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测试(含答案)

高考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测试(含答案)

高考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测试(含答案)
高考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测试(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测试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3.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甲、乙两湖泊的作用有()

①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②维护生物多样性③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④缩短汛期,推迟降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中国可燃冰试采在甲海域(如图)连续8天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这一开采技术“领跑”世界。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预计中国2030年前将实现可燃冰商业性开发利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我国已探明的可燃冰资源分布在

A. 大陆架浅海区域

B. 陆地上永久冻土区

C. 渤海大陆坡海域

D. 低纬度的高海拔区

7.目前,可燃冰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储量不足

B. 使用不方便

C. 开采难度大

D. 市场需求较小

8.在甲海域开采可燃冰作业时,需要常年防范的是

A. 台风侵袭

B. 海啸袭击

C. 寒潮爆发

D. 高温高湿

读图,回答9~10题。

9.有关图中能源输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左图为输电②右图为输煤③左图为输煤④右图为输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右图中砖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 )

①减少资源的运输压力②对“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③实现污染物、废弃物资源化④满足煤矿区的用砖需求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km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7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完成下列各题。

11.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12.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 )

A.缓解沉降 B.改善大气 C.减少地震 D.减少能耗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甘肃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力发电基地,打造“陆上三峡”,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该地区转型的支柱产业。读图,回答13~15题。

13.“陆上三峡”的主战场城市最可能是()

A. 玉门

B. 酒泉

C. 武威

D. 兰州

14.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 完善基础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

B. 优化能源结构,减少高能耗工业

C. 发展新型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

D. 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

15.当前该地区风能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利用技术不成熟

B. 产业转型起步晚

C. 生态环境限制大

D. 远离消费市场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煤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沉积矿产和能源,是由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不同的植物会形成不同的煤。

植物的演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菌类藻类时期、蕨类植物时期和裸子被子植物时期,三个阶段均成为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时期。菌类藻类时期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成煤期,藻类大量繁殖,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煤,该时期形成的煤主要分布在南方寒武纪地层。

(1)推断地球菌类藻类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2)说明植物的演化对煤炭形成和聚积的重要意义。

(3)自然界中,最符合植物堆积的成煤环境是沼泽,试分析原因。

(4)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有大面积未开发的沼泽,有人推断这里不可能成为新的成煤区,请你试着说明理由。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东部,位于东北电网西部二这里煤炭资源探明及预测储量1572亿吨,共有煤田60多处,储量超过100亿吨的就有6处,这些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如图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交通及城镇分布图。

(1)指出呼伦贝尔作为西电东送电力基地的区位优势条件。

(2)简析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说明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生产的有利影响。

(4)说明呼伦贝尔在煤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

1-5 CCCDC 6-10 BCDCB 11-15 CBACD

16.(1)热量较为充足;水分条件较好;广阔、稳定的浅海环境;地壳条件相对稳定。(2)煤的形成和大量聚积始于植物出现之后,只有植物的大量繁殖和发展,才会有聚煤作用的发生;植物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演化,成煤环境从浅海到滨海直至扩大到内陆,聚煤作用不断增强;新的聚煤时期的出现,都是以新门类植物群的出现为前提。(3)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和发展,是成煤的物质基础;沼泽地势地平(低洼),利于大量植

物体(植物遗体)的堆积和聚积;沼泽中的植物死亡后其遗体(或残骸)能够被沼泽水所覆盖;沼泽地表水充足(或沼泽水位逐步上升),有机物(植物遗体或残骸)与空气隔绝而不易被氧化分解。(4)三江平原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植物生长期短生长缓慢,生物量较小;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的遗体(或残骸)易被微生物分解或被空气氧化,残留部分相对较少;沼泽周边和沼泽内的植物堆积形成泥炭腐泥、泥炭腐泥固结成岩和变质作用均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地质作用,短期内难以实现。

17.(1)煤炭资源丰富,可建设煤炭供应基地;煤炭以适宜发电的褐煤为主,可建设火电基地;靠近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可建设风电基地;地势较高,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建设光电或太阳能发电基地。

