龙门内家娇厅前柳丹凤吟 丑奴儿飞来峰比目鱼文风盛乌夜啼劝金船引驾行巴渝辞元和令元会曲 五画 玉人歌玉山枕玉山颓玉京秋玉京谣玉京箫玉竹斩玉烛新玉团儿玉交枝 玉连环玉莲花玉堂春玉楼春玉龙瑶玉壶冰玉阑干玉梅令玉美蓉玉抱肚 玉漏迟玉蝴蝶玉簟秋玉簟凉忆江南忆江月忆汉月忆岁月忆萝月忆人人 忆故人忆王孙忆君王忆帝京忆少年忆仙姿忆旧游忆多娇忆余杭忆吹箫 忆闷令忆章台忆柳曲忆秦娥忆真妃忆瑶姬归去来归去难归去曲归巴乐

十个惊艳了岁月的词牌名

十个惊艳了岁月的词牌名 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后唐庄宗自度曲,词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乐府遂曲“如梦”二字名曲。或云:“庄宗修内苑,掘土有绣花碧色,中得断碑,载此词。”此调复加一迭者,名《如意令》,盖唐武氏有《如意曲》词名两袭之。(见毛氏《词学全书》)考后唐庄宗制此词时,本名《忆仙姿》,或谓苏轼以其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而改为《如梦令》,是此调始于五代,已无可疑,惟调名《如梦令》,或创于宋,未可知耳。此外本调复名《晏桃源》,更名《比梅》。《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李存勗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剪梅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诗经·周南》写有“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说的意思是梅子都落地纷纷了,树上还留有七成,有心追求我的小伙子啊,请不要耽误良辰。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

的求爱诗。以梅来抒情,这是关于梅最早的抒情句子了。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蝶恋花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采用于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 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晏殊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

词牌格律,菩萨蛮

词牌格律,菩萨蛮 篇一:词牌格律大全 符号:○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词牌录 1.菩萨蛮 ⊙○⊙●○○▲,⊙○⊙●○○▲。⊙●⊙○△,⊙○○●△。 ⊙○○●▲,⊙●⊙○▲。⊙●●○△,⊙○⊙●△。 2.绮罗香 ●●○○,○○●●,⊙●●○○▲。⊙●○○,⊙●●○○▲。●⊙⊙,⊙●○○,●⊙●,⊙○○▲。●○○,●●○○,⊙○⊙●●○▲。 ○○○●●▲。○●○○⊙●,⊙○○▲。⊙●○○,⊙●●○○▲。●⊙⊙,⊙●○○,●⊙●,⊙○○▲。●○○,●●○○,●○○●▲。 3.千秋岁 ⊙○⊙▲,⊙●○○▲。⊙●●,○○▲。⊙○○●●,⊙●○○▲。○⊙●,⊙○⊙●○○▲。⊙●○○▲,⊙●○○▲。⊙●●,○○▲。⊙○○●●,⊙●○○▲。○⊙●,⊙○⊙●○○▲。 4.沁园春 ⊙●○○,●●○○,⊙●⊙△。●⊙○⊙●,⊙○⊙●,⊙○⊙●,⊙●○△。⊙●○○,⊙○⊙●,⊙●○○⊙●△。○○●,

⊙○○●●,●●○△。 ○○●●○△,●⊙●○○⊙●△。●⊙○⊙●,⊙○⊙●,⊙○⊙●,⊙●○△。⊙●○○,⊙○⊙●,⊙●○○⊙●△。○○●,●○○●●,⊙●○△。 5.清平乐 ○○⊙▲,⊙●○○▲。⊙●⊙○○⊙▲,⊙●⊙○⊙▲。 ⊙○⊙●○△,⊙○⊙●○△。⊙●⊙○⊙●,⊙○⊙●○△。 6.清玉案 ⊙○⊙●○○▲,●⊙●○○▲。⊙●⊙○○●▲。●○○●,●○○▲。⊙●○○▲。⊙○⊙●○○▲,⊙●○○●○▲。⊙●⊙○○●▲。●○○●,●○○▲。⊙●○○▲。 7.高阳台(庆春泽) ⊙●○○,○○●●,⊙○⊙●○△。⊙●○○,⊙○⊙●○△。⊙○⊙●○○●,●○○、⊙●○△。●○△,⊙●○○,⊙●○△。 ○○●●○○●,●○○⊙●,⊙●○△。⊙●○○,⊙○⊙●○△。⊙○⊙●○○●,●○○、⊙●○△。●○△,⊙●○○,⊙●○△。 8.鹊桥仙 ⊙○⊙●,⊙○⊙●,⊙●⊙○⊙▲。○⊙●●○○,●⊙●、○○⊙▲。 ⊙○⊙●,⊙○⊙●。⊙●⊙○⊙▲。⊙○⊙●●○○,●⊙

