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前驱感染: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

3. 水肿、高血压、尿量、尿色情况。

4. 既往有无浮肿、血尿史。

5. 有无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检查

1. 物理检查:判断水肿程度及性质,测血压,寻找脓皮症、扁桃体红肿、龋齿等感染病灶,及时详细检查有无循环充血的表现。

2.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沉、ASO、CRP、血清蛋白测定、必要时查乙肝二对半、尿FDP、24h尿蛋白的定量、血脂等。

诊断

1. 具有前驱感染的病史,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

2. 对不典型病例需与尿路感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进性肾炎、病毒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 卧床休息:起病1-2周内应卧床休息。

2. 调整饮食:对水肿、高血压者限盐及蛋白质。

3. 控制感染。

4. 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5. 少尿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严格控制液体入量、纠正代谢紊乱、透析治疗等。

6. 循环充血的治疗:积极利尿、可用硝普钠静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一般不用洋地黄类药物。重者可透析治疗。

疗效判断

1. 治愈:水肿、少尿、高血压、血尿消失,血生化正常,尿常规检查转阴,并保持3月以上。

2. 好转:临床症状及重症并发症消失, 尿常规检查仍有少量红细胞、肾功能正常。

出院标准

病情好转、并发症控制后可出院。定期随诊。

肾内科病例 肾小球肾炎首程 病例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赫xx,女,xx岁,以“腰酸痛3年,加重1周。”为主诉于x年x月x 日xx: xx 由门诊以腰痛病(肾小球肾炎)之诊断收住我科。 现病史: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痛,伴有颜面及眼睑浮肿,无双下肢浮肿,当时就诊于xx及xxx医院查血尿10/HP,尿蛋白阴性,疑诊为IgA肾病,后于我院住院诊为: 肾小球肾炎,治疗半月后症状改善,尿检正常出院;出院后门诊随诊半年尿常规均正常。1周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反复,3天前于245医院查尿常规: 镜下红细胞8-12个/HP,为求系统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来我院门诊,遂由门诊以“腰痛”收入我病区,现症见: 腰酸痛,晨起颜面及眼睑浮肿,周身乏力,活动后加重,畏寒肢冷,咳嗽无痰,纳差,寐可,尿量正常,无泡沫尿,无肉眼血尿,夜尿2次/日,大便正常,1次/日,病来无发热、皮疹,无光敏,无脱发。 既往xx: 干咳病史半月,于胸科医院查胸片未见异常。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史。 过敏史: 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xx: 体温36.3℃脉搏53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神清,面色正常,形体适中,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

点,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无贫血貌,眼睑无浮肿,睑结膜色红润,巩膜无黄染。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侧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咽不赤,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叩之不大,心率53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指压痕(-)。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淡胖,苔白有齿痕,脉沉细。 专科情况无贫血貌,颜面、眼睑无浮肿,睑结膜色红润,口唇无发绀,胸壁指压痕(-),腹平软,腹壁指压痕(-),双侧上、中输尿管区压痛(-),双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腹部未闻及异常血管鸣音。双上肢指压痕(-),双下肢指压痕(-),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随机血糖:6.0mmol/L。尿常规(沈阳245医院2018.5.8): 隐血+-,镜下红细胞8-12个/HP. 中医辨证辨病依据及类证鉴别: 患者赫丽,女,55岁岁,以“腰酸痛3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现症见: 腰酸痛,晨起颜面及眼睑浮肿,周身乏力,活动后加重,畏寒肢冷,咳嗽无痰,纳差,寐可,尿量正常,无泡沫尿,无肉眼血尿,夜尿2次/日,大便正常,1次/日,病来无皮疹,无光敏,无脱发。。 舌淡胖,苔白有齿痕,脉沉细。四诊合参,证属天癸绝肾气亏虚以致肾精亏虚,无以濡养筋脉,腰脊失养所致之慢肾风-腰痛。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劳则气耗,精气更虚,故活动后加重。肾居下焦,为阳气之根,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则见畏寒肢冷;肾虚水失传输,故

