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_对希腊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解读

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_对希腊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解读

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_对希腊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解读
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_对希腊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解读

第2期(总第119期)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2,2005(Serial No.119)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总第121期)No.1,2005(Serial No.121)

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

—对希腊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解读

王 倩

摘 要:尽管古希腊神话被视为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含有丰富的人文观念和哲学与美学价值,但是,通过解读古希腊神话的三个亚洲的特洛伊人的形象,我们却得出一个结论:古希腊神话其实是西方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掩饰了一场极其残暴的殖民战争—特洛伊战争,从而为西方的殖民战争作了文本与话语的掩饰。

关键词:话语;权力;东方;西方;异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I545.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86(2005)01-0068-04

作者简介:王倩(1974- ),女,安徽利辛人,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甘肃兰州 730000)。

作为最早的口传文学,神话是上古史的源头 是原始思维和科学胚芽的标本,又是原初的美和诗性哲学的创造。在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看来,神话不是一件物体、一个观念或一种简单的想法,而是一种具有表意作用和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神话(myth)既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古典和现代的一种叙事,也是指一种文本,同时也是指神话化程序。因为,“不论多么古老的神话,它都是以历史作为基础的,因为神话的言语都是历史选择而定的:它不可能来自于事物的本质。”[1]也就是说,“神话作为具有历史限制和规定意义的文化,强调的是一种特定的历史、一种事实的内容,一种具体的神话产生的环境,具有历史科学和意识形态属性。”[2]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古希腊神话便具有了一种文本的事件性,尽管它的产生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但古老的文本却表达了位于希腊半岛的古希腊人对隔海相望的异族人——特洛伊人的看法与态度。而这种看法和态度,是通过异国人的形象来表述的,尤其是通过异国的特洛伊人的形象来表达的。

希腊神话中对异国的表述,尤其对东方的表述,有许多地方,尤以对小亚细亚的表述居多。

弥达斯(Midas)的故事是对小亚细亚的一种莫大的讥讽和嘲笑。弥达斯(Midas)是佛律癸亚国王戈耳狄俄斯(Gordius)和女神库柏勒(Cybele)的儿子,李底亚的国王,他曾经帮助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 找到了失散的同伴,酒神因此而让他选一份礼物。弥达斯(Midas)选的却是点金术,凡是他接触过的东西,甚至包括他的女儿,最后都变成了金子的。这位贪婪的小亚细亚人后来长了一双驴耳朵,而被他的理发师通过一棵芦苇向全世界披露。在这里,弥达斯(Midas)成了一种贬称,以至于欧洲人后来把弥达斯(Midas)这个名词变成了一种讽刺。“弥达斯(Midas)的理发师”(不善保密的人、多嘴的人)、“弥达斯(Midas)的评判”(外行的评判)、“弥达斯(Midas)的耳朵”(掩饰不了的愚昧无知或者不学无术),这些词汇已经成为普通用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例如,A?C?普希金在他的《给加里奇的信》中就写到:“哲学家在弥达斯面前,/不会把帽子摘下。”G?茨威格在《开发黄金之国》中写到:“一夜之间,他像国王弥达斯一样成了乞丐,他因自己的金子而窒息而死。”甚至H?A?克雷洛夫也写出了“我打算画一幅弥达斯裁判画图/所以要照你的模样勾画弥达斯的耳朵”这样的句子。在这里,弥达斯这个名词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其能指是作为国王的弥达斯这么一个物质性的声音和图像,其所指是贪婪。但作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而成的意指,则既不是弥达斯本人,也不是单一指由弥达斯引申的贪婪,他有更多的内涵与意味,他是保护狄俄尼索斯(Dionysus)教的一个怯懦的国王,又是愚蠢,无知,或者是东方异教徒的一种代表,他又是东方小亚细亚的人的一种形象和表征。甚至在希腊神话,弥达斯的儿子里蒂埃塞斯也是一个平日里作恶多端危害乡邻的恶霸,为了平息众怒,希腊神话让其在文本的话语之中最终死亡:于是“赫拉克勒斯把这位乡霸拧做两段,尸体丢在密得安河水里”。[3]小亚细亚人弥达斯最终在文本的话语中死亡,并消失在希腊人的表述中,异国的小亚细亚人的弥达斯的后嗣也最终被希腊神话的文本话语杀死。文本话语的权力意图得逞,小亚细亚人弥达斯及其后嗣退出了文本的世界,孤独地走向地狱,倍受痛苦与折磨。这是弥达斯们理应受到的

重庆社会科学

第2期(总第119期)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2,2005(Serial No.119)

惩罚,因为他们是东方的小亚细亚人,理由就是如此简单,如此明了。

当我们回头考察话语和权力这一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时,我们便会明白这一切。

话语(discourse)这一概念,简单地说,它是比语言小,比句子(或者言语)更大的单位。它是在特定的社会价值水平上表达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口语或者书面单位,它既可以具体地指口语或书面文本中为各种规约约定的叙述语句,也可以在抽象的意义上指称用语词表达的具有特定知识价值和历史实践功能的思想客体。在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那里,话语(discourse)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它更重要的是是一个多元综合的关于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的实践概念,它并不重新构造所思考所需证明的东西,它本身就是在一个归纳出许多联系之间的独特的相互作用水平上的现实客体。

而权力(power),在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看来,“权力并不是一个机构,不是一种结构,也不是我们具有的某种力量,它是人们给特定社会的复杂的战略形式所起的名字。”[4]也就是说,人们的话语的实践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权力实践的方式,人们的历史的主题特征可以在当时的话语表达方式里显示。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话语的运用也即是权力的运用,它构成人们实际的历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反过来说,人们的任何一项实际的历史实践都可以看成是权力的运用,话语的运用是历史实践的根本方式。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论语言的话语》中说道:“表面上,言语很可能无足轻重,但是围绕着它的禁律很快就会揭示出它与欲望和权力的联系……。言语决不只是把冲突和统治体系语词化……它是人类斗争的真正目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文本中的话语情境便具有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文本和话语也同时具有了大量的事件性,因此,它们的效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它们的使用,都是与所有权、权威、权力和强制力量有关的问题。“即使文本仍被视为一种沉默的、印出来的客体,有它自己听不到的乐曲,但大量历史的、意识形态的和形式的环境仍然会影响实际的文本。文本作为一种不是无声的理想,而是生产的事实,它的产生和维持,依赖于多种力量的协调……”[5](P78)

