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5.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6.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数是( )

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7.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8.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 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注意

2.选择性注意

3.无意注意

4.有意注意

三、简答题

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3 、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4.3至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5.简单分析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与对策?

四、论述题

1. 如何利用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幼儿园活动?

五、案例分析题

1.小王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这样一来,小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你:

(1)就此案例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特征,帮助小王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联系实际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老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 1.第3 题 采用指数法测量学前儿童的“智力年龄” ,智力年龄的英文简称是()。 A.EQ B.CQ C.QQ D.IQ 标准答案:D 2.第4 题 ()思维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A.抽象逻辑 B.具体逻辑 C.抽象形象 D. 具体形象 标准答案:D 3.第5 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超重和肥胖标准中的BMI值是按()的所得。 A.体重/身高 B.体重/身高的平方 C.体重的平方/身高 D.体重的平方/身高的平方标准答案:B 4.第16 题 采用中位数百分比法对儿童群体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IIo 营养不良是指()A. 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75%-90% B. 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60%-75% C.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50沧60% D.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50%以下标准答案:B 5.第18 题 ()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基础原则。 A.以人为本 B.以师为本 C.教师学生双主体 D.以管理者为本标准答案:A 6.第20 题 一般来说,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在中位数()个标准差范围以内均为正常。 A. ±1 B. ±2 C. ±3 D. ±4 标准答案:B 7.第43 题 一天当中人的身高会发生变化,我们一般选择在()左右测量身高。 A.上午8点 B.上午10点 C.中午12点 D.下午2点 标准答案:B 8.第44 题 学前儿童在注意分配时,能将注意同时指向3-4种对象上,可判定为()。 A.A级 B.B 级 C.C 级 D.D 级 标准答案:A 9.第45 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超重和肥胖标准认为8岁男孩BMI在()以上属于超重。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评价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心健康评价

第一节学前儿童身体健康评价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一)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包括长、宽、围度和重量等)。 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 此外,代表长度的还有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横径的有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胸廓前后径;代表周径的有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代表营养状况的有皮褶厚度等。

(二)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生理功能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常用的生理功能指标主要有:骨骼肌肉指标(包括握力和背肌力等)、呼吸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心血管功能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和脉搏等)、生化指标(包括血钙、血红蛋白、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及内分泌指标等。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重点)?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 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它是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搜集大量的儿童集体生 长发育正常值,用统计学方法,按性别、年龄计 算出各种指标的均值、标准差、标准误、百分位数、回归系数等,并根据这些统计数据做出发育图、表。这些资料称为该地区近几年内儿童生长 发育评价标准。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因而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能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使用。故在制定和使用“标准”时要特别注意“标准”的时间性、地区性和调查对象的代表性。 ?鉴于近百年来世界上很多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均出现了生长速度逐年加快、发育和成熟提前,每10年左右就有显著差异,因而生长发育标准应每5-10年修订一次。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重点复习资料

单选、多选 学前儿童在注意分配时,能将注意同时指向3-4种对象上,可判定为()。A.A级B.B 级C.C级D.D级***标准答案:A ()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基础原则。A.以人为本B.以师为本C.教师学生双主体D.以管理者为本***标准答案:A “让我们激活差异并且为差异正名吧!”是( )的名言,强调教育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应受到重视。A.利奥塔B.德勒兹C.皮亚杰D.卢梭***标准答案:A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A.具体B.抽象C.不清晰D.混乱***标准答案:A 学前儿童记忆力的评价标准包括()。A.有意性B.持久性C.精确性D.理解性***标准答案:A|B|C 学前儿童个体发展评价中可以使用的问卷形式包括()。A.直接向幼儿进行问卷调查B.向幼儿发放问卷,委托家长帮助完成C.向了解该幼儿的成人进行问卷调查D.由幼儿园教师根据日常观察,完成问卷填写***标准答案:A|B|C 以下属于异质教育观的观点是:()。A.尊重差异B.尊重个性C.自由教育D.同质的平等***标准答案:A|B|C ()属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A.评价多元化B.评价情境化C.评价差异性D.评价标准化***标准答案:A|B|C 以下属于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类型的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标准答案:A|B|C 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生理发展评价范畴的是()。A.生长发育B.体质C.动作D.自护力***标准答案:A|B|C|D 以下哪些属于幼儿教育过程的要素?A.产出B.目标C.投入D.过程***标准答案:A|B|C|D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高级情感包括()等内容。A.同情心B.责任感C.理智感D.美感***标准答案:A|B|C|D ()适宜于对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技能进行观察。A.自选活动时 B.来园和离园时C.自由活动时D.有客人来访时***标准答案:A|B|C|D 主体评价模式的特征包括()。A.教育性B.多元性C.开放性D.民主性***标准答案:A|B|C|D 以下属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和推崇的是()。A.多元B.批判C.平等D.创造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与衡量 重点复习资料