【实用】-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并非细菌直接感染的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询问患儿病前1~4周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史。 1.2身体评估:测量生命体征;了解尿液的颜色及尿量、体重及水肿程度。1.3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态及对本病的认识程度。 1.4辅助检查:了解尿液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2.护理问题 2.1体液过多 2.2活动无耐力 2.3潜在并发症 2.4知识缺乏 3.护理措施 3.1保证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待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平稳,方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若活动后血尿重现,血压增高,仍需绝对卧床休息,待尿常规正常方可上学。 3.2饮食护理:严格执行饮食医嘱,急性期应给低盐或无盐低蛋白饮食,并发肾衰者严格限制蛋白质饮食,浮肿明显,血压偏高,尿量少应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000毫升,尿少或尿闭时应限制钾盐摄入。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若病儿突然出现尿少或无尿,提示有发生肾衰的可能。病儿突然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肝脾增大,考虑有心衰的可能,给吸氧,按医嘱用药。如病儿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失明、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惊厥昏迷、血压突升,可能是高血压脑病的征象,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用降压药。如病儿出现尿少、无尿、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可能发生尿毒症,应严格控制液体及钠盐摄入。 3.4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应用降压药时监测血压,观察降压效果和有无副作用,应用降压药的患儿避免突然起立,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应

病历分析例题——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病例摘要]男性,21岁,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 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氟哌酸不好。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200-500ml/日,尿色较红。于外院查尿蛋白(++),RBC、WBC不详,血压增高,口服“阿莫仙”、“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3周来增加6kg。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60/96mmHg,无皮疹,浅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凹性浮肿。化验:血Hb140g/L,WBC:7.7×109/L,plt:210×109/L,尿蛋白(++),定量3g/24小时,尿WBC0-1/高倍,RBC:20-30/高倍,偶见颗粒管型,肝功能正常,Alb35.5g/L,BUN:8.5mmol/L,Scr:140umol/L。血IgG、IgM、IgA正常,C3:0.5g/L,ASO:800IU/L,乙肝两对半(-)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4分(二)诊断依据 1.在部感染后2周发生少尿,浮肿(眼睑、下肢),尿色红,血压高(160/96mmHg) 2.化验尿蛋白(++),有镜下血尿(RBC20-30/高倍),化验血有氮质血质,C3低 3.链球菌感染史和ASO高二、鉴别诊断(5分)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如病毒性肾炎 2.膜增殖肾小球肾炎3.IgA肾病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5.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腹部B超双肾大小 2.ANA谱 3.必要时肾活检四、治疗原则(3分)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 2.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等 3.中医药治疗;若进展发生急性肾衰时可透析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大部分急性肾炎发生于β溶血性链菌A族(所谓致肾炎菌株)感染之后。这种前驱感染在冬春季节常见于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后,在夏秋季多见于皮肤化脓性疾病引起,其根据:做咽拭子培养常有链球菌存在,检查血中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滴定度常升高,在感染季节用抗生素治疗链球菌感染后可减少急性肾炎的发病率。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由其他细菌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原虫如疟原虫或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埃可(Echo)病毒等感染引起。 患者在链球菌感染后2~3周发生急性肾炎说明不是由链球菌直接感染肾脏,而符合感染后免疫反应的出现期,在急性肾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H50、C3、C4均明显降低,免疫荧光镜检查在肾小球基膜上找到IgG、G3,在电镜下可见到肾小球基膜与上皮细胞之间有致密的块状驼峰样物存在,内含免疫复合物及补体,故证明本病发病机制是属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2临床特点 2.1水肿大约有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晨起眼睑及面部水肿、下肢水肿。重者可有全身水肿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2.2高血压急性肾炎大约有80%患者出现高血压症状,大部分患者血压为21.3/1 3.3kPa(160/100mmHg),数日后当尿量增多水肿消退,