因此,话语的权力可以说是无所不至,它存在于文本的每一个角落,在其中发挥着它的极度的话语霸权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制造并表述了亚洲的特洛伊人的形象,并任意加以扭曲和臆造与变形。

继弥达斯之后的另一位异国的亚洲人,便是特洛伊人的国王拉俄墨冬(Laomedon),他是希腊神话话语表述的第二个东方人的国王。文本是这样来表述这位特洛伊人的国王的:“拉俄墨冬是一位专横、武断、凶恶、残暴的人,甚至不惜欺天害理。”[5](P305)他是伊

罗斯(Ilus)和欧律狄刻(Eurydice)的儿子,普里阿摩斯(Priamus)和赫西俄涅(Hesione)等的父亲。这位特洛伊人的国王,不肯为替他修建特洛伊城墙的海神波塞冬和太阳神阿波罗付给报酬,因而落得被两位天神惩罚的下场:鼠疫降落在特洛伊城,而波塞冬派来的海怪则将吞噬他的女儿赫西俄涅(Hesione)。希腊人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救出了赫西俄涅(Hesione),但是,拉俄墨冬(Laomedon),却再次食言,不肯把神马赠给赫拉克勒斯,最终,赫拉克勒斯征讨特洛伊城,攻下了城池后,杀死了拉俄墨冬(Laomedon)及其他所有的儿子,只有普里阿摩斯(Priamus)除外,但是,希腊神话的话语却不肯就此罢休,话语再次发挥了它的无所不能的权力:在特洛伊战争中,年迈的普里阿摩斯(Priamus)的儿子赫克拖耳(Hector)被希腊人的英雄阿喀琉斯杀死,这还不够,话语又让阿喀琉斯骑着战马拖着赫克拖耳(Hector)的尸体狂奔,并且,文本的话语又让阿喀琉斯的儿子涅俄普托勒摩斯(Neoptolemus)杀死了年迈的普里阿摩斯(Priamus),希腊的士兵们在特洛伊的高高的城墙上摔死了赫克拖耳(Hector)的儿子阿斯堤阿那克斯(Astyanax)。就这样,亚洲的特洛人再一次消失在希腊神话的话语之中,而文本的话语权力,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异国人的形象也再一次被杀戮。

从哲学上说,这种对异国人特洛伊人的表述,其实表达了古希腊人对作为“异”的异国的特洛伊人或者是亚洲人的一种看法和态度。“‘异’可以用来表示自己所不了解的一切,与异相对的乃是自己。‘异’也可以表示用自己价值去衡量自己所不了解的人、事、地点等。”[6]

“西方对异国的反映有两种基本态度,一种是害怕,一种是渴望。在古代,特别是在古希腊,人们想了解异国,主要是因为他们把异国看作是幻想中的海市蜃楼。”[6](P3)借助于异国的形象,希腊人便把对异国的态度表达了出来。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形象本身,尤其是异国形象,它是想象物的一部分。因为,“所有的想象都源自一种自我意识(不管这种自我意识是多么微不足道),它是对一个与他者相比的我,一个与彼此相比的此在的意识。形象因而是一种文学的或非文学的表述,它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现实能够说明符指关系的差距。或还可以这样表示: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制作了,宣传了它的个人或集体,揭示出和说明了他们置身于其间的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空间。”[7](P121)

因此,在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城的完全陷落以及它的主人帕里斯的死亡也就理所当然了。因为有了前面的两个特洛伊人的国王做铺垫,特洛伊人的王子帕里斯(paris)便拐走了希腊人的美女海伦,背上了不好的名声,并且最终死在希腊人的毒箭之下。神话让希腊人视帕里斯为诱拐他人之妻的骗子,又让特洛伊人把他看作是故乡城市遭受灾难的祸根,而帕里斯

重庆社会科学

第2期(总第119期)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2,2005(Serial No.119)

本人却不肯承担他带来的灾难,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极度的怯懦和胆怯。最后,帕里斯的原来的妻子俄诺涅(Oenone)拒绝给他救援,帕里斯便悲惨地死去。到这里希腊神话完成了对异国人特洛伊人的全部表述,也同时把特洛伊城完全摧毁。文本本身也完成了它的任务:完全消灭异国和异国人,希腊人最终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安慰感,希腊文化也同时完成了对亚洲文化的征服与收编,把它完全融化在希腊文化之中,文化的话语殖民到此也完成它的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消灭东方及东方人,让它从此在文本中消失。

在希腊神话之中,特洛伊人以及所有的东方人,包括埃及人,都是一种邪恶的代表,他们怯懦、好色,贪婪、不讲信用,贪生怕死,野蛮而残暴,相对于希腊人而言,是一群可怕的魔鬼。而希腊人则相反,他们勇敢,富有崇高的道德感和正义感,讲求信用,是一群可爱的文明人。“特洛伊的居民们,你们应该知道,希腊人并不是一批轻举妄动的野蛮人。他们在一切举动中首先想到的是获得荣誉和摈弃耻辱。正如你们也还知道的,我们在拿起武器之前,为了妥当而又友好地处理这场纠纷,曾经派出过和平的使者。直到谈判的尝试受到挫折,你们已经公然袭击我们的队伍,战争才由此而爆发。”[7]这是希腊人的说法。所谓希腊人不是野蛮人,也就意味着特洛伊人是野蛮人,希腊人是友好的,而特洛伊人则是不友好的,希腊人是爱好和平的,而特洛伊人则是根本不爱好和平的,是爱好武力和残暴的,话语的言外之意十分明显。

