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口油区电网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设浅析

河口油区电网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设浅析

河口油区电网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设浅析
河口油区电网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设浅析

河口油区电网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设浅析

[摘要]河口供电管辖22座变电站,分布在河口油区各个方位,呈整体分散、相对继中的特点,而从事变电运行工作的值班人员只有110多人,缺编严重,而且,由于近几年油区新建了好几座大型的化工厂,空气污染严重,部分值班员的身体健康收到严重威胁,若按以前的变电站有人值守运行模式,将难以实现对各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因此。建设河口油区电网的集控站自动化系统,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总公司也将河口油区电网的集控站建设提上了日程,进行着初步的方案讨论,本文就对集控站的建设进行了简单阐述,并从集控站运行管理的角度,介绍了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成后运行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油区电网;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设;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173-01

1 研究背景

河口地区电网目前是以220kv盐镇变、新孤变、沾化局所属110kv 滨海变为主要电源端的供电体系,2010年供电量6.11亿kw.h,电网最高负荷8.9万kw。共管辖22座变电站,整个电网横跨两县一区十二个乡镇,覆盖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呈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特点,而从事变电运行工作的值班人员只有110多人,缺编严重,建设河口油区电网的集控站自动化系统,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

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前言 为规范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及改造工作,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促进配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实现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在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广东配网的现状、运行管理需求及发展需求,提出了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指标要求,适用于广东电网各级供电局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建设及改造工作。 本规范由广东电网公司生技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主要起草人员:黄邵远、段新辉、余兆荣、赵永发、高新华、谢善益、吴国沛、陶文伟、邹国惠、张喜平、黄剑眉、孙浩、化振谦、曲毅、吴强、陈家桐 审核:马辉、温柏坚 审定:张文峰 批准:徐达明

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描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应用功能、性能指标、系统配置及与其他系统数据接口等。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电网所辖各级供电局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改造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814-2002 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 13730-2002 3)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5号令) 4) 《配电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5) IEC6197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6) IEC61968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7)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721-2000 8) 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2002 9) 《广东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10) 《广东电网10千伏及以下配网自动化规划技术原则》 11) 《广东电网二次防护方案实施细则》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规划*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需求分析* .1 现状与需求* .2 设计原则* .3 规划目标及依据* .4 设计内容* 第三章主干网架构* .1 电力通信特点* .2 通道方案设计* 第四章主站系统* .1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规划* .2 变电所端的规划* .3 调度自动化系统计划费用* 附录1.选择县级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 附录2.交流采样RTU与直流采样RTU性能的比较*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规划 引言 近几年,无人值班变电所在国内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对提高供电企 业的劳动生产率,按现代企业的要求实现科学管理;对提高电网和

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水平;对降低变电所的建设成本,都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化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度管理的发展方向。根据省局和国调中心的有关文件精神,县级调度自动化工作应把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 电力部(原能源部)对县级调度自动化工作非常重视,曾先后几次发文对县调自动化的技术规范做了规定和要求(请参阅部颁有关文件);在当时,这些技术规范是先进的、科学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通讯技术近几年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供电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生产自动化管理的观念已有革命性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规范已暴露出其明显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 建立供电企业计算机管理网络已是大势所趋,硬件条件也已基本形成。用电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等已在许多县级供电局投入使用,MIS系统和EMS系统等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并已有成熟的产品出现。那么,如何看待和处理各计算机子系统尤其是调度自动化系统与企业管理网之间的关系,作出一个全面、完整、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企业管理网的基础,起着核心重要的作用。因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所采集的数据是供电企业生产和用电管理的基础数据;建立一个通信网络,周期长、耗资巨大,不可能重复建设,所以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建立的通信网必将是企业计算机管理网的通信骨干网。我们必须全面、整体地考虑这些问题,利用最新科学技术,制定最佳方案,在不增加很大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并且为逐步实现一个性能完善、功能强大的企业管理网提供技术上的保证。 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向实用化迈进的过程中,新生事物不断出现,MIS 系统和EMS系统又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何看待和处理SCADA 系统与MIS系统、EMS系统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对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一个挑战,同时对那些正在考虑建设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单位提供了一个机遇,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充分考虑MIS系统、EMS系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通道的要求,在系统规划、通道规划、功能配置上可以更全面,起点更高,从而少走弯路,加速发展。 本规划设计方案全面分析了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企业计算机管理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考虑了MIS系统、EMS系统等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极其通道的要求和影响,系统规划设计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一步到位的基础上,力求将整个电力企业的计算机都纳入整个企业网中,实现统一规划、分块工作、异地互联、整体管理,并为将来的应用扩展和系统的升级预留接口。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细则

