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大豆生产现状分析

美国大豆生产现状分析

美国大豆生产现状分析
美国大豆生产现状分析

美国大豆生产现状分析(社会)

一、美国大豆的技术投入

①科研经费

美国农业部当代农业研究系统的报告显示,2000财政年度,全国农业研究系统中的大豆研究项目数为809项,仅次于玉米和小麦列第三位。美国全国用于大豆研究的科研经费达到8700万美元,占全国农业科研经费的2.53%,其项目经费在主要大田作物中列第三位。2002 年财政年度,大豆研究从农业部农业研究局那里得到的研究经费达 3130 万美元,列农产品科研投入经费的第四位。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企业两大系统,其数额比大致为46:54。大豆研究经费80%来自农业部、州政府,20%来自其他非政府渠道。

②精准种植技术

美国近年来还推广了精准种植技术,15%的农民使用了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农业机械,通过对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分析,找出产量低的原因,并据此制定大豆生产计划,提高大豆生产水平。

③农技推广

美国各大豆生产州均设有试验推广站,从事大豆与其它作物栽培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科技推广工作人员包括生理、病理、昆虫、土肥、机械化、水利灌溉、杂草、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主要把新产品和技术推广至农户,并设计田间试验, 有目的地解决生产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④转基因大豆

大约从1930年开始,美国依靠传统育种技术培育了新的大豆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生物技术大豆种植,并有了抗草甘膦(GR )大豆品种,自此以后,美国大豆产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00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高达4420万顷,而美国就占了其中的68%。2008年,美国92%的大豆农田种植生物技术品种全部为抗除草剂品种。2009年开始,更多大大豆品种将会有不同的抗“农达”“基因”,被称为“抗农达高单产”或具有抗草铵膦“基因”的大豆。未来几年,具有抗麦草畏和抗2,4-D 除草剂的其他品种在也将会陆续得到审批后上市。CAST 报告称,美国7570万英亩大豆农田中92%以上种植的是由农业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大豆品种。

二、资金投入

①政府财政补贴

美国大豆产业的良好发展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更与美国的巨额补贴支撑密不可分。1995—2009美国大豆补贴共计228亿美元,目前美国为大豆生产者提供的补贴方式以贷款差额补贴、作物保险补贴和直接支付为主,这3种补贴分别占1995—2009年大豆补贴总额的8.55%、29.99%和18.12%,油籽补贴、农场交易补贴和仓储仓库补贴等也占有一定比例,对大豆的其它补贴形式还包括商品认证计划和贷款归还等。 另外,据美国环境工作组2008 年报告,美国从1995 至2006 年用于大豆贷款价差补贴的支持为88 亿美元。2002至2004 年,大豆产业得到了21 亿美元的营销贷款收益,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2002年农业法》确定,大豆的直接补贴率是0. 44美元/蒲式耳。市场营销贷款补贴项目的额度相对较小,每年补贴额度在3亿美元左右。

美国的豆农每生产一吨大豆,政府便通过相关农业补贴法案给予豆农们37 美元的补贴,全表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总计补贴额1.4 1.6 1.4 6.327.132.3469.514.914.510.812.311.820.517.3227.8单位:亿美元1995—2009年美国大豆补贴额

美每年补贴支出总额达25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大豆产值的25%,虽然2002 年所通过的新农业法案对大豆的保护价从每蒲式耳5.8 美元下降到5.2 美元,但实际上的保护程度仍然处于很高水平。

②豆农的个人投入

大豆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高,而且很多农场主都有自己的成套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生产替代了劳动力的投入,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中是化肥农药和机械设备维修折旧费用占了大豆生产成本的大部分,美国的劳动投入和机械费用,两项合计仅占总成本的35%。

三、生产力水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其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美国农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高,科技化、现代化程度高,农业生产率在世界居于前列。经纪机构福斯通预计,8月底美国大豆优良率达到72%的历史最高水平。据统计,2009年,美国农业从业人口为205.6万人,仅占美国全部就业人口的1.4%。平均每个农场只有1.07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平均耕地面积高达181.4公顷。

四、生产方式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处于世界最发达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因素,但更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①轮作耕种