一个贪婪的弥达斯(Midas)、一个不讲信用的拉俄墨冬(Laomedon)、一个好色而又怯懦的帕里斯(paris),所有这一切都是东方人,但没有一样是东方的。每一个都是希腊式的,都是希腊话语权力制造并表述出来的东方人,是对异国形象的一种集体想象物。

希腊神话的形成时间是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是在迈锡尼文明衰落之后形成的。而在此之前,小亚细亚和埃及有着高度的文明,以至于公元前500年左右,一群希腊人访问尼罗河谷地,一位显贵的埃及祭司这样告诉他们:“你们希腊人永远长不大;你们中间没有老人。”[8]这句话的含义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在埃及文明面前,希腊文明只不过是一个幼儿,这也是一种不言的事实。在希腊神话形成的这个时期,亚洲的古巴比伦文明也同时远远地超过了古希腊文明。只要略懂文明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一点。并且,在希腊神话形成的时期,希腊半岛上居民是以海上掠夺和海盗生活为职业的。“他们袭击那些没有城墙保护而分散在四处的村镇;他们以掠夺这些地区来谋得他们大部分的生活。在那个时期,这种职业完全不认为是可耻的,反而当作是光荣的。”[9](P6)这些人,迈锡尼人是“欲望强烈的个人主义者,对战争和狩猎尤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建造大厅宽敞的城堡,出海的船队不断扩大;用矛尖在整个爱琴海地区建立

起自己的霸权。”[10](P6)

而与希腊半岛隔海相望的特洛伊,位于西亚的西北角上,它控制着达达尼尔海峡和黑海的入海口,因其实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变得富庶起来。根据英国考古学家曼弗雷德?考夫曼推断,它同时也成为众矢之的。来自希腊大陆和其他地区的商人出于对特洛伊居民向其征收费用的不满,或者仅仅是由于觊觎特洛伊人的财富,全副武装地回到特洛伊,对其发动了大举围攻。洗劫并且放火烧掉了这座城市—也许不止一次。基于他在20世纪80年代在土耳其的考古发现,曼弗雷德?考夫曼认为:“很明显,海上贸易,而不是美丽而任性的海伦,才最有可能是特洛伊战争爆发的原因。”[10](P5)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tus)的《历史》一书则记载:海伦并没有被带回到特洛伊,而是被海风吹到埃及,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被希腊人带回了希腊。[11]而在希罗多德之后的古希腊另一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却说:“(阿伽门农)他之所以能够募集远征军进攻特洛伊的原因,不是由于同盟者对他的忠顺,而是由于同盟者对他的畏惧”。[9](P7)特洛伊战争是一个不言的事实上,但是战争的起因,历史和考古的说法与神话话语的说法却并不是一样的,但是,有一点却可以明确,特洛伊战争是一次希腊对富庶的特洛伊的一次殖民战争,尽管战争的时间和规模没有神话话语所表述的那样宏大和富有诗意。至此,本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希腊神话其实是西方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它为希腊人在公元前12世纪初对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殖民掠夺活动做了一种文本和话语的掩饰。并且,希腊神话的这种话语及其模式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西方的中世纪及其以后,在西方的话语内部制造出了一个虚假的东方及其东方人的形象,以至于人们在西方的经典文本中所见到的东方和东方人完全是与现实社会中的形象相背离的。

在埃斯库罗斯的(Aeschylus)《波斯人》(The Persians)中,他描写了波斯人得知由国王薛西斯一世率领的军队已经为希腊人所摧毁大难临头的感觉:“亚洲大地/在绝望中悲泣/…… 薛西斯的梦想/在海战中全部破产……”[12]在这里,亚洲通过欧洲的想象并且由于欧洲的想象,才得到了表述:欧洲取得了对亚洲的胜利,而给予亚洲的则是绝望和灾难感;同时,对亚洲辉煌已逝的哀悼本身即是欧洲的胜利。在埃斯库罗斯的笔下,欧洲是强大的,有自我表达能力的,而亚洲是战败的,遥远的。 话语的权力再次表述了东方,但是却不是亚洲来表述自己,而是欧洲来发表对亚洲的看法:亚洲是失败的,是辉煌之后的衰败,是不堪一击的。

另一位古希腊的戏剧家欧里庇得斯(Eurpides)的《酒神的伴侣》(The Bacchae)则表述了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疯狂和东方的恐惧的种种行为。特拜城(Thebes)国王彭透斯(Pentheus)被他的母亲阿高厄(Agave)和她的伙伴们所杀害。因为彭透斯违抗酒神狄俄尼索斯

重庆社会科学

第2期(总第119期)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2,2005(Serial No.119)

的旨意,既不承认他的权力也不承认其神的地位,因此被他的母亲及其同伴撕成碎片。在欧里庇得斯的笔下,酒神狄俄尼索斯其实是来自东方的宗教。他具有可怕的疯狂与摧毁力,是极其残暴的东方极其宗教的代称。而欧里庇得斯想给人们的教训则是:“放肆不羁的言行和无法无天的狂妄只落得一场灾祸;宁静的生活和谨慎的言行可保平安,使家庭团结和睦。耍鬼聪明,思考凡人所不能思考的事情的人不算聪明。”[13]也就是说,东方的宗教和行为是十分危险的,必须用西方的理智和思考来判断,加以控制,否则,西方将被东方所消灭。东方再一次被表述成了危险和疯狂的代名词,并且是一种强大的威胁,与西方是格格不入的。

中世纪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也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述东方和东方人。在《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东方异教徒的风俗与宗教,并且,他用一种批判的口气和角度,来表述东方。他把所有的东方异教徒,都表述成了邪恶和丑陋的代表,不论是当时的波斯人,还是印度人,以及居住在中国的甘州人,除了基督教徒以外,所有的异教徒,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他们都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一种与西方格格不入的异国东方的东西。当然。当时的元代皇帝忽必烈除外,但是那是因为忽必烈曾经请求马可波罗到当时的意大利的教皇那里,用忽必烈的名义请求教皇派100名基督教徒前来中国与当时的佛教教徒相较量,如果基督教战胜了佛教,忽必烈便会下令,让他所有的臣民都来信奉基督教。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文本都会对异国的东方人作如此的表述,难道仅仅因为西方人喜欢把某些行为和人物的简单片断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基本角色:强盗、骗子、忘恩负义者等组合起来,看它能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就像叙事结构分析所作提示的那样吗?

