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9T15:17:49.78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0期作者:赵峰

[导读] 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赵峰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7105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做好企业的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组织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具体要求。本文就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措施

引言

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国有企业组织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科学化水平不仅事关党的基层组织的巩固和发展,而且事关国有企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增加实地调研力度,确保“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组织工作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的多元化转型发展,唯一判断的标准就是能否制定出合适的工作内容,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要加强实地调研,组织工作要建立在全面、客观的调研基础上,一方面是要对现有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对工作模式的微调和更新有第一时间的认识和应对,另一方面要对新建行业进行调查,对于新行业的工作流程,人员配置和党员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做到了然于胸,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要尊重调研结果,分行业制定出组织工作规程。对于不同行业间存在的现实差距,组织工作部门要根据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工作模式,在具体方式和内容上能够相互借鉴则要沿用,但是在实现时间,工作深入程度上有所区别,在验收时间和标准上也要区别对待,让工作切实有效,有针对性。

2对国有企业组织工作进行科学规划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做出长远规划。在国有企业现有实际的基础再加上中央组织部出台的关于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规定,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对国有企业的组织工作做出统一的规划,形成全面协调的组织工作规划体系。(2)统筹协调。加强国有企业组织工作除了要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外,还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同时自身建设与组织工作协调发展,加快组织工作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有关的教育资源,对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对组织建设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干部提升机制。

3加强管理人员人格素质培养

首先,培养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忠诚度。只有忠于党、忠于企业、忠于使命的领导人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其次,培养“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国有企业管理者要敢于说实话,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再次,培养领导干部正派的处事作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提倡廉政之风;第四,培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宽阔胸怀,遇事不能“钻牛角尖”,要站在发展角度考虑问题,发扬团结精神,妥善处理上下级关系;第五,培养独立的健全人格,有自主判断能力,不随波逐流,有抵抗诱惑的自信心,不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后,为官清廉,为员工服务,这应当是所有国企领导者的基本理念,勇于与不良之风斗争,共同塑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文化建设,实现品质文化准则,提高管理标准与评估管理水平。

4以“高效化”为最终目的,努力探索组织工作新模式

“高效化”是现代化给企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对下属各部门发展方向的一个指针,实现组织部门的高效化运行,主要从以下三点努力。一是继续加强交流学习,组织工作的交流学习不存在于私企当中,但是可以在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当中有所借鉴,通过加强和产业结构、人员配置相近的企业之间的沟通,对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和融汇,通过工作内容和制度的相互比对,取其成熟的工作模式,解决存在于自身的问题。二是要注重管理知识的应用,在学习党务知识的同时,要定期组织部门人员参加管理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活学活用到组织部门的建设当中,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知识体现效益的目的。最后,组织工作高效的关键,在于增加政治敏锐性,提前预判开展工作。组织工作部门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对于当前企业的发展形势进行讲解,同时要研究来自于党中央、省市一级的工作信号,从领导讲话、工作研讨当中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预判,对相应的工作进行前期准备,研究方式方法、研究工作内容、研究实现目标,在正式文件和活动要求下发前打好提前量,相应的工作进度才能有效提前,才能真正将组织工作的“高效化”体现出来,在紧凑的工作环境下促进部门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5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素质

领导干部作为国有企业组织工作的实施者,更应该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用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更好地发挥出领导应有的表率作用。(1)加强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组织部门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领导干部要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带头对中国的特色理论进行学习,教育广大职工坚定信念,培养大家的服务意识。(2)加强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是每位党员干部都应具备的品质,在生活作风上必须对党员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做一位品行端正的优秀干部才能更好地开展组织工作,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要求大家,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3)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6要大力加强组织部门文化建设

一要培养“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文化。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建立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办法,培养“乐学”精神,将学习新政策、新精神、新知识贯穿于组织工作整个过程。二要培养“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创新文化。组织部门要鼓励创新、激励创新,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组工干部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要将组织工作的过程变为以创新思维面对新情况、用创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使组织工作真正融入企业管理,融入企业创效的过程。三要培养“眼