(2)埋藏浅,煤层厚,储量丰富,结构稳定,开发条件优越;距离东北及华北地区较近,市场广阔;靠近铁路、公路线,交通运输便利。

(3)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地区工业化进程;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等。

(4)毁坏地表林、草植被,造成林草面积减少;剥离表土层,导致土地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产生煤矿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堆放煤炭,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等。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城乡规划 (?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

(?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5、C 6、B

(?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填图训练及巩固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读图训练) (一)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 、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盆地。 (3)三大平原:L 东北平原;M 华北平原;N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带;②中温带;③ 带;④ 带;⑤热带;⑥ 气候区。 (2)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位于的温度带: 塔里木盆地位于 带、准噶尔盆地位于 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 带。

(3)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山气候区、暖温带、带、暖温带。 (4)甘肃省地跨带、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区。 2.读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乌鞘岭 —山—唐古拉山—山一 线。 (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 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半 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 区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 (三)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1.长江概况。 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山,注入②海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6300 km,居世界第3位,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b为 主要支流和湖泊③江,④岷江,⑤江,⑥江,⑦江,⑧湘江,⑨江,⑩湖,?湖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九)地理试卷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九) 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 2019年我国春运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前往式汉、重庆、西安等地的人群最常退票或改签,也更容易捡漏、刷到余票,成为春运“变卦”城市。春运中,过半数人员可实现12小时内返乡,但前往贵港、贺州等地的春运回家“困难”城市也不少,前十位广西独占5席。左 图为春运“变卦”城市,右图为春运回家“困难”城市。

节能减排考试--答案

节能减排培训试题 岗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 A )。 A.基本国策 B.基本制度 C.法律制度 D.政治任务 2.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 A )。 A.节约与开发并举,将节约放在首位 B.开发为主,节约为辅 C.优化开发与重点开发并举,将优化开发放在首位 D.节约与开发并举,将开发放在首位 3.能效标识,是指附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物上,表示产品( B )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识。 A.能源消耗等级 B.能源效率等级 C.功率能耗等级 D.转换效率等级 4.年度测试率应达到要求:注水泵和压缩机_____,输油泵___,抽油机、电潜泵、机泵、风机、锅炉和加热炉___以上。( B ) A、15%,15%,10% B、20%,15%,10% C、20%,15%,15% 5.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而( B )。 A. 外界无需作功 B. 外界需要作功 C. 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 D. 外界获得电能 6.“低碳”是指( B )。 A.减少碳水化合物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D.减少碳金属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 D)起施行。 A.1998年1月1日 B.2007年10月28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8年4月1日8.《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B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A.禁止发展 B.限制发展 C.鼓励发展 D.优先发展 9.变频节能技术中,变频是指:( B )。 A. 改变电器的启动的频率 B. 改变电器电源的频率 C. 改变电器电压的大小 D. 改变电器电流的大小10.下面各种设备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设备是:( B ) A. 锅炉 B. 炉窑 C. 列管式换热器 D. 热管 11、在“中国能效标识”中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绿色代表 C 。 A.禁止 B.警告 C.环保节能 12、目前发电主要依靠烧煤,因此节约用电可减少排放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 A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白色污染 13、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

2019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交通(含答案)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 2019.5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交通(2015?新课标I卷)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答案】4、A 5、D 6、C

考点:航空运输、距离计算。 (2015?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4.B 5.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和交通。

(2015?安徽卷)34. (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高考地理复习测试题

高考地理复习测试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高考地理复习测试题 地理试题 注:1.考试范围:高中地理上、下册和相关初中基础内容。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I卷选择题部分(共44分) 一、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第Ⅰ卷答题栏中。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判断完成1~4题。

1.图1中甲山位于乙山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图中D处的相对高度H为() A.80≤ H<160米 B.40

