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

规划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县人民政府

*政文【】16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各部门, 市直各单位: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 中医发展规划通知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1月25日印发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为了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2号) 、《河南省发展中医条例》、《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并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规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中西医结合, 突出中医特色, 加强标准化建设充, 分发挥我县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医工作整体水平, 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参合农民对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 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 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展目标

建立起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地方特色, 能基本满足全县人民群众需要的、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科研体系, 确保中医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使我县农村中医工作跨进全国先进行列,

主要任务指标

一、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 一) 县中医医院基本条件建设。

1.床位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

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 。

3.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规范, 符合《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

4.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 积极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5.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 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6.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 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7.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

( 二) 县综合医院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

1.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

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 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 三)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

1.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 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要求。

2.90%以上乡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它中医临床诊室( 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 , 并集中设置, 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3.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 TDP神灯、中药雾化吸

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4.设置中药房, 配备中药饮片柜( 药斗) 、药架( 药品柜) 、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 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 提供煎药服务。

( 四) 村卫生室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

1.至少配备电针仪、 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 箱) ( 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 等中医诊疗设备。

2.40%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 或者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 其它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不少于50种。

( 五) 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县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 安排专人负责, 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安排专人负责对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 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地区, 与县中医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数不少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总数的40%。与公立综合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中医药应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 一) 县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 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

( 二)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20%。

( 三) 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 四) 开展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 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 近3年辖区内县中医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培训, 培训率达到100%。

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 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成药应用水平, 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90%。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 一) 提高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开展3个省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 含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 , 形成两个以上在当地有影响的中医专科(专病)。

2.急诊科( 室) 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 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

3.制定并实施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 优化诊疗方案。

4.中医类别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及常见中药方剂应用等) 。

5.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 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 不少于60种, 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

6.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 中医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

7.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门诊处方中, 中药( 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 处方比例不低于60%, 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 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少于10种, 三级中医医院不少于30种。

8.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 平均住院日达到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求。

( 二) 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门诊、病房等诊疗工作中执行有关中医药标准规范, 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中医药服务。

2.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大于80%, 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本科室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70%, 日均门诊人次占全院日均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5%。

3.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平均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大于6次/月; 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大于80%。

( 四) 提高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1.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 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2.乡镇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 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 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3.村卫生室中医处方( 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 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 五)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在县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有专门的示教室,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 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 近3年安排过不少于30人次90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2.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 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 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

3.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 1)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 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 2)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 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 3)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 重点向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

( 六) 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

县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 结合现代理疗方法, 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四、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 一) 县中医医院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 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 ”治未病”中心) , 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并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 二) 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 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 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 三) 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乡镇卫生院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 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 对农村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

1.每个乡镇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 每年提供不少于4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 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2.每个乡镇卫生院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3.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

4.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引导农村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5.每个村卫生室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 每年不少于4次。

( 四) 乡镇卫生院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 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 , 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 五) 针对农村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 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 六) 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 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 高血压病、 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 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

( 七)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五、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 一) 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 对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 对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 县中医院、县综合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保障措施

( 一) 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 建立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制定本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 二) 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副局长, 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干部; 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全县中医药工作情况。

( 三) 中医药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 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10%以上, 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 四)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1.逐步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

2.将中医药服务项目( 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药品种( 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将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3.制定降低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等鼓励政策, 补偿比例提高不少于10个百分点, 引导参合农村居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实行门诊慢病统筹的地区, 制定应用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鼓励政策。

( 五) 加强运行管理, 建立以公益性和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 在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时, 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 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偿机制。

( 六) 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科室的管理, 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 严格执行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 七) 建立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机制, 并纳入对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得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得重点任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健康得需求,建设小康社会,指导我院中医药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快我院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结合实际,特制定《***中医医院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一、形势分析 中医药就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得过程中积累 得宝贵财富,其有效得实践与丰富得知识中蕴含着深厚得科学内涵,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得繁衍昌盛与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得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得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以满足时代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中医药医疗保健需求,就是历史赋予我们得责任。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得根本宗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得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得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得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与中药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