血压逐渐下降。 2.3尿液的异常 (1)尿量、尿比重每日尿量400~700ml,而比重高于1.020,1~2周后尿量逐渐增加。 (2)血尿90%以下患者有镜下血尿,40%左右患者为肉眼血尿,呈血红色、棕褐色或酱油色。 (3)蛋白尿。 2.4肾功能不全随着尿量增多,血压下降,2~3周恢复正常。 2.5其他症状急性肾炎患者若前驱感染仍存在,常有发热,多见于儿童。常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腰部酸痛,少数患者有排尿不适等症状。 3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钠潴留增多、蛋白丢失过多有关。 2.疼痛与炎症反应、感染有关。 3.知识缺乏与新诊断、住院治疗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炎症反应、钠潴留有关。 4护理目标 水肿消退、尿量增加、尿分析结果正常,保持皮肤完整性,了解疾病的过程和治疗方案,疼痛减轻或缓解。 5护理措施 5.1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新鲜。防止呼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肾小球肾炎基本上有两种方式:①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不溶性肾小球抗原或植入在肾小球内的非肾小球抗原,在肾小球原位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②血液循环内形成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1.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抗原成分或植入在肾小球内的抗原结合,在肾小球原位直接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损伤。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由于抗原性质不同所引起的抗体反应不同,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肾炎。 (1)肾小球基底膜抗原:肾小球基底膜本身的成分为抗原,机体内产生抗自身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这种自身抗体直接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用免疫荧光法可见免疫复合物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沉积呈连续的线形荧光。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的性质可能是基底膜内Ⅳ型胶原羧基端非胶原区的一种多肽。关于机体产生抗自身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明了。可能在感染或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基底膜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或某些细菌、病毒或其他物质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性,这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起交叉反应。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肾炎称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肾炎在人类较少见,约占人类肾小球肾炎的5%。 (2)其他肾小球抗原:除肾小球基底膜外,肾小球内其他抗原成分如系膜细胞膜抗原Thy-1和上皮细胞的Heymann抗原等也可引起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典型的代表为实验性大鼠的Heymann肾炎。用肾小管刷状缘抗原免疫大鼠后,大鼠体内产生抗肾小管刷状缘抗体,并引起肾小球肾炎。目前已知这种刷状缘抗原即Heymann抗原,是一种分子量为330kD的糖蛋白(gp330),主要位于近曲小管刷状缘和肾小球。肾小球的gp330由脏层上皮细胞合成,合成后集中在上皮细胞足突底部表面与毛细血管基底膜相邻处。抗体与足突底部的gp330抗原结合,在毛细血管表面形成多数小丘状免疫复合物,免疫荧光染色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表面上皮细胞下有多数小堆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表面,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免疫荧光染色FITC-IgG (3)植入性抗原:非肾小球抗原可与肾小球内的成分结合,形成植入性抗原而引起抗体形成。抗体与植入抗原在肾小球内原位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肾炎。可形成肾小球植入抗原的非肾小球抗原可为内源性或外源性。例如带正电荷的非肾小球抗原或抗体,可与肾小球内带负电荷的成分如基底膜表面的硫酸类肝素、多糖蛋白或系膜细胞表面的阴离子结合形成植入抗原。免疫球蛋白,聚合的IgG等大分子物质常在系膜内沉积与系膜结合形成植入抗原。此外,细菌的产物如甲组链球菌产生的endostreptosin、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产物和某些药物都可能与肾小球内的成分结合形成植入抗原。大多数植入抗原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又称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病理变化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性变化为主。该病常发生在感染后,有多种病因,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为常见。 肾小球肾炎 病因 1.β溶血性链球菌其A组1、4、12、29型等“致肾炎菌类”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脓疱疮)。 2.其他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球菌、伤寒杆菌等所致感染。 3.病毒如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等所知感染。 4.其他支原体、原虫及寄生虫等感染后亦可发生该病。 病理改变 该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多认为链球菌的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可能为主要致病抗原,诱发免疫反应后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致病。或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在结合循环中的特异性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引发肾脏病变。 1.光镜检查可见肾小球细胞成分增多,血管袢肥大,毛细血管腔有不同程度的阻塞,偶有小血栓形成。该病以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为主,病理上成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

炎。部分患者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病变严重的患者可见毛细血管袢断裂,形成小血栓。增生渗出的差别程度很大,轻的病变仅有系膜细胞增生,重者内皮细胞增生,阻塞毛细血管袢,更严重者可形成新月体。肾小管改变不明显,可有肾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2、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补体C3为主的颗粒状物质沉积在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肾脏小血管及肾小管很少见免疫沉积物。 3.电镜检查可见上皮下电子致密物形成驼峰及膜内沉积,驼峰为不规则的团块状沉积,与起病8周后逐渐淡化形成透亮区。 临床表现 1.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发病,病程平均为10天,少数患者可短于一周,也有长达3--4周。一般认为呼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患者全身症状轻重程度不一,儿童常有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成人可无明显全身症状,或仅有食欲减退,疲乏无力。 2.血尿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血尿,约40%患者为肉眼血尿,均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尿色呈均匀的棕色或洗肉水色,在酸性尿中呈将油样,一般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可持续数月,大多数在1年内痊愈。 3.蛋白尿患者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一般为0.5--3.5g/d,约20%患者的蛋白尿为3.5g/d,多预后不良。 4.水肿常为起病早期症状。大部分患者有水肿症状,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可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有全身水肿。 5.高血压大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高血压。常为中等程度,与水钠潴留有关,经过利尿后可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少数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 6.少尿大部分患者起病时尿量少于500ml/d。一般2周后尿量可逐渐增加。少数患者可发展为无尿,提示可能为新月体肾炎。 7.肾功能损伤患者起病早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钠水潴留而导致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出现少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肌酐清除率或尿素清除率呈中度至显著降低,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少数患者于1--2周后随着尿量的增多,肾小球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8.实验室检查患者血沉增快,可有轻度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时血清抗链球菌溶血O(ASO),抗链激酶(ASK)及抗脱氧核糖核酸酶往往升高。绝大