临沂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运维管理细则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二〇一三年四月

前言 为规范临沂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水平,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结合临沂供电公司配电网运维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由临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桑田李兆平郑大伟 审核: 李彪 审定: 黄振华 批准: 林凡勤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术语和定义 (2) 5职责和权限 (2) 5.1总则 (2) 5.2运维检修部职责 (3) 5.3调度控制中心职责 (4) 6要求 (5) 6.1 配电自动化主站 (5) 6.2遥控操作 (9) 7缺陷管理 (10) 7.1缺陷分类 (10) 7.2 缺陷处理响应时间及要求 (11) 7.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12) 8配电自动化运行指标 (13) 8.1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 (13) 8.2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计算公式 (13) 9附则 (15)

1目的 为规范公司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运维管理,提高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运行水平,确保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为配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有效的手段,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临沂供电公司投资的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新扩建、改造、运行的以及用户投资建设移交临沂供电公司管理或接入临沂供电公司公备配电网络的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系统的建设、验收、投运、运维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规范性引用文件 DL/T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Q/GDW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GDW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513-2010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514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567-2010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Q/GDW626-2011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DB 37/T 2216-2012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管理办法

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集控站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集控站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作者:宋兴旺, 庞鹤龙, 张黎元 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供电分公司,30006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张东英.葛亮.杨以涵.周孝信.Zhang Dongying.GE Liang.Yang Yihan.Zhou Xiaoxin500 kV综合自动 化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电网技术2001,25(6) 以南昌50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仿真培训系统为例,介绍如何根据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仿真培训系统的仿真范围、仿真模式、培训内容及其实现方法,阐述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间隔层、变电站层和电气主设备这3部分的仿真设计要求.这些内容不但能作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仿真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开发后的测试标准,而且也适用于开发中心集控站的仿真培训系统.因此,纯软件的仿真模式更适合于应用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更新较快的仿真对象. 2.期刊论文张锦萍.石慧利35KV/6kV综合自动化仿真变电站培训系统及应用-现代企业教育2006(8) 中原油田35KV/6kV综合自动化仿真变电站是一套采用物理方式实现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培训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真实的变电站培训环境,具有变电站倒闸操作、微机保护装置、后台监控软件的操作及组态、变电站事故处理和一、二次故障处理的培训功能.可完成对变电站值班员、变电检修工等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鉴定、考核,大大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并收到可观的企业经济效益. 3.学位论文张伟综合自动化在35kV/6kV变电站设计和应用2008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发展,按间隔配置设备、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体系己成为必然趋势,笔者回顾了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 ,分析了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了继电保护和监控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一体化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以乌石化化纤厂总降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为课题进行了工程设计和相关理论研究,介绍了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研制过程。论文在在第二章中介绍了系统设计研究原则、设计研究内容,技术功能要求。主要研究了乌石化化纤厂总降压站一次线路及设备,随后提出了对各设备保护和监控功能的要求,最后介绍了乌石化化纤厂总降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的结构设计情况和实施后设备布置情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本文在第三章中介绍了其硬件组成,硬件工作原理,硬件之间接口方式,和满足CPU控制要求的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从而全面了解了综合自动化硬件系统的特点和各部分所执行的功能。在第四章中以变电站中重要的元件—变压器为例介绍了其保护要求和实现特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和算法、如何用软件来实现变压器的综合自动化保护。在第五章乌石化化纤厂总降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改造实施时采取的不停电改造方案,以及问题和解决办法。在第六章中对乌石化化纤厂总降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实际运行结果证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和变电站无人值班技术是变电站监控和保护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论述了此次综自改造的技术特点、技术关键和创新点论述了改造中的难点及解决措施,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4.会议论文吴颖欣.牛建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磁干扰与防护设计2006 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以及系统通信技术构成了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占地面积少、设计、运行、维护简单等突出优点.但大量电气、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ensitivity-EMS)已成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使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既不受外来干扰影响,也不对所处环境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维持共存的电磁环境、相互兼容,均能正常工作,是变电站设计必须解决的课题.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减少自身对环境产生的电磁污染,许多国家都颁布了电磁兼容性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设立的围际无线电干扰特委会(CISPR)于20世纪60年代制定了系列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限制标准.80年代后,我国参照CISPR标准制定了若干相关国家标准.而今,抗电磁干扰和防护设计已成为变电站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电磁干扰源与电磁干扰的传输方式,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磁干扰的防护技术与措施。 5.期刊论文刘伟平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改造工程的设计分析-硅谷2009(8) 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改造工程设计过程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新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的应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分析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改造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新标准及规范、新产品的方法. 6.期刊论文夏红光11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蓄电池容量的计算-继电器2004,32(18) 分析了11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特点及与常规变电站的不同,认为不能按常规站的经验来选择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蓄电池容量,而应该在对站内各种直流负荷进行详尽分析、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计算蓄电池组的个数和容量.该文介绍了其计算过程,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蓄电池容量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7.学位论文刘博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2004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系统正向高参数、大容量、超高压快速发展,500kV电网已形成环网并成为我国电网的主网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山东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500kV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本文针对山东500kV电网目前建设和运行管理状况,对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先在总结了当前山东电网500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对山东 500kV变电站实施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进行了规划.然后对实现 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施,对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控制站及分控制站进行了主要系统的配备和实现,包括实现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辅助系统如变电站的在线监测、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运行监控中心的辅助决策等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人值班的运行监控中心、集控站及操作队的运行管理模式,以适应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集中监控的需要.运行表明山东电网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条件已经成熟,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8.期刊论文陈志军.李剑刚.高宏伟.CHEN Zhi-jun.LI Jian-gang.GAO Hong-wei50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防误 闭锁应用-继电器2006,34(18) 防误闭锁装置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阐述了变电站对防误闭锁装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传统防误闭锁装置的特点,并针对其不足之处,重点介绍了利用综合自动化装置实现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的实施方案.通过以运行中的500 kV张家港变电站为例,证明综合自动化防误闭锁系统在各种可能操作方式下都能实现可靠的防误闭锁功能,同时也提出了其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9.期刊论文张锦萍综合自动化仿真变电站培训系统的应用-内江科技2008,29(5) 中原油田35KV/6kV综合自动化仿真变电站是一套能够提供真实的变电站培训环境,集倒闸操作、微机保护装置、后台监控软件组态及操作、变电站一、二次故障处理等培训功能,可完成对变电站电气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对提升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油田电网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集控站SCADA软件功能

