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震复习题

抗震复习题

抗震复习题
抗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

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

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

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VE N V f f ?=,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

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

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 1>1.4T 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 n ,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抗震设计时,设计框架结构时应避免极短柱,《规范》要求:框架柱剪跨比 大于2 。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

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反弯点法和D值法。

8、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9、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0、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必须遵守三条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二阶段设计?

答:第一水准:在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损坏。

第二水准:在受到本地设防烈度影响时,建筑物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仍可使用

第三水准:在受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倒或不发生危及生命的破坏。

第一阶段: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及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的要求。

第二阶段: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的要法语。用构造措施保证第二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

(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

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答:1. 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

2. 结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震害;

3. 柱、梁和节点的震害;

4. 填充墙的震害;

5. 抗震墙的震害。

四、计算题

1、图示二层框架,横梁刚度为无穷大,集中于各层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为G1= G2=60t。

w 1=18.96rad /s, w 2=41.76rad /s ,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结构的阻尼比ξ=0.05,Ⅱ类场地。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该框架在多遇地震下的层间地震剪力,并画出层间剪力图。

解: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s T 331.096.18221

1==

=

πωπ

s T 150.076

.412222===π

ωπ 第一振型:=-=12

11

2

111112k k m X X ω

1、 相应于第一振型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

查得T g = 0.40s α

max = 0.08

0696.008.0)467

.04.0(

)(

9

.0max 9.01

11111=?===ααγαT T G X F g i

i i α 1 = 0.033

振型参与系数:23.1150488.0601

50488.0602

21

2

11

11

=?+??+?=

=

∑∑==n

i i

n

i i i

i x

m x

m γ (×)

γ1= 0.724

故F 11=0.033×0.724×1.000×1200=28.67kN F 12=0.033×0.724×1.618×1200=46.39kN

2、相应于第二振型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 F 2i =α2γ2X 2i G i

因0.10s

max =0.08

233.0)

1(5071.160)

1(5071.1602

21

22

12

1=-?+?-?+?=

=

∑∑==n

i i

n

i i i

x

m x

G γ (×) γ2= 0.276

故F 21=0.08×0.276×1.000×1200=25.97kN F 22=0.08×0.276×1×(-0.618)×1200= -16.05kN

3、层间地震剪力

按平方和开方法则求得底层及二层的层间地震剪力为:

kN

v kN v 1.60)3.18(2.577.922.197.902

2

2221=-+==+= (×)

V 2=24.55kN V 1=37.86kN

2、某二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其结构阻尼比05.0=ξ,每层层高4.8m ,跨度9.0m ,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m 1=80t ,m 2=60t ,各楼层层间剪切刚度为k 1=6×104kN /m ,k 2=5×104kN /m ,梁的刚度EI=∞。场地为 Ⅲ 类, 设防烈度为7度,该地区的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分区为二区。试确定第一阶段设计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的水平地震作用,并绘地震作用的剪力图。(20分)

附录:

max

a

2

45

.0a ηa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特征周期(s)

五、计算地震影响系数α,并写出计算步骤。(20分)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均为0.10g

计算地震影响系数α

1、αmax=0.08,Tg=0.35,T=0.163, α=αmax=0.08

2、αmax=0.50,Tg=0.45,T=0.052, α=αmax[0.45+(1-0.45)×0.052/0.1]=0.736αmax=0.368

3、αmax=0.16,Tg=0.65,T=1.321, α=(0.65/1.321)0.9×0.16=0.073

4、αmax=1.40,Tg=0.3,T=1.545, γ=0.9, η1=0.02, η2=1, α=〔1×0.20.9-0.02×(1.545-5×0.3)〕×1.40