美国北方大豆主产区多为玉米-大豆轮作,而南方多为大豆-小麦连作或大豆-水稻、大豆-棉花轮作。除了玉米—大豆轮作方式外,也有少量玉米—玉米—大豆或玉米—大豆—小麦三年轮作及大豆一甜菜两年轮作。大豆实行少耕或免耕栽培,采用化学除草。大豆栽培的行距由最初lm宽的行距到75㎝的行距,再发展到45㎝和17.5㎝的窄行密植。

②免耕种植法

以前“免耕种植法”仅可在美国有限的土壤类型和有限的纬度地区施行,在生物技术农作物出现之后,免耕种植法得以广泛推几乎完全摒弃了农田翻耕作业。行和使用。自从引入抗除草剂大豆之后,美国的免耕大豆农田增加了35%,美国豆农

③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模式,

美国为人少地多的大农场农业模式,大型农场一元化生产,平均农户种植面积在667 hm2 以上,所以机械化是美国农业的基础。据统计,2007年,美国共有220万个农场,土地面积为3.73亿公顷,平均每个农场土地面积为170公顷。2009年,美国农业从业人口为205.6万人,仅占美国全部就业人口的1.4%。平均每个农场只有1.07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平均耕地面积高达181.4公顷。

④有机生产体系

2005年,美国有122,217英亩经过认证的有机大豆农田,占所有大豆农田的0.17%。几乎半数此类有机农田位于艾奥瓦州、密歇根州和明尼苏达州。有机产品生产者不得使用生物技术,植物病害和虫害治理依靠品种抗性和作物轮作。通过翻耕作业进行遮盖作物管理和杂草控制,以实现大豆生产。

⑤其他生产方式

美国南部大豆生产以大豆单一作物种植为主,中南部进行可持续大豆-小麦双作物种植体系。同时,中南部采取灌溉措施干旱,早期大豆生产体系采用了早播早熟品种的方法。美国中西部种植商业用大豆。

五、社会政策

①大豆种植贷款

自1933年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政府就向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营销贷款支持,这已成为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石。在过去的60 年里,大豆可以享受政府价格支持贷款(price support loans),这对大豆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美国,政府扶持大豆贷款主要有两种方式:营销补助贷款和贷款差价补贴。大豆贷款项目使得大豆种植户用生产作抵押进行贷款,农户可以得到特殊利率的政府贷款。1996 年农场法规定对1996-2002 作物年的大豆提供非追索性市场支持贷款和贷款差额支付(LDP) 。2002 年的美国农业法将大豆的贷款率从1996 年的5.26 美元/蒲式耳调为5.00 美元/蒲式耳,此后一直到2008 年,大豆的贷款率都维持在5.00 美元/蒲式耳这一水平。而市场营销贷款补贴项目的额度相对较小,每年补贴额度在3亿美元左右。

②美国政府补贴

目前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格局是以2002年农业法案为基本框架,该法案是以为农场主提供可靠的收入安全网为基本出发点;与此相适应, 在农产品补贴、农产品贸易促进、农业信贷方面出台了一揽子相关支持政策,其中55%的政策补贴主要是通过销售贷款补贴、良种补贴、固定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等几种政策性工具,提供给大豆等农产品的农场主,从而构成了一张严密的收入安全保护网。

根据美国《2002年农业法》关于大豆的补贴措施,美国政府为大豆生产提供的补贴主要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补贴,即直接提供给大豆生产者的补贴,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贷款补贴、贷款差价补贴、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这项服务支持对美国大豆的生产影响力更大。另一类是政府提供的一般服务支持,包括提供对大豆的研究、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检测检验、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等方面的支持。1999年,美国国家统计局所做的研究表明,大豆的补贴率是种植成本的250%,也即是说,美国大豆农民得到的补贴是其所花费用的2.5倍。统计数据表明,2001 年美国农业部为农作物支付了大约45亿美元的补贴,其中27亿美元都支付给了大豆农民,即大豆农民得到了60%的作物补贴。