集控站SCADA软件功能 实现SCADA系统的各种功能如下: 1数据采集及处理 1.1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类型 ●模拟量: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总加、电流、电压、 变压器温度和档位及系统频率等。 ●状态量:如断路器开合位置信号、主要刀闸开合位置信号、 事故总信号、继电保护动作信号等。 ●计算量:数学及逻辑运算等导出的量。 ●事件。 ●报警。 1.2 数据采集及处理的功能 ●既能通过RTU,也能通过计算机通信采集数据。可接受同步、 异步信号。 ●信息传送应采用错误检测码。 ●集控站主站定时对所有RTU及计算机通信对象的全部信息 进行扫描,采用遥信量变位优先传送等技术,保证实时性和 减轻通信负载。 ●实时数据处理中的模拟量以2至10秒(可调)的周期进行更 新。 ●全部测量值应带有表示数据状态的标志码。 ●对采集的全部测量值进行合理性检查及处理。

●当电网状态改变或电网进入异常状态,主站发出报警并更新 数据库。 ●具有对电网发生的事件进行顺序事件记录(SOE)、显示及打 印输出的功能,SOE可定义并更改。 ●对远动装置(RTU) 及计算机通信对象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其 状态可分为正常、停用和故障三种,并统计RTU及计算机通 信对象运行率。用户可直观、方便地浏览通信状态、通信质 量以及各种通信指标。 ●对运行的远动通道进行监视,在主通道故障时,能自动切换 到备用通道上,主、备通道可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当主备 通道都发生故障时,通道处理软件应能不断地监视两个通 道,任一通道恢复正常,都能自动恢复通信功能。用户可通 过CRT设定主通道。可实现通道运行率及误码率的统计及显 示。 1.3数据处理 (1) 模拟量处理 ●工程值转换和替代处理(自动旁路代)。 ●限值检查/校验。 ?对系统中的测量值和计算值(特别是重要测量值)进行越限 监视,限值级别分为四等。用户可自行定义严重级别名称, 并可任意选择严重级别和一对上下限值。对于某类测量值, 可分不同的时段,定义不同的上下限值;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试行)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试行)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挥其效益,使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尽早实用,并成为生产力,现制定《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该《要求》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网、省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 (一) 基本功能。 1.安全监视: (1)电网主结线及运行工况。 (2)主要联络线电量。 (3)实时发电功率与计划发电功率。 (4)全网、分省或全省,分区的实时用电负荷与计划用电负荷。 (5)重要厂、站及大机组电气运行工况。 (6)异常,事故报警及打印。 (7)事件顺序记录(SOE)。 (8)电力调度运行日报的定时打印。 (9)召唤打印。 2.自动发电控制(AGC): (1)维持系统频率在规定值。 (2)对于互联系统,维持其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及交换电量在规定范围内。 (二) 主要考核指标。 1.安全监视: (1)电网中统调发电功率总加完成率基本要求:≥90% 争取:≥95% * (2)电网中绕配用电负荷总加完成率基本要求:≥90% 争取:≥95% * (3)电网主结线及联络线功率采集完成率基本要求:≥95% 争取:100% * (4)主要联络线交换电量采集完成率基本要求:≥95%

争取:100% * (5)远动系统月平均运行率基本要求:≥95% 争取:≥99% * (6)事故时遥信年动作正确率基本要求:≥95% 争取:≥99% * (7)计算机月平均运行率基本要求:单机系统≥95%; 双机系统≥99.8% (8)85%以上的实时监视画面对命令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5秒。 (9)调度日报制表月合格率基本要求:≥93% 争取:≥96% * 2.自动发电控制(AGC): (1)AGC可调容量应占系统总容量的3—5%,或系统最大负荷的8—10%。 (2)AGC装置投入时,对系统装机在300万千瓦以上的电网,维持其系统频率偏差不超过±O.1HZ;300万千瓦以下的电网频率偏差不超过±0.2HZ。 二、地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 (一) 基本功能: 1.电网主结线及运行工况。 2.实时用电负荷与计划用电负荷。 3.重要厂、站的电气运行工况。 4.异常、事故报警及打印。 5.事件顺序记录(SOE)。 6.电力调度运行日报的定时打印。 7.召唤打印。 (二) 主要考核指标: 1.地区负荷总加完成率基本要求:≥90% 争取:≥95% * 2.事故时遥信年动作正确率基本要求:≥95% 争取:≥99% * 3.计算机月平均运行率基本要求:单机系统≥95%; 双机系统≥99.8%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其设备的运行管理、检验管理、技术管理,规定了各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数据传输通道的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各调度、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建设单位及发电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予本标准。 DL 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T 410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 DL/T 630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4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图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舫护规定 3总则 3.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加强和规范自动化系统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制定本规程。3.2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 3.3主站的主要系统包括; a)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的主站系统,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 b)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主站系统: c)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系统 d)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主站系统: e)水调自动化系统主站系统(含卫星云图) f)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稳定监测系统主站系统 g)调度生产管理系统(DMIS); h)配电管理系统(DMS)主站系统; i)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主站系统: j)主站系统相关辅助系统(调度模拟屏、大屏幕设备,GPS卫星时钟.电网频率采集装置、运行值班报警系统、远动通道检测和配线柜、专用的UPS电源及配电柜等)。 3.4子站的主要设备包括; a)远动终端设备(RIU)的主机、远动通信工作站; b)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c)与远动信息采集有关的变送器、交流采样测控单元(包括站控层及间隔层设备)、功率总加器及相应的二次测量回路; d)接入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关口计量表计及专用计量屏(柜)、电能量远方终端; e)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和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包括路由器、数据接口转换器、交换机或集线器、安全防护装置等); f)相量测量装置(PMU); g)发电侧报价终端;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组成部分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汁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等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是电力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负荷予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并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等。 2.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与输配电线路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取代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变电站自动化的内容就是对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有效控制,其特点是全微机化的装置替代各种常规电磁式设备;二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尽量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屏幕化;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3.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DCS)。 过程控制单元(PCU)由可冗余配置的主控模件(MCU)和智能l/O模件组成。MCU模件通过冗余的l/O总线与智能l/O模件通讯。PCU直接面向生产过程,接受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电气量、开关量、脉冲量等信号,经运算处理后进行运行参数、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和打印以及输出信号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联锁保护等功能。 运行员工作站(OS)和工程师工作站(ES)提供了人机接口。运行员工作站接收PCU发来的信息和向PCU发出指令,为运行操作人员提供监视和控制机组运行的手段。工程师工作站为维护工程师提供系统组态设置和修改、系统诊断和维护等手段。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一)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 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 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 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二)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 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 3、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4、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 5、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目标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三、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一)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1、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的、变参