其实,在这些表述的背后,有着一个深层的东西在支配这一切。爱德华?W?萨义德(Ewaid?W?Said)的解释是这样的:“这整个说教过程并不难以理解,也不难以解释。人们应该再次想到,所有的文化都对原始事实进行修正,将其由自由存在的物体转变为连贯的知识体。问题不在于是否发生这一皈化。人类大脑拒绝接受未曾处理过的新异的东西是非常自然的;因此所有的文化都一直倾向于对其他文化进行彻底的皈化,不是将其他文化作为真实的东西而接受,而是为了接受者的利益将其作为应该存在的东西来接受。”[14]所谓接受者的利益,其实是西方人为了对东方进行殖民而进行的一种掩饰与借口,包括话语殖民与实际活动上的文化与政治经济和各个方面的殖民。文本及其话语权力,便为所有这一切提供了一个极其冠冕的借口和理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希腊神话应该是西方殖民的一个元文本,也是一个提供了进行殖民与侵略的模式的文本。

至此,对希腊神话的另一种解读也就可以告一个段落,尽管古希腊神话之中含有多种丰富的东西,比如西方文明的民主制度的萌芽及古老的西方哲学的渊源,以及它其中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以及相关的古希腊人的精神观念和文化意识,但是,在解读希腊神话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它的另外一面,也就是它的文本背后所掩藏的文化及话语殖民的一面,以及由此而对整个西方文化话语的模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带给东方与世界的一种话语的表述的后果,我们才算是全面的读懂了希腊神话。

参考文献:

[1]Roland Barthes:Mythologies,Hill and Wang,New York,1971,P11.

[2]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尔特美学思想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1.

[3][德]古斯塔里?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M].曹乃云译.译林出版社,1996.212.

[4]福柯.性史[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91.

[5]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C].谢少波,韩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8.

[6][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M].曹卫东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1.[8][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世界文明史[M].赵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106.

[9][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6.

[10][英]戴尔?布朗.爱琴海沿岸的文明[M].李旭影译.华夏出版社,2002.6.

[1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M].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157-159.

[12]Aeschylus:The Persians,trans,Anthony J?podleck(Englelan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0 ).73-4.[13]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三[M].罗念生译.1958.367.[14]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86.

(责任编辑:王黎明)

话语分析基础知识PDF

话语分析的语用学基础 作者:冉永平 1.两门交叉学科 目前话语分析在研究超句现象、研究实际运用的自然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在话语生成、理解以及运用方面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格局和研究方法。 话语分析和语用学这两门语言学的分相学科都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它们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方面仍然众说纷纭,而且各自的基本理论尚需充实、完善和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难以定界,存在两种说法:(1)话语分析属于语用学;(2)话语分析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们的学科交叉性,与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体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这就决定了该学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需要形成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在有关话语分析的论著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学者进行的是交叉性研究,如话语和语法、话语和语义、话语和语用、话语和认知、话语和交际等。然而在语言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用学目前也正处于一个横向跨面、纵向深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的发展阶段,与话语分析一样都以实际运用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它们有较多交叉重叠之处。这为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现象本身提供了新的视角,补充纯语言形式研究的不足,但二者之间又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 2.话语分析与语用学沟通的基础 话语分析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探讨语篇结构上彼此独立的句子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语篇的,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与意义连贯问题,它注重语篇结构分析。hatch(1992)指出,衔接指连句成篇的表面形式特征,它包括语用学家levinson(1983)提出的五种指示标记(人称指示、地点指示、时间指示、社交指示、话语指示)和halliday和hason(1976)提出的五种语法衔接关系(参照、替换、省略、连接、词汇搭配)等,而连贯指语篇内的潜在连接功能,通过交际制略因素、方案(script)理论、言语事件结构等表现出来。可以说语篇衔接与连贯往往是多层次的,最上面层是包括语篇和语用学的社会符号层;第二层是包括及物性、逻辑连接、语篇结构等的语义层;第三层是包括结构衔接和主述位结构等在内的结构层;最后一层也是最低层就是词汇层和音系层(胡壮麟,1996)。这说明话语分析最终要超出语篇结构分析,将常规话语分析和语用学分析结合起来,相互弥补,才能理解一个完整的语篇,把握语篇信息及其交际价值。 2.1语境 关系等;(3)话语的宏观使用环境,指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这三方面的语境因素都会影响话语的组织、生成和理解。目前为话语分析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又将语篇语境因素分为三大类:(1)语场,指话题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2)语式,指话语活动所选择的渠道,口头的或书面的;(3)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目的。这三种因素又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有着密切联系。总之,影响话语分析的语境内涵十分丰富。语境在话语分析中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作用。话语分析注重语篇的衔接机制(cohesivemechanism),外照应(exophoricreferences)把语篇和情景联系起来,反映了语篇对情景的依赖程度,语篇的外照应项目越多,语篇对情景的依赖性就越强。话语分析关注的不是孤立于语篇语境之外的句子,而是语境之中句子之间或话语之间存在的模式和规律性,这与脱离语境研究句子的传统语言学截然不同。同样,意义连贯(coherence)也必须依赖语境。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可分为两种:直示意义和隐示意义。前者即语篇的表层意义,通过分析意义单位较容易把握,但后者往往需要结合语境,进行语用分析,超出语篇的直示意义,才能领悟其深层次的隐示意义。语境更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它和言语行为的相互作用构成语用学的中心内容。语境与言语活动的参与者、言语行为,尤其与正确理解会话含义

