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

AlCl ,AlBr ,AlI ,FeCl ,FeBr ,AuCl ,HgCl ,Hg Cl ,

醋酸铅,Mn O

从规律上来说,除了铵盐,金属和非金属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要记住几个特殊的。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铍,氮化铝,是原子晶体,就是原子之间全部以共价键结合,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也有的是共价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

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NH4Cl酸碱,以及大多数的盐

存在形式

离子化合物(ionic compound)是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七

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但也不全是,比如AlCl3就是共价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此类物质加热时易分解或易氧化)。在水中:有的可以导电,有的不可以导电(此类物质易与水反应或不溶于水)。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涉及到电子的移动。

离子化合物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一

某些单质的分子也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例如氯气的分子就是由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同时受两个原子核的作用形成氯分子。

由于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仿,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像氯化氢那样,以共用电子对(或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氨NH3等都是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一般都是分子晶体,像氯化铝AlCl3是共价化合物。(氯化铁,氯化汞,碘化银也是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二

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1]。

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或不活泼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原子间各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为两个原子所共有,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分子。例如,氯化氢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而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无水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都是共价化合物。多数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熔点、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氧原子的一方,偏离氢原子的一方.

高中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精选.)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非金属知识点总结》教案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 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2 Cl2、H2O、HClO、H+、Cl―、 ClO―、极少量的为OH― H+、Cl―、H2O、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22HCl;H2+Cl2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 a(O H)2==CaCl2 +C a(C l O)2 +2H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MnCl2 +Cl2↑+2H2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3溶液:g++Cl―==AgCl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2C +SiO2=====高温 Si +2CO↑; ②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 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 低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 2+H 2O H 2CO 3 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4↑+2H 2O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少:2NaOH+CO 2==Na 2CO 3+H 2O 过:NaOH+CO 2==Na HCO 3 与CaO 反应方程式[来 SiO 2+CaO 高温 CaSiO 3 CaO+CO 2==CaCO 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物质 用途 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矿物胶 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金属和非金属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 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钠和钠的化合物 1、钠与水反应: 2Na+2H 2O = 2NaOH+H 2↑ 2Na+2H 2O = 2Na ++2OH -+H 2↑ 2、钠与氧气反应: ①常温反应 4Na+O 2 = 2Na 2O ②点燃或加热 2Na+O 2 = Na 2O 2 3、钠与盐酸等酸反应: 2Na+2HCl = 2NaCl +H 2↑ 2Na+2H + = 2Na ++H 2↑ 4 、钠与氯气的反应: 2Na+Cl 2 = 2NaCl 5、钠与硫的反应: 2Na+S = Na 2S 6、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与钠跟水的反应: 2Na+2H 2O = 2NaOH+H 2↑ 7、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①NaCl 溶液:实际上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 2O = 2NaOH+H 2↑ ②CuSO4溶液: 2Na+CuSO 4 +2H 2O = Cu(OH)2↓+H 2↑ + Na 2SO 4 点燃 Δ Δ

③NaHSO4溶液:2Na +2NaHSO4 = 2Na2SO4+ H2↑ ④通常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若盐为熔融状态,钠可以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熔融 如:4Na + TiCl4 = 4 NaCl + Ti 8、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4Na+O2=2Na2O Na2O+H2O = 2NaOH 2NaOH+CO2=Na2CO3+H2O 9、氧化钠和水的反应:Na2O+H2O=2NaOH 10、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2O+2HCl =2NaCl+H2O 11、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Na2O+CO2=Na2CO3 12、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 1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14、过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2Na2O2+4HCl=4NaCl+2H2O+O2↑ Δ 1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转化:2Na2O+O2= 2Na2O2 16、碳酸钠和盐酸反应:①Na2CO3+HCl=NaHCO3+NaCl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17、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

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 (试行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图样中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方法。 本标准适应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发动机所用二维图样上材料的标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见标准各章节 3 常用金属材料的标注方法 3.1 钢板 3.1.1 标注方法 钢板厚度 钢板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厚钢板 △△-GB(Q/BQB)××× 钢板技术条件标准号 钢板所用钢号 尺寸精度等级 钢板厚度 钢板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钢板 △△-△-△-GB(Q/BQB)×××钢板技术条件标准号 拉延级别 钢板所用钢号 表面质量级别 注1:尺寸精度等级、拉延级别、表面质量等级可以不注,不注按最低级别供应。 注2:钢板的品种规格标准号 GB/T 709