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发表时间:2018-10-18T10:06:17.1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作者:王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逐步进入日常生活和生产学习,我们的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已经实现了大一统的格局,国网统一采用国电南瑞的D5000系统进行全国三级调度系统全覆盖联网,真正实现了全国上下调度一张网,从传统意义上的SCADA系统辅助型调度逐步转变为半智能型调度,相信不久的将来过往电力调度将会进入全智能型调度时代。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超高压供电局内蒙古乌海市 016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逐步进入日常生活和生产学习,我们的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已经实现了大一统的格局,国网统一采用国电南瑞的D5000系统进行全国三级调度系统全覆盖联网,真正实现了全国上下调度一张网,从传统意义上的SCADA系统辅助型调度逐步转变为半智能型调度,相信不久的将来过往电力调度将会进入全智能型调度时代。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措施 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简介 中国幅员辽阔,虽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实施多年,但是比美国等超级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在早期的自动化系统中主要采用远端RTU和调度端SCADA系统,传输设备一般采用载波机或者155M型光端机传输设备,信号不稳定,传输速率较低,极大的影响了各级调度人员的综合判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级电网对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投资力度参差不齐,采用的系统设备更是差距颇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分为主站端和厂站端,主站端主要安装于调度侧,厂站端则安装于各发电厂及变电站节点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是进行信息处理的专用系统,通过远端设备采集数据后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后将实时信息通过光传输设备实时传输至调度端自动化合主站系统,然后进行二次整合后转化成调度员常用的各类电网信息,以便调度人员能够对所属区域内的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调整控制,最终达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电网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在应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各级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3电网调度自动化常见的故障 3.1通信传输故障 通信传输故障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常见故障类型,这种故障极容易造成调度信息出现延时与错误,导致调度误动的风险。其中,调度功能受限是引起通信传输故障的主要因素。电网调度在进行自动化建设之中通常需要承受电网系统巨大负担,直接影响了调度自动化性能,由于受到阻碍而难以保障传输信号准确性,加之由于自动化设备与线路等方面缺乏完善性而造成光纤误码问题,给电网调度自动化通信传输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3.2遥信错误故障 电网调度进行自动化过程中通常与许多电力设备相关联,且各种电气设备务必要保持同步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电网调度正常运行。然而,由于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具有较高水平,在电网调度自动化各类设备运行之中,如果监控设备无法满足整体运行速度,将会使得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发生遥信错误现象,简单的说,在正常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出现故障报警,造成电力人员难以准确判断电网调度故障,无法实现对故障的有效控制,进而难以确保调度设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3.3通道延时故障 电网调度自动化中会出现通道延时障碍。现阶段,电网自动化中会经常性应用光纤通道。然而,由于受到通道装置以及光纤熔接等方面因素影响,造成通道传输过程之中发生延时故障。比如,某一企业的光纤环网在运行中,由于光纤通道发生异常且发出警告指示,然而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的更新通道保护装置,而导致维护人员不能够检测到异常警告指示,由此不仅造成故障报警时间的延长,而且导致通道故障状况加重。 4电网调度自动化常见故障的对应措施 4.1完善电网调度的通信系统 电力企业应重视完善并改进电网调度通信系统,奠定电网调度自动化基础,为调度通信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比如,某一电力企业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加强对调度自动化安全性与稳定性维护,从而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中通信传输水平。企业结合电网调度自动化对于通信传输需要,建设专业化的光纤通道,实现在调度自动化中的光纤通信,并且采用光波通讯方式,满足长距离通信所需要的条件,并且将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存在的电磁干扰排除。此外,这一企业在通信系统之中采用光纤通信技术,构建起通信干扰,从而符合调度自动化需要。此外,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关键是通信系统,正确处理好通信调度之中通信问题,保障通信系统的顺利运行,为电网调度自动化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4.2改造调度的硬件系统 针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之中存在的遥信错误故障,有必要改造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硬件系统,并创设可靠、稳定的运行环境,展现出电网调度的优质性。比如,某一变电所根据自身情况提出改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硬件系统措。这一变电所通过硬件改造的应用来处理好遥信错误方面故障,进而推动电网调度的基础性能的提高。首先,设计性能稳定的硬件系统,实现对硬件设备运行环境的优化,利用计算机加强对硬件设备控制,采用自动化系统监控,科学的制定监控周期,从而推动硬件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后根据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运行现状,并且根据遥信错误故障措施的发生频率,大力进行局部的改造。首先,提升计算机收集设备信息的能力;其次,提高监控系统的准确程度,防止出现错误的警报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加快自动采集系统的建设,做好真实的设备信息收集工作,将信息错误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提升硬件设备数据分析能力。