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 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的一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代表人物是Fa i rclough , Fo w ler , K ress ,vanD ij k , vanLeeuven , W odak等。其代表性的论著如 语言与权利 ( Fai rc l ough1989) , 语言、权利、意识形态 (W odak1989)以及 话语中的偏见 ( vanD ij k1984)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在具体的语篇分析中,他们或者以语言分析为主,或者从社会理论出发,对语篇的语言特征并不分析描述, 或者把社会理论与语言特征分析结合起来。根据他们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可以把这些学者分为以Fa i rc l ough为代表的兰卡斯特学派( Lancaster Schoo l )的社会变革论, 以W odak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V iennaSchoo l )的语篇历史法,以W et h -erell为代表的拉夫堡学派( LoughboroughSchoo l )的话语心理学, 以K ress和V anLeeuw en为代表的社会符号学,以V anD ij k为代表的社会认知法等等。其中, Fa i r -clough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贡献尤为突出。 Fai rcolugh提出了独特的话语概念, 即: 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实践,它介入到社会中建构和改变社会的现实和政治关系。Fai rc l ough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一种三维的概念:语篇( tex t),口语或书面语; 话语实践( d iscoursepractice)和社会实践( soc ialpractice)。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 descri pt i on); 对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之间的关系做出阐释( i nterpreta -t i on) ;对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做出解释( ex -plainat i on)。Fairco l ugh将这种三维话语和话语分析观图示如下: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 1.引言 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批评性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 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势关系。 在语言学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 & 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以及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理论, 主张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实现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选择即意义),而CDA正是主张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试图使人们意识到以前所没意识到的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2)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3) 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Fairclough 承认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毫无激情而纯客观的”社会科学,批评性话语分析家都是带着激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投入工作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为被压迫群体谋求解放。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方法不严谨。

话语分析论文

1.Introduct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is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alk-in-interaction that developed as a field of study in the 1960s. It began in sociology as a reaction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anguage as a mere reflection of internal dispositions. It was predicated on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s social action, which asserted that individual social actors continually produce social order in the contexts of social action: in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devices or means, display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taking place with their co-interactants. It is based on naturally occurr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and data that are collected via audio and video recordings of interactions, then transcribed and analyzed for particular resources used to recognize, produce and coordinate their locally situated actions with each other. It takes a bottom-up approach: starting with the conversation itself, letting the data dictate its own structure. CA looks at conversation as a linear ongoing event, which unfolds little by little and implies the negoti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peakers along the way, thus viewing conversation as a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I mainly use CA type to analyze the material. 2.Data collected I transcribed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from the TV serious Desperate Housewives(season7). Lynette’s close friend, Renee who she least want to meet come to visit her. Lynette wanted to introduce her to the other beautiful housewives. So the 5 housewives get together. Susan has been in financial troubles so she designed some jewelry to sell. Before Renee came, Susan began to sell her jewelry to the other girls. L: Lynette S: Susan B: Bree G: Gaby L: Wow, they are all so (i) S: Exactly. Thank you L: You are welcome? S: Oh, I knew you guys would get it unlike those idiots that walked by my card table in the park. It’s not jewelry. It’s wearable art. So, who wants to try these earrings? (Point it to Bree) B: Oh, uh, I’m not sure that my delicate ears can support something so large. How about Gaby? She has big, strong, latino ears. G: (Sigh) ehh, Lynette, where is this friend of yours? We’re all dying to meet her. (Put the earring aside) S: Come on. I need a volunteer, Lynette? L: Yes! I guess S: How’s it feel? L: About as good as it looks, I’m guessing I’ll take’em. S:Yes! L: What are you guys getting? G: I’m gonna buy this… for Bree and her strong protestant neck S: Oh, you guys are the best L: Oh, hey, here she is Okay, Susan, Bree, Gaby, this is my old college roommate, Renee B: Hi, it is so nice to finally meet you. Lynette has talked so much about her friend from college. R: Oh, yes, you know how in school the pretty girls always hang out together.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6日10:11 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作者:王学荣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主要是由其主题导出的,“革命”和“建设”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主题,以主题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可区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现代马克思主义。经典马克思主义以“革命”为主题,具体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现代马克思主义则是以“建设”为主题,具体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身还蕴含着部分建设话语(可称为“隐性建设话语”),而现代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以建设话语为主题(可称为“显性建设话语”)。“隐性建设话语”和“显性建设话语”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建设话语”的完整体系。发掘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建设话语”,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两大主题:“革命”与“建设” “革命”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主题。所谓“革命”,是指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改变,其目的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而无产级阶夺取政权、上升成为统治阶级、实现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化(即通常所说的“物的共产”)等等,都是“革命”的手段。所谓“建设”是指实现“环境与人的改变”,其目的是实现人自身的“解放”。 然而共产主义并不能只是简单地归结为物的“共产”和无产阶级的“翻身”,而应归结为人自身的“解放”,亦即共产主义新人的“生成”。“解放”之为“解放”,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解放”。而在“翻身”和“解放”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就是社会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主题必然只能是“建设”,因为社会主义乃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准备阶段,亦即“环境和人的改变”以及“整个旧社会的生存条件的消灭”过程,诸如“公有制加计划经济加按劳分配”都仅仅是“建设”的手段而已。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要能够为实现人类的目标——人自身的“解放”或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都可以作为建设的手段而加以采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两大话语体系:“革命话语体系”和“建设话语体系”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70年代末,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对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问题的大讨论。一时间,涌现了许多论述该问题的作品。印度裔学者Ania Loomba的著作,《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就是其中之一。Ania Loomba 出生在印度,先后就读于德里大学和英国的苏赛克斯大学。她主要从事早期现代文学、殖民主义和种族历史、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性别、种族、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莎士比亚、种族和殖民主义》、《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等是她的代表作。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全书共分三章,作者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现状谈起,梳理了这个问题发展的学术脉络,并对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讨。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篇纯理论的学术著作,没有一定史学史基础的话,很难读懂。本周阅读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章第三节——从殖民主义到殖民地话语。 这一部分内容,作者首先从殖民主义研究的潮流开始谈起,提到了这一时期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即去殖民化问题和包括意识形态、语言、文化等问题在内的新的表达方式。这其中关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的讨论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重点议题。接下来,作者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学术梳理。 什么是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某一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暴力手段对其他地区和经济体进行掠夺,以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所以说,殖民主义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虽然殖民主义带来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却也给蒙昧的殖民地带来了新科技和新思想,推动殖民地的现代化。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认同。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全盘肯定殖民主义,相反他对殖民者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行为是强烈批评的。马克思认为商品和金钱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了人与人的纯粹关系,体现了掠夺的本质,殖民主义是没有人性的掠夺方式。这一观点被非洲裔的反殖民主义学者艾梅·塞萨尔所继承。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塞萨尔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在殖民地,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根据种族区分的。法农也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也就是说,