3.1.2 标注示例 钢板的标注示例见表1。 表1 常用钢板的标注

表1(续)常用钢板的标注 3.2 型钢 3.2.1 圆钢、六角钢的标注方法 3.2.1.1 热轧圆钢、六角钢 钢材尺寸(圆钢为直径、六角钢为内切圆直径) 钢材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圆钢 (六角钢)△△-GB(Q/BQB)××× 钢材技术条件标准号 钢材所用钢号 3.2.1.2 冷拉圆钢、六角钢

高中化学__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常見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及其化合物钠⑴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在常溫时4Na+O2=2Na2O (白色) 在点燃时 2Na+O2=Na2O2(淡黃色) ○2.钠能跟卤素.硫磷氢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化合物,如2Na+Cl2=2NaCl 2Na+S=Na2S(硫化钠)(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2Na+Br2=2NaBr(溴化钠)(溴化钠可以做鎮定剂) ○3钠跟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钠由于此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卤化物中把金属置换出来。由于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钠与酸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 2Na+2HCl=2NaCl+H2↑ 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 ○5钠与盐反应a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b与熔融盐反应这类反应多数为置换反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4Na+TiCl4(熔融)=4NaCl+Ti(条件为高温) Na+KCl=K+NaCl(条件为高温)★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6钠与有机物反应钠还能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钠与乙醇反应:2Na+2C2H5OH→2CH3CH2ONa+H2↑(生成物为氢气和乙醇钠) ⑵钠化学方程式 ⑴与非金属单质: 2Na+H2=高温=2NaH 4Na+O2=2Na2O (白色固体)2Na+O2=点燃=Na2O2 (淡黄 色粉末) ⑵与金属单质; 不反应⑶与水: 2Na+2H2O=2NaOH+H2↑ ⑷与酸: 2Na+2HCl=2NaCl+H2↑ ⑸与碱; 不反应(与碱溶液反应) ⑹与盐; ①4Na+TiCl4=高温=4NaCl+Ti 6Na+2NaNo2=高温=N2↑+4Na2O Na+KCl=高温=K↑+NaCl ②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高中化学:3.2《离子键的形成》教案(沪科版)

3.2《离子键的形成》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 3、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5、让学生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键电子式 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也就是说这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间万物,这一百多种元素是怎样构成物质的呢?这就是我 们第三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电脑幻灯]在讲引言的同时打出元素周期表 [板书] 离子键 [演示] 实验钠与氯气反应 [提问] 请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讨论]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试用已经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软件演示] NaCl的形成过程 [讨论] 1、在NaCl晶体中Na+、Cl-间存在有哪些作用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 [软件演示]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力 [软件演示] NaCl晶体的结构 [展示] NaCl的晶体结构模型 [电脑幻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健 [讨论] 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有哪些?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什么? [电脑幻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碱、低价金属氯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过渡] NaCl的形成过程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示 ?Na+[ .Cl∶] - [板书] NaΧ + .Cl∶?→