实用文档 单选、多选 学前儿童在注意分配时,能将注意同时指向3-4种对象上,可判定为()。A.A级B.B级C.C 级D.D级***标准答案:A ()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基础原则。A.以人为本B.以师为本C.教师学生双主体D.以管理者为本***标准答案:A “让我们激活差异并且为差异正名吧!”是( )的名言,强调教育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应受到重视。A.利奥塔B.德勒兹C.皮亚杰D.卢梭***标准答案:A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A.具体B.抽象C.不清晰D.混乱***标准答案:A 学前儿童记忆力的评价标准包括()。A.有意性B.持久性C.精确性D.理解性***标准答案:A|B|C 学前儿童个体发展评价中可以使用的问卷形式包括()。A.直接向幼儿进行问卷调查B.向幼儿发放问卷,委托家长帮助完成C.向了解该幼儿的成人进行问卷调查D.由幼儿园教师根据日常观察,完成问卷填写***标准答案:A|B|C 以下属于异质教育观的观点是:()。A.尊重差异B.尊重个性C.自由教育D.同质的平 等***标准答案:A|B|C ()属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A.评价多元化B.评价情境化C.评价差异性D.评价标准化***标准答案:A|B|C 以下属于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类型的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标准答案:A|B|C 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生理发展评价范畴的是()。A.生长发育B.体质C.动作D.自护力***标准答案:A|B|C|D 以下哪些属于幼儿教育过程的要素?A.产出B.目标C.投入D.过程***标准答案:A|B|C|D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高级情感包括()等内容。A.同情心B.责任感C.理智感D.美感***标 准答案:A|B|C|D ()适宜于对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技能进行观察。A.自选活动时B.来园和离园时C.自由活动时D.有客人来访时***标准答案:A|B|C|D 主体评价模式的特征包括()。A.教育性B.多元性C.开放性D.民主性***标准答案:A|B|C|D 以下属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和推崇的是()。A.多元B.批判C.平等D.创 实用文档 造***标准答案:A|B|C|D 学前儿童期是口头言语的迅速发展期,口头言语的水平主要通过()来表现。A.语音B.词汇C.记法结构D.表达能力***标准答案:A|B|C|D 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A.日记描述B.轶事记录C.行为检核D.事件抽样***标准答案: A|B|C|D 以下属于儿童群体生长发育状况评价主要方法的有()。A.标准差法B.Z评分法C.百分位 数法D.中位数百分比法***标准答案:A|B|C|D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评价标准包括()。A.有意性B.顺序性C.细致性D.理解性***标准答案:A|B|C|D 问卷常用题型包括()。A.评分式B.自由简答式C.选择式D.是非式***标准答案:A|B|C|D 幼儿健康发展的评价方法包括()。A.测量法B.观察法C.问卷调查法D.访谈法***标准答案:A|B|C|D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2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20首页 【教学主要内容】 复习和背读章节重要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运用本章节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教学准备】 教案、黑板、粉笔等 【教学后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0 次课讲稿

