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操作手册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操作手册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操作手册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操作手册

ASAP2020物理吸附仪操作手册

1.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操作指导2.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保养指导

ASAP2020物理吸附仪操作指导

1.定义样品文件中的默认值;

2.建立待分析样品的样品分析文件;

3.定义分析参数文件;

4.准备样品;

5.安装杜瓦瓶;

6.运行样品分析;

7.输出分析结果列表文件;

8.输出分析结果等温吸附和脱附线数据;9.产生分析结果的重叠曲线;

1.定义样品文件中的默认值

首先定义待分析样品文件中的默认值,可以采用基本模式Basic 或高级模式Advanced。这样在今后编制样品文件时,可以更多采用默认值,从而节省编制文件时间。在定义默认值时,更多采用应用频次高的分析参数,样品材料,和压力表。ASAP2020 操作软件会自动生成样品信息文件名称,以及采用默认值的文件。

基本模式Basic:

按照以下步骤和路径,建立基本模式的样品文件默认值。

1)从Options菜单中,选择Sample Defaults,

将出现基本样品信息编辑窗口。

2)在Sequence栏目内,定义默认文件名字串,包含的数字部分会自

动递增,并出现在File name文件名字栏目,当你在编辑文件时选择File---Open---Sample information,就会看到。你最多可以使用8个字符串。

3)在Sample栏目的右边栏目内,输入样品标识格式。当包含符号$

时,文件数字会出现在标识内,你最多可以使用42个字符串。

4) 在质量Mass栏目输入默认值,或输入一个近似重量即可,更精确的重量可以稍候输入。

5) 对应各项分析参数选项,点击右边向下箭头,选择默认的参数文件:

. 脱气条件;

. 分析条件;

. 吸附特性;

. 报告内容选项。

6) 点击保存Save,后关闭Close。

高级模式Advanced

在选择Options菜单中,点击选择表述方式 Option Presentation,激活Advanced 高级模式。

高级样品默认值对话窗口,类似一组索引卡片。你可以点击卡片

文字,翻到相应卡片,或点击Next >> 和< < Prev键,实现同样功能。

在样品文件的相应参数部分(脱气条件,分析条件,吸附特性和报告内容选项),定义默认值,被保存为新建文件的默认值。

例如:当以高级模式Advanced定义默认值后,

. 选择File文件菜单,打开Open, 样品信息文件 Sample Information,点击Yes ,建立新文件,定义的默认值将出现在所有参数栏目中。. 选择File文件菜单,打开Open, 分析条件Analysis Conditions,点击Yes ,建立新的分析条件文件,定义的默认值将出现在所有参数栏目中。

1)从选择Options菜单中,选择样品定义Sample Defaults,将出现高级样品定义窗口。

2)在Sequence栏目内,定义默认文件名字串,包含的数字部分会自动递增,并出现在File name文件名字栏目,当你在编辑文件时选择File---Open---Sample information,就会看到。你最多可以使用8个字符串。

3) 在Sample栏目的右边栏目内,输入样品标识格式。当包含符号$时,文件数字会出现在标识内,你最多可以使用42个字符串。

4) 编辑操作者Operator和递送者 Submitter名字,也可选择Omit,忽略它们。

5) 在质量Mass栏目输入默认值,或输入一个近似重量即可,更精确的重量可以在分析时输入。

6)选择是否自动采集数据还是手动输入。这一选择也可在分析时被改变。

7)点击分析条件Analysis Conditions标签, 定义适合你绝大多数样品的分析条件,点击保存Save。

没有必要在每一个栏目都点击保存Save ,在任何一个窗口点击保存,所有定义值将被全部保存。

8)点击脱气条件Degas Conditions标签, 定义适合样品脱气准备条件,点击保存Save。

9)点击吸附特性Adsorptive properties标签, 定义气体特性,点击保存Save。

10)点击报告内容选择Report Options标签, 选择希望的报告,利用Edit编辑报告内容,点击保存Save。

11)点击Close,关闭对话窗口。

2.建立待分析样品的样品分析文件

每一个待分析样品,首先建立对应的样品信息文件。当你建立样品信息文件时,你可以接受默认值,或重新编辑信息条件。可以采用高级方式,基本方式或受限方式建立文件。

高级方式

高级方式允许你编辑文件当中的参数。

1)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File,打开Open,样品信息文件Sample

information,将出现样品信息文件对话窗口。

2)在文件名称File name栏目,接受默认值或建立新的文件名称。

3)点击OK,然后Yes, 便产生了文件,并出现样品信息对话窗口。

显示的输入内容栏目,都采用默认值。

4)在样品栏目接受默认值或输入适当值。

如果在样品信息文件中,已含有与你将要建立和编辑的文件相同值的文件时,点击替代Replace all,将恢复至相同参数状态,这些参数仍可编辑。

5)编辑操作者Operator和递送者Submitter栏目,当默认为可忽略时

将不显示这些内容。

6)在质量Mass栏目内输入样品重量。

7)选择你是否想自动采集数据或你要手动输入数据。

利用提示Comments窗口,记录分析时的提示,或准备条件等信息。并将显示在报告的台头上。

8)点击Save保存你输入的信息。

9)完成样品信息文件里的剩余参数文件,包括:

定义脱气条件;

定义分析条件;

定义吸附特性;

定义报告内容选项;

点击相关标签,可以打开相应窗口,进行编辑。

基本方式和受限方式

样品信息文件也可用基本方式和受限方式产生参数文件。

1)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File,打开Open,样品信息文件Sample

information,将出现样品信息文件对话窗口。

2)在文件名称File name栏目,接受默认值或建立新的文件名称。

3)点击OK,然后Yes, 便产生了文件,并出现样品信息对话窗口。

出现的所有栏目中的选项,均为样品默认Sample Defaults设定。

4)在Sample Defaults内定义的,接受或改变输入样品标识格式。当包含符号$时,文件数字会出现在标识内。

5)在质量Mass栏目内输入样品重量。

6)对应各项分析参数选项,点击右边向下箭头,选择默认的参数文件或选择相适合的参数文件,当你将文件方式转换为高级方式时,可以改变或编辑这些文件。

如果你是在受限方式,则无法转换为高级方式。

7)点击保存Save,点击Close,关闭对话窗口。

3. 定义分析参数文件

下列类型文件是样品信息文件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独立的参数文件,可以被反复使用:

脱气条件;

分析条件;

吸附特性;

报告内容选项

在ASAP2020文件根目录内,预先保存了一些参数文件,虽然它们很接近你的应用要求,你也可以独立建立新的参数文件。或者你可以用于现保存的文件作为起点,你只需选择替代Replace即可, 在新出现的窗口里选择文件,确认后样品信息文件内参数被替代,你也可以重新进行简单的编辑。当你新编辑的参数文件,要保存Parameter Files根目录下。

脱气条件文件包含进行样品准备的脱气条件信息,这些文件只适合采用自动脱气控制的ASAP2020系统。按下列步骤建立脱气条件文件:

1)在文件菜单内选择打开Open, 脱气条件Degas Conditions,将出现

脱气条件文件窗口。

2)在文件名栏目File name内输入名字,点击OK。

3)点击Yes 产生文件,出现脱气条件对话窗口。

4)在描述Description栏目内输入描述,要简洁便于识别。

5)输入样品预处理的抽真空时间和加热时间。

6)点击保存Save,然后关闭Close。

在分析条件文件内,包含分析压力表等参数,用于指导仪器完成对样品的自动分析。一个分析条件文件用唯一名称,相似样品可以采用已经建立的分析参数文件。

1)在文件菜单内选择打开Open, 分析条件Analysis Conditions,将出

现分析条件文件窗口。

2)在文件名栏目File name内输入名字,点击OK。

3)点击Yes 产生文件,出现分析条件对话窗口。

4)在描述Description栏目内输入描述,最多可达42个字符,要简

洁便于识别。

5)建立压力表,可以采用右边功能键,编辑,添加和删除压力点。

6)点击以下功能键,编辑相关的分析条件。

Preparation

Free space

P0 and T

Equilibration

Backfill

7)点击保存Save,然后关闭Close。

吸附特性

吸附特性文件定义了用于ASAP2020系统的气体的特性,及物理常数。

1)在文件菜单内选择打开Open, 吸附特性Adsorptive properties,将

出现吸附特性文件窗口。

2)在文件名栏目File name内输入名字,点击OK。

3)点击Yes 产生文件,出现出现吸附特性对话窗口。

4)在吸附质Adsorptive栏目输入吸附气体名字,及分子式。

5)点击Psat vs T,编辑饱和压力与温度表格,点击OK。

6)输入(或接受)以下信息。

Maximum manifold pressure

Non-ideality factor

Density conversion factor

Therm.tran.hard-sphere diameter

Molecular cross-sectional area

7)选择进气方式,选择,表示气体在压力表下正常进气。

报告内容选项

报告内容选项定义了对分析数据或手动输入数据进行输出分析报告的内容,也可以详细定义表格轴的标尺,轴范围,报告台头,层厚公式的系数等。

根据需要你可以产生简单报告,以表征你的测试样品的基本特性。你可以根据报告内容编辑复杂的报告可以在分析样品时产生报告,或在分析结束后任何时间产生报告。

1)在文件菜单内选择打开Open, 报告内容选项Report option,将出

现报告内容选项文件窗口。

2)在文件名栏目File name内输入名字,点击OK。

3)点击Yes 产生文件,出现报告内容选项文件对话窗口。

4)在报告标题Show report title栏目,输入显示报告台头的内容。

5)如果想对已完成的几个文件进行比较,点击Overlay进行重叠比

如果你的公司有徽标文件为bitmap或enhanced matafile文件格式, 你可以选择Show graphic点击Browse选择文件,利用Height, Width 编辑尺寸,使徽标出现在报告台头上。

6)选择Smoothed pressure below 0.10 P/Po,可以对低压数据点进行

平滑处理。

7)选择Thermal transpiration correction可以对样品管热传导进行校正,需要输入样品管内经。

8)在选择的报告Selected report窗口,双击希望选择的报告并出现一个对钩符号表示已选择了该报告,同样双击该报告可以取消报告。在激活报告之后,点击Edit可以编辑该报告。

Horvath-Kawazoe, Dubinin, Mp-method 报告,只有安装了微孔选项之后,才会出现。

9)点击保存Save,然后关闭Close 。

4.准备样品

为了保证分析精度和重复性,样品预处理,清洁样品管,往样品管里加样,称重等, 需要认真操作。

选择样品管组件

它包括样品管,填充棒和自动密封头(或橡胶塞子)。随机带的英制外径的样品管,能保证分析时样品管内部的真空度,连同密封O 圈, 过度头和外螺母一起将含有待测样品的样品管安装在仪器分析口上或脱气口上。

样品管外径共有三种尺寸,分别是1/2英寸,3/8英寸,1/4英寸,管子的长度略有差别,分析时需要选择不同的粗细和长度的保温套管,选择不同尺寸的样品管,与分析精度无关,只是根据个人习惯

和喜好。

橡胶密封塞子适合各种外径的样品管,而自动密封塞子只适合1/2英寸的样品管。

选择填充棒,可以通过减少自由空间体积,来提高测试低比表面积的测试精度。当样品管内部总表面积小于100平方米时,推荐使用填充棒,而当总表面积大于100平方米时,就没有必要使用填充棒了。

由于使用填充棒会干扰热传输校正,所以在测试微孔时,要避免使用填充棒。

应准确称量空样品管重量,当清洁好空管后,把它安装在脱气站上脱气,然后待空管温度恢复至室温后,回填气体,从脱气站移开后,用塞子密封好,称量空管重量。

如果没有采用自动密封塞时,当空管从脱气站移开时,应立即用胶塞子塞上,避免称量误差。

清洗和标识样品管

样品管和填充棒应首先清洗洗干净和烘干后,才能使用。

1)首先确认超声波池子内干净,加入约500毫升热水,加入5毫升

洗涤灵或表面活性剂,将样品管和填充棒放入后超声清洗约15分钟取出。

2)用专用毛刷清洗因管内部。

3)用酒精或丙酮清洗样品管。

4)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样品管。

5)用压缩纯氮气吹干样品管,或用烘箱设定110度2小时烘干。

6)待烘箱降温至室温后,取出样品管和填充棒。

7)戴上橡胶手套将填充棒水平慢慢加入样品管内。

8)将塞子用干净的绸布擦净,安装在样品管上。

9)将样品管和塞子,进行标识。

10)把空管安装在脱气站上脱气,和回填气后,取下称量空管重量。

待用。

A. 加填充棒时不要垂直放入样品管中以免打破样品管底部。

B. 如果使用氦气作为回填气时,建议使用自动密封塞子。

C. 为了保证称量样品重量的准确,空管内气体和加样后管内气

体一致。

样品上机分析前的预处理

由于样品分析前状态无法控制,样品内部可能含有很多水分,有机质或腐蚀性物质。在分析前为了保证分析样品中的杂质,不污染仪器,不损坏或腐蚀仪器管线,在上机分析前通常进行预处理。

1)样品应放置在高温烘箱中,至少在110度下烘干2小时,若能放

置在真空烘箱中烘干效果更好,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并在干燥

器皿中保存。

2)密度小的粉末样品,尽量在20

确定样品分析用量

通常待分析样品能提供40至120

析。少于它会带来分析结果的不稳定,多于它会延长分析时间。

对于大比面积的样品,样品量要小,对于这样少量样品,脱气后的称量就变得很重要,很少的称量误差会在总重量中占很大比重。这样称

100

粉末样品采用长颈漏斗,加样至样品管的底部。大颗粒样品应采用镊子加样。

不要用手指触摸样品以免将油脂粘在样品表面上。

称量样品质量

由于分析结果表述为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因此需要知道样品的真知量。要仔细称量样品管和样品。

1)在记录本上记录样品管号和塞子号。

2)将托放在天平上称重后去皮,使得天平稳定在零。

3)将样品管组件(样品管,塞子或自动密封头,填充棒)连同托放

在天平上称重。并记录样品管的空管重量。

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一、载气钢瓶的使用规程 1、钢瓶必须分类保管,直立因定,远离热源,避免暴晒及强烈震动,氢气室存放量不得超过二瓶。 2、氧气瓶及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 3、钢瓶上的氧气表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 4、操作时严禁敲打,发现漏气须立即修好。 5、用后气瓶的剩余残压不应少于980 kPa。 6 、氢气压力表系反螺纹,安装拆卸时应注意防止损坏螺纹。 二、减压阀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器仪表同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钢瓶供气压力在9.8-14.7 MPa。 2、减压阀与钢瓶配套使用,不同气体钢瓶所用的减压阀是不同的。氢气减压阀接头为反向螺纹,安装时需小心。使用时需缓慢调节手轮,使用权后必须旋松调节手轮和关闭钢瓶阀门。