[电脑幻灯]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电脑幻灯]原子电子式:H·、Na·、·Ca·、O 、∶Cl∶ 离子电子式:Na+、Mg2+、[∶Cl∶ ] -[∶O∶]2- 离子化合物:Na+[∶Cl∶]-、[∶Cl∶]-Mg2+[∶Cl∶]- [电脑幻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KBr Na2S CaO [讨论]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 [随堂练习] (略) [小结] 由学生小结,教师完善。 [作业] 1、阅读资料 2、课后习题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一、钢铁材料分类 钢铁材料又称黑色金属材料,钢铁是指钢和铁的统称,都是以铁和碳为主要元素组成的合金。 1、生铁的分类 生铁:碳的质量分数ωc大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 (1)按用途分: ①炼钢生铁:指平炉、转炉炼钢用生铁,其含Si量较低,ωsi不大于1.75%,含硫较高,ωs不大于0.07%。 炼钢生铁硬而脆,断口成白色,所以也叫白口铁。占生铁产量的80%-90% ②铸造生铁:又称翻砂铁,一般含Si量较高,ωsi达3.75%,含硫量较低,ωs不大于0.06%。断口呈灰色又称 灰口铁。它占生铁产量的10% (2)按化学成份分: ①普通生铁:普通生铁是指不含其它合金元素的生铁,如炼钢生铁、铸造生铁 ②特种生铁: a.天然合金生铁:天然合金生铁是指含有共生金属,如铜、钒、镍等的铁矿石或精矿石,用还原剂还原而炼 成的一种生铁,它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可用来炼钢或铸造。 b.铁合金:是在炼铁中特意加入其它成份,炼成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的特种生铁,如硅铁、锰铁、铬铁、钼铁 等等。 2、铸铁的分类 碳的质量分数ωc超过2%(一般为2.5%-3.5%)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是用铸造生铁经冲天炉等设备重熔,用于浇铸机器零件。 (1)按断口颜色分: ①灰铸铁:铸铁中碳大部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的片状石墨形式存在,断口是暗灰色,故称灰铸铁,有一定力学 性能和良好的被切削加工性。

②白口铸铁:组织中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石墨的一种铁碳合金,其中碳完全以渗碳体形式存在。 ③麻口铸铁:介于白口铸铁与灰口铸铁之间的一种铸铁,断口呈灰白相间的麻点,故称麻口铸铁,性能不好, 极少应用。 (2)按化学成份: ①普通铸铁:指不含任何合金元素的铸铁。如常用的灰铸铁,可锻铸铁等。 ②特殊铸铁:在普通铸铁中有意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借以提高铸铁某些特殊性而配制的一种高级铸铁,如各 种耐热、耐腐蚀、耐磨铸铁。 (3)按生产方式和组织性能分: ①孕育铸铁:又称变质铸铁,在灰铸铁基础上,采用“变质处理”即是在铁水中加入少量的变质剂(硅铁或硅 钙合金)造成人工晶核,获得细晶的珠光体和细片状石墨组织的一种高级铸铁。这种铸铁强度塑性和韧性比一般灰铸铁好,主要用来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而截面尺寸变化大的大型铸件。 ②可锻铸铁:是一种由一定成份的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后而成,其中碳大部或全部成团絮状石墨的形式存 在。比灰铸铁具有较高的韧性,故又称韧性铸铁,此种铸铁并不可以锻造,多用来制造承受冲击载荷的铸件。 ③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又称球铁。它是通过在浇铸前往铁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球化剂(如纯镁或其合金)和墨 化剂(硅铁或硅铝合金)以促进碳呈球状石墨结晶而获得的。由于石墨呈球状,应力大为减轻,它主要可减小金属基体的有效截面积,因而它的力学性能比普通灰铸铁高得多,也比可锻铸铁好。还具备比灰铸铁好的焊接性和接受热处理的性能;和钢相比,除塑性、韧性稍低外,其他性能均接近,是一种同时兼有钢和铸铁优点的优良材料。因此,在机械工程上获得广泛应用。 3、钢的分类 (1)按冶炼方法分: ①平炉钢:指用平炉炼钢法所炼制出的钢(有停建平炉的趋势) 主要有普通碳钢、低合金钢、优质碳素钢。 ②转炉钢:指用转炉炼钢法所炼制的钢。分底吹、侧吹、顶吹和空气吹炼、纯氧吹炼等转炉钢。顶吹转炉

高中化学知识点测试: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类

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 ) A .甲橱 B .乙橱 C .丙橱 D .丁橱 2.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 )

4.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CuO、Fe、ZnCl2B.SO2、S、NaNO3 C.CaO、C、BaCO3D.SO2、Fe、HNO3 5.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非金属单质是() A.Na B.C C.Cl2D.NH3 二、填空题 6.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请写出它与水在一定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_;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____;人体内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7.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Na2CO3、FeSO4、Cu(NO3)2、ZnCl2D.HCl、H2O、H2SO4、HNO3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8.现有①二氧化硫②蔗糖(C12H22O11) ③纯碱④铜⑤碘的酒精溶液⑥液溴⑦石墨⑧熟石灰⑨硫酸铝溶液⑩烧碱十种物质,若根据物质的组成或性质进行分类,则(填对应的编号) 下列各组物质中: ⑴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⑵能“导电”的是_________ ⑶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⑷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⑸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⑹属于“碱类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9.对的打“√”错误的打“×” (1)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_____) (2)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___) (3)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______)