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概念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的肾小球疾病。 二、临床特点 本病特点是病程长,可以有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呈缓慢进行性病程,基本表现是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三、医疗目标 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争取解除可逆性损害肾脏的因素。 四、护理目标 (一)病人水肿减轻或消失。 (二)活动耐力增强。 (三)食欲增强,食量增加,营养状况逐步改善。 (四)能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增多,低蛋白血症有关。 (二)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减少、蛋白丢失、代谢紊乱等有关。 (四)焦虑与病情迁延、预后不良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六、评估 (一)入院评估 1、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 2、体重和营养状况:有无贫血 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心理 4、神志和精神状况 5、水肿情况:部位及程度 6、心衰症状:有无胸闷、喘憋、端坐体位等心力衰竭症状。 7、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等。 8、家族史和过敏史。 9、家庭用药情况。 (二)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尤其高血压的变化。 2、进食及睡眠情况。 3、心理状态:有无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状况。 4、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 5、自我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6、病情及主要症状 6.1、水肿消退情况 6.2、尿量、尿色的变化 6.3、高血压相关症状:头疼、头晕 7、是否并发其它疾病: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儿童肾病分为几种

儿童肾病分为几种? 专家指出,儿童肾病还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儿童肾病还要分很多种。 一、遗传性肾炎 Alport综合征(AS)又称遗传性肾炎、家族性肾炎、遗传进行性肾炎,国外报道儿童肾衰病人中约占3%,本病两性均可发病且遗传给子代,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男性多为重症。 二、儿童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见于小儿的各个年龄时期,但5岁以前较少,发病高峰期为青春期,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 三、IgA肾病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肾炎,部分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成为儿童慢性终末期肾衰的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血尿最为常见。 四、儿童急进型肾小球肾炎 急进型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型肾炎,是一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相似,而病因各异的肾小球肾炎。除具有肾小球肾炎的通常表现外,肾功能快速、进行性损害,不经治疗多于几周或几个月内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五、儿童肾病综合症 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致使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一些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儿童肾病综合症约90%为原发性,病因不明。 六、乙肝相关性肾炎 乙肝相关性肾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肾炎,尤其在乙肝病毒高发地区更常见,发病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多见。 七、慢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衰退,导致含氮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小儿紫癜肾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主要采用对症疗法,注意保护肾功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 1、轻型:可不予特殊处理,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有明确感染时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急性肾炎综合征型:以降压、利尿、控制感染灶为主,保护肾功能。具体用药同急性肾小球肾炎。 3、肾病综合征型: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1、5~2mg/kg,分3次口服,4~8周后根据尿检结果,改为隔日晨顿服疗法,缓慢减量,总疗程6个月左右。也可配合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临床常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剂量每日1、5~2、5mg/kg,硫唑嘌呤剂最每日2~3mg/kg。 4、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多采用激素、细胞毒药物、抗凝药物和中药联合治疗。肾功能衰竭可采用透析治疗。对急进性肾炎型可早期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中医对小儿肾病的辩证治疗!肾病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肾病症状,选择正规的肾病医院进行治。 儿童肾炎是儿童高发病率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着孩子的健康,儿童肾炎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疾病,主要饮食如下。 一、瓜皮赤豆汤 【原料】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各20克,玉米须15克,赤小豆200克。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历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历 患儿XX,10岁,男童,因“血尿、颜面水肿2+天”入院。 1.患儿系学龄期儿童; 2.起病急,有前驱期上感史; 3.主要表现:患儿于入院前2+天因感冒后为予以重视出现血尿,为肉眼血尿,伴颜面水肿,呈非凹陷性水肿,伴尿量减少、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无盗汗、寒战,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患儿家长为求治疗,遂急送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急性肾小球肾炎”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病后精神较差、睡眠欠佳、大便正常。 入院查体:T37.8℃, P 100次/分,R23次/分,W28kg,BP145/93mmHg;急性病容,神清,精神较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头形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唇红,咽充血,颈软,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胸 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湿罗音。心界稍大,心 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叩痛,移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红细胞增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尿蛋白多为+~+++,可见多种管型。2.血液检查:常见轻度贫血,多为血液稀释所致。白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多轻度增快。3.血清补体测定:病程早期血清C3明显降低,6~8周恢复