=0.3276

抗震试题库学生复习1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4.地震波可分为和。 5.体波包括和。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和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 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地震烈度愈。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和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的影响。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和。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16.面波分为和。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和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和划分为四类。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和。 21.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和。 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24.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和两大类。 25.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和。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 27.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和两个。2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和。 29.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和。 30.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和。 31.结构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决定于构件的及其。 32.是保证结构各部件在地震作用下协调工作的必要条件。 33.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和的关系。 34.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及。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震级 2、地震烈度 3、基本烈度 4、设防烈度 5、多遇烈度 6、罕遇烈度 7、震中 8、震中距 9、震源 10、地震波 11、沙土液化 12、建筑场地 13、地震反应谱 14、抗震设计反应谱 15、地震系数 16、地震影响系数 17、地震作用 18、重力荷载代表值 19、地震效应 20、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二、简答题 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 2.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 3.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 4.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 5.我国规范根据重要性将抗震类别分为哪几类,不同类别的建筑对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 6.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标准及其关系 7.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8.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9.建筑地段划分成几类;简述选择建筑场地的相关规定 10.什么是砂土液化?液化会造成哪些危害?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1.怎样判别地基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地基土液化的危害程度? 12.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 13.什么是地震作用?如何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 14.什么是地震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什么是动力系数?它们有何关系? 15.影响地震反应谱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设计用反应谱如何反映这些因素影响的? 16.简述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17.什么叫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18.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19.什么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什么要引入这一系数?

抗震试题

抗震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代码:TM003 课程名称:工程结构抗震 一、单选(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D.不确定 2.关于设防烈度的说法中,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设防烈度并非是基本烈度 B.设防烈度大都是基本烈度 C.设防烈度是该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遭受最大的地震产生的烈度 D.设防烈度不能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随意提高 3.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 A.小震不坏,大震不到 B.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C.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 D.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薄弱构件时进行设计 4.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多层砌体结构的楼盖类型决定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形式 B.多层砌体结构的横墙间距越大.数量越少,破坏越严重 C.构造柱和圈梁可以不相连 D.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房屋的芯柱内必须设置一根钢筋 5.位于坚硬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A.柔性建筑物 B.刚性建筑物 C.多高层框架 D.超高层结构

6.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大小除了与结构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 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场地平面尺寸 B.场地特征周期 C.荷载分项系数 D.抗震等级 7.为保证结构‘小震不坏’,要求结构具有() A.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 8.选择建筑物场地时,首先应知道该场地的地址、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不利和危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坚硬土、液化土地震时可能滑坡的地段分别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B.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液化土分布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C.密实的中硬土、软弱土半填半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D.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坍塌部位、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 9.地震是(A)的结果。 A..地球内部构造运动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D.不确定 10.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下面不是影响烈度的因素是() A.震级 B.震中距 C.基础埋深 D.地质构造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C.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D.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称为震中 12.地震三要素是()。 A.震中、烈度、震级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 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土层液化的三要素是:粉砂土,饱和水,振动强度。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烈度愈高,土层越容易液化。 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叫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以S a(T)表示。设计反应谱:考虑了不同结构阻尼、各类场地等因素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而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常以a(T),两者的关系为a(T)= S a(T)/g 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 选用地震加速度记录曲线,直接输入到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应选择与计算结构场地相一致、地震烈度相一致的地震动记录或人工波,至少2条实际强震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 “强柱弱梁”可有效的防止柱铰破坏机制的出现,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不会整体倒塌;“强剪弱弯”可有效防止脆性破坏的发生,使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强节点弱构件”,节点是梁与柱构成整体结构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大于构件的刚度和强度。 6、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 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 7、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中如何鞭稍效应。 适用范围: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为考虑鞭稍效应,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 9、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0、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 11、试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及对地面运动的影响? 纵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是压缩波,传播速度快,周期较短,振幅较小;将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传播速度比纵波要慢一些,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将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晃 14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 (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 16.地震作用和一般静荷载有何不同?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不同:地震作用不确定性,不可预知,短时间的动力作用,具有选择性,累积性,重复性。方法:拟静力法,时程分析法,反应谱法,振型分解法。 17.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 18.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 答:(1)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 (2)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 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二、填空 1、天然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3、地震动的三要素:(峰值);(频谱);(持时)。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 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自振周期)(振型)(岩土阻抗比)。 6、地震动的特性的三要素:(振幅)(频率)(持时)。 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梁铰机制)(柱铰机制)。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n=N/(f c A c))。 三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土层液化的三要素是:粉砂土,饱和水,振动强度。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烈度愈高,土层越容易液化。 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 答案: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叫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以S a(T)表示。设计反应谱:考虑了不同结构阻尼、各类场地等因素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而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 常以a(T),两者的关系为a(T)= S a(T)/g 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 答案:选用地震加速度记录曲线,直接输入到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应选择与计算结构场地相一致、地震烈度相一致的地震动记录或人工波,至少2条实际强震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4、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设置圈梁作用:加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加楼盖的整体性,增加墙体的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 X 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V 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X 5.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X 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X 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V 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X 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X 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X 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X 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 X 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V 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X 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V 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X 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V 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X 26在抗震设计中,对烈度为9度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V 27.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不同地区地震烈度相同。X 25.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X 22.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X 29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30.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建筑抗震试题