新时代国企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建议

新时代国企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建议 摘要:在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会对党务工作水平产生较 大影响,只有组建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的 战斗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职责;建设 1 当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对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更高要求,国有 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挑战。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 干部。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1 政治能力不足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国有企业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落实不到位,企业党组 织发挥力量不够,重业务轻党建,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两张皮”,基层党组织出 现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现象。有些国有企业政治建设不够,干部对党的政 治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不足,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分析 研究和贯彻落实不够。部分国有企业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与新时代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对落实党在国有企业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不够,企业党建水平和质 量不高。在干部选拔和使用中,对党性修养的考察过于简单,不能真正评价干部 的党性、品德与作风。 1.2 新领域专业干部不足 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国有企业干部对新领域、新专业的掌握理解不深,专业能力与岗位配备性不强,专业知识老化,造成对企 业的驾驭管控能力不足、岗位履职能力不够。有些干部学习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甚至一些干部不会用互联网、不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影响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 管理提升。 1.3 选人用人创新不够 由于长期的体制惯性,国有企业干部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路径依赖,导致身份 亦官亦商、收入待遇就高不就低的“两头占”现象。在企业内部选拔中,依然采取 行政化选拔使用和管理方式,出现以人定岗、论资排辈、排队提拔等现象。在选 人用人没有进行很好的分层分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岗位,往往都是按统一的流 程标准进行。在市场化选才过程中,过于注重应聘人员的经历和学历,对其综合 素质与能力的考核不够,导致市场化招聘的部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达不到预期 效果。 1.4 激励机制不活 国有企业干部的人性特征中具有明显的复杂人现象,是经济人、社会人、政 治人和自我实现人等人性特征在不同情境、不同年龄中表现出的不同权重的组合。而在日常管理和考核中,很多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过于简单粗放,造成大多数干部“吃大锅饭”,甚至“干好干坏一个样”,薪酬和业绩不匹配,直接 或间接影响部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发挥好干部的能力和潜力,造 成企业现有人才资源浪费和外部人才引进困难。大部分竞争激烈行业的高级人才 对薪酬的要求高,人才流动性强,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其需要。 1.5 干部队伍不平衡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薪酬待遇不平衡等原因,造成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引人

浅谈新时代国有企业金融投资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9065938.html, 浅谈新时代国有企业金融投资管理 作者:徐海明 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4期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在自身传统主业发展逐渐减缓的情况下,通过开展金融投资的方式可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本文尝试就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开展金融投资业务,降低金融投资风险,规范金融投资行为进行研究,以期对国有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水平提升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金融投资管理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近期受新冠(2019-nCoV)疫情影响,以美股为首的世界股市出现大幅波动,美股出现史无前例的十天四次熔断,全球金融市场环境波诡云谲。反观我国经济近况表现良好股市承压后表现稳定,可以预见中长期中国经济向好预期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但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困局,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因素仍在时刻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从中国经济结构性上看,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标志着我国经济步入新时代,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处于转变的关键阶段,面临结构性调整的阵痛持续释放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此国内经济背景和国际金融局势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传统主业可挖掘的潜力不断弱化,经营效益慢速增长甚至下降,金融投资成为国有企业较广泛选择的利润增长点。如何在金融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控制金融投资风险,提高金融投资收益,提升国有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经济步入新时代及世界金融市场变化的大背景出发,研究国有企业金融投资行为,分析金融投资的目的和风险,依据财务管理理论和国有企业监管要求,提出国有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建议。 二、国有企业金融投资的目的和风险 随着国有企业传统主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主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大,收入短时间内大幅度增长可能性较小,企业逐渐触及发展天花板。在保值增值的压力下,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的固有限制,金融投资成为国有企业获得新的稳定利润增长点前的备选方案之一。金融投资有别于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其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良好的资金储备实力,通过证券、债券等直接投资方式以及银行理财、信托等间接投资方式,为国有企业创造价值。对于不同国有企业而言,受企业规模、资金存量、管理层风险偏好等不同,采取的金融投资方案也不同。但从金融投资的本质出发,国有企业从事金融投资的目的和面临的风险是大体一致的。 (一)国有企业金融投资的主要目的