正常。4.抗链球菌溶血素“O”多升高。 初步诊断及依据:急性肾小球肾炎依据:患儿系学龄期儿童,起病急,有前驱期上感史;因“血尿、颜面水肿2+天”入院;查体:双肾区叩痛;辅查支持;故诊断。 鉴别诊断及依据: 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大多数慢性肾炎,往往隐匿起病; 2.急进性肾炎:数周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可帮助鉴别,必要时肾穿刺病理检查,表现为新月体肾炎; 3.急性尿路感染:尿常规可出现红细胞,但常伴白细胞及脓细胞,部分患者有发热及尿路刺激征,中段尿培养可确诊; 4.IgA肾病:主要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表现,ASO、C3往往正常,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5.膜增生性肾炎:常以急性肾炎起病。但常常蛋白尿明显,血清补体持续下降(>8周),疾病恢复不及急性肾炎好。 诊疗计划:儿科护理常规,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休息、限钠及水、青霉素抗感染、对症治疗、处理严重病例。

【实用】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起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史。 2.评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如肉眼血尿、蛋白尿、晨起眼睑水肿、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过性轻度或中度高血压。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的了解程度。 【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2. 活动无耐力:与水钠潴留、血压升高有关。 3. 潜在并发症:急性左心衰、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 【护理措施】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4—6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活动。病情稳定后可作轻体力活动,避免劳累和激烈运动,待完全康复后才能做正常体力劳动。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低优质蛋白饮食,每天蛋白摄入量一般1—1.2g/kg/d,有水肿、心力衰竭、少尿者应限制摄入水量。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重,准确记录出入水量,预防心脑并发症发生。 4.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协助医生做好肾穿刺活检准备及护理。 5.用药护理: 5.1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易致出血,应观察病人有无皮肤瘀点、瘀斑及其他部位出血情况。 5.2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水肿、蛋白尿消退情况。 6.水肿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宜衣着宽松,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7.给予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说明水肿的原因、休息及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之配合。 2.告知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宜保持心情愉快,以促进疾病恢复。 3.定期门诊复查肾功能,了解血尿、尿蛋白消退情况。 【护理评价】 1.病人水肿是否减轻,尿量是否正常,病人水、电解质是否平衡,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病人及家属是否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是否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3.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

肾小球肾炎的常见发病机理

肾小球肾炎的常见发病机理 肾小球肾炎的三大发病机理。肾小球肾炎是肾病疾病的一种,经常引起肾功能衰竭。肾炎肾病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了晚期肾功能衰竭,危害病人的生命。肾小球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下面我们听听专家是如何介绍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 肾小球肾炎的三大发病机理,专家给出如下解释: 1、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其表面的C3b受体会进一步诱使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至上皮下,导致膜型肾病的产生。如果光学显微镜下仅有肾小球上皮细胞肿胀,电子显微镜下可见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变平,则为微小病变肾病,绝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2、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 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系膜区,吸引炎性介质浸润,产生炎性反应。导致肾脏系膜细胞损伤,使系膜细胞增殖、收缩。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这就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此时如果再有内皮细胞的增生,就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随着细胞分泌的介质、基质增多,毛细血管管腔狭窄,造成缺血缺氧,同时系膜细胞在炎性介质与基质的作用下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大量细胞外基质产生,病情恶化,肾脏纤维化进展;系膜细胞收缩,导致滤过面积较少,滤过的分数降低,基底膜受到损伤,通透性增加,有用物质漏出;再有系膜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使得免疫功能下降,大分子物质不能被吞噬,大量堆积最终使得系膜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分泌不易被降解的ECM,健康肾脏功能的细胞逐步丧失。总之,受损的系膜细胞在肾脏纤维化中占据了中心位置。随着损伤细胞的扩大和蔓延,肾脏的健康肾单位愈少,肾脏纤维化逐步进展。 3、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内皮下: 正常健康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有其正常的功能,当内皮细胞受到损伤,结构发生变化,功能也相应的产生变化。受损后的内皮细胞抗凝活性下降,促进了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局部缺血缺氧;再者由于受损,NO(一氧化氮)、PGI2(前列环素)等血管扩张因子减少,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增加,导致血管收缩,产生肾内高压;此外,受损后电荷滤过屏障产生障碍,基底膜受伤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受损后的三种结果交互作用,进一步导致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部分肾小球硬化,并出现血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 研究表明,肾小球肾炎患者发病的机制有很多,主要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 由于各类感染以及药物等,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根据自身不同的体积以及所携带电荷的影响沉积在肾脏不同的固有细胞区域,分别沉积在内皮下、系膜区、上皮下位置,免疫复合物不断的沉积,对肾脏不同的固有细胞形成损伤。根据肾脏病变的性质、部位以及范围,分为不同的病理类型,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 肾小球肾炎的三大发病机理。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很多,大多数都是由肾小球肾病疾病演变而来,常规检查时肾病病人会有很多检查,主要表现特征是面色苍白、乏力、生长发育迟缓等就诊,确诊时常已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多多预防肾病疾病,做好肾小球肾炎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健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与全身其它部位的感染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感染。但本病的发生并非因细菌感染肾脏直接引起炎症,而是与病原体相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所介导的肾小球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大量变性坏死,虽然只有少数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由于如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象而威胁生命,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根据其菌体细胞壁的M蛋白的免疫性质分为若干型,认为A组12型是大部分肾炎的病因。其他如1、3、4、18、25、49、60型与呼吸道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有关,2、49、55、57、60型与皮肤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有关,所有的致肾炎菌株均有共同的致肾炎抗原性。本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病机理目前主要认为是由链球菌来源的有关抗原与其相应的特异抗体于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抵达肾脏,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进而激活补体造成肾小球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但近年还提出了其他机制。有人认为链球菌中的某些阳离子抗原,