【复习旧课】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1.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2.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保持阶段.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变化.就“量”而言.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显著表现就是遗忘;就“质”而言.因知识经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回忆的内容会变化。有的内容变得简略了、概括了.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有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而有的却变得更加具体、夸张、突出学前儿童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事。因而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 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 (一)遗忘 即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有几种情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二)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 (三)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 三、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5.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6.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数是()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7.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8.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 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注意

2.选择性注意 3.无意注意 4.有意注意 三、简答题 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华师在线《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在线作业答案

1.第1 题采用指数法测量学前儿童的“智力年龄”,智力年龄的英文简称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2.第2 题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超重和肥胖标准认为8 岁男孩在()以上属于超重。 A.16 B.17.4 C.18.1 D.18.9 您的答 案:C 题目分 数: 2.0 此题得 2.0 分: 3.第3 题 一般来说,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在中位数()个标准差范围以内均为正常。 A. ±1 B. ±2 C. ±3 D. ±4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4.第4 题 对儿5 岁以下儿童群体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多采用()。 A. 中位数法

B. 百分位数法 C. 标准差法评分法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5.第5 题幼儿思维的特点是( A. 具体 B. 抽象 C. 不清晰 D. 混乱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6.第16 题 美国研究者()选择幼儿争执行为事件为观察目标,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内观察自发的争执事件。 A. 杜威 B. 达维 C. 布鲁纳 D. 克林斯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7.第17 题 强的人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胜心,能检点自己的言行。 A. 好奇心 B. 自信心 C. 自尊心 D. 耐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8.第18 题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超重和肥胖标准中的值是按()的所得。 A. 体重/身高 B. 体重/身高的平方 C. 体重的平方/身高 D. 体重的平方/身高的平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9.第19 题儿童群体生长发育状况评价方法中的Z 评分法即()。 A. 标准差法B .百分位数法C .标准差评分法D .中位数百分比法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0.第22 题用于判断儿童个体生长发育水平的指数在间可以判定为()。 15-13之 A. 优良 B. 正常 C. 消瘦 D .营养不良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11.第6 题 以下属于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类型的是: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发展性评价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3.0 此题得分:0.0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课程代码:12340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 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 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 岁)的儿童。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8、通常认为,2-3 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 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 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 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5.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6.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数是( ) 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7.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8.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 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注意

2.选择性注意 3.无意注意 4.有意注意 三、简答题 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3 、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与衡量

1.第4题 ()法也可以称为活动产品分析法。 A.活动 B.作品分析 C.问卷 D.测验 标准答案:B 2.第5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超重和肥胖标准认为8岁男孩BMI在()以上属于超重。 A.16 B.17.4 C.18.1 D.18.9 标准答案:C 3.第6题 绝对评价需要在被评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 A.主观 B.整体 C.客观 D.绝对 答案:C 4.第7题 一般来说,4-5岁的学前儿童能坚持注意()分钟。 A.10-15 B.15-20 C.20-25 D.20-30 标准答案:B 5.第25题 我们可以通过玩色子、数数、分析事物优缺点来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 A.空间 B.语言 C.逻辑数学 D.内省 标准答案:C 6.第26题 一般来说,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在中位数()个标准差范围以内均为正常。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B 7.第27题 用于判断儿童个体生长发育水平的Kaup指数在15-13之间可以判定为()。 A.优良 B.正常 C.消瘦 D.营养不良 标准答案:C 8.第44题 强的人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胜心,能检点自己的言行。 A.好奇心 B.自信心 C.自尊心 D.耐心 标准答案:C 9.第45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超重和肥胖标准中的BMI值是按()的所得。 A.体重/身高 B.体重/身高的平方 C.体重的平方/身高 D.体重的平方/身高的平方 标准答案:B 10.第46题 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士的()。 A.裴斯泰洛齐 B.维果斯基 C.夸美纽斯 D.皮亚杰 标准答案:D 11.第8题 以下属于师幼关系的新观念的是: A.严加管束 B.尊重儿童 C.师幼互动 D.幼儿主体 标准答案:B|C|D 12.第9题 幼儿健康发展的评价方法包括()。 A.测量法 B.观察法 C.问卷调查法 D.访谈法 文案大全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填空题 1. 想象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选择题 1在学前儿童的绘画中,可以发现学前儿童画的大象头特别大,鼻子特别长,这说明 B 。 A.学前儿童想象的独特性 B.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 C.学前儿童想象的情绪性 D.学前儿童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2.在学前儿童游戏中,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表明 A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3.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B 。 A.学前儿童想象的独特性 B.学前儿童的想象易与现实相混淆 C.学前儿童想象的情绪性 D.学前儿童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4.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表现为 A 。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B.无意想象开始萌芽,并成为学前儿童想象的典型形式 C.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无意想象已趋完善 D.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在学前儿童生活中占同等重要地位 5.学前儿童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情景,这