新时代国企工作方针解读与应用

新时代国企工作方针解读与应用 摘要:文章通过对十九大提出的国企十二字工作方针:“安全为本质量为魂人才兴企创新发展”进行了祥细解读,提出了新时代国企工作的四个第一:即创新是 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质量是第一要素,安全是第一保障。 关键词:创新;人才;质量;安全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召开之后,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新 时代,新征程,新目标。为此,国务院为国有企业制定了新的十二字工作方针: 安全为本,质量为魂,人才兴企,创新发展。为了深刻理解以上的十二字方针, 特作如下解读: 一、创新是第一动力 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企业的任务只有两个,市场营销和创新。所谓创新, 就是一种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拥有新的,更大的创造财富能力的工作,是一种 能够形成新的潜在需求,并与以前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这种创新 的效果是使生产更加富有效率。 企业要想拥有可持续竞争力,只能不断地创新。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可以说它是组织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每个组织,不仅仅是企业,都需要一种核心能力:创新。创新是企业利润增长的 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法宝,不创新就可赚取丰厚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 返了。熊彼特说:“企业家精神的真谛就是创新,创新是一种管理职能。” 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所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们同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其任务是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但是,管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 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与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即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 管理的“创新职能”。创新才能发展,这已经是所有企业CEO们的共识。 著名管理学家詹姆斯.莫尔斯说:“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创新能力。” 任何企业只有不断实现超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么革新,不断地再创造, 要么停滞不前,走向破产。 因此我们说:创新是企业的第一动力,不创新,就灭亡。 二、人才是第一资源 企业的“企”字,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从人从止,意思是无人业则止。也就是说,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对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一家缺少人才的企业,是很难得到发 展的,任何工作都是由人来负责的,管理的每一个任务都是要靠人来实现的,管 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使人力资源更富生产力。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要放对地方,每个人都是人才。人,不论是大才、小才、内才、外才,只要能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就能发挥人才的最大功能,而且要 把每个员工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是善于利用长处,不仅善 于利用他们自己的长处,而且也知道利用上司、同事及下属的长处。 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要让他发挥这一特长,只有这样, 管理者才能发现人才,敢用人才,进而留住人才,进而让管理者也变得卓有成效 起来。 每个人不一定适合做所有的事,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领域,让这个人 在他擅长的领域里遨游,比起什么事情都懂一点的“全才”来说要有效得多。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9T15:17:49.78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0期作者:赵峰 [导读] 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赵峰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7105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做好企业的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组织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具体要求。本文就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组织工作;发展措施 引言 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国有企业组织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科学化水平不仅事关党的基层组织的巩固和发展,而且事关国有企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增加实地调研力度,确保“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组织工作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的多元化转型发展,唯一判断的标准就是能否制定出合适的工作内容,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要加强实地调研,组织工作要建立在全面、客观的调研基础上,一方面是要对现有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对工作模式的微调和更新有第一时间的认识和应对,另一方面要对新建行业进行调查,对于新行业的工作流程,人员配置和党员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做到了然于胸,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要尊重调研结果,分行业制定出组织工作规程。对于不同行业间存在的现实差距,组织工作部门要根据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工作模式,在具体方式和内容上能够相互借鉴则要沿用,但是在实现时间,工作深入程度上有所区别,在验收时间和标准上也要区别对待,让工作切实有效,有针对性。 2对国有企业组织工作进行科学规划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做出长远规划。在国有企业现有实际的基础再加上中央组织部出台的关于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规定,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对国有企业的组织工作做出统一的规划,形成全面协调的组织工作规划体系。(2)统筹协调。加强国有企业组织工作除了要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外,还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同时自身建设与组织工作协调发展,加快组织工作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有关的教育资源,对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对组织建设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干部提升机制。 3加强管理人员人格素质培养 首先,培养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忠诚度。只有忠于党、忠于企业、忠于使命的领导人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其次,培养“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国有企业管理者要敢于说实话,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再次,培养领导干部正派的处事作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提倡廉政之风;第四,培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宽阔胸怀,遇事不能“钻牛角尖”,要站在发展角度考虑问题,发扬团结精神,妥善处理上下级关系;第五,培养独立的健全人格,有自主判断能力,不随波逐流,有抵抗诱惑的自信心,不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后,为官清廉,为员工服务,这应当是所有国企领导者的基本理念,勇于与不良之风斗争,共同塑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文化建设,实现品质文化准则,提高管理标准与评估管理水平。 4以“高效化”为最终目的,努力探索组织工作新模式 “高效化”是现代化给企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对下属各部门发展方向的一个指针,实现组织部门的高效化运行,主要从以下三点努力。一是继续加强交流学习,组织工作的交流学习不存在于私企当中,但是可以在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当中有所借鉴,通过加强和产业结构、人员配置相近的企业之间的沟通,对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和融汇,通过工作内容和制度的相互比对,取其成熟的工作模式,解决存在于自身的问题。二是要注重管理知识的应用,在学习党务知识的同时,要定期组织部门人员参加管理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活学活用到组织部门的建设当中,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知识体现效益的目的。最后,组织工作高效的关键,在于增加政治敏锐性,提前预判开展工作。组织工作部门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对于当前企业的发展形势进行讲解,同时要研究来自于党中央、省市一级的工作信号,从领导讲话、工作研讨当中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预判,对相应的工作进行前期准备,研究方式方法、研究工作内容、研究实现目标,在正式文件和活动要求下发前打好提前量,相应的工作进度才能有效提前,才能真正将组织工作的“高效化”体现出来,在紧凑的工作环境下促进部门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5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素质 领导干部作为国有企业组织工作的实施者,更应该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用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更好地发挥出领导应有的表率作用。(1)加强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组织部门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领导干部要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带头对中国的特色理论进行学习,教育广大职工坚定信念,培养大家的服务意识。(2)加强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是每位党员干部都应具备的品质,在生活作风上必须对党员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做一位品行端正的优秀干部才能更好地开展组织工作,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要求大家,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3)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6要大力加强组织部门文化建设 一要培养“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文化。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建立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办法,培养“乐学”精神,将学习新政策、新精神、新知识贯穿于组织工作整个过程。二要培养“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创新文化。组织部门要鼓励创新、激励创新,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组工干部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要将组织工作的过程变为以创新思维面对新情况、用创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使组织工作真正融入企业管理,融入企业创效的过程。三要培养“眼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议