此外,遥信错误故障是影响电网调度自动化最为主要的因素,给调度信息处理速度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调度硬件系统的改造,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遥信错误。 5结论 综上所述,近些年,我国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电网调度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业务,这样一来,不仅扩展电网调度的指挥范围,更加大了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为以后解决更为复杂的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4加强10kV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措施 电力部门应该完善继电保护的制度建设,定期检测,积累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电力工作人员要加强电网管理和制度建设,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为此就要制定相关的运行方式、检修计划和数据统计方案。另外,电力技术人员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积极探索和引进新的技术,因为科技因素对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今计算机保护和电磁保护已经取代了晶体管保护和集成电路保护,对电力系统的监护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技术交流和推广。电力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继电保护相关数据的积累,认真分析故障原因,积极探索解决故障的方法,根据气候环境的不同,采取有效地抗干扰措施,及时排除故障。此外,电力技术人员还要充分考虑继电保护的配合条件。在10kV配电网中,如果上下级之间电流和时限的配合不充分,会出现继电保护无选择性动作,造成断路器越级跳闸。为此,技术人员要控制好定时限过电流的具体数值,选择适当的电网保护时限,防止断路器越级跳闸。 5结语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kV电网配电过程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力输送的安全以及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为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电力工作人员应做好继电保护的检修工作,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故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就要采取处理事故的正确方法,把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樊志忠.10kV电力变压器在供电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及做好继电保护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10) [2]陈菊华.浅谈短路电流对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及消除方法[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黄永清,王必平,张培龙.相量检测技术在主变35kV断路器更换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8(9) [4]曹桂新,李建东,苑凤军,等.配电网生产运行信息系统在孤岛采油厂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9(14) [5]胡晓哲,闫钿.动态小波在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9(2) 收稿日期:2012-09-04 作者简介:孙志(1981—),男,辽宁锦州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网系统的营销和生产工作。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配电自动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监控上的最新应用。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主站、通信链路、子站、远方测控终端4部分组成。主站一般由服务器、工作站和相关应用软件等组成。子站设备通常由DTU(开闭所测控终端)、TTU(变压器测控终端)、FTU(馈线测控终端)组成。通信部分由通信主机、适配器和通信介质等组成。 2主站系统的构成 配电自动化DA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中心,一般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构成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以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基本平台,配合各种应用软件完成DA/DMS的功能。 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一般有2种方式: 2.1EMS/DMS一体化主站系统 EMS/DMS一体化主站系统是指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一个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这种EMS/DMS一体化设计,把主网调度与配网调度合二为一,能够充分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在自动化维护人员短缺情况下,可减少维护量。其缺点是系统复杂、庞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因功能过于集中,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则影响范围大。 2.2DMS独立主站系统 DMS独立主站系统是指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分别设置、分别接收并处理主网与配网信息,2个系统之间通过综合数据平台交换信息。该方案的优点是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网自动化系统独立设置,互不影响,庞大的配电自动化数据不会影响调度自动化系统处理速度。其缺点是EMS、DMS功能相似,重复投资。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采用独立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可使自动化系统实现分层、分级结构,配置灵活、结构简单,更易于维护和变更。 3子站系统的构成 配电自动化子站是由1台或2台互为备用的PC机构成的简单主站系统。1个子站可以监控100台左右的远方测控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高建广张霞 (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2) 摘要:详细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并对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的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从工程应用角度分析了建立配电自动化的意义,同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配电自动化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构成应用 Dianqigongcheng yu Zidonghua◆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25 机电信息2012年第36期总第354期