丰富与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与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我院得医疗保健与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确立我院在传统医药得优势地位,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得基本原则,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继承与创新并重。继承就是中医药发展得基础,创新就是中医药发展得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得学术思想与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得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得科学内涵,丰富与完善其理论与技术体系,进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中医就是中药应用得指针与开发得源泉,中药就是中医医疗保健得主要手段。中医中药相互依存得关系就是中医药学得显著特点。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与生产实践中得整体性,要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与探索方向,重视中医基础研究得作用,强调以临床疗效为基础得中药基础与应用研究,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3.战略目标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 艾滋病即后天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名为英文缩写为“AIDS”的音译。艾滋病(AIDS)在全球流行日趋广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11月21日称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4030万。2005年新增感染人数为490万,有31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目前全球每天产生15000例新的HIV感染者,有8000人因AIDS而死亡。每年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感染上HIV。该病于1981年6月在美国首先报告,迄今已蔓延到世界近百个国家,我国也不例外,1985年6月底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AIDS病例。我国自1994年以来AIDS病例数和HIV 感染者数迅速增加,全国各省区无一幸免,但以云南、新疆、四川等地最为严重。截至2005年8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254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0158例,累计死亡7643例。到今尚无理想的治疗AIDS的方法。 该病临床症状呈多样化,有的患者只有感冒症状,但并不发病,而成为无症状带毒者。有的患者有发热、头痛、咽炎、咳嗽、皮疹、肌痛、关节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抽搐、肿瘤、严重的二次感染以及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还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表现。最后因病人的免疫系统崩溃而迅速死亡。该

病的特点是:传播、蔓延快,且大多数是由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所传播,不易觉察。潜伏期长,一般为6个月至2年,不易早发现、早诊治。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大多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据目前研究所知,该病是T细胞白血病毒Ⅲ型(HTLV-Ⅲ)感染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是血液传染,以及围产期母婴传播,其他如眼泪、唾液等也有传播作用。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性传播,对血库血及血制品供血者进行病原体病毒检测。该病的病因、病机尚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难题,我国已组织中医药专家在国内外参加防治该病的研究。 就当前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不论中医或西医想把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彻底清除干净,还是很困难的。西医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叠氮胸苷(AZT)、拉米夫定、茚地那韦等。另外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即鸡尾酒疗法。其作用是直接针对靶心,控制病毒的数量和病毒在体内的发展。甚至能达到病毒在血液中检测不出来,但尽管如此,艾滋病病毒并没在体内彻底消失。西医虽然疗效肯定,可以把病治成慢性的可控制性疾病,但因价格昂贵使得其覆盖率有限,加之有耐药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不宜大面积推广。据调查,艾滋病感染者服用“鸡尾酒”套餐后的普遍反应,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四肢发麻、腹痛腹泻……在河南地区有40%的病

扎赉特旗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扎赉特旗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扎赉特旗卫生局 2016年至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使我旗卫生事业适应社会经济体制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兴安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要求,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旗卫生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集中精力发展我旗卫生事业,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旗居民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卫生资源现状 1.卫生服务网络。全旗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91个。其中:旗级医疗卫生机构9个(即旗疾控中心、旗人民医院、旗蒙医医院、旗中医医院、旗妇幼保健院、旗结核病防治所、旗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旗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旗健康教育所),驻旗医疗机构4个,苏木

乡镇卫生院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乡村一体化管理嘎查村卫生室202个,个体诊所152个。 2.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系统实际在职1549人,在编803人,招聘746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70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人员59人,中级职称人员236人;初级职称806人,及无职称人员25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1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340人、大学专科学历人员548人、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348人;执业(助理)医师615人,注册护士388人。此外,202个乡村一体化管理嘎查村卫生室均配备了1名乡村医生。 (二)卫生服务现状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一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旗新农合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建立健全了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参合农牧民人均筹资水平由2010年140元提高到2015年470元,参合率由90.3%提高到98.9%。新农合各项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并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2011年,我旗借鉴云南省禄丰县的支付模式,全盟率先推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开展了住院按床日付费和门诊统筹总额预付制,建立医疗机构自我费用约束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提高实际补偿比例和参合农牧民受益水平,减少对医生诊疗行为和用药的过多干预,简化操作和管理程序,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旗县,我旗先后承办2次全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设计说明