是 D 。 A.逻辑思维 B.创造想象 C.综合想象 D.再造想象 6.(2012年真题)在同一张桌子上绘画的学前儿童,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是 B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三、简答题 1.学前儿童想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学前儿童期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相混淆 2. 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1)想象无预定目的,常由外界刺激引起 (2)想象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 (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 1.案例:某学前儿童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吓

教资笔试知识点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教资笔试知识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部分中,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重要内容,而想象又是重中之重。想象是幼儿重要的心理过程,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在幼儿想象发展过程中,具有三大特点,关于这三大特点的理解,需要借助实际的事例。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与想象相关的知识内容,以此来帮助大家克服关于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方面的困难,避免出现相应的错误。 学习幼儿想象发展特点之前,需要知道想象的分类。学前儿童想象分为两类,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想象发展的特点就与想象的分类有关,前两点是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第三点是想象具有夸张性。 对于此知识点,我们需要以三种题型备考:第一种是是简答题,简述一下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第二种选择题,主要是前两点里面的小知识点尤其是易混知识点要注意选择题;第三种是材料分析题,主要涉及想象的夸张性。 第一点: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无意想象又具有以下特征: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就是幼儿想象没有固定的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例如,画 图画时,在一张画纸上,可以重复地画着一个个物体的图形,直到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给画上了才满足。在听故事时,有趣形象的情节在脑中引起生动的想象,感到极大的愉快,于是不管教师已经将故事讲完,还要求再讲,哪怕是重复地讲同一内容也乐意听。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简单来说,就是幼儿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比如幼儿正在画蘑菇,这个时候你问他再画什么,他可会会说在画一把伞,于是又开始画伞。 3.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例如,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朵小红花,很高兴,要求教师来看,适逢教师在指导别的小朋友作画,没有及时去看,顿时,这个小朋友洋洋得意的情绪受到了影响,很不高兴,过了一会儿,等教师走到他跟前时,只见画纸上的小红花已被粗黑线条涂没了。当教师询问他时,他冷冷地说:“已经送掉了。” 第二点: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在幼儿期,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想象的内容基本上重现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或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从内容上可以将想象分为4种类型: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在线作业

)选择幼儿争执行为事件为观察目标,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内观察 A. 杜威 B. 达维 C. 布鲁纳 D. 克林斯 您的答案: 2 .第6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 BMI 超重和肥胖标准认为8岁男孩BMI 在( 超重。 A. 16 B. 17.4 C. 18.1 D.18.9 您的答案: 4 .第9题 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个人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A. 自尊心 B. 控制力 C. 性格 D. 自信心 1.第5题 美国研究者( 自发的争执事件。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以上属于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3 .第7题 让我们激活差异并且为差异正名吧 !'是( 应受到重视。 )的名言,强调教育中个体之间的差异 A. 利奥塔 B. 德勒兹 C. 皮亚杰 D. 卢梭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您的答案: C ( )。 8 .第20题 对幼儿进行个体意志水平测验时,正确的引导行为是 A. 强迫每个孩子都要尝试 B. 孩子参不参与都不管 C.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5 .第10题 绝对评价需要在被评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 )标准。 A. 主观 B. 整体 C. 客观 D. 绝对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6 .第16题 ( A. 抽象逻辑 B. 具体逻辑 C. 抽象形象 D. 具体形象 )思维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7?第17题 一般来说, 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在中位数( )个标准差范围以内均为正常。 A. ± B. ± C.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