(完整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前电力系统市场发展中的自动控制技术趋向于控制策略的日益优化,呈现出适应性强、协调控制完善、智能优势明显、区域分布日益平衡的发展趋势。在设计层面电力自动化系统更注重对多机模型的问题处理,且广泛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及工具实现综合高效的控制。在实践控制手段的运用中合理引入了大量的计算机、电子器件及远程通信应用技术。而在研究人员的组合构建中电力企业本着精益求精、综合适用的原则强调基于多功能人才的联合作战模式。在整体电力系统中,其工作方式由原有的开环监测合理向闭环控制不断发展,且实现了由高电压等级主体向低电压丰富扩展的安全、合理性过度,例如从能量管理系统向配电管理系统合理转变等。再者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了由单个元件到部分甚至全系统区域的广泛发展,例如实现了全过程的监测控制及综合数据采集发展、区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发展等。相应的其单一功能也实现了向多元化、一体化综合功能的发展,例如综合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发展与提升。系统中富含的装置性功能更是向着灵活、快速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全面更新及优势发展等。依据以上创新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发展目标更加趋于优化、协调与智能的发展,令潮流及励磁控制成为市场新一轮的发展研究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发展中不仅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性、经济合理性、高效科学性,同时还应注重向自动化服务及管理的合理转变,引入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等高效自动化服务控制体系,才能最终令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科学发展之路走的更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科学发展前景 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通信及控制技术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而新时期电力系统则毋庸置疑的成为集计算机、通信、控制与电力设备、电力电子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应用内涵不断扩充、发展外延继续扩展,令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中包含的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庞大、综合因素越来越复杂,可观、可测的在数据范围越来越广阔,能够合理实施闭环控制、实现良好效果的控制对象则越来越丰富。由此不难看出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已摒弃了传统的单一式、滞后式、人工式管理模式,而全面实现了变电站及保护的自动化发展市场、调度自动化市场、配电自动化市场及综合的电力市场。在变电站及保护的自动化市场发展中,我国的500千伏变电站的控制与运行已经全面实现了计算机化综合管理,而220千瓦变电站则科学实现了无人值班看守的自动化控制。当然我国众多变配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程度普及还相对偏低,同时新一轮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标准的广泛推行及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应继续强化自动化控制理念的科学引入,树立中小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观念、提升大型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从而继续巩固电力自动化系统在整体市场中占据的排头兵位置,令其持之以恒的实现全面自动化发展。 电力调度及配电自动化市场的前景发展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市场规模将继续上升,省网及地方调度的自动化普及率将提升至近一半的比例,且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充。电力调度系统