话语分析

《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读书报告 1.引言 这学期我所读的第二本关于文体学方面的书籍是《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该书由王得杏编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语言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当前语言学界很多人关注的课题。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们从不同侧面视图揭示话语结构特征和内在运行规律,使它日益成为语言学中一个包罗万象的研究领域。本书既评介各种话语分析途径的理论观点,又综述近期各种研究途径的研究成果,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各种话语分析理论的本来面貌。该书还概述了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研究人员在话语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使用问题的研究成果。 该书发表于1998年,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这本书对话语分析进行了较为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他述评了各个研究途径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全方位的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兴学科。 在下文,读者先介绍该书的内容简介,评价该书的优缺点,再谈读者的对重要部分的理解。2.该书的简介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源流、跨学科性,并列出了关于话语分析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界说如哈里斯、威多森、拉波夫、斯塔布斯、法索尔德和莱文森等。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内容涉及哲学背景、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赛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奥斯汀认为句子有的是用来陈述事实的,而有的是用来实施行为的。这种实施某种行为的句子叫施为语句。他认为施为语句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才能成功地实施某种行为。他把这种条件称为“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到后期奥斯汀又把言语行为分为三大类即:以言表意的行为、以言施事的行为和以言取校的行为。后来赛尔又补充道以言实施行为时参与一种受规则支配的行为。而这种规则被分为调节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赛尔还从以言实施行为的必要充分条件中抽象出以言实施行为的结构。 第三章分析了谈话隐含。本章先介绍了格赖斯的谈话隐含理论。要理解该理论必须首先理解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2011年12月27日17:05:28 若干概念 话语分析与阐释学的宗旨大相径庭。阐释学要求对某一文学文本在整体上进行理解和阐释,而话语分析不事先预设任何文本意义,目的也不在于探究其意义,而是考察贯穿在不同文本中的话语构成,研究它们如何建构了文本,如何使文本具有了意义,并在文化语境中承担功能。 历史话语分析(又称“知识考古学”)的奠基人是法国历史学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福柯的话语概念具有多重意义和开放性,强调实践,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获得不同的意义。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介绍自己的话语分析概念时,将其比喻为“采石场”,其一是说各个学科的同仁都可从中各取所需,再有就是反映了福柯对完整理论构架的排斥。 如果将话语分析作为方法泛泛的运用于文学研究,我们会遇到问题重重,因而有必要事先澄清几点:首先要限定话语概念,使之适用于文学分析的实践。话语可以被概括为有关某个主题的语言陈述的总和。福柯认为话语的关键不仅是所说(Gesagte)和所写(Geschriebene)的集合,而是特定文化决定了如何思维、如何言说条件下的陈述(Aussage)之和。话语并不再现或临摹文化现象,而是引发和建构了它们,因而话语分析要考察的与其说是话语,不如说是话语依据的规则、依存的条件。 话语驾驭个体的感知、思维和行动,这是福柯的出发点,因为他关注“说”的条件,什么可说,什么不可说,什么甚至被言语和思维遗忘。他引入了“话语实践”的概念,话语不再是符号(指示内容或表征的意义载体)的总和,而是不断实践,是根据一定规则系统生产话语对象的实践(福柯1973:74)。 福柯认为话语的可能性(即“可说”与“可想”)受制于某种排他机制,它由禁令、边界、注释、方法、理论、习俗和教义协调运作生成。福柯于1970年12月2日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讲座《话语的秩序》中概括了这种机制,为了解释不同时期话语的不同排他规则,福柯以孟德尔的遗传学为例,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时常疑惑,为什么19世纪的植物学家和生物学家们居然不能认识到孟德尔学说的正确性。原因在于,孟德尔所谈论的对象,运用的方法,他所置身的理论视野,对于那个时代的生物学简直匪夷所思[…]。孟德尔道出的真相没能在当时生物学话语认可的…真理?那儿找到容身之处:那时的生物学研究对象和概念遵循的是另一套游戏规则。”(福柯1991:24) 福柯认为,“真”是遵循某种规则的话语互动产生的被“当真”的陈述。这些规则不一定在场,不一定在文本中被描述或涉及,而是隐而不显。因而话语分析要考察话语的存在条件,描述它们所遵循的规则,此外要通过了解“未说之物”研究权力的非话语实践,因为话语的根本就在其中。 文学在建构文化的话语关系中起着什么作用呢?福柯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评价了文学的作用,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三种回答。 其一,福柯在60年代零散的发表了关于文学的(包括评论和散文)文字,集中处理了文学文本,探讨了文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他将“别处”(Heterotopie)即“他者”带入文学,这个他者游离在统治话语及其话语强制之外,不断的僭越被设定的边界。福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了“反话语”的概念(福柯1971: 20, 76)。 其二,随着话语分析的深入,规律性和强制问题在70年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文学文本不仅仅是统治话语的忤逆者,也是它的组成部分。为什么某些文本可以