《建筑结构抗震考核说明及重要知识点》本课程系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共3个学分,54学时。考核形式以考试为主、平时作业为辅。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地震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不同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规律和破坏原因,以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抗震验算的方法、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认识到抗震设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能够处理好施工和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和抗震相关的知识。 各章节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抗震设计原则 本章主要讲述了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成因及分布,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地震破坏现象及宏观调查,抗震设计原则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和设计方法,以及基本烈度等;掌握构造地震,震级和能量的关系,近震和远震,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震级和烈度,概念设计等。本章难点是近震和远震对各类房屋的影响程度,近震和远震是根据震中距的远近划分的。实际观测表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高频分量随传播距离的衰减比低频分量要快,因此震级大、震中距长的地震波以低频分量为主,对于长周期的高柔度结构影响较大;相反,震级小震、中距短则以高频分量为主,对短周期的刚性结构影响较大。 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本章主要讲述了场地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场地土分类,地基抗震验算,地基液化,软土地基的震害,地基处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场地土卓越周期及其工程意义,建筑物自震周期,场地土卓越周期、建筑物自震周期二者关系,地基基础及抗震验算,液化等。 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反应谱法,结构抗震验算等;掌握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地震作用与一般荷载作用的区别等。 第四章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第六章底层框架砖房和多层内框架砖房 【本篇考核要求】 这两章内容可归纳为一类,要求学生掌握多层砌体房屋在小震作用下的破坏规律和破坏原因,抗震设计一般规定,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验算,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抗震设计一般规定与构造措施等。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框架抗震墙结构 本章主要讲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框架----抗震墙结构的震害分析,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抗震结构措施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抗震构造措施,框架内力和侧移的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和D值法);掌握框架梁柱的震害分析(包括竖向和水平),框架竖向荷载下的弯矩二次分配法等。其中竖向荷载下的弯矩二次分配法为本章的难点。 第七章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本章以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横向抗震计算为主,掌握横向抗震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 建筑结构抗震综合练习一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1. 一般认为,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和 。 2. 当地震震级增加一级时,地面震幅增加约倍,而能量约增加倍。

抗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 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 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 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VE N V f f ?=,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 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 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 1>1.4T 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 n ,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抗震设计时,设计框架结构时应避免极短柱,《规范》要求:框架柱剪跨比 大于2 。

抗震复习题(1)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 一、填空题 1、构造地震为。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 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 和。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G 1=G 2 =1200kN,第一振型φ 12 /φ 11 =1.618/1;第二振型φ 22 /φ 21 =-0.618/1。则第一振 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j = 。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 和。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 和。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 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 。 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 17、限制构件的剪压比,实质是 。 18、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罕遇地震烈度为。 19、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型。 20、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mm。 21、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米,层数不宜超过层。 2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其抗震为,设计基准期为。 23、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桥墩应采用理论计算,桥台应采用计算。 24、位于常水位水深超过的实体墩桥,抗震设计时应计入地震动水压力。 25、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和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26、当判定台址地表以下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层。 27、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层厚度大于 米,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结构的影响。