C.地震——滑坡、泥石流——疫病流行 D.暴雨——海啸——火灾 图2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3330km,读图判断回答8~11题。 8.此时北京时间是() A.14时20分B.15时20分 C.20时40分 D.21时20分 9.图中⑤点的昼长约为() A.6小时B.8小时 C.10小时 D.14小时 10.假如一架飞机按最短距离由⑥点飞到⑤点,其飞行方向应为()A.自西向东B.先东北后东南 C.先东南后东北 D.先西北后西南 11.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此季节的有() A.地理公转速度最慢 B.恰逢“国际劳动节”

【2020】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真题(含答案):湘乡一中高考地理原创试题

2014年湘乡一中高考地理原创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湖南江永县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中部地势平坦,山间盆地相连,属喀斯特地貌。土壤以河流冲积土和黄泥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降水充足,湿度适中,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江永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柚之乡”。往年的柚子采摘时间在霜降之后,天气冷下来后,果肉里的糖分上来了香柚才上市。结合材料回答1—3题 1、湖南江永成为中国香柚之乡,闻名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支持 B 交通条件改善 C 品质好D市场广阔 2、某开发商想要在长沙建一个香柚饮料加工厂,与江永相比,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 市场广阔B技术先进 C 劳动力丰富D交通便利 3、今年的江永香柚采摘期延后了半个月,一直拖到立冬节气才开始摘的原因是() A延长生长期,提高品质B增大日较差,提高品质 C错开上市高峰期,提高价格D增加微量元素含量 2013年12月30日,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刘志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将于明年开建黄花机场至长沙南站的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线路长约16.5公里,并在长沙南站兴建城市候机楼,建成运营后,旅客可在长沙南站下高铁后,乘坐磁悬浮列车,仅需10分钟便可直抵黄花机场T2航站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依靠磁力悬浮在空中运行的列车,具有运行安全、选线灵活、节地环保、维护简单等优势。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仅有4个国家掌握中低速磁悬浮核心技术。根据材料回答第4题。 4、关于长沙磁悬浮铁路修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缩短出行时间 ③扩大居民出行范围④影响该磁悬浮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因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C)起施行。 年10月1 日年10月28日 年4月1 日年1 月1 日 2.我国“十一五”末单位必须下降(B )。 % % % % 3.《节约能源法》所指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D),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 B. 开采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C. 消费到回收的各个环节 D. 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4.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D),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A.鼓励发展重化工业 B. 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C. 限制发展高耗能、资源性行业 D. 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5.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D),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 B. 实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C. 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D.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 6.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 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C)的消费方式。 A. 清洁型 B. 循环型 C. 节约型 D. 环保型 7.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D)的能源发展战略。 A. 开发为主,合理利用 B. 利用为主,加强开发 C.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 D .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2-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一、单选题 (2017高考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11 图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7高考题)6.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7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2017高考题)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2017高考题)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图5 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10.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7高考题).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7高考题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高考练习题精选 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 锦 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2019年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1.A、D两岛附近海水盐度偏低,其原因主要是( ) A.都受陆地径流的影响 B.都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 C.都受寒流的影响 D.A岛附近受海冰融化的影响,D岛附近受暖流的影响 2.A、E两岛屿以东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或区域性渔场,与其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有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3.C、D两岛地表景观( ) A.都被森林覆盖 B.都为荒漠景观 C.C岛为亚寒带针叶林,D岛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C岛被冰川覆盖,D岛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当A岛春分日出时,D岛见到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校园旗杆影长在当日内达到最长 B.夜幕降临,万家灯火

C.曙光初露,旭日东升 D.太阳当空,春暖融融 2019年上海浦东商品住宅一季度均价8596元/m2,二季度9045元/m2。 上海市人口增长分布表 时期人口增长率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19902019年 -12.7 24.3 1.90 20192019年-17.14 27.23 -3.37 根据上述相关资料回答56题。 5.上海近郊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①郊区城市化②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与近郊区新住宅区建设加快 ③近郊区比市区更接近地价最贵的商业中心④近郊区比市区就业机会更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6.近几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商品住宅价格快速超过珠江三角洲商品住宅价格,其主要原因 是( ) ①长三角经济腹地比珠三角更广,国际直接投资比重超过珠三角 ②长三角科技实力比珠三角更强,科技人才流入超过珠三角 ③长三角阳光比珠三角更充足 ④长三角农业比珠三角更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十七)地理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十七) 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李白在诗中曾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巫山山脉的险峻。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如下图)。2009年三峡水利枢纽修建完毕;2013年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全线通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巫山一线东西两侧的“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安徽卷)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列问题。 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答案】23.A 24.D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空间定位,根据该区域的纬度范围25°N-32°N和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埃及,从而确定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热点荒漠带;第2问,该地区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便捷地连接两个区域的判断,也是根据空间定位后,就能准确判断连接了西欧与南亚,其它三个选项都不符合条件。总体上,此难度不大,但对空间定位要求较