附件2: 中医药治疗册床技术方案 1.前言 2004年1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的要求,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中医药骨理局中坦合作艾滋病研究治疗项目十七年积累的中医药治疗经验,结合我国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和全国中医药界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的经验起草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初稿。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又多次组织了全国治疗艾滋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论证,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此《方案》已在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顼目中初步试用,反映良好。 本方案的重点在中医药对艾滋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中医辨证分型和临床有效治疗方药的介绍。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等容,请参见附件1《艾滋病诊疗指南》,在此不再赘述。 2 ?临床分期及其病理机制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2.1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抵抗,此期或为邪毒犯表,郁于騰理,表卫失和,出现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或邪毒入侵犯肺,出现壮热、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等表现;或皮毛宣泄失畅,邪毒郁于肌奏,而见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肝脾肿大等,约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总之,此期正邪相搏,但正暂能胜邪。感染之初HIV大量复制,CD4细胞急骤下降,之后HIV复制被相对抑制,CD4仍能恢复至500/mm3或更高。从HIV侵入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窗口期,约2周-12周。 2.2潜伏期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在经历了急性感染期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期,有的人感染后没有急性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的感染者虽然称“无症状”,是指尚未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并非绝对无症状。此期,正邪相当,正邪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但正气逐渐被损耗,阴阳、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凤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卫生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民生工程为重点,全面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入手,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06 年11月,我县被陕西省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 2007年9月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2009年获得免疫规划省级先进县称号。2009年,获得全市妇幼卫生先进县称号。 (一)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结合“5.12”地震灾后重建,投资0.4亿元,完成了12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为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建成了锅炉供暖和洗浴设施、90%的乡镇卫生院新建了职工宿舍,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县妇保站大楼竣工, 96所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任务达标。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强力推进。 建立并完善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参合人数逐年增加,稳定在每年2万户7万余人参合,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十一五”期间,共为2.6万人次住院农民报销医药费用2381.3万元,为26.4万人次报销门诊医药费用266.5万元。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2010年5月县财政自筹资金200万元在县农合办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办公室,从而建立起了覆盖城乡、标准统一、程序简便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截止2010年12月,办理大病二次救助220 人次,兑现救助资金110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三)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强化。 “十一五”期间,通过构筑坚强有力的传染病防治屏障,实现了“五苗”接种率达95%、“两脑”接种率达90%的工作目标。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2008年为9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100%,婴儿死亡率由1992年的41.7‰持续下降至2010年的10‰。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0”基线,“降消”项目执行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008年,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免费婚检工作,提前启动了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四)专业技术队伍有力加强。 依托省政府“十一五”人才振兴计划,先后招录64名大中专医学毕业生,全部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同时,利用各种项目,搭建各种平台,采取集中培训、脱产进修、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在职医务人员培训,使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卫生人才队伍现状有所缓解。 (五)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狠抓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视病人为亲人,为病人送温暖”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六)老百姓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2010年开始,对乡镇卫生院所有药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加价销售,规范药品采购途径、保障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努力缓解百姓用药负担和看病贵的问题。 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城乡中医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得到改善。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高,特别是在防治非典的战役中,中医药的作用得到社会的公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评价;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药学术得到继承与创新,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一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文献得到挖掘和整理,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和民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得到继承,一批学术特点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形成了全社会、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格局,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药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人员素质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院校教育规模不断拓展,建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扩大了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率,提高了中医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中医药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中医药立法列入日程,24个省(区、市)颁布了地方性中医药法规,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层次进一步提升。“十五”期间,政府间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与16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专门的传统医药双边合作协议;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政府卫生部门与我国签订了包括传统医药内容的合作协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 中医药事业发展状况简表