先植入于肾小球基膜,通过原位复合物方式致病。有人认为感染后通过酶的作用改变了机体正常的IgG,从而使其具有了抗原性,导致发生抗IgG抗体,即自家免疫机制也参与了发病;本病急性期病理表现多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风邪外袭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上不能宜发水津,下不能通调水道、输于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本病。 2、湿度浸渍肌肤溃疡湿毒未能及时清解消透,则内归肺脾,致肺失宣降、脾失运化,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水湿潴留,发为本病。 3、水湿浸渍居住潮湿,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泛于肌肤,发为本病。 4、湿热内壅湿热侵袭,或饮食不节、过食辛甘肥腻生湿热,或湿郁化热,湿热壅盛,三焦气机阻滞,水道不利,发为本病。 综上所述,本病病因主要与风湿热毒有关,这些因素可以单独致病,亦可兼杂为患;病机关键在于肺脾肾功能失调。本病早期以标实邪盛为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健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的发生与全身其它部位的感染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感染。但本病的发生并非因细菌感染肾脏直接引起炎症,而是与病原体相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所介导的肾小球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大量变性坏死,虽然只有少数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由于如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象而威胁生命,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根据其菌体细胞壁的M蛋白的免疫性质分为若干型,认为A组12型是大部分肾炎的病因。其他如1、3、4、18、25、49、60型与呼吸道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有关,2、49、55、57、60型与皮肤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有关,所有的致肾炎菌株均有共同的致肾炎抗原性。本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病机理目前主要认为是由链球菌来源的有关抗原与其相应的特异抗体于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抵达肾脏,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进而激活补体造成肾小球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但近年还提出了其他机制。有人认为链球菌中的某些阳离子抗原,先植入于肾小球基膜,通过原位复合物方式致病。有人认为感染后通过酶的作用改变了机体正常的IgG,从而使其具有了抗原性,导致发生抗IgG抗体,即自家免疫机制也参与了发病;本病急性期病理表现多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风邪外袭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上不能宜发水津,下不能通调水道、输于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本病。 2、湿度浸渍肌肤溃疡湿毒未能及时清解消透,则内归肺脾,致肺失宣降、脾失运化,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水湿潴留,发为本病。 3、水湿浸渍居住潮湿,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泛于肌肤,发为本病。 4、湿热内壅湿热侵袭,或饮食不节、过食辛甘肥腻生湿热,或湿郁化热,湿热壅盛,三焦气机阻滞,水道不利,发为本病。 综上所述,本病病因主要与风湿热毒有关,这些因素可以单独致病,亦可兼杂为患;病机关键在于肺脾肾功能失调。本病早期以标实邪盛为主,但恢复期常以虚实并现,临床以气阴受伤、湿热未消表现多见。 二、病理 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一,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并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对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产物、无机盐)的排泄减少,发生水钠潴留,继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临床上有水肿、尿少、全身循环充血状态如呼吸困难、肝大、静脉压增高等。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本病所致的高血压,目前认为是由于血容量增加所致,是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力增强有关,尚无定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健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与全身其它部位的感染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感染。但本病的发生并非因细菌感染肾脏直接引起炎症,而是与病原体相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所介导的肾小球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大量变性坏死,虽然只有少数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由于如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象而威胁生命,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根据其菌体细胞壁的M蛋白的免疫性质分为若干型,认为A组12型是大部分肾炎的病因。其他如1、3、4、18、25、49、60型与呼吸道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有关,2、49、55、57、60型与皮肤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有关,所有的致肾炎菌株均有共同的致肾炎抗原性。本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病机理目前主要认为是由链球菌来源的有关抗原与其相应的特异抗体于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抵达肾脏,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进而激活补体造成肾小球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但近年还提出了其他机制。有人认为链球菌中的某些阳离子抗原,先植入于肾小球基膜,通过原位复合物方式致病。有人认为感染后通过酶的作用改变了机体正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随病程及病变的轻重而有所不同,轻者肾脏活组织检查仅 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轻度增殖,肾小球基底膜上免疫复合物沉积 不显著,在电镜下无致密物沉着。 在肾小球肾炎中有时可发生下列严重情况,大多数发生于起病后不注意休息或治疗不 当的儿童。近年来医疗条件改善,此类症状已少见。但是,临床医师对下列严重情况的病 理生理、诊断和处理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1.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为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排出减少,但肾小管再吸收并未相应地减少,再吸收仍相对增加,导致水、钠滞留于体内,加上肾缺血肾素分泌可能增加,产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加重了钠的滞留,因而血浆容量扩大。有作者用放射性铬标 记的红细胞测定了10例典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的血容量平均为79ml/kg,血浆容量为 51ml/kg,到恢复期分别回到63m1/kg及37ml/kg。高血压也为一个促进因素,会因左心排出阻力加大,而使心脏负担加重。与心肌本身病变也有关,从本症尸解资料分析,部分病例 有心肌间质水肿及/或浆液性心肌炎症变化,但病变轻微,一般未见心肌细胞坏死或明显的间质炎症浸润。可渐起或突然发病。常发生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后的第1~2周内。起病 缓急、轻重不一。一般病人表现为少尿,水肿加重,逐渐出现咳嗽、气急,并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检查时可在肺底闻及水泡音或哮鸣音,还可发现心界扩大,心率加快,第 一心音变钝和奔马律,此外还有肝大,颈静脉怒张。少数严重病例可以急性肺水肿而突然 起病,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其他表现可能完全被掩盖。出现急性肺水肿的原因与正常的肺 循环中肺动脉低阻力,仅为主动脉1/8;低压力,仅为主动脉压力的1/8及大流量有关。肺血管虽小,但血流量基本上与体循环量相等,而且肺组织的结构疏松,胸腔内又系负压,所 以水份易从肺微血管渗出,但由于血浆胶体压为3.33~4.27kpa(25~32mmhg),大大超过 0.667~1.47kpa(5~11mmhg的肺微血管压力,因此正常时肺循环内不致发生肺水肿。但是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全身呈充血状态,血容量增大,而肺循环对容量扩张的储备能力远较体 循环小,在小儿,血容量增加100~200ml时即可致肺微血管压力增加而发生肺水肿。动物 实验证明血浆蛋白正常者,则左心房压力仅需1.33kpa(10mmhg)即可引起肺水肿。x线检查 发现早期即可有心影扩大,甚至在临床症状不明显者经x线检查证明也具有心脏扩大,有时也可见少量胸腔及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病情常危急,但经积极抢救并有较好利尿效果后, 可迅速好转,扩大的心脏可完全恢复正常,惟心电图t波改变有时需数周才能恢复。 2.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急剧增高时出现的以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及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在全身性高血压基础上,脑内阻力 小血管自身调节紊乱,导致发生缺氧及程度不等的脑水肿所致。多与严重高血压有关,有 时血压可突然升高而发病,不一定与水肿严重程度相平行。在临床上,于发病前后脑血管 造影检查有显著的动脉痉挛现象,发作时眼底检查有显著的动脉痉挛。临床高血压的程度 与脑症状的有无或轻重并不完全平行,可以认为全身性高血压在本症发作中虽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脑水肿是一种继发的改变而不是基本原因。脑水肿一旦形成后,则脑 缺氧加重,可形成恶性循环,加之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本已有水、钠滞留,脑水肿更易形成。临床表现:高血压脑病发生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程的早期,一般在第1~2周内,平均在第5天。起病较急,发生抽搐,昏迷前病人的血压急剧增高,诉头痛、恶心、呕吐,并有不同 程度的意识改变,出现嗜睡、烦躁等。有些病人还有视觉障碍,包括暂时性黑矇。神经系 统检查多无限局性体征,浅反射及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踝阵挛可阳性,并可出现病理反射,部分重症病人可有脑疝征象,如瞳孔变化、呼吸节律紊乱等。眼底检查除常见广泛或 局部的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外,有时或可见到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视乳头水肿等。脑电图检 查可见一时性的局灶性紊乱或双侧同步尖慢波,有时节律性较差,许多病例两种异常同时 存在。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和蛋白质正常或略增,偶有少数红细胞或白细胞。一般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多为急性起病,有前驱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起病2周内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2.饮食护理急性期应限制钠、给予适量蛋白质摄入,给予高糖饮食满足能量需求,对于水肿、血压高、尿少患儿给予钠1~2g/d,如水肿消退改为低钠3~5g/d;对有氮质血症的患儿限制蛋白质摄入,用优质蛋白质,可按0.5g/(kg·d),等完全症状消失后恢复正常饮食。 3.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有无低钾、低钠、低氯性碱中毒的表现,定期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4.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尿量、颜色,准确记录 24h 出入量,应用利尿药时每日测体重,每周留尿标本送尿常规检查2次。 (2)观察血压变化:警惕有无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眼花等高血压脑病的前期表现,,严密测量血压,一旦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 (3)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脉搏等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