共价键的形成

专题三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 第一课时共价键的形成 【学习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形成和特征。 【阅读要求及检测】 一.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形成的相互作用。 (2)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 H2 HCl Cl2 (3)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①两原子都有②两原子电负性_____或________③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发生 _____ (4)成键原因: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5)存在范围:①非金属单质②共价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团(6)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包括:。 (7)强弱比较:共价键的强弱:相似的共价键,成键原子的半径越,键长越,键越强,越不容易断裂。 [例1].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丢失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 B.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 共价键也存在电子得失; D. 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 [例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a(OH)2B.H2O2C.Na2O D.MgCl2 【要点精讲及典型例题】 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与表示方法 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成键原子相互接近,原子轨道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核间电子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状态,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2.表示方法: (1)能量变化图 (2)原子轨道重叠图

三:共价键的饱和性与方向性(共价键的特征) 1. 共价键的饱和性: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方向相的电子 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2. 共价键的方向性:共价键形成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着, 而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概率越_______,形成的共价键越。 共价键的_______性决定了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共价键的_______性决定了分子空间构型。 3. 由于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取向,除了s轨道呈球对称外,p、d、f轨道在空间都有 一定的伸展方向。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最大程度的重叠,故共价键是有方向性的。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例3]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 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例4] H2O分子中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的键角D.共价键的键长 【自我检测】 1.能证明AlCl3为共价化合物的是() A.AlCl3溶液容易导电 B.AlCl3溶液呈酸性 C.熔融AlCl3不能导电 D.AlCl3溶于水可以电离出Al3+和Cl- 2.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钢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碳和氧化钠熔化 3.相距很远的两个氢原子相互逐渐接近,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小D.逐渐增大 4.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 H3O+离子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应有饱和性 C. 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 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不仅仅存在于两核之间,而是绕两个原子核运动

化学共价键

第2课时共价键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共价键、极性键的概念和实质。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用结构式表示简单的共价分子结构。3.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一、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1)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两个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两个氯原子达到8e-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 请你根据上述图示,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2)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请你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2.共价键 (1)共价键的概念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其成键粒子是原子,实质是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2)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成键前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状态。 (3)共价键的类别: ①非极性键是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②极性键是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两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另一方略显负电性。 (4)共价键成键的原因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能达到饱和状态、