唐诗宋词:你不可不知的词牌名

唐诗宋词:你不可不知的词牌名 玉楼春 取白乐天“玉楼宴罢醉和春”。又作《木兰花》《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2 诉衷情 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后人更名为《桃花水》,《不花间》,《偶相逢》,《画楼空》,《试周郎》等。单调,33字,5仄韵,6平韵。双调正体44字,上片5句3平韵,下片6句3平韵。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33 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34 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 曲一阙,名为《雨霖铃》。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 常用入声韵,且多用拗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 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35 35.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原用以咏洞府神仙。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36 36.谒金门

词牌格律大全(上)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上)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宋词的词牌名全集

宋词的词牌名全集 【一画】 梅 一萼红 一落索 一箩金一丛花令 一江春水 一斛夜明珠 【二画】 二色莲 二郎神 二色宫桃 二郎神慢 十二时 二郎 十八香 十月桃 十月梅 十六贤十 卜报恩十 」拍子十 样化十爱词十 二时慢 十六字令丁香结 、算子 、算子令 卜算子慢入塞 人月圆 人南渡 人月圆令 人在楼上八归 八六子八拍蛮 八宝妆 八宝装 八音谐八节长欢 八声甘州 '八犯玉交枝 七娘子 七骑子 七宝玲珑 九回肠 九张机 【三画】 三台 三台令 三台春 三字令 三段子 三姝媚 三株媚 三部 乐三奠子三登乐 三光会合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干 荷叶于飞乐 中好于飞乐令 下手迟下水船下兵词大犯 大有大椿大酺大圣乐大江东 大江词大江乘大官乐 大圣乐令 大江东去 大江西上曲 兀令万片欢万年枝万 年春万里春万斯年万年欢慢 与团圆上升花上丹霄上 平西上平南 上西平 上行杯 上江虹 上阳春 上林春 上楼 春上林春令上林春慢山花子山鬼谣山亭柳山亭宴山 渐青 山庄劝酒 山亭宴慢 千叶莲 千年调 千金意 千春词 七令一寸金一井金 片子 叶舟一叶落 丛花 丝风一枝花 枝春一络索 捻红一斛珠 痕沙 、八 剪

千秋引千秋节千秋岁千秋万岁千秋岁引千秋岁令川拨棹个侬广寒枝广寒秋广谪仙怨女冠子女冠子慢小圣乐小冲山小重山小庭花小秦王小桃红小阑干小梅花小镇西小木兰花小重山令小楼连苑小镇西犯小抛球乐令飞龙宴飞雪满堆山飞雪满群山马家春慢子夜歌 【四画】丰乐楼丰年瑞王孙信开元乐天香天下乐天门谣天仙子天宁乐天香引天香慢天下乐令天道无亲元会曲无闷无一事无俗念无梦令无漏子无愁可解无月不登楼云仙引云雾敛云淡秋空云鬓松令木笪木兰花木兰香木兰花令木兰花慢木兰花减字厅前柳不见不怕醉仄韵过秦楼太平令太平乐太平年太平欢太平时太常引太 清引太平年慢太清歌词五拍五更令五灵妙仙五更出 舍郎五彩结同心五福降中天五福降中天慢长生乐长寿仙长寿乐长命女长相思长思仙长桥月长相思令 长相思慢长亭怨慢长寿仙促拍瓦盆歌少年心少年游少 年游令少年游慢中兴乐内家娇升平乐化生儿爪茉莉 月下笛月中仙月中行月中桂月边娇月当厅月当窗月先圆月华清月城春月宫春月上瓜洲月上海棠月华清慢月照梨花月上海棠慢月底修箫谱丹凤吟风入松风马儿风马令风中柳风光子风光好风流子风敲竹风蝶令风瀑竹风入松慢风中柳令比梅心月照云溪乌夜啼

词牌韵律大全

词牌韵律大全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上)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宋词元曲简介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也叫词,著名的关于宋词的书有:《宋词三百首》等等。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柳永(婉约派)、陆游、李清照,人们说的“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 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

套两种。 元曲又称词余、乐府。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宋词词牌

1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2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4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5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6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7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8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9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10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词牌格律宋词

词牌格律 一、满江红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起始两个三字句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 例词: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韵)。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中中仄,平仄仄(韵)。 桐江好,烟漠漠。 平仄仄,平平仄(韵)。 波似染,山如削。 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城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北宋〓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雨夜抒怀 李敬 四十年来,经风雨,不改名节。历沧桑,长歌当哭,壮志如铁。十载寒窗仰圣贤,万里豪情同日月。怀众生、何惧商旅苦?慈悲切。魏武操,程公节。中山泪,翼王血。轮回处,伤心千古离别。欲挽银河洗国耻,扫除红魔补天裂。朝圣王,不负当年誓、男儿血! 满江红·皎皎昆仑