发生。 5.利尿、降血压应用利尿药前后注意观察体重、尿量、水肿变化并做好记录。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告知家长或年长儿限制活动是控制本病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病情经过2~3周后,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逐步增加室内活动量,1~2个月限制活动量,3 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血细胞沉降率正常可上学。 2.饮食指导向家长解释饮食调整的重要性,并介绍适合的饮食食谱。 3.心理指导加强沟通,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告知疾病预后良好。 4.康复指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是预防的关键。 5.复诊须知强调出院1周后复查尿常规,随访时间为6个月。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尿量、尿色、24小时出入量、体重。 2.有无头疼、恶心、呕吐 3.生命体征,及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4.观察水肿的情况。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滤下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 消失后,可下床活动或户外散步;1-2个月内活动宜加限制,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2.饮食管理:尿少水肿时,限制钠盐摄入,供给高糖饮食;除严重少尿或循环 充血者,一般不必严格限水;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3.利尿、降压:遵医嘱给予利尿剂、降压药。用药前后密切注意观察体重、尿 量、水肿变化并做好记录。应用降压药时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和药物副作用。 4.观察尿量、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每周留取尿常规标本2次。 5.观察血压的变化,脑水肿时,给予脱水剂。 6.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脉搏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 健康教育: 1、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同时说明本病的预后良好。