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A卷B卷

《 工程结构抗震样卷A 》答案 命题教师 __ 使用班级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开、闭卷 试卷代号(A ,B 卷) 姓名____________ 系别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时间: 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题 1.5分,共21分。只有一个选择是正确的,请填在括号中) 1.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 A.建筑物类型 B.离震中的距离 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2.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T 1很长(T 1>4s)的高层建筑 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 3.地震系数k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 4. 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 eq 为( C ) A. 0.85(1.2恒载标准值G K +1.4活载标准值Q K ) B. 0.85(G K +Q k ) C. 0.75(G K +0.5Q K ) D. 0.85(G K +0.5Q K ) 5.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 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 有何变化?( A ) A.T 1↓,F e ↑ B.T 1↑,F e ↑ C.T 1↑,F e ↓ D.T 1↓,F e ↓ 6.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 ) A .柱宽的1/4 B .柱宽的1/8 C .梁宽的1/4 D .梁宽的1/8 7. 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 ) A .谱曲线峰值右移 B .谱曲线峰值左移 C .谱曲线峰值增大 D .谱曲线峰值降低 8.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C A. 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T 1 9、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 D ) A.最顶层 B.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D. 底层 10.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 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1.场地特征周期T g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 A.地震烈度 B.建筑物等级 C.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场地大小 12.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D ) A . 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 . 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 . 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 .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13、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B ) 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4、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A.场地平面尺寸 B.场地特征周期 C.荷载分项系数 D.抗震等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得分

抗震题库计算题

抗震题库计算题 2、某建筑8层、高度为29m,丙类建筑,其场地地质钻孔资料(无剪切波速资料)如 3、地地质勘察资料如下: =120m/s; ①0~2.0m,淤泥质土,V s =400m/s; ②2.0~25.0m,密实粗砂,V s =800m/s ③25.0~26.0m,玄武岩,V s =350m/s ④26.0~40.0m/s,密实含砾石砂,V s ⑤40.0m以下,强风化粉砂质泥岩,V =700m/s s 请分析该场地的类别? 4、地底层资料如下: ②0~30m,黏土,V =150m/s; s =350m/s; ②3~18m,砾砂,V s ③18~20m,玄武岩,V =600m/s s =160m/s ④20~27m/s,黏土,V s ⑤27~32m/s,黏土,V =420m/s s ⑥32m以下,泥岩,V =600m/s s 请分析该场地的类别? 5、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50m/s,覆盖层厚度为60m,结构自震周期为T=0.40s,试求阻

尼比为ζ=0.05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 6、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自震周期为T=1.65s,结构阻尼比ζ=0.05,试求多遇地震作用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7、层建筑,采用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34.0m,抗震设防烈度为 =0.35s,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特征周期T g =1.82s,已知η1=0.0213,η2=1.078,试求,地震影响系影响折减后结构自震周期为T 1 数α。 8、20层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建筑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结构的自振周期T1=1.2s,阻尼比ξ=0.05,求地震系数α。 9、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场地为Ⅰ1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本自振周期为1.3s。多遇地震作用时,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 10、层的商店建筑,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场地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建筑采用钢结构,结构自振周期为T1=0.4s,阻尼比ζ=0.035,求钢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 11、某20层的高层建筑,采用钢框架-混凝土结构。该建筑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的第一平动自振周期T1=1.2s,求地震影响系数α。 12、某工程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场地的地质资料如下表,试求结构的自振周期T=1.0s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 13、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桥梁抗震复习题汇总

复习题 1.地震动的三要素? 答:地震动强度(振幅、峰值),频谱特性,强震持续时间。 2.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基本地震烈度和E1地震E2地震是什么关系? 答:基本地震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个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即《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烈度。 3.地震按照成因、震源的深浅、震中距的远近等的分类;一些有关地震的术语含义。 答:按照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诱发地震 按照震源的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按照震中距的远近可分为:地方震、近震、远震 4. 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各种波的速度对比? 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 纵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 纵波的周期较短,振幅较小,波速较快,在地壳内的速度一般为200-1400m/s。 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 横波的周期较长,振幅较大,波速较慢,在地壳内的速度一般为100-800m/s。 面波 瑞利波:传播时,质点在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内沿波前进方向做椭圆反时针方向运动。 振幅大,在地表以竖向运动为主。 乐浦波:传播时,类似蛇形运动,质点在地平面内做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运动。