1.第4 题 ()法也可以称为活动产品分析法。 A. 活动 B. 作品分析 C. 问卷 D. 测验标准答案:B 2.第5 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 超重和肥胖标准认为8 岁男孩BMI 在()以上属于超重。 A. 16 B. 17.4 C. 18.1 D. 18.9 标准答案:C 3.第6 题绝对评价需要在被评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 A. 主观 B. 整体 C. 客观 D. 绝对答 案: C 4.第7 题 一般来说,4-5 岁的学前儿童能坚持注意()分钟。 A. 10-15 B. 15-20 C. 20-25 D. 20-30 标准答案:B 5.第25 题我们可以通过玩色子、数数、分析事物优缺点来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 A. 空间 B. 语言 C. 逻辑数学 D. 内省标准 答案: C 6.第26 题 一般来说,儿 童身高、体重 数值在中位数 ()个标准 差范围以内均 为正常。 A. ±1 B. ±2 C. ±3 D. ±4 标准答 案:B 7.第27 题 用于判断儿童个体生长发育水平的Kaup 指数在15-13 之间可以判定为()。 A. 优良 B. 正常 C. 消瘦 D. 营养不良标准答案:C 8.第44 题 强的人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胜心,能检点自己的言行。 A. 好奇心 B. 自信心 C. 自尊心 D. 耐心标准答案:C 9.第45 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 超重和肥胖标准中的BMI 值是按()的所得。 A. 体重/身高 B. 体重/身高的平方 C. 体重的平方/身高 D. 体重的平方/身高的平方标准答案:B 10.第46 题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士的()。 A. 裴斯泰洛齐 B. 维果斯基 C. 夸美纽斯 D. 皮亚杰标准答案:D 11.第8 题以下属于师幼关系的新观念的是: A. 严加管束 B. 尊重儿童 C. 师幼互动 D. 幼儿主体 标准答案:B|C|D 12.第9 题幼儿健康发展的评价方法包括()。 A. 测量法 B. 观察法 C. 问卷调查法 D. 访谈法 标准答案:A|B|C|D 13.第10 题学前儿童的特殊能力包括()。 A. 记忆力 B. 音乐能力 C. 思维力 D. 游戏能力标准答案:B|D 14.第11 题 ()的对话是构成后现代课程的关键 A. 开放的 B. 平等的 C. 互动的 D. 共同的标准答案:A|C|D 15.第12 题以下属于建构主义观照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是()。 A. 情景观察法 B. 谈话法 C. 测试法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2教学提纲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同一时间点上研究不同年龄阶段被试的研究是() A、序列研究 B、横断研究 C、追踪研究 D、纵向研究 2、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是() A、0-1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3、手眼协调大约出现在出生后() A、3个月左右 B、7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9个月左右 4、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稳定 5、玲玲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时,高兴地说:“妈妈,我也会唱,幼儿园老师教过我们。”玲玲的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 A、识记 B、再现 C、记忆 D、再认 6、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是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 A、目的性 B、主动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 7、思维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A、主动性和积极性 B、概括性和客观性 C、概括性和间接性 D、积极性和间接性 8、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创造想象 9、言语发生的阶段是() A、0-1岁 B、1-2岁 C、1-3岁 D、2-4岁 10、认为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可分化为九种基本情绪的是() A、布里奇斯 B、伊扎德 C、林传鼎 D、华生 11、新生儿的原始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A、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关 B、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关 C、与环境的适应相关 D、以上皆有可能 12、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反映了幼儿思维的() A、表面性 B、形象性 C、片面性 D、具体性 13、明明回答自己为什么是好孩子时说:“我把玩具让给别人。”这是() A、对自己内在品质评价 B、对自己多方面评价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