2016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汇报材料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对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检查督导工作安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概况 上蔡县古为蔡国,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全县151万人,辖22个乡镇及四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29平方千米。201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0亿元。 上蔡县中医院成立于1985年,是在原城关卫生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现为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基地。全院现有在编职工33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人,中级职称人员68人。设立床位900 张。 医院新区建设始于2007年,占地127亩。艾滋病病房大楼于2011年4月投入使用,病房大楼投入3960万元,建筑面积19650平方米,2014年投入使用,楼内配有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床头呼叫、空调、暖气、程控电话、闭路电视、淋浴等医疗及生活设施。门诊楼设计13600平方米,正在装饰。驻马店市关爱治疗中心艾滋病外科楼项目总投入4000万元,已经破土动工。 医院内设科室有: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外一科、外二科、中风科、康复科,骨伤科、妇产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功能科等近二十个科室。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科、心脏介入治疗科、中风科是我院的特色治疗科室。 医院现有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韩国三星麦迪逊VIO四维彩超、日本格林巴斯电子胃镜和电子结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电子宫腔及阴道镜、利普刀等大型先进设备。 2015年,全院总收入7793.2万元,其中补助收入720.3万元,医疗收入6870.9万元,其他收入202万元。总支出7690.2万元。门诊54022人次,住院10108人次,手术1127台次,床位使用率达到80%。 二、项目基本情况 按照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办公室的要求,我们于2004年10月在全县范围内筛选了304例符合要求的病人为救治对象。根据省中管局统一部署,我县在2006年6月和2009年7月又分别筛选病人123人和448人,这些人主要是应用抗病毒药有禁忌症者或服抗病毒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不能继续服用的,且CD4细胞在300个以下的艾滋病病人,2015年6月,应广大患者要求,向上级申请后同意新增加654人入组。四次入选人数共有1529人,其中男660人,女869人。CD4≤200个的357例, 201≤CD4≤350个的321例,CD4≥351的829例,未查12例。单服益艾康胶囊的病人409人,其中男142人,女267人。年龄16周岁以下的8人,16-60岁的378人,60岁以上的23人。合服抗病毒药的1120人,男424人,女696人。年龄16岁以下的7人,16-60岁的1089人,60岁以上的24人。项目病人涉及5个乡15个行政村,分别是芦岗乡(李斯楼、刘楼、谢庄、黄尼庄、董寨、文楼、程老)、齐海乡(牛庄、魏桥)、黄埠镇(蔡埠口)、邵店乡(丁楼、后杨、郭屯)、五龙乡(高白玉、孟楼)。经过这10年的跟踪治疗(以中成药益艾康为主配合辨证论治的汤药),患者临床症状普遍减轻。截止到今年6月份该项目现有人数1288人,死亡183人,脱落58人,长期外出务工259人。单用益艾康132人,合服抗病毒药1035人,服益艾康加中药的64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XX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是XX市热河黄芩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增收、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XX市委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状况 (一)现状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落实,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XX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并且由野生逐步转为仿野生人工种植。2012年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品种主要包括黄芩、桔梗、枸杞、白芍、五味子等20余种,其中黄芩2.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6%,成为我县主打品种。全县年产中药材0.3万吨,总产值0.6亿元,纯收入0.45亿元。我县中药材种植以林(果)药间作、林果树下种植为主,多为露地直播,亩平均种植成本800-1000元,亩平均产值5000元,亩纯收入4000元,一般按3年生产周期计算,亩年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全县中药材发展大部分以农民自主种植经营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生产大户规模种植,这种模式优点是土地集中连片,便于经营管理,技术到位率高,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缺点是如果经营管理水平差,容易亏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全县已成立三家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均为县级示范社。目前中药材产业化程度较低,仅有XX金仓中药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一家中药企业,现正在申请GMP认证,尚未正式投入生产。在市场销售方面,我县先后