在我国,社会组织的主体是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类组织,也曾被统称为民间组织、民间 非营利组织。现代政治学、社会学认为,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是构成和谐社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文/孙伟林 第三,加强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维权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的质量。 政府应加强对三方协调的领导,吸纳工商联、个体和私企协会进入企业代表的组织,提高其代表的广泛性。与此同时,完善各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工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关于职工权益的事项。在部署工作、检查监督、考核评估等环节形成联动机制。应通过制度安排,赋予工会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各种决策听证的权利,完善政府决策程序。 第四,强化劳动保护立法和劳动执法,解决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和有法不依的问题。 我国劳动立法和执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劳动立法在很多重要领域仍然是空白,如《就业促进法》、《劳动关系调整法》等劳动领域不可缺少的法律至今没有出台。二是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往往可操作性较差。三是有法不依,致使劳动违法成为普通现象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当前,除了要进一步加大立法力度,还特别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法律规定上加大对劳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进一步强化劳动执法,切实解决劳动监察机构力量不够、难以应付日益增多的劳动违法案件的问题。应在制度安排上支持工会参与涉及职工利益问题的调查处理,赋予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处理权,直接参与侵犯职工权益案件的处理。 第五,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解决基层工会工作过分薄弱的问题。 强有力的企业工会,是推动企业尊重员工、公正对待员工的最重要的力量。构建互利合作的劳动关系,前 提条件就是工会必须成为与资方对等的、代表劳方利益的主体。工会不一定采取与资方对抗的办法来维护职工利益,但工会必须强大到足以使资方不得不把其当作“合作”的对象。 为此,一是要进一步推进企业工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组建,把基层工会组建纳入党建工作规划、目标任务和整体考核评估体系之中。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行上级工会指导下的企业工会负责人由职工直接选举的办法。三是进一步强化对工会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维护力度,对阻挠工会开展工作、对工会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四是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完善的行政救助和司法救助制度。 第六,广泛宣传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和重大贡献,在全社会树立互利合作的和谐劳动关系理念。 要在各种宣传媒体开设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专题栏目,不断提高各级党政对党的群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工厂企业、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推动社科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加强对新时期工运理论与应用实践的研究和教育。要让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决策层认识到,不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也不会有企业的健康成长,更不会有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柳可白等:《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工运研究所郭跃等:《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个重大问题》) (作者: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海南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笔谈 Penconversations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课时练(附带答案)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庄严承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与人民生活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未达到全面小康的矛盾 4、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下列关于第一个阶段的描绘正确的是()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B、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C、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环境更加美丽,发展难题彻底消除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列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是() 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②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③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转向平衡状态,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放心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明显不足。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 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扩大中低端产品种植范围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④加快粮食加工转化,持续增加工业产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有助于() ①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从根

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作者:罗志荣 来源:《企业文明》2017年第11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在全面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军情民情的基础上,立意高远、与时俱进,准确分析形势、找准历史方位、科学提出对策,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重要思想观点,以恢宏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真理性力量,鼓舞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重大历史性变革,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全面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丰富内涵,对关系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和新的严谨论述,明确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任务及其战略布局和工作部署,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任务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和行为指南,是一篇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在当前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国有企业来说,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准确地把握、坚毅地扛起自身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等,都与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直接或者间接相关联,没有例外。 做学深悟透坚信笃行 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优异学习者 在新时代,各类国有企业要自觉担负起自身的使命责任,首先是要学深悟透坚信笃行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精神,而笃行是以学深悟透坚信为前提的。如果学之不深、悟之不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20200416184829)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 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发展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 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 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 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 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 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 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措施: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议题、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

