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土工试验试题答案

简易土工试验试题答案

简易土工试验试题答案
简易土工试验试题答案

简易土工试验试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简易土工试验考题答案-、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土的密度: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

(2)干密度:是指土的固相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的密度)。

(3)孔隙比:指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中固体颗粒体积的比值。

(4)饱和度:土中孔隙所含水的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土的饱和度。(5)含水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颗粒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经计算得某一土样的密度为 cm3,若依据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标准的规定对该数进行修约,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值,其结果为 cm3。

(2)在进行击实试验时,根据相关经验,最优含水率一般接近塑限。

(3)对试样饱和时,一般粗颗粒土采用浸水饱和法;对于渗透系数大于10-4cm/s 的细粒土,采用毛细管饱和法;对于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4cm/s的细粒

土,采用抽气饱和法。

(4)击实试验可分为轻型和重型击实。

(5)击实试验试样的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6)进行击实试验时,应分层击实,每层试样的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 A )mm。

A. 6;

B. 8;

C. 9;

D. 10。

(2)在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率时,应取2个有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应大于( B )。

A. %;

B. %;

C. % ;

D. %

(3)在进行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 D )%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进行校正。

A. 20;

B. 10;

C. 40;

D. 30。

(4)轻型击实试验分3层击实,每层( B )击。

A. 30;

B. 25;

C. 28;

D. 20。

(4)采用环刀法对某土样进行密度试验时,测得环刀与土样的总质量为,环刀质量为,环刀体积为60cm3,该土样的密度为( D )g/ cm3。

A. ;

B. ;

C. ;

D. 。

(5)轻型击实试验适应于粒径小于 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分3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 mm.( B )

A. 20,40; ,40; C. 10,20; D. 5,20。

(6)测定含水率时,对于粘性土取有代表性的试样(一般从测定天然密度的土样附近取样) g。烘箱温度应控制在℃的恒温下烘干。( B )

A.10~15,112~120; ~30,105~110;

~15,105~111; ~15,120~125。

(7)对均匀的粗砂采用筛分法试验时,首先从烘干的试样中,用四分法按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砂样称取试样质量 g。称筛上的试样质量,精确至 g。

( B )

A.100~200, ; , 1;

, ; ~300,。

(8)一完全饱和的粘土试样,经室内试验测定其含水率为30%,土粒比重,液限33%,塑限17%,该饱和粘土的孔隙比、干密度、饱和密度依次为( D ):

A., g/ cm3, g/ cm3;

B., g/ cm3, g/ cm3;

C., g/ cm3, g/ cm3;

D., g/ cm3, g/ cm3。

(9)条件与选择题第(8)题相同,该粘性土的名称和软硬程度是( C ):

A. 粘土,软塑状态;

B. 粉质粘土,可塑状态;

C. 粉质粘土,软塑状态;

D. 粘土,可塑状态。

(10)使用环刀法进行密度试验时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A )。

A. cm3;

B. cm3;

C. cm3;

D. cm3。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1)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和粗粒土密度试验的测定。(×)

(2)使用灌水法进行现场密度测定时,当土层的最大粒径为40mm时,试坑的直径为200mm,深度为250mm。(√)

(3)对于有机质含量超过干土重的5%的土,进行含水率测定时,应将温度控制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重。(×)

(4)采用蜡封法对易破裂土和形状不规则的坚硬土进行密度试验时,从原状土样中,应切取有代表性的试样不小于30 cm3。(√)

(5)进行击实试验时,测得某一含水率状态下其湿密度值最大,则该状态下对应的干密度即为最大干密度,含水率则为最优含水率。(×)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轻型击实试验选用干法制备试样的步骤?

答:(一)采用四分法取有代表性试样20kg;

(二)风干辗碎,过5mm筛;

(三)取筛下拌匀的土样测定风干含水率;

(四)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有率,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

(五)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中相邻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2)简述灌水法试验步骤?

答:A根据地层的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

B.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C 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的深度,边挖边将

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准确到10克,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D 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平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

薄膜袋平铺于坑底,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E记录量筒的初始水位高度,将水缓慢倒入塑料薄膜袋中。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倒水要缓慢,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停止到水,持续3-5分钟,记录量筒内水位的高度。当袋内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

验。

(3)在进行筛分法取样时,简述试样中最大颗粒分别小于2mm、10mm、20mm、40mm、60mm的取样质量?

答:在进行筛分法取样时试样中最大颗粒分别小于2mm、10mm、20mm、40mm、60mm的取样数量分别为100~300g、300~1000g、1000~2000g、2000~4000g、4000g以上。(4)简述采用重型击实试验分3层击实的试验步骤?