3、关闭气源时,先关闭减压阀,后关闭钢瓶阀门,再开启减压阀,排出减压阀气体,最后松开调节螺杆。 三、微量注射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微量注射器是易碎器械,使用时应多加小心,不用时要洗净放入合,不要随便玩弄,来回空抽,否则会严重磨损,损坏气密性,降低准确度。 2、微量注射器在使用前后都须用丙酮等溶剂清洗。 3、对10-100微升的注射器,如遇针尖堵塞,宜用直径为0.1 mm的细钢丝耐心穿通,不能用火烧的方法。 4、硅橡胶垫在几十次进样后,容易漏气,需及时更换。 5、用微量注射器取液体试样,应先用少量试样洗涤多次,再慢慢抽入试样,并稍多于需要量。如有气泡则将针头朝上,使气泡上升排出,再将过量的试样排出,用泸纸吸去针尖外所沾试样。注意切勿使针头的试样流失。 6、取好样后应立即进样,进样时,注射器应与进样口垂直,针尖刺穿硅橡胶垫圈,插到底后迅速注入试样,完成后立即拔出注射器,整个动作应进行得稳当,连贯,迅速。针尖在进样器中的位置,插入速度,停留时间和拔出速度等都会影响进样的重复性,操作时应注意。 四、热导池检测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开启热导电源前,必须先通载气,实验结束时,把桥电流调到最小值,再关闭热导电源,最后关闭载气。

仪器名称物理吸附测试仪

仪器名称:物理吸附测试仪 数量:1套,进口 用途:该分析仪全自动运行,能进行真空体积测定的气体和蒸汽的物理吸附。气体吸附和蒸汽吸附必须是一体机设计,该系统可以用于全面地测定微孔的物质(如沸石,活性炭,催化剂等)的特性;该系统产生所需要的氮气吸附和脱附数据,电池材料,碳材料,白炭黑等蒸汽吸附数据,用于确定并给出所有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分布和吸潮性, 溶剂吸附能力等技术指标部分所列的有关参数。 技术指标(标注有*的部分为重要技术条款,不能有负偏离): 主要技术参数: 1仪器采用“静态容量法”等温吸附的原理来完成样品物理吸附。性能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1测试全程采用更精确的自由体积校正,不使用液位恒定装置。 *1.2仪器至少配备3个工作站,满足双站微孔或三站介孔比表面积测试和孔径分布,或同时进行三站水蒸汽或有机溶剂的蒸汽吸附表征。 *1.3仪器配备10个全新原装进口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个13.3Pa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绝对精度:1.33*10-6Pa;3个1.33KPa高精度传感器,绝对精度:0.0133Pa;5个133KPa压力传感器,绝对精度:1.33Pa。 1.4仪器为了维持更高真空度,最好全部配备高气密性的气动阀;封闭系统抽高真空后气动阀关闭可以在1小时内维持真空10-2Pa。 1.5兼容多种吸附介质: 1)比表面及孔径分布:N2,Ar等 2)其它非腐蚀性气体:H2、O2、CO2、CH4等 3)氪气Kr的低比表面测试(<0.01m2/g) 5)水蒸气吸附, 6)乙醇、苯、甲苯、二甲苯、CH2Cl2和其它有机液体的蒸汽吸附 1.6 配备原装进口杜瓦瓶,可提供液氮、液压、干冰丙酮等控温介质; 1.7数据处理软件:吸附/脱附等温线,BET比表面,Langmuir比表面,BJH/CI/DH孔分析,as作图,t-plot 作图,MP法,HK法,SF法,DA法,吸附等温线的微分,分子探针法,GCMC及NLDFT等。 1.8有压力区段进气量控制功能,可以在不同压力区段,设定不同的进气量,提高孔隙分布的测定精度和测试效率。 1.9配备2套大容量机械泵,最低真空10-3mmHg,抽速达到3M3/Hour或更高; *1.10真空系统:配备分子涡轮泵(真空极限达到10-4Pa),满足实验测试N2在液氮温度下测试活性炭等微孔样品达到P/P0=10-9。提供测试报告。

ST-360酶标仪SOP

ST-360酶标仪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保证ST-360酶标仪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二、范围 适用ST-360酶标仪操作与基本保养。 三、责任 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 四、定义 ST-360酶标仪是一种8通道垂直光路光密度检测仪,可用来进行标准光密度测定与凝集反应测定。 五、检测原理 ST-360酶标仪利用了垂直光密度检测的概念,即光束经过整个标本的垂直测光发,光的吸收与板孔中吸光物质的多少呈正比。公式为: A = (a/s)×m A = 吸光度值 a = 物质的克分子吸收率 m = 吸光物质的质量 s = 垂直于光路的横切面积 六、操作程序 (一)开机 在确保电源接通的情况下,直接打开仪器右后面的电源开关待自检完成后,按下面板上的“测量方式”键,根据所提示的方法,再按右面板上的“6”字键即可, (二)电脑程序 (1)启动科华软件右上方的“接口”连接,及进入了测定窗口。 (2)放入需要检测的板架。 (3)根据检测板架的标本排放顺序,依次设定好标本号,质控号,阴阳性号位。 (4)编程完成后,用鼠标先择好项目后点击测量键,仪器即进入检测状态。 (5)测量完备后仪器会显示所有的吸光度值,清点击“结果入库”,再测定下一项目或退出。 七、常见故障及排除 该仪器的维修和保养主要由工程师进行,以下仅为普通故障,可酌情进行排除 错误原因建议采取的方法 开机后电源不通检查电源是否接好,保险丝是否烧断 滤光盘出错光耦找不到检查是否有东西阻碍盘转动或电机损坏,请与工程师联系 1 检查酶标板是否装平在板架上 2 检查是否有异物阻碍板架

损。 4 返回光耦找不到 无灯灯泡损坏换灯泡 滤光片出错滤光片能量底换滤光片 前置出错能量太高,暗信号低检查光缆是否接好,电源线是否接地,与服务商联系 八、参考文件 ST-360酶标仪使用说明书 九、技术特性 重量:11kg 尺寸:440mm×340mm×180mm 电源:200-240V, 50/60Hz 电流:1.3A(100-200V);0.7A(200-240).。 保险丝:2×3.5A 使用温度范围:+10C------40C 酶标板:建议使用平底酶标板 光谱范围:400---750mm 示值范围:0—3.5Abs 显示分辨率:0.001Abs 准确度:±2.0%或±0.007吸收单位 线性:±2.0%或±0.007吸收单位 预热速度:需1分钟自检 读板速度:3秒/ 板 显示:240(W)×180(H)全点阵中文液晶显示 键盘:22键 十、附件 无 编写:审核:批准: 批准日期:

水分检测仪中文操作手册

1 HALO-H2O 超高精度高纯气体微量水分仪用户操作手册 指导手册 M7000 系列 版本 B

2 重要标识 这个警告标志提醒用户人身安全 这是高压标志提示有高压存在 这个警告标志提醒用户有激光射线存在 警告标签 注意:在操作HALO-H2O之前请确认已阅读手册中所有的警告注释,为了您的使用方便我们已经列出所有的警示信息,您必须在操作仪器之前通读此手册,否则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害。  使用有毒,易燃易爆或混合后易爆气体(如氢气和氧气混合)之前,请先用惰性气体彻底吹扫管路,否则气体管路中的残余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等危险,对仪器造成损害。  使用合格的独立电源线(1米,120V或220V, 2极3相电源,接地,耐压15A)  在进行任何维修维护装箱之前,请切断电源

3 目录 1. 规格和图表 1.1 规格 1.2 尺寸图 1.3 单HALO-H2O 尺寸图 1.4 HALO-H2O 前面板 1.5 HALO-H2O 后面板 2. 安装HALO-H2O 2.1 总论 2.2 拆包 2.3 产品序列号 2.4 采样管路的准备 2.5 组装采样管路 2.6 采样管路渗漏试验 2.7 HALO-H2O 的放置 2.8 排空压力的考虑 2.9 采样管路进口和出口的连接 2.10 封盖采样管路进口和出口,防止污染 2.11 连接考虑 3. 启动和操作 3.1 介绍 3.2 用户界面 3.3 操作模式 3.4 其他工具栏功能 4. 远程操作 4.1 概述 4.2 界面连接 4.3 指令 5. 发现并修理故障及日常维护 5.1 概述 5.2 定期检修 5.3 故障指南

TRACE130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TRACE1300气象色谱操作规程 一,仪器设备: 1.1仪器组成 a、TRACE 1300 GC b、氮气瓶 c、JM-3型空气发生器 d、JM-3型氢气发生器 e、AI 1310自动进样器 1.2 TRACE1300机身基本构造 a、仪器正面

b、仪器背面: c、仪器内部

二,仪器基本操作: 2.1色谱柱安装: a、进口端安装顺序:带上橡胶手套,取出红色垫片、螺帽、石墨垫依次套入毛细管,毛细管插入进样端(分流进样留出10mm,不分流进样留出5mm),拧紧螺丝; b、出口端(接入检测器),烧杯中倒入少量丙酮,将出口端插入丙酮,检测是否有载气流出(有气泡出来说明载气通过),然后将螺帽、石墨垫依次传入毛细管柱,用丙酮润湿的滤纸将毛细管柱前端擦拭干净,将毛细管柱接入检测器至顶,拧上螺丝(不可拧紧),将柱子抽回约2mm,拧紧螺丝。 注意:如果是新色谱柱,可只接进口端,出口端先不接入检测器,已老化色谱柱,待老化完成后柱温箱温度降下来后再行接入。 2.2开机: a、打开电脑,打开载气(氮气),保证载气压力在13.5Mpa,分压在0.5-0.6Mpa,打开主机电源(power),依次打开氢气、空气发生器开关。 b、在电脑主界面上,找到右下角的chromeleon服务管理器,在chromeleon服务管理器未打“ⅹ”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仪器启动。 c、双击桌面上的“Chromeleon 7”变色龙图标,进入Chromeleom console界面 在该界面下依次有“Thermo Scientific GC Home”、“Sample”、“Front-Inlet”、“Oven”、“Channel-1”、“审计(I)”、“队列(Q)”;根据要求依次在各界面下设置相关参数。

物理吸附时样品预处理方式与注意事项

物理吸附时样品预处理方式与注意事项 系统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运动越快,因此脱气效果越好。通常仪器配备的脱气站加热温度可达400?℃,但是选择脱气温度的首要原则是不破坏样品结构。一般来说,氧化铝、二氧化硅这一类氧化物的安全脱气温度可达350?℃;大部分碳材料和碳酸钙的安全脱气温度在300?℃左右;而水合物则需要低得多的脱气温度。对于有机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脱气站进行预处理,但是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软化温度和玻璃化温度较低,因此必须提前加以确认。例如在医药领域常用的硬脂酸镁,美国药典(USP)规定的脱气温度为40?℃。?如果脱气温度设置过高,会导致样品结构的不可逆变化,例如烧结会降低样品的比表面积,分解会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但是如果为了保险,脱气温度设置过低,就可能使样品表面处理不完全,导致分析结果偏小。?因此在不确定脱气温度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化学手册. 如the?Handbook?of?Chemistry?and?Physics?(CRC,?Boca?Raton,?Florida),以及各标准组织发布的标准方法,如ASTM,作为相关参考。脱气温度的选择不能高于固体的熔点或玻璃的相变点,?建议不要超过熔点温度的一半。当然,如果条件许可,使用热分析仪能够最精确地得到适合的脱气温度。一般而言,脱气温度应当是热重曲线上平台段的温度。?与脱气温度对应的是脱气时间。脱气时间越长,样品预处理效果越好。脱气时间的选择与样品孔道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孔道越复杂,微孔含量越高,脱气时间越长;选择的脱气温度越低,样品所需要的脱气时间也就越长。可以通过在相同脱气温度下,分析样品的BET 结果变化来确定脱气时间。如果在不同的脱气时间(2 小时,4 小时和 6 小时)得到的BET 结果相同,肯定选择脱气时间最短的;如果变化不大,则需要选择折衷的方案;如果BET 结果随脱气时间延长不断变大,说明孔道复杂,深层次有因氢键结合的吸附水分子,暴露了被堵塞的孔道及面积。对于一般样品,IUPAC 推荐脱气时间不少于 6 小时,而那些需要低温脱气的样品则需要长得多的脱气时间。对一些微孔样品,脱气时间甚至需要在12 小时以上。但是作为特例,美国药典(USP)规定硬脂酸镁的脱气时间就仅为2 小时。?由于脱气温度、脱气时间以及脱气真空度都与比表面积值有关,所以BET 结果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测样时需要固定样品处理条件进行相对比较。与文献值比较时,也要注意文献上的 样品预处理和分析条件。流动脱气一般是用于比表面快速分析的,它对于除去表面大量弱结合的吸附水非常好,?但对在孔道中吸附的水,只有经长时间吹扫使之扩散至表面,才能被带出。真空脱气对于除去表面大量弱结合的吸附水是不好的,?因为水会在泵中扩散,导致泵的抽力下降。?但对孔中吸附的水,不需要经很长时间就能扩散至表面,继而被带出。所