5. 地震动、地震波的概念。 地震动:也称地面运动,是指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层的震动。 地震波: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聚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引起剧烈的振动,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种波 就称为地震波。 6. 地震震级、地震烈度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地震震级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之间 的关系。 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 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用Ml表示),定义为: 在离震中100Km处用伍德-安德生式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最大水平 动位移(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值,即 Ml=lgA 地震烈度:用来衡量地震破坏作用大小的一个指标。 联系与区别:对于一次地震而言,震级只有一个,烈度则随着地点的变化而有若干个。一般来说,震中的烈度最高,离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 越低。 关系:Ml=1.5+0.58I0(震中烈度) 7.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 答:包括震源、传播介质与途径、局部场地条件这三类。 8.地震烈度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区分的? 答:按地震烈度表的标准进行区分 主要依据是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貌变化特征、地震时人的感觉、家具器物的反 应等。 9.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有哪些现象? 答:地裂缝、滑坡、砂土液化软土震陷。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

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 () 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 4.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设置。 6.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通过内力组合得到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满足、、 的原则。 7.完整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与要求,分别是 、、。

8.在框架—剪力墙的内力计算时,总抗震墙和总框架之间用连接。9.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 和。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不属于地震破环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 )。 A、地表破坏 B、人员伤亡 C、次生灾害 D、建筑物的破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30分)。 1.根据下表计算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10分) 土层的剪切波速 土层厚度 2.2 5.8 8.2 4.5 4.3 180 200 260 420 530 2.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下图体系在多遇地震下的各层地震剪力。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2g ,Ⅲ类场地一区,m 1=116.62t, m 2=110.85t, m 3=59.45t, =0.716s,δn=0.0673,ξ=0.05.(20分) max a max 2 45 .0a ηmax )(a T T a g γ=max 2 1 )]5(2.0[a T T a g -- =ηηγa T(s) 00.1Tg 5Tg 6.0 当ξ=0.05时, η2=1.0 η1=0.02 γ=0.9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 烈度 6度 7度 8度 9度 多遇地震 0.04 0.08 0.16 0.32 罕遇地震 - 0.5 0.90 1.4 特征周期(s) 特征周期分区 场地类别 Ⅰ Ⅱ Ⅲ Ⅳ 一区 0.25 0.35 0.45 0.65 二区 0.30 0.40 0.55 0.75 三区 0.35 0.45 0.65 0.90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 3.× 4.× 5.× 6. √ 7.√ 8. × 9. √ 10.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建筑抗震复习题