③开展发展项目

美国为促进大豆出口,开展国外市场发展项目,主要为帮助大豆产业发展,保持和扩大长期的国外市场。在该项目下,联邦政府可承担最高达50%的合作活动费用。

④出口支持政策

出口信用保证项目(GSM102和GSM103)由美国农部外国农业局GSM 办公室管理。这是美国政府向其他国家进口美国农产品出口提供的商业性财政支持,收费较低,向国外买方或政府提供最高达98%的贷款担保。1996年农场法案授权美国农业部可以每年提供550亿美元这种贷款,但近几年实际每年平均只使用了350亿美元。这一政策的效果是扩大了美国大豆及其产品的销售。外国市场发展项目(FMD)和市场进入项目(MAP)是由商品信贷公司(CCC)管理,帮助美国农产品的海外市场开发、扩张和保持,美国一般每年用于这些项目的经费达3200万美元的水平,大大地帮助了美国大豆协会的国外市场开发。

⑤大豆科研支持政策

科研是美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来自政府的大豆科研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途径大体可以分为政府科研经费直接投放、政府科研经费配套投放、生产者组织自有经费投放和企业研究资金投入几类。与其它农业研究项目经费来源相比,大豆科研经费的非政府来源的比重较大,一般占总研究经费的20%以上。

⑥科研促进政策

即政府鼓励生产者组织自己筹资来进行科研和推广,以便与政府共同分担研究和推广经费。2001年,美国大豆生产者从全国和各州的销售抽费经费中,出资2350万美元进行市场和技术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入被作为杠杆来带动联邦经费开展关键性的,有利于大豆生产

者和增加盈利性的大豆研究。据美国大豆理事会2001 年财政年度最终报告,该组织2001 年生产研究方面的配套经费的杠杆效应为1:5,即美国大豆理事会投入自筹资金1份可以吸收5倍的外部科研资金投入,外部科研经费投入主要来自政府(联邦和州政府)科研经费。2000 财政年度,美国全国用于农业经济研究的科研经费达到3465万美元,占全国农业科研经费的1%与全部大田作物的各项科研就费相比,在其中列第六位。

⑦作物和收入保险政策

不利的气象因素会引起减产,油料作物的农民可以购买作物和收入保险来应付产量和收入风险。作为生产者保险政策,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支付一部分合同补贴,作为私人保险公司的销售政策,私人保险公司也支付部份管理费用和其他交付。1999年美国60%以上的大豆面积参加了这种保险,特别是中西部的豆农。由于作物和收入保险政策享受政府补贴,所以政府针对不同的作物和地区规定了享受收入保护的对象,而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享受收入保护。对大豆生产者的收入保护,仅限于印第安纳州的全部县,依阿华州的6个县以及阿肯色州的42个县。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过程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过程 电子商务最早出现是在美国,也是现在发展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区。处在第二的是欧盟,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先地区。而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也在蓬勃发展,并且亚洲地域广阔,有着潜在的市场。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平台的交易,给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不用出门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比如KFC网上订餐,几十分钟送餐上门,省去了出门带来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虽说电子商务平台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发展成熟,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电子商务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顺应潮流不得不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网上购物,电子支付,足不出货就能货比三家的便利是可想而知的。并且不同的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评价,为我们的消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我们网购提供了保证。 一)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1995年,亚马逊和易贝在美国成立。此后,这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新兴经济活动,迅速普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孕育的电子商务,极大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当前,全球电子商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2011年到2016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从0.86万亿美元增长至1.92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7.4%。未来五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不断提升、互联网使用率持续提高、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全球网络零售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16年的7.4%增长至14.6%。跨境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B2C(企业对个人)日益活跃。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报告,2015-2020年全球跨境B2C年均增速约27%,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940亿美元。 二是地区差距逐渐缩小。欧美地区电子商务起步早、应用广。2016年美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71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8.5%,占美国零售总额的比例约8%。目前,80%的美国制造商拥有自己的网站,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和90%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应用。2015年欧盟28国电子商务B2C交易额为4074亿欧元,增幅为13.4%。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五国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欧盟电子商务市场总量的77.5%;英国、丹麦、卢森堡、德国和荷兰五国的网购用户渗透率最高,均超过了70%。 亚洲地区电子商务体量大、发展快。电子商务起源于欧美,但兴盛于亚洲。亚洲地区网络零售交易额已占全球市场的46%。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的网络零售年均增速都超过20%。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自2013年起已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电商企业,中国占4席、日本占1席。其中,阿里巴巴以26.6%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京东商城名列亚马逊、易贝之后,位居第四,小米和苏宁也入围前十。印度电子商务市场过去几年保持约35%的高速增