词牌格律大全(2)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下) 忆秦娥,词牌名 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清平乐,词牌名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南歌子,词牌名 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词简介

宋词简介 “词”这种文体,起源于盛唐时期,在中晚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有所发展,最终于宋朝达到全盛。正因为在两宋时期,全盛的“词”文体几乎占据了当时中国文坛、乐坛,故而说起“词”来,大多与“宋”字相连。但是在宋朝之前,也的确出现了大量的词作品。如南唐中主李璟的《山花子》(菡萏香消翠叶残),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等,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词作品。既然我们在这里讨论“宋”词,很可惜这些优秀作品就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读一读。 现在让我们进入我们的主体吧,我们可爱的“宋”词。说道“词”,我们首先得说说它的格式。与“诗”这种文体相比,“词”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挂牌”了。词牌名可以说是一首词的骨骼。词牌名规定了一首词有多少阕,每一阕词又多少句话,每一句话有多少个字。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感觉这个“词牌名”的规定是有一点点的变态。但是变态的在后面,词牌名还规定到每个字读什么音,哪一句句末带韵,哪两句需要对仗,甚至还包括了全词的感情基调。而这些条条框框就是词的“格律”。虽然说写词是“自由发挥”,但是这个格律搞得历朝历代的词人真的是在“带着铐镣跳舞”。所以我感觉能把词写好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大家看像不像老妈在说,你随便找个身高一米六五到一米七之间,长得要漂亮,要会做家务,要懂得体贴云云的女朋友就好了。但是就是因为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使得“词”也非常“好写”。只要词人遵守了格律的约束,那么写出来的词一定不会太差。至少比现在那伙师从回车键的“诗人”捣鼓出来的玩意儿好得多。同样的,你听妈妈的话,带回去那么一个女朋友,相信这个妹子也会是个很不错的妹子。 言归正传,这里我要为大家按照两送的时间轴介绍宋朝有名的词人。大家熟悉的我会讲得简略一点,不熟悉的我就讲得详细一点。 有宋一朝,词的开山祖师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他不但是个无能的皇帝,还是个不负责任的丈夫,是我最不喜欢的诗人之一。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的句子。当今无论任何一个评词文章,貌似都离不开王国维他老人家的《人间词话》。而王老的“字字血书”,正是对后主文墨最好的形容了。别人的词大抵用墨写成,而李后主的文章,则是拿笔蘸着用泪稀释了的血液写成的。两首《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两首《虞美人》,“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么凄美,惨淡。正是他,让词从晚唐五代《花间词》那一种专门谈情写爱的,香艳淫靡的小调调化身成了诉悔言恨,抒情申意的文体。身为一代亡国之君,却为下一个王朝文坛的开国之君。可能是历史的一个玩笑吧。 后主之后,把词文学发扬光大的是一位“白衣卿相”。不知道大家的高考作文里出现过多少次他只因一曲《鹤冲天》,落得个“奉旨填词”的光辉事迹。高中时候,大家都背过柳郎的“三秋桂子”和“晓风残月”。也许这两首长调因为“并背诵全文”几个字变得格外恶心,但不得不说,《雨霖铃》把一番雨后的离别渲染的那么的美,而《望海潮》更是通过寥寥几句,把北宋的“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尘封的历史中拉出来,像《清明上河图》似的铺在了读者眼前。而柳永的词,的确是“三变”的。同样是秋雨,既有着“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戚氏》),也有着“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八声甘州》)。而撇开封建贵族的生活,以市井勾栏之事入词,也是之前那些正襟危坐庙堂之上的士大夫所不能想,不敢为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周杰伦也达不到的成就啊。另外,柳永一首《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被王国维老先生钦点为“人生三境界”之一。然而王老很不甩柳郎,居然把这首词的著作权归到了欧阳修名下,不知二人若泉下相见会有什么好戏上演。 与柳永同时代的词人中,有一位标准的“士大夫”,那就是晏殊。与“白衣卿相”柳永

宋词词牌名大集合

宋词词牌名大集合 2008-07-20 14:51:29 词牌名大集合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水调歌头 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阙,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中两六言句夹押仄韵者,有平仄互押几于句句用韵者。 念奴娇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平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