学期儿童发展评价 36.第1题 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最典型的幼儿发展评价方法是。 标准答案: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37.第2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标准答案:个体差异 38.第3题 建构主义儿童主体是观认为儿童是一个“”。 标准答案:独立的变量 39.第18题 思维的,是指思维进程的速度和可变化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应快”。 标准答案:敏捷性和灵活性 40.第19题 多元智能理论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目的从侧鉴定走向侧。 标准答案:发展

41.第20题 幼儿的同伴关系的评价标准要是为在交往活动由被同伴、关注或忽视的状况。 标准答案:接受或拒绝 42.第21题 学前儿童掌握人际交往技能对他们社会交往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标准答案:质量 43.第33题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类别化的,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标准答案:信息加工活动 44.第34题 建构主义儿童的生态观认为儿童应通过多渠道的与一个充满安全感、归属感、多层次、多刺激的相互作用完成的。 标准答案:自然生态环境 45.第35题 图示法是根据所获得的资料,用点线描绘成形象化的,借以把幼儿个体某方面的发展状况显示出来的方法。 标准答案:图式

46.第36题 教育部于2001年9月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鲜明地体现了 “”的理念。 标准答案:以幼儿发展为本 口头语言活动的四大要素是语音、词汇、、表达能力。 标准答案:语法结构 48.第52题 自我认识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 标准答案:自我意识 49.第53题 思维是最初水平的思维方式。 标准答案:直觉行动 50.第54题 自由式谈话的特点是比较,在谈话的顺序、时间、发问等方面没有严格的预先规定。 标准答案:自由和随便 36.第2题

学前儿童的想象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导入:想象十年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 讲授新课: 第一节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想象 1、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具体理解如下: 第一,想象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即以记忆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而形成的。

第二,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第三,想象过程所产生的新形象称为想象表象。想象表象有四种类型。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想象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分析、综合的过程。形式有 1、黏合 2、夸张和强调 3、拟人化 4、典型化 (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 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 1、想象发生的条件 (1)头脑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具有稳定性的表象贮存为想象的对象 (2)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儿童在一岁半至两岁出现想象的萌芽 2、儿童想象的最初表现 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加工改造的成分少,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五)想象在儿童心里发展中的意义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 2、想象是幼儿理解的基础 3、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4、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5、想象还是维持儿童心里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的表现。 2、梦最早发生的年龄及种类(皮亚杰梦的种类)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一)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当。 (三)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四)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五)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混淆假想与现实 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二)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三)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四)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五)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六)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小结:总结想象的概念,种类以及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作业(作品):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三、教学后记

学前儿童观察评价

第一章评价概述 第一节评价的内涵 一、评价的定义: 根据一定的标准,衡量和判断人、物、事价值的过程(主观性)评价 问题:评价主题单一 趋势: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自我评价 思考:儿童怎么成为评价的主体? 二、客体(评什么) 属性与特征

问题:客体有哪些类型?幼儿发展评价的客体是? 三、标准(怎么评) 衡量食物的依据或准则——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问题:标准是要具体还是要有弹性?标准是谁的标准? 四、过程(搜集信息) 1、需广泛考虑幼儿发展的环境 2、让幼儿、幼儿家长和社区其他人员共同参与评价,共同作出发展的建 议。 三、真实性 1、在自然的真实环境中评价幼儿

2、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评价幼儿 3、在幼儿自在游戏时评价幼儿 4、在幼儿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中评价幼儿 5、取多种场景评价幼儿:如家庭、社区 四、客观性 二、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三、合理地解释和应用评价结果 第二章观察用于幼儿评价 第一节观察用于幼儿评价的优势 一、观察法的特点