理论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议题、发展现状 和趋势探讨 O 文丨卢磊黄小娟 图片新闻近日,湖北省竹山县麻 家渡缜星源阳光儿童托管家园开展"梦想与风箏齐飞”活动,老师带 着留守儿童给风筝彩绘,然后放飞, 让孩子Cl 感受春光,释放压力。 摄彩/朱本双张红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时代背景 基层社区治理伴随着整个社会发展 进入转型期。综合来看,我国社区治理和 居民服务需求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复 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具体表现是:其 一,包括社区养老、儿童照顾与保护、 新老市民融合、困难群体服务等在内的 新老问题深度交织在一起,问题和需求 的复杂性有所增加;其二,社区居民的 需求内容越来越多元,需求层次越来越 高;其三,较多相对普遍的问题和需求 也内含特殊性,比如区域差异、文化差 异和社区类型差异等元素往往使得社区 治理和服务供给中复杂性和特殊性糅合 在一起。自下而上的居民需求和利益诉 求期待基层社区治理的更大作为和主动 开放。 党政重视和顶层设计促使社区治理 迎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 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 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 良性互动”,这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 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社会 治理体制是一脉相承的。概括起来,其 中最明确的关键词是多元共治,即通过 党、政、企、社、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和 协作,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和服务更新, 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区社会组织是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重 要力量。 社区社会组织成为新时期社区工作 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力量。单靠政府和社 区“两委”进行的社区管理已经很难应对 日益复杂化的社区治理难题和多元化的 民生服务诉求,横向拓展社区治理和民 生服务供给侧力量成为一种必然方向。 在由单靠政府和社区“两委”管理向多元 主体协作治理的推进过程中,社区社会 组织是在地性和持续性最强的一种内生 力量。在当前社区党委和居委会行政事 务繁多、行政色彩较浓的现实状况下, 社区社会组织能够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供 给上发挥优势并有所作为。 社区社会组织日益突出的作用获得 基层政府和社区的认可。社区社会组织 具有在地性和可持续性强的突出特点, 其较为熟知基层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的 重难点工作,在社区环境治理、助老助 残服务、文化建设、空间再造和便民服 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亦能 够以组织化和规范化的方式有序引导愿 中国社会组织2019年 第9 期

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研究

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8T16:04:36.51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作者:李绍坤刘同一 [导读] 随着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的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增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体育社会组织需要迫切发展的现实需要。 李绍坤刘同一(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的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增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体育社会组织需要迫切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214-01 1前言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指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等承担。从政府体育工作的战略部署来看,体育组织建设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体育社会组织扎根于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在动员群众参与体育、为体育提供组织活动的平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体育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应根据当前中国人民体育发展的总体需求,积极推进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具体而言,应当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过程中完全体现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整体的工作思路。 2 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的现实需要 体育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建设体育强国的总体目标仍然不能兼容,体育需求与体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长期以来,体育公共服务由政府体育部门提供,整个过程效率不高,面对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体育需求,国家政府一元主导的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普通大众的体育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迫切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共同参与治理公共体育服务,共同来承担公共体育服务。 2.1 体育社会组织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 如今,我国已从政府主导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体系过渡到政府市场社会共同主导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体系,改变了政府的供给方式,确定了社会力量的重要性,体育社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丰富人民物质生活,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社会空间的日益拓展有助于包括体育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生存和创造,使其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中间地带有所作为。成熟的体育社会组织可以更有效的与政府沟通,提高政府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目标。体育社会组织以人民群众为服务主体,真实的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好提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 我国的体育发展如果只是依靠国家单方面的努力的话,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政府市场社会每一方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数量众多,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它们贴近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快速响应不同的体育需求,提供个性化、全面和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育社会组织具有政府和市场所不具备的能力,它可以作为政府和市场的调节剂,协调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对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起着独特地作用。 2.2体育社会组织能够满足群众健身参与基本体育需求 体育社会组织可以满足人们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我国一直在强调政府转变职能,放权于体育社会组织,但这忽略了人民群众地重要性,近些年人民群众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思想的转变,要明白为谁服务,才能更好的解决“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全面把握人民群众基本的组织需求特征,依据人民群众基本的组织需求,建设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社会组织在建设初期大多属于自发性的组织,因地域特点的不同、参与人员的不同,各种各样的体育组织孕育而生。在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组织框架的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如何去满足群众基本的组织需求,还应当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所存在的组织需求的差异,而体育社会组织的这种全面性恰好可以满足我国日益增多的体育需求。 2.3体育社会组织是是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平台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国家较为严格的控制了各类体育社会资源,体育组织一般由国家推动,按照自上而下的逻辑产生,这时的体育组织受到较为严格的政府控制,无论是合法地位的取得、组织人事关系的配置、组织生存资源的获取都受到了政府的严格控制,这时的体育组织基本上是政府组织向社会的延伸。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有组织的自上而下的开展体育活动,体育社会组织无法真正的参与到决策当中,体育社会组织的建构逻辑需要做出改变。托克维尔的研究验证了政府减少对社会干预的重要作用,体育社会组织“自上而下”的构建逻辑成为主流,体育社会组织获得相对自治的能力,当体育社会组织获得自主管理权时,它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与基层群众。 2.4体育社会组织是影响人们体育价值和体育行为的重要要素 体育社会组织可以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基础体育器材(十五分钟健身圈),将锻炼场地建在身边,围绕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随时随地的参与体育活动。体育社会组织可以以领头羊的身份,引导人民群众自发性的开展健身活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让体育锻炼真正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体育社会组织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积极地传播全民健身的价值、知识和技能,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提升人民群众的体育能力。 3 总结 体育社会组织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平台,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参与基本要求,随着我国服务社会的建设,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钟武.胡科实践取向与推进模式: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战略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6):19-24