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原子形成分子后,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共价化合物 (1)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是不同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请举例说明常见的共价化合物的类型:酸(如HCl、H2SO4、HCl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NO2、SO2等);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2S、H2O等);有机物(如CH4、C2H5OH、CCl4等)。 4.共价化合物与共价键的关系 (1)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H2、O2等单质。 (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NaOH、Na2O2。 (3)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只有共价键。 归纳总结 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常见物理性质: 1、颜色: A 、红色世界 (1)基态:Fe 2O 3 (红棕色)、Fe (OH)3(红褐色)、[Fe (SCN)]2+ (血红色)、Cu (紫红色)、Cu 2O (砖红色)、NO 2(红棕色)、P (红磷、暗红色)、Br 2 (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 品红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红色) (2) 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H <5.0)中变红; 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气体(CO 2、SO 2、H 2S 、HCl)变红;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浅红色(8.2<pH <10.0)或红色(pH >10); ④甲基橙在酸性溶液(pH <3.1)中呈红色; ⑤已经被二氧化硫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B 、橙色世界: (1)基态:浓溴水 、甲基橙试剂、Br 2 (CCl 4)呈橙红色。 C 、黄色世界: (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Fe 3+)、Au 、S (淡黄色)、Na 2O 2 (淡黄色)、AgBr (淡黄色)、AgI 、Ag 3PO 4、碘水(黄色)、三硝基甲苯(黄色)、蛋白质加浓硝酸 (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呈黄色 (3)化学变化:久置的浓硝酸因溶有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D 、绿色世界 (1)基态:F 2 (浅黄绿色)、Cl 2 (黄绿色)、Cu 2(OH)2CO 3 (绿色)、 CuCl 2(浓溶液呈绿色)、 FeSO 4 (浅绿色) (2)化学变化:Fe (OH)2 (白色)——灰绿色——Fe (OH)3(红褐色) E 、青(黑) 世界:Fe FeO Fe 3O 4 FeS CuS Ag 2S MnO 2 石墨(灰黑) F 、蓝色世界 (1)基态:CuSO 4(溶液)、CuSO 4 ·5H 2O (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H >8)中变蓝; ②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 ③无水CuSO 4 (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④H 2、H 2S 、 CH 4、C 2H 5OH 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 燃烧火焰呈蓝色; ⑤S 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⑥淀粉遇 I 2 (aq)变蓝; ⑦Cl 2、Br 2、NO 2、O 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G 、紫色世界 (1)基态:KMnO 4 (H +)、紫色石蕊、碘单质呈紫黑色; (2)激发态:钾元素的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第8章 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掌握金属的主要晶格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及主要性能 (3)熟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了解金属热处理的种类及方法。 第一节 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1、力学性能 该性能决定许用应力,主要的指标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 (1)强度 设备的强度指的是构件抵抗外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利如提升重物的钢丝绳,不允许被重物拉断。例如提升重物的钢丝绳,不允许被重物拉断。但在设计中,为了保证强度而盲目的加大结构尺寸是不合理的,因为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增加运输及安装费用。 常温强度指标:[]0 /n σσ=,屈服强度和抗拉(压)强度;蠕变极限σn 疲劳极限σr 。 (2)硬度 局部抵抗能力,是弹性、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性能指标。 ◆ 压入硬度: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 、HRB)和维氏硬度(HV); ◆ 低碳钢 σb =0.36 HB ◆ 高碳钢 σb =0.34 HB ◆ 灰铸铁 σb =0.1 HB (3)塑性 (在第二章中已经详细讲过,在此让学生复习一下) (4)冲击韧性 冲击韧度αk ,使其破坏所消耗的功或吸收的能除以试件的截面面积。 低温容器所用钢板αk 值不得低于30J/cm 2 2、物理性能 密度、熔点、比热容、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导电性、磁性、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等。 3、化学性能 ◆ 耐腐蚀性 金属和合金对周围介质侵蚀的抵抗能力; ◆ 抗氧化性 高温氧化,降低表面硬度和抗疲劳强度,选耐热材料。 4、加工工艺性能 (1) 可铸性:收缩与偏析; (2) 可锻性; (3) 焊接性; (4) 可切削加工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推断题和非金属推断题(20200521225147)