1.简述简述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墙体抗震承载力计算的步骤? 未找到答案(参照P191至P194) 2.什么情况下多层砌体房屋可采用基底剪力法求地震剪力? 荷载效应如何计算? 多层砌体采用基底(底部)剪力法求地震剪力的条件:刚度沿高度的分布一般比较均匀,并且以剪切变形为主(参考本文本另外部分)荷载效应采用标准值和相应剪力、刚度分配来计算(P185~P191)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意义何在? 如何取值? (注意与第31题类同) 意义:调高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使得现行与过去抗震规范截面验算的结果大体上保持一致) 取值:取值范围0.75~1.0。一般都小于1.0,注意当设计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构件的承载力抗震系数均采用1.0 4.什么是抗震缝? 其设置原则、构造要求有什么不同? 抗震缝:即是为避免建筑物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的构造缝。原则:该缝一般设置在结构变形的敏感部位,沿着房屋基础顶面全面设置,使得建筑分成若干、规则刚度均匀的单元独立变形。 构造要求(斟酌回答,仅供参考):防水问题,尺寸构造,外观影响 应注意防水,封缝处理,防止水渗入 多层砌体结构缝宽可采用70~100mm ,框架结构缝宽最小为100mm 缝隙两侧结构完全分开,中间间隙距离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两侧结构不发生碰撞。 装修后可完全隐藏抗震缝,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 注:钢结构房屋建筑一般不设抗震缝 5.如何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平面和立面? 应注意"形体"的规则性。 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尽量避免错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 立面(或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6.如何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与基础? 有利场地——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地基——持力层宜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倾覆能力,压缩量、沉降量小,对不均匀沉降有利的地基 基础——根据不同的持力层、不同的土质地基,设计有利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箱型基础等 7.《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重要性程度分为哪几类? 你设计的房屋属于哪一类? 主要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 甲乙丙丁四类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作用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乙类: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 丙类: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设计 丁类: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构造措施:设置圈梁、构造柱、防震缝,某些构件某部位箍筋加密、 设弯起钢筋,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等 8.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确定、纵横墙布置、楼梯间设置有 哪些规定? P182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9.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总层数、最大高宽比的限值及房屋局 部尺寸的限值有什么规定? P183、P184 1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构造要求有哪些规定? 设置部位 1)楼电梯间的四角 2)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 3)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 4)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5)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6)较大洞口两侧。 (可以参照P195页) 构造要求: 构造柱最小截面240×180mm,纵向钢筋4根12,箍筋间距不宜小于250mm,且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马牙槎,并每隔500mm设置2根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体不小于1m,构造柱下端伸入室外地面以下不小于500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mm的地圈梁相连 11.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中圈梁对抗震起什么作用? 在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中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和空间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墙体和板荷载均匀承受在墙体和基础上;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较大动荷载等对房屋的影响;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后两点自行斟酌回答) 12.地震区楼(屋)盖构件与墙体及圈梁的连接、纵横墙的连接有哪 些主要措施? 纵横墙的连接 纵横墙连接处,墙体内应天烟道、通风道等竖向孔道; 纵横墙交接处应咬槎较好,当为马牙槎砌筑或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时,沿墙高每10皮砖(中型砌块每道水平灰缝)应有2Ф6拉结钢筋;空心砌块有钢筋混凝土芯柱时,芯柱在楼层上下应连通,且沿墙高每隔0.6M应有Ф4点焊钢筋网片与墙拉结 15.地震区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架梁截面尺寸:截面宽度过小则截面损失比例较大,一般不宜小于200mm;为了对节点核心区提供约束以提高节点受剪承载力,梁宽不宜小于柱宽的1/2;狭而高的梁不利混凝土约束,会在梁刚度降低后引起侧向失稳,故梁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的塑性铰区发展范围与梁的跨高比有关,当跨高比小于4时,属于短梁,在反复弯剪作用下,斜裂缝将会沿全长发展,从而使梁的延性及承载力急剧降低,故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框架柱截面尺寸:1)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层数不超过2层时及四级,均不宜小于400mm;一、二、三级层数超过2层时,均不宜小于450mm;圆柱的截面尺寸,层数不超过2层及四级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均不宜小于450mm;2)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3)柱截面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 备注:规范从剪跨比的角度提出了截面尺寸的限制条件,剪跨比宜大于2,如果截面尺寸较小,截面的平均剪应力过大,则增加箍筋并不能防止柱早期出现斜裂缝,即使按照强剪弱弯设计,也有可能较早出现剪切破坏;对于剪跨比较小的柱,因为容易剪坏,限制更加严格;另外,在高层建筑中,一般情况下,框架截面柱剪跨比限制较容易满足,柱截面尺寸大多数是由轴压比控制 16.地震区框架梁端、柱端、节点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构造要求有何 规定?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书134页、本文本第4页)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书p143~p145) 节点箍筋(P151) 17.地震区框架柱的轴压比、纵筋最小配筋率、箍筋加密区外的箍筋数量有什么规定? 轴压比宜控制为大偏心受压优于小偏心受压。轴压比与混凝土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有关,轴压比较大的构件屈服后变形能力小,滞回曲线捏拢现象严重,耗能能力不如轴压比小的构件 柱的纵筋最小配筋率如下表(P145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1、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2、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 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5、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VE N V f f ?=,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6、剪压比: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8、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9.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 1>1.4T 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 F n ,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10.《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11.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12.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13.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 值法 。 14.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16.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17.《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18.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离。 19.从地基变形方面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大。 20.地震时容易发生场地土液化的土是: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