多功能酶标仪SpectraMaxi3的操作规程

多功能酶标仪SpectraMax i3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of SpectraMax i3 部门Department 签名/日期Signature/Date 起草人:Prepared by 樊小川,Xiaochuan Fan QC 审核人:Reviewed by 黄思佳,Sijia Huang QC 审核人:Reviewed by 褚夫兰,Fulan Chu QA 批准人:Approved by 张伯彦,Boyan Zhang 质量负责人 1 目的 建立多功能酶标仪SpectraMax i3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SpectraMax i3 多功能酶标仪检测时的操作。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对多功能酶标仪SpectraMax i3的操作 3 术语或定义 多功能酶标仪:指功能较强、精度较高的单体台式酶标仪,可检测吸光度(Abs)、荧光强度(FL)、时间分辨荧光(TRF)、化学发光(Lum)等。 4 责任 4.1 仪器负责人负责多功能酶标仪的日常及定期维护,出现故障时负责联系厂家维修,保 证运行正常。 4.2 实验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保证仪器正常使用,每次用完后填写仪器使用 记录,且使用后及时清理台面,保持仪器洁净。 5 EHS要求 N/A 6 程序 6.1 仪器安装 仪器与电脑连接完毕并连接电源以后,按仪器背面的按钮可以直接启动仪器,经过几分钟后的仪器自检后就可以开始用于检测。在连有电源的情况下,保持24小时开机,不要罩防尘罩以保持透气,隔1-2月关机重启一次。 6.2 SoftMax Pro软件操作基本步骤 6.2.1 打开软件 点击“SoftMax Pro 6.3”图标,打开SoftMax Pro 软件,出现"Plate Setup Helper"对话框。若无则点击图标。 6.2.2 连接仪器 点击‘Choose a diffecient instrument’,打开‘Instrument Connection’对话框,在“Availible Instruments”菜单中选择仪器连接线与电脑所接的串口号(COM)。 选择所购买的酶标仪型号SpectraMax i3或添加模块卡盒型号。最后点击“OK”键连接。 6.2.3 仪器检测参数设定 点击图标后出现“Settings”对话框,对话框最上方出现Read Mode(读板模式)和Read Type(读板类型)两个选项,读板模式有ABS(光吸收)、FL(荧光强度)、LUM(化学发光)和TRF(时间分辨荧光),读板类型有终点检测(Endpoint)、动力学(Kinetic)、单孔扫描(Well Scan)和光谱扫描(Spectrum)四种。使用者根据实验

乳腺检测仪操作手册

腺诊断仪专

仪器整体图 1打开仪器2,接上电源线 3轻按电源总开关 4开机后等待一分钟5 仪器自动进入工作状态

本产品已取得国家专利 检测仪系统专利号091316229.X)仿冒必究 仪器附带自动修复功能 当仪器遇到缓慢或操作问题 请重新起动电脑后按F11 可以自动修复 (修复密码是101) 新一代 1.可单人操作方便快捷图相更清晰 2.附带脚踏开关 仪器简介 专业:多位医学专家,历时数年对百余万例病历分析研究而成。 安全:采用无创伤性的检查方式,对人体无害。 快捷:根据中医疗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科技,应用计算机技术,仅需要测。

图2-1 按钮 图2-2 对话框和焦点 用鼠标在这里第二章 系统启动与视频设置 一、文档约定 鼠标指针:鼠标移动时跟随它在屏幕上移动的一个标志,它代表你选中 的屏幕上的位置。 单击:在屏幕上选定的区域内快速按一下鼠标左键,也叫点击。 双击:在屏幕上选定的区域内快速连续按两下鼠标左键。 右击:在选定的区域内快速按一下鼠标右键。 拖放:按住左键的同时,移动鼠标,最后到达目的地时松开左键即可。 按钮:屏幕上一块带特定标志的区域,单击或双 击它可执行它所代表的任务,按钮形象易记,代替了复杂的命令,便于学习、操 作 ,是软件 设计的趋势。 对话框: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窗口,通过对 话框可以方便的进行人机交流。 焦点:Windows 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它 同时执行 很多任务,屏 幕上 同时可以打开很多窗口,窗口中又有很多按钮、文本框等等,只有有焦点的文本框才接受键盘输入, 这就是按钮

用鼠标在你想输入字符的地方单击一下即可使它获得焦点。 二、汉字的输入 1:让目标窗口拥有输入 焦点。 2:按住键的同时,按 下空格键,然后同时松 开,即可进入汉字输入状 态。此时的汉字输入法是 上次选择的输入法。再次按下+空格键,就退出汉字输入状态。3:按住键的同时,按下键,然后同时松开,即可选择汉字输入法(如拼音,五笔等)。需要取消汉字输入操作时,同样可按+空格键,汉字输入窗口消失。 4:微软拼音输入法 首先使该窗口拥有输入焦点。然后,按+键或+空格键,选择“微软拼音输入法”后,即出现如图图标。 在此只对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机知识作了介绍,更多的知识请阅读相关书籍。 三、开机及启动软件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沈阳光正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348430338.html,/cn/index.asp) 现在的气相色谱仪的操作都非常简单,类似于傻瓜式的操作。另外,如果购买我公司的产品,我们负责安装调试,培训操作人员。而且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下面我就谈一下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如有疑问欢迎随时来电咨询。 操作流程 一、开机前准备: 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2、气路连接应正确无误,并打开载气检漏; 3、信号线接所对应的信号输入端口。 二、开机: 1、打开所需载气气源开关,稳压阀调至0.3~0.5 Mpa,看柱前压力表有压力显示,方可开主机电源,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 2、在主机控制面板上设定检测器温度、汽化室温度、柱箱温度,按《输入》键,升温; 3、打开氢气发生器和纯净空气泵的阀门,氢气压力调至0.3~0.4Mpa,空气压力调至0.3~0.5Mpa,在主机气体流量控制面板上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当检测器温度大于100℃时,按《点火》按钮点火,并检查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待基线走稳,即可进样; 三、关机: 关闭FID的氢气和空气气源,将柱温降至50℃以下,关闭主机电源,关闭载气气源。关闭气源时应先关闭钢瓶总压力阀,待压力指针回零后,关闭稳压表开关,方可离开。 气相色谱使用注意事项 一、进样应注意问题: 手不要拿注射器的针头和有样品部位、不要有气泡(吸样时要慢、快速排出再慢吸,反复几次,10ul注射器金属针头部分体积0.6ul,有气泡也看不到,多吸1-2ul把注射器针尖朝上气泡上走到顶部再推动针杆排除气泡,(指10ul 注射器,带芯子注射器平感觉)进样速度要快(但不易特快),每次进样保持相

ASAP_2020_物理吸附操作

ASAP 2020 物理吸附操作 开机:先开设备的和泵的总电源,打开真空泵的开关,再打开设备的开关,最后打开电脑上的图标。 关机:先关闭电脑上的窗口图标,然后关设备上的开关,等待15min后关真空泵,最后关闭设备的和泵的总电源。 一、脱气 绝大部分样品表面在室温环境下吸附了大量的污染物 和杂质,在分析前一定要去除掉这些脏东西,样品表面必须清洁。样品在真空下加热,从而去除样品表面的脏东西。这一步称为样品脱气。 1、样品准备: A、称量空样品管的质量(去除泡沫底座质量后,将U型管套在上面称重,规范操作应将空管脱气后操作)。 B、用称量纸粗称样品质量,(选择BET模型时样品的质量

0.2 g-0.3g,当选择HK模型时样品的质量0.1g-0.2g)。 C、将所称量样品装入已称重的空样品管中(粉末样品用纸槽送到样品管中,以免样品粘在管壁上)。 D、将样品管安装到脱气站口,在样品管底部套上加热包,再用金属夹将加热包固定好,等待脱气处理。 2、将样品管安装在脱气口具体步骤如下: A、抓住样品管,在样品管头处安上连接头和密封圈,然后将样品管安装在脱气口拧紧。 B、将对应脱气口的加热包套在样品管上,用夹子夹紧防止加热包脱落。 注意:安装样品管时手应抓住玻璃泡以上部位,防止连接头滑下将样品管底部玻璃泡打碎。