答:A.将经浸润的土样,再次拌和均匀后取1300-1700g倒入置放在坚实地面上击实仪的击实筒中,安装护筒,并整平土面,进行击实。

B.整个试样分三层击实,每层94击,击实时落锤应自由垂直落下,落距457mm。

C.按上述d、e两条步骤进行第二层、第三层土的击实,每层交界处土面应刨毛,每层试样高度相等。击实后的土样高出筒身小于6mm。

D.取下筒口套,注意勿使土样随筒口套带出,用削土刀将高于筒身的土样削去并使土面与筒口齐平,然后拆去底板,小心削平底面,再细心的拆除筒身。应

避免筒壁与土样贴附,损坏土柱,将土柱放于天平上称总质量,同时在土柱

中部按含水量试验步骤,取样试验。

E.按A、B、C、D各条步骤进行其他不同含水量试样的击实。

六、计算题

(1)现需将一质量为4500g的风干土试样制备成含水率为16%的击实试样,已知该风干土试样的含水率为5%,试问制备试样需加水多少克(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本题5分)

解:需加水量=4500÷(1+)×()=

(2)已知一击实筒的内径为102mm,高度为116mm,质量为1020g,用该筒进行击实试验时,测得筒与试样的总质量为3152g;将土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后,取了2个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含水率,测得其湿土重分别为、,烘干后干土重分别为、。试问:(一)击实筒体积为多少cm3(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3分)

(二)

(三)确定击实试样含水率密度(8分)

(四)

(五)确定击实试样干密度(4分)

解:(一)击实筒体积=××÷4= cm3

(二)击实试样含水率:

第1个含水率=(÷)×100%=%,

第2个含水率=(÷)×100%=%,

击实试样含水率=(+)÷2×100%=%;

密度=(3152-1020)÷= cm3

(三)击实试样干密度=÷(1+)= g/ cm3

土工试验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土工试验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个最符合题 意,每题 1分,共 20 分) 1 .环刀法可以测定( A ) 土的密度。 A .细粒土 2.干密度 A . m/Vs B.粗粒土 的定义式为: ( B B . ms/V 3.相对密度主要是用来评价 A.各种土的状态 C 粗粒土的状态 4 ?土的塑限含水量是指( A.塑态转半流态 C.塑态转半固态 工程上含水量的定义为( A.结合水和自由水 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 4 小时 B . 6 小时 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起始温故知新度应为: 室温 B . 65 C ?70C C. 8小时 含水量低于缩限时,水分蒸发时土的体积为: 不再缩小 B.缩小 C.增大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数据表示在 ( h ? B . Igh C.坚硬脆性土 )。 C . ms/Vs 5. 6. A . 7. A . 8. A . 9. A . D .砾石土 D .ms/Va ( C ) 。 B 细粒土的状态 D.粘性土的状态 B )的界限含水量。 B 半固态转固态 D.半流态转流态 C )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B.结合水 烘干时间一般为: C . 8 小时 C.自由水 D.液相 ( D ) D . 8 小时以上 D ) 10. 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 . B. , C C . 11. 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 . B . C . C . Igh ?Ig ( T , ( ) D . (C t= a g ? D . 1 2 .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A . F=fN+C B . F=fN C . 13. 压缩试验中在什么曲线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A . e ? p B . e ? gp 曲线 14. EDTA 二钠名称为:(B ) A .氯化钠 B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5. 压缩试验中,稳定标准时间是: D . 8 小时以上 A ) D .不详 )图形上。 D . h-Ig t=G y Pc : ( B ) C . ge ? gp 曲线 D . h-Ig D . C . B 氢氧化钠 ) D .酒石酸钾钠 A . 12 小时 B . 24 小时 C . 24 小时 16. 标准贯入试验中,标准贯入装置锤重为: A . 4.5kg B . 2.5kg C . 63.5kg 17. 静力触探试验中单桥静力触探头可测得: A .比贯入阻力 B .锥尖阻力 C. 18. 土的压缩试验中试样体积的变化是: ( D . (C D . 100g ( A ) 侧摩阻力 D .粘聚力 C ) 一周以上 ) A .空气体积压缩 B .水体积压缩 C.孔隙体积的减小 D . 土颗粒体积压缩 19. 在做无 机结合料试验时,测定其含水量可用以下哪个方法( B )。 A .酒精燃烧法 B .烘箱烘干法 C.微波烘干法 D .红外线照射法 20. 土粒比重的单位是: ( C )

土工试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土工试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土工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云南舯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7年2月8日 按照国家对土工试验的技术要求,为加强对我院土工试验室的管理,提供土工试验的工作质量,公正地、科学地、准确地进行土样化验工作,特制定土工试验室管理制度,望全体试验人员遵照执行。 一、质量方针 严格标准、数据可靠、结论正确、竭诚服务 二、质量控制措施 1、土工试验依据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2、试验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须取得上岗证。 3、所有试验设备按规定周期送法定计量单位鉴定。 4、对检验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办法,以保证试 验的工作质量。 三、土工试验室组织机构框架图 试验室主任 ↓ 试验室技术负责人 ↓ ↓↓ 试验组办公室 ↓ ↓↓↓↓ 样品室物理室力学室颗分室 四、土工试验工作流程图