贸易战形势下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变化 情况分析 ——以2017~2018 年进口量分析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9, 8(1), 127-13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3510383542.html,/journal/sa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3510383542.html,/10.12677/sa.2019.81014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Soybean Import Trade in China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rade War —Analysis of Imports by 2017-2018 Ting Zhou College of Scienc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Jan. 20th, 2019; accepted: Feb. 4th, 2019; published: Feb. 11th, 2019 Abstract Soybea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rop in China, but its demand has long been dependent on im-ports, especi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no-U.S. trade war, we us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soybean import trade in China in the last two year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of trad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s soybean trade relations provide idea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soybean industrial policy and early warning of economic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oybean Trade, Trade Wa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贸易战形势下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变化 情况分析 ——以2017~2018年进口量分析 周婷 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1月20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4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11日

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分析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分析― 教学点(班) 四川理工学院成教院 专业电子商务 年级二O 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电子商务的概念及企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1) 2. 1 电子商务 (1) 2. 2 企业电子商务 (1) 第三章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 (1) 3. 1 企业外部电子商务的应用 (1) 3. 2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的应用 (2) 第四章企业电子商务的优势 (2) 4. 1 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2) 4. 2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2) 4. 3 缩短产品交易周期 (3) 4. 4 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3) 4. 5 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3) 第五章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现存在的问题 (2) 5. 1 信息流阻滞不畅 (3) 5.1.1 企业缺乏信息化意识 (3) 5.1.2 企业信息机构不健全 (4) 5.1.3 企业信息化出现“分层” (4) 5.1.4 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5.1.5 电子商务的人才问题 (4) 5. 2 物流效率低下 (4) 5.2.1 物流缺乏综合性 (5) 5.2.2 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5) 5.2.3 企业物流缺乏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5) 5.2.4 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5) 5. 3 资金流动的支付问题 (5) 5.3.1 B to C在线支付 (6) 5.3.2 B to B在线支付 (6) 5.3.3 在线支付的问题 (6) 第六章企业电子商务的发燕尾服方向 (6) 6. 1 大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7) 6.1.1 增强企业信息化进程 (7) 6.1.2 人力资源的建设 (8) 6. 2 发展现代物流 (8) 6.2.1 培养物流人才 (8) 6.2.2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8) 6.2.3 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8) 6.2.4 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9) 6.2.5 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9) 6.2.6 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9) 6. 3 不断进行网上结算系统的完善 (9) 6.3.1 网络银行解决B to B在线支付的方式…………………………………

浅析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浅析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015年12月29日)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分支,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国内的进出口,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无论发展速度还是总体规模的增长方面都很快,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中仍普遍存在着通关服务差、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结汇方式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随着相关措施的不断落实,未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重点着力于优化支撑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跨境电商合作力度,拓展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空间,如此趋势表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高增长潜力,预示着未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强大助推作用。 一、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情况