宋词词牌名大全

宋词词牌名大全 【一画】 一剪梅一萼红一丛花令一江春水 【二画】 二色莲二色宫桃十八香十月桃十六贤十爱词丁香结卜算子人月圆令人在楼上八声甘州七宝玲珑九回肠九张机 【三画】 三台令三台春三字令三段子三株媚于飞乐中好大江词万片欢万年枝万年春万里春上阳春上林春上楼春上林春慢山花子山亭柳山亭宴山渐青山庄劝酒山亭宴慢千叶莲千年调千金意千春词千秋引千秋节千秋岁千秋万岁千秋岁引千秋岁令广寒枝广寒秋广谪仙怨女冠子女冠子慢小圣乐小重山小庭花小桃红小阑干小梅花小木兰花小重山令飞龙宴飞雪满堆山飞雪满群山子夜歌 【四画】 丰乐楼丰年瑞开元乐天香天下乐天门谣天仙子天宁乐天香引天香慢无俗念无梦令无愁可解无月不登楼云仙引云雾敛云淡秋空云鬓松令木兰花木兰香木兰花慢木兰花减字太平令太平乐太平年太平欢太平时太常引太平年慢太清歌词五更令五灵妙仙五彩结同心五福降中天五福降中天慢长春长生乐长寿仙长寿乐长命女长相思长思仙长桥月长相思令长相思慢长亭怨慢长寿仙促拍瓦盆歌少年心少年游少年游令少年游慢中兴乐内家娇升平乐爪茉莉月下笛月中仙月中行月中桂月边娇月当厅月当窗月先圆月华清月城春月宫春月上瓜洲月上海棠月华清慢月照梨花月上海棠慢丹凤吟风入松风马儿风马令风中柳风光好风流子风敲竹风蝶令风瀑竹风入松慢风中柳令比梅心月照云溪乌夜啼凤台凤归云凤池吟凤来朝凤求凰凤时春凤孤飞凤将雏凤栖梧凤衔杯凤凰阁凤楼吟凤楼春凤箫吟凤凰枝令凤鸾双舞凤凰台上忆吹箫六丑六州六幺令六花飞六国

朝六桥行六幺花十八忆人人忆长安忆少年忆东坡忆旧游忆仙姿忆汉月忆多娇忆江南忆故人忆秦娥忆桃源忆真妃忆黄梅忆萝月忆章台忆瑶姬忆少年令忆旧游慢忆吹箫慢斗百花斗百草斗鸡回斗修行斗婵娟丑奴儿丑奴儿令丑奴儿近丑奴儿慢双双燕双头莲双红豆双荷叶双雁儿双瑞莲双锦瑟双韵子双翠羽双蕖怨双燕儿双燕子双头莲令水云游水龙吟水仙子水调歌水晶帘水龙吟令水龙吟慢水调歌头心香 【五画】 玉人歌玉山枕玉井莲玉团儿玉交枝玉关遥玉连环玉京山玉京秋玉京谣玉壶冰玉莲花玉梅令玉堂春玉楼人玉楼春玉楼宴玉簟秋玉水明沙玉叶重黄玉梅香慢玉楼春令玉女迎春慢玉女摇仙佩玉女摇仙辈玉炉三涧雪玉树后庭花甘州曲甘州遍甘草子甘露歌甘露滴乔松古记古阳关古香慢古倾杯古调笑古调歌古梅曲古乌夜啼古祝英台古调笑令石湖仙龙门令龙山会龙州词龙吟曲平阳兴平等会扑蝴蝶东仙东风寒东邻妙东坡引东风齐着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占春芳归风便归去曲归去来归去难归平遥归田乐归田欢归自谣归来曲归国遥归朝歌归田引归朝欢令归去来兮引且坐令冉冉云四代好四仙韵四犯令四字令四块玉四园竹四和香四换头四槛花四犯剪梅花四笑江梅引生查子付金钗白苎白雪白苎歌白雪词白苹香氐州第一尔汝歌乐世词乐游曲乐府乌衣怨市桥柳兰陵王半死桐头盏曲汉宫春汉宫春慢冯夷曲永同欢永遇乐出塞圣无忧圣葫芦台城游台城路 【六画】 吉了犯老君吟再团圆西河西施西湖西子妆西平乐西平曲西地锦西江月西吴曲西园竹西河慢西笑吟西湖月西湖曲西湖春西湖路西窗烛西楼子西楼月西溪子西子妆慢西平乐慢西江月慢西湖明月引厌金杯厌世忆朝元百尽楼百岁令百字令百字谣百字歌百宝妆百宜娇百媚娘百字折桂令有有令夺锦标迈陂塘成功了夹竹桃花扫市舞扫地花扫地游扫地舞扫花游扬州慢夷则商国香慢过龙门过秦楼过涧歇过涧歇近师师令问歌

关于宋词词牌名的一点知识

关于宋词词牌名的一点知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 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 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 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 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 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 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 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 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 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 《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 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 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 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 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 《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 《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 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 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 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 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什么是词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刚刚接触词的时候很多朋友非常困惑,为什么一首词的标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前面的一部分“沁园春”被称为词牌名,从字面上几乎看不出和词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而后一部分“雪”才和词的主旨有一定的关联。那么词的标题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大致搞清楚什么是词以及什么是词牌名。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最初,词又被称为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等。从词的许多别名可以窥见词与诗及音乐的不解之缘。事实上,对于词的具体来源各家学说解释不尽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