专题2金属推断题 1、解题突破口是物质的特有颜(焰)色 (1)火焰(烟)颜色:苍白色火焰:焰色反应:Na元素、K元素(隔蓝色钴玻璃观察)棕色的烟: (2)有颜色物质 常见的有颜色的无机物见下表: 淡黄色固体蓝色沉淀 红色固体蓝色溶液 黑色块状固体紫色溶液 紫黑色固体棕黄色溶液 红棕色粉末血红色溶液 黑色粉末,晶体橙色溶液 红褐色沉淀黄绿色气体 白色沉淀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白色胶状沉淀浅绿色溶液 2、解题突破口是特征反应和现象 固体单质加盐酸形成溶液再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将其置空气中,先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是 铁及其化合物特有的现象。还有: (1)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2)能与强碱或其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3)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 (4)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3. 解题突破口是物质特殊性质 (1)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________。工业制法________。 (2)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只有________。 (3)能与SO2等气体或其水溶液作用析出浅黄色固体的只有________(包括与C12、O2、NO2等氧化性较强 的气体作用均有此现象)。 (4)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只有________。。 (5)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只有________。(6)遇SCN——显红色的只有________。 (7)有臭鸡蛋气味气体是________ (8)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________,但它难溶于水。 (9)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含________的物质。 (10)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且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热又复原的只有含 SO32—或HSO3- (11)能使淀粉变蓝的是________;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能恢复红色的气体往往是SO2 (12)通入CO2能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的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 (1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的化合物有:BaSO4(白色)、AgCl(白色) (14)有消毒、杀菌和漂白作用的物质有:HClO、H2O2、Na2O2、O3和SO2、H2SO3等, (15)固体单质加盐酸形成溶液再加NaO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将其置空气中,先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是铁及其化合物特有的现象 (16)直接加热可以生成气体的物质: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氯化铵等。 (17)在雷电下的反应________ 例1:下图所示各物质是由短周期部分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未列出。 已知:A、C、D、F均为单质,C、E、F、G常温下是气体,J为白色沉淀,既能溶于B,又能溶于E;物质B、G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反应④是化肥工业的重要反应。 写出⑤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A、B、C、D、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气体。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性质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 ①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时4Na+O2=2Na2O(白色) 在点燃时2Na+O2=Na2O2(淡黄色)(实验) (比较)钠能跟卤素、硫、磷、氢、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化合物,如2Na+Cl2=2NaCl、2Na+S=Na2S(硫化钠)(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2Na+Br2=2NaBr(溴化钠)(溴化钠可以做镇定剂)钠跟水的反应2Na +2H2O=2NaOH+H2↑(实验) ★钠由于此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中把金属置换出来。由于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钠与酸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2Na+2HCl=2NaCl+H2↑;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 ③钠与盐反应 a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b与熔融盐反应:这类反应多数为置换反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4Na+TiCl4(熔融)=4NaCl+Ti(条件为高温)Na+KCl=K+NaCl(条件为高温) ★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⒉氧化钠 ①与水的反应: Na2O+H2O—→2NaOH ②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CO3 ③与酸反应Na2O+HCI=NaCl+H2O Na2O合成方法Na2CO3(碳酸钠)—△→Na2O+CO2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2006-08-12 09:51:05) 转载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一、定义: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 不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此外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也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情况下:除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外。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二、区别: 1、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共价化合物不都是电解质,若为电解质的在熔融状态下不可导电 2、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分子晶体彼此间引力较小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易于扩散,形成气体;而离子化合物都是由许多带不同电荷的离子以静电引力彼此吸引着、引力较大,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形成固体,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原子晶体通常也为固体。

例1:氯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例2:铝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 例3: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氨盐没有金属元素,但它是离子化合物 例4:HNO3, H2SO4 ,H2SO3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是共价化合物。既不是金属化合物,又不是铵根盐。 例5: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吗? 错,二氧化硅晶体中,有一些电子是公用的,所以对每一个原子而言电子数量不变,那么就没有出现离子。所以说二氧化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而且SiO2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所以原子晶体,不一定为单质. 例6: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事实是? A.氯化氢不易分解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高中金属和非金属化学方程式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和钠的化合物 1、钠与水反应: 2Na+2H 2O = 2NaOH+H 2↑ 2Na+2H 2O = 2Na ++2OH -+H 2↑ 2、钠与氧气反应:①常温反应 4Na+O 2 =2Na 2O ②点燃或加热2Na+O 2 Na 2 O 2 3、 钠与盐酸等酸反应: 2Na+2HCl = 2NaCl +H 2↑ 2Na+2H + = 2Na ++H 2↑ 4 、钠与氯气的反应:2 2 5、钠与硫的反应: 22S 6、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与钠跟水的反应 7、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①NaCl 溶液:实际上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 = 2NaOH+H 2↑ ②CuSO4溶液:2Na+CuSO 4 +2H 2O = Cu(OH)2↓+H 2↑ + Na 2SO 4 ③NaHSO 4溶液:2Na + 2NaHSO 4 = 2Na 2SO 4 + H 2↑ ④通常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若盐为熔融状态,钠可以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如:4Na