话语分析的背景及形成原因和动力理论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徐赳赳) 提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追踪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不同 特点。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 ,也作了介绍和归纳。本文还着重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学科近些年研究的新动向。 关键词:话语分析、篇章 1.历史背景 1952年,Zellig Harris写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的论文,刊登在Languag e杂志上。此后,Discourse Analysis这个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一批研究者相继步入这个领域,进行探索 性的研究。在欧洲,Hartman,Schmidt等人开始从事话语分析,捷克斯洛伐克的学者对topic,comment等概念很 有兴趣,这引起了他们对话语结构的重视。由Halliday(1961)发展而来的“系统功能语法”,不只对句 子的主题结构进行分析,而且还对句子和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美国,Hymes (1964)编的Languagein Culture and Society(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问世,书中已经注意到“言语交际”的形式,并进行了“讲话 形式”等课题的研究。Pike对语言和人类行为语位的研究,也促进了话语分析的发展,他和他的追随者对土著 语中叙述体的研究一直与话语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段时间的研究是话语分析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各自进行一些零星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其影响也不 大。 2.形成和发展 2.1.形成阶段 70年代(包括60年代底),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大批出现,一门新学科的雏形开 始形成,在语言学界引起了重视。 2.1.1.大量论文、论文集和专著的出现 这段时期,研究话语的论文大量出现,专著和论文集也出了几十部。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reference (指称),deixis(指示),anaphora(回指),context(语境),topic and comment(话题和述题),co hesion and coherence(外在接应和内在接应),substitution(替换)等等。 有影响的论文集有:Studies in Text Grammar(篇章语法研究,Petofi& Rieser (eds.),1974);Text v s. Sentence: Basic Questions of Textlinguistics(篇章和句子:篇章语言学的基本问题,Petofi (ed.),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近代以来“规律”的语义变迁——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重点的考察

历史 90 社会科学文摘 | SOCIAL SCIENCES DIGEST 近代以来“规律”的语义变迁 ——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重点的考察 文/王士皓 “规律”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在正常语境下使用一般不会产生歧义。在专业术语中有“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历史规律”等各种“规律”,在日常用语中有“作息要有规律”“生活要有规律”等说法。这两种用法正好对应着大部分汉语辞书解释“规律”时的两个义项。《辞海》对第一个义项表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并指出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于第二个义项,《大辞海》的解释似乎容易让人理解:“合乎一定方式或秩序。” 对于第一个义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历史观中,“规律”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因为是否承认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分歧。例如,李殿仁在《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极大危害性》中的一段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文字中,“规律”就出现了5次,而这一段仅200余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规律”是论述社会历史观时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关键词。然而,“规律”现有用法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其义项的完全固定甚至只有几十年。 “规律”的原义和转义“规律”的原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消失,《汉语大词典》保留了对这一义项的解释——“规章律令”,所用的例句是天平天国洪仁玕《自传》中“严守天条规律,不敢秋毫有犯”。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此处的“规律”完全没有“客观必然”的含义,而且是与“客观必然”完全反向的“人为制定”的产物。 在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中,单音节字是主体,后来随着语言表达对象的丰富和变化,逐渐发展成双音节甚至多音节词。“规律”也是由“规”和“律”两个单音节字,经过一定的符合汉语习惯的合成,最后固化为有明确含义的一个名词。 到了清代,“规律”已基本固化成一个合成的名词,使用范围也扩展到了“人为制定”的众多领域,而且直到清末这一含义一直没有变化,如“僧道不守规律者,听所司究治”、“惟自充巡警后,即行另尊巡警规律办理”等。 晚清以降,在内外多重因素的交织下,科学观念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广泛传播。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指代science的“科学”在中文出现,至1906年之前表示科学概念的“格致”几乎完全被“科学”取代。“科学”的定名,无疑推动了科学观念的进一步传播,因为用“科学”取代其他词语本身,就是人们对科学本质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正如当时严复所说,“执果穷因,是惟科学”。而“执果穷因”后人们得出的认识,必然需要用某个术语来概括总结。“规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与原始含义不同的转义,成为了科学可以发现的“规律”。 到目前为止,我所能查到的最早的“规律”转义的材料,是1903年5月25日《新民丛报》中“华年阁杂录”栏目中的一句话:“意大利有一种蜜蜂,形状与日本蜂无异,而运动规律则大异。”同年11月《浙江潮》中一篇较为系统的学术性文章《斯宾塞快乐派伦理学说》也出现了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的含义“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新民丛报》和《浙江潮》都是在日本发行的中文报刊,因此这种含义的“规律”很可能首先在日语中出现。很多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出现的术语,如“科学”“经济”“革命”“唯心”等,都是日语借用古代汉语词汇翻译欧系语言的相关术语,并进行了转义,然后这一新义项再传回国内。刘禾在《跨语际实践》中将这类词称为“回归的书写形式借贷词:现代汉语中源自古汉语的日本‘汉字’词语”。 直到1915年,国内的文献中才出现了这个义项的“规律”,“我国凡百学术,其遵科学的规律以从事研究者,皆不少概见”。1918年的一篇文章中,针对当时以减少人口推动社会发展的观点,指出“此等方法,皆为背天逆道之事,即与自然规律相违背者”。特别是1919年谭鸣谦(谭平山)的《哲学对于科学宗教之关系论》更是一篇标志性的文章,虽然该文主要论证的是哲学在科学和宗教之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内容一: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理论) (1)将“东方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进行批判。 (2)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和方式是西方人在书写、研究、建构、控制和君临东方,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之间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 (3)东方学中的“东方”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制作出来的非现实的东方。 (4)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 1: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 展到东方 2: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3:这是西方人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 的知识上的权力。 萨义德的三点补充说明: (1)这一说法并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 不能由此得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结论; (2)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东方是被“制作”或者说是被“驯 化”成了所谓的“东方”; (3)东方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 它不是西方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想, 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并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及其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内容二:文化霸权和文化身份(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新形势) (1)三个主要的批判角度 1:文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 没有纯粹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 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文化绝不是什么中性的东西文化必然受到其主体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的“污染”。 2:文化与权力的结合 3: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 探讨帝国主义如何依赖文化、文化又是如何为帝国的殖民扩张服务, 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共谋”等问题。 “身份”的含义: 1: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 2: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 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它 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 在方式。 3:殖民机构对自身话语的不断宣传,实现了西方话语 的霸权地位。 ——《文化与帝国主义》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_范宏雅