与亳州市北源药材公司、安国市药材公司、XX颈复康药业集团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中药材产后销售得到了保证。经调查,我县80%中药材销向安国等中药材批发市场。 (二)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XX县境内东、南、北三面环抱XX市,距市区35公里,西南邻京津秦,东北接辽宁、内蒙古,交通便利,随着XX 市“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优越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2、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94.6%,属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两热同季和局部气候差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空气质量好,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非常适宜优质中药材特别是热河黄芩的生长。 3、林下土地资源丰富,政府重视。XX县退耕还林面积累计达到26.4万亩,发展林(果)药间作和林下经济,土地资源充足。县委县政府对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地,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一直非常重视。 4、生产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几年来,XX县不断加大中药材发展力度,中药材发展面积逐年加大,品种不断增加,品种结构日趋合理、完善,农民收入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户参与率逐渐上升。 5、服务体系全,技术有保证。XX县先后与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中医大学、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XX医学院中药研究所、XX旅游职业学院燕山药材研究所、XX颈复康药业集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常年聘请XX旅游职业学院李世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农牧局现有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质,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XX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XX市卫生强市建设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群众的健康状况得以明显改善,卫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彰显,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反映人群主要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有了较大提升,一是孕产妇死亡率为1.94/10万,比“十一五”下降了4.86个十万分点;二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比“十一五”下降了3.25个千分点,三是2015年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9.27

岁,比2010年提高了2.28岁,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 (二)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我市先后启动了卫生部的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市、五县两区列为省农村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唯一试点市三个层次的改革试点。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为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努力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一个由政府引导、集体资助、居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协调发展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和新居民的“医保”全覆盖。全市合作医疗政策实行“十一个统一”(注1)[1],建立了筹资动态增长机制,从政策措施上确保到2015年全市合作医疗人均总筹资额在300元以上,筹资额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以上的目标,5年全市总筹集资金21.84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4.16亿元,政府投入比重从2010年的54.55%提高到2015年的64.5 3%。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从2010年的90.84%提高到2015 年的97.97%,5年总补偿金额22.4亿元,累计有3003.25万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偿。对参保农民开展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2015年开始的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参检人数106.79万人次。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及住院补偿率、住院结报率、门诊结报率三项指标列全省前茅。

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类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引起的感染者免疫缺陷,继而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多种临床表现、死亡率极高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鸡尾酒疗法”的出现,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是医学界至今仍未能研究出彻底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临床实验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民族特色。治疗主要从抗HIV、提高患者免疫力、缓解抗病毒药物副作用三方面切入。 1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无关于”艾滋病”的记载,但从中医学的理论出发,分析艾滋病的发病不外”外邪入侵”、”正气亏虚”。邪毒入侵是发病的外因,机体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因。其基本病机是邪毒耗伤正气以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 2 中医药抗HIV的研究 2.1甘草甘草中所含的甘草甜素(GL)可抑制病毒的抗原表达,抑制HIV 的复制,直接抑制率高达98%。[1] 2.2虎杖蒋岩[2]对以虎杖为主的中药治疗艾滋病进行研究发现虎杖具有抗HIV作用。 2.3黄芩黄芩提取物黄芩甙有抑制HIV逆转录酶和细胞病变的作用,静滴黄芩甙元可使AIDS患者P24抗原下降,T4淋巴细胞上升。[3] 2.4天花粉:有文献报道天花粉提取物天花粉蛋白在体外能选择性的杀伤被HIV侵犯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正常T细胞有保护作用,使其免受HIV感染。 [4] 2.5苦瓜研究人员发现从苦瓜中提取的α-苦瓜素、β-苦瓜素及MAD30等有效成分能灭活HIV核糖体,可抑制HIV蛋白表面活性并能选择性杀死被HIV感染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5] 2.6复方SH 复方SH是罗士德教授及其研究组根据中药筛选的结果调制成功的”中式鸡尾酒”,选用桑白皮等5味中药组成。在接受治疗的28例AIDS患者中,有9例体内HIV载量显著减少,16例HIV载量变得稳定,3例无效,其控制HIV-1载量总有效率达89%[6]。所含活性成分桑根皮素及其二聚体具有抗HIV的活性,主要作用是抑制HIV蛋白水解酶和逆转录酶的活性,可增强NK 细胞的活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7]。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提出背景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北临汉江,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也是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如木瓜、黄姜、天麻、二花、杜仲、五味子、葛根、柴胡、玄参、独活、淫羊藿、五倍子、升麻、丹参、绞股蓝、何首乌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白河中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近年来,白河县将强县富民做为战略部署来抓,发展木瓜、黄姜、畜牧、林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并以此推动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深入,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弃粮种药悠然兴起,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实现了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据相关调查,截止2009年12月,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原料药4.5万吨。因此,我县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 一、中药材种植的意义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