8、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4Na+O 2 =2Na 2O Na 2O+H 2O = 2NaOH 2NaOH+CO 2=Na 2CO 3+H 2O 9、氧化钠和水的反应:Na 2O+H 2O =2NaOH 10、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 2O+2HCl =2NaCl+H 2O 11、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Na 2O+CO 2 =Na 2CO 3 12、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 2O 2+2H 2O =4NaOH+O 2↑ 1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14、过 氧 化 钠 和 盐 酸 的 反 应 : 2Na 2O 2+4HCl =4NaCl+2H 2O+O 2↑ 1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转化:2Na 222O 2 16、碳酸钠和盐酸反应:①Na 2CO 3+HCl =NaHCO 3+NaCl ②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 17、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 2CO 3+Ca (OH ) 2 =CaCO 3↓+2NaOH 18、碳 酸 钠 和 可 溶 性 盐 反 应 :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 物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2006-08-12 09:51:05)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一、???????? 定义: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 不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此外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也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情况下:除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外。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二、区别: 1、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共价化合物不都是电解质,若为电解质的在熔融状态下不可导电2、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分子晶体彼此间引力较小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易于扩散,形成气体;而离子化合物都是由许多带不同电荷的离子以静电引力彼此吸引着、引力较大,所以在常温常

压下往往形成固体,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原子晶体通常也为固体。 例1:氯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例2:铝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 例3: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氨盐没有金属元素,但它是离子化合物 例4:HNO3, H2SO4 ,H2SO3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是共价化合物。既不是金属化合物,又不是铵根盐。 例5: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吗? 错,二氧化硅晶体中,有一些电子是公用的,所以对每一个原子而言电子数量不变,那么就没有出现离子。所以说二氧化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而且SiO2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所以原子晶体,不一定为单质. 例6: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事实是? A.氯化氢不易分解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注1:共价键与离子键之间本并没有绝对的区别。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之间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注2: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铝高锰酸二氧化锰。牢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非金属(高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四章单元测试题 (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班级姓名总分 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70分)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大多数的金属单质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被氧化,表现还原性。 D.金属元素容易被氧化,因此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都以化合态存在 2.将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使其燃烧,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金属钠融化为小球B.火焰为黄色 C.燃烧后得到一白色固体D.燃烧后得到一淡黄色固体 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沉淀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钾溶液 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2AlO2-+CO2+3H2O=2Al(OH)3↓+CO23- D.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 2Fe3+ +3H2↑ 6.在Na2O2与H2 O的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是() A.1:1 B.1:2 C.2:1 D.8:53 7.同温同压下的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的烧碱溶液反应,测得第一份产生的气体为4g,第二份产生的气体6g,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1:6 8.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9.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他们鉴别开来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总结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总结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分类: 按组成成分分: 纯金属(简单金属):指由一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纯金属约有80多和,但工业方面所采用的则为数甚少。 合金(复杂金属):指由一种金属元素(为主的)与另外一种(或几种)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它的种类甚多,例如:钢是由铁、碳组成的合金,即铁碳合金;黄铜是由铜、锌组成的合金,即铜锌合金;青铜是由铜、锡组成的合金,即铜锡合金;……等等。由于合金的使用性能好,在工业生产中,其应用范围要比纯金属广泛得多 按实用分: 黑色金属:指铁和铁的合金,如生铁、铁合金、铸铁和钢等。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以及黄铜、青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另外工业上还采用镍、锰、钼、钴、钒、钨、钛等,这些金属主要用作合金附加物,以改善金属的性能,适宜于制造某些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零件。 所有上述金属称为工业用金属,以区别于贵重金属(铂、金、银)与稀有金属(包括放射性的铀、镭等)。 钢

1、钢的来源及组成成分 来源:把炼钢用生铁放到炼钢炉内熔炼,即得到钢。钢的产品有钢锭、连铸坯(供再轧制成各种钢材)和直接铸成各种钢铸件等。通常所讲的钢,一般是指轧制成各种钢材的钢。 组成成分:是含碳量低于2%的一种铁碳合金。此外尚含有硅、锰、磷、硫等元素,不过这些元素的停驶量要比生铁中的少。 2、钢的分类 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中除铁、碳外,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等元素,根据含碳量的高低,碳素钢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0%),高碳钢(含量>0.60%) 合金钢:除含有碳素钢所含有的各中元素外,尚含有一些其它元素(如铬、镍、钼、钨、钒等)。根据钢中合金元素总含量多少,合金钢可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按质量分: 普通钢:含硫量不超过0.05%;含磷量不超过0.045%,优质钢:含硫量不超过0.040%,含磷量不超过0.040%, 高级优质钢:含硫量不超过0.030%,含磷量不超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