集控站系统讲义

集控站系统 一、引言 随着电网发展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推广,在对电网进行监测和调度的基础上,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增加了控制功能,即由调度人员承担原来由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的设备监视和控制工作,这种运行模式既可减少运行人员,又可让调度人员熟悉电网及设备的运行情况,为正确处理事故打下基础。但是,随着无人值班站的增多,仅仅依靠调度自动化系统来监控全网的运行模式遇到了不少问题:①随着无人值班站增多和站端自动化系统及通信手段的改善,调度自动化系统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将不断增加调度员的工作量; ②目前,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尚有缺陷,误发信情况比较多,容易降低 调度人员的警惕性,而且调度自动化系统在遥信处理方面手段不够完备,会导致“信息淹没”现象,即有些信息未经调度员处理便被忽视了,无形中降低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集控自动化系统是集实时监控(SCADA)、运行管理、智能操作票等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运行人员可通过该系统监测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和对设备进行控制。 建立集控自动化系统的优越性 (1)很好地满足大电网运行的需要。集控自动化系统是随着电网规模扩 大,无人值班变电站增加而出现的。无人值班站的集控端原则上有以下三种方式:①集控端设在多个中心变电站,实现分片控制,有省中调调度的220kV 变电站参与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系统宜按此方式进行规划设计;②集控端设在集中控制中心,集中控制中心和相应的调度中心分开,集控员、调度员各负其责,可共用一套自动化主系统,但分用工作站;③集控端与调度中心设在一起,集控端的工作由调度员负责,但有省中调调度的220kV变电站参与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系统,禁止采用这种方式,如果无人值班站数大于10座,也不宜采用这种方式。 (2)可减轻调度员工作负担。由于集控自动化系统的建立,调度员可专 注于电网调度,做好负荷预测、事故预想等工作,有利于保证电网的安全、