2、软件操作程序设定 A、选择文件 ①对于未建好样品文件的:点击“File”→“Open”→“Sample Information”→“OK”(新建一个文件)→“Yes”→“Replace All”,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相应的文件,双击列表中的文件名进行替换,替换后重新命名。(如果所测的样品的分析方法相同,替换可以不用重新设定程序只要改变文件名就可以了)

多功能酶标仪基本操作规程

多功能酶标仪基本操作规程 一、可见与紫外光原始吸光值的直接测定方法 1、首先打开连接酶标仪的电插板上的全部开关。打开酶标仪主机背面电源线上端的开关。 2、再打开电脑开关。(注意,一定要先开仪器,后开电脑,以免仪器连接出现问题。) 3、在电脑主屏幕上选择[Magellan6]。 4、仪器自检后,酶标板托架自动伸出(注意仪器前部不要放置物品,以免档住托架的伸出)。将酶 标板按数字正确的方向(A1位于左上角)放在托架上。 5、点击仪器下部最右侧的[move plate in] 图标,酶标板将自动进入仪器中。(注意:千万不要用手 将酶标板推入仪器,造成仪器损坏)。 6、在屏幕上选Start measurement。点击绿色箭头。 7、在Select a File窗口左上角选Obtain Raw Date 然后点击绿色箭头。 8、在plate 栏中的plate definition 下拉条中,对板的类型进行选择。酶标的吸光度测定,一般情况 下选xxxxx xx Flat Transparent (x孔,平底,透明板)。(注意测定紫外吸收时要使用可以透过紫外光的透明板)如果板要加盖子,就要再选中Plate with cover。 9、在Measurements 栏内双击Absorbance ,出现Absorbance的对话框。 10、在Absorbance的对话框中: ⑴在Wavelength栏中Measurement项输入测定波长值;Reference项,在需要扣除背景波长时选中并 输入背景波长值。一般情况不选. ⑵在Multiple read per well栏中对于吸光值的测定可不选 ⑶在Read 栏中: Number of flashes 项一般选10;Settle time(使平静时间)项对于96或384孔 板一般选0;对于其他孔数的板可考虑输入适当的值;孔数越少的板,Settle time 设置时间要较长,以防止在测定过程中板移动距离大,对液面平稳的影响。 ⑷在Label栏中Name后输入你为此块板自定义的英文名;也可不设置。 11、在Part of plate 栏中,用鼠标左键拉框,选择要测定的样品孔(使待测定的样品孔变为黄色), (注意:待测孔只可横向或纵向连续选择,不可以被间断)。如果选择错误需要更改,不要做任何删除,只要再直接重新选择即可。点击本栏中的Detail 对所选的样品孔进行确认后,点击OK,(如果选孔有错误,选择Cancel 返回上页再重复以上操作。) 12、点击OK后,箭头变绿,点击绿色箭头,在Measurement 的workspace处输入(日、月、年- 自定义文件名wsp)再点击Start,仪器开始自动测定。 13、测定结束后,点击File 选择print,直接打印测定参数与结果,或在最上方Edit选择Copy to Excel, 然后打开下方出现的Excel表(显示为板式数据)并打印结果。 14、关机,退出当前界面,点击左下角Exit Megellan 回到主屏幕。关电脑,关仪器电源和插板电 源。 二、荧光值的直接测定方法 1、首先打开连接酶标仪的电插板上的全部开关。打开酶标仪主机背面电源线上端的开关。 2、再打开电脑开关。(注意,一定要先开仪器,后开电脑,以免仪器连接出现问题。) 3、在电脑主屏幕上选择[Magellan6]。 4、仪器自检后,酶标板托架自动伸出(注意仪器前部不要放置物品,以免档住托架的伸出)。将酶 标板按数字正确的方向(A1位于左上角)放在托架上。 5、点击仪器下部最右侧的[move plate in] 图标,酶标板将自动进入仪器中。(注意:千万不要用手 将酶标板推入仪器,造成仪器损坏)。 6、在屏幕上选Start measurement。点击绿色箭头。 7、在Select a File窗口左上角选Obtain Raw Date 然后点击绿色箭头。 8、在plate 栏中的plate definition 下拉条中,对板的类型进行选择。荧光酶标的测定,一般情况下 选xxxxx xx Flat black (x孔,平底,黑板。6孔板测定时没有黑板可选,可选择6孔,平底,透明板)。

化验室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布氏硬度检验操作规程 1.试件检测表面预处理 测试前对被测表面进行抛光打磨,使被测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且平整光滑,无油污,对于轴类零件,应在两端、中点三处位置进行表面打磨处理。其他零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处进行表面打磨处理。 2.启动 按下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接通,液晶屏全屏显示二秒钟后,示值显示区右起三位数字显示“00.0”;其余项恢复显示上次关机前的状态。如果要求测试参数与当前状态相符时,便可进行测试。否则应通过键盘重新设置。 3.设置测试参数 具体详情见HLN-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 4.进行测试 测试前如有必要可先使用校验试块对仪器进行检验。(要求每星期进行一次校验) 随机试块的数值是用标定过的里氏硬度计,在其上垂直向下测定5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随机试块的硬度值。 4.1加载 向下推动加载套,使冲击体被锁住。见图(1) 图(1)图(2)图(3) 4.2 定位 将冲击装置下部的支承环压紧在被测表面,要求每处被测表面的测试不低于三次。注:每两次测试点距离应≥3mm。见图(2)

4.3 启动 按动冲击装置上部的释放按钮,进行测试。 此时要求被测工件、冲击装置、操作者均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击装置轴线。见图(3)每次测试结束后,示值显示区便显示出该次测试的硬度值或强度值,同时测试次数增一。 注:若测试值显示“E”,表示超出换算范围,则本次测试无效。测试次数显示区显示的数字不变。 5.显示本组平均值 测试值应是3~5 次或更多次测试的平均值,但每组测试次数不能超过9 次,否则,前9 次测试值不予保留。按ENTER AVERAGE键,示值显示区便会显示出本组测试的硬度或强度的平均值,同时在测试次数显示区的左下角出现“Ave”提示符号,本组测试结束,再按ENTER AVERAGE键,将开始下一组的测试。 6.检查测试结果 按DELETE 键,可查看前一次的测试结果,按ENTER AVERAGE键,可查看后一次的测试结果。 偏差太大的测试值可在按DELETE键的同时按O STATE键,将其删除,则该次测试值不打印且不参与平均值计算。 7.打印记录 使打印机开关置于开启状态,按PRINT 键,打印机将自动打印出各次的测试结果及其平均值。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检验记录。 8.关机 测试结束后,关掉电源开关和打印机开关。 9.保养 9.1严格避免碰撞、重尘、潮湿、强磁场、油污等。 9.2在使用1000—2000 次后,要用尼龙刷清理冲击装置的导管及冲击体,清刷导管时先将支承环旋下,再将冲击体取出,将尼龙刷以逆时针方向旋入管内,到底后拉出,如此反复5 次,清刷后,再将冲击体及支承环装上。 9.3使用结束后,要将冲击体释放。 9.4冲击装置内绝对禁止使用各种润滑剂。 9.5定期给主机充电,一般工作8~24 小时充电一次,每次充电约8 小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精)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定性部分) 1.开机 ①打开高纯氦气钢瓶的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7kgf/cm2左右,然后依次打开GC 电源和MS 电源,点击软件[GCMS Real Time Analysis],选择用户名,登录后进入。②点击设定系统的配置。 ③点击 [Vacuum Control] 真空系统。 2. 调谐,在随即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 [Auto Startup],启动 ①点击[GCMS Real Time Analysis]辅助栏中的[Turing],打开调谐窗口。②真空稳定后,点击[Peak Monitor View],进行泄漏检验。 确认m/z18、m/z28、m/z32、m/z69的关系及确认是否漏气:通常 m/z18>m/z28,表示不漏气;如果m/z28的强度同时大于m/z18,m/z69的两倍,表明漏气。③点击[Auto Tuning Condition],设置调谐条件。 通常使用默认的条件。 ④点击[Start Auto Tuning],进行自动调谐。 ⑤结束后,输出调谐报告。