虽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其发展规模和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下面就发展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式 按进出境货物流向划分,分为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和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模式还可细化为外贸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即B2B。外贸企业对个人零售电子商务,即B2C;以及外贸个人对个人网络零售业务,即C2C。B2B 和B2C在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总额中占主要地位;进口模式主要有外贸B2C和海外代购模式这两种。按运营模式划分,可分为跨境B2B 贸易服务和跨境网络零售两种类型。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受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影响,我国传统外贸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而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高水平增长速度。这一点,可从商务部的数据中看到:201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总的交易额达到了1.6万亿元,和2010年相比增长超过三成;2012 年,总交易额又进一步增长,已经突破了到2万亿元大关,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也有25%。经营主体上,国内利用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外贸企业已超20万家,电商平台企业突破5000家。以近年增长趋势,中小企业及个体商户占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大部分,超过90%,跨境电子商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第三产业在各国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这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各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研究探讨电子商务现状和制定实施恰当的电子商务的政策问题就十分迫切。而在我国,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环境,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一般来说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电子化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是指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广义而言,电子商务还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种内部业务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可被看作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和行政作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消费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快信息交流以支持决策。电子商务可以包括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充实和扩展,并不断被予新的含义,开拓出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无法预测的增长前景。电子商务还将构筑二十一世纪新型的经济贸易框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诱人 虽然目前还不能预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何时能成为主流模式,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因为:一方面,潜在消费者的发展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到2002年底,全球英特网用户已达6.5亿之众。在中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3年6月底,上网用户已达到68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8.5%,而1997年10月首次调查结果只有62万,几年间增长了109。7倍。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是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而更多的则是这个快速发展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orrester估计,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大约为22935亿美元,到2006年将可能达到12。8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额的18%,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美国是电子商务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展趋势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001年,尽管美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在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全球贸易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贸易规则日益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使得全球贸易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 1.1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也随之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 1.2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增强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各国不再追求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是选择本国最具优势的环节,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1.3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 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有市场。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这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的保护措施。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美国主要经济数据

影响白银白银价格的经济数据因素 1.国内生产总值GDP~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通常GDP越高,意昧着经济发展越好,利率趋升,汇率趋强,金价趋弱。投资者应考察该季度GDP与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数据相比的结果,增速提高,或高于预期,均可视为利好。 2.工业生产指数~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指数上扬,代表经济好转,利率可能会调高,对美元应是偏向利多,对白银利空;反之为利多。 3.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现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利多美元,利空白银。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预期联邦准备局可能会调降利率以刺激景气。利空美元,利多白银。 4.耐用品订单~ 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若该数据增长,则表示制造业情况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白银。反之若降低,则表示制造业出现萎缩,对美元利空,利多白银。 5.就业报告~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由于公布时间是月初,一般用来当作当月经济指针的基调。其中非农业就业人口是推估工业生产与个人所得的重要数据。失业率降低或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表示景气转好,利率可能调升,对美元有利,利空白银;反之则对美元不利,利多白银。6.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一般来说,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扬对美元来说大多偏向利多,利空白银:下跌则为利空美元,利多白银。 7.零售销售指数~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零售额的提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如果预期利率升高,对美元有利,利空白银;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美元偏向利空,利多白银。 8.消费者物价指数~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物价指数之一。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藉由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美元来说是利多,利空白银。反之煮熟下降,利空美元,利多白银。不过,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 9.新屋开工及营建许可建筑类指标~正比美元,反比白银 因为住宅建设的变化将直接指向经济衰退或复苏。通常来讲,新屋开工与营建许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袁登科博士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国家9部委联合编制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将电子商务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都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作用。我国电子商务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踏步地向前迈进。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待腻子签名法》,该法对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首次阐明了发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号文《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展电子商务对我国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国家发改委国信办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从此我国电子商务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人民币,已占全国GDP11.4,B2C 交易额为同比增长105.8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中国B2B 研究中心《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万亿人民币。B2C 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09.2。我国电子商务正向市场化、国际化和纵深领域发展。电子商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举措。绿色经济、低碳生活、普惠民生等都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进一步加深,提升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运营管理水平和整体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也将与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移动通信等应用进一步融合。电子商务还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融合相关互联网应用,满足用户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逐步成为新的“商务基础设施”。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将继续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将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规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持续升级的消费结构将推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3G应用不断扩展、手机上网进一步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将加速渗透到生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国际物流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各大外贸企业想要继续占领国际市场,就不得不重视跨境电子商务。因此,本文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跨境电商;现状;对策 跨境电子商务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以邮件或者快递等形式通关,数额小,次数多,速度快的新的国际贸易模式。在中国很多中小企业都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也比较乐观。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好的发展战略才能帮助企业屹立不倒。而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随时代而生的新事物,在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会带来成功,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了解十分必要。 一、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1.发展态势良好 (1)得到政府有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跨境电商的发展,一直在用各种政策为跨境电商发展保驾护航。例如国务院已经批复成立杭