但白河地处西北内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安徽亳州、河南信阳、广西玉林及本省西安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白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由 立足白河,实事求是,寻求白河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是白河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展望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白河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加工生产潜力,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2009年产量鲜药材达4.5万吨,根据白河土地资源状况,结合退耕还林,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0万亩,年产中药材可达15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5万亩,年产亩效益0.24万元以上,产值可达3.6亿元,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为此中药材种植将成为白河主导产业的有以下几点: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 规划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县人民政府 *政文【】16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各部门, 市直各单位: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 中医发展规划通知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1月25日印发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为了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2号) 、《河南省发展中医条例》、《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并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规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中西医结合, 突出中医特色, 加强标准化建设充, 分发挥我县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医工作整体水平, 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参合农民对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 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 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展目标 建立起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地方特色, 能基本满足全县人民群众需要的、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科研体系, 确保中医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使我县农村中医工作跨进全国先进行列, 主要任务指标 一、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 一) 县中医医院基本条件建设。 1.床位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 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 。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News: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 -------------------------------------------------------------------------------- 作者: 来源:搜狐网发布者: 刘斌日期: 2006-08-07 “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标准化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化逐步成为各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措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近年来,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各具特点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力度和掌握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作为战略的重点。随着传统医药巨大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迅速普及,中医药标准化的国际呼声和需求日益高涨。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传统医药决议的引导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纷纷开展了传统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中医药标准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研究方案说明

附件2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 (试行) 1 .前言 2004年1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的要求,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坦合作艾滋病研究治疗项目十七年积累的中医药治疗经验,结合我国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和全国中医药界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的经验起草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初稿。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又多次组织了全国治疗艾滋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论证,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此《方案》已在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初步试用,反映良好。 本方案的重点在中医药对艾滋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中 医辨证分型和临床有效治疗方药的介绍。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 床诊断学等内容,请参见附件1《艾滋病诊疗指南》,在此不再赘述。 2?临床分期及其病理机制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2.1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抵抗,此期或为邪毒犯表,郁于腠理,表卫失和,出现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或邪毒入侵犯肺,出现壮热、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等表现;或皮毛宣泄失畅,邪毒郁于肌奏,而见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肝脾肿大等,约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总之,此期正邪相搏,但正暂能胜邪。感染之初HIV大量复制,CD 4细胞急骤下降,之后HIV复制被相对抑制,CD 4仍能恢复至500/mm 3或更高。从HIV侵入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窗口期,约2周-12周。 2.2潜伏期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在经历了急性感染期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无 症状期,有的人感染后没有急性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的感染 者虽然称“无症状”,是指尚未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并非绝对无

医疗卫生发展工作计划

医疗卫生发展工作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根据《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调研督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卫生发展情况,现将医疗卫生近期发展提升计划如下:(一)推进标准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区卫生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四级医疗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流程规范”的目标。1、2014年完成河西、拉日马、乐安、甲拉西、洛古5所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同步推