在调谐报告中确认峰形、半峰宽、基峰、检测器电压和m/z502的丰度等。一般的要求如下: 峰形:没有明显的分叉,峰形对称 半峰宽:m/z69、m/z219、m/z502的半峰宽与设定值相差0.1 基峰:在质谱图中,m/z28的强度在m/z69的50%以下 检测器电压:要求小于1.5Kv m/z502的丰度:大于2% 质量数准确性:质谱图中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相差在0.1以内 ⑥点击[File],选择[Save Tuning File As],保存调谐文件。 ⑦关闭调谐画面。 ******************************************************************** **** 注:检查漏气的方法如 1. 点击Tuning 之中的Peak Monitor View 2. 在 Monitor Group 菜单里选择[water,air],同时确认检测器的电压是 0.7Kv 。 3. 打开灯丝,观察m/z18、m/z28和m/z32的强度。如果需要比较m/z69的强度,请先关闭灯丝,选择打开PFTBA ,等待10秒钟以上,再打开灯丝。将m/z32改成m/z69。如果发现有漏气的情况,将m/z69改成m/z43。 4. 使用石油醚,在怀疑有漏气的部位检查,如果有漏气,则m/z43的峰会非常大。 5. 确认漏气的部位,进行相应的处理。

物理吸附仪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 1、Langmuir 理论 Langmuir 用动力学理论来处理Ⅰ型吸附等温线,作了如下假设: (1)吸附剂表面是均匀的; (2)每个吸附位只能吸附一个分子且只限于单层,即吸附是定域化的; (3)吸附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4)吸附-脱附的过程处在动力学平衡之中。 从而得出Langmuir 方程如下: 1m m p p V KV V =+ V ──吸附体积;Vm ──单层吸附容量;p ──吸附质压力;K ──常数。 虽然Langmuir 方程描述了化学吸附和Ⅰ型吸附等温线,但总的来说不适用于处理物理吸附和Ⅱ到Ⅴ型吸附等温线。如前所述,Ⅰ型吸附等温线反映的吸附类型可能是化学吸附也可以是微孔中的物理吸附。对于化学吸附,如负载金属催化剂的金属表面积测量是合适的,但对于一般物理吸附来说测量值往往偏大。此外,对于微孔物质如活性炭和分子筛上的吸附,是否是单层吸附还有待商榷等等。 2、BET 理论 在物理吸附过程中,在非常低的相对压力下,首先被覆盖的是高能量位。具有较高能量的吸附位包括微孔中的吸附位(因为其孔壁提供重叠的位能)和位于平面台阶的水平垂直缘上的吸附位(因有两个平面的原子对吸附质分子发生作用)。此外,在由多种原子组成的固体表面,吸附位能也会发生改变,这取决于暴露于表面的原子或官能团的性质。 但是,能量较高的位置首先被覆盖并不意味着随着相对压力增高、能量较低的位置不能被覆盖,而只是说明在能量较高的位置上物理吸附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当吸附质气体压力增高时,表面逐渐被覆盖,气体分子吸附于空白表面的几率增加。在表面被完全覆盖之前有可能形成第二吸附层或更多的吸附层。在实际情况下,不可能有正好覆盖单层的相对压力存在。BET 理论可以在不管单分子层吸附是否形成的条件下,能有效地从实验数据获得形成单分子层所需的分子数目。 BET 理论是Brunauer 、Emmertt 和Teller 在1938年提出多层吸附模型,它发展了Langmuir 单层吸附理论。他们把Langmuir 动力学理论延伸至多层吸附,所作的假设除了吸附层不限于单层而可以是多层外,与Langmuir 理论所作的假设完全相同。BET 理论假设吸附在最上层的分子与吸附质气体或蒸气处于动力学平衡之中。 BET 方程如下: 00 111(1)m m c p p V c V c p V p -=+-

酶标仪(使用方法)

酶标仪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 1.将MK3酶标仪后部的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将显示自检,基础酶联,软件版本号。 2.等待数秒后,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表示仪器正常,处于等待状态。 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心须详细阅读仪器操作使用说明书。 2.将被测样品板放入酶标盘中,同时打开与酶标仪相连的打印机开关。 3.按“测量模式”键:进入选择波长程序 荧屏显示:“基础酶联” “1.单波长检测” 按“↑”“↓”选择单波长.双波长检测. 4.按“输入”键:进入选择好的文件名状态。 若选择单波长检测, 荧屏显示:“1.单波长检测” “滤光片 405” 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波长. 若选择双波长检测, 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 “1.滤光片 450” 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第一检测波长.按”输入”键, 荧屏显示: “2双波长检测” “2.滤光片 630” 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第二检测波长.按”输入”键, 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 “无试剂空白” 5.继续按”输入”键, 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 “最终结果”(单波长无此步骤) 6.按”输入”键,返回到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 7.按”开始”键, 启动阅读功能,酶标仪对样品板开始进行测试。 8.读数完毕,被测孔子板复位,荧屏显示“正在传送数据”,等待数秒后,打印机开始打印测试结果。当打印完毕后,关闭打印机开关,荧屏回到主菜单状态。此时将

酶标仪右侧开关打至“O”即可。 二、计算机控制 1.将MK3酶标仪后部的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将显示自检,基础酶联,软件版本号2.等待数秒后,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表示仪器正常,处于等待状态。 3.在lab-35计算机的桌面上打开“思桥检验科管理系统”,输入用户名“system”及密码“system”. 4.进入系统后,选择“酶标仪”菜单。在下拉框中选择“酶标项目设置” (1)在面板当中进行单,双波长的设置,点击“仪器通迅设置”。 (2)在“仪器通迅设置”面板上,默认为单波长的方式,如要选择双波长,勾选双波长的选框。 (3)在主滤光片及副滤光片上选择相应的所需波长大小。 (4)选择完成后,点击“确认”键,系统显示“设置成功”,按“确定”退回。 (5)点击“退出”键,系统显示“酶标仪器设置成功”,按“确定”键返回到“酶标项目设置”的面板上。 (6)在“酶标仪”的下拉框中选择“酶标仪操作”,在此面板中完成读板,数据存储及打印的工作。 5. (1)点击“连机”,在状态栏显示“连机成功”,表明计算机已与酶标仪连接成功。 (2)点击“启动”,在状态栏显示“计算机远程控制成功”,表明计算机已远程控制酶标仪。如未显示此项,则读板功能不能完成,数据传输异常。 (3)顺利完成上面两项后,继续点击“读板”键,启动酶标仪读板功能。数秒后,酶标仪开始读板,完成读板后,在“状态”栏显示“结果数据分离成功”,并在面板的样品栏显示读板后的数据。(在此“酶标仪操作”面板未关闭之前,可连续读板,如关闭面板需重复“连机”,“启动“) (4)点击“入库”键,系统显示“入库完毕”,按“确定”返回。此项完成了数据的存储。 (5)点出“计算“键,系统显示“计算完毕”, 按“确定”返回。此项完成后才可以打印。 (6)点出“打印”键,完成打印到此波长选择设置成功,点击“关闭”键,退出“酶标项目设置” (7)当打印完毕后,关闭打印机开关。此时将酶标仪右侧开关打至“O”即可。