高,这样也就要求学生平时复习过程中,对世界区域的空间定位加强训练。 (2019?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答案】3、D 4、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影响陆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 (2019?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出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

高考地理高三历年真卷汇总复习高考地理试卷[021]22

高考地理高三历年真卷汇总复习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米).据此,回答第1、2题. 1.(4分)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4分)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4分)如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A.⑥①②B.⑤③⑥C.③②④D.①④⑤ 如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4分)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4分)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第6~8题. 6.(4分)该优惠政策有助于()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 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 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 7.(4分)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禹王台、铁塔公园 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 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 8.(4分)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如图示意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9、10题.

【最新】高考原创押题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最新】高考原创押题卷(一)文综-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特色杂粮是贵州省的优势作物,其种植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贵州威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线,推进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引导农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和加工,支持小杂粮加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把“小杂粮”做成了“大企业”,促进了农民增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影响威宁杂粮种植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和把“小杂粮”做成了“大企业”的因素有( ) A.市场和交通B.科技和土壤 C.市场和政策D.气候和土地 2.威宁县城集聚了100多家杂粮加工企业,与乡村相比,县城杂粮产业集聚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 A.杂粮种类丰富、品质佳B.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价廉D.人口稠密,接近消费市场 3.威宁杂粮产业的发展对周边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是( ) A.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增加其附加值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规模 C.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加快种植速度D.加强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提高科技含量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依据流域型城市定义划分“上中下游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位于流域型城市中上游的城市( ) A.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城市规模一般较小 B.城市间相互联系差,交通通达度一般较低 C.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D.水质比较清洁,较适宜发展食品加工工业 5.在同一流域型城市中,上游城市往往为中下游城市提供( ) A.高素质劳动力B.服务产品 C.初级农矿产品D.广阔市场 6.下图为华北地区海河流域中北京、天津、衡水、石家庄四城市相对位置示意图,四城市分别处于流域型城市中的( ) A.下游、下游、上游、中游B.中游、下游、上游、中游 C.下游、下游、中游、中游D.中游、下游、上游、上游 下图为陕西省冬小麦逐年平均干旱减产率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测 试题 一、选择题 1.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A.贵州省 B.上海市 C.内蒙古自治区 D.青海省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3.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每当冬季我国北方出现降雪时,不少地区的煤炭和电力供应就会紧张。面对能源状况的严峻形势,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的原因是 ①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①我国的发电厂都是用煤作为燃料来发电 ①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第一位①我国煤炭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7.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能源结构调整 D.开采成本上升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高考地理试题整理汇编

历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集锦2000年全国卷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B.①<② C.①>②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城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4~5题:4.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5.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景部分为7月7日,判断6~7题: 6.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B.9时 C.3时D.12时 7.北京为 A.6日8时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 33.图3是某年欧洲降水pH值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0分): (1)下述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把先定国家的代码填在空格

中)______、_____。 A.西班牙B.瑞典C.德国D.冰岛E.意大利 图4 (1)该地的纬度应为_______,________。 (2)在东半球范围内,该地可能位于______(国家)_________地区、________(国家)_______地区 (3)这些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37.认读图5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30分) 图5 (1)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______控制。所以________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8分)(3)美国为什么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10分) 38.巴拿马运河是具有世界战略意义的运河,开凿始于1904年,1914年8月15日