直接性、真实性、及时性、非语言性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观察是幼儿教师必要的专业能力(理解) 一、看懂幼儿的行为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观看幼儿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的发展 (二)观察的界定 陈向明:观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 重要手段。观察不仅是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这么一个过程,而且是人的大脑积极思维 的过程。观察包括:一般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专业观察

(三)学期儿童行为观察 是在观察学前儿童的行为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 它是专业观察中的一种,是撞门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科学观察。 (四)观察法的优缺点 二、 1、叙事观察 2、取样观察 3、评定观察 第四节避免观察中的偏见 一、偏见的来源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

作业 1.第1题 判断学前儿童记忆的精确性,记忆正确率达70%,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4题 ()法也可以称为活动产品分析法。 A.活动 B.作品分析 C.问卷 D.测验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第5题 采用指数法测量学前儿童的“智力年龄”,智力年龄的英文简称是 ()。 A.EQ B.CQ C.QQ D.IQ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6题 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个人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A.自尊心 B.控制力 C.性格 D.自信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7题 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是指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反思的。 A.人际 B.自然 C.逻辑 D.内省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8题 一般来说,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在中位数()个标准差范围以内均为正常。 A.±1 B.±2 C.±3 D.±4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9题 ()的强弱主要区别于忍受身心困扰的能力。 A.耐心 B.自信心 C.人际交往能力 D.自制力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10题 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对象强调()。 A.整个 B.个体 C.个人 D.集体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1题 用于判断儿童个体生长发育水平的Kaup指数在15-13之间可以判定为()。 A.优良 B.正常 C.消瘦 D.营养不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2题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 A.具体 B.抽象 C.不清晰 D.混乱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2题 整理幼儿发展信息的简易方法包括()。

2014年华师2014秋《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在线100分作业

1.第1题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超重和肥胖标准中的BMI值是按()的所得。 A.体重/身高 B.体重/身高的平方 C.体重的平方/身高 D.体重的平方/身高的平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士的 ()。 A.裴斯泰洛齐 B.维果斯基 C.夸美纽斯 D.皮亚杰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判断学前儿童记忆的精确性,记忆正确率达70%,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11题 绝对评价需要在被评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 A.主观

B.整体 C.客观 D.绝对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12题 “让我们激活差异并且为差异正名吧!”是 ( )的名言,强调教育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应受到重视。 A.利奥塔 B.德勒兹 C.皮亚杰 D.卢梭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13题 我们可以通过玩色子、数数、分析事物优缺点来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 A.空间 B.语言 C.逻辑数学 D.内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21题 学前儿童在注意分配时,能将注意同时指向3-4种对象上,可判定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22题 一般来说,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在中位数()个标准差范围以内均为正常。 A.±1 B.±2 C.±3 D.±4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23题 儿童群体生长发育状况评价方法中的Z评分法即()。 A.标准差法 B.百分位数法 C.标准差评分法 D.中位数百分比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24题 提问“您的孩子在家里是不是都和成人在一块?他常常找谁玩?玩得是否开心、愉快?”这是属于发问方法中的()。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迂回法 D.回避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4题 学前儿童个体发展评价中可以使用的问卷形式包括

(完整word版)第九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习题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想象 一、名词解释: 1.想象 2.无意想象 3.有意想象 4.再造想象 5.创造想象 6.幻想 二、判断题: 1.想象是对不存在的事物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 2.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3.想象是人一出生就具备的心理活动。 4.有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5.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6.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7.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选择题: 1、有两个月不让一个小女孩吃鸡蛋后,她在梦里吃了好几个鸡蛋。这是()。 A.反映愿望的梦。 B.回忆痛苦的事情,但有好的结果的梦。 C.恶梦。 D.受罚或自我惩罚的梦。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小班开始,幼儿的想象就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B.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C.在创造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再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D.幼儿的想象不需要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3、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 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往往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象活动。这表明幼儿的想象()。 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主题不稳定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4、读《西游记》时我们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形象是属于() A. 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 5、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阿Q”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6、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 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四、填空题: 1、幼儿听老师讲故事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___________想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