(2020)瓶口检测仪的验证

瓶口检测仪的验证

Prepared by/编制者:Reviewed by/审阅者:Authorized by/批准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日期:Date/日期:Date/日期:

1.0目的 制定瓶口检测仪验证程序,以确保其对有缺口的空瓶或椭圆瓶口瓶剔除有效性符合质量要求。 2.0范围 所有吹瓶连线生产的瓶口检测仪 3.0职责 3.1QC负责验证瓶口检测仪剔除有效性; 3.2吹瓶机操作工负责验证所必要的吹瓶机操作工作; 3.3工程部负责瓶口检测仪的调校工作; 3.4QA工程师负责制作验证所需标准样品; 3.5QA经理对本文件的有效性负责。 4.0定义 4.1 瓶口缺损瓶:在瓶或瓶胚的瓶口上沿或内外侧面存在半径超过0.5MM的缺口的瓶胚或空 瓶. 4.2 椭圆瓶口瓶:瓶口不圆呈椭圆状,且长短直径差(在1~3MM的高度范围内测量)超过 0.2MM的瓶胚或空瓶. 4.3 静态验证:在吹瓶机开机前,用瓶口缺损瓶或椭圆瓶口瓶手动验证。 4.4 动态验证:在吹瓶机正常工作状态,用瓶口缺损瓶胚或椭圆瓶口瓶胚与其它瓶胚放在吹瓶 机上验证。 5.0程序 5.1 吹瓶机操作在每次吹瓶机开机前,做好验证瓶口检测仪的必要工作后,通知吹瓶线QC. 5.2 QC各用1个缺口瓶口瓶和椭圆瓶口瓶标准样品对瓶口检测仪进行静态验证,如果能有效 剔除,就通知操作工该项验证合格,并记录在开机检查表内(注明“合格”);否则,必须通知工程人员调整。 5.3 工程人员接到QC通知后,对瓶口检测仪进行调整,直到QC复验合格。 5.4 QC每周对每台瓶口检测仪至少做一次动态验证,每次用三个瓶口缺损瓶胚或椭圆瓶口瓶 胚验证(必须100%被剔除),并记录在瓶口检测仪动态验证记录表内。 5.5 QC每2小时对剔除品进行1次统计分析,发现异常,必须进行动态验证。验证不合格,必须 通知工程人员调整,并复验合格,才可以继续生产。 5.6 QC每月做剔除品统计分析表。 5.7 QC主任每月把剔除品统计分析表发给相关人员,以便跟踪瓶口检测仪的剔除有效性. 6.0参考文献 6.1本文件支持纲要文件:生产过程品质控制纲要(R-QA-008)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操作手册

ASAP2020物理吸附仪操作手册 1.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操作指导2. ASAP2020 物理吸附仪保养指导

ASAP2020物理吸附仪操作指导 1.定义样品文件中的默认值; 2.建立待分析样品的样品分析文件; 3.定义分析参数文件; 4.准备样品; 5.安装杜瓦瓶; 6.运行样品分析; 7.输出分析结果列表文件; 8.输出分析结果等温吸附和脱附线数据;9.产生分析结果的重叠曲线;

1.定义样品文件中的默认值 首先定义待分析样品文件中的默认值,可以采用基本模式Basic 或高级模式Advanced。这样在今后编制样品文件时,可以更多采用默认值,从而节省编制文件时间。在定义默认值时,更多采用应用频次高的分析参数,样品材料,和压力表。ASAP2020 操作软件会自动生成样品信息文件名称,以及采用默认值的文件。 基本模式Basic: 按照以下步骤和路径,建立基本模式的样品文件默认值。 1)从Options菜单中,选择Sample Defaults, 将出现基本样品信息编辑窗口。 2)在Sequence栏目内,定义默认文件名字串,包含的数字部分会自 动递增,并出现在File name文件名字栏目,当你在编辑文件时选择File---Open---Sample information,就会看到。你最多可以使用8个字符串。 3)在Sample栏目的右边栏目内,输入样品标识格式。当包含符号$ 时,文件数字会出现在标识内,你最多可以使用42个字符串。

4) 在质量Mass栏目输入默认值,或输入一个近似重量即可,更精确的重量可以稍候输入。 5) 对应各项分析参数选项,点击右边向下箭头,选择默认的参数文件: . 脱气条件; . 分析条件; . 吸附特性; . 报告内容选项。 6) 点击保存Save,后关闭Close。 高级模式Advanced 在选择Options菜单中,点击选择表述方式 Option Presentation,激活Advanced 高级模式。 高级样品默认值对话窗口,类似一组索引卡片。你可以点击卡片

酶标仪标准操作规程

Infinite M200 F200多功能酶标仪标准操作规程 一. 目的 为规范多功能酶标仪的基本操作、维护保养、异常处理程序,防止人为操作失误,确保分析天平正常运转,特制定本程序。 二.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Infinite M200 F200多功能酶标仪。 三.责任 1. 本程序的实施者为多功能酶标仪操作者,各实验室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 监督。 2. 日常运行及维护、定期维护、定期点检及保养由多功能酶标仪操作者负责。 四.操作步骤 1.依次打开酶标仪、电脑主机、显示器电源,待电脑正常启动后双击打开icontrol软件。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更换率光片。 3. 选择Creat/edit a method,点击下一步。 4. 再选择是编辑一个新方法(creat new),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编辑(Edit), 选择之后点击continue进入下一步。 5.在终点检测、动力学检测、多标测定之中选择终点检测,点击下方的Measurement paraments按钮进入下一步。 6.此时会弹出一个Measurement paraments对话框,共有:检测功能模式(General)、 板型(plate)、检测参数设定(Meas. Params)、温度控制(Temperature)、振板 (Shaking)等一共5个选项。 7. 在检测功能模式下选择光吸收(Absorbance)、荧光(Fluorescence Intensity)、 发光(Luminescence)其中的一种,下面以做光吸收为例。 8.先选择光吸收, 点击Plate进入板型选项对话框,再点击Browse选择相应的板型(光 吸收用ft, 荧光用fb, 发光用fw)。 9.再点击Meas. Params进入检测参数设定选项对话框,输入或者选择相应的检测波长。 10.再依次点击Temperature、Shaking选择想要设定的温度范围及振板方式;也可不作 选择。 11.这些都设定好之后点击确定,再点击Continue进入下一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