2018届高三地理原创地理试题

2018届高三地理原创地理试题 (含命题资料)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9月10日武汉大学爆破拆除了2000年投入使用的29层工学部一号教学楼(左图),该楼位于珞珈山山脚,东湖湖畔;2017年10月9日武汉大学公布重建方案,武汉大学将在原址重建工学部教学楼,新方案主体建筑高约23米,右图为新方案楼群区域某日的光照时间分布图(图中白色区域为建筑物)。读图回答1-2题。 资料来源:扬子晚报:武汉大学爆破拆除一高层教学楼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网站(武汉大学工学部第一教学楼重建项目规划方案批前公示: https://www.doczj.com/doc/3411442898.html,/pc-78-123991.html ) 1.拆除原教学楼并重建的主要原因是 A.原建筑存在安全隐患B.优化环东湖整体景观 C.提高教学用地利用率D.协调校园内建筑风格 2.右图所示的光照时间分布图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017年9月20日,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召开联合记者会,宣布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全国落实保护面积15.50亿亩,其中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占划定面积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划定面积的88%;城市周边划定9740万亩,通过优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把城市周边围住、把公路沿线包住。根据材料完成3-5题。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新闻(https://www.doczj.com/doc/3411442898.html,/xwdt/jrxw/201709/t20170920_1595717.htm)3.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目的是 A.摸清耕地分布家底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优化农业生产布局D.统筹我国城乡规划 4.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 A.保证城市农副产品供应B.限制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C.限制城市用地无序扩张D.促进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5.我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的区域可能位于

能源资源的开发习题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 3%、欧盟的16. 8%、美国的28 . 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 , 回答下列各题。 1 ?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B ?煤、石油、水电、天然气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D ?煤、天然气、石油、水电 2?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 .丁、c C .乙、d D .丙、d 3?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 .多高能耗、高产出的工业 C.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低 D .工 业布局不合理 乙醇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料。下图为柴油、汽油与乙醇成本的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汽油相当的是 A、甘蔗 B、玉米 C、甜菜 D、小麦 5 . 2030年乙醇 ①可以完全替代化石燃料②大量使用利于减 轻大气污染 ④大规模使用会引 ③生产成本因科技发展而降低

4 . 2005年由下列原料生产的乙醇,其成本与柴油、 吃产成勲鬼用 L1 UM: fc*崔蛍小左

发经济危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2年11月20,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市召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二氧化碳 6.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 在 () ① 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说确的是 () ①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生物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传统生产主要以甘蔗、玉米、薯类为原料制取,目前已研发出由木 质纤维素(如 秸秆)炼制乙醇。对比传统生产,新制取方式的意义不含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 ?综合利用资源 C.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 D .降低原料成本 读 “世界部分国家 和区域生 产、消费碳排放柱状图 及人口数量折线图 ”,回答下列各题 9.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是由于出口产品所产生的 B. 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小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 C. 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通过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 炼铁炼钢铸造电石 民用 L _ _1 — - I ________ I I 焦炉气—焦化 煤焦油 发电冶金其他 I I ] f I 燃料气 部分 回收

最新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年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2018全国卷II】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7),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高考地理能力测试题(一)

高考地理能力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5年4月4日19时54分左右(北京时间),神秘的“红月亮”终于如期而至(如图1)。据广东天文学会昨日介绍,这次月全食(红月亮)的持续时间只有12.3分钟。这是13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短的月全食,错过这次,下次可要等到2018年。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红月亮”出现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形成,大气将红色光线反射到月球上 B.是大气散射作用的影响,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较小,可以折射到月球上 C.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太阳辐射中的蓝、紫光被散射,红色光线直接照射到地面 D.由于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红色光是长波辐射,被拦截在近地面大?獠阒? 2.这次“红月亮”出现的时刻,有关下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旧金山正值红日初升 B.华盛顿正值繁星满天

C.伦敦广场上的旗杆影子朝向约是正北方向 D.这一天,悉尼昼长时间大于夜长 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图2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完成3~4题。 3.图中等压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A.a>b>c B.aa>b D.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