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 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③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 丰硕 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 断提升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② 城乡居民收入 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 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② 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二. 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 三. 新征程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2020 年(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是 2021 年) 2021 年—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 年— 2050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国一百年 2049 年) 四. 贯彻新发展理念 1.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基本内容 (1)坚持创新发展①任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动力问题。 ②地位和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 基点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坚持协调发展 ①任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 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最新整理国有企业组织工作重点及难点简析.docx

最新整理国有企业组织工作重点及难点简析 国有企业组织工作重点及难点简析 国有企业当中,组织工作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是党员党组织的发展和建设,另一方面是对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这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决定了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同时也反应出党要管党,时刻确保党组织对企业的领导和把控这一基本要求。在目前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组织工作通过一定的发展也衍生出了新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两个大方面的工作内容,切实确保当前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组织工作的重点分析。 当前组织工作的两大业务集中在党员党组织发展和干部选拔任用两个方面,相应的重点工作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其中,在党员党组织发展方面,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同一般企业一样,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但是不同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应该围绕党的领导,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应该受到党组织的监督和監管,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组织工作是确保党组织全面覆盖企业各个部门,党员体现优秀作用的基本工作。由此看来,党员党组织发展工作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重点就在于能否跟随企业的发展和变革,时刻调整当前的党组织结构以顺应当前企业的具体情况,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由于国企是代表在我党领导下的企业集体,相应的决策和工作都应当来自于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和决策能力的优秀党员干部,对于此项工作的重点,应当围绕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决策能力和道德修养开展。为做好这一工作,对于人员的前期评价和选定,对于初步审核酝酿之后的公示以及最终任用的流程和环节非常重要。 二、当前国有企业组织工作的难点分析。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练习题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练习题1.(2018·湖南省衡阳市联考)除了大豆外,我国的高粱、油菜籽、大米、大麦进口量均位于全球第一第二的位置,在以上进口品种中,高粱、菜籽、大麦的进口量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国内产量,而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甚至高达80%以上。这就需要 ①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②努力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③遏制农产品进口量增长的趋势,以高端品种替代低端品种 ④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和历史新征程。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他指导我们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②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③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使中国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 ④“三步走”战略主要是解决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3.(2018·广西省南宁市联考)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20年来,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同时,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这表明东西部扶贫协作 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③有利于形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④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4.(2018·湖南省邵阳市模拟)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提速增量、跨界融合的发展。在北京举行的健康中国峰会以“看得见的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②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③需要加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④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5.(2018·海南海口市模拟)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30年砥砺奋进,实现了从人民群众基本温饱尚未解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5年来,减少贫困人口61.7万,贫困发生率由12.3%降至1.5%。这样做是为了 ①海南贫困市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为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④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6.(2018·湖南省长沙市联考)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强调指出,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动科研院所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激励导向,活跃技术交易。此举意在 ①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八课 第九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把握1个主要矛盾——新时

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变革 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表现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2)表现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两个没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