州跨境电商实验区,而在上海、天津、福建等多地自贸区的先后挂牌也将在政策上逐步为跨境电商业务松绑。2014年7月,海关总署的《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进一步明确跨境电商的监管框架。2015年5月,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都在跨境电商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 (2)交易状况良好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在下降,但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却很快。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而在今年的双十一中,阿里巴巴集团更是以912.17亿的交易额完美收场,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25个国家及地区的500多个海外品牌,覆盖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消费者;唯品会也表示其双十一的交易额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之多,尤其是海外产品这一块,到达了业绩的新高度,未来他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投入。从各方面的数据显示,都可以发现在市场竞争中跨境电商具有独特的优势,发展势不可挡。 (3)各大电商平台蓬勃发展 2015年一大批全球性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成为从事跨

美国出口至中国大豆数量及金额季度数据(1986-2003)

Data generated on Monday, March 17, 2014 at 10:41:24 PM EST Area/Partners of Destination January 1986 - December 2014 And Commodities Exported Cumulative To Date Quantities/Values in Thousands Q2(Apr-Jun) Q1*(Jan-Mar) Q1*(Jan-Mar) Partner Product Year UOM Value Qty Value 1China1Soybeans1986-1986MT18,856########6,551 1China1Soybeans1987-1987MT30,591########0 1China1Soybeans1992-1992MT000 1China1Soybeans1993-1993MT6,781########7,150 1China1Soybeans1994-1994MT8,645########0 1China1Soybeans1995-1995MT000 1China1Soybeans1996-1996MT21,093########15,719 1China1Soybeans1997-1997MT39,778########38,604 1China1Soybeans1998-1998MT59,404########4,576 1China1Soybeans1999-1999MT41,402########21,337 1China1Soybeans2000-2000MT322,977########148,492 1China1Soybeans2001-2001MT604,508########40,818 1China1Soybeans2002-2002MT344,559########31,288 1China1Soybeans2003-2003MT################100,276 1China1Soybeans2004-2004MT732,789########0 1China1Soybeans2005-2005MT950,751########146,098 1China1Soybeans2006-2006MT################69,989 1China1Soybeans2007-2007MT################276,427 1China1Soybeans2008-2008MT################899,269 1China1Soybeans2009-2009MT################826,767 1China1Soybeans2010-2010MT################258,168 1China1Soybeans2011-2011MT################497,965 1China1Soybeans2012-2012MT######################## 1China1Soybeans2013-2013MT################114,073 1China1Soybeans2014-2014MT################0 Notes: 1. Data Source: U.S. Census Bureau Trade Data 2. FAS Totals include all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nd FAS selected NONAG commodity items. 3. Users should use cautious interpretation on QUANTITY reports using mixed units of measure. QUAN 4. Product Group : FAS 5. Q1* - Data is only available for Jan-Jan in Q1 of the current year 2014.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人们对移动设备依赖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软件的开发利用,使原本便利的电子商务变得更加便捷,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电子商务软件随时随地进行消费,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相关人员更加深入研究,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 一、移动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商务渠道,主要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在线交易等活动。移动电子商务将原有的电子商务特点和移动电子设备的优势相结合,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移动性、便利性、个性化的特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电子商务中对地点的限制,只需要具备电子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就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消费。移动电子商务操作程序的简单便捷,使人们可以合理的安排、利用时间,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并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并且因其覆盖面较广、服务众多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定,促进了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发展。 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用户的支撑。自2004年起,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呈现了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订单和交易金额不断增长。在这一情况下,移动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并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性、便利性、个性化充分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商业活动需求,并拓宽了商家的销售渠道,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使用。 移动电子商务主要依靠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虽然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已经从3G网络发展成4G网络,但是网络速度和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依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电子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储存空间等问题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用户的隐私问题都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移动电子商务的独特性使这些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也成为了现阶段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人们的消费意识正在不断的转变,但是很多网民的消费观念还是倾向于面对面的消费模式,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物品的质量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三、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1.企业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市场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未来的商务活动中应用电子商务成为必然。传统的商务活动将逐渐向移动化、个性化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能够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同时,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现状(精)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与电子支付的分类及电子货币的种类与应用,简单地说明了 电子支付的模式以及目前国内外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发展现状。认为, 研究并解决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对于今后电子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现状问题当今世界电子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Internet 在全球迅速普及,传统的商业形式不再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电子商务应运而生。随着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崛起, 货币支付手段与方式发生了创新性变革。电子货币——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 , 便是这种变革的典型表现。目前,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中, 电子支付仍然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重点综述国内外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目前的电子支付系统可以分为四类:大额支付系统、脱机小额支付系统、联机小额支付系统和电子货币。 2.1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账,通常支付的发起方和接收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在中央银行开设账户的金融机构。大额系统是一个国家支付体系的核心应用系统。现在的趋势是,大额系统通常由中央银行运行,采用 RTGS 模式; 处理贷记转账, 当然也有由私营部门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 这类系统对支付交易虽然可做实时处理, 但要在日终进行净额资金清算。大额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量很少(1~ 10%,但资金额超过 90%,因此大额支付系统中的风险管理特别重要。 2.2 脱机小额支付系统(亦称批量电子支付系统主要指 ACH (自动清算所,主要处理预先授权的定期贷记(如发放工资或定期借记(如公共设施缴费。支付数据以磁介质或数据通信方式提交清算所。 2.3 联机小额支付系统联机小额支付系统指 POSEFT 和 ATM 系统,其支付工具为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或 ATM 卡等。联机和脱机两类小额支付系统,主要特点是金额小、业务量大, 交易资金采用净额结算 (但 POSEFT 和 ATM 中需要对支付实时授信。 2 2.4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络电子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货币形式, 是以电子脉冲进行资金传输和存储的信用货币。与纸币等其他货币形式相比, 电子货币具有成本低、流通费用低、标准化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等优势。 1995年7月,英国米德兰银行和国民西敏西银行共同出资进行的一项名为“Mondex 卡”(IC 卡的电子货币实验轰动了全世界。除此之外,美国的 Net Cash 、 Net Cheque 、 First Virtual,荷兰的 E-Cash ,丹麦的 Danmont ,法国的“小电子钱包”。瑞士的“邮政卡”,芬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电子商务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 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至今,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球B2B交易额达到8.3万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到2010年B2B交易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0多倍。 1、大型企业主导的B2B成为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美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以集成供应链管理为起点,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大型企业首先利用ICT信息平台(ERP、ISC、CRM、IPD等),在整合企业内部流程和信息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向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扩展,打通与上下游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从而改善沟通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库存成本、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通过全球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优势,这构成了美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流模式。如戴尔电脑(DELL)、UPS、沃尔玛、思科等。 2、网上零售已成为发达国家主要零售渠道之一