送样单位送样 ↓ 试验室验收来样→来样符合试验室要求 ↓ 签收委托单→填写试验台帐、试验编号 ↓ 技术负责人安排试验任务 ↓ 试验室制订试验方案→重要试验经主任审批 ↓ 技术负责人审查方案→方案不合理或需调整 ↓ 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试验 ↓ 试验数据处理分析、形成完整试验记录 ↓ 打印试验报告 ↓ 数据处理有误←技术负责人审查→报告内容或结论有误 ↓ 原始资料登记、分类归档,报告待发 ↓ 报告发放 五、土工试验室岗位职责 (一)、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试验室主任全面负责试验室的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做好试验人员的思想工作,考核试验人员的工作。 2、审定签发试验报告。 3、安排组织试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4、安排组织试验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试验研究工作。 5、负责试验设备的添置、更新、维护。 6、定期召开试验室工作会议,检查总结工作。

土工试验报告

注意事项 土力学实验是土质学和土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地面上的高层建筑、重型厂房、高速公路和飞机场,还是地面下的铁路、车库和隧道等,这些工程建设项目都与它们赖以生存的土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力学实验测定土的工程性质,并提供可靠的性质参数指标,同时对建筑物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数。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做到: 一、每次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并在实验报告上填写好实验目的和所用实验设备。 二、实验中要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设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 验数据。 三、在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要将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填入实验报告中,经实 验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四、实验后,要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填写好实验报告,交 授课教师批阅。

实验一土的含水率实验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成员指导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规格、型号)

实验二土的密度实验(环刀法)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成员指导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规格、型号)

实验三液、塑限实验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成员指导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规格、型号)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含水率-锥尖入土深双对数曲线图(在图上标出塑限、液限求取方法与数据):

实验四击实实验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成员指导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规格、型号)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规格、型号)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粘贴坐标纸: 1、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找出各级荷载对应的土的抗剪强度) 2、 f στ?-关系曲线图(求得内聚力c与内摩擦角)

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1

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TJJ/ZY-37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8-1发布2011-8-1实施xxx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

1 主要内容与使用范围 1.1 本指导书规定了建材试验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的仪器、试验标准、评定标准的内容。 1.2 包括土工的试验方法。 1.3 本指导书依据GB/T50123-1999标准规程的要求编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类工程的地基土及填筑土料的基本性能试验。 2.引用标准 1.1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3.检测人员 3.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取得上岗合格证的检测人员从事试验。 4 仪器设备 4.1 试验试验使用的设备及计量器具必须在其检定合格证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操作规程作好设备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试验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严禁进行检修、调试、润滑和保养。 4.3 试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见表4.3。 表4.3 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5 试验方法和步骤

5.1 含水率试验 5.1.1 本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5.1.2 环境要求:在室内常温条件下进行。 5.1.3 试验步骤: 1 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2 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重(恒重的概念一般为间隔2小时的质量差不大于0.1%)。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h,对砂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重下烘至恒重。 3 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5.1.4 试验的含水率ω ,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ω 0=(m /m d -1)×100 式中: m d ——干土质量(g); m ——湿土质量(g)。 5.1.5 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切取200~500g试样(视冻土结构均匀程度而定,结构均匀少取,反之多取)放入搪瓷盘中,称盘和试样质量,准确至0.1g。待冻土试样融化后,调成均匀糊状(土太湿时,多余的水分让其自然蒸发或用吸球吸出,但不得将土粒带出;土太干时,可适当加水),称土糊和盘质量,准确至0.1g。从糊状土中取样测定含水率,其试验步骤和计算按本指导书5.1.3、5.1.4条进行。 5.1.6 层状和网状冻土的含水率ω,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ω=[(m 1/m 2 )(1+0.01w h )-1]×100 式中:ω——含水率(%); m 1 ——冻土试样质量(g); m 2——糊状试样质量(g);ω h ——糊状试样的含水率(%)。 5.1.7 本试验必须对两个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的差值:当含水率小于40%时为1%;当含水率等于、大于40%时为2%,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不大于3%。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

JTG E40—2007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 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1.2检测项目 1.3技术指标 2.检测仪器及环境要求 2.1检测仪器 2.2环境要求 3.取样方法、取样数量、频率以及注意事项3.1取样方法 3.2取样数量、频率 3.3注意事项 4.土工分项操作步骤 4.1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4.2含水率试验(酒精燃烧法) 4.3密度试验(环刀法) 4.4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 4.5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 4.6液塑限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4.7击实试验 4.8室内承载比(CBR)试验 5原始记录处理方法 6.异常现象及意外情况处理办法 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对工程用土进行检测。 1.2检测项目 含水率 密度 颗粒分析 液限 塑限 击实 承载比(CBR) 1.3技术标准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T0103-1993(JTG E40-2007)土工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T0104-1993(JTG E40-2007)土工含水率试验(酒精燃烧法) T0107-1993(JTG E40-2007)土工密度试验(环刀法) T0115-1993(JTG E40-2007)土工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 T0116-2007(JTG E40-2007)土工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 T0118-2007(JTG E40-2007)土工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T0131-2007(JTG E40-2007)土工击实试验 T0134-1993 承载比(CBR)试验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2.仪器仪器及环境要求 2.1仪器设备 2.1.1含水率 2.1.1.1电热干燥箱 2.1.1.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2.1.1.3称量盒 2.1.1.4干燥器 2.1.1.5酒精:纯度95%、滴管、火柴、调土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