2、向患者及家长强调限制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尤以前2周最为关键。 3、宣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一旦发生了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应及早应用抗生素彻底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患儿水肿明显减轻或消退。1观察尿量、尿色,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应用 利尿剂时每日测体重,动态了解水肿消长情况和治疗效 果。2限制钠、水的摄入:急性期1~2周内,由于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使循环血量增多,出现水肿 少尿,为了减轻水肿,减轻循环充血和肾脏的负荷,每 日食盐量以1~2g为宜。有水肿、尿少时还应限制饮水量。 2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与水肿导致消化道功能下降及限盐饮食有关患儿食欲增强,进食量增加, 摄入量达到患儿的需要量。 1饮食饮食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予以高糖、高维生素、 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盐饮食。2在尿量增加、水肿消 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小儿生长发 育的需要。 3潜在并发症: 相关因素 急性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严重循 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 衰竭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 1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节律、脉搏等变化,警惕严重 循环充血。2观察血压变化,如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剧 烈头痛、恶心、呕吐、复试或一过性失明、抽搐、昏迷 等,提示高血压脑病,配合医生积极抢救3观察有无恶 心、呕吐、乏力、嗜睡、惊厥、昏迷等氮质血症的表现; 注意有无四肢软弱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 呼吸困难、膝腱反射减弱等高血钾表现。 4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水钠潴留,心脏负担过重患儿恢复正常活动能力1起病2周内患儿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 正常、肉眼血尿消失,方可轻微活动; 2病后1-2个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 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体育 活动。 3尿内红细胞正常后,恢复正常的生活。 5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与患儿及家长缺乏急性肾炎的护理和预防知识有关。患儿及家长理解休息及饮食 调整的重要性,配合治疗及护 理,对康复有信心。 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强调限制患儿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性,尤以前2 周最为关键;同时说明本病的预后良好,锻炼身体、增 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时本病预防的关键, 一旦发生了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应及早应用抗生素彻 底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