韩国线上购物(Online Shopping)市场规模在已经超过百货商店的市场规模,已成为第二大零售市场。同时网上购物在零售市场中的占有率也在逐年递增,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最优秀的10家零售商中已经有4家为纯在线零售商,并且其中前6家有4家为在线零售商,他们分别是Overstock、Zappos、亚马逊以及新蛋网。 另外,众多长期关注电子商务的分析师、观察员以及零售店的管理人员都认为在接下来这几年实体店的业绩必然下滑。在2008年以及迄今为止的几个月里,美国电子产品零售业巨头环城连锁、家庭连锁巨头利纳斯(Linens ’n Things)以及服装零售商Steve & Barry’s等都不得不选择破产保护,而不是重组;而家得宝、西尔斯百货、服装连锁店安.泰勒(Ann Taylor)和Foot Locker等纷纷关闭分店。“国际购物中心协会”估计仅2009年就有约75000家零售店在关门,而在未来的3到5年内这个数字则将达到150000家。在未来的几年里,线下供应将显著减少,最终受益的将是线上零售商。对很多顾客来讲,这些网店将越来越方便其购买。 3、美韩B2C发展规模及潜力高于C2C 美国网上零售市场B2C典型代表亚马逊目前的业绩远超网上零售市场典型代表eBay,同时美国B2C发展也要好于C2C;2008年韩国C2C占网上零售市场的份额为45%。但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中目前还是以C2C为主,占比高达93%。根据美韩,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情况,亿邦动力网预测中国未来网上零售市场中B2C 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并将最终超越C2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