进内涵建设;以前村卫生室项目点多、分散,投资少,实施难度大的实际困难,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将滞留资金打捆,拟建设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购买医疗设备,完成雄龙西乡提坝村、沙堆乡科查村、如龙镇高山村、洛古乡亚所村、麻日乡麦坝村5所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2015年前启动县疾控中心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及业务用房建设,日巴、饶鲁、友谊、银多、雄龙西、和平6所卫生院标准化建设。3、2016年前启动县妇幼保健院、县计生指导站业务用房新建项目。4、2016年完成全县所有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内涵建设。5、2016年前完成30所高海拔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二)加快推进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应急、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着力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健全工作规范和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精)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6-------2020) 为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充分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创中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局面,完善中医医疗保健体系,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五年发展规划。 1 五年建设与发展纲要 1.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体现“仁爱、诚信、敬业、奉献”的服务理念,从实际出发,坚持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 1.2工作目标 1.2.1完成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业务用房的需要。 1.2.2再创建1~2个省级重点专科。 1.2.3申请并完成1~2个市级中医药科研项目。 1.2.4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占门诊处方的比例每年提高2个以上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达到60%以上。 1.2.5完成中医药人才的新老更替和储备,使中医人才配备更加合理、完善。 2 任务及措施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2.1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 2.1.1制定具体措施,坚持以中医为主,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年度计划

2.1.2落实政府扶持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政策,建立新形势下方便群众的诊疗模式 2.1.3重点培养中医重点专科和中医药人才,并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2.1.4每年进行一次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的调研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2.1.5对中医药特色指标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 2.1.6制定行之有效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及考核制度、考核指标、绩效方案 2.1.7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制定制度、培训方案等具体措施 2.2队伍建设方面 2.2.1按国家有关规定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并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 2.2.2医院领导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并要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2.2.3制定并逐步完善中长期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和规划,制定有优化中医药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的年度计划并实施 2.2.4组织并实施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的选拔与激励机制 2.2.5完善师承教育计划和措施的落实工作 2.2.6完善医师的定期考核培训、达到有关要求的比例,并建立中医药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记录要完整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德文韦德 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中医发展基础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教授在中医战略书中为民间中医鸣锣开道,申报不平,讲了公道话,为民间中医出了一口气。百年来对民间中医的打击、压制、排挤,甚至采取消灭的态度,给中华民族医带来了极大的抹杀。不然的话,世界关注的艾滋病,在中国民间中医早就得到解决了。看了中医战略书,知道了天下还有敢想敢干的七路民间中医,冒着非法行医的罪名和被感染的风险,进入艾滋病高发区,无偿的给患者治病。有600名患者获得了显著疗效,他们的行动给我树立了榜样和鼓励,增强了我对治疗艾滋病的信心。我在用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的问题上,就有人取笑过我,说世界上还没有谁能研究发明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凭你民间中医的几味草药能根治艾滋病,简直是异想天开,想必是癞**想吃天鹅肉罢了,谈何容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抱着不服气的心态,十几年来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弘扬祖国五千年的中医学优良传统,为民间中医生辉,有了这种精神支配,参阅古今中草药典籍,寻找能杀灭艾滋病毒的中草药,终于在临床实践研究中,找到了几味

能有显著杀灭艾滋病毒的主要药物。中草药在历来的温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草药临床于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抗艾滋病活性较强的中草药,能消炎杀菌,益气活血,又能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愈艾滋病的目的。艾滋病毒在机体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至今无满意治疗措施,引起全人类的重大关注,现在不得不把治疗艾滋病的希望寄托在民间的中草药上。 一、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自然过程 1、血液传播 输入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骨髓和器官移植,以及共有带有艾滋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2、性传播 以异性性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或西方国家同性恋的传播方式。 3、母婴垂直传播 婴儿在母体内是血脉相连的直接感染和遗传。 要正确认识艾滋病,不要对艾滋病产生恐惧,实践证明对艾滋病人的一般接触,握手,拥抱,共乘交通工具,公用游泳池,马桶,门把,电话及餐具,唾液,蚊虫叮咬是不会产生传染艾滋病毒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