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论述 孙宝磊

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论述孙宝磊 发表时间:2017-11-24T10:35:54.0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作者:孙宝磊杨惟枫[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的用电需求量也正在不断地增加。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兰陵县供电公司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的用电需求量也正在不断地增加。面对现今我国供电网链接较为复杂、配电网供电需求增大等一系列情况,在电力系统中使用智能配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现今,我国逐渐增加智能电网的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推动了电力系统整体技术的升级和进步。在智能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智能电网;应用;发展 1智能电网自动化的特点 通过使用有效的传感技术、设备技术、测量技术以及决策方面的支持,促进智能系统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从而有效实现经济、高效的电网运行的目标。智能电网属于把通信信息的技术结合到电力系统的一个过程,智能电网的使用不仅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在使用过程的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行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其使用推广能够创造相应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就业问题。 智能电网具有一些特点,首先是自愈的特点,其有着实时的安全分析能力和评估能力以及强大的预防控制能力,能够自动对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并进行故障隔离,系统能够自我恢复,有效减少了由于停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智能电网具有安全性,其中包含信息网络的安全和电网物理构架的安全,根据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的防火墙,能够按照电网发展建设情况不断进行升级。在电网出现比较大型的故障时,也能够进行用户供电工作,不会出现以往大范围的停电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能够保证电力安全的运行的能力。智能电网还具有协调性,能够有效对电力系统的规范、标准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能够有效推广电力市场化。还有,智能电网具有高效性,使用智能电网能够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的损耗,提高电力能源使用效率。其还具有兼容性,智能电网能够容纳分布式、集中式等许多不同类型的电源,满足用户在用电方面的需求。 2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系统属于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根据配电网自身的地理信息系统,使用配电监控系统,将其当作实时的监控中心,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实现电网的运行、自动监控以及自动事故处理。使用管理系统当作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核心,能够通过可视化的管理系统,实现配电工作管理的自动化。自动化系统使用配电网的地理信息系统,将配电网信息数据作为录入平台,把地理信息和配电网络联系在一起。 2.1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自动化系统包含主站、通讯借口、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等。主站通常由通讯仪器、服务器、工作站和不同技术应用的软件组成,对自动化系统进行整体的监督管理工作。监控系统,起到监测自动化系统的作用,管理系统为了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管理系统是在监控系统的条件下,对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管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顺利的运行。通讯接口指的是进行管理系统的主机系统和现场监控设备数据交换的链路和设备,其能够保证各个设备间具有即时通讯的能力。 2.2 IDS系统的发展应用 IDS系统是现今我国研发的一种发展较为完善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对普通城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讲,IDS系统中,能够将其分为主站、子站以及FTU单元的多级网络控制结构。根据配电自动化自身的特点,在每一个结点都使用配网的智能终端单元来监测与收集数据,在配网终端单元间使用光纤进行通信连接,配网终端单元一起形成了单环网,能够和子站相互连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子站可以使用现场的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的子站终端来充当,它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对系统进行相关的操控、管理与查询的工作,通讯接口能够依靠光纤,连接到主站的计算机,对整体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 3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 配电网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是电力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我国用电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现今,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依然属于一项新技术,因此,需要秉持科学的态度,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其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我国配电网自动化改造和研究工作。现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不断朝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方面发展,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IEC61850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将会成为未来自动化发展的趋势。需要按照IEC61850,把二次逻辑功能和物理设备进行抽象,建立一次系统和二次设备功能互相联系的参数模型,通过全景式的形象,描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给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并且,使用IEC61850能够给各个的电力企业设备设定一样的配置语言,参数模型具有统一的测试方式和扩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兼容性,给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统一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基础,为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创造了新思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现今已经较为完善,正朝着兼容的、开放的方向不断发展。有关人员需要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信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会在智能电网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浩林.分析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大科技,2016(9):62~63. [2]王斌.探讨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2927~2928. [3]王秀强.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5(42):2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