2003年12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ec.,2003第26卷 第6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26 No.6【语言学研究】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范宏雅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话语分析;篇章 摘 要:文章剖析了不同学派对话语和话语分析内涵的理解,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的源起,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指出新的世纪话语分析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动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话语分析所亟待解决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方法等问题以及我国目前话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3)06-0097-04 一 “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含义 一般来讲,人们认为话语是大于句子的单位(a unit above sentence),这样的理解不很精确,因为话语的范围很广,可以是词、短语、小句(包括告示、标牌、广告等),也可以是一首诗歌、一篇日记、一次对话、一场演讲、一部小说、一份文件等等。威多森(Widdowson,1979:50)把话语定义为“the use of sentences in Combination”(句子组合的使用),强调其分析单位和功能[1];系统语言学家斯蒂那和伟特曼(Steiner and Veltmen,1988)把话语解释为“作为过程的语言”,强调其动态本质。克拉申(Caire Kransch,1998)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把话语定义为讲话方式、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同时也是某一话语社区的行为方式、交际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话语的本质,同时也表明话语分析的定义因为语言学家不同的着眼点而不尽相同。 有些语言学家从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来定义它。如斯塔布斯(Stubbs,1983:1)认为话语分析是对“自然发生的连贯的口头或书面话语的语言分析”[2]。因此,它的分析单位是大于句子或从句的语言单位,如口头会话或书面语篇。而且这些语言序列是连贯的,同时他强调分析社会语境下语言的使用,即“自然发生的”话语。辛克莱和库尔哈德(Sinclair&Coulthard,1975)认为话语分析是话语语法学[3]。他们同威多森和韩礼德(Halliday)一样,认为话语分析主要是对语篇衔接和话语连贯的研究。 还有一些语言学家从话语功能角度定义话语分析。威多森(1979:52)认为话语分析是对“句子用于交际以完成社会行为的研究”,强调话语的交际功能;[1]布朗和尤尔(Brown&Yule,1983:1)认为话语分析是对使用中的语言的分析,它不仅仅是探索语言的形式特征,更是对语言使用功能的研究。 也有一些语言学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定义话语分析。比如范戴克(Van Dijk,1980)[4]和韩礼德(1978)[5]就指出话语分析是一种社会分析方法,揭示人类如何理解彼此的话语。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Labov,1969)指出话语分析就是制定规则“把 收稿日期:2003-03-06 作者简介:范宏雅(1974-),女,河北新乐人,山西大学外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应用语言学。 79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 话语分析 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33 09中文 汪藜 32 09中文 白慧 87 09中文 张志琼 25 09中文 李敏 63 09中文

话语分析 【摘要】自 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 一、话语及话语分析 1、话语的概念 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贡献突出。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范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陈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文化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文化解读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英国历险小说的源头,也是一部带有强烈殖民主义意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生动地讲述了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开拓荒岛的详细过程,也描绘了他驯服改造原始部落人\"星期五\"的手段和策略。本论文着重以\"后殖民主义批评\"为视角,对《鲁滨逊漂流记》中所建立起的宗主国与殖民地,奴隶主与奴隶,白种人与有色人,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文明与野蛮,基督教与食人部落等等二元对立的殖民话语体系进行解构,揭示蕴含在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并阐述鲁滨逊如何以枪炮为后盾,有计划地从语言和宗教阴阳两方面对\"星期五\"进行赤裸裸的文化殖民,使其丧失了原有的民族文化身份,从而造成自我身份丧失的窘境。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殖民主义;殖民话语;文化殖民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18世纪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巨作《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说是一片英国先驱探险小说或者是一部典型的殖民文学作品。殖民主义是西方资本积累的了结果,直到维多利亚女皇执政时期,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王,相反,他们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是:抢夺他们的土地,亵渎他们的神明,磨灭他们的语言,通过传染欧洲的疾病消灭他们的人口,征服他们的子孙,以使得他们变得顺从和依附。在殖民文学中,殖民者的所有邪恶行径都是呗抹掉的,他们自己宣称他们接受上帝的召唤来为了下等野蛮人带来文明教化。实际上,这是流行的殖民话语,便于文化殖民和侵略。 一.殖民主义话语 殖民主义文学中,殖民话语是主流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典型的殖民主义文学因为它的主体---殖民主义-很好的从一系列的殖民话语的二元对立中体现:鲁滨逊作为声称自己为文明人的殖民者的一部分,有能力奴役他者并且将所谓的文明带给劣等民族,因为他的文化是主流文化。 《鲁滨逊漂流记》和其他殖民文学一样,把白人描述成了"优等种族",公正善良的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者"----非洲黑人和美国的印第安人则被描述成"劣等种族",呗固有的认为成是以原始的方式生活,举止不文明的,用奇怪丑陋的方式跳舞和具有不人道的吃人肉的习俗的一种未开化的生物体。西方人抓住机会对"他者"的形象进行了建构并且寻找理论支撑。因此,为"他者"传播文明成为了鲁滨逊自然不可避免的一项计划,教化这个野蛮人星期五成了一个文明人的重要任务。 二.殖民主义的体现 1. 卖苏里成为黑奴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笛福曾描述鲁滨逊一度成为自己的摩尔人的奴隶,但后来,当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他卖了一个小男孩又买了他的种植园干活的黑奴。然而,我们知道苏里的命运曾是卖给那个帮助他们逃出陷进的船长,但是后来船长使他改变的原因是如果他在十年后成为基督教徒就有义务让这个男孩得到自由。在殖民地文学中,"他者"总是称为寂静无声的,从此,他就证明了奴隶制度合乎情理的。在小说中,鲁滨逊是笛福,以及那些支持奴隶交易和奴隶运动的商人和资本家的代言人。 2. 将他们原始的生活方式改变成简单的生活 解决吃人的习惯,改变星期五食人族的天性。给星期五做衣服,在白人式的装扮下,殖民地人民看起来和白人一样好看。相反,裸体的人意味着丑陋,